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湖南省張家界市陽和中學高一語文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項王軍壁垓下,兵少食盡,漢軍及諸侯兵圍之數(shù)重。夜聞漢軍四面皆楚歌,項王乃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王則夜起,飲帳中。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駿馬名騅,常騎之。于是項王乃悲歌慷慨,自為詩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數(shù)闋,美人和之。項王泣數(shù)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視。于是項王乃上馬騎,麾下壯士騎從者八百余人,直夜?jié)铣?,馳走。平明,漢軍乃覺之,令騎將灌嬰以五千騎追之。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項王至陰陵,迷失道,問一田父,田父紿曰:“左。”左,乃陷大澤中,以故漢追及之。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漢騎追者數(shù)千人。項王自度不得脫,謂其騎曰:“吾起兵至今八歲矣,身七十余戰(zhàn),所當者破,所擊者服,未嘗敗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必三勝之,為諸君潰圍,斬將,刈旗,令諸君知天亡我,非戰(zhàn)之罪也?!蹦朔制潋T以為四隊,四向。漢軍圍之數(shù)重。項王謂其騎曰:“吾為公取彼一將?!绷钏拿骝T馳下,期山東為三處。于是項王大呼馳下,漢軍皆披靡,遂斬漢一將。是時,赤泉侯為騎將,追項王,項王嗔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馬俱驚,辟易數(shù)里。與其騎會為三處。漢軍不知項王所在,乃分軍為三,復圍之。項王乃馳,復斬漢一都尉,殺數(shù)十百人,復聚其騎,亡其兩騎耳。乃謂其騎曰:“何如?”騎皆伏曰:“如大王言!”于是項王乃欲東渡烏江。烏江亭長艤船待,謂項王曰:“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shù)十萬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表椡跣υ唬骸疤熘鑫遥液味蔀?!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乃謂亭長曰:“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乃令騎皆下馬步行,持短兵接戰(zhàn)。獨籍所殺漢軍數(shù)百人。項王身亦被十余創(chuàng),顧見漢騎司馬呂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項王也。”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太史公曰: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又聞項羽亦重瞳子。羽豈其苗裔邪?何興之暴也!夫秦失其政,陳涉首難,豪杰蜂起,相與并爭,不可勝數(shù)。然羽非有尺寸,乘執(zhí)起隴畝之中,三年,遂將五諸侯滅秦,分裂天下,而封王侯,政由羽出,號為“霸王”,位雖不終,近古以來未嘗有也。及羽背關懷楚,放逐義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難矣。自矜功伐,奮其私智而不師古,謂霸王之業(yè),欲以力征經(jīng)營天下,五年卒亡其國,身死東城,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18.下面句子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今日固決死,愿為諸君快戰(zhàn)
固:本來B.項王自度不得脫
度:估計C.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豈不謬哉!
引:引用D.尚不覺寤而不自責,過矣
過:過分19.下面句子中的“之”字,與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例句
吾聞之周生曰:“舜目蓋重瞳子”A.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B.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C.醫(y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D.送孟浩然之廣陵20.翻譯文中句子。(1)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于心乎?(2)項王乃曰:“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蹦俗载囟?。參考答案:18.D
19.B
20.(1)縱使江東的父老鄉(xiāng)親覺得可憐我,奉我為王,我又能有什么面目見他們?縱使他們什么都不說,我難道就不會有愧于心么?(2)項羽說:“我聽說漢王(劉邦)出千金買我的頭,封萬戶侯,我把這點好處留給你吧?!庇谑亲载囟馈!?8題詳解】該題考查文言實詞的推斷能力。推斷文言實詞必須將該詞放入句中,將句放入語段中,結(jié)合前后文進行推敲理解,不能孤立去理解這個詞,更不能以現(xiàn)代漢語中該詞的常見義項來代替它在文中的特殊含義。D項,過,過錯的意思。不是過分的意思。故選D項?!?9題詳解】此題考查對文言虛詞意義和用法的辨析能力。解答時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內(nèi)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據(jù)句意和對文言常用詞的掌握來判斷字詞義。解釋時要注意辨析詞義和用法的變化,虛詞大多是多義的,具體解答時要根據(jù)它在句中的作用來確定它的詞義。同時還需做好課內(nèi)知識的遷移。平時學生中要注意積累虛詞的用法和意義。例句中,之,代詞,指這件事;A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的;B項,之,代詞,它,指赤兔馬;C項,之,結(jié)構(gòu)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D項,之,動詞,到,往。故選B項?!?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jié)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該題第一句中,縱,縱使;王,名詞作動詞,意動用法;之,代詞,指江東父老;彼,代詞,他們;籍,指項籍,可譯為“我”;獨,難道。第二句中,乃,于是;購,懸賞;為,給;若,你;德,恩惠,好處。這些詞語都是句中關鍵詞,要用心翻譯。翻譯時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流暢。【點睛】文言實詞推斷一定要結(jié)合語境理解選項句的含義,將所給的義項代入句子,看是否合乎語境。通??刹捎靡韵路椒ㄟM行推斷:(1)常識識記法。文言實詞的推斷還要求考生必須掌握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識,如“乞骸骨”(告老還鄉(xiāng))、“下車”(官員剛到任)、“春秋”(年齡)、“結(jié)發(fā)”(男子成年)等。(2)聯(lián)想遷移。近幾年文言文考查都堅持“課外材料課內(nèi)考”這一原則,即考查的語段和內(nèi)容是學生陌生的,但知識點卻是課內(nèi)的,可從學過的文言篇目或熟知的成語典故中找到相關依據(jù)。(3)通假代入法。有時對文言文中某個實詞無法理解時,不妨從通假角度考慮,從聲旁或形旁角度出發(fā),(4)利用字形推。漢字是表意體系的文字,抓住字的形旁推測字義就是一種正確的理解途徑。(5)互文對舉。幾個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似的句子,其相同位置上的詞語往往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對、相反的關系。(6)語法推斷法。用語法分析法分析實詞所處的語法位置,推知它的詞性,進而推知它的意義。參考譯文:項羽敗逃至垓下(今安徽靈璧東南),項羽的軍隊在垓下安營扎寨,士兵越來越少,糧食也吃沒了,劉邦的漢軍和韓信、彭越的軍隊又層層包圍上來。夜晚,聽到漢軍的四周都在唱著楚地的歌謠,項羽大驚失色地說:“漢軍把楚地都占領了嗎?不然,為什么漢軍中楚人這么多呢?”項羽連夜起來,到軍帳中喝酒?;叵脒^去,有美麗的虞姬,受寵愛,常陪在身邊,有寶馬騅,常騎在胯下。而今……于是項羽就慷慨悲歌,自己作詩道:“力能拔山啊豪氣壓倒一世,天時不利啊騅馬不馳。騅馬不馳啊怎么辦,虞姬啊虞姬你怎么辦!”唱了一遍又一遍,虞姬也同他一起唱。項羽淚流數(shù)行,身邊侍衛(wèi)也都哭了,誰也不能抬頭看項羽了。于是項羽跨上戰(zhàn)馬,部下壯士八百多人騎馬跟隨,當晚從南面突出重圍,縱馬奔逃。天亮的時候,漢軍才察覺,就命令騎兵將領灌嬰率領五千騎兵追擊項羽。項羽渡過淮河,能跟上項羽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走到陰陵時,迷路了,向一農(nóng)夫問路,老農(nóng)騙他說:“往左拐?!表椨鹜笞?,就陷入了一片低洼地里,所以又被漢軍追上了。項羽又率兵向東走,到了東城的時候,只剩下二十八個騎兵了,而追擊的漢軍騎兵有幾千人。項羽自己估計這回不能逃脫了,對手下騎兵說:“我從起兵打仗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八年了,親身經(jīng)歷七十余次戰(zhàn)斗,從沒有失敗過,所以才稱霸天下。但是今天卻終于被困在這里,這是上天要我滅亡,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啊。我今天當然是要決一死戰(zhàn),愿為大家痛快地打一仗,定要打勝三次,為各位突出重圍,斬殺漢將,砍倒帥旗,讓各位知道這是上天要亡我,不是我用兵打仗的錯誤。”于是就把他的隨從分為四隊,朝著四個方向。漢軍層層包圍他們,項羽對他的騎兵說:“我再為你們斬他一將。”命令四隊騎兵一起向下沖擊,約定在山的東面分三處集合。于是項羽大聲呼喝向下直沖,漢軍都潰敗逃散,果然斬殺了漢軍一員大將。這時赤泉侯楊喜擔任騎兵將領,負責追擊項羽,項羽瞪眼對他大喝,赤泉侯楊喜連人帶馬驚慌失措,倒退了好幾里。項羽同他的騎兵在約定的三處會合。漢軍不知道項羽在哪一處,便把軍隊分成三部分,重新包圍上來。項羽就沖出來,又斬了漢軍的一個都尉,殺死百余人。再一次集合他的騎兵,發(fā)現(xiàn)只不過損失了兩個人,便問他的隨騎道:“怎么樣?”騎兵們都佩服地說:“真像您說的那樣!”于是項羽就想東渡烏江。烏江的亭長撐船靠岸等待項羽,他對項羽說:“江東雖小,也還有方圓千里的土地,幾十萬的民眾,也足夠稱王的了,請大王急速過江?,F(xiàn)在只有我有船,漢軍即使追到這,也沒有船只可渡?!表椨鹦Φ溃骸吧咸煲鑫?,我還渡江干什么?況且我項羽當初帶領江東的子弟八千人渡過烏江向西挺進,現(xiàn)在無一人生還,即使江東的父老兄弟憐愛我而擁我為王,我又有什么臉見他們呢?或者即使他們不說,我項羽難道不感到內(nèi)心有愧嗎?”接著對亭長說:“我知道您是忠厚的長者,我騎這匹馬五年了,所向無敵,曾日行千里,我不忍心殺掉它,把它賞給你吧!”于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zhàn)。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嗎?”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這個人就是項羽。”項羽便說道:“我聽說漢王懸賞千兩黃金要買我的腦袋,并封為萬戶侯,我就送你這點好處吧!”說完就自殺身亡了。太史公(司馬遷)說:我聽周先生說:“舜的眼睛好象是雙瞳孔?!庇致犝f項羽也是雙瞳孔。項羽難道是苗族(舜)的后裔嗎?(要不)怎么興起得這么快呢!秦王朝政治失策,陳勝首先發(fā)難,(之后各路)豪杰蜂擁起義,一起爭奪(天下),不可勝數(shù)。而項羽沒有一尺一寸土地,乘著這形勢(也)在田野中(鄉(xiāng)間)起義,三年后,就率領五路諸侯消滅了秦王朝,把天下分封給各路王侯,(所有)政令(都)從項羽那發(fā)出,(他)號稱為“霸王”。(他的帝)位雖然沒有最終的結(jié)論,(他也是)近古以來未曾有過的(人物)啊。等到項羽懷念楚國離棄關中(回到楚國),放逐了楚懷王而立自己為王,(卻要)怨恨王侯們背叛自己,難啦。(他)自己炫耀自己功勛,張顯他自己的能力卻不效法古人,稱其為霸王的偉業(yè),想用武力征伐管理天下,五年(內(nèi))最終亡了他的國家,自己死在東城,還不覺悟,也不自責,(這都是)過錯啊。竟然說“天亡我(啊),不是(我)用兵的罪過啊”,這豈不是謬誤??!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題(9分,每小題3分)流行語折射多元文化心態(tài)所謂流行語,是指在某一時期、地域中出現(xiàn)的、廣為流行的語匯。它以鮮活的形式來表達特殊的含義,豐富了我們的話語空間,對原生態(tài)的生活形式和內(nèi)容有很強的概括性,又不失幽默、調(diào)侃的意味。隨著社會的發(fā)展,文化的多元,傳媒的發(fā)達,尤其是網(wǎng)絡的異軍突起,流行語往往在一夜之間傳遍社會的各個角落。流行語無一不是社會現(xiàn)實、社會風尚的某種折射,借助于網(wǎng)絡等傳媒,猶如插上了翅膀,成為現(xiàn)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們注意到,流行語的流行速度正在加快,有時甚至就在幾秒鐘的時間內(nèi)流行開來,由于這些流行語契合了現(xiàn)代人的某種心理期待,產(chǎn)生了共鳴,成為其快速流行的社會心理基礎。其實,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總有屬于這個社會、這個時代的流行語,古今中外概莫能外。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風”,何嘗不是那個時代的流行語呢?“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爆F(xiàn)在我們翻看《詩經(jīng)》,依然能夠品味那個時代的社會風尚和價值取向。美國、日本等西方發(fā)達國家,每年都有相當規(guī)模的流行語調(diào)查和發(fā)布,日本去年的“U-can流行語大獎”頒獎儀式上,出自宮崎縣知事東國原英夫之口的“必須做點什么”及高中生高爾夫球選手石川遼的昵稱“靦腆王子”獲得大獎。關于獲獎理由,評委會表示,東國原這句當初用在知事選舉的口號“觸動了日本全國男女老少的心弦”;在低調(diào)羞澀的年輕人越來越少的今天,石川選手獨有的自然無造作的表情“讓日本人產(chǎn)生懷舊之感”?!啊餍姓Z’的情況比較復雜,有的屬于社會熱點,有的屬于網(wǎng)絡語言,有的是商業(yè)化助推的結(jié)果。”留美博士、傳播效果研究學者、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周培勤說。流行語屬于典型的大眾文化,有鮮明的大眾文化的特點,以前可能是小范圍的傳播,現(xiàn)在由于借助于現(xiàn)代傳媒,能夠很快地在社會上傳播。應該說,流行語的流行,是社會文化有活力的表現(xiàn)。從一個社會來說,歷來有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的分野,流行語顯然屬于大眾文化的范疇,雖然說,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對大眾文化經(jīng)常有所排斥,但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現(xiàn)在的大眾文化常常扮演著主體的角色,不少流行語經(jīng)過沉淀后可以進入主流,甚至進入精英文化的范疇。流行語的盛行,也是文化多元的產(chǎn)物,在大眾傳媒時代,尤其是網(wǎng)絡時代,流行語的盛行,說明話語權的下移擴散越來越明顯。它反映社會冷暖,反映時代節(jié)奏,尤其是反映了一定的社會文化心態(tài)。當然,部分流行語也呈現(xiàn)出泡沫化現(xiàn)象,淺表化、庸俗化,因而,我們平時經(jīng)常可以接觸到一些非常粗俗甚至不堪的流行語,消解著一個社會應該具有的主流價值觀?!傲餍姓Z強迫癥”一定程度上也成為社會庸俗化的表征之一,比如說,每年的春晚小品,為了包裝和商業(yè)化效果,而刻意制造出一定的“流行語”,但這些流行語總體價值不大,甚至成為廉價的時尚點綴品。流行語是社會和時代的晴雨表,透過流行語,我們可以領略社會和時代某種微妙的文化心理,體味社會和時代的某種深意。正是在這樣的意義上,流行語是民間生活的潤滑劑,哪兒的民間社會充滿活力,哪兒的流行語就大量出現(xiàn),什么時候的社會生活越寬松活躍,什么時候的流行語就越發(fā)達,流行語貼切地反映著時代的變遷。
1.下列關于“流行語”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A.流行語是一種以鮮活的語言形式表達特殊的內(nèi)容和含義,在一定時間和空間中出現(xiàn)的廣為流行的概括性詞語。B.流行語是體現(xiàn)社會庸俗化和淺表化等泡沫化現(xiàn)象的晴雨表,它消解著一個社會應該具有的主流價值觀。
C.流行語體現(xiàn)了社會文化的活力以及大眾文化在現(xiàn)實社會中一直扮演的主體角色,與其他文化形式共存。D.流行語無一例外地從某些方面折射社會現(xiàn)實和社會風尚,它能滿足人們的某種心理期待并產(chǎn)生共鳴。2.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流行語之流行,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但以前傳播范圍很小,而現(xiàn)在可以借助先進的媒體在極短時間內(nèi)廣泛地傳播開來。B.如果出于包裝和商業(yè)化效果的需要而刻意制造出流行語,那么不僅總體價值不大,甚至還會淪為廉價的時尚點綴品。C.對一個社會來說,主導文化、精英文化、大眾文化歷來區(qū)分得很清楚,而現(xiàn)在流行語經(jīng)過沉淀后就能夠進入主流社會,甚至進入精英文化領域。D.流行語體現(xiàn)了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和價值取向,它備受大眾追捧是因為它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并讓人產(chǎn)生懷舊之感。3.從全文看,下列表述不符合作者觀點的一項是(
)A.流行語的成因比較復雜,社會熱點、網(wǎng)絡語言和商業(yè)化因素都會導致流行語的出現(xiàn),它是文化多元的產(chǎn)物。B.當今時代,由于以網(wǎng)絡為標志傳媒的發(fā)達,流行語廣為盛行,因而話語權的下移擴散趨勢越來越明顯。C.流行語之所以能夠在現(xiàn)代社會快速流行,從心理層面上來看,是因為這些流行語與現(xiàn)代人的心理期待相契合,能在人們的心里產(chǎn)生共鳴。D.社會生活的寬松活躍,社會心理的開放多樣,對于體現(xiàn)民間社會活力和時代變遷的流行語的風行具有推動作用。參考答案:1.D(A項偷換概念,不是“詞語”,是“語匯”。B項以偏概全,流行語應該是“社會和時代的晴雨表”,“消解著一個社會應該具有的主流價值觀”的是“部分流行語”。C項過于絕對,“一直扮演”錯誤,應該是“常常扮演”。)2.B(A項過于絕對,原文只是說“以前可能是小范圍的傳播”。C項以偏概全,不是所有流行語經(jīng)過沉淀后都能夠進入主流社會。D項曲解文意,“能觸動人們的心弦并讓人產(chǎn)生懷舊感”的只是說日本獲獎的兩個流行語。)3.B(強加因果,原文說“流行語的盛行,說明話語權的下移擴散越來越明顯。”)3.閱讀下面的作品,完成1-3題。當然,能夠只是送出去,也不算壞事情,一者見得豐富,二者見得大度。尼采就自詡過他是太陽,光熱無窮,只是給與,不想取得。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陽,他發(fā)了瘋。中國也不是,雖然有人說,掘起地下的煤來,就足夠全世界幾百年之用。但是,幾百年之后呢?幾百年之后,我們當然是化為魂靈,或上天堂,或落了地獄,但我們的子孫是在的,所以還應該給他們留下一點禮品。要不然,則當佳節(jié)大典之際,他們拿不出東西來,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這種獎賞,不要誤解為“拋來”的東西,這是“拋給”的,說得冠冕些,可以稱之為“送來”,我在這里不想舉出實例。我在這里也并不想對于“送去”再說什么,否則太不“摩登”了。我只想鼓吹我們再吝嗇一點,“送去”之外,還得“拿來”,是為“拿來主義”。1.文章講到地下的煤是為了說明2.用“只好磕頭賀喜,討一點殘羹冷炙做獎賞”是為了說明(15字以內(nèi))3.文中“吝嗇”一詞是有針對性的,它針對的是(用原文回答)。參考答案:【答案】1.強調(diào)無休止地往外送的不可能,引出“送去主義”的嚴重后果——當亡國奴。2.淪為亡國奴的悲憤與可憐(超出規(guī)定字數(shù)酌情扣分)3.只是給與,不想取得(“吝嗇”跟“大方”相反,由此可以找出相照應的原句?!傲邌荨北臼且粋€貶義詞,這里是貶詞褒用,具有強烈的諷刺效果。)略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每小題4分,共16分)閱讀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9—12題。范公諱仲淹,字希文,世家蘇州。公生二歲而孤,母夫人貧無依,再適長山朱氏。既長,知其家世,感泣辭母去,之南都。入學舍,自刻益苦。居五年,大通六經(jīng)之旨,為文章,論說必本于仁義。祥符八年,舉進士,禮部選第一,為廣德軍司理參軍,始歸迎其母以養(yǎng)。公少有大節(jié),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不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逼涫律嫌鋈耍灰宰孕?,不擇利害為趨舍。元昊反河西,延州危。公請自守,乃知延州。公為將,務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澗城,墾營田。于慶州城大順,以據(jù)要害,又城胡蘆,奪賊地而耕之。賊以騎三萬來,公戒諸將:“戰(zhàn)而賊走,追勿過河?!币讯\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賊既失計,乃引去。于是諸將皆服公。公待將吏,必使畏法而愛己。所得賜賚,皆以上意分賜諸將。公居三歲,士勇邊實,恩信大洽,乃決策謀取橫山,復靈武,而元昊數(shù)遣使稱臣請和,上亦召公歸矣。初,公既得熟羌為用,使以守邊,因徙屯兵就食內(nèi)地,而紓西人饋輸之勞。其所設施,去而人德之。慶歷三年春,召為樞密副使,五讓不許。既至數(shù)月,以為參知政事。每進見,必以太平責之。公嘆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奔榷显儋n手詔,趣使條天下事。其知政事,才一歲而罷,有司悉奏罷公前所施行而復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賴上察其忠,不聽。方公之病,上賜藥存問。既薨,輟朝一日。以其遺表無所請,使就問其家所欲。贈以兵部尚書,所以哀恤之甚厚。公為人外和內(nèi)剛,樂善泛愛。喪其母時尚貧,終身非賓客食不重肉,臨財好施,意豁如也。(取材于歐陽修《文正范公神道碑銘》)9.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
戚:憂傷B.五讓不許
讓:推辭C.必以太平責之
責:責怪D.言者遂以危事中之
中:誣陷
10.下列各組語句中,加點的詞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A.之南都
B.乃決策謀取橫山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C.然事有先后
D.以其遺表無所請輮使之然也
焉用亡鄭以陪鄰11.下列對文中語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于慶州城大順,以據(jù)要害,又城胡蘆,奪賊地而耕之在慶州修筑大順城,來占據(jù)要害之地,又修筑胡蘆城,奪回叛賊的土地派人耕種B.因徙屯兵就食內(nèi)地,而紓西人饋輸之勞于是將駐扎邊地的軍隊撤回內(nèi)地謀生,因而解除了西部百姓供給運輸糧草的辛苦C.有司悉奏罷公前所施行而復其故有關部門上奏朝廷,全部廢止了范公以前施行的改革措施,恢復了過去的舊政策D.喪其母時尚貧,終身非賓客食不重肉母親去世的時候,他還十分貧窮,一輩子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從來都不吃肉12.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A.范仲淹幼年喪父,母親改嫁,他感傷家世之變,離家求學,嚴格自勵,學有所成。B.元昊在河西反叛,范仲淹主動請纓守御延州,他積極備戰(zhàn),發(fā)展農(nóng)耕,頗有遠見。C.范仲淹自作主張,竭力改革積弊,遭到反對,皇上雖知其忠心,但已不再聽信他。D.范仲淹病重時,皇帝賜藥慰問,死后皇帝停朝一天,還追封他兵部尚書以示哀恤。完成閱讀延伸題。(10分)13.第二大題文言文中說范仲淹“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擇利害為趨舍”,意思是“他侍奉皇帝、對待他人,完全按照自己的信條,不因?qū)ψ约河欣蛴泻Χ鴽Q定取舍”。這句話概括了范仲淹為人處世的原則,請從文中舉一例加以說明,并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談自己對這一為人處世原則的領悟。(不少于200字)(10分)參考答案:9.C(責:要求)10.B(A動詞,往、到;的。B副詞,于是。C連詞,但是;代詞,這樣。D介詞,因;連詞,用來)11.D(“如果不是去人家做客,就從來都不吃肉”應為“如果不是招待賓客,自己一天不吃兩頓肉”)12.C(“自作主張”于文無據(jù),“但已不再聽信他”與文意不符,原文“不聽”是指皇帝不聽信言官對范仲淹的誣陷)13(10分)【評分參考】①舉例:3分。舉出一例即可得滿分,意思對即可。②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領悟:5分。言之成理,觀點鮮明,分析深刻,即可得滿分。③語言表達:2分。語言順暢,表達清晰,即可得滿分。④字數(shù)不足,酌情扣分。
略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薛允升,陜西長安人。成豐六年進士,授刑部主事。光緒五年,權漕運總督。淮上患劇盜久未獲,允升诇得其巢,遣吏士往捕。歲除夕,盜方飲酒,未戒備,悉就執(zhí)。六年,召為刑部侍郎,歷禮、兵、工三部,而佐兵部為久。念國家養(yǎng)兵勇糜餉糈,因條列練兵裁勇機宜,上嘉納。初,允升觀政刑曹,以刑名關民命,窮年討測律例,久之有所得。凡所定讞,案法隨科,人莫能增損一字,長官信仗之,有大獄輒以相囑。其鞫囚如與家人語,務使隱情畢達,枉則為之平反。江寧民周五殺朱彪,遁;參將胡金傳欲邀功,捕僧紹棕、曲學如論死。侍讀學士陳寶琛糾彈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實,承審官皆懲辦如律。二十二年,太監(jiān)李萇材、張受山構(gòu)眾擊殺捕者,嚴旨付部議。允升擬援光棍例①治之,而總管太監(jiān)李蓮英為乞恩,太后以例有“傷人致死、按律問擬”一語,敕再議。允升言:“李萇材等一案,既非謀故斗殺,不得援此語為符合。且我朝家法嚴,宦寺倍治罪。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夫立法本以懲惡,而法外亦可施仁?;噬瞎C清輦穀,則仍依原奏辦理;若以為過嚴,或誅首而宥從,自在皇上權衡至當,非臣等所敢定擬也。”疏上,仍敕部議罪。其時蓮英遍囑要人求末減,允升不為動。復奏請?zhí)帞貜埵苌?,至李萇材傷人未死,量減為斬監(jiān)候,從之。二十三年,其從子濟關說通賄,御史張仲炘、給事中蔣式芬先后論劾,允升坐不遠嫌,鐫三級,貶授宗人府府丞。次年,謝病歸。(選自《清史稿·列傳二百二十九》,有刪改)【注】①光棍例,《大消律》對那些偷盜摟扒、斗毆殺人的兇惡之徒犯法照“光棍例”議罪,定罪嚴厲。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B.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C.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D.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進士,隋唐時指通過進士科考試的人,明清時指通過科舉最后一級考試即院試的人。B.漕運,是我國歷史上通過水路將所征糧食解往京師或其他指定地點的一種運輸方式。C.輦轂,原指古代天子的車駕,后代指天子;又因京城在天子車駕之下,故其也代指京城。D.從子,在古代指兄弟的兒子,即侄子;“從”指堂房親屬,如將堂兄弟稱為“從兄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考慮到國家養(yǎng)兵耗費太大,薛允升向朝廷分條陳述裁員練兵的方法,得到皇上肯定并被采納B.參將因急于邀功而抓捕他人以頂罪,薛允升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對相關人員依法懲辦。C.太監(jiān)李、張牽涉命案,李蓮英先為二人乞恩,后四處請托謀求從輕處罰,薛允升始終堅持按律治罪。D.薛濟卷入一起行賄案遭彈劾,薛允升受牽連而被降三級,貶為宗人府府丞,第二年托病辭官回家。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凡所定讞,案法隨科,人莫能增損一字,長官信仗之,有大獄輒以相囑。(2)若以為過嚴,或誅首而宥從,自在皇上權衡至當,非臣等所敢定擬也。參考答案:10.D
11.A
12.B
13.(1)所有定罪(或:判決)的,(都)遵循法律條文,沒有人能夠增減一個字,上級官員信任依靠他,有重要案件總是托付給他。(2)如果認為過于嚴厲,或是要嚴懲首犯而寬恕從犯,當然由皇上衡量最為恰當,這不是我們這些人敢定案擬罪(或:作出判決)的。10.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首先把語句放入文本,結(jié)合上下文理解句子的含義,“此次從嚴懲治/不能仰體哀矜之意/已愧于心/倘復遷就定讞/并置初奉諭旨于不顧/則負疚益深”,這句話的含義是“這一次從嚴懲治,不能體察哀憐之意,已經(jīng)愧對于心,如果再降低要求來定罪,并把當初的諭旨放在一邊不管,那么更感到內(nèi)疚不安了”,這是薛允升上疏之言,圈出其中的名詞和代詞,如“此次”“意”“心”等,然后依據(jù)語法關系進行排除,“從嚴”修飾“懲治”,二者不能斷開,排除AC兩項,“仰體”的賓語是“哀矜之意”,故應在“意”后斷開,“置”的對象是“初奉諭旨”,故“置”后不能斷開,排除B項。11.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學常識和文化常識。平常的學習中,考生應有意識的進行分類識記,比如科考類、官職升遷貶謫類、官職名稱類等等。A項,“明清時指通過科舉最后一級考試即院試的人”錯誤,“院試”應為“殿試”。12.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的理解和辨析。考生應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然后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B項,“第一時間對此進行了調(diào)查”錯誤,從文中來看,第二段說“參將胡金傳欲邀功,捕僧紹棕、曲學如論死。侍讀學士陳寶琛糾彈之,上命允升往按,廉得實,承審官皆懲辦如律”,可見應是“侍讀學士陳寶琛”舉發(fā)彈劾后,皇上命令薛允升前往勘察,并非是“第一時間”。點睛:這道題目是概括歸納文章內(nèi)容。解答此類題的方法是:①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在閱讀題目時,須讀全、讀準題干,切忌走馬觀花。所謂讀全,就是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謂讀準,就是要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nèi)容還是分析觀點。只有對題干作全面、準確的分析理解,才能準確地答題。②放回原文,查對正誤。特別是在時間、地點、官職,人物的行為、實效方面,應仔細查對原文的詞句,全面理解,綜合分析,兩者間的差別正是把握全文的關鍵所在。對似是而非處,要有借題解文的意識。比如本題,考生可以先到文中找到B項對應的內(nèi)容,考生可以借助“參將”一詞快速找到設題區(qū)域,在第二段,從文中來看,該事件是由別人彈劾、皇上下旨查辦、薛允升調(diào)查等步驟組成,“第一時間”一說不對。13.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文翻譯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語,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進行調(diào)、換、刪,再采取對譯法,逐字進行翻譯。第一句中,“定讞”,定罪,判決;“案法隨科”,遵循法律條文,“案”“隨”意思一致,都指“遵循”;“損”,減少;“仗”,依靠;“獄”,古今異義,案件;“囑”,托付;“相囑”應為“囑相”。第二句中,“宥”,寬??;“自在”,當然由(在于);“權衡”,衡量;“至當”,最為恰當;“定擬”,定案擬罪,做出判決。6.閱讀下面文言文語段,完成下面小題。海瑞:帶棺進諫時世宗享國日久,不視朝,深居西苑,專意齋醮。廷臣自楊最、楊爵得罪后,無敢言時政者。四十五年二月,瑞獨上疏。帝得疏,大怒,抵之地,顧左右曰:“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宦官黃錦在側(cè)曰:“此人素有癡名。聞其上疏時,自知觸忤當死,市一棺,訣妻子,待罪于朝。僮仆亦奔散無留者,是不遁也?!钡勰弧I夙晱腿∽x之,日再三,為感動太息。嘗曰:“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保ü?jié)選自《明史·海瑞傳》)18.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
)A.大怒,抵之地
抵:擲,扔B.趣執(zhí)之,無使得遁
趣:通“促”。急忙,趕緊C.此人素有癡名
素:本來D.市一棺,訣妻子
市:買19.翻譯文中畫線句子此人可方比干,第朕非紂耳。參考答案:18.C
19.此人可與比干相比,只是我不是紂王罷了?!?8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下列加點字解釋錯誤的一項是”。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實詞意義和用法的把握??忌鷳堰x項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結(jié)合上下文的語境推測意思和用法的正誤。C項,素:副詞,一向,向來?!?9題詳解】試題分析:題干是“翻譯文中畫線句子”。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拿到句子之后,應先回歸文本,在具體語境中翻譯句子。文言翻譯要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同時注意字字落實。翻譯后的句子要通順,不能出現(xiàn)病句。本句關鍵點:“比”:“與……相比”;“第”:“只是”;“朕非紂”:判斷句,“我不是紂王”;“耳”:“罷了”。故本題選C項?!军c睛】翻譯句子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對古今異義的詞語要“替換”;對古今詞義大體一致的詞語則“組詞”;對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對古漢語中的同義反復的詞語可以“省略”其中一個,有些虛詞不必要或難于恰當翻譯出來的也可以“省略”。平時訓練時注意自己確定句子的賦分點,翻譯時保證賦分點的落實,還要注意翻譯完之后一定要注意對句子進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順。建議翻譯時打草稿。參考譯文:當時世宗在位時日已久,不再上朝聽政,深居皇宮西苑,專心一意齋戒祀神。朝中大臣,自從楊最、楊爵因上疏勸諫而獲罪后,沒有誰再敢議論時政。嘉靖四十五年二月,唯獨海瑞一人上疏。世宗皇帝看了奏章大怒,把它扔到地下,回頭對身邊的宦官說:“趕緊把他抓起來,別讓他跑了?!被鹿冱S錦在一旁說:“此人一向有癡名。聽說他上疏時,自己知道冒犯皇上難免一死,就買了一口棺材,訣別妻子兒女,在朝廷待罪,家中僮仆也都是打發(fā)走了沒有留一個,這表明他并不打算逃走?!笔雷诨实鄢聊徽Z。過了一會兒,皇帝又拿出奏章來看,(就這樣)一天之中看了兩三次,被感動而嘆息?;噬显?jīng)說:“此人可與比干相比,只是我不是紂王罷了?!比?、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
)A.在歡迎張篤行重回母校的晚會上,主持人發(fā)言:“這套叢書,收錄了多位大師的作品,張先生的作品忝列其首?!盉.父親季堯是著名學者,兒子季舜也新晉教授,朋友真誠贊美季氏父子說:“季氏伯仲,一門雙杰,虎父無犬子!”C.為恭賀張老師喬遷新居,我送上畫作,對張老師說:“學生水平有限,畫藝不精,敬奉涂鴉之作,權當補壁?!盌.小李大學畢業(yè)求職,在自薦信中寫道:“雖然我只有本科學歷,但能力不遜于研究生,請領導任人唯賢.唯才是用?!眳⒖即鸢福篊試題分析:這是一道考核語言得體的題目,語言得體主要有文體得體和語體得體,文體得體注意一般應用的格式的規(guī)定,語體得體注意說話者的身份,對象的身份,重點注意謙敬詞語的運用。題中A項,“忝列”謙辭使用對象錯誤;B項,“伯仲”指兄弟,語義理解錯誤;D項,“請領導任人唯賢,唯才是用”不符合白薦情境,也包含以賢才白詡之意,顯得白高白大。8.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我們停止說話,且看那瞬息萬變的落照,迤邐行來,已到水邊,水已成冰。
。
。
。
。
。但也有淺淡的光,照在框外的冰上,使人想起月色的清冷。①冰中透出枝枝荷梗,枯梗上漾著綺輝②岸邊幾株枯樹,恰為夕陽做了畫框③框外嬌紅的西山,這時卻全呈黛青色,鮮嫩潤澤④一派雨后初晴的模樣,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⑤遠山凹處,紅日正沉,照得天邊山頂一片通紅A.①④②⑤③
B.①⑤②③④C.②①⑤③④
D.②①③④⑤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由“水已成冰”可知,下句應為①,排除CD項,“桔梗上漾著綺輝”,“綺輝”二字暗示后面應為寫紅日之光,接⑤,排除A項。②③寫“畫框”按照邏輯順序應相連,③中“這時卻全呈黛青色”,與④中“似與這黃昏全不相干”相連也合情理,因此可得出順序為B項。9.閱讀下面這段文字,請分條概括成都茶文化的特點(不超過30字)。(5分)成都是泡在茶缸里的城市。早在公元前59年,資中人王褒的《僮約》里就記載了在西蜀人家里烹茶的情景:“舍中有客,提壺行酤。烹茶盡具,已而蓋藏?!背啥嫉牟桊^,民國時期就有400多家,時至今日,已發(fā)展到3000多家,從豪華時尚的高檔茶樓到街邊老樹下的露天小茶館一應俱全,消費少至兩三元多到數(shù)百元,一年四季生意興隆。茶倌摻茶有許多絕活,他們可以把裝滿開水、有一米長壺嘴的大銅壺玩得風車斗轉(zhuǎn),表演的花樣有“蛟龍?zhí)胶!薄帮w天仙女”“童子拜觀音”……普通花茶和綠茶一般都是用蓋碗茶具來喝。茶蓋謂天,茶船謂地,茶杯喻人,茶水沖上,蓋子一蓋,意思就是天地人和,您說多有講究。茶館里竹制的扶手椅是幾千年人體工程學的光輝成果,完全符合人的關節(jié)屈伸,又不像沙發(fā)或躺椅使人昏昏欲睡,你舒適地坐上一整天也不疲倦。參考答案:(1)歷史悠久(2)茶館眾多(3)檔次多樣(4)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衛(wèi)生院公共衛(wèi)生工作參考計劃范文5篇
- 2025年個人三支隊伍學習心得體會例文(三篇)
- 二零二五版鋼構(gòu)工程安裝與綠色施工管理合同2篇
- 二零二五版路燈安裝與照明效果評估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擔保業(yè)務風險控制協(xié)議書范例3篇
- 2025年度文化演出經(jīng)紀合同補充協(xié)議4篇
- 煙囪施工工程設計與2025年度施工合同
- 2025年度全鋁門窗定制安裝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版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品設計與制作合同3篇
- 惠州2025年法務專員招聘與合同管理優(yōu)化合同3篇
- 完整版秸稈炭化成型綜合利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油氣行業(yè)人才需求預測-洞察分析
- 《數(shù)據(jù)采集技術》課件-Scrapy 框架的基本操作
- 2025年河北省單招語文模擬測試二(原卷版)
- 高一化學《活潑的金屬單質(zhì)-鈉》分層練習含答案解析
- DB34∕T 4010-2021 水利工程外觀質(zhì)量評定規(guī)程
- 2024老年人靜脈血栓栓塞癥防治中國專家共識(完整版)
- 四年級上冊脫式計算100題及答案
- 上海市12校2023-2024學年高考生物一模試卷含解析
- 儲能電站火災應急預案演練
- 人教版(新插圖)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 第4課時用“進一法”和“去尾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教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