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對社會角色的認識_第1頁
我對社會角色的認識_第2頁
我對社會角色的認識_第3頁
我對社會角色的認識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我對社會角色的認識其實很早就接觸過社會角色這個名詞了。如今學習了社會學這門科目,應該說是對社會角色的認識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每個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都扮演著多重社會角色,無論你我。所以,對于這個并不陌生的詞匯,我們大學生,在了解它的同時,更應該盡最大的努力去實踐,在現實生活中很好的上演自己的社會角色。在社會學的學習之中,我們已經知道社會角色的一般定義:社會角色是指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為期望,它構成社會群體或組織的基礎。具體說來,它包括以下四方面涵義:(一)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二)角色是人們的一整套權利、義務的規(guī)范和行為模式;(三)角色是人們對于處在特定地位上的人們行為的期待;(四)角色是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的基礎。所以,在社會中,角色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與其他角色聯系在一起。任何一個人都不可能僅僅承擔某一種社會角色,而總是承擔著多種社會角色,他所承擔的多種角色又總是與更多的社會角色相聯系,所有這些就構成了角色集。例如,一位女醫(yī)生,在家庭里,對丈夫來說她是妻子,對兒子來說是母親,對母親來說是女兒;在醫(yī)院里她還承擔著內科醫(yī)生、科主任、工會會員、學術團體會員、先進工作者黨員等多種角色;在日常生活中,在商店里她是顧客,在汽車上她是乘客,對老同學她是朋友,對來訪的客人她是主人,對同一樓居住的人她是鄰居,對報社她是訂戶或投稿的作者;此外,在國家生活里,她還是公民、市民、選民等等。這位女醫(yī)生身上匯集了十幾種乃至幾十種角色,由此形成了一個角色集。正如我們大學生,在班集體里,我們都是班級的成員,有可能是班長、學習委員等,或是普通成員;在學生會里,可能是學生會干部或干事;在學校里,我們都是大學校園的一份子,如此可見一般。每個社會成員,都要盡職的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在自己扮演的社會角色上貢獻自己應有的力量。正如大學生,作為學校的一份子,在享有學校給予的許多權利的前提下,同時要積極例行對學校的義務,遵守學校的規(guī)章制度,不為學校抹黑,努力維護學校的榮譽和利益,敢于同一切破壞學校和諧與穩(wěn)定的現象作斗爭。在人類社會步入21世紀之際,當代青年已成為社會發(fā)展的生力軍,我們走在時代的前列,是整個社會最有活力的隊伍。而大學生,作為青年中的一個特殊群體,更是蘊涵著無限的創(chuàng)造力,我們們急需在社會的大舞臺上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位置,以便大顯身手,發(fā)揮作用,為社會作貢獻。學校是青年社會化的培養(yǎng)之地和必經之地。學校通過傳播社會的主導文化,能幫助大學生明確生活目標,遵守社會規(guī)范,學習各種技能,實現社會角色的轉變。從社會化的角度來看,學校的主要任務就在于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角色,學校教育的目的、方針、任務和管理學生的原則與方法對學生社會角色的轉變將產生決定性的影響。從年齡來看,大學生已經是準社會人了。但是,中國傳統“保姆式”的家庭和學校教育模式培養(yǎng)出來的大學生卻離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的標準相差較大。大學生主要存在以下問題:1.自主能力差,行為具有盲目性:如我們一味的追星,很大意義上是因為從眾和隨大流心理的驅使。2.自信心缺乏,承受挫折能力差;3.自我意識極端化,社會責任意識淡漠。產生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在于傳統的教育方法存在諸多不合理之處:第一,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yǎng)。將文化知識的理解狹隘化,只注重書本知識的傳授,忽視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第二,重智育,輕德育。只從表面上強調德育的重要性,而沒有落到實處。第三,重防范,輕疏導。保姆式的細心呵護,防止問題發(fā)生;一旦問題發(fā)生后,往往采取強制壓服的教育方法。這種教育管理方式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推遲了學生的成熟期,影響了學生社會化角色轉變的進程。最近幾年,大學生犯罪已經成為了一個很熱點的話題。諸如馬加爵案等等一些危害社會的現象屢見不鮮。當然社會上也涌現了一批優(yōu)秀的大學生群體,如2009年10月24日,長江大學陳及時、何東旭、方招等15名同學在長江荊州寶塔灣江段野炊是因救兩名落水兒童,陳及時、方招、何東旭三名同學不幸被江水吞沒,獻出了年輕的生命。他們的先進事跡,日前,被教育部授予“全國見義勇為舍己救人大學生英雄集體”榮譽稱號,被追授陳及時、何東旭、方招同學“全國舍己救人優(yōu)秀大學生”榮譽稱號。因此,學校必須加快教育改革,促進學生盡早實現社會角色的轉變。社會變革給即將踏入社會的大學生們帶來了許多機遇,同時也帶來了方方面面的挑戰(zhàn)。大學生們在轉變社會角色的過程中都不同程度地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挫折,并產生了危機感。,挫折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對待挫折的態(tài)度,以提高對生活、對社會的各種適應能力。我覺得具體作法如下:第一,針對大學生已初具自我內化能力的特點,當他們在生活、學習或擇業(yè)時,受到挫折后,教育者及時進行疏導,幫助受教育者辯證地看待問題,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這樣,就能防止心理問題的產生與沉積,促使大學生繼續(xù)前進,實現社會角色的正確定位。第二,在大學生社會角色轉變的過程中,學校應盡可能地為其提供與社會交流的渠道,有意識地引導大學生去應對一些挑戰(zhàn),以提高他們的自主能力,避免行為的盲目性。實踐證明:施行挫折教育,有利于幫助大學生縮短社會適應期,更有利于大學生盡快實現社會角色的轉變,盡早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人??傊?,在學習社會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