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一、基礎鞏固1.下列加點詞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則齊國其庶幾乎(近似,差不多)B.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這件事)C.舉疾首蹙安頁而相告曰(收緊)D.一游一豫,為諸侯度(法度、標準)【解析】B項,諸,兼詞,“之乎”?!敬鸢浮緽2.下列句子沒有詞類活用現(xiàn)象的一項是()A.(齊王)曰:“可得聞與?”B.王之好樂甚,則齊國其庶幾乎C.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D.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解析】A項,“聞”,使動用法;C項,第一、三個“樂”,名詞用作動詞;D項,“王”,名詞用作動詞?!敬鸢浮緽3.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項是()A.時日害喪,予及女偕亡B.庶民攻之,不日成之C.蓋《徴招》《角招》是也D.畜君何尤【解析】A項,“害”通“曷”,何時,何日;C項,“招”通“韶”;D項,“畜”通“慉”,喜歡?!敬鸢浮緽4.對下列加點虛詞的判斷,正確的一項是()①其若是,孰能御之②則齊國其庶幾乎③王語暴以好樂④暴未有以對也A.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 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解析】①②分別為代詞和表揣測語氣的副詞,③④分別為介詞“把”和連詞“來”?!敬鸢浮緾5.與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項是()例句:從獸無厭謂之荒A.暴見于王 B.何以能田獵也C.未之有也 D.畜君者,好君也【解析】A項,被動句;B項,賓語前置句;C項,賓語前置句;D項與例句均為判斷句?!敬鸢浮緿二、閱讀鑒賞閱讀下文,完成文后6~9題。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曰:“可?!痹唬骸昂斡芍峥梢玻俊痹唬骸俺悸勚喸唬和踝谔蒙?,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踉唬骸嶂?!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曰:“有之?!痹唬骸笆切淖阋酝跻?。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痹唬骸巴鯚o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6.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 道:說,談論B.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 愛:吝嗇C.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 異:對……感到奇怪D.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 隱:掩飾【解析】D項,隱:痛惜,哀憐。【答案】D7.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lc\{(\a\vs4\al\co1(將以釁鐘,以小易大,彼惡知之))\b\lc\{(\a\vs4\al\co1(王坐于堂上,逢蒙學射于羿))\b\lc\{(\a\vs4\al\co1(不識有諸,亮身率諸軍攻祁山))\b\lc\{(\a\vs4\al\co1(有牽牛而過堂下者,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解析】A項,都是介詞,用。B項,介詞,在;介詞,向。C項,兼詞,“之乎”;各。D項,連詞,表修飾;連詞,表遞進?!敬鸢浮緼8.對原文的敘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齊桓公、晉文公都是春秋霸主,孟子不會不知道他們的事跡,但孟子意在勸說齊宣王行仁義稱“王”,而不是靠武力稱“霸”,所以推說不知而轉換了話題。B.當齊宣王問“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時,孟子回答得簡短肯定,不容置疑,這樣就一下子激起了齊宣王探究的興趣,為下面的進一步勸說打開了局面。C.孟子引用齊宣王“以羊易?!钡墓适拢菫榱苏f明齊宣王不忍殺生,有惻隱之心,而這正是“仁”的開端。但這個故事是孟子虛構的,所以他委婉地說“聞之胡龁曰”。D.孟子在這里提出的“保民而王”,實質(zhì)上就是他一貫提倡的“仁政”思想,后面孟子又用“不忍”的說法對此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窘馕觥緾項,“這個故事是虛構的”錯,是確有其事?!敬鸢浮緾9.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然則廢釁鐘與?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既然這樣,那么不祭鐘了嗎?(2)百姓都認為大王是吝嗇,臣早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參考譯文】齊宣王說:“齊桓公、晉文公春秋稱霸的事跡,可以聽您講一講嗎?”孟子回答說:“孔子的學生沒有說到齊桓公、晉文公的事情,所以后世也沒有流傳。我也不曾聽說過。大王如果一定要我講,就講講‘王道’吧!”齊宣王說:“道德要達到哪一步才可以稱王于天下呢?”孟子說:“以愛惜百姓來稱王于天下,沒有人可以阻擋。”齊宣王說:“像寡人這樣,可以通過愛惜百姓而稱王于天下嗎?”孟子說:“可以?!饼R宣王說:“憑什么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說:“我曾聽胡龁說過:大王坐在殿堂之上,有人牽著牛從殿前走過。大王見了就問道:‘牽著牛干什么?’牽牛人回答說:‘準備用它祭鐘。’大王就說:‘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它哆嗦,就像無罪的人要被押送到刑場處決一樣!’那人說:‘既然這樣,那么不祭鐘了嗎?’大王又說:‘怎么可以不祭呢?用只羊代替吧!’不知道有這回事嗎?”齊宣王說:“有這事?!泵献诱f:“憑這種善心足以稱王于天下了。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吝嗇,臣早就知道大王是于心不忍?。 饼R宣王說:“是的,確實有這樣的百姓。齊國雖然不大,我也不至于吝嗇一頭牛吧?我就是不忍心看它哆嗦,就像無罪的人要被押送刑場處決一樣,所以才用羊來代替它?!泵献诱f:“大王也不必奇怪,百姓以為你吝嗇。用小的替換大的,他們哪能體會到您的想法呢?大王若是可憐它無罪卻被送去屠宰,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區(qū)別呢?”三、語言表達10.(2023·福建高考)閱讀下面的《孟子》選段,完成后面的題目。堯以不得舜為己憂,舜以不得禹、皋陶為己憂。夫以百畝之不易[注]為己憂者,農(nóng)夫也。分人以財謂之惠,教人以善謂之忠,為天下得人者謂之仁。是故以天下與人易,為天下得人難。(《孟子·滕文公上》)【注】易:修治,耕種。(1)堯、舜的“憂”與農(nóng)夫有什么不同?請簡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為什么說“為天下得人難”?請根據(jù)選段談談你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考查對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1)材料的中心是一個“憂”字。堯、舜以治理天下的人才難得為憂,農(nóng)夫以耕種的豐歉為憂。準確理解文言句意是解題的基礎。第(2)題同樣要理解文意?!敬鸢浮?1)①“憂”的內(nèi)容不同,②農(nóng)夫為耕種豐歉而憂,③堯、舜則為治理天下的人才難得而憂。(意思對即可。)(2)①“得人”中的“人”,是治國理政的人才。②他們既要能施惠百姓使其安生,又要能教化百姓使其向善。③這種人才十分稀有,很難找到。(意思對即可。)四、課內(nèi)閱讀閱讀課文第3則,然后完成11~14題。11.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人不得,則非其上矣 非:非難、責怪B.春省耕而補不足 省:視察C.樂酒無厭謂之亡 厭:厭惡D.天子適諸侯曰巡狩 適:到,前去【解析】C項,“厭”通“饜”,滿足。【答案】C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b\lc\{(\a\vs4\al\co1(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吾攻趙旦暮且下,而諸侯敢救趙者,已拔趙,,必移兵先擊之))\b\lc\{(\a\vs4\al\co1(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然后以六合為家,崤函為宮))\b\lc\{(\a\vs4\al\co1(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孔子云:“何陋之有?”))\b\lc\{(\a\vs4\al\co1(睊睊胥讒,民乃作慝,荊軻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見樊於期))【解析】A項,前句為順承連詞,可譯為“就”;后句為假設連詞,可譯為“如果”。B項,前句為介詞,表對象,可譯為“與”;后句為提賓介詞,可譯為“把”。C項,前句為指示代詞,可譯為“這,這樣的事”;后句為結構助詞,是賓語前置的標志,可不譯。D項,兩句都是副詞,表順承關系,可譯為“于是,就”?!敬鸢浮緿13.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中孟子先承齊王“賢者亦有此樂乎”之問,借題發(fā)揮,提出了為王者應與民同樂、與民同憂的中心論點。B.文中的晏子借夏諺“吾王不游,吾何以休?吾王不豫,吾何以助?”來肯定君主外出巡游的正確,為下文寫君主應關心民生、與民同樂張本。C.晏子在對話中,運用了對比論證的方法,指出先王的出游是為了更好地了解百姓的需要,現(xiàn)在的君主出游卻是為了自己享樂。文章記敘生動,形象鮮明,人物對話很有個性,逼真地再現(xiàn)了齊相晏子的機智靈活和雄辯才能。D.文中孟子“樂以天下,憂以天下”的思想與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是一致的?!窘馕觥勘疚氖钦撧q文,不是記敘文,C項,“記敘生動,形象鮮明”的說法牽強附會。【答案】C14.翻譯下面的句子。(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子適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今王與百姓同樂,則王矣。譯文:________________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公共基礎》課件
- 2025年度南京辦公室裝修項目造價咨詢合同3篇
- 2025年度燃氣行業(yè)員工離職經(jīng)濟補償及爭議處理合同-@-1
- 課題申報參考:逆向跨國并購后企業(yè)內(nèi)部控制合規(guī)管理模式構建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國際能源資源合作合同4篇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社交網(wǎng)絡大數(shù)據(jù)的沂蒙精神傳播態(tài)勢及優(yōu)化路徑研究
- 2025版精密機床購置及售后服務合同2篇
- 二零二五年度醫(yī)療健康商標轉讓與知識產(chǎn)權合同
- 2025年度個人與公司間技術秘密保護協(xié)議
- 2025版內(nèi)衣品牌跨界合作營銷合同4篇
- 如何提高售后服務的快速響應能力
- 北師大版 2024-2025學年四年級數(shù)學上冊典型例題系列第三單元:行程問題“拓展型”專項練習(原卷版+解析)
- 2023年譯林版英語五年級下冊Units-1-2單元測試卷-含答案
- Unit-3-Reading-and-thinking課文詳解課件-高中英語人教版必修第二冊
- 施工管理中的文檔管理方法與要求
- DL∕T 547-2020 電力系統(tǒng)光纖通信運行管理規(guī)程
- 種子輪投資協(xié)議
- 員工工資條模板
- 執(zhí)行依據(jù)主文范文(通用4篇)
- 浙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課件
- 華為攜手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創(chuàng)建世界一流展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