![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參考范本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1.gif)
![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參考范本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2.gif)
![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參考范本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3.gif)
![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參考范本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4.gif)
![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參考范本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ef7fe52daa0502e70b4250fa74506ce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也說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一、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特殊性決定了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如果僅從民事角度考量,在銀行剝離的不良資產債權存在“虛假瑕疵”情形下剝離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原債權銀行獲得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支付的相應的款項, 根據(jù)民事責任的一般規(guī)則,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或不良債權受讓人依法享有追償權。 然而四大國有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間的不良資產剝離與收購關系并不是一般的民事法律關系。 為了便于說明問題,在此恕筆者贅述幾句1、組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背景。九十年代,特別是亞洲金融危機后,各國政府普遍對金融機構不良資產問題給予了極大關注。我國國有商業(yè)銀行是籌措、 融通和配置社會資金的主渠道之一, 長期以來為經(jīng)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力支持。然而,在 1995年《商業(yè)銀行法》出臺之前,國有銀行是以專業(yè)銀行模式運作的,信貸業(yè)務具有濃厚的政策性色彩,加之受到九十年代初期經(jīng)濟過熱及經(jīng)濟轉軌的影響, 在控制貸款質量方面乏有效的內部機制和良好的外部環(huán)境,從而產生了一定規(guī)模的不良貸款。此外,在 1993年之前,銀行從未提取過呆帳準備金,沒有核銷過呆壞帳損失。 這樣,不良貸款不斷累積,金融風險逐漸孕育,成為經(jīng)濟運行中一個重大隱患, 如果久拖不決,有可能危及金融秩序和社會安定, 影響我國一步發(fā)展和改革進程。鑒于上述情況,在認真分析國內金融問題和汲取國外經(jīng)驗教訓的基礎上,我國政府審時度勢,決定成立金融資產管理公司, 集中管理和處置從商業(yè)銀行收購的不良貸款, 并由中國信達資產管公司先行試點。第1 頁2、剝離不良資產行為不屬于民事法律行為性質。我國民法的調整對象,是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系和人身關系。 “平等”的基本含義是具有獨立人格的民事主體在民法上地位平等。 它表現(xiàn)的是民事活動領域內當事人之間保持其獨立的意志和自由的一種相互關系。當事人平等協(xié)商原則是民法區(qū)別于其他部門法律的主要標志, 它的本質要求決定了民事合同的最基本的法律特征——自愿自由原則。 民事合同由法律地位平等的雙方當事人通過自由協(xié)商,共同決定他們相互間的權利義務, 當事人依法享有在締結合同、選擇交易伙伴、 決合同內容以及在變更和解除合同、 選擇合同補救方式等方面的自由。 合同自愿自由原則是民事合同的精髓、本質和標志?!睹穹ㄍ▌t》、《合同法》是調整民事行為的基本法律,然而,這兩部法律所倡導的平等原則、自愿自由原則、公平原則等基本原則,在不良資產剝離收購行為中毫無蹤影。國有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雖然各自均具備法人資格, 法律地位看似平等,但在剝離與收購不良資產活動中二者完全受制于國家財政部、 中國人民銀行的政策調整,法人的自由意志蕩然無存。首先,不良資產剝離收購主體的不可選擇性。 銀行的不良資產剝離給誰、由誰來收購等,均是由國務院制定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條例》 以及中國人民銀行、財政部等部委的文件直接規(guī)定。 某一融資產管理公司只能對應地收購特定銀行的不良資產, 如長城資產管理公司只能收購中國農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而不能收購中國工商銀行的不良資產。 其次,作為不良資產剝離收購的核心內容——銀行剝離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多少不良資產、 剝離什么時間內形成的不良資產、 剝離不良資產的范圍是什么、剝離時需要具備有什么條件、 資金如何清算等,也是由國家有關部門直接確定。 作為良資產剝離收購的主體雙方——銀行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沒有任何意思自治的余地。 其三,不良產剝離收購價格并非是實行等價交換原則。 按照一般的商品交易原則, 不良資產剝離本質上是債權第2 頁的轉移,既然是債權的轉移,就應當對剝離的不良資產進行評估,然后根據(jù)公允的價值進行交易。不良資產剝離的實際做法則完全是實行政府定價, 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間依此剝離收購。 眾所周知,剝離的貸款既然是不良性質,其實際收回率就不可能達到 然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在收購時逾期和呆滯貸款按貸款本金和利息面值的 給付資金,呆帳貸款按貸款本金的 給付資金。這一做法,與民事商品交易活動中的財產轉移實行等價交換也有著明顯區(qū)別。其四, 剝離行為是金融企業(yè)國有不良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 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來源, 一部分為財政投資而其絕大部分為國有銀行歸還人民銀行貸款后, 人民銀行通過“再貸款”的方式轉借給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這實際上是通過國家劃拔方式把商業(yè)銀行的部分“資產與負債”轉換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名下,帶有企業(yè)分立的特征。歸結起來,剝離資產是“以一比一的比價剝離給四家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實際上是將四家銀行的不良資產從銀行劃轉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基本上是一種行政行為”2可見剝離與收購不良資產行為屬于行政性的銀行資產調整和劃轉。行政性調整和劃轉有三個明顯的法律特征: 一是調整、劃轉資產是由政府部門所決定的, 不由企業(yè)所決定的;二是調整劃轉資產是無償?shù)模Y產轉移無須支付對價 ;三是政府主管部門與調整、劃轉資產的各方當事人在法律關系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是從屬關系。 3通過上述分析,剝離收購不良資產行為,完全符合行政性調整、劃轉的法律特征。3、剝離不良資產的特點,難以適用民法原理來解釋。民法理論認為,債權的有效存在是債權轉讓合同的前提和基礎,即轉讓的債權必須真實存在,且具有可轉讓性。 4可是,不良貸款的剝離范圍是:按當前貸款分類方法剝離逾期、呆滯、呆帳貸款。5所謂“呆帳”,現(xiàn)代漢語詞典解釋為“會計上指收不回的帳”, 6財政部規(guī)定“由于下列第3 頁況不能收回的貸款可列為呆帳: (一)借款人和擔保人經(jīng)依法宣告破產,進行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二)借款人死亡,或者依照《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宣告失蹤或宣告死亡,以其財產或遺產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 ;(三)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或意外事故,損失巨大且不能獲得保險補償確實無力償還的部分或全部貸款,或者保險賠償清償后未能還清的貸款?!?中國人民銀行規(guī)定“下列貸款呆滯后,經(jīng)確認已無法收回的貸款,列入呆賬貸款:一散,并終止法人資格;(二借款人雖未依法終止法人資格,但生產經(jīng)營活動已停止,借款人已名存實亡;(三)借款人的經(jīng)營活動雖未停止,但產品無市場,企業(yè)資不抵債,虧損嚴重并瀕臨倒閉?!?盡管國家財政部和人民銀行對呆帳貸款的認定標準有所差異, 同時各國有銀行總行根據(jù)財部的授權,9對呆帳認定的標準規(guī)定的也有所不同。但是,從“呆帳”的認定標準中至少可以看出呆帳貸款的法律本質特征是一種“收不回的帳”、 “不能收回的貸款”、“經(jīng)確認已經(jīng)無法收回貸款”,而且,借款人或借款擔保人“有經(jīng)濟償還能力”“不得列作呆帳”。 10如上所述呆帳貸款債務人已不存在了,債權債務關系已消滅,債權豈能轉讓 ?剝離貸款的做是難以用民事法律原理來解釋的。由此也這正說明剝離貸款其特殊性。二、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有明確的法律依據(jù)。法復〔〕4號:“因政府及其所屬主管部門在對企業(yè)國有資產調整、劃轉過程中引起相關國有企業(yè)之間的糾紛,應由政府或所屬國有資產管理部門民法院《關于審理與企業(yè)改制相關民事糾紛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法釋〔〕1號第三條得再第4 頁次以體現(xiàn):“政府主管部門在對企業(yè)國有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 劃轉過程中發(fā)生的糾紛, 當事人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至此也許會遭受質疑,剝離不良資產行為的行政性質僅僅是探討而已,尚無法律規(guī)定 ?如果這一疑問是出現(xiàn)在前兩年還是可以理解的, 但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國有商業(yè)銀行在政策性金融資產轉讓協(xié)議發(fā)生的糾紛問題的答復》 ([2019] 民二復字第 25號)作出后,這一疑問已無意義。 [2019]民二復字第 25號《答復》指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收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是國家根據(jù)有關政策實施的, 具有政府指令性劃轉國有資產的性質。 金資產管理公司與國有商業(yè)銀行就政策性金融資產轉讓協(xié)議發(fā)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痹摗洞饛汀冯m然達不到司法解釋的效力層面, 但其中對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收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資產的性質解釋為“是國家根據(jù)有關政策實施的, 具有政府指令性劃轉國有資產的性質”這一認定是具有權威性的, 對法院審理案件應當具有指導意義。 “最高人民法院的個案批復、答復、復函等,是其對個案處理的司法意見,相關法院在處理此等案件時無疑應當遵循, 其他法院在處理類似案件時也應當參照?!? 11至此問題的關鍵在于不良債權受讓人是否享有對原債權銀行在程序上和實體上的追償權。 者認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處置不良資產的行為是典型的債權轉讓行為。 不良債權受讓人在程序上和實體上對銀行不享有追償權是債權轉讓的法律特性所決定的。無論是在劉律師所列舉的案例中,或者是在其他債權讓與法律關系中,在讓與人或受讓人不否認債權轉讓合同效力的情況下,“就受讓人與債務人的關系而言,債權讓與使受讓人取代原債權人成為新的債權人。他享有與原債權人同樣的債權,得請求債務人向自己履行債務,債務人也只能向第5 頁受讓人履行債務。受讓人既然是自讓與人處承受權利, 他所取得的權利自然不得大于讓與人”。 在債權轉讓之后,購買不良資產的受讓人承繼了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權利, 其享有的權利也僅限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所享有的權利。 從法理上講,“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與國有商業(yè)銀行就政策性金融資產轉讓協(xié)議發(fā)生糾紛起訴到人民法院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值得注意的“發(fā)生糾紛”是并沒有從訴由上限定何種糾紛,當然應包括所謂的“侵權之訴”。 ),依法而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享有對銀行的訴權,順理成章,作為不良債權受讓人的后手不應優(yōu)于其前手金融資產管理享有的權利,以侵害債權賠償之訴,請求被告返還占有的不當利益等對銀行的訴訟人民法院也不應受理。劉律師認為“不良債權的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沒有法律依據(jù), 就筆者閱歷所及,關于不良債權轉讓問題,到目前為止,尚沒有國務院法規(guī)或中國人民銀行的規(guī)章等禁止性規(guī)定, 也沒有相關的司法解釋或批復。”從以上法復〔 〕4號、法釋〔1號、[2019]民二復字第 25號等司法釋和文件可看,劉律師這一結論, 至少說是不全面的、不確切的。 因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也是“不良債權的受讓人”,上述司法解和文件即是對劉律師結論的最好解答。由此以來是不是就可以無視不良債權的受讓人的“權益”了 ?(之所以加引號是為了說明這中權益并不一定得到法律支持 ),非也。受讓人在向債務人追償債務時,若發(fā)現(xiàn)銀行剝離的貸款有瑕疵,完全可以按照合同相對性原理, 先向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主張權利解決糾紛。爾后, 國有銀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間對于因不良資產進行行政性調整、 劃轉的行為產生的爭議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關于因政府調整劃轉企業(yè)國有資產引起的糾紛是否受理問題的批復》 規(guī)定“按相關機制予以解決。如企業(yè)對主管部門的行政政策不服, 可進行內部調解,或者依據(jù)其它規(guī)定,采取行政訴訟方式解決。”第6 頁退而言之,假若按照劉律師那樣“原告 (劉律師列舉案例中的當事人, 下同——筆者注)以侵債權賠償之訴,請求被告 (銀行)返還占有的不當利益,”是成立的,那么,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轉讓了一筆虛假債權,導致原告所謂的“期待利益”不能實現(xiàn), 原告又為何不可以對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提起“侵害債權賠償之訴”, 由資產管理公司賠償“期待利益”呢 ?三、對劉律師列舉案例的幾點拙見。以上從國有銀行剝離不良資產特殊性角度分析了為什么“不良債權的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下文仍以劉律師列舉的案件為例, 拋開剝離不良資產的特殊性僅從民事角度分析來看, “不良債的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也是成立的。1、銀行主觀上無過錯。銀行剝離呆帳是依據(jù)國家有關政策進行的。 國務院辦公廳國辦發(fā) (2019)33號國辦發(fā)(2019)66號文件規(guī)定的不良貸款剝離范圍是:“逾期、呆滯、呆帳貸款”。 這些文件中并沒有規(guī)定由哪些原因形成的逾期、呆滯、呆帳不得剝離。在政策和法律法規(guī)沒有其他限定的情況下,只要銀行剝離的貸款屬于逾期、呆滯、呆帳形態(tài)銀行就無有過錯。 在建行剝離案件中,“該份《借款合同》標的額根本就未轉到建筑公司賬戶內,而是由銀行以該公司名義,于 1994年1月10日 轉入被告設立的賬戶款項,由其支配并沖抵了工程款, 并且已通過訴訟手段解決了彼此間的債權債務糾紛。 ”劉律師在此介紹的是導致這筆貸款形成呆帳的具體原因, 但并沒有否認貸款的呆帳形態(tài)。 該建行依據(jù)國務院辦公廳政策的精神予以剝離何錯之有 相反,如果這些不良資產不予剝離,其風險依然存在,是有違國務院政策精神的。第7 頁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銀行業(yè)對貸款實行五級分類之前,貸款質量實行四級分類,即:正常、逾期、呆滯、呆帳。這四種類型構成了貸款質量的指標體系。從銀行業(yè)角度,也惟有此才能揭示貸款質量的優(yōu)劣。貸款形態(tài)是衡量貸款債權質量的權威性標準, 建行剝離貸款時已經(jīng)通過“呆帳” 態(tài)將債權的風險性明確告知受讓方的, 對于轉讓標的之主要質量狀況作了揭示。 對于債權讓與者而言,只要告知收購方標的為呆帳、 呆滯、逾期類型即應視為盡到剝離的相應義務。不知何來“具有欺詐性質”也不知建行該怎樣做才算誠實 ?2、受讓人沒有損害事實?!霸媸茏尩摹督杩詈贤分械漠斒氯藶橹袊ㄔO銀行,即原告持有的這份債權憑證 (借款同)是被告出具的。這份不能實現(xiàn)的債權契約, 侵害了原告的債權及期待利益?!?在此,建議劉律師弄清兩個概念,即“債權的真實”與“債權的實現(xiàn)”。 “債權的真實”涉及債權讓與的基本條件,讓與人僅負有保證債權確實存在的義務, 并不保證債務人能夠清償?shù)牧x務: “債權的實現(xiàn)”涉及是債務人的履行問題,在債權讓與之后, 如債務人沒有支付能力,不能履行對受讓人的債務, 受讓不能請求讓與人給付,因為讓與人對債務人沒有保證責任, 債務人的履行能力不屬于轉讓的債權的瑕疵。從其他國家的相關立法中我們可以得到有益的啟示。如《意大利民法典》也規(guī)定,“轉讓人不負責債務人的償付能力, 但他提供擔保的除外。在他提供擔保的情況下, 他要在其取得的對價的范圍內負責債務人的償付能力 ;此外,他應當給付利息、償還轉讓的費用和受讓人承擔的起訴債務人的費用 ,并賠償損失?!?3還需要請劉律師注意的是,案例中這筆貸款就是一筆無效合同形成的“呆帳”,本身就是依法“收不回的帳”、“不能收回的貸款” 、“經(jīng)確認已經(jīng)無法收回的款”,受讓人合法權益是否受到侵害, 應看是否危害了該“呆帳”債權債務關系是否客觀存在過,第8 頁而不應將債權能否實現(xiàn)作為判斷標準,更不能以該債權不能受償為由認定銀行侵害了其合法權益。建行剝離的是“呆帳”,原告持有的仍是“呆帳”憑證,債權沒有發(fā)生質的變化?!逗贤ā? 113條規(guī)定“當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義務或者履行合同義務不符合約定, 給對方造成損失的,損失賠償額應當相當于因違約所造成的損失, 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獲得的利益, 但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訂立合同時預見到或者應當預見到的因違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損失。 《合同法》該條的釋義認為“可得利益的求償需堅持客觀確定性, 即預期取得的利益不僅主觀上是可能的, 客觀上還需要確定的。 可得利益的求償不能任意擴大。對此, 1980年《聯(lián)合國國際貨物銷售合同公約》第 74條規(guī)定,賠償損失‘不得超過違反合同一方在訂立合同時依照他當時已知道或理應知道的事實和情況,對違反合同預料到或理應預料到的可能損失。’” 14一筆呆帳 “期望利益”客觀上只能為零, 如今無法實現(xiàn)債權,與客觀上存在的“期望利益”債權正好一致,原告利益絲毫未損 !不難看出,律師是將“債權的真實 債權的實現(xiàn)”。3、買受人所謂損害事實與銀行剝離不良資產行為是不存在因果關系的。劉律師認為:“不良債權”的受讓人對施工隊追索債權不能的原因是銀行的虛假轉讓債權的行為造成的。筆者認為這是主觀臆斷。在債權轉讓交易中,由于轉讓的標的是“呆帳”債權, 當債權明顯存在實現(xiàn)風險的情況下, 受人在購買債權時應當對于“呆帳”債務人和貸款債權實現(xiàn)的可能性進行全面了解。 在銀行已明示為“呆帳”的情況下, 買受人明知是“收不回”、 “不能收回”、“經(jīng)確認已經(jīng)無法收回”的呆帳貸款卻故意購買,或是疏忽大意連債務人的基本情況都沒有搞清楚而盲目投資, 其不能實現(xiàn)預期目第9 頁的應自負其責。正如顧客到商店購物時,商家公示該商品為次品而買方偏偏要去購買,難道說顧客買得次品這種情況也要讓商家承擔出售次品的責任嗎?法收回”的本質屬性。死亡?既然受讓人自愿購買這些貸款,那就應承擔其風險。由此可以看出,“不良債權”的受讓人不能實現(xiàn)債權的原因不是所謂“銀行的虛假轉讓債權的行為造成的”,直接原因在于受讓人購買債權為呆帳貸款。4、銀行在剝離過程中無違法之處。行為的違法性是侵權行為的本質特征。 在銀行的信貸管理工作中, 不排除銀行工作的過錯而將正常貸款形態(tài)劣變?yōu)榇魩べJ款形態(tài), 也排除各種形態(tài)的貸款并不符合呆帳條件而被認定為呆帳。 些行為侵害的客體是國家信貸管理制度,損害了本單位的利益,對此,如果查明屬于銀行的過錯,依照金融規(guī)章作出相應處理, 其承擔的是行政責任甚至刑事責任。 但引起這兩種責任并不證明剝離行為本身有違法之處,并不證明剝離行為本身損害國家和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利益, 并不必然的起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和投資人承擔民事責任。 尤其是通過上述分析清楚的看到, 建行既無侵占國第10 頁家財產的意思,也無侵占金融資產管理公司財產的證據(jù), 更無侵占原告財產的事實。 不存在“非法轉讓給他人獲取不當利益”“取得了 109萬余元的不當利益”的問題。 劉律師適用《民法通則》117條認為建行“屬侵權行為,應返回其所得利益和賠償利息損失?!笔侨狈A法律事實的。四、對其他幾個問題的淺見。、《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該文的標題本身就帶有命令性質嗎 ?由于“不能”不是一個法律概念, 在其他解釋的情況下,只能按照《現(xiàn)代漢語辭典》 的解釋理解。查辭典《現(xiàn)代漢語辭典》“不能”一詞沒有單獨釋義。從語法角度,“不能”是“能”的否定《現(xiàn)代漢語辭典》中“能”可解釋為“能夠”。依此而言,“不能”可擴充解釋為“不能夠”梁教授的文章標題《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 可否理解為《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夠”起訴銀行》能夠”《現(xiàn)代漢語辭典》釋義為“表示有條件或情理上許可” 15梁教授的文章標題是否理解“為從法律上不具有起訴條件或從情理上 ‘不能夠’起訴銀行”的意思 ?這樣來理解梁教授的文章標題,可能不至于把《不良債權受讓人不能起訴銀行》高看為“帶有命令性質”吧 !2、建行剝離一案的判決評理并無價值。劉律師引用原告勝訴判決中的一般評理“以正視聽”, 對此筆者不敢茍同。首先中國尚未實判例法,個案的評理僅對個案而已 ;其次,法院的評理僅是該法院對個案處理的態(tài)度,并不一定證明其判決中實體處理的合法性,因終審判決經(jīng)申訴還有可能改判 ;其三,梁先生所舉的案例,即是本人曾參與的案例。 16對此案件,我非常贊賞梁先生和劉律師的觀點,但遺憾的是兩級法院并不認可這樣的觀點。所以就個案而言建行剝離一案判決的說理是十分蒼白的。第11 頁、債權是“準物權”嗎 ?劉律師在文中指責梁先生“似乎忘了”, “債權讓與在民法理論上稱‘準物權’”。 難道果是梁先生“忘了”嗎 ?筆者看來,并非是梁先生忘了,似乎是劉律師對合同權利轉讓的性質的理解過于狹隘罷了。關于合同權利轉讓的性質立法者和學者有不同的觀點, 其中包括“不要因的準物權合同說”、“要因的買賣合同說”和“合同說”。但前兩種觀點不應為我國法所借鑒 17在多種點并存的情況下,劉律師斷言“債權讓與”在民法理論上稱“準物權”未免過于武斷了。、原告可以提起“侵害債權賠償之訴”嗎 ?前文從侵權構成方面分析了建行的行為不構成侵權。 那么從債權轉讓的法律原理看, 結論是樣如此。原告的債權是否受到建行的侵害, 從根本上要看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取得的債權是否受到建行的侵害。債權的第一次受讓人是否受到侵害 ?回答是否定的。在建行與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債權這一合同關系中, 建行與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是合同的當事人轉讓的標的為債權。 “侵害債權”是否構成“侵權行為”, 我國法律尚無明文規(guī)定, 侵權法中的侵害債權主要是指第三人侵害他人的合同債權的行為。第三人侵害債權需具備如下條件: (1)侵的主體是債的關系之外的第三人 ;(2) 第三人的行為造成了對他人的債權的損害 ;(3) 第三人的行為出于故意。18那么在建行與信達資產管理公司轉讓債權的合同中,是建行侵害債權嗎 建行是第人嗎顯然不是。筆者實不知,在建行轉讓債權的合同中,誰是第三人 ?第12 頁原告的權利源于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如果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對建行不享有侵權賠償?shù)恼埱髾唷T妗罢埱髾嗟母偤虾驼埱髾嗟亩嘣?決定了”不良債權“受讓人有選擇請求權的自由”豈不虛烏有嗎?金090,937.60元有償?shù)葍r轉讓給了信達公司,取得了100余萬元的不當利益,這是本案有侵占財產之最基本的事實?!眲⒙蓭煹倪@一認識是不客觀的。在此還須多言幾句。本案例中,從收購方面來說,信達資產管理公司接受該筆呆帳后其利益并非受到損害。第一,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資金來源誠如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 2000年3月31日銀辦發(fā)(2000)89號文件《關于呆賬貸款剝離有關問題的通知》 第二條規(guī)定:“各收購賬面呆賬貸款的資金來源由中國人民銀行提供等額再貸款解決,再貸款年利率 。但是殊不知,人民銀行的“再貸款”又是收回商業(yè)銀行的等額借款,各國有銀行在收到剝離資金后又等額劃給中國人民銀行。 這實際上是將原來國有銀行在人民銀行的借款變更為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借款。 建行從信達資產管理公司取得了 余萬元收購資金,其實質還是建行原來使用的資金 ;第二,呆帳貸款劃轉到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后,如果無其他方式處置,財政部賦予其核銷的政策, 無非是變過去由銀行核銷為現(xiàn)在的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核銷;第三,按當時的剝離不良資產的有關政策,如果銀行不剝離這筆呆帳,那么按照人民銀行財政部所核定剝離數(shù)額將選擇另一筆不良資產進行剝離, 對于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來說雖然接受的不是這筆呆帳,但接受的可能是另一筆的不良資產, 從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經(jīng)營核算角度講, 果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接受的不是呆帳, 而是接受的逾期或呆滯貸款, 那么國家財政部的政策便不允許其核銷這筆呆帳而是加大其收回逾期或呆滯貸款的比率,從其自身利益上來講并沒有實質變化。第13 頁總之,爭議的這筆一百多萬元如果不予剝離, 建行雖然暫時得不到這一百多萬元資金, 但結果無非是建行減少歸還人民銀行再貸款的數(shù)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相應減少一百多萬元的“再貸款” ;筆一百多萬元如果不予剝離, 不是在建行核銷便是在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核銷, 無論在哪邊最終都需要動用國家財政力量。 如果在建行核銷,無非是國家財力直接注入, 建行同樣會收到一百多萬元資金的;采取剝離方式消化這一百多萬元呆帳,表面看來是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給付的,其實質上還是財力直接注入的。、劉律師認為,按銀行《債權轉讓的協(xié)議》第 2條約定:“甲方(銀行)保證對所轉讓的債及其從權利是真實,唯一和合法的,不會有第三人對該債權的權屬爭議,保證所移交債權的真實,合法,有效?!卑创?,銀行明知其債權是虛假的,而采取欺騙的方式將其剝離轉讓給信達公司。因而銀行構成“債權讓與瑕疵擔保的侵害債權”,“因其虛假就應當承擔轉讓債權的瑕疵擔保責任。”據(jù)我所知,國有銀行在剝離不良資產之資產管理公司簽訂有內容不同的《債權轉讓的協(xié)議》。如前所述,由于剝離行為不是民事法律行為, 把這種協(xié)議看作為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之間的接手續(xù)更為合適。值得一提的是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對于《債權轉讓的協(xié)議》中的“真實, 一和合法”的解釋也有其特定的內涵 (可以查看銀行與金融資產管理公司的相關聯(lián)合文件 )。即使從民事角度看,所謂“債權真實”并不等于保證債權可以 的實現(xiàn);至于建行保證債“唯一”,劉律師也并沒指出其他人對建行轉讓的債權共同持有 ;至于建行保證債權“合法”,也無任何證據(jù)證明這筆借款合同所形成的債權有違法之處。第14 頁至于建行保證債權“有效”,劉律師以借款合同無效而認為建行應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也是牽強的。所謂權利瑕疵擔保責任, 是指在債權的轉讓中,讓與人應當保證他所轉讓的權利是有效存在的不存在瑕疵。王利明先生認為“如果因為權利存在瑕疵而給受讓人造成損失的, 讓與人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當然轉讓人在轉讓權利時,若明確告知受讓人權利有瑕疵,則受讓人無權要求賠償”19在《債權轉讓的協(xié)議》雖然約定有“保證所移交債權的真實,合法,有效?!弊謽樱?,建行又通過其他方式告知受讓人轉讓的權利性質為“呆帳”, 權利瑕疵已毫無保留的告知對方。 如這樣再讓建行承擔權利瑕疵擔保責任于法無據(jù),于理不通??傊P者認為,無論如何,因剝離不良貸款讓國有商業(yè)銀行承擔債務是難以說通的。 國家立資產管理公司的宗旨是消化國有商業(yè)銀行的不良貸款的, 目前的結局是違背了設立資產管理公司初衷的。資產管理公司收購國有商業(yè)銀行的很大一部分資金來源于國家財政撥款, 其收購的不良貸款是按不良貸款等額出資的。 然而,資產管理公司拍賣處置不良資產時則是打折出售的, 購買者用債權賬面金額百分之幾的價款即可取得該債權。 一旦國有商業(yè)銀行承擔債務后, 購買資產公司的債權者便不費吹灰之力實現(xiàn)債權, 成為暴利者。其結果為國有商業(yè)銀行遭受重大損失, 造成國有資產的流失。衛(wèi)生管理制度1 總則1.1 為了加強公司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管理,創(chuàng)造一個整潔、文明、溫馨的購物、辦公環(huán)境,根據(jù)《公共場所衛(wèi)生管理條例》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1.2 集團公司的衛(wèi)生管理部門設在企管部,并負責將集團公司的衛(wèi)生區(qū)域詳細劃分到各部室,各分公司所轄區(qū)域衛(wèi)生由分公司客服部負責劃分,確保無遺漏。2 衛(wèi)生標準2.1 室內衛(wèi)生標準2.1.1 地面、墻面:無灰塵、無紙屑、無痰跡、無泡泡糖等粘合物、無積水,墻角無灰吊、無蜘蛛網(wǎng)。2.1.2 門、窗、玻璃、鏡子、柱子、電梯、樓梯、燈具等,做到明亮、無灰塵、無污跡、無粘合物,特別是玻璃,要求兩面明亮。2.1.3 柜臺、貨架:清潔干凈,貨架、柜臺底層及周圍無亂堆亂放現(xiàn)象、無灰塵、無粘合物,貨架頂部、背部和底部干凈,不存放雜物和私人物品。2.1.4 購物車(筐)、直接接觸食品的售貨工具(包括刀、叉等):做到內外潔凈,無污垢和粘合物等。購物車(筐)要求每天營業(yè)前簡單清理,周五全面清理消毒;售貨工具要求每天消毒,并做好記錄。2.1.5 商品及包裝:商品及外包裝清潔無灰塵(外包裝破損的或破舊的不得陳列)。2.1.6 收款臺、服務臺、辦公櫥、存包柜:保持清潔、無灰塵,臺面和側面無灰塵、無灰吊和蜘蛛網(wǎng)。桌面上不得亂貼、亂畫、亂堆放物品,用具擺放有序且干凈,除當班的購物小票收款聯(lián)外,其它單據(jù)不得存放在桌面上。2.1.7 垃圾桶:桶內外干凈,要求營業(yè)時間隨時清理,不得溢出,每天下班前徹底清理,不得留有垃圾過夜。2.1.8 窗簾:定期進行清理,要求干凈、無污漬。2.1.9 吊飾:屋頂?shù)牡躏椧鬅o灰塵、無蜘蛛網(wǎng),短期內不適用的吊飾及時清理徹底。2.1.10 內、外倉庫:半年徹底清理一次,無垃圾、無積塵、無蜘蛛網(wǎng)等。2.1.11 室內其他附屬物及工作用具均以整潔為準,要求無灰塵、無粘合物等污垢。2.2 室外衛(wèi)生標準2.2.1 門前衛(wèi)生:地面每天班前清理,平時每一小時清理一次,每周四營業(yè)結束后有條件的用水沖洗地面(冬季可根據(jù)情況適當清理),墻面干凈且無亂貼亂畫。2.2.2 院落衛(wèi)生:院內地面衛(wèi)生全天保潔,果皮箱、消防器械、護欄及配電箱等設施每周清理干凈。垃圾池周邊衛(wèi)生清理徹底,不得有垃圾溢出。2.2.3 綠化區(qū)衛(wèi)生:做到無雜物、無紙屑、無塑料袋等垃圾。3 清理程序3.1 室內和門前院落等區(qū)域衛(wèi)生:每天營業(yè)前提前10分鐘把所管轄區(qū)域內衛(wèi)生清理完畢,營業(yè)期間隨時保潔。下班后5-10分鐘清理桌面及衛(wèi)生區(qū)域。3.2 綠化區(qū)衛(wèi)生:每周徹底清理一遍,隨時保持清潔無垃圾。4 管理考核4.1 實行百分制考核,每月一次(四個分公司由客服部分別考核、集團職能部室由企管部統(tǒng)一考核)。不符合衛(wèi)生標準的,超市內每處扣0.5分,超市外每處扣1分。4.2 集團堅持定期檢查和不定期抽查的方式監(jiān)督各分公司、部門的衛(wèi)生工作。每周五為衛(wèi)生檢查日,集團檢查結果考核至各分公司,各分公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國際鐵礦石運輸保險合同
- 2025年太陽能光伏電站清潔作業(yè)專項合同模板
- 二零二四年度個人經(jīng)營性借款合同起草注意事項及風險控制3篇
- 二零二四年消防宣傳教育純人工勞務分包合同3篇
- 2025年度合作社農村電商市場拓展合作合同
- 借款房產擔保合同范本(2024版)
- 2025年度運輸合同法分則集裝箱租賃合同
- 2025年度環(huán)保節(jié)能技術轉移與應用合同封面模板
- 2025年度高科技會議展覽服務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換貨退換貨消費者權益保護合同范本
- 地理-山東省濰坊市、臨沂市2024-2025學年度2025屆高三上學期期末質量檢測試題和答案
- 永磁直流(汽車)電機計算程序
- 國家電網(wǎng)招聘2025-企業(yè)文化復習試題含答案
- 醫(yī)院物業(yè)服務組織機構及人員的配備、培訓管理方案
- 外觀判定標準
- 江西上饒市2025屆數(shù)學高二上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腦卒中后吞咽障礙患者進食護理團體標準
- 工行人工智能風控
- 2023風電機組預應力混凝土塔筒與基礎結構設計標準
-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落實學生核心素養(yǎng)方法的研究-結題報告
- 2024年南京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英語/數(shù)學/語文)筆試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