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新設計魯人版必修五講義檢測卷_第1頁
語文新設計魯人版必修五講義檢測卷_第2頁
語文新設計魯人版必修五講義檢測卷_第3頁
語文新設計魯人版必修五講義檢測卷_第4頁
語文新設計魯人版必修五講義檢測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0/1111/11/第一單元檢測卷(時間:150分鐘滿分:150分)第Ⅰ卷(選擇題共36分)一、(15分,每小題3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全都正確的一項是()A.寥落(liáo) 輾轉(zhǎn)自省(xǐnɡ) 無端屠戮(lù)B.仆人(pú) 竹篙(ɡǎo)厚重(zhònɡ) 理所當然(dànɡ)C.干練(ɡān) 欹側(qī)端倪(ní) 生殺予奪(yǔ)D.汩汩(ɡǔ) 拖沓(tà)積攢(zǎn) 應運而生(yīnɡ)答案A解析B項“篙”讀ɡāo,“當”讀dānɡ。C項“干”讀ɡàn。D項“應”讀yìnɡ。2.下列詞語中,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A.戳穿力挽狂瀾曖昧食不果腹B.震撼融匯貫通喧囂響徹云霄C.深奧死不瞑目氣慨雍容華貴D.凋蔽嘩眾取寵輟學憤世嫉俗答案A解析B項匯—會。C項慨—概。D項蔽—敝。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詞語,恰當?shù)囊唤M是()(1)______節(jié)約,反對浪費,這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2)昨天,我去家具店______了一套設計新穎的組合柜。(3)人民參政、議政的民主權利應該得到充分的______。A.厲行預定保障B.厲行預訂保障C.力行預訂保證D.力行預定保證答案B解析厲行:嚴格實行。力行:努力實踐。預定:預先規(guī)定或約定。預訂:預先訂購。保障:保護生命、財產(chǎn)、權利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壞。保證:擔保,擔保做到。4.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A.放寒假了,他終于踏上了海南的土地。海水清澈,風平浪靜;沙白如絮,清潔柔軟。于是,他樂不思蜀,久假不歸。B.有的揶揄是有傷害性的,如起綽號、叫諢名、說不三不四的話,這時候揶揄就會被當作是騷擾、欺凌、精神虐待。C.一對豆蔻年華的姐弟,原本應該正在學校接受教育,卻因為從小患上了一種奇怪的“軟體病”而與學校無緣。D.北京動物園科普館推出以“羊村的故事”為主題的課堂活動,小游客和小動物近距離接觸,洗耳恭聽在它們身上發(fā)生的小故事。答案B解析B項不三不四:不正派;不像樣子。A項久假不歸:長期借去,不歸還。C項豆蔻年華:專指女子十三四歲的年紀。D項洗耳恭聽:專心地聽(請人講話時說的客氣話)。5.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句意明確的一項是()A.據(jù)了解,2015年的“五一”出境旅游中,通過APP和網(wǎng)站預訂自由行產(chǎn)品的游客比例高達五成以上,超過跟團游的游客比例。B.《滿倉進城》《油菜花香》等小成本農(nóng)村題材電視劇的熱播,是源于觀眾希望在熒屏上看到更多關于農(nóng)村的現(xiàn)實題材的表現(xiàn)。C.文物部門將為“肉身坐佛”的身份提供更充分的佐證,同時提請上級主管部門,通過正規(guī)渠道,開展該文物的追索和確認工作。D.中國政府決定向尼泊爾提供2000萬元緊急援助,其中包括帳篷、毛毯、發(fā)電機等災區(qū)急需物資,幫助尼方開展救災安置工作。答案D解析A項不合邏輯,“高達五成以上”說法不當。B項句式雜糅,應去掉“源于”或“的表現(xiàn)”。C項語序不當,應將“追索”與“確認”互換位置。二、(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8題。文化的顏色聶還貴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物質成果,謂之文明,而文化則是文明成果里的聲息縈回。文明為物質屬性,文化乃精神氤氳。如仰韶文化遺址及其出土文物皆屬仰韶文明,透過這些歷史遺存之物,所傳達出的黃河中下游新石器時代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生活方式、禮儀習俗,便是文化。任何一種文明,都必然沉蘊著創(chuàng)造者的主觀意圖;一定的文明,既是一定文化的物質表現(xiàn)形態(tài),又深刻影響著文化的揚棄發(fā)展。國民之魂,文以化之;國家之魄,文以鑄之。任何一個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的輝煌燦爛中,都熔鑄和閃耀著文化力量的華彩光芒。文化,就個人言之,是一個人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集中體現(xiàn)。放之民族和國家層面觀照,則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精神維度的指向與牽引,是一個國家和民族躋身世界之林的身份證明。房龍說:中國是一個國家的名稱,更是一種文化的名稱。一個民族的文化,是這個民族的群體印象、集體記憶,是一代代族人群體累積傳承的風俗、習慣、道德、生活理念等的總和,儼然中國古人講的那個“禮”。一個人的文化,是其所屬民族、家族、家庭集體記憶,以及職業(yè)氣息熏陶與周圍環(huán)境影響等紛繁因素交匯、融合、雕琢的產(chǎn)物。由此,文化便成為一個人對事物判定、鑒別的規(guī)則,以及堅守和遵循的秩序、禮數(shù)、禮節(jié),成為大到一個民族小至一個人在特定地理、歷史、經(jīng)濟、政治等條件中形成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天地氤氳,萬物化醇。文化以力量的方式存在與顯現(xiàn),這力量像無形無狀的風,隱蔽在時間深處。其功能在于以文載道,以文化人,以文化物。一國歷史上的版圖伸縮,政權延更,都不是民族融合的最后解釋。唯有文化,尤其核心價值觀趨向認同,方能聚成為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的終極力量。精神屬性的文化,常常通過有形的文化符號,物化為可感可觸的直觀形象。夏陶、商銅、周漆、漢玉、魏像、唐俑、宋瓷、明木、清畫,之所以成為一個朝代的標識,不完全因為藝術美感,更在于它們承運著歷史的底蘊,傳遞著人類文明的信息,跳動著所屬時代的文化脈搏。在文化誕生之前,人類并無歷史可言?!拔拿鳌迸c“文化”,在歐洲語言里,始用于中世紀啟蒙運動。據(jù)拉丁語考,文化來自鄉(xiāng)間,起源于農(nóng)民的麥田果園;文明發(fā)端于城市,來自公民的都市世界。漢語里的文化與文明概念,初見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并往往交叉使用,之后漢晉南北朝一脈傳襲。文化是活變的,發(fā)展的,其以優(yōu)美曲線畫出自己的歷史形態(tài),并在與文明演進相呼應中不斷譜唱揚棄與創(chuàng)新的樂章。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既鼓動著文化的推陳出新,又鐫刻著文化反哺的鮮明業(yè)績。人類迄今演繹重大文明進化過程為:漁獵文明——農(nóng)業(yè)文明——工業(yè)文明——生態(tài)文明。與人類物質文明階段相對應,理念的人類文化發(fā)展模式依次呈現(xiàn)為:自然文化——人文文化——科學文化——生態(tài)文化。文化活著,歷史活著,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才活著;而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文化與歷史,與自己獨特的語言密不可分。全球化語境下,語言文字的花卉,面臨嚴冬寒潮的摧殘。堅持自己文化主權,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深刻覺醒。法國通過一項法律:在該國互聯(lián)網(wǎng)上進行廣告宣傳的文字必須譯成法語。時任法國總統(tǒng)希拉克解釋:這是保衛(wèi)法語的國際地位,在網(wǎng)絡時代的文化對抗中“確保莫里哀和加繆的語言不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漏掉”。(節(jié)選自2015年2月28日《山西日報》,有刪改)6.下列表述,不屬于“文明”與“文化”關系的一項是()A.文明是人類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物質成果,文化是隱于文明成果中的聲息、精神。B.文明是一定文化的物質表現(xiàn)形態(tài),又深刻影響著文化的揚棄發(fā)展。C.“文明”與“文化”,始用于中世紀啟蒙運動;文化來自鄉(xiāng)間,文明發(fā)端于城市。D.“文明”與“文化”相互影響,文明推動文化出新,文化反過來哺育文明。答案C解析此項論述的是“文化”和“文明”的起源,并非“文化”和“文明”的關系。7.下列對“文化”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A.文化是國家之魂魄,其華彩光芒體現(xiàn)在任何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之中。B.無論從個人層面還是民族國家層面來看,文化都意義重大,房龍的話就是最好的明證。C.文化物化為可感可觸的直觀形象而成為一個朝代的標識,是因其可以承載歷史,傳遞文明。D.文化是發(fā)展變化的,與人類物質文明階段相對應,人類文化的發(fā)展也呈現(xiàn)相應的理念模式。答案D解析A項倒置錯位,原文是“任何一個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創(chuàng)造力的輝煌燦爛中,都熔鑄和閃耀著文化力量的華彩光芒”。B項理解錯誤,房龍的話是就國家層面而言的,與個人層面無關。C項原因歸納不全面,原文是“不完全因為藝術美感,更在于它們承運著歷史的底蘊,傳遞著人類文明的信息,跳動著所屬時代的文化脈搏”。8.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民族文化,是一代代族人群體累積傳承的風俗、習慣、道德、生活理念等的總和,就是中國古人講的“禮”。B.文化的功能在于以文載道,以文化人,以文化物;只有文化,才是民族團結、國家統(tǒng)一的終極力量。C.漢語里的文化與文明概念,誕生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后來兩個概念交叉使用,到漢晉南北朝時二者合并為一。D.國家的文化與歷史,與語言密不可分,純潔民族語言,堅持本國文化主權,已經(jīng)成為各國的自覺認識與自覺行為。答案B解析A項“就是”說法過于絕對,原文是“儼然”。C項“誕生于”錯,原文是“初見于”。D項“已經(jīng)成為各國的自覺認識與自覺行為”錯,原文是“堅持自己文化主權,正在成為世界各國的深刻覺醒”。三、(12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題。張遼字文遠,雁門馬邑人也。漢末,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太祖破呂布于下邳,遼將其眾降,拜中郎將,數(shù)有戰(zhàn)功。遼與夏侯淵圍昌豨于東海,數(shù)月糧盡,議引軍還,遼謂淵曰:“數(shù)日已來,每行諸圍,豨輒屬目視遼。又其射矢更希,此必豨計猶豫,故不力戰(zhàn)。遼欲挑與語,倘可誘也?”乃使謂豨曰:“公有命,使遼傳之?!惫屡c遼語,遼為說太祖神武,方以德懷四方,先附者受大賞。豨乃許降。太祖責遼曰:“此非大將法也?!边|謝曰:“以明公威信著于四海,遼奉圣旨,豨必不敢害故也?!睍r荊州未定,復遣遼屯長社。臨發(fā),軍中有謀反者,夜驚亂起火,一軍盡擾。遼謂左右曰:“勿動。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蹦肆钴娭校骸捌洳环凑甙沧?!”遼將親兵數(shù)十人,中陳而立。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太祖既征孫權還,使遼與樂進、李典等將七千余人屯合肥。太祖征張魯,教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俄而權率十萬眾圍合肥,乃共發(fā)教,教曰:“若孫權至者,張、李將軍出戰(zhàn),樂將軍守,護軍勿得與戰(zhàn)?!敝T將皆疑。遼曰:“公遠征在外,比救至,彼破我必矣。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后可守也。成敗之機,在此一戰(zhàn),諸君何疑?”平旦,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殺數(shù)十人,斬二將,大呼自名,沖壘入,至權麾下。權人馬皆披靡,無敢當者。權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乃引退。遼還屯雍丘,得疾。文帝遣侍中劉曄將太醫(yī)視疾。疾未瘳,孫權復叛,帝遣遼乘舟,與曹休至海陵,臨江。權甚憚焉,敕諸將:“張遼雖病,不可當也,慎之!”遼與諸將破權將呂范。遼病篤,遂薨于江都。(選自《三國志·魏志·張遼傳》,有刪節(jié))9.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 署:布置,安排。B.遼被甲持戟,先登陷陳 陳:通“陣”。C.權守合肥十余日,城不可拔 拔:攻取。D.疾未瘳,孫權復叛 瘳:痊愈,病好。答案A解析署:書寫。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A.eq\b\lc\{\rc\(\a\vs4\al\co1(并州刺史丁原以遼武力過人,召為從事,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十余年))B.eq\b\lc\{\rc\(\a\vs4\al\co1(乃令軍中:“其不反者安坐!”,事不目見耳聞,而臆斷其有無))C.eq\b\lc\{\rc\(\a\vs4\al\co1(有頃定,即得首謀者殺之,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此言得之))D.eq\b\lc\{\rc\(\a\vs4\al\co1(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惠王患之,乃令張儀佯去秦))答案A解析A項均為連詞,因為。B項前“其”,指示代詞,那,那些;后“其”,代詞,它。C項前“之”,代詞,代反叛的人;后“之”,代詞,放在動詞后,意義虛化,可不譯。D項前“乃”,副詞,才;后“乃”,連詞,于是,就。11.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都直接說明張遼足智多謀的一組是()①遼欲挑與語,倘可誘也②又其射矢更希,此必豨計猶豫,故不力戰(zhàn)③是不一營盡反,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④教與護軍薛悌,署函邊曰“賊至乃發(fā)”⑤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后可守也⑥張遼雖病,不可當也A.①④⑤ B.②④⑥C.①③⑤ D.②③⑥答案C解析④是曹操的行為,⑥表現(xiàn)出孫權對張遼的畏懼。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A.官渡之戰(zhàn)后,張遼與夏侯淵等率兵圍叛將昌豨,曹軍攻數(shù)月不克,諸將商議,欲引軍歸還;張遼采取誘降的策略,動員昌豨投降曹操。B.曹操派遣張遼率軍屯駐長社,臨出發(fā),軍中有人謀反,張遼冷靜分析,命令不反者安坐帳中,而且親自率兵十人巡營,平定了叛亂。C.孫權率大軍十萬圍攻合肥,張遼與諸將打開曹操留下的密函,對曹操的指示,諸將都疑惑不解,只有張遼理解曹操的用心,堅決主戰(zhàn)。D.孫權再次背叛,曹操讓張遼乘船,與曹休一起趕到海陵,到達長江邊。孫權很害怕,告誡各將領,張遼雖然有病,仍然勇不可當。答案D解析發(fā)生事情的時候應是文帝曹丕。第Ⅱ卷(非選擇題共114分)四、(24分)13.把文言文閱讀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每行諸圍,豨輒屬目視遼。(3分)譯文: (2)必有造變者,欲以動亂人耳。(3分)譯文: (3)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擊之,折其盛勢,以安眾心,然后可守也。(4分)譯文: 答案(1)我每巡行各營時,昌豨就在城上注視我。(2)必是作亂的人,想以此擾亂軍心罷了。(3)所以曹公的密令指出,趁敵人尚未完全包圍我們時,迎戰(zhàn)他們,挫其銳氣,以安眾心,然后能守住合肥?!緟⒖甲g文】張遼,字文遠,雁門郡馬邑縣人。東漢末年,并州刺史丁原因張遼武力超過常人,征召他任從事。曹操在下邳打敗呂布,張遼率領部眾歸順了曹操,被授予中郎將,屢立戰(zhàn)功。張遼與夏侯淵一起在東海圍攻昌豨,數(shù)月不克,軍中糧盡,眾議撤軍退回,張遼對夏侯淵說:“好幾天來,我每巡行各營時,昌豨就在城上注視我。而且他們射的箭又越來越少,我估計,這必是昌豨對是戰(zhàn)是降還遲疑不決,因此不拼力交戰(zhàn)。我想挑明,與他對話,或許能誘降吧?”于是,派人對昌豨喊話說:“曹公有命令,派張遼轉達?!辈g果然出城與張遼談話,張遼向他說“曹公神明威武,正以德安撫天下,先歸順的受賞”。昌豨聽了才同意投降。曹操責備張遼說:“這不是大將的做法?!睆堖|謝罪,并說:“因您的威信,名揚天下,我又奉了您的命令,這是昌豨必不敢加害于我的原因吧?!碑敃r,荊州尚未平定,曹操又派遣張遼屯駐長社。臨出發(fā)前,軍營中有人造反,趁夜里放火,軍營一時驚亂,全軍遭受侵擾。張遼對左右的人說:“不要出動。這不是全營反叛,必是作亂的人,想以此擾亂軍心罷了?!庇谑莻髁钴娭校骸澳切┎环磁训陌沧鵂I內?!彪S后,張遼率親兵幾十人,在陣營里居中而立。一會兒軍中安定下來,隨即找出主謀殺了他。曹操征討孫權回去后,讓張遼與樂進、李典等率七千余人屯駐在合肥。后來,曹操西征張魯時,留下密令交給護軍薛悌,在密令信封旁邊寫著“敵至才能啟封”的字。不久,孫權率領十萬之眾圍攻合肥,于是眾將一起拆看密令,密令上說:“如孫權到達的話,張遼、李典二將軍出戰(zhàn),樂進將軍守護主力部隊,勿得與戰(zhàn)?!北妼⒍济曰蟛唤?。張遼說:“曹公遠征在外,我們等待救援趕來的話,孫權一定打敗我們了,所以曹公的密令指出,趁敵人尚未完全包圍我們時,迎戰(zhàn)他們,挫其銳氣,以安眾心,然后能守住合肥。勝敗的關鍵,就在于這一戰(zhàn),諸君何必犯疑呢?”第二天,天亮,張遼披甲執(zhí)戟,帶頭沖鋒,突入敵陣,連殺敵兵數(shù)十,斬敵將兩名,大聲呼喊著自己的名字沖入敵人大營,直達孫權的帥營。孫權的人馬全都潰敗,無人敢抵擋張遼。孫權圍攻合肥十多天,城沒有攻破,只得率軍撤退。張遼退回雍丘屯駐,得病。曹丕派侍中劉曄帶了太醫(yī)給張遼看病。病未痊愈,孫權再次背叛,曹丕讓張遼乘船,與曹休一起趕到海陵,到達長江邊。孫權很害怕,告誡各將說:“張遼雖然有病,仍然勇不可當,大家千萬謹慎!”這一年,張遼與諸將打敗孫權的將領呂范。后不久,張遼病重,就在江都去世。14.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8分)青玉案癸未道間李曾伯棲鴉啼破煙林暝,把旅夢、俄驚醒。猛拍征鞍登小嶺。峰回路轉,月明人靜,幻出清涼境。馬蹄踏碎瓊瑤影,任露壓巾紗未忺[注]整。貪看前山云隱隱。翠微深處,有人家否,試擊柴扃問。注未忺(xiān):不想。(1)上片最后三句描繪了怎樣的情景?有何作用?(4分)答: (2)下片中的“任”“貪”二字被后人稱道,你認為好在哪里?(4分)答: 答案(1)山峰重疊,山路迂回,月光皎潔,山野寂靜,仿佛清澈明凈的虛幻夢境。與前句寫傍晚行路時烏鴉啼叫的嘈雜與暮靄籠罩山林的昏暗形成對比,寓情于景,表達了作者輕松喜悅的心境,為下片敘寫夜間行路的情趣做鋪墊。(2)“任”是聽憑、任由的意思。詞人任由露水打濕了頭巾也不整理,表現(xiàn)了詞人騎馬夜行、沉醉于月下美景時的忘我情態(tài)。“貪”是貪圖、不知滿足的意思。月光下前面的山峰輕云繚繞,詞人百看不厭,從側面表現(xiàn)了景致的迷人,充分表達了詞人對美景濃濃的喜愛之情。15.補寫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禮記·學記》)(2)春風又綠江南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泊船瓜洲》)(3)大江東去,浪淘盡,_____________________。故壘西邊,人道是,_____________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4)出師未捷身先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蜀相》)(5)身無彩鳳雙飛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隱《無題》)答案(1)學然后知不足(2)明月何時照我還(3)千古風流人物三國周郎赤壁(4)長使英雄淚滿襟(5)心有靈犀一點通五、(12分)16.西山公園有一則通告:“公園內嚴禁打鳥,嚴禁攀折花木,違者罰款10元,情節(jié)嚴重者扭送公安部門處理?!闭埬阌梦竦皿w的語言改寫這則通告。(4分)答: 答案草木有情,小鳥有意,請愛護我們共同的家園。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得體的能力。原通告語言過于生硬,容易引起游客反感。可從草木、小鳥本身入手,換用親切委婉的語氣,喚起人們心底的人文關懷。17.請為下面的情景中的婚禮主持人設計一段解說詞。(不超過80字)(4分)秋季的一天,婚禮恰好趕上綿綿秋雨,參加者都在埋怨天氣。答: 答案朋友們,您瞧,今天的天氣很有詩(濕)意啊!這便是,天上秋雨綿綿,人間情意綿綿啊。面對這么光彩照人的情侶,連無比高傲的太陽也自覺遜色,躲到云彩后面去了,這叫作“閉日羞花”??!解析本題考查語言的得體的能力,即在特定語言環(huán)境中說符合要求的話。要注意埋怨的原因,“對癥下藥”,然后展開相似聯(lián)想,由“秋雨綿綿”聯(lián)想到“情意綿綿”,把劣勢變?yōu)閮?yōu)勢,換個角度,增加婚禮的喜慶氛圍。18.概括下面一段文字的主要觀點。不超過20個字。(4分)任憑何人,都很容易感覺疲勞。任憑何時,都很容易受些苦痛。從表面看,疲勞、苦痛好像是人生的最不幸事,但實際上疲勞、苦痛并不能把人生糟蹋得怎么樣,有時疲勞、苦痛越多,人生前進得越猛。之所以能夠這樣,第一靠疲勞、疾苦得到報酬物,登時把疲勞、苦痛丟得遠遠的;第二靠有個建造新鮮精神的原力,這原力建造出新鮮精神,就把那為疲勞、苦痛所糟蹋的補足填滿。答: 答案疲勞和苦痛有時能使人前進得更猛。解析壓縮語段,大致需要兩種能力:一是篩選能力,二是概括能力。作答本題,首先要確定本語段的議論對象是疲勞和苦痛;第三句是轉折關系的復句,重點在“但實際上”后面的內容。語段最后一句“之所以能夠這樣”是對前面觀點的解說。由此可以得出第三句的后半部分為語段的主要內容所在。六、(18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題。秋天的況味林語堂秋天的黃昏,一人獨坐在沙發(fā)上抽煙,香煙頭白灰之下露出紅光,微微透露出暖氣,心頭的情緒便跟著那藍煙繚繞而上,一樣的輕松,一樣的自由。一轉眼繚煙變成縷縷的細絲,慢慢不見了,而那霎時,心上的情緒也跟著消沉于大千世界,所以也不講那時的情緒,而只講那時的情緒的況味。待要再劃一根洋火,再點起那已點過三四次的雪茄,卻因白灰已積得太多,點不著,乃輕輕的一彈,煙灰靜悄悄的落在銅爐上,其靜寂如同我此時用毛筆寫在白紙上一樣,一點的聲息也沒有。于是再點起來,一口一口的吞云吐霧,香氣撲鼻,宛如偎紅倚翠溫香在抱情調。于是想到煙,想到這煙一樣溫煦的熱氣,想到室中繚繞暗淡的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這時才想起,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并不是這樣的,使人聯(lián)想的是肅殺,是凄涼,是秋扇,是紅葉,是荒林,是萋草。然而秋確有另一意味,沒有春天的陽氣勃勃,也沒有夏天的炎烈迫人,也不像冬天之全入枯槁凋零。我所愛的是秋林古氣磅礴氣象。有人以老氣橫秋罵人,可見是不懂得秋林古色之滋味。在四時中,我于秋是有偏愛的,所以不妨說說。秋是代表成熟,對于春之明媚嬌艷,夏日之茂密濃深,都是過來人,不足為奇了,所以其色淡,葉多黃,有古色蒼蘢之概,不單以蔥翠爭榮了。這是我所謂秋的意味。大概我所愛的不是晚秋,是初秋,那時暄氣初消,月正圓,蟹正肥,桂花皎潔,也未陷入凜冽蕭瑟氣態(tài),這是最值得賞樂的。那時的溫和,如我煙上的紅灰,只是一股熏熱的溫香罷了?;蛉缥娜艘雅琶撓鹿P驚人的格調,而漸趨純熟練達,宏毅堅實,其文讀來有深長意味。這就是莊子所謂“正得秋而萬寶成”的意義。在人生里最享樂的就是這一類的事。比如酒以醇以老為佳。煙也有和烈之辨。雪茄之佳者,遠勝于香煙,因其味較和。倘是燒得得法,慢慢的吸完一支,看那紅光炙發(fā),有無窮的意味。大概凡是古老,純熟,熏黃,熟練的事物,都使我得到同樣的愉快。如一只熏黑的陶鍋在烘爐上用慢火燉豬肉時所發(fā)出的鍋中徐吟的聲調,是使我感到同觀人燒大煙一樣的興趣?;蛉缫槐居眠^二十年而尚未破爛的字典,或是一張用了半世的書桌,或如看見街上一塊熏黑了老氣橫秋的招牌,或是看見書法大家蒼勁雄深的筆跡,都令人有相同的快樂,人生世上如歲月之有四時,必須要經(jīng)過這純熟時期,如女人發(fā)育健全遭遇安順的,亦必有一時徐娘半老的風韻,為二八佳人所絕不可及者。使我最佩服的是鄧肯的佳句:“世人只會吟詠春天與戀愛,真無道理。須知秋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而秋天的快樂有萬倍的雄壯,驚奇,華麗。我真可憐那些婦女識見偏狹,使她們錯過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比羿嚳险?,可謂識趣之人。一九四一年一月19.“老氣橫秋”一般是個貶義詞,但作者在文中賦予了它新的意義,請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解釋。(4分)答: 答案(1)作者認為“老氣橫秋”表現(xiàn)了秋林古色的滋味,古氣磅礴。(2)“老氣橫秋”表現(xiàn)出一種古老和純熟。20.文章結尾處作者說“若鄧肯者,可謂識趣之人”,請具體闡述作者這樣說的理由。(4分)答: 答案(1)鄧肯認為秋天比春天的景色更華麗,更驚奇;秋天給人的感覺更快樂;秋天贈賜給人們更多的愛。(2)作者和鄧肯有同樣的感受,非常贊同他的觀點。21.(1)抽煙本來是不良的嗜好,對此我們暫且不談。就全文來看,作者多次寫到抽煙有什么作用?(2分)答: (2)本文寫出了作者對秋天的獨特感受,請具體概括作者筆下的秋天有哪些“況味”?(2分)答: 答案(1)①文章開頭以秋天黃昏抽煙的閑適與溫暖引發(fā)作者的思緒,引出下文。②形象地表達作者感悟到的秋天的況味——靜寂、溫煦,有無窮的意味。(2)①作者認為最有意味的不是晚秋,而是初秋。②秋天的況味體現(xiàn)在溫和,在成熟,在給人古色蒼蘢的感覺。③秋天的況味還在于生活的自由閑適。22.從下列題目中任選一個,寫300字左右的文章賞析。(6分)(1)簡析《秋天的況味》中的作者形象。(2)簡析《秋天的況味》的行文思路。答: 答案(1)《秋天的況味》中的作者是一個遠離現(xiàn)實生活苦難的知識分子形象。他見多識廣,好古而不守舊;圓融通達,心境平和,生活自由閑適,很會懂得享受生活。(2)《秋天的況味》開篇就是一幅悠然自得的畫面:秋天的黃昏,獨自一人在輕松、自由的情緒中,一邊抽著煙,一邊看縷縷煙絲的飄飛。這好像是在縱意而談,即興而作,在消磨閑云般的生活,但是,作者筆鋒很快一轉,由煙霞想到秋天的意味,引出自己對“秋天”的偏愛。作者把自己心目中的秋和“向來詩文上秋的含義”加以對比,指出秋并不是只有肅殺和凄涼,它代表的是成熟,是收獲,甚至是平和。在此基礎上,作者上升一步,談到人生亦有“秋”這樣的純熟時期,人應該珍惜“愛之秋天的宏大的贈賜”。這是在描寫“秋”,其實也是在論述一個值得人們細細回味的哲理。七、(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王國維在清華國學院任教時,要求他的學生做到“六不”,即不放言高論、不攻擊古人、不議論他人短長、不吹噓、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