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_第1頁
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_第2頁
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_第3頁
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_第4頁
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傣族民間舞蹈的風格特點人類的生存離不開水,生活在西雙版納的傣族人類與水的聯(lián)系更為精細,只要一提起傣族的歷史與文化,人們就會自然而然地首先聯(lián)想到水及與水有關的事物,史書將傣族描繪為“一日十浴”(1),或許并非夸誕。出名傣族學專家黃惠教授指出:“用水來形容傣族,是再恰當不過的了”(2)。水,被傣語稱為“喃木”;傣語稱風為“壟”,稱氣也為“壟”,認為風和氣吹在人身上是涼的,是看不見的水,風和氣會在空中逐漸變化,從看不見摸不著變?yōu)榭吹靡娒弥?,變成霧和雨,最終變成了水,成為人類生存須臾不成缺少的東西。(3)

傣族生活在祖國西南邊陲的亞熱帶地區(qū),火熱的天氣使人們自然而然地熱愛水邊與樹蔭下,熱愛明月和繁星,連勞動生活的節(jié)奏也不能過于強烈,勞動后歸來清洗清白,飯后能在微風輕拂清涼的夜晚,大家和著輕緩的鼓聲自由跳舞,那是最幸福的感受。素有清白、愛美和歌舞風俗的傣族,就是這樣地把水的清純和水波輕柔的流淌,化為他們安詳、舒緩的舞蹈動律;(4)

“三道彎”與“一順邊”的舞姿造型,是傣族傳統(tǒng)的審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表達,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雙版納、德宏、耿馬、孟連地區(qū)的傣族人民對孔雀有著極為深厚的情感,孔雀崇拜造就了“三道彎”的體態(tài)進展,孔雀的自然形態(tài)就被認為是一個“三道彎”經(jīng)典。當孔雀立于高處或棲息在樹枝上,長長的尾羽垂下來,其形態(tài)正好是“三道彎”,從自然科學的角度上看它的骨骼布局,“三道彎”與彎曲的特點就更加鮮明。經(jīng)過藝術加工后的孔雀形象,不僅在舞蹈中,就是在傣族織錦、飾物上的孔雀圖案,也多是“三道彎”的形象;“一順邊”的美是傣族特有的安詳、舒緩動律中表達出來的美好舞蹈形象,雖然傣族大多生活在山谷間的平壩上,但山地的動態(tài)特征也反映在人們的勞動生活中,尤其是婦女,她們在擔水、挑谷、揚場等勞動時的步態(tài)和形體動態(tài)中,多有“一順邊”的特征。北京舞蹈學院教授羅雄巖認為“一順邊”的美,源于高原的勞動生活,來自高原民族的審美心理。在高原上山路險峻,人們往來間有諸多不便,上山、下坡自不必說,就是一般走路也和在平原上大有不同,其主要識別,就在于腳掌的著力點和身體的平衡上,于是逐步形成了“一順邊”的體態(tài)。“一順邊”在傣族篩選稻谷中也表現(xiàn)得對比充分。過去,傣族在秋收后揚場中不使用風車,而是兩手各持一把大竹篾扇,用扇風的方法篩選稻谷,這種篩法就是別致的“一順邊”的動態(tài)。當婦女們右手高舉篾扇的同時,右腳亦彎曲并高高抬起,然后手腳同時向下用力地扇風,身體由右方向左側轉(zhuǎn)動,左手扇風時,容貌和轉(zhuǎn)動與右手一致,都是手腳同出一側。作為舞姿造型的“一順邊”,又和審美情趣有關。

傣族有大量與水有關的節(jié)日活動,其中最盛大的節(jié)日便是潑水節(jié),節(jié)時在舉辦的各種民間文藝表演活動中,象腳鼓舞、孔雀舞、嘎光舞、依拉賀舞、魚舞、蠟條舞等更加受宏大傣族人民以及各地來賓的青睞。

象腳鼓與舞結合在一起是傣族人民喜聞樂見的民間文藝表演活動,同時也是一種完備的舞蹈文化。因此,傣家有一句諺語:“有舞必有鼓,有鼓必有舞”,“象腳鼓一響,腳桿子就癢”。象腳鼓舞,可以說是傣族人民的象征,只要到過西雙版納或德宏傣族居住區(qū)的人們都能見到這樣的情景:當種完谷子,田野披上綠裝時,傣族人民就要敲響象腳鼓,猶如春雷到臨……收割季節(jié),當糧食滿倉,傣家人就要跳起象腳鼓舞慶祝豐收,尤其是在“潑水節(jié)”或“趕擺”時,象腳鼓敲得更嘹亮,象腳鼓舞跳得更歡快,有時通霄達旦地敲啊、跳啊、唱啊,使節(jié)日的氣氛奇怪強烈。

象腳鼓舞傣語稱作“光黑拉”、“煩光”,也叫做“嘎光”,是由男子表演的自娛性民間舞蹈,婦女只跳伴舞,表演者以左肩背鼓,左手扶住胸左側的鼓首,右手擊鼓而舞,這種舞蹈可由一人跳,也可由兩人對跳,還可以由大量人一起跳。舞步穩(wěn)健、豪放、有力、強烈而又瀟灑,其舞動特征如下:

第一,手上的舞動特征。由于鼓是靠手敲打的,手上的技藝表現(xiàn)得很充分。右手擊鼓前要以肘部帶動握拳的手猛烈向下敲打鼓面,同時,左肩要快速往前推,右肩拉回。這樣,動作顯得穩(wěn)健有力。手在敲打鼓面時,一般用拳、掌、指三種方法敲擊:

拳敲,即手握成拳,用拳心、拳底、拳背、拳腕敲擊;掌敲,用掌心、掌肌、掌背(魚脊?。┣脫?;指敲,用五指、四指或二指、一指敲擊。擊鼓時,以右手為主,敲出各類鼓點,左手合作,或敲或按,掌管音量強弱或做出某些特殊的效果。

有些技藝嫻熟的鼓(舞)手,在樂極之時,也用肘部內(nèi)側、膝蓋及足跟、腳趾敲鼓,跳出各種舞姿。變幻無窮的鼓點中,有共鳴甕鐘的空擊(即左手不觸鼓面,右手敲打鼓心),有干脆明顯的邊擊(用手掌或手指擊鼓邊),有雨打芭蕉似的按擊(一手按摸鼓皮,一手敲打),隨著心緒變化,或快或慢,隨心所欲。

其次,腳下的舞動特征。舞者膝部的上下起伏富有韌性,小腿蹬地時快速有力,當舞者身背長象腳鼓做出“前點步半蹲屈伸”、“后點步半蹲屈伸”、“踏步全蹲屈伸”、“八字步半蹲屈伸”等起伏動作時,他們往往敲鼓的動作與上下起伏合作得分外精細。一般來說用手敲擊時,膝部就彎曲,而抬手時膝部立直,當以一腿為主力腿,另一腿做悠腿、抬腿、踢腿等動作時,上身顯示出傣族舞蹈的“三道彎”運動特征。另外,跳“嘎光咬”或“嘎光龍”之前,舞者敲擊各種鼓點,而后雙腿微微下蹲,先退步再悠腿自轉(zhuǎn)數(shù)圈,以示周圍八方:聽著,要起舞啦!做穩(wěn)重慢節(jié)奏鷺鷥趲腳、孔雀扒沙、猴子倒退和后踏步等腳下舞姿動作時,多是向下壓低重心。以大腿支撐長象腳鼓首,令其鼓尾落地,舞者呈馬步深蹲且身體斜側對鼓面邊擊鼓邊舞蹈,表現(xiàn)出其舞姿穩(wěn)健,鏗鏘有力的舞動審美特征。

第三,擺鼓、甩鼓、晃鼓的舞動特征。

擺鼓、甩鼓、晃鼓是針對跳中象腳鼓而言的,跳中象腳鼓在傣族生活地區(qū)更為普及,舞姿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德宏地區(qū)的傣族跳“嘎光”時,舞者腰、腹及臀部前后晃動幅度較大,猶如大青樹上附生藤子的彈性伸縮,雙足屈伸生動,上身及雙臂起伏自然,有內(nèi)在呼吸感。

孔雀舞的原生態(tài)表演無論過去還是現(xiàn)在男子依舊占據(jù)主角的地位,他們頭戴佛塔型金冠,慈祥的菩薩面具。表演時,舞者將細竹和綢布做成片片羽翼連在一起,系于腰間,左右兩側各五片做翅膀,后面三片做尾翼,并用繩子分別系在手臂和手腕上,自由操縱,充分表現(xiàn)著孔雀的溜達林間、水邊嬉戲、飛跑追趕、展翅遨游,以及最精彩的開屏抖翅等。各種運動容貌、動態(tài)都靠足夠的臂力和手腕的功夫。

探索傣族民間舞蹈文化,無法拋開傣族的悠久傳統(tǒng)歷史文化以及傣族人民對水的憑借,對水的喜歡。因此,“水”在傣族人民看來是世界的來源,人與動植物是水的衍生,人的心靈與世界萬物同處一源,合為一體,并且人的行為可以與某種神秘氣力和宇宙之間相互感應,從而達成天人和諧。這種遵循“互滲”原那么的古老思維方式明顯帶有“水崇拜”的深深烙印。反映在傣族的舞蹈文化風格特征上,就是安詳、舒緩的動律;“三道彎”與“一順邊”的舞姿造型;彌漫亞熱帶的舞蹈風情。

解釋:

(1)轉(zhuǎn)引自方國瑜主編,云南史料叢刊(第3卷),云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第129頁。

(2)高立士編譯:《傣族諺語》,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