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_第1頁
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_第2頁
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_第3頁
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_第4頁
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二級英語小學生心理第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李玲才二年級,父母就給她開"小灶",每晚做完作業(yè)之后,就認真地教她學英語。父母教得很費勁,李玲卻瞌睡得要命,學了一小時還記不住一個單詞。是她太笨了嗎?不,是因為她對枯燥的字母、單詞根本不感興趣。后來李玲的父親改用形象、生動的教育方式,不到一個月,李玲就能用英語對客人作簡單的應酬。其實小學生的記憶是以具體形象記憶為主,向詞的抽象記憶發(fā)展。第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二年級的楊光,平時不愿動腦筋做作業(yè),東抄西湊地向老師交差,父母對此視若無睹。到了臨考前兩天,父母才硬逼著楊光挑燈夜戰(zhàn)。楊光還真聰明,一讀就記住,不到10點鐘就可以收兵了。誰知考試結果只有70分。父母長吁短嘆,說這孩子忘性大。為什么楊光前一天晚上能背誦如流,第二天考試時卻忘了一大半呢?原來,兒童的記憶有個特點,就是記得快,忘得也快,只有通過反復復習才能強化記憶,減少遺忘。楊光的父母得知這個道理后,改變了過去“臨時抱佛腳”的做法,注意平時的學習與復習,楊光的成績很快達到90分以上。第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高強的父母每晚安排他做作業(yè)達三個小時之久。往往一吃好晚飯就開始,到11點還不一定結束。高強也不“爭氣”,人在書桌前,心在電視機上,一會兒要喝水,一會兒要小便,心不在焉,忙碌不停,一小時能做完的功課,花了三小時還不能完成。父母懷疑他有多動癥,高強卻抱怨說:“反正做快做慢都要10點鐘結束,干脆邊做邊玩。”為什么高強要馬拉松似地做作業(yè)呢?原來,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一次集中注意力的最長時間僅20分鐘左右,超過這個限度,他們就不可能專心致志地連續(xù)動腦筋做作業(yè)。高強的父母了解了這個特點后,妥善地安排了夜自修時間。從此,晚飯后高強除了做作業(yè),還可以休息、玩耍,甚至看電視。雖然做作業(yè)的時間短了,但自覺性提高,作業(yè)做得又快又好。第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中國青年報》2000年12月04日

)編輯同志:

你們好!

我是一個老師,今天給你們寫信,不是要訴說什么委屈,只是想讓你們多了解點教師的實際情況。

長期以來,教師總是被人為地賦予太多的社會意義,幾乎已成了某種特定的社會符號。人們關注教師,也只是從精神上把他們抬到一個無法企及的高度,再從物質上居高臨下給予象征性的施舍。說句良心話,教師的物質條件不像媒體宣傳得那樣差,至少比一般工人還強點,但教師的精神生活卻遠遠不能夠像人們想象中的那樣高尚。教師也是人,作為普通人的教師,他們生存環(huán)境的惡劣是社會上大多數人所無法想象的,有時惡劣到令人難以忍受。所以現在有媒體說教師一半以上有心理疾病,人們大驚小怪,其實只要你真正在中小學當幾年教師,你就會知道,心理上不得病那才真叫怪呢。一個初二的學生特皮,打架滋事,甚至偷看女同學小便。班主任多次找他談話沒有效果,前幾天他甚至拿起帶子彈的玩具槍把別的同學傷得不輕。女班主任氣壞了,當場在教室里打了他一下。他的爸媽立刻帶了一堆人到學校來鬧,揚言孩子要留家觀察,出什么事要找班主任算賬,還說了一大堆難聽的話。女班主任氣得眼淚汪汪,大家也都嘆息這么搞下去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第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現在很多媒體都熱衷于搞這方面的新聞,有時明明是老師學生間的一點小事,也硬要上綱上線,弄出個大轟動來。很多管教育的官員,也主要把不出事當做一個學?;蜃约旱恼儊砗饬俊@蠋燇w罰學生,似乎沒什么可說的,千錯萬錯總是老師的錯,可很多人也不想想,老師為什么要體罰學生,當一個老師不得不用體罰來對付學生時,他(她)愿意嗎?

我們首先要搞清老師這樣做是對誰負責。現在學校實行校長負責制,校長與老師的關系是合同文本式的,校長與老師之間形成了雇傭與被雇傭的關系。說白了,老師這碗飯是校長給的,他給吃你才有的吃,老師一定意義上也是為老板打工。而校長衡量一個老師稱職與否的主要依據就是成績,所以一個老師為了保住飯碗,為了博得家長校長的歡心,就不得不狠抓成績。同時,學生的精力是有限的,過多的壓力無形中加深了學生對老師的畏懼或逆反心理,導致學生與老師間很難溝通。所謂“不讓學生討厭的老師不是好老師”,大概就是指這個。最苦的還是老師,夾在領導和學生之間,兩頭難做人。第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另一方面我們必須承認,長期以來我們過分夸大了老師對學生的能動感化作用。就目前情勢看,老師與學生之間實際上已是一種職業(yè)關系,老師為了眼下的生計覺得該教給學生點什么,學生為了將來的生計覺得需要學點什么。老師與學生的接觸,往往局限于課堂公開場合的職業(yè)性知識灌輸,平均一天下來每個老師也就幾個小時。通常說來,老師與學生之間是不存在什么真正的知心與不知心的。老師們不可能、現在的條件也不允許,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就學習以外的某些東西與學生進行交流,更談不上“愛”和奉獻。我不否認的確有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愛的老師,但就現在的形勢而言,要求老師都來對學生奉獻,我覺得不僅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公平的。每個老師也都是普通人,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愛人孩子,憑什么要求我們對學生都來奉獻呢?

實際上,真正能對學生心性產生決定性影響的還是家長。特別是學生到了中學,更要家長格外注意??涩F在有的人有了點錢或是有了點權就不得了,孩子嬌慣得不行,有的學生根本不像個學生,成績好不好不說,還跑到學校存心惹是生非,屢教不改,牛得不得了,有時甚至讓老師下不來臺。出了問題,家長怪學校,校長怪老師,媒體更是不遺余力地揭露老師。第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更可笑的是,有些長期脫離教學實踐的理論家們,還在那兒一味鼓吹“愛”、“素質教育”。尊敬的先生,我只想問一句,當你上課時,你的學生故意和你唱對臺戲,讓你的課上不下去怎么辦?你讓他站起來他不起來,讓他出去他不出去,讓他講原因他理都不理你,實在氣不過打他一下他還要上訴告你,你怎么辦?請設身處地為一線教師想想吧。江蘇常熟市冶塘中學劉工昌

第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中國青年報上發(fā)表了一篇教師來信《當老師還有什么意思》,立即引發(fā)全國范圍內教師的大討論,而實際上,“討論”并非討論,因為90%以上的教師發(fā)言中充滿苦澀、辛酸的味道,教師——“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yè)”,他們卻沒有感受到“太陽”的光輝與榮耀,相反,被夾在升學率與減負之間、應試教育體制與素質教育口號之間,他們同時承受著來自學校、家長、社會媒體的壓力與指責,嘔心瀝血的工作換來的僅僅是薄如紙的“蠟燭”稱號和淡如水的生存環(huán)境……,他們的灰心、寒心決不是毫無來由熱臉貼上冷屁股誰能不寒心這句話雖然難聽,但卻是一些教師遭遇的真實寫照。都是學生,但并不是每個都是來“學習”的。一次,一個老師找一個經常逃課的學生談話,那學生從口袋里掏出一疊鈔票對我那朋友說:“拿去,你們北方人(珠三角地區(qū)的人稱廣州以北的都是北方人)來這里教書不就是為了幾個錢嗎,這里夠你兩個月的工資,你以后少來纏我?!?K12網友:北江)社會的想象中,教師對學生的感化教育是沒有“化而不改”的,只有老師自己知道,“頑皮”的學生根本“不吃這一套”。第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其實偶而發(fā)發(fā)牢騷,對我們的健康是比較有利的,社會中大多數人都處于亞健康狀況,老師的壓力這么大,就更不用說了,所以更有必要尋找一些合理的宣泄途徑,人不能老憋著,老憋著容易憋出病來。當然,只要不是天天發(fā)牢騷就行,天天發(fā)牢騷那就不只是發(fā)泄了,那是發(fā)泄的過了頭,過了頭,反而會讓自己沒有好心情,也容易影響別人的情緒。我要天天在你面前說“煩、煩、煩”,恐怕你不煩都會被我說的煩透了第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我既不是什么理論家,也沒脫離實踐,我也領教了不少學生的難纏,不過我知道小學生可能是猶為難纏的,老實說,各位其實都比我更有資格談論如何教育小學生。接下來我還是要隨意和各位談一些東西,這些東西要是落入那位劉工昌老師的耳中,怕是又要被他罵個狗血淋頭了,在這里希望大家就不要罵我了,如果有什么不同的看法,歡迎拿出來一起討論,我也非常希望自己能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在座的各位如果有什么寶玉,最好是拿出來大家一起鑒賞鑒賞,不要一個人珍藏著,我也可以借此機會多學習學習第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賞識教育——欣賞和認識日本著名兒童小提琴教育家玲木鎮(zhèn)一在與孩子們的接觸中發(fā)現,每一對父母教育孩子說話走路的那個階段,孩子進步最快。因為父母總是用最欣賞最得意的目光關注著孩子從零開始的每一點進步,即使孩子學說話,說得再差,再遲,我們會說“貴人遲語”,父母從不會抱怨,只會不斷鼓勵、贊賞;孩子學走路,摔跤再多,父母從不會嘲笑他,只會再堅持不懈地幫助他。結果,每一個正常的孩子都學會了說話走路。——這個事例給我一個啟示:“賞識:成功的教育。”第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1968年,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各布森做過一個實驗。他們對美國一所小學1至6年級學生進行了一次“預測未來發(fā)展測驗”(實為智力測驗)。臨走前交給校長一份名單,告訴他名單上的80個人是“未來的花朵”,有很大的“學業(yè)沖刺”潛力,并囑咐要對名單保密。8個月后,羅森塔爾重返該校對全部學生進行一次同樣的測驗,結果發(fā)現,名單上的人(即實驗組)果真在智力上比其他學生有更大的提高,有一些簡直出類拔萃。校長對心理學家的預測佩服得五體投地,而羅森塔爾未知可否地笑了笑。原來那些所謂“未來的花朵”根本不是根據智力測驗的結果篩選出來的,而是心理學家信手隨機抽取的。當然有部分學生本來智力就不錯,但其中大部分學生原本智力平平,并無過人之處。為什么他們會獲得比別人大得多的進步呢?研究者認為,校長對心理學家的預言深信不疑,對這些“未來的花朵”抱有期望,并且不顧心理學家的保密要求,有意無意地將這種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又通過各種態(tài)度、表情、行為等體態(tài)語言,將這種暗含的期待微妙地傳遞給學生,其中包括更多的關心、鼓勵、提問、輔導,當這些學生獲得期望的信息后,也會產生激勵效應,于是更加信賴教師,積極行動起來并給教師以反饋,教師越是見到這種反應,越是會把自己的感情及所期望的特性投射(移情)到學生身上,感到他們更加順眼可愛,于是激起更大的教育熱情。這樣,教師教得有信心,學生學得有信心,教和學兩方面的智力活動都進入最佳狀態(tài),這些“未來的花朵”取得進步是理所當然的。第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賞識要有發(fā)自于內心的信任、尊重、理解、寬容、激勵才能做到。背景:“對孩子要實行賞識教育”的文章:南京一個從小雙耳全聾的女孩周婷婷在父親周弘的教育下16歲就成為大學生,并被美國加勞德特大學錄取為碩士研究生———這是中國第一個聾人研究生。1980年6月29日,周婷婷來到了這個世界,但女兒的出生帶來的幸福很快就被巨大的痛苦取代,一歲半時,周婷婷雙耳全聾。從此,一家人便走上了一條與命運抗爭的拼搏之路。當女兒含混不清地說出“鼻子、嘴巴、耳朵”等最基本的詞時,已經過了學習口語的最佳年齡段,并且已經習慣于用手語表達,這樣下去孩子將永遠是個啞巴。為此,家人決定采用“食物刺激法”。一天中午,周婷婷醒來后習慣性地用手比劃著要吃餅干,但奶奶就是不給,并反復要讓她說“餅干”兩個字,周婷婷就是不說。在一老一少整整“對抗”了40分鐘后,婷婷的喉嚨里終于發(fā)出了含混不清、后來被周弘稱之為“石破天驚”的“布———單”兩個音。從此,一個聾童駕著希望之舟,揚帆駛出了無聲的世界。周弘對孩子的成長、教育也入迷了,他在尋找一條嶄新的教育之路。周弘從一本書中看到“在每個孩子身上都蘊藏著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潛能,每個孩子都是天才?!保纱舜蜷_了“賞識教育”的大門,不斷向女兒灌輸“你是天才”的概念,讓女兒在歡樂和入迷中學習。周弘第一次看周婷婷做數學應用題,10道題她只做對了1道。按說作為家長應該發(fā)火了,可是他沒有發(fā)火。他在對的地方打了一個大大的紅鉤,錯的地方不打紅叉,并發(fā)自肺腑地對她說:“你太了不起了,第一次做應用題10道就對了1道,爸爸像你這么大的時候,碰都不敢碰哎!”小婷婷聽了這些話,自豪極了,于是,越做越愛做,一次比一次做對的多。數學居然考了99分。在父親的鼓勵贊揚下,小婷婷居然能背出圓周率1000位,認識了2000多個漢字,并能說一口流利的普通話;10歲時,她與父親一起撰寫了12萬字的童話故事《從啞女到神童》;16歲時,她被遼寧師范大學教育系破格錄?。淮髮W畢業(yè)后,她到美國最好的聾人大學蓋特勞大學攻讀碩士學位……第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教師:面帶微笑的知識

“無錯原則”、“差異原則”:學生是成長中的尚不成熟的生命個體,學生在學習和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和“錯誤”是可以理解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允許學生沒聽清教師的問題,允許學生回答得不對或不完全對,允許學生理解偏了、理解錯了,允許學生沒有學會,要理解、寬容、善待孩子的失誤與弱點“無錯原則”并不是一味地寬容與放縱,不是對學生的缺點和錯誤置之不理,而是換個角度看問題。有的教師運用恰當的鼓勵評價,不讓一個站起來回答問題的學生帶著遺憾坐下。如學生站起來不會回答某個問題,則告知“不會很正常,因為不會我們大家才坐在這里學”第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教了多少遍了,居然還是不會”,不少老師常常被學生氣的不行。為了自身的健康著想,也要少生點氣,女老師為了自己的美麗容顏著想,更應該少生氣。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將一支支玻璃管插在攝氏零度、冰和水混和的容器里,藉以收集人們不同情緒時呼出來的“氣水”。結果發(fā)現,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澄清透明、無色、無雜質。悲痛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有白色沉淀而生氣說呼出的氣凝成的水則會出現紫色的沉淀;研究者將這“生氣水”注射到一只強壯的大白鼠身上,幾分鐘後,大白鼠居然死了。第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生氣對自己身體不好,也不利于教學有人對學生調查發(fā)現,學生最喜歡老師的課堂上保持微笑,最不喜歡老師在課堂上愁眉苦臉、發(fā)脾氣、訓斥學生。師生交往是相互作用的過程,教師的情緒會極大地影響學生的行為,老師的快樂會感染學生,老師整日板著臉,學生就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教師把微笑給了學生,學生又以微笑回報了老師,在這種和諧的氣氛中,學生的學習熱情更高了,思維更活躍了,學習效果明顯增強,自己的工作也變得越來越愉快微笑,縮短了師生間的距離,使學生從喜歡老師到喜歡老師講授的知識,正如西方一句諺語所說的:“教師就是面帶微笑的知識。第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

莫體罰例一:老師誤會學生考試作弊打瘋女孩日前,省高院公開開庭審理一起體罰學生致使學生瘋了的巨額索賠案。

曾蘭(化名)是梓潼縣大新鄉(xiāng)小學二年級學生,2001年11月的一次半期考試中,監(jiān)考老師梁仕鵬誤認為曾蘭作弊,于是對其順手、反手打了右臉兩耳光后致使曾蘭發(fā)瘋。曾蘭經四川西南司法鑒定中心鑒定,認為曾蘭存在與應激……例二:心痛傷痕累累的小手據《燕趙都市報》報道,河北省曲周縣侯村鎮(zhèn)東高固小學教師為了讓“孩子們好好學習”,竟用削筆刀將42名學生的手掌心劃破!為了防止學生逃跑,劉麗娜還將教室的門頂上,逐個劃傷每個學生手掌。

第一個被劃的是坐在教室前排最南頭的趙某,老師劃的時候用的是刀背,所以受傷并不很重…例三:8歲男孩課堂上打瞌睡老師用針頭噴水將其扎瞎

日前,五常市一小學教師趙某體罰學生致殘涉,嫌過失傷人罪被五常市檢察院提起公訴。

2003年7月2日,年僅8歲的巖巖因在課堂上打盹兒,被老師趙某用帶針頭的針管往臉上噴水,結果針頭飛出將巖巖的右眼扎瞎。第十八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例四:家長氣憤:三臺電風扇對著娃娃吹了半節(jié)課

昨日(9日),一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先生給本報打來熱線,稱他孩子是水碾河小學二年級一班的學生。上周星期四,孩子回家后就咳嗽不止。他詢問孩子得知,上午上音樂課時,課堂紀律不好,老師就讓他們做下蹲運動;做完后,就打開教室里的四臺電風扇讓同學們吹。幸虧有一臺壞了,但三臺電風扇還是對著全班同學足足吹了半節(jié)課。這名家長憤怒地說,學生不聽話,可以批評教育,但是采取這樣漠視孩子身體健康的做法嚴重違背師德。

例五:云南曲靖一老師12耳光扇死學生2000年4月3日晚上7時30分,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上村鄉(xiāng)中學初一(4)班的學生正在上晚自習,歷史課教師聶朝寬來到班上檢查學生作業(yè)。當他發(fā)現學生張波及另外兩名學生沒完成作業(yè)時,便將三名學生叫到黑板前罰站。好動的張波與坐在二排的一名同學用粉筆頭互相打鬧,聶朝寬老師便上前連扇張波10個耳光,把16歲的張波扇倒在地,當場口吐白沫,昏迷不醒。聶老師認定張波有意裝死,火氣更大,抓著頭發(fā)將張波拎起又狠狠扇了他兩個耳光。張波又一次栽倒在地,從此無法起來。晚上9時,張波經搶救無效死亡第十九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體罰是對學生身心的一種摧殘:小學生的心靈比較脆弱,過大的刺激往往容易對其心理帶來難以治愈的巨大創(chuàng)傷,而不少心理問題都與早期創(chuàng)傷性經驗有關憤怒的情緒往往容易使人失去理智,以至體罰失控,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2000年5月22日(星期一)上午第三節(jié)課,陜西省澄城縣莊頭鄉(xiāng)柳池小學女教師李某檢查數學作業(yè)時發(fā)現,她上星期五中午布置的56道數學應用題,班上有8名同學未完成,于是,這些同學被老師叫上講臺站成一排,讓做完作業(yè)的18名同學上去,每人打這8名同學10個耳光。挨了180記耳光之后,這8名二年級的小學生都哭了,臉也被打得腫起來1999年9月27日上午10時許,黃陵縣田莊鎮(zhèn)中心小學四年級學生葛某正上數學課,22歲的代課老師葛小俠因他數學作業(yè)未完成,當即打了它兩記耳光,并將其蹬倒。葛小俠當堂宣布,全班50名學生對葛某須每人抽打10教棒,打得重表揚,打得輕受10教棒處罰。全班28名男生輪流抽打葛某的臀部、大腿、小腿?!鹉潮淮虻么笮”闶Ы乖诘厣蠂I吐株洲鐵路二小的一名班主任老師是這樣對待學生的。12月20日上午,該班班主任余老師安排同學們根據拼音寫漢字,寫完后當場進行批閱,誰沒有做對便“賞”以尺子,錯一個“賞”一下,由于一學生寫錯了13個字,結果,他被老師用塑膠尺子在臉上打了13下。第二十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兒童學習困難兒童學習困難是指兒童難以適應正常的教育環(huán)境、跟不上常規(guī)教育進度、學業(yè)成績明顯落后于正常兒童而且智力又基本正常。國內外多數調查資料顯示,在校兒童學習困難的發(fā)生率為15%~20%,男女比例約為2:1世界95%以上人口IQ都是正常的第二十一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學習困難的原因生物因素:大腦神經缺陷心理因素:兒童心理沖突與緊張,學習動機受損,學習價值取向偏差,父母與學校的要求相互矛盾或對兒童的期望水平過高,兒童的偏科學習,學習方法機械和單調,完成學習的強迫愿望,均可使兒童產生情緒焦慮、緊張、學習興趣降低、逃避學習而發(fā)生學習困難社會環(huán)境因素:調查表明,家庭環(huán)境不良、缺乏早期環(huán)境刺激、營養(yǎng)不良等均影響兒童基本學習技能;學校的教學計劃不合理,課業(yè)負擔過重,考試頻繁,教學方法單調,競爭激烈,對學生的體罰或嚴厲批評等均與學習困難有關;社會文化與社會風氣,就業(yè)與升學壓力、影視傳播媒介的影響也與學習困難有關第二十二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學習困難兒童的訓練學習作業(yè)技能訓練:將兒童學習時感到困難的技能用目標分析的方法,把它分解成更簡易、更細小的分項技能,然后逐項教給兒童,最后知道兒童將分項技能串聯成復雜的技能內在心理過程訓練:矯正其內在心理過程缺陷,如注意力、知覺動作、記憶、思考等缺陷過程——作業(yè)訓練:二者的結合,先查看其缺乏技能,再分析其內在心理過程缺陷第二十三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閱讀技能近來,英美的教育家公布的研究報告指出,音樂和美術方面的訓練有助于提高兒童閱讀理解、寫作表達和數學運算的能力多種感官技巧訓練:學習活動需要多種感官的同時并用,如對閱讀或書寫有困難的兒童可同時訓練他們的視、聽、觸多種感官,在他們學習閱讀的同時,學習抄寫、聽錄音等(可讓兒童邊閱讀邊抄寫,或在他讀的同時有人在讀)第二十四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學生語言理解的能力比較低,這主要表現在:詞匯比較貧乏,甚至單詞辨認和朗讀都有困難;閱讀中遇到的生字新詞比較多;缺乏詞義的辨析能力,往往不能正確判斷詞在句中的具體含義;缺乏語法知識和邏輯知識,對比較長的單句和比較復雜的復句理解感到困難;缺乏生活經驗,往往不能體會到語言所蘊含的深層意味。這些語言理解上的障礙,都直接影響著他們對文章內容的理解。相應的:1、我們就可以加強文字、詞匯和語法的教學;2、重視學生語感能力的培養(yǎng)

,一個人的語感能力,主要取決于他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素養(yǎng)。一要注意引導學生到實踐中去親身體驗和感受周圍世界的各種事物。二要引導學生在閱讀中能夠聯系生活經驗去認真體會。三要引導學生透過詞語的表面意義去領會更深層的含義。第二十五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注意力分散兒童的注意力特點:能集中的時間最長為20~25分鐘(一般為7~10歲約20分鐘,10~12歲約25分鐘,12歲以后30分鐘以上。),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因對注意的事物不熟悉,尚未自動化。注意由一種活動轉移到另一種活動的能力仍不完善,故當讓小兒將注意力由感興趣的游戲或玩耍轉移到不感興趣的學習時較難,所需時間較長。越小的兒童注意力越差,且被動注意越占優(yōu)勢第二十六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優(yōu)化學習環(huán)境:兒童注意力易分散,難以自控,因此教學環(huán)境要優(yōu)化,教室布置要簡潔,座位安排要避免相互干擾,教師穿著要樸實,以減少無關刺激,避免分心。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兒童心理特點——主動注意差、被動注意強、情緒不穩(wěn)、沖動、多動等,教師要多用生動有趣的內容吸引兒童的注意力,可利用電化教學和實物等教具來增強教學效果。第二十七頁,共三十八頁,2022年,8月28日縮短一節(jié)課的真正有效時間根據孩子的注意能力和課程的重要程度,將原先固定的每節(jié)課40分鐘改為30分鐘或者10分鐘。記者從朝陽區(qū)南湖中園小學了解到,該校從一年級至六年級,所有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