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課《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1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2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3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4頁
第9課《魚我所欲也》教學設計-部編版語文九年級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設計主備人:授課人:九年級班學科:語文第課時第周課題10.魚我所欲也授課時間年月日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關(guān)知識;抓住文章的主要論點,理解全篇內(nèi)容。過程與方法理清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把握其論證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了解孟子所闡述的“舍生取義”的觀點,加強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教學重點了解孟子及《孟子》的相關(guān)知識;抓住文章的主要論點,理解全篇內(nèi)容。教學難點理清文章的層次結(jié)構(gòu),把握其論證方法。教具準備課件教案教學過程設計個性修改一、目標導學1.導入課文。用孟子的名言導入課文。(1)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2.出示目標。(課件展示)二、自學自研1.了解作者及作品孟子,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是儒家繼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代表人物,后稱為“亞圣”。孟子生于戰(zhàn)國諸侯混戰(zhàn)最激烈的時期,他繼承和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他提出“民貴君輕”、“性善”論、反對掠奪性戰(zhàn)爭等主張。為此,他到各國去游說諸侯,反對“霸道”,提倡以“仁”“義”為中心的“仁政”、“王道”?!睹献印肥怯涗浢献蛹捌涞茏友孕械闹?,共七篇。一般認為是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共同編著的,儒家經(jīng)典之一。《孟子》的顯著特點:一是長于言辭,氣勢磅礙,論證嚴密,雄辯而色彩鮮明,富有說服力和感染力;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闡述道理。宋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稱為“四書”。2.背景資料本文選自《孟子·告子上》。題目是編者加的。孟子所處的時代,是一個“上下交征利”的時代。孟子認為,一國上下不顧道義的逐利,就會作亂犯上,必然導致國破家亡。因此,孟子在本文中提出的“舍生而取義”的觀點,既是對人性的一種期望,也是對仁政的一種期待。3.讀準下列字音:不為茍得也wéi為宮室之美為之wèiwéi所惡莫甚于死者wù簞dān鄉(xiāng)xiàng羹gēng蹴cù妾qiè4.劃節(jié)奏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5.概括課文內(nèi)容第一部分(1段):提出本文論點,并對論點進行分析、闡述。第二部分(2段):運用舉例論證和對比論證,闡述“舍身取利”就是喪失的本心,進一步深刻論證“舍生取義”這一論點。三、利用工具書和結(jié)合課文注釋,翻譯課文。四、重點字詞掌握(一)一詞多義1.與通“歟”,語氣詞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給例句:呼爾而與之2.于比例句:所欲有甚于生者對于例句:萬鐘于我何加焉3.是這種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這種作法例句:是亦不可以已乎4.得得到,擁有例句:二者不可得兼通“德”,感激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5.為為了例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做例句:今為宮室之美為之(二)通假字1.故患有所不辟也“辟”通“避”,躲避。2.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辯”通“辨”,辨別。3.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4.所識窮乏者得我與“與”通“歟”,語氣詞。5.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鄉(xiāng)”通“向”,從前。(三)古今異義1.例句: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鐘古義:一種量器今義:計時的器具或中空的響器2.例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是古義:代詞,這種今義:判斷動詞,是(四)詞類活用例句:所識窮乏者得我與得:恩惠,這里是感激的意思。名詞作動詞

。

(五)特殊句式1.判斷句例句:魚,我所欲也?!耙病?,判斷句標志。譯文:魚,是我所喜愛的東西。2.省略句例句: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為”后面省略了介詞的賓語“禮義”,“受”后面省略了賓語“施舍”,全句省略了主語“我”。譯文:從前我為了“禮義”寧愿死也不接受施舍。(六)虛詞(之)助詞行道之人弗受(的)此之謂失其本心(賓語提前,這)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不譯)代詞呼爾而與之(他)人皆有之(指羞惡之心)今為宮室之美為之(指不辨禮義而受之這件事)(七)翻譯下列句子1.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2.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3.萬鐘于我何加焉!4.此之謂失其本心。四、總結(jié)課文第二課時一、復習導入課文二、深入研究1.文章開頭寫“魚”和“熊掌”有什么作用?運用了比喻論證和類比論證的方法,提出了“舍生取義”的中心論點。2.“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欲”應指正義的事業(yè)。如為人民大眾作有利之事,為國家建設做事,為了別人安危挺身而出等。3.“所惡有甚于死者”“所惡”可以指哪些事情?這里的“所惡”應指不正義的事情。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變國家,貪污受賄,濫用職權(quán),殺人放火等危害國家危害人民的事。4.為什么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孟子主張人性是善的?!叭酥?,性本善”。但是只有有道德的人才能保持高尚的操守而不喪失善心(天性、天良)。5.文中說得了“萬鐘”是為了什么?為了“宮室之美”,為了“妻妾之奉”,為了“所識窮乏者得我”。6.作者認為這種作法如何?作者認為“此之謂失其本心”應當“可以止”。7.作者列舉了兩種不同的人生觀,贊揚了什么樣的人,斥責了什么樣的人?從孟子的觀點中,你得到哪些啟示?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啟示:要敏于思考,善于選擇,道義比生命更重要8.論點提出以后,文章是怎樣圍繞論點逐層論述的?在第1段里,作者用比喻的方式引出“舍生取義”的觀點,并分別從正面和反面加以闡明。緊接著“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提出了新的命題:人人都有“是心”(即本心),只是“賢者”能夠保有它。第2段就是對這個命題的論說和闡明。作者用一般的人和乞丐都不肯接受“嗟來之食”的故事證明人人都有“本心”,用“不辯禮義”接受“萬鐘”的故事概括失去“本心”的人的慣有行為,并對此進行批評和嘲諷。三、寫作特點1.議論嚴密,層層深入。2.善用比喻。3.善用對比。四、總結(jié)提升本文是一篇論述道德標準和政治節(jié)操的說理散文。作者以嚴肅的態(tài)度,莊重的言語,闡述生死與“義”的關(guān)系,指出“義”的價值高于生命。一個正直的人,有道德修養(yǎng)的人,應當為義而生,為義而死,在必要時要“舍生取義”,而不能“見利忘義”。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足取的。五、課堂練習1、課文中哪句話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2、文中兩次提到“心”,在第一節(jié)中說:“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在文章最后又說:“此之謂失其本心?!本渲小笆切摹?、“本心”各指什么?請依據(jù)原文回答?!氨拘摹本褪悄軌蜃龅健吧嵘×x”的心,“是心”就是“這樣的思想。其義與“本心”相同。

人有四種“本心”:同情心、羞恥心、恭敬心、是非心。六、拓展提升1.我國歷史上,許多人把文中的觀點作為自己做人的準則,作為自己最高道德標準來追求。請根據(jù)你所掌握的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