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
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緒論學時:2
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一、農作物(一)農作物的概念1、狹義概念:指具有經濟價值被人們種植在大田中的植物,即農田作物,也叫大田農作物,俗稱“莊稼”2、廣義概念:指凡是具有經濟價值而被人們栽培的植物。(二)農作物的分類通常最主要的分類法是按農作物的用途和植物學系統(tǒng)相結合來分類。按照這一方法可將作物分成4大部分:1、糧食作物
包括禾谷類作物、豆類作物和薯類作物等3個類別。2、經濟作物
包括纖維作物、油料作物、糖料作物、嗜好性作物和其它作物。3、飼料和綠肥作物
包括豆科綠肥作物,
禾本科飼料、綠肥作物,水生型飼料、綠肥作物。4、藥用作物。按農作物生長環(huán)境和栽培條件不同分類:1、根據(jù)農作物對溫度條件的要求,可把農作物分為喜溫作物和喜涼作物。2、根據(jù)農作物對光周期的反應,可把農作物分為長日照作物、短日照作物、中性作物和定日照作物。3、根據(jù)農作物對CO2同化途徑的不同,可把農作物分為碳三(C3)作物和碳四(C4)作物。4、根據(jù)農作物播種期不同,可把農作物分為春播作物、夏播作物和秋播作物及南方的冬播作物。5、按種植密度和田間管理方式不同,可把農作物分為密植作物和中耕作物。二、農作物生產技術(一)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概念農作物生產技術是指根據(jù)農作物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及農產品食用安全規(guī)范,為獲得高產、優(yōu)質的農產品,滿足市場的需要而采取的各種人工措施。(二)農作物生產的特點(1)農作物生產的對象是活的生物體,故農作物生產具有不確定性。(2)農作物生產是關于初級農產品的生產技術。(3)農作物生產的空間與場所大多是露天的農田,其所涉及的環(huán)境在很大程度上受自然環(huán)境的影響,人類不易控制。(4)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直接服務于農作物生產的綜合性應用技術。(三)農作物生產的重要性(1)農作物生產是國民經濟的基礎。(2)農作物生產涉及社會穩(wěn)定和糧食安全。農作物生產的發(fā)展狀況,直接影響到整個國民經濟的穩(wěn)定與發(fā)展,關系到我國農村的社會穩(wěn)定和13億人口大國的糧食安全。(四)我國農作物生產概況2003年我國主要作物播種面積和產量(資料來自中國農業(yè)部網(wǎng)。單位:播種面積-千公頃;總產量-水稻、小麥、玉米、大豆、薯類為萬噸,棉花、煙草、花生為噸;每公頃產量為千克)農作物播種面積總產量每公頃產量水稻26,507.9016,065.506,061小麥21,997.108,648.803,932玉米24,068.2011,583.004,813大豆9,312.801,539.401,653薯類9,701.603,513.103,621棉花5,110.604,859,709950.9煙草1,139.402,014,7601,768.3花生5,056.7013,419,8602,653.9我國主要農作物———水稻、小麥、玉米、棉花、大豆等的生產與世界各主產國相比,差距最大的是單產偏低的問題,全國各地主要農作物的單產之間差距也很大,可見,加強作物品種改良,不斷提高作物單位面積產量,是農作物生產技術的研究目標和發(fā)展方向。三、從事農作物生產的職業(yè)素養(yǎng)(一)要關注、領會國家有關農作物生產的方針政策我國每年都有相關的農業(yè)新政策出臺,對農作物生產與農業(yè)發(fā)展發(fā)揮著重要的指導作用。關注、領會這些方針政策,對正確運用農作物生產技術的理論知識,指導農作物生產具有重要的意義。(二)以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指導生產在農作物生產過程中,要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利用辯證的方法,實現(xiàn)因地制宜,因土種植,這樣才能實現(xiàn)農作物的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高效。(三)堅持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理論聯(lián)系實際、實事求是的作風農作物生產是以實踐性為主的農事活動。因此,學習農作物生產技術,一方面要認真學習理論知識,了解不同農作物的特征特性、發(fā)育規(guī)律及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另一方面必須做到理論聯(lián)系實際,根據(jù)農作物生長季節(jié),及時深入生產實際,參與生產實踐,開展調查研究,并運用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培養(yǎng)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掌握多學科相關知識,不斷加強農作物現(xiàn)代生產技術與傳統(tǒng)生產技術的結合農作物生產技術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技術,它以多種學科知識為基礎,要求我們只有學好文化課和專業(yè)基礎課程,夯實基礎,才能在生產實踐中靈活運用,從而掌握現(xiàn)代農業(yè)技術?!艚虒W目標:了解農作物、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概念;理解農作物生產的特點及農作物生產的重要性;掌握農作物的分類及從事農作物生產的職業(yè)素養(yǎng)?!艚虒W重點:農作物、農作物生產技術的概念;農作物的分類,從事農作物生產的職業(yè)素養(yǎng)?!艚虒W難點:農作物生產的特點,農作物生產的重要性。◆復習思考題:一、名詞解釋農作物農作物生產技術二、簡答題1.通常農作物的分類方法有幾種?如何分類?2.簡述農作物生產的特點及其重要性。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第1章第一節(jié)
學時:1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第1章耕作制度第一節(jié)農作物布局一、耕作制度、農作物布局的概念1、耕作制度:是指一個地區(qū)或生產單位的農作物種植制度及與之相適應的養(yǎng)地制度的綜合技術體系,包括種植制度和養(yǎng)地制度兩部分。2、種植制度:是指一個地區(qū)或生產單位的農作物組成、配置、熟制與種植方式的總稱。3、養(yǎng)地制度:是指與種植制度相適應的以提高土地生產力為中心的一系列技術措施。4、農作物布局:是指在某一種植區(qū)域(田地)上,對欲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品種及種植面積所做的安排。二、農作物布局的原則(一)需求原則需求原則包括自給性的需求、市場需求和國家或地方政府的需求。(二)生態(tài)適應性原則生態(tài)適應性是指在一定地區(qū)農作物的生物學特性與自然生態(tài)條件相適應的程度。一種農作物(或品種)只能在一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長繁殖。根據(jù)農作物的生態(tài)適應性,農作物可劃分為4個生態(tài)經濟區(qū),即最適宜區(qū)、適宜區(qū)、次適宜區(qū)和不適宜區(qū)。生態(tài)適應性原則要求在進行農作物布局設計時,首先要因地制宜,因土種植,這樣可以收到節(jié)約成本、增產增效的目的。其次要趨利避害,發(fā)揮優(yōu)勢。(三)經濟效益與可行性原則講求經濟效益是進行農作物合理布局的主要目標之一。三、農作物布局的內容(一)明確對農產品的各種需要首先應根據(jù)生活經驗和家庭人口、經濟變化預測家庭的自給性需要,同時還要了解市場價格、對外貿易、交通運輸、加工、貯藏及農村政策等,以了解農產品的商品性需求。(二)查清農作物生產的環(huán)境條件查清熱量條件、水分條件、光照條件、地形地貌、土地等自然條件,還要查清當?shù)氐氖┓?、灌溉、勞力價格、市場行情及當時當?shù)剞r業(yè)政策等社會經濟條件。(三)確定適宜的農作物種類通過明確農產品需要和當?shù)剞r作物生產環(huán)境,選擇在本地適應性很好或較好的農作物若干種類。對于一個地區(qū)或生產單位來說,農作物種類不宜過于單一,以免增加農作物生產的風險。(四)確定合理的農作物配置在確定農作物種類的基礎上,進一步平衡本地區(qū)或本單位農作物生產的總體目標和規(guī)模,如考慮糧食作物與經濟作物、飼料作物的比例,春夏收作物與秋收作物的比例,主導作物與輔助作物的比例,以及糧食作物中禾谷類作物與豆類作物的比例。(五)進行可行性鑒定對面積較大的農作物布局,應進行可行性鑒定。鑒定內容包括:是否滿足各方面需要;自然資源是否得到了合理利用和保護;經濟效益是否合理;土壤肥力、肥料、水、資金、勞力是否基本平衡;加工儲藏、市場、貿易交通等是否合理可行;科學技術、生產者素質能否達到要求;是否促進了農林牧、農工商的綜合發(fā)展。(六)保證生產資料供應如果鑒定結果表明方案切實可行,那么農作物布局的過程就已完成。四、農作物布局與種植業(yè)結構調整(一)糧食生產立足于“總量平衡,區(qū)域優(yōu)先發(fā)展”為保證總量平衡,要實施“提高東部,開發(fā)西部,主攻中部”的區(qū)域發(fā)展戰(zhàn)略。(二)努力推進經濟作物區(qū)域化種植在保證糧食生產穩(wěn)定增長的前提下,適當增加經濟作物的種植面積,提高經濟作物產值在種植業(yè)總產值中的比例,逐步向區(qū)域化、專業(yè)化方向發(fā)展。(三)逐步實現(xiàn)由糧食作物—經濟作物二元結構向糧食作物—經濟作物—飼料作物三元結構的轉變,實現(xiàn)飼料作物生產的獨立化在種植業(yè)結構調整過程中,應把糧飼分開,使飼料作物作為獨立的生產單元,進而實現(xiàn)種植業(yè)糧—經—飼三元優(yōu)化結構。◆教學目標:了解耕作制度、種植制度、養(yǎng)地制度、農作物布局的概念;理解農作物布局與種植結構調整的關系;掌握農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則與內容?!艚虒W重點:耕作制度、種植制度、養(yǎng)地制度、農作物布局的概念;農作物布局的概念、原則與內容。◆教學難點:農作物布局與種植結構調整的關系?!魪土曀伎碱}:一、名詞解釋耕作制度種植制度養(yǎng)地制度農作物布局二、簡答題1.農作物布局的原則是什么?2.農作物布局的內容有哪些?3.農作物布局與種植結構調整的關系怎樣?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第1章第二節(jié)學時:1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第1章
耕作制度第二節(jié)復種一、復種及其相關概念(一)復種復種是指在同一田地上一年內接連種植兩季或兩季以上的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復種有接茬復種、移栽復種、套作復種和再生復種4種形式。耕地復種程度的高低,通常用復種指數(shù)來表示,即全年總收獲面積占耕地面積的百分比。公式為:復種指數(shù)=年農作物總收獲面積/耕地面積×100%國際上通常用種植指數(shù)表示用地程度的高低,其含義與復種指數(shù)相同。(二)熟制熟制是我國對耕地利用程度的另一種表示方法,它以年為單位表示收獲農作物的季數(shù)。用符號“→”表示年間復種。其中對一塊田地上收獲一次以上的熟制,稱為多熟制。(三)休閑休閑是指耕地在可種農作物的季節(jié)只耕不種或不耕不種。它是一種恢復地力的技術措施,包括全年休閑和季節(jié)休閑兩種。二、復種的條件(一)熱量條件熱量是決定能否復種的首要條件。復種的熱量指標包括積溫、生長期和界限溫度。(二)水分條件水分條件包括降水量、降水分配規(guī)律、地上地下水資源、蒸騰量、農田灌溉設施等。(三)地力與肥料條件在光、熱、水條件具備的情況下,地力不足、肥料少時,復種的效果不好;地力高、肥料充足時,復種效果就好。(四)勞畜力、機械化條件(五)經濟效益三、復種技術(一)選擇適宜的農作物組合和品種熟制確定后,選擇適宜的農作物組合,有利于解決復種與所需熱量和水、肥條件的矛盾。一年兩熟區(qū),當熱量資源緊張時,選用生長期較短的農作物比較穩(wěn)產,如選用谷子與小麥組合,就比小麥—玉米復種穩(wěn)產。(二)套作和育苗移栽套作和育苗移栽是我國北方提高復種指數(shù),解決前、后茬農作物季節(jié)矛盾的一種有效方法。比較普遍采用的是冬作物行間套種各種糧食和經濟作物,水稻套種綠肥或其他糧食作物等。在勞力充足、水利條件較好的地區(qū),采用在育苗田育苗后移栽至大田,縮短本田生長期也是有效的途徑。(三)搶時播種,早發(fā)早熟前作及時收獲,后作及時播種,減少農耗期,有利于后作早發(fā);地膜覆蓋可使遲播小麥早發(fā)增產,早熟7~10天;噴施催熟劑,重視施用底肥,避免后期重施化肥等,也是促進早發(fā)早熟、防止晚熟的技術措施。四、我國北方主要的復種方式(一)兩年三熟主要形式為:春玉米→冬小麥—夏大豆;春玉米→冬小麥—夏甘薯;冬小麥—夏大豆(或綠豆、芝麻)→冬小麥—夏閑。(二)一年兩熟兩熟復種的主要形式為:小麥玉米兩熟、小麥大豆兩熟、小麥棉花兩熟、小麥花生兩熟等。小麥玉米兩熟這是面積最大的一種復種形式。實現(xiàn)小麥玉米一體化種植的高產高效技術措施為:①小麥遲播,玉米早播;②品種搭配好,小麥選用高產優(yōu)質、早熟耐遲播的品種,玉米選用緊湊型品種;③適當增加玉米密度;④增加施肥量,小麥重施有機肥;⑤合理增加灌溉量?!艚虒W目標:了解復種、熟制、復種指數(shù)的概念;理解復種的條件,我國北方主要的復種方式;掌握復種技術?!艚虒W重點:復種、熟制、復種指數(shù)的概念;掌握復種技術?!艚虒W難點:復種的條件?!魪土曀伎碱}:一、名詞解釋復種熟制復種指數(shù)二、簡答題1.實現(xiàn)復種的條件是什么?2.復種都有哪些重要技術?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第1章第三節(jié)
學時:2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第1章
耕作制度第三節(jié)間作與套作一、間作與套作的概念與作用(一)間作與套作的概念間作與套作是相對于單作而言的。1、單作是在同一塊田地上種植一種農作物的種植方式。2、間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長期內,分行或分帶相間種植兩種或兩種以上農作物的種植方式,用“‖”表示。間作是集約利用空間的種植方式。3、套作是在前季農作物生長后期的株行間播種或移栽后季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又稱為套種,用“/”表示。套作是一種集約利用空間和時間的種植方式。圖1-1農作物種植方式示意A單作;B間作;C套作(二)間作與套作的作用1、增產實踐證明,合理的間套作比單作具有增產作用。2、增效合理的間套作能夠以較少的投入換取較多的經濟收入。3、穩(wěn)產保收合理的間套作能夠利用農作物的不同特性,增強對災害天氣的抗逆能力,達到穩(wěn)產保收。4、協(xié)調農作物爭地的矛盾二、間作與套作的技術要點(一)選配合理的農作物與品種在選配農作物及品種時,應堅持如下三條原則。1、生態(tài)適應性大同小異在農作物共處期間,選擇的各種農作物對大范圍的環(huán)境條件的適應性要大體相同。在生態(tài)適應性大體相同的前提下,選配的農作物對農田小氣候的要求要略有差異。2、特征特性對應互補即間套作的農作物在形態(tài)特征和生育特性上相互適應,以利于互補地利用環(huán)境資源。當農作物確定以后,在品種選擇上還要注意互相適應。間(混)作時,矮稈農作物要選擇耐蔭性強、適當早熟的品種。套作時,一方面要考慮盡量減少上茬同下茬農作物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還要盡可能發(fā)揮套種農作物的增產作用,不影響其正常播種。3、經濟效益高于單作間套作選擇的農作物是否合適,在增產的情況下,還要看其經濟效益比單作是高還是低。經濟效益高的組合才能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和應用。(二)建立合理的田間配置農作物群體在田間的組合、空間分布及其相互關系構成農作物的田間結構。間套作的田間配置主要包括各種農作物的種植密度、幅寬、間距、帶寬等。1、種植密度種植密度是指農作物間的距離。農作物左右間的距離稱行距,前后間的距離稱株距。種植密度的安排是實現(xiàn)間套作增產增效的關鍵技術。間套作時,各種農作物的行數(shù)用行比表示,即各農作物實際行數(shù)的比。間作農作物的行數(shù),要根據(jù)計劃農作物產量和邊際效應來確定。2、幅寬幅寬是指間套作中每種農作物的兩個邊行相距的寬度,如圖1-2。3、間距間距是相鄰兩種農作物間的距離,是間套作物邊行爭奪養(yǎng)分、水分最激烈的地方。具體確定時,可根據(jù)兩種農作物單作時行距一半之和進行調整。圖1-2
農作物幅寬、間距、帶寬示意4、帶寬帶寬是間套作各種農作物順序種植一遍所占地面的寬度,包括了間距和幅寬。帶寬是間套作的基本單元,不宜過寬也不宜過窄。帶寬的調整取決于農作物品種特性、土壤肥力和農機具。(三)農作物生長發(fā)育調控(1)適時播種,保證全苗,促進早發(fā)。(2)加強水肥管理。(3)應用化學調控技術。(4)及時采取綜合措施防治病蟲害。(5)早熟早收。三、間作與套作的主要類型(一)主要間作類型1、玉米大豆間作2、玉米甘薯間作3、棉瓜間作4、果、糧、菜間作(二)主要套作類型1、小麥玉米套作2、小麥春棉套作目前推廣的主要有三一式、三二式、四二式及六二式。圖1-3三二式小麥春棉套作示意圖(cm)3、小麥花生套作(三)立體種養(yǎng)類型1、稻魚種養(yǎng)2、玉米食用菌模式◆教學目標:了解單作、間作、套作、幅寬、間距、帶寬、邊際效應的概念;理解間作與套作的主要類型。掌握間作與套作的作用;間作與套作的技術要點。◆教學重點:單作、間作、套作、幅寬、間距、帶寬、邊際效應的概念;間作與套作的作用;間作與套作的技術要點?!艚虒W難點:農作物間作與套作的技術指標?!魪土曀伎碱}:一、名詞解釋單作、間作、套作幅寬間距帶寬邊際效應二、簡答題1.間作與套作有哪些作用?2.間作與套作時如何選擇農作物品種?3.農作物生長發(fā)育調控措施有哪些?4.說出2~3種間套作形式。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第1章第四節(jié)學時:1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第1章
耕作制度第四節(jié)輪作與連作一、輪作與連作的概念1、輪作輪作是在同一田地上有順序地輪換種植不同種類農作物的種植方式。2、連作連作是在同一田地上連年種植相同種類農作物的種植方式,在同一田地上采用同一種復種方式,也稱為連作。二、輪作的作用與類型(一)輪作的作用1、減輕農作物病蟲為害2、充分利用土壤養(yǎng)分3、減輕田間雜草的為害4、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二)輪作的類型北方地區(qū)的主要輪作類型有以下幾種。1、一年一熟輪作2、糧經作物復種輪作3、水旱輪作4、綠肥輪作三、連作的危害與防治技術(一)連作的危害1、土壤養(yǎng)分結構失調,有害物質增加2、土壤物理結構破壞3、生物結構的破壞(二)連作的技術1、選擇耐連作的農作物和品種根據(jù)農作物耐連作程度的不同,可把農作物分為三種類型:⑴忌連作的農作物⑵耐短期連作的農作物⑶耐長期連作的農作物2、采用先進的農業(yè)技術◆教學目標:了解輪作、連作的概念;理解輪作的作用,連作的危害;掌握輪作的類型,連作的技術。◆教學重點:輪作、連作的概念;輪作的類型,連作的技術?!艚虒W難點:輪作的作用,連作的危害。◆復習思考題:一、名詞解釋輪作
連作二、簡答題1.輪作有什么作用?2.連作的危害是什么?3.忌連作和耐連作的作物主要有哪些?4.輪作有哪些類型?課程名稱:農作物生產技術課程類型:專業(yè)課教學進程:第1章第五節(jié)學時:1使用教材:《(農作物生產技術(第二版)》馬新民郭國俠主編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學內容第1章耕作制度第五節(jié)土壤耕作技術一、土壤耕作的概念和目的(一)土壤耕作的概念土壤耕作是利用農機具的機械力量來改善土壤的耕層結構和地表狀況的技術措施。(二)土壤耕作的目的(1)為農作物播種和發(fā)育創(chuàng)造適宜的環(huán)境。(2)調節(jié)土壤水分,保證旱時能蓄水、保墑,濕時可散墑。(3)消滅作物殘茬,翻埋肥料,加速土壤中養(yǎng)分的轉化與循環(huán)。(4)消滅病蟲害及防除雜草。(5)避免養(yǎng)分在土壤的還原過程中損失,促進養(yǎng)分的合理流動。二、土壤耕作的機械作用1、松碎土壤2、翻轉耕層,混拌土壤3、平整地面4、壓緊土壤5、開溝培壟,挖坑堆土,打埂作畦三、土壤耕作的類型與應用1.基本耕作技術基本耕作又稱初級耕作,指入土較深,作用較強烈,能顯著改變耕層物理性狀,后效較長的一類土壤耕作措施。(1)翻耕
翻耕的主要工具有鏵犁和圓盤犁。作用在于翻土、松土、碎土。耕翻后的土壤水分易于揮發(fā),這項措施不適于缺水地區(qū)。一般大田耕翻深度,以旱地20—25cm、水田15—20cm較為適宜。(2)深松耕
以無壁犁、深松鏟、鑿形鏟對耕層進行全田的或間隔的深位松土。耕深可達25—30cm,最深為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停車位建設項目可行性報告
- 大學生讀書心得筆記
- 租房合同范本集錦15篇
- 啟動儀式領導講話稿(集合15篇)
- 手機銷售辭職報告15篇
- 關于小學個人教師述職報告十篇
- 數(shù)學教學心得體會
- 房地產銷售個人工作總結(匯編15篇)
- 幼兒園班主任辭職報告錦集7篇
- 新媒體營銷(第三版) 課件 項目二 新媒體營銷定位與策劃
- 2024-2025學年人教版生物學八年級上冊期末復習測試題(含答案)
- 施工現(xiàn)場環(huán)保要求措施
- 重癥患者的營養(yǎng)支持
- 瓷磚店銷售薪酬方案
- 小學體育課件教學
- 2024年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計算機基礎知識復習題庫及答案(共600題)
- 西京學院《機械制造技術基礎》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2024新版《藥品管理法》培訓課件
- 信息科技大單元教學設計之七年級第一單元探尋互聯(lián)網(wǎng)新世界
- 四川新農村建設農房設計方案圖集川西部分
- 2024年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真題卷(行政執(zhí)法)答案和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