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版病毒性肝炎 教案 講稿_第1頁
第九版病毒性肝炎 教案 講稿_第2頁
第九版病毒性肝炎 教案 講稿_第3頁
第九版病毒性肝炎 教案 講稿_第4頁
第九版病毒性肝炎 教案 講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案及備課筆記系

部:

臨床醫(yī)學院

教研室:

傳染病學

師:

TYH

2020

/

2021

學年第

2

學期教

案授課對象:

影像

專業(yè)1-6班級

授課時間2021年03月11日課程名稱中文病毒性肝炎選用教材人衛(wèi)《傳染病學》第九版授課時數(shù)4英文Viralhepatitis章節(jié)及內容第二章第1節(jié)授課地點網(wǎng)上授課教學目的與要求掌握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病原學特點(結構,抗原抗體系統(tǒng)及意義和分子生物學標志)。乙型、丙型病毒性肝炎的3個流行環(huán)節(jié)及主要流行病學特點。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改變。病毒性肝炎的臨床類型、急性肝炎的臨床特點。肝功能檢查主要項目、肝炎病毒標志物檢查和乙肝病毒分子生物學標志檢查的意義。病毒性肝炎的診斷依據(jù)。各型病毒性肝炎的治療原則。熟悉丙型肝炎病毒的主要病原學特點。各型肝炎的傳染源、易感人群和流行病學特征及各型肝炎的傳播途徑。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的3個流行環(huán)節(jié)及主要流行病學特點。HBV感染的自然史,各型肝炎(急性、慢性、重癥、淤膽型)的病理特點。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的臨床表現(xiàn)、肝衰竭的診斷標準。病毒性肝炎的診斷依據(jù)(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資料、病原診斷和病理診斷)。病毒性肝炎的病理生理。病毒性肝炎的并發(fā)癥。病毒性肝炎的診斷依據(jù)。病毒性肝炎與其它病因肝損害或黃疸的鑒別。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及進展。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進展。病毒性肝炎的預防。了解甲型、戊型、丁型肝炎病毒的病原學特點。丁型病毒性肝炎的3個流行環(huán)節(jié)及主要流行病學特點。各型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機制。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理生理改變。病毒性肝炎的并發(fā)癥。肝活組織檢查、腹部超聲檢查等病毒性肝炎的其它檢查。病毒性肝炎的一般治療措施。肝硬化和肝衰竭的治療措施和預后。HBV、HCV感染者的管理。教學重點與難點重點:重型肝炎的臨床表現(xiàn)及治療慢性乙型肝炎、慢性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療肝炎的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難點: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機理教學方法(用√表示)講授法、案例教學法、提問式、討論法教具使用教學過程及時間分配主要教學內容教學方法5分鐘1.定義1)、病毒性肝炎:是指多種嗜肝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yōu)橹鞯娜硇约膊?。確定的肝炎病毒有甲、乙、丙、丁、戊共五型。2)、病原體不同,但臨床癥狀基本相似,以疲乏、無力、食欲不正、肝腫大、肝功能異常為主要表現(xiàn)。部分病例出現(xiàn)黃疸。乙型和丙型、丁型易轉為慢性。講授法25分鐘2.病原學1)、甲肝(HAV)。HAV僅一個血清型和一個抗原抗體系統(tǒng)??笻AV-IgM:是診斷HAV急性感染的指標抗HAV-IgG:是保護性抗體,是產(chǎn)生免疫力的標志。2)、乙肝(HBV):血清中抗原抗體的臨床意義HBsAg抗-HBsHBeAg抗-HBeHbcAg;抗-HBc:抗-HBc-lgM;抗-HBc-lgG。HBVDNA:是病毒復制和有傳染性最直接的證據(jù)。3)、丙肝:傳染源:主要為急慢性丙肝患者和慢性丙肝攜帶者傳播途徑:主要通過血液和體液傳播:輸血、血透、注射、針刺等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HCV感染的母親所生嬰兒感染率高。4)、簡述丁戊肝炎的病原學講授法10分鐘3.流行病學1)、甲型肝炎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流行特征2)乙型肝炎傳染源:急性、慢性患者、亞臨床患者和病毒攜帶者,以慢性患者和病毒攜帶者最為重要;傳染性貫穿整個病程。傳播途徑:母嬰傳播;血液、體液傳播:HBV易感人群:流行特征:3)丙型肝炎傳染源:主要為急、慢性患者,以慢性患者尤為重要,血清抗HCV陽性的亞臨床感染者也可能長期存在傳染性。傳播途徑:輸血及血制品傳播,注射途徑傳播,密切生活接觸傳播,性接觸傳播母嬰傳播:4%~7%易感人群:凡未感染過HCV者均易感。流行特征:呈全球分布,無明顯地理界限。4)丁型肝炎傳染源:急性或慢性丁型肝炎患者,HDV及HBV攜帶者傳播途徑:類似乙型肝炎易感人群:共同感染:指HBV和HDV同時感染,感染對象是正常人群或未受HBV感染的人群。重疊感染:指在慢性HBV感染的基礎上感染HDV,感染對象是已受HBV感染的人群。流行特征全球性分布。呈散發(fā)性發(fā)病和暴發(fā)流行,以散發(fā)性為主。5)戊型肝炎傳染源患者及隱性感染者。傳播途徑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講授法25分鐘4.發(fā)病機制與病理生理發(fā)病機制:病毒性肝炎發(fā)病機制較復雜,不同類型的病毒引起疾病的機制也不盡相同。甲型及戊型病毒性肝炎:HAV/HEV經(jīng)口進入體內后,經(jīng)腸道進入血流并到達肝臟,隨后通過膽汁排入腸道并出現(xiàn)糞便中。病毒侵犯的主要器官是肝臟。一般認為HAV不直接引起肝細胞病變,肝臟損害是HAV感染肝細胞的免疫病理反應所引起的;戊型肝炎早期肝臟的炎癥主要有HEV直接致細胞病變,而在病毒清除期肝細胞的病變主要由HEV誘導的免疫反應引起。乙型病毒性肝炎:對肝臟的損害機制較復雜,多數(shù)學者認為不是直接的,而是通過免疫應答介導肝細胞壞死及炎癥,其中細胞毒性T細胞(CTL)通過溶細胞機制及非溶細胞機制造成肝臟的病變;其實CTL直接造成肝細胞損傷僅占肝細胞病變的一小部分,而細胞因子如TNF-α及細胞凋亡信號Fas/FasL的激活起很大作用。TNF-α及INF-γ在免疫清除病毒中起重要作用。另外NK細胞及NKT細胞的溶細胞機制也起協(xié)同作用。丙型病毒性肝炎:的發(fā)病機制復雜,其發(fā)生、發(fā)展及轉歸取決于病毒和機體免疫系統(tǒng)間的相互作用。其中HCV抗原特異性CTL在其中發(fā)揮重要作用,細胞凋亡是丙肝肝細胞損傷的機制之一,此外,調節(jié)性T細胞也參與整個疾病過程。講授法20分鐘5.臨床表現(xiàn)雖然五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不同,但臨床上有很大的相似性。但病程有所不同,病程在6月之內的為急性肝炎,病程超過6月者為慢性肝炎,其中1)、甲型、戊型病毒性肝炎只表現(xiàn)為急性肝炎2)、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可以呈急性肝炎或慢性肝炎的表現(xiàn),并有發(fā)展為肝硬化和肝細胞癌的可能。需注意,由于病毒感染的潛隱性,對于乙型、丙型、丁型病毒性肝炎,即使患者不能提供6月以上的病史,也不一定能排除慢性肝炎的可能。⑴急性肝炎;⑵慢性肝炎。講授法20分鐘6.實驗室檢查1).血象:急性肝炎,白細胞正常或者偏低,淋巴細胞相對升高慢性肝炎,肝硬化:后期白細胞和淋巴細胞均可減少2).肝功能檢查丙氨酸轉氨酶血清ALT升高程度與肝損害程度不平衡。對判定急慢性肝炎有一定的幫助。3).膽紅素測定:血清總膽紅素身高水平可反映肝細胞損傷程度,直接膽紅素占總膽紅素比例對判斷黃疸性質有幫助。4)、尿二膽:尿膽素元:急黃肝高峰期或淤膽性肝炎及膽道梗阻時,尿膽元素可陰性。講授法20分鐘7.診斷與鑒別診斷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是在肝炎臨床表現(xiàn)的基礎上結合流行病學史,并檢測到病毒特異性標志物。1)、甲型肝炎確診的標記物是抗-HAVIgM陽性,通常在發(fā)病后1周左右即可在血清中測出。2)、乙肝肝炎確診的標記物是乙肝五項(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中至少有2-3項陽性(大三陽:HBsAg、HBeAg、抗-HBc或小三陽:HBsAg、抗-HBe、抗-HBc),乙肝HBVDNA的載量可反應病毒復制的活躍程度,肝功能異常程度反應肝臟炎癥的活動程度;3)、丙型肝炎確診的標記物是抗-HCV陽性;4)、戊型肝炎確診的標記物是抗-HEVIgM抗-HEV陽性;5)、丁型肝炎確診的標記物是抗-HDV陽性或HDV抗原陽性。病毒性肝炎需與溶血性黃疸、肝外梗阻性黃疸、非嗜肝病毒(如巨細胞病毒、EB病毒)所致的肝炎、藥物性肝損害、酒精性肝病、自身免疫性肝炎等疾病相鑒別。講授法25分鐘8.治療(一)急性病毒性肝炎1急性甲型、乙型和戊型肝炎:對癥及支持治療。2孕婦和老年人較易發(fā)展為重型肝炎,應按較重肝炎處理。3急性丙型肝炎:盡早抗病毒治療。(二)慢性病毒性肝炎一般治療對癥治療非特異性護肝藥:維生素、還原型谷胱甘肽、肝泰樂等降酶藥:甘草甜素、聯(lián)苯雙酯、垂盆草、齊墩果酸等退黃藥:茵梔黃、苦黃、腺苷蛋氨酸、門冬氨酸鉀鎂等抗病毒治療:α干擾素、核苷類似物等免疫調節(jié)治療:胸腺肽等抗肝纖維化治療(三)重型肝炎支持和對癥治療抗病毒治療免疫治療人工肝支持系統(tǒng)并發(fā)癥的防治肝移植(四)於膽型肝炎(五)肝炎肝硬化(六)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講授法5分鐘9.預防(5分鐘)結合流行過程的三環(huán)節(jié)說明預防措施;強調疫苗預防注射講授法討論法5分鐘10.機動時間(學生提問等)布置作業(yè)或思考題思考并理解乙肝(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