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馬原選擇題題庫_第1頁
2023年馬原選擇題題庫_第2頁
2023年馬原選擇題題庫_第3頁
2023年馬原選擇題題庫_第4頁
2023年馬原選擇題題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二章一、單項選擇題(在第小題列出的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符合題目規(guī)定的,請將對的選項前的字母填在題后的括號內。本大題共40小題)1.一切唯物主義都是(c)A.不可知論B.唯實論C.可知論D.辯證法2.“我思故我在”是(d)A.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庸俗唯物主義觀點C.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主觀唯心主義觀點3.對不可知論最有力的駁斥是(a)

A.實驗和工業(yè)B.人的經驗C.科學理論D.邏輯證明4.哲學史上,唯理論與經驗論的共同點是(c)A.認為感性結識和理性結識是辯證統(tǒng)一關系B.夸大理性結識,否認感性結識C.割裂感性結識和理性結識的辯證統(tǒng)一關系D夸大感性結識、否認理性結識5.實踐作為檢查真理的標準,既具有擬定性,又具有不擬定性。實踐標準之所以具有不擬定性,是由于任何具體實踐活動都(c)A.具有客觀性B.具有能動性C.具有歷史局限性D.具有社會性6.結識發(fā)展過程的第一次奔騰是(a)A.從感性結識到理性結識的過程B.從感覺和知覺到表象的過程C.從結識到實踐的過程D.從意識到物質的過程7.“社會一旦有技術上的需要,則這種需要會比十所大學更能把科學推向前進”。這表白(d)A.實踐是溝通主客體關系的橋梁B.實踐是檢查結識真理性的標準C.實踐為結識提供物質手段D.實踐的需要是推動結識發(fā)展的動力8.真理和謬誤的主線區(qū)別在于(d)A.真理是絕對的,謬誤是相對的B.真理是有用的,謬誤是有害的C.真理是客觀的。謬誤是主觀的D.真理是對事物的對的反映,謬誤是對事物的歪曲反映9.16世紀末,伽利略通過在比薩斜塔所做的自由落體實驗,推翻了亞里士多德關于物體的降落速度與物體的重量成正比的說法。這件事說明(c)A.感性結識只有上升到理性結識才干把握事物的本質B.真理是對客觀事物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的對的反映C.實踐是檢查結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D.實踐是結識的目的和結識發(fā)展的動力10.一切真知都發(fā)源于(a)A.直接經驗B.間接經驗C.客觀事物D.人的意識11.實踐高于理論是由于實踐具有(b)A.普遍有用性的優(yōu)點B.直接現實性的優(yōu)點C.主觀能動性的優(yōu)點D.客觀物質性的優(yōu)點12.馬克思主義結識論認為,能動的反映論是(a)a.摹寫和發(fā)明的統(tǒng)一b.物質和精神的統(tǒng)一C.真理性和實踐性的統(tǒng)一D.可知論和本體論的統(tǒng)一13.認可客觀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是在真理上堅持了(b)A.唯物主義B.辯證法C.唯心主義D.可知論14.人類結識發(fā)展的主線動力在于(b)A.人類需要和欲望的不斷增長B.人類社會實踐的不斷發(fā)展C.人類結識工具的改善發(fā)達D.人類思維水平的不斷提高15.感覺、知覺、表象是(a)A.感性結識的三種形式B.理性結識的三種形式C.社會心理的三種形式D.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三種形式16.馬克思主義結識論首要的基本的觀點是(c)A.唯物論的觀點B.辯證法的觀點C.實踐的觀點D.可知論的觀點17.一個完整的結識過程,需要通過兩次奔騰。下列屬于第二次奔騰的是(c)A.進行社會調查B.分析實際情況C.理論付諸實踐D.從實踐中得出可靠的結論18.真理是一個不斷發(fā)展的過程,任何真理都不是“終極真理”,這說明真理具有(d)A.客觀性B.絕對性C.全面性D.相對性19.實踐是檢查真理的唯一標準,由于它具有(a)A.直接現實性B客觀普遍性C.能動目的性D.社會歷史性20.兩條主線對立的結識路線是(d)A.可知論和不可知論B.經驗論和唯理論C.能動革命的反映論和直觀被動的反映論D.唯物主義反映論和唯心主義先驗論21.真理和謬誤的區(qū)別在于(a)A.真理是對事物的對的反映,謬誤是對事物的歪曲反映B.真理是對事物本質的反映,謬誤是對事物現象的反映C.真理是對客觀的,謬誤是主觀的D.真理具有絕對性,謬誤具有相對性22.一種理論是不是真理,主線之點是看它是否(c)A.被大多數人認可B.與已有的理論相一致C.與客觀實際相一致D.對事物有新的結識23.唯物主義結識論有兩個基本觀點,其中一個是都主張結識是主體對客體的反映,另一個是都主張(c)A.實踐是結識的基礎B.結識是一個辯證發(fā)展過程C.人可以結識客觀世界D.真理是絕對性與相對性的統(tǒng)一24.科學家對1994年夏發(fā)生的彗星撞擊木星的天文現象作出了準確的預報。這件事說明(a)A.結識具有前瞻性和發(fā)明性B.結識是主體對客體的直觀反映C.結識是不斷發(fā)展的D.結識對實踐具有能動作用25、宋代詩人陸游在一首詩中說;“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是強調(D)

A.讀書不能獲得真知B.實踐是結識發(fā)展的動力

C.實踐是結識的來源D.實踐是結識的目的26、“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行動”這句話說明的哲學道理是(B)

A.理論高于實踐活動B.科學理論對實踐有指導作用C.理論是革命工作的出發(fā)點D.理論對實踐起決定作用27、真理的絕對性是指它的(B)

A.永恒性B.客觀性C.不變性D.終極性28.唯物主義結識路線是(AD)A.從物到感覺到思想B.從思想和感覺到物C.認為物和思想同時產生D.反映論E.先驗論29.感性結識的基本特點是(CE)A.抽象性B.間接性C.直接性D.內在規(guī)定性E.形象性30.“感覺到了的東西,我們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理解了的東西,我們才干更深刻地感覺它。”這表白(CD)A.感性結識不可靠B.理性結識與感性結識主線對立C.理性結識與感性結識互相聯(lián)系D.理性結識與感性結識互相依賴E.理性結識與感性結識互相促進31.“實踐、結識、再實踐、再結識這種形式,循環(huán)往復以至無窮。而實踐和結識的每一循環(huán)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入了高一級的限度?!边@一論斷揭示了(ACDE)A.結識對實踐的依賴關系B.對一個具體事物結識的實踐只是相對的C.主觀和客觀的統(tǒng)一是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D.結識是一個無限過程E.人類結識活動的總規(guī)律32.下列現象什么屬于理性結識(CDE)A.“余音繞梁,三日不絕”B.蹲點調查,掌握材料C.調查研究,制定政策D.總結經驗,制定政策E.政策妥否,實踐檢查33.對于同一棵大樹,在木匠是眼中是木材,畫家看到的是色彩和色調,植物學家看到的是它的形態(tài)特性,這是由于(ABDE)A.人的感覺受理性指導B.人的結識具有能動性C.理性結識是感性結識的基礎D.已有的結識影響感覺活動E、意識建構結識對象34.實踐標準并不排斥邏輯證明在檢查真理過程中的作用,這是由于(AD)A.邏輯證明是實踐之外的輔助標準B.實踐檢查的結果還靠邏輯證明來判決C.邏輯證明為實踐檢查提供理論指導D.邏輯證明是與實踐檢查互補的一種探索真理論證真理的方法E.結識的形式決定的35.在真理標準的問題上,下列說法中屬于唯心主義觀點的有(ABCE)A.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B.統(tǒng)治者認為對的的就是真理

C.多數人認為對的的就是真理?D.通過實踐反復證實的就是真理

E.能滿足人們需要的就是真理36.實踐是結識發(fā)展的動力,表現在實踐不斷(ABDE)A.給人們提出新的結識課題B.為人們結識的發(fā)展提供經驗材料C.提高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D.提高人們的結識能力E.為人們提供新的結識工具37.下列選項中,對的表述感性結識和理性結識關系的有(ABDE)A.理性結識依賴于感性結識B.感性結識有待于發(fā)展到理性結識C.理性結識是感性結識的總和D.感性結識中包含著理性結識的因素E.理性結識中包含著感性結識的成分38.下列選項中,屬于正的確現結識過程第二次奔騰條件的有(CDE)A.使感性結識上升到理性結識B.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和發(fā)明C.把關于事物的結識和主體的需要結合起來,擬定行動的目的和計劃D.從實際出發(fā),堅持一般理論與具體實際相結合E.使理論為群眾所掌握,化為群眾的自覺行動39.頭孢曲松鈉這種臨床應用廣泛的抗生素,假如和某些藥物一起服用就會導致藥效減弱、副作用增強的現象,在沒有結識到這個問題時曾出現病人致死的案例,醫(yī)學上稱之為配伍禁忌。衛(wèi)生主管部門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沒有嚴禁這種藥物的使用,而是規(guī)定在藥品使用說明書上寫清配伍禁忌的有關情況說明。這一事例說明(CDE)A.結識是一個永遠不能達成真理的過程B.結識是一個追求終極真理的過程C.結識是一個永無止境的無限發(fā)展過程D.結識是一個包含矛盾的辯證發(fā)展過程E.應當在普遍聯(lián)系中客觀地結識事物的性質和作用40.辯證唯物主義的結識論是以科學實踐觀為基礎的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這是由于(ABCD)A.它把實踐的觀點引入了結識論,全面地揭示了結識過程的唯物的性質B.它把辯證法應用于反映論,全面地揭示了結識過程的辯證的性質C.它是以實踐觀點和辯證觀點為特性的反映論D.它既駁倒了唯心主義先驗論和不可知主義懷疑論,又克服了舊唯物主義直觀反映論的缺陷,實現了人類結識史上的變革。[選擇題參考答案:1.C2.D3.A4.C5.C6.A7.D8.D9.C10.A11.B12.A13.B14.B15.A16.C17.C18.D19.A20.D21.A22.C23.C24.A25、D26、B27、B28.AD29.CE30.CD31.ACDE32.CDE33.ABDE34.AD35.ABCE36.ABDE37.ABDE38.CDE39.CDE40.ABCD]第三章一、單項選擇題1.人類社會歷史發(fā)展的決定力量是(A)A.生產方式B地理條件C.社會意識D.人口因素2.社會意識以理論、觀念、心理等形式反映社會存在,這是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的(B)A.獨立性B.依賴性C.競爭性D.決定性3.社會意識相對獨立性的最突出表現是它(C)A.同社會存在發(fā)展的不同步性B.具有歷史的繼承性C.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D.同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4.在生產關系中起決定作用的是(A)A.生產資料所有制B.產品的分派和互換C.在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D.管理者和生產者的不同地位5.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是通過(A)實現的A.指導人們的實踐活動B.反映社會發(fā)展的趨勢和規(guī)定C.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D.直接改造客觀世界6.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yè)資本家的社會”,這句話揭示了(D)A.生產工具是衡量生產力水平的重要尺度B.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C.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有其一定的順序性D.物質生產的發(fā)展需要建立相應的生產關系7.社會形態(tài)的基礎是(C)A.經濟形態(tài)B.政治形態(tài)C.文化形態(tài)D.意識形態(tài)8.(C)是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中最基本的動力因素A.生產關系B.勞動C.生產力D.人民9.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黨制定的一系列對的的路線、方針、政策促進了我國經濟的迅猛發(fā)展,這說明(C)A.經濟基礎發(fā)展的道路是由上層建筑決定的B.上層建筑的發(fā)展決定經濟基礎的發(fā)展方向C.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具有積極的能動作用D.社會主義社會的發(fā)展不受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規(guī)律的制約10.一定社會形態(tài)的經濟基礎是(D)A.生產力B.該社會的各種生產關系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D.與一定生產力發(fā)展階段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總和11.上層建筑是指(D)A.社會的經濟制度B.科學技術C.社會生產關系D.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之上的意識形態(tài)及相應的制度和設施12.社會形態(tài)是(B)A.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統(tǒng)一B.同生產力發(fā)展一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統(tǒng)一體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統(tǒng)一D.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的統(tǒng)一13.人類社會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是(B)A.生產方式內部的矛盾規(guī)律B.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之間的矛盾運動規(guī)律C.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規(guī)律D.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矛盾規(guī)律14.階級斗爭根源于(B)A.人民內部矛盾B.社會經濟關系的沖突C.社會政治關系的沖突D.意識形態(tài)之間的矛盾15.階級斗爭對階級社會發(fā)展的推動作用突出表現在(C)A.生產力的發(fā)展B.生產關系的變革C.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D.科技的進步16.社會革命根源于(D)A.人口太多B.少數英雄人物組織暴動C.先進思想和革命理論的傳播D.社會基本矛盾的鋒利化17.“革命是歷史的火車頭”這句話表白(D)A.革命促進歷史向前發(fā)展B.革命是歷史發(fā)展的主線因素C.革命決定歷史的發(fā)展D.革命對歷史發(fā)展有巨大作用18.科學技術的發(fā)展在造福人類的同時,全球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這表白(A)A.科學技術的社會作用品有兩面性B.科學技術是導致全球問題的最重要因素C.應限制人們對科學技術的開發(fā)與運用D.科學技術對社會發(fā)展的作用在減弱19.階級實質上是一個(B)A.思想范疇B.經濟范疇C.政治范疇D.文化范疇20.人民群眾既是歷史的“劇中人”,又是歷史的“劇作者”,這是(C)A.唯心主義的觀點B.折中主義的觀點C.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D.歷史循環(huán)論的觀點21.理解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鑰匙是(C)A.階級斗爭史B.思想發(fā)展史C.勞動發(fā)展史D.文化發(fā)展史22.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發(fā)明者,其主線因素在于人民群眾(B)A.占人口大多數B.是社會生產力的體現者C.具有先進思想D.掌握歷史發(fā)展規(guī)律23.制約人民群眾發(fā)明歷史的決定性條件是(A)A.經濟條件B.法律制度C.傳統(tǒng)理念D.文化水平24.歷史上杰出人物的產生(C)A.純粹偶爾的B.純粹必然的C.偶爾與必然的統(tǒng)一D.有的是偶爾有的是必然25.人民群眾是一個(B)概念A.政治范疇B.歷史范疇C.文化范疇D.經濟范疇[單項選擇題答案]1——5:ABCAA6——10:DACCD11——15:DBBBC16——20:DDABC21——25:CBACB二、多項選擇題1.社會存在涉及(ABCD)A.物質生活資料的生產及生產方式B.地理環(huán)境C.人口因素D.社會生活的各種物質條件2.社會意識的相對獨立性表現為(ABCD)A.它的發(fā)展變化與社會存在的發(fā)展變化不完全同步B.它與社會經濟水平之間發(fā)展上的不平衡性C.它的發(fā)展往往具有歷史繼承性D.各種社會意識形式之間的互相作用和影響3.18世紀,經濟上落后的國家法國在哲學上和政治思想領域方面取得的成就,超過了當時經濟上先進的英國,這表白(CD)A.社會意識的發(fā)展不依賴社會經濟B.社會意識并不決定社會存在C.社會意識具有相對獨立性D.社會意識的發(fā)展和經濟的發(fā)展并不是完全相應的4.社會形態(tài)的更替具有(ABCD)A.統(tǒng)一性與多樣性B.必然性C.前進性與曲折性D.人民的歷史選擇性5.生產力的基本要素涉及(ABCD)A.勞動手段B.勞動對象C.勞動者D.科學技術6.科學技術也是生產力,由于(ACD)A.它能引起勞動對象的變革,促進勞動者素質的提高B.它屬于上層建筑C.它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D.它可以提高管理效率7.在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互相關系中(AD)A.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B.生產關系決定生產力C.生產力決定生產力,生產關系也決定生產力D.適合生產力狀況的生產關系推動生產力的發(fā)展8.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的決定作用,重要表現在(AB)A.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產生、變化與發(fā)展B.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的性質C.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否具有反作用D.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是否涉及自然科學9.上層建筑對經濟基礎的能動作用在于(ABC)A.它為自己的經濟基礎服務B.它要促進自己經濟基礎的形成、鞏固和發(fā)晨C.它要排除自己經濟基礎的對立物D.它決定自己所服務的經濟基礎的性質10.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形態(tài)理論指出(AB)A.社會形態(tài)是具體的、歷史的B.社會形態(tài)是有機的統(tǒng)一整體C.社會形態(tài)是永恒的不變的D.社會形態(tài)是超社會的、超歷史的11.社會革命的實質是(ABCD)A.革命階級推翻反動階級的統(tǒng)治B.用新的社會制度代替舊的社會制度C.解放生產力D.推動社會發(fā)展12.“歷史的活動是群眾的活動”,這一觀點表白(ABD)A.人民群眾是社會歷史的主體B.人民群眾是歷史的發(fā)明者C.歷史是人民群眾任意發(fā)明的D.人民群眾在發(fā)明歷史中起決定作用13.“時勢造英雄”和“英雄造時勢”(ACD)A.是兩種主線對立的觀點B.這兩種觀點是互相補充的C.前者是歷史唯物主義,后者是歷史唯心主義D.前者是科學歷史觀,后者是唯心史觀14.歷史發(fā)展是“合力”作用的結果,這就是說(CD)A.歷史發(fā)展無規(guī)律可循B.歷史發(fā)展是無法結識的C.歷史發(fā)展的因素是復雜的D.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是”合力”的一部分15.對的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是(BD)A.古為今用方針B.歷史分析方法C.徹底批判的革命精神D.階級分析方法[多項選擇題答案]1.ABCD2.ABCD3.CD4.ABCD5.ABCD6.ACD7.AD8.AB9.ABC10.AB11.ABCD12.ABD13.ACD14.CD15.BD第四章一、單項選擇題1、商品的本質屬性是(C)A、使用價值B、互換價值C、價值D、價格2、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是(A)A、生產商品同一勞動的兩個方面B、兩個并列的勞動過程C、體力勞動同腦力勞動的不同表現D、先后兩次勞動過程3、商品經濟產生和存在的一般基礎和條件是(B)A、自然分工B、社會分工C、勞動力成為商品D、貨幣轉化為資本4、商品經濟是以(A)為目的而進行生產的經濟形式A、互換B、賺錢C、銷售D、購買5、個別公司生產商品的勞動時間縮短意味著(D)A、商品價值量的減少B、商品價值量的增長C、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減少D、該公司勞動生產率提高6、商品的價值量決定于(B)A、個別勞動時間B、社會必要勞動時間C、必要勞動時間D、剩余勞動時間7、私有制為基礎的商品經濟的基本矛盾是(C)A、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B、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的矛盾C、私人勞動和社會勞動的矛盾D、簡樸勞動和復雜勞動的矛盾8、“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中的“錢”所充當的貨幣職能是(C)A、支付手段B、價值尺度C、流通手段D、貯藏手段9、商品價格隨著供求關系的變化圍繞價值上下波動是(D)A、價值規(guī)律的內容規(guī)定B、價值規(guī)律在商品經濟中的作用C、價值規(guī)律的本質規(guī)定D、價值規(guī)律作用的表現形式10、資本主義生產過程的本質特性是(C)A、勞動過程B、價值形成過程C、價值增殖過程D、價值平均過程11、勞動力商品使用價值的特殊性在于:(C)A、生產勞動產品B、轉移生產資料價值C、能發(fā)明出大于自身價值的價值D、保持資本價值12、剩余價值是指(A)A、雇傭工人的剩余勞動發(fā)明的B、資本家節(jié)約出的成本發(fā)明的C、資本家獲得的利潤發(fā)明的D、雇傭工人的所有勞動發(fā)明的13、假設本來工作日為8小時,其中必要勞動時間為4小時,剩余勞動時間為4小時,若分別采用絕對剩余價值生產方法和相對剩余價值生產方法,使剩余勞動時間各延長2小時,則它們的剩余價值率應分別為(C)A、150%,100%B、150%,200%C、150%,300%D、100%,200%14、資本積累是指(A)A、剩余價值轉化成資本B、分散的小資本合并成大資本C、公司之間的兼并D、大資本吞并小資本15、資本有機構成是指(D)A、公司的生產資料與勞動力之間的數量比例關系B、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關系C、固定資本與流動資本的比例關系D、由資本技術構成決定的不變資本與可變資本的比例關系16、不變資本是以(A)存在的資本A、生產資料形態(tài)B、改變自己的價值量C、購買勞動力的資本D、生活資料形態(tài)17、某資本家經營的公司通過改善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其生產商品花費的勞動時間比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少IO%,由此形成商品個別價值低于社會價值的那部分是(A)A、超額剩余價值B、絕對剩余價值C、相對剩余價值D、平均利潤18、資本主義工資的本質是(D)A、勞動的使用價值B、勞動的價值C、勞動力的使用價值D、勞動力的價值19、以勞動力形式存在的那部分資本被稱為可變資本是由于(D)A、它的價值會轉移到產品中去B、它的價值不僅會發(fā)生轉移,并且會自行增殖C、勞動力僅能發(fā)明出相稱于自身價值的價值D、勞動力不僅能發(fā)明出自身價值,還能發(fā)明出剩余價值20、產業(yè)資本循環(huán)依次通過的三個階段是(C)A、流通、生產、儲備B、流動、生產、流通C、購買、生產、銷售D、流動、生產、銷售21、平均利潤的形成是(B)A、部門內部競爭的結果B、部門之間競爭的結果C、資本有機構成提高的結果D、資本積累的結果22、資本主義生產的唯一動機和直接目的是追求(A)A、剩余價值B、利潤C、資本D、超額利潤23、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是(A)A、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的私人占有和生產社會化間的矛盾B、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之間的矛盾C、資本家與雇傭工人之間的矛盾D、生產資料的分派與生產社會化之間的矛盾24、資本主義國家職能的主線內容是(A)A、服務于資本主義制度和資產階級利益B、維護資產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C、剝削壓迫物產階級D、維護資本主義國家的安全與利益25、資本主義意識形態(tài)的本質是(A)A、資本主義社會條件下的觀念上層建筑B、關于資產階級的各種思想理論與觀念C、資產階級統(tǒng)治的理論指導D、資產階級利益的反映[單項選擇題答案]1——5:CABAD6——10:BCCDC11——15:CACAD16——20:AADDC21——25:BAAAA二、多項選擇題1、價值是商品的本質屬性,它是(ABCD)A、凝結在商品中的無差別的一般人類勞動B、商品的社會屬性C、互換價值的基礎D、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社會關系E、使用價值的基礎2、貨幣的職能涉及(ABCD)A、支付手段B、流通手段C、貯藏手段D、價值尺度E、資本尺度3、市場機制的要素有(ABCD)A.競爭B.價格C.供應D.需求E.政策4、勞動力成為商品的歷史條件是(CD)A、勞動力具有使用價值B、勞動力具有價值C、勞動者是法律上的自由人D、勞動者沒有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E、勞動者自愿出賣自己的勞動力5、區(qū)分不變資本和可變資本的意義在于(BDE)A、揭示了使用價值的來源B、揭示了剩余價值的真正來源C、揭示了資本周轉速度對剩余價值的影響D、揭示了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之間的對立E、為考察資本家對工人的剝削限度提供了依據6、資本積累(ABDE)A、是剩余價值的資本化B、是擴大再生產的源泉C、是資本家節(jié)欲的結果D、源泉是剩余價值E、是資本主義社會失業(yè)現象產生的根源7、紡織廠的資本家購買的用于生產的棉花屬于(BCE)A、不變資本B、可變資本C、固定資本D、流動資本E、生產資本8、影響資本周轉速度的因素有(ABCDE)。A、購買與銷售時間的長短B、勞動時間的長短C、生產資料儲備時間的長短D、停工時間的長短E、勞動過程中斷自然力獨立作用于勞動對象時間的長短9、生產價格與價值的關系是(ABC)A、生產價格是價值的轉化形式,價值是生產價格的基礎B、生產價格的形成以價值為基礎C、生產價格與價值在數量上經常不一致D、生產價格與價值在數量上是相同的E、生產價格與剩余價值在數量是相等的10、資本主義條件下剩余價值的具體轉化形式有(CDE)。A、工資B、成本C、利潤D、利息E、地租11、影響利潤率的因素有(ABCDE)A、剩余價值率的高低B、資本有機構成的高低C、資本周轉速度的快慢D、不變資本的節(jié)約E、原材料價格的變動12、平均利潤形成后,等量資本獲得等量利潤,因此(BDE)A、各部門資本家得到的利潤與本部門工人發(fā)明的剩余價值相等B、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得到的平均利潤大于本部門工人發(fā)明的剩余價值C、資本有機構成高的部門,得到的平均利潤小于本部門工人發(fā)明的剩余價值D、資本有機構成低的部門,得到的平均利潤小于本部門工人發(fā)明的剩余價值E、資本有機構成具有平均水平的部門,得到的平均利潤與本部門工人發(fā)明的剩余價值相一致13、資本主義國家的職能重要有(ABCDE)A、政治統(tǒng)治B、社會公共管理C、國際交往D、維護國家安全E、維護國家利益14、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涉及(ACDE)A、民主與法制B、民主集中制C、選舉制度D、政黨制度E、政權組織形式15、辯證來看,資本主義的意識形態(tài)(ABCE)A、是人類文化發(fā)展的特定形式B、是階級社會條件下文化發(fā)展的重要載體C、維護資本主義的政治制度D、重要社會作用阻礙了歷史的發(fā)展E、鞏固了資產階級的政治統(tǒng)治[多項選擇題答案]1、ABCD2、ABCD3、ABCD4、CD5、BDE6、ABDE7、BCE8、ABCDE9、ABC10、CDE11、ABCDE12、BDE13、ABCDE14、ACDE15、ABCE第五章一、單項選擇題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發(fā)展進入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新階段,這意味著(A)A.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擔當調控國家宏觀經濟的重要職能B.國家壟斷資本掌控經濟生活C.所有重要的經濟部門實行國有化D.國家壟斷重于私人壟斷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fā)展,從主線上說是(D)A.國內市場競爭的結果B.國際競爭劇烈化的結果C.壟斷統(tǒng)治加強的結果D.生產社會化和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制之間矛盾發(fā)展的結果3.當代資本主義國際壟斷組織的重要形式(C)A.國際卡特爾B.混合聯(lián)合公司C.跨國公司D.國際康采恩4.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和私人壟斷統(tǒng)治的發(fā)展表現在(D)A托拉斯和康采恩的出現B.金融寡頭的統(tǒng)治C.國際壟斷同盟的興起D形成跨行業(yè)跨部門的混合聯(lián)合公司5.金融資本是由(C)A.產業(yè)資本和商業(yè)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B.銀行資本的工業(yè)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C.壟斷的銀行資本和壟斷的工業(yè)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D.壟斷銀行資本和銀行資本融合或混合生長而成的6.在壟斷資本主義階段占統(tǒng)治地位的資本是(D)A.工業(yè)資本B.農業(yè)資本C.銀行資本D.金融資本7.在壟斷資本主義的各個基本經濟特性中最主線的特性是(C)A.國家壟斷同盟的形成B.資本輸出具有重要的意義C.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D瓜分世界領土,形成殖民體系8.資本主義由自由競爭階段進入壟斷階段,最主線的標志在于(A)A.壟斷代替自由競爭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B.資本輸出代替商品輸出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C.銀行資本代替工業(yè)資本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D.國家壟斷代替私人壟斷在經濟生活中占統(tǒng)治地位9.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的基礎是(C)A.國有壟斷資本B.資產階級國家C.私人壟斷資本D.資本輸出1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發(fā)展(B)A.改變了經濟的資本主義性質B.符合壟斷資本家的整體利益C.代表了個別資本家的利益D消滅了私人壟斷資本主義的基礎11.金融寡頭實現經濟上統(tǒng)治的“參與制”是指金融寡頭(C)A.直接參與工業(yè)公司的生產經營和管理B.直接參與銀行的經營和管理C.通過購買一定數量的股票層層控制許多大公司和大銀行的經濟統(tǒng)治方式D.通過購買所屬公司所有股票直接掌握許多大公司和大銀行的經濟統(tǒng)治方式12.國家壟斷資本主義是(c)A.消除生產無政府狀態(tài)的壟斷資本主義B.資產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互相分離的壟斷資本主義C.資產階級國家同壟斷資本融合在一起的壟斷資本主義D.帶有社會主義因素的壟斷資本主義13.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特點是(B)A.發(fā)展緩慢不穩(wěn)定B.發(fā)展迅速且連續(xù)穩(wěn)定C.發(fā)展迅速但不穩(wěn)定D.時而削弱,時而發(fā)展14.國家壟斷資本土義的宏觀管理和調節(jié)體現的是(?C)A.全體勞動人民的經濟利益D.個別金融寡頭的經濟利益C.壟斷資產階級的整體利益D.國有公司的經濟利益1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形式中,最重要、最重要的形式是(B)A.國家市場壟斷經濟B.國家調節(jié)經濟C.公私合營經濟D國家自然壟斷經濟16.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計劃化”(B)A.可以從主線上解決資本主義基本矛盾B.使生產的無政府狀態(tài)得到一定的緩解C.導致資本主義向社會主義和平過渡D.可以消除資本主義經濟危機17.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局限性在于(D)A.使壟斷資本主義存在著時而迅速發(fā)展時而停滯的趨勢B.使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在停滯狀態(tài)C.使壟斷資本主義經濟長期處在滯脹狀態(tài)D.它只能暫時使某些矛盾緩和,但卻使這些矛盾進一步加深和復雜化18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金融寡頭在經濟上的統(tǒng)治重要借助于(D)A.“代理制”B.“個人聯(lián)合”C.“公司聯(lián)合”D.“參與制”19.各國壟斷組織從經濟上瓜分世界產生了(B)A.國家壟斷資本主義B.國際壟斷同盟C.金融資本和金融寡頭D.殖民地和宗主國20.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現實基礎是(C)A.新科技革命B.生產國際化C.國際貿易的高度發(fā)展D.國際金融的迅速發(fā)展21.經濟全球化的實質決定了它的發(fā)展必然是(B)A.有助于所有國家B.有助于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C.有助于發(fā)展中國家D.有助于社會主義國家22.下列不屬于經濟全球化發(fā)展趨勢的選項是(D)A.市場經濟成為全球經濟體制B.區(qū)域經濟集團日益發(fā)展C.跨國公司的主導作用增強D.國際經濟新秩序的建立23.經濟全球化帶給發(fā)達國家的好處很多,但不涉及(C)A.從世界各地獲取大量的利潤B.減少其生產成本..C.擴大了貿易逆差D.加強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控制24.經濟全球化帶給發(fā)展中國家的悲觀影響有許多,但不涉及(D)A.經濟發(fā)展受到一定限度的損失B.在國際貿易關系中剩余價值大量流失C.金融風險加大D.經濟發(fā)展機會大大減少25.資本主義發(fā)展的歷史趨勢是(D)A.計劃經濟取代市場經濟B.市場經濟取代計劃經濟C.計劃經濟取代商品經濟D.社會主義公有制取代資本主義私有制26.資本主義的歷史地位是(D)A.寄生的資本主義B.腐朽的資本主義C.不斷發(fā)展的資本主義D.過渡的資本主義27.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為向社會主義過渡準備了物質條件是指(A)A.全面的社會化B.全面的商品化C.全面的市場化D.市場的計劃化28.對的結識資本主義的歷史過度性要(C)A.否認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一切改良B.對資本主義采用全面肯定的態(tài)度C.借鑒資本主義社會中反映人類文明進步的改良D.借鑒并發(fā)展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29.資本社會化的最高形式是(B)A.壟斷資本主義B.國家壟斷資本主義C.生產社會化D.經營管理社會化30.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經濟的干預(D)A.從主線上解決了壟斷資本主義國家的階級矛盾B.改變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性質C.使資產階級和工人階級形成了利益一致D.沒有改變勞動者受剝削的地位[單項選擇題答案]1.A2D3.C4.D5.C6.D7.C8A9C10.B11C12.C13.B14C15.B16.B17.D18D19.B20.C21.B22.D23.C24.D25.D26.D27.A28.C29.B30.D二、多項選擇題1.私人壟斷資本主義向國家壟斷資本主義過渡(ABC)A.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的客觀規(guī)定B是資本主義基本矛盾發(fā)展的必然結果C.在一定限度上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發(fā)展D.可以從主線上解決資本主義的基本矛盾2.壟斷資本規(guī)定國家干預經濟生活的因素是(ABCD)A.社會化大生產規(guī)定國民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需要國家參與經濟調節(jié)B.國內壟斷資本需要國家支持以加強競爭的能力C.社會化大生產需要巨額投資,規(guī)定國家直接經營或資助D.生產過剩問題日趨嚴重,需要借助國家力量以擴大國內外市場3.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產生的具體因素是(ABCD)A.市場問題日益嚴重,規(guī)定運用國家力量來擴大B.社會化大生產所需巨額投資需要國家資助C.社會化大生產規(guī)定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需要國家直接干預D.對于不能直接獲利的基礎理論研究只能由國家來承擔4.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的基本形式有(ABD)A.國有公司B.國私合營公司C.國家與私人壟斷資本在國際范圍內的結合D.國家調節(jié)經濟5.國家壟斷資本主義對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的作用(AD)A.在一定限度上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發(fā)展B解決了壟斷資本主義內在矛盾的深化與鋒利C.從主線上解決了失業(yè)問題D.消除了經濟危機頻繁的出現6.壟斷與競爭并存的因素是(ABCD)A壟斷不能消除商品經濟的競爭基礎D.科技進步和創(chuàng)新不斷激發(fā)新的競爭C.中小公司仍然大量存在D壟斷組織不能囊括一切商品生產7.壟斷統(tǒng)治下競爭的特點(ABCD)A.競爭的目的是為了獲得高額壟斷利潤B.競爭的手段有政治上的力量C.競爭更為劇烈、破壞性更大D.競爭的范圍除經濟領域外還涉及政治、軍事、文化領域8.壟斷價格是(ABD)A.壟斷資本家取得壟斷利潤的重要手段B.壟斷資本家憑借壟斷地位規(guī)定的商品價格C.成本價格加平均利潤D.成本價格加壟斷利潤9.壟斷利潤是(ABD)A.憑借壟斷地位獲得的利潤B.超過平均利潤的高額利潤C.通過資本自由轉移而形成的一種利潤D.壟斷資本所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10.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后,壟斷資本主義的特性獲得了新內容和實現形式,重要有(ABD)A.混合聯(lián)合公司成為壟斷組織的重要形式B.跨國公司成為生產和資本國際化的重要組織形式C.私有壟斷資本普遍采用股份公司的公司組織形式D.由國家出面組建的國際壟斷組織的出現11.壟斷形成的因素(ABCD)A.生產高度集中的必然產物B.資本高度集中必然引起壟斷C.少數大公司為避免兩敗俱傷D.規(guī)模經濟效益促使少數大資本走向壟斷12.壟斷競爭的特點(ABCD)A.壟斷競爭與非壟斷競爭并存B.價格競爭與非價格競爭并存C.國內競爭與國際競爭并存D.壟斷公司與非壟斷公司的控制與反控制的競爭13.壟斷價格(BC)A.完全是人為定價B.受替代品競爭的制約C.受市場需求量的制約D.違反了價值規(guī)律14.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并不否認價值規(guī)律,由于(ABCD)A.壟斷價格的形成只是使價值規(guī)律改變了表現形式B從整個社會看,商品的價格總額和價值總額是一致的C.壟斷高價是把其他商品生產者的一部分利潤轉移到壟斷高價的商品上D.壟斷高價和壟斷低價不能完全離開商品的價值15.資本主義在全世界范圍被社會主義代替是一個很長的歷史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兩種社會制度的國家(ABD)A.也許互相交往B.可以和平共處,但也存在斗爭C.不存在和平共處的也許性D.可以平等互利地發(fā)生經濟聯(lián)系16.壟斷利潤的重要來源(ABC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