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搶險知識_第1頁
防汛搶險知識_第2頁
防汛搶險知識_第3頁
防汛搶險知識_第4頁
防汛搶險知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汛搶險知識:常見的工程險情和搶護方法一、常見工程險情堤防岸坡坍塌及背水坡滲水和漏洞,堤身滑坡,蟻害隱患,決口等;水庫塘壩壩頂漫溢,土壩滲漏,土壩裂縫;壩下涵洞(管)斷裂,涵洞(管)漏水;溢洪道泄洪能力不足,閘墩和堰身混凝土裂縫,陡坡底板掀起,消能設施沖毀;涵閘與土堤連接處滲漏、閘基滲漏、涵閘洞身滲漏、裂縫、淘刷;閘門事故;啟閉機螺桿折斷、閘門不能關閉等二、檢查識別和搶護措施1、堤防搶護(1)岸坡坍塌搶護,應以護坡、固基為主,阻止繼續(xù)坍塌。根據(jù)坍塌段流速大小、沖刷部位及現(xiàn)場防汛器材供應條件,采用不同的搶護措施。常用消坡加戧、植物防護、頂部防浪、腰部防沖、底部固基等措施。(2)背水坡滲水和漏洞搶險堤防背水及坡腳附近出現(xiàn)大面積窨潮,并滲出清水的現(xiàn)象,謂之滲水,也叫散浸。當滲水進一步發(fā)展,坡面滲出渾水,貫穿堤身形成集中滲漏通道時,謂之漏洞。滲水是因高水位持續(xù)時間過長,堤身浸潤線抬高,滲流在背水坡逸出;堤身土質透水性大;或施工壓實質量差、堤身斷面單薄、背水坡過陡等引起。漏洞是因堤身有隱患(如獾、鼠、白蟻洞等);新舊堤、施工界段處結合不良;堤身土粒流失,滲水集中等引起。滲水和漏洞,總的搶護原則是:前截(堵)后導(滲)降低浸潤線,減少滲流壓力,增強堤身的穩(wěn)定性。搶護滲水的措施有:臨河截滲,樁柳前戧截滲及背水坡導滲(開溝導滲或砂石、土工布反濾層法)。漏洞的搶護:堵塞洞口通常用拋散土或土袋堵漏、軟楔或鐵鍋堵漏臨河月堤等。當無法在臨河堵漏時采取背水坡導滲排水,防止漏洞擴大,變渾為清,引出清水。搶堵漏洞以在迎水坡直接堵塞進水口最為有效。但必須先查明進口位置、大水和漏洞數(shù)量。一般在白天撒稻草查看水面上有無漩渦,投石灰看出水口有無顏色;晚上用手腳探測出水口水溫(清水比渾水涼)或用嘴辨味,判明漏的清水還是渾水。漏洞以出現(xiàn)渾水為危險。搶護漏洞須注意:切忌在出水口堵塞洞口,否則漏洞愈堵愈大或在附近出現(xiàn)新的漏洞,而只能用反濾方法,使渾水變清;做反濾圍井或進口堵漏時,切忌在堤腳附近打樁,防止因震動而進一步惡化險情。上述兩項都是違反前截后導原則,導致漏洞擴散,造成堤防失事的嚴重教訓。此外,臨河堵漏還應特別注意人身安全;漏洞封堵后要勤檢查,防止新的險情發(fā)生。(3)決口的堵復汛期堤壩出現(xiàn)或剛發(fā)生潰決時,應因地制宜組織力量全力搶堵,堵口工作是防汛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較小的決口,應在洪峰過后立即抓緊堵復。汛期堵復有困難的決口,可考慮留待汛后進行。若河道多處決口,則應本著“先下游后上游,先小口后大口”的堵復原則,具體安排實施。但不論何種情況,為避免擴大災情,減小損失,一旦發(fā)生堤壩潰決,都應及明采取如下兩項臨時措施:A、潰水歸槽在決口的最下游地區(qū)扒口,使?jié)⑺皶r歸槽,避免下游地區(qū)潰水水位壅高,或造成其他地段堤防的潰決。B、盤筑裹頭當口門溜勢稍緩,即應抓緊推枕拋石盤筑裹頭,防止口門兩端擴大,增加災后堵口的工作量。2、水庫塘壩搶險(1)壩頂漫溢搶險壩頂漫溢常因原設計標準偏低,或暴雨集中,洪峰流量過大,庫容容納不下,水位超過了壩頂;溢洪道、泄洪洞尺寸偏小,或被堵塞;下游河道淤積、湖圍墾圍養(yǎng)過度、行洪障礙多,限制了河道泄洪能力,滿腔水宣泄不及,庫水猛漲等。搶護措施是:事先掌握水文預報,加強水庫控制調度,合理預泄騰空庫容;上游分洪截流,減少進庫流量;下游清除行洪障礙,增加河道泄洪能力;加寬溢洪道的斷面或降低溢洪道底坎,清除溢洪道,泄洪洞進水口漂浮物,增大水庫。泄洪能力。根據(jù)上游水情預報,堤頂有漫溢危險時,應及時搶筑子埝,增加擋水高度。根據(jù)現(xiàn)場能提供的防汛材料,子埝型式有土料(土袋)子埝,木板或埽捆子埝或可利用防浪墻作子埝迎水面,在防浪墻背面填筑子埝。(2)土壩滲漏搶險土壩滲漏有壩基滲漏,壩體滲漏和繞壩滲漏。土壩滲漏搶險護原則:前截后導,以截為主,切忌在下游封堵。當水庫蓄水后,無論山坡、壩體或壩基,總有一些滲水出現(xiàn),有些滲水屬正常現(xiàn)象,無需處理。有些則屬發(fā)展性的,應予及時搶護。還有某些滲水現(xiàn)象,雖暫無問題,但當庫水位繼續(xù)升高后,滲水情況加劇。因此,對各種滲水現(xiàn)象必需正確判斷區(qū)別對待。正常滲漏與非正常滲漏的識別正常滲漏的滲水經(jīng)過批濾排水設施排出滲水量小、水質清,不帶土粒;滲流逸出部位的滲透坡降小于臨界坡降,壩體、壩基不發(fā)生管涌或流土等滲透變形。非正常滲漏的滲流量大、集中,隨水位升高而擴大;水質渾濁或明顯地含有大量土粒;排水體受堵,反濾料失效(包括滲出紅色膠體絮狀物質的氫氧化鐵,俗稱鐵銹水);因滲透坡降過大,滲流逸出年出現(xiàn)冒水翻砂現(xiàn)象等。非正常滲漏導致壩體、壩基發(fā)生管涌、流土或脫坡,嚴重威脅水庫的安全。管涌與流土的區(qū)別壩體或地基土體,在滲流壓力作用下發(fā)生變形破壞的現(xiàn)象,謂之滲透變形。滲透變形有管涌和流土兩種形式。管涌指土層中細顆粒在滲流作用下,從粗顆粒孔隙中被帶走或沖出的現(xiàn)象。管涌對土壩的危害,一是被帶走的細顆粒,如果堵塞下游反濾排水體,將使?jié)B漏情況惡化。二是細顆粒被帶走,使壩體或地基產生較大沉陷,破壞土壩的穩(wěn)定。流土指滲流作用下飽和的粘性土和均勻砂類土,在滲流出逸坡大于土的允許坡降時,土體表層交南時被滲流頂托而浮動的現(xiàn)象。流土常發(fā)生在閘壩下游地基的滲流出逸處,而不發(fā)生于地基土壤內部。流土發(fā)展速度很快,一經(jīng)出現(xiàn)必須及時搶護。管涌、流土的搶護原則是:降低滲流出逸坡降,減少滲流壓力,增強壩體或地基土的抗?jié)B能力。(3)土壩裂縫搶護土壩裂縫較為常見。按其走向可分加種:龜狀裂縫、橫向裂縫、縱向裂縫、內容裂縫。當壩面發(fā)現(xiàn)裂縫后,先查明裂縫的寬度,深度、長度和走向等;注意觀測裂縫的發(fā)展變化,分析裂縫的原因和性質;制訂處理方案,尤其是貫穿壩體的橫向裂縫、內部水平裂縫和脫坡裂縫的處理。同時要控制好庫水位和對裂縫的臨時保護措施。常用搶護方法一是開挖回填法,二是充填灌漿法。(4)壩下涵洞(管)搶護壩下涵洞(管)常用兩種出險類型。一是涵洞(管)斷裂,二是涵洞(管)漏水。前者常常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斷裂,或洞身承受不均勻或集中荷載引起的斷裂及施工質量并非引起的斷裂。常用地基加固、加強洞身結構強度、瀝青麻絲嵌縫處理預制混凝土管接頭斷裂等方法加以搶護。涵洞(管)漏水多數(shù)系裂縫造成,但施工質量差,防滲處理不當,或使用材料性能不好,也會引起漏水。目前常用的搶護方法有:開挖處理,局部堵漏、灌漿處理、內襯混凝土或鋼筋絲網(wǎng)噴水泥砂漿。3、涵閘搶險涵閘往往是防汛搶險中的薄弱環(huán)節(jié)。由于設計不周、施工質量差、工程老化、水情的變化、維修養(yǎng)護不及時等原因,均可能產生滲漏、沖刷、裂縫等險情。如不采取有效措施,都可能導致建筑物的毀壞。(1)當出現(xiàn)涵洞閘與土堤連接處滲漏,常用臨河堵塞、布蓬堵漏、灌漿、背水導滲等方法搶護;當建在砂土地基上的涵閘發(fā)生閘基滲漏時,汛期常在下游采用反濾導滲,降低滲壓等方法搶護;當涵閘洞身滲漏,仍可本著“上截下導”的原則進行搶護采用臨河圍堰、反濾圍井等方法處理。(2)閘門事故搶險。出現(xiàn)類型一是啟閉機螺桿折斷,二是閘門不能關閉。在涵洞沒有泄漏的情況下發(fā)生螺桿折斷時,可由潛水員下水探清閘門卡阻原因及螺桿斷口位置,并用鋼絲繩系住原閘門吊耳,利用卷揚機繞轉鋼絲繩開啟閘門,待露出折斷部位后進行拆除更換。當事故發(fā)生時,若閘門已有較大漏水??上葤佒猛链笥贸练配摻罹W(wǎng)方法封堵進水孔口,然后派潛水員按上述方法處理并列換折斷螺桿。處理完畢,撤走鋼筋網(wǎng)及土袋后,進行閘門啟閉試驗。當涵閘閘門發(fā)生事故,不能關閉或涌完全關閉,或閘門損壞大量漏水,必須搶修時,應采用以下應急措施:(3)鋼、木疊梁如設有事故檢修閘門門槽而無檢修閘門時,可將臨時調用的鋼、木疊梁逐條放入門槽,如不能堵漏而又情況嚴重時,可再將土(砂)袋沉放在閘門前后,堵塞孔口。(4)鋼筋網(wǎng)堵口鋼筋網(wǎng)用直徑10-14mm鋼筋編織,間距不大于20cm。另選幾根較粗的鋼筋作為骨架。借以增加剛度。鋼筋網(wǎng)一般為長方形或正方形,其長度和寬度均應大于進水口的兩倍以上。沉堵前,先架浮橋作通道。在進水口前扎滔排并加以固定,然后在排上將鋼筋網(wǎng)沉下。等蓋住進口后,隨即將預先準備的麻袋、草袋拋下,堵塞網(wǎng)格。若漏水量顯著減少,即為沉堵成功。根據(jù)情況,如需止水閉氣,可在土袋堆體上加拋散土。(5)鋼筋混凝土管封堵當閘門不能完全關閉時,采用直徑大于閘門開度20-30cm,長度略小于孔凈寬的鋼筋混凝土管。管的外圍包扎一層棉絮或棉毯,用鉛絲捆緊,混凝土管內穿一根鋼管,鋼管兩頭各系一條繩索,沿閘門上游側將鋼筋混凝土管緩緩放下,在水平水壓力作用于下將孔封堵,然后用土袋和散土閉氣斷流。巡堤查險要做到四到、五時、三清、三塊在防汛搶險中,巡堤查險是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沿江各地區(qū)從實踐中總結出一套較好的辦法,現(xiàn)綜合介紹于下。1、巡堤查險隊的隊員,首先必須挑選責任心強,有搶險經(jīng)驗、熟悉堤情的人擔任。巡查隊員分基本隊員和后備隊員?;娟爢T在水情到達設防水位時上堤巡查,后備隊員在水情到達警戒水位時參加巡查。2、巡堤查險任務,應按堤段的重要情況配備力量,固定某段由隊包干,統(tǒng)一領導,分段負責。同時各隊也可分派專組、專人、專地看守,使熟悉堤情、水情以及估計可能發(fā)生的險情。要求對一般險情及時處理,定期匯報;對重大險情,隨時上報并提出意見。3、巡查交接時,交接班應緊密銜接,以免脫節(jié)。接班的巡堤隊員提前上班,與交班的共同巡查一遍,交待情況。相鄰小隊碰頭時應互通情報。并應建立匯報、聯(lián)絡與報警制度。4、巡查方法:堤上、堤下,堤身內外均要進行巡查,對堤內情況要加臺偵察。每組約會5~7人成排前進。一人走堤外水邊,乘浪花起落的時機,用腳察探破綻和防浪情況;一人走堤頂,查看堤頂和內肩以下若干米的堤坡,注意有無跌窩和裂縫;一人走背水水坡堤腰;一人走堤內腳;一人走漬水邊,注意浸漏、滑脫現(xiàn)象及草下暗漏。如果堤腳附近沒有漬水池要在離堤腳較遠處巡查有無管涌險情。巡堤人員要時分時合,迂回巡查,不可有空白點,要不斷交換情況。在風雨夜或風浪大時,堤外水邊巡查人員要注意安全。查險是一件細致艱苦的工作,天氣越惡劣(狂風、暴雨、黑夜),查夜工作越要抓得緊。不僅對重點險工堤段要加倍注意,對般堤也決不可放松,根據(jù)各地經(jīng)驗,巡堤查險必須做到“四到”“五時”“三清”“三快。四到:手到,主要是用手來探摸和檢查。檢查堤邊簽樁或堤上繩纜是否有松動拉斷情況。腳到,用腳察探發(fā)現(xiàn)險情。特別是不易發(fā)現(xiàn)險情的水淌地區(qū),更要靠赤腳來試探水溫及土壤松軟情況。如水溫很低有侵骨感覺就要仔細檢查。可能是由冒水孔或漏洞來的水;如土壤松軟,深入內層也軟如彈簧,說明不是正常的情況。堤外坡有無跌窩崩塌現(xiàn)象,一般也可用腳在水下探摸發(fā)現(xiàn)。眼到,用眼看清堤面、堤坡腳有無崩挫、裂縫、散浸、管涌等現(xiàn)象,看清堤外水邊有無浪坎、崩坍、近堤水面有無漩渦等現(xiàn)象。耳到,用耳探聽水聲,有無異樣的聲音。如武漢市在1954年巡查時,聽到水聲“咕嚕咕嚕”與風浪沖擊堤岸的“啪啪”聲不同,因而發(fā)現(xiàn)了很多漏洞;又如在荊江大堤巡查孫家屏墻漏洞,也是經(jīng)伏地靜聽到的。五時:是指吃飯時、換政時、黃昏時、黎明時、刮風下雨時。在這些時候最窬鐵疏忽忙亂,注意力不集中,容易遺漏險情。同時對險情和隱患處理后,還要注意觀測,必須提高警惕。三清、三塊:巡查前后要三清、三塊。三清:即險情查清、信號記清、報告說清:三快:即發(fā)現(xiàn)險情快、報告快、處理快。這樣才能做到及時發(fā)現(xiàn)險情;小險迅速處理,以免發(fā)展擴大;重大險情,上級能及時準確了解,必要時能調集力量支援搶護。5、巡查時所帶工具,一般常用到幾種巡查工具如下:記錄本棻訃竊叵漲橛?;小红菩┳麟U情標志;木尺椪閃肯漲槎閱騁幌災 ^用勘甑牟課壞某嘰紓惶以拔草及試探堤內土壤較內層的松軟情況;鋸木屑椀鋇躺斫j庇美磁子詰掏飩鬟便于黑夜巡查照明。各地區(qū)應根據(jù)具體嬉苑⑺中‘鑫?;手道_不甄淼啤itW條件和堤段最大可發(fā)生的險情,對所帶的工具而有所增減。四、接觸沖刷險情的搶護方法搶護接觸沖刷險情可以根據(jù)具體情況采用以下幾種方法:(一)臨水堵截1.拋填粘土截滲(1)適用范圍。臨水不太深,風浪不大,附近有粘土料,且取土容易,運輸方便。(2)備料。由于穿堤建筑物進水口在汛期伸入江河中較遠,在拋填粘土時,需要土方量大,為此,要充分備料,搶險時最好能采用機械運輸,及時搶護。(3)坡面清理。粘土拋填前,應清理建筑物兩側臨水坡面,將雜草、樹木等清除,以使拋填粘土能較好地與臨水坡面接觸,提高粘土拋填效果。(4)拋填尺寸。沿建筑物與堤身、堤基結合部拋填,高度以超出水面1m左右為宜,頂寬2—3m。(5)拋填順序。一般是從建筑物兩側臨水坡開始拋填,依次向建筑物進水口方向拋填,最終形成封閉的防滲粘土斜墻。2.臨水圍堰臨水側有灘地,水流流速不大,而接觸沖刷險情又很嚴重時,可在臨水側搶筑圍堰,截斷進水,達到制止接觸沖刷的目的。臨水圍堰一定要繞過建筑物頂端,將建筑物與土堤及堤基結合部位圍在其中??蓮慕ㄖ飪蓚鹊添旈_始進占搶筑圍堰,最后在水中合攏;也可用船連接圓型浮橋進行拋填,加大施工進度,即時搶護。在臨水截滲時,靠近建筑物側墻和涵管附近不要用土袋拋填,以免產生集中滲漏;切忌亂拋塊石或塊狀物,以免架空,達不到截滲目的。(二)堤背水例導滲.反濾圍井當?shù)虄惹浪簧顣r(小于2.5m),在接觸沖刷水流出口處修筑反濾圍井,將出口圍住并蓄水,再按反濾層要求填充反濾料。為防止因水位抬高,引起新的險情發(fā)生,可以調整圍井內水位,直至最佳狀態(tài)為止,即讓水排出而不帶走沙土。具體方法見管涌搶護方法中的反濾圍井。.圍堰菩水反壓在建筑物出口處修筑較大的圍堰,將整個穿堤建筑物的下游出口圍在其中,然后蓄水反壓,達到控制險情的目的。其原理和方法與搶護管涌險情的蓄水反壓相同。在堤背水側反濾導滲時,切忌用不透水料堵塞,以免引起新的險情。在堤背水側蓄水反壓時,水位不能拾得過高,以免引起圍堰倒塌或周圍產生新的險情。同時,由于水位高,水壓大,圍堰要有足夠的強度,以免造成圍堰倒場而出現(xiàn)潰口性險情。(三)筑堤當穿堤建筑物已發(fā)生嚴重的接觸沖刷險情而無有效搶護措施時,可在堤臨水側或堤背水側筑新堤封閉,汛后作徹底處理。具體方法如下。.方案確定首先應考慮搶險預案措施,根據(jù)地形、水情、人力、物力、搶護工程量及機械化作業(yè)情況,確定是筑臨水圍堤還是背水圍堤。一般在堤背水側搶筑新堤要容易些。.筑堤線路確定根據(jù)河流流速、灘地的寬窄情況及堤內地形情況,確定筑堤線路,同時根據(jù)工程量大小,以及是否來得及搶護,確定筑堤的長短。.筑堤清基要求確定筑堤方案和線路后,筑堤范圍也即確定。首先應清除筑堤范圍內的雜草、淤泥等,特別是新、老堤結合部位應清理徹底。否則一旦新堤擋水,造成結合部集中滲漏,將會引起新的險情發(fā)生。.筑堤填土要求一般選用含沙少的壤土或粘土,嚴格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壓實度,使填土充分夯實或壓實,填筑要求可參考有關堤防填筑標準。五、漫溢險情的搶護方法通過對氣象、水情、河道堤防的綜合分析,對有可能發(fā)生漫溢的堤段,其搶護的有效措施是:抓緊洪水到來之前的寶貴時間,在堤頂上加筑子捻。首先要因地制宜,迅速明確搶筑子堰捻的形式、取土地點以及施工路線等,組織人力、物料、機具,全線不留缺口,完成子熄的搶筑,并加強工程檢查監(jiān)督,確保子堰的施工質量,使其能承受水壓,抵御洪水的浸泡和沖刷。堰頂高要超出預測推算的最高洪水位,做到子堰不過水,但從堤身穩(wěn)定考慮,子堰也不宜過高。各種子堰的外腳一般都應距大堤外肩0.5—1.0m。搶筑各種子地前應徹底清除地基的草皮、

雜物,將表層刨毛,以利新老土層結合,并在堰軸線開挖一條結合槽,深20cm左右,底寬30cm左右。子地的形式大約有以下幾種,可根據(jù)實際情況確定。1.粘性土堰1.粘性土堰現(xiàn)場附近擁有可供選用含水飽和土區(qū)量適當?shù)恼承酝粒芍|粘土堰,不得用沼澤腐植土或沙土填圖6-1粘性土地剖面示意圖筑要分層夯實捻頂寬0.6-1.0m,-邊坡不應陡于1:1,子堰水面可用編織布防護抗沖刷,編制布下端圖6-2袋裝土埝剖面圖壓在堰基下。當情況緊急,來不及從遠處取土時,堤頂較寬的可就近在背水側堤肩的浸潤線以上部分堤身借土筑堰,見圖6-1。這是不得已而為之,當條件許可時應抓緊修復。.袋裝土堰這是抗洪搶險中最為常用的形式,土袋臨水可起防沖作用,廣泛采用的是土工編織袋,麻袋和草袋亦可,汛期搶險應確保充足的袋料儲備。此法便于近距離裝袋和輸送。為確保子堰的穩(wěn)定,袋內不得裝填粉細沙和稀軟土,因為它們的顆粒容易被風浪沖刷吸出,宜用粘性土、礫質土裝袋。裝袋7-8成,最好不要用繩索扎口,可用尼龍線縫合袋口,使土袋砌筑服貼,袋口朝背水面,排列緊密,錯開袋縫,上下袋應前后交錯,上袋退后,成1:0.3—1:0.5的坡度。不足1m高的子堰臨水面疊鋪一排(或一丁一順),較高于捻底層可酌情加寬為兩排以上。土袋內側縫隙可在鋪砌時分層用沙土填密實,外露縫隙用稻草、麥秸等塞嚴,以免袋后土料被風浪抽吸出來。土袋的背水面修土戧,應隨土袋逐層加高而分層鋪土夯實,見圖6-2。.樁柳(樁板)土堰當搶護堤段缺乏土袋,土質較差,可就地取材修筑樁柳(樁板)土堰。將梢徑6—10cm的木樁打人堤頂,深度為校長的1/3~1/2,樁長根據(jù)堰高而定,樁距0.5~1.0m,起直立和固定柳把(木板或門板)的作用。柳把是用柳枝或蘆葦、秸料等捆成,長2~3m,直徑20cm左右,用鉛絲或麻繩綁扎于樁后(亦可用散柳廂修),自下面上緊靠木樁逐層疊捆。應先在堤面抽挖10cm的槽溝,使第一層柳把置入溝內。柳把起防風浪沖刷和擋土作用,在柳把后面散置一層厚約20cm的秸料,在其后分層鋪土夯實(要求同粘性土埝)作成土戧。也可用木板(門板)、秸箔等代替柳把。圖6-3單排樁柳(木板)埝示意圖臨水面單排樁柳(樁板)埝,頂寬1.0m,背水坡1:1。見圖6-3。當搶護堤段堤頂較窄時,可用雙排樁柳或壯板的子埝,里外兩排樁的凈樁距:樁柳取1.5m,樁板取1.1m。對應兩排樁的樁頂用18-20號鉛絲拉緊或用木桿連接牢固。兩排樁內側分別綁上柳把或散柳、木板等,中間分層填土并夯實,與堤結合部同樣要開挖軸線結合槽,見圖6-4。.柳石(土)枕埝對取土特別困難而當?shù)亓簇S富的搶護堤段,可搶筑柳石(土)枕埝。用16號鉛絲扎制直徑0.15m、長10m的柳把,鉛絲扎捆間距0.3m,由若干條這樣的柳把,圍包裹作為枕芯的石塊(或土),用12號鉛絲間距1m扎成直徑0.5m的圓柱狀柳枕。若子埝高0.5m,只需1個柳石枕置于臨水面即可,若子埝是1.0m和1.5m高,則應需3個和6個柳石枕疊置于臨水面(成品字形),底層第一枕前緣距臨水堤肩1.0m應在該枕兩端各打木樁一個,以此固定在該枕下挖深10cm的條槽,以免滑動和滲水。枕后如同上述各種子埝,用土填筑戧體,埝頂寬不應小于1.0m,邊坡1:1。若土質差,可適當加寬頂部放緩邊坡,見圖6-5。圖6-4雙排樁柳(木板)埝示意圖圖6-5柳石(土)枕埝示意圖.防浪墻子埝如果搶護堤段原有漿砌塊石或混凝土防浪墻,可以利用它來擋水,但必須在墻后用土袋加筑后戧,防浪墻體可作為臨時防滲防浪面,土袋應緊靠防浪墻后疊砌(同袋裝土埝)。根據(jù)需要還可適當加高檔水,其寬度應滿足加高的要求,見圖6-6。

圖6-6防浪墻子埝示意圖六、風浪險情的搶護方法(一)河段封航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第四十五條,當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必要時,公安、交通等部門可按防汛指揮機構的決定依法實施水面交通管制,對部分或全部河段實行封航措施,消除船舶航行波浪的危害。如1998年汛期,長江干流就實行了較長時間的封航,避免了船行波對堤防的沖擊。(二)堤坡防護對未設置護坡的土堤,臨時用防汛料物加工鋪壓臨水堤坡面,增強其抗沖能力,這是常用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 '1.土(石)袋防護用編織袋、麻袋或草袋裝土、圖7-1土(石)袋防護剖面示意圖沙、碎石或碎磚等,平鋪迎水堤坡,裝袋要求與前述袋裝土埝相同。此法適于土堤抗沖能力差,缺少柳、秸等軟料,風浪破壞較嚴重的堤段,4級風可用土、沙袋,6級以上風浪應使用石袋。放置土袋前,對于水上部分或水深較淺的堤坡適當削平,并鋪上土工織物,也可鋪軟草一層大約0.1m厚,起反濾作用,防止風浪把土掏出,在風浪沖擊的范圍內擺放土袋底向外、口向里,互相疊壓,袋間要擠壓嚴密,上下錯縫,鋪設到浪高以上,確保防浪效果。如果堤坡稍陡或土質太差,土袋容易滑動??稍谧钕乱粚油链懊娲蚰緲兑慌牛L度1m,間隔0.3?0.4m,見圖7-1。此法制作和鋪放簡便靈活,可隨需要增鋪,但要注意土袋中的土易被沖失,石袋為佳;草袋易腐爛,如使用時間長則需更換。2.土工織物防護2.土工織物防護圖7-2土工織物防護示意圖1998年抗洪中已廣泛使用了編織布防浪技術,成效顯著,應予推廣提倡。在受風浪沖擊的坡面鋪置土工織物之前,應清除堤坡上的塊石、土塊、樹枝等雜物,以免使織物受損。織物寬度不一,一般不小于4m,寬的可達8?9m,可根據(jù)需要預先粘貼、焊接,順堤格接的長度不小于1m,織物上沿一般應高出洪水位1.5~2.0m。為了避免被風浪揭開,織物的四周可用20cm厚的預制混凝土壓塊,或碎石袋(土袋不宜)鎮(zhèn)壓,如果堤坡過陡,壓石袋可能向下滑脫,在險情緊迫時,應適當多壓。此外,也可順堤坡每隔2~3m將士工織物疊縫成條形土枕,內沖填沙石料,見圖7-2。.柳箔防護將柳、葦、稻草或其他秸料編織成席箔,鋪在堤坡并加以固定,其抗沖、抗淘刷性也較好。具體做法是用18號鉛絲捆扎成直徑0.1m、長約2m的柳把,再連成柳箔,其上端以8號鉛絲或繩纜系在堤頂打牢的木樁上,木樁1m長,在距臨水堤肩2~3m處,打上一排,間隔3m—個。柳箔下端適當墜以塊石或土袋,使柳箔貼在堤坡上柳把方向與堤線垂直,必要時可在柳箔面上再壓塊石或沙袋,防止其漂浮或滑動。必須把高低水位范圍內被波浪沖刷的坡面全部護住,如果鋪得不嚴密,堤土仍很容易被水淘出。使用此方法要隨時觀察,防止木樁以及起固定作用的沙袋被風浪沖壞,見圖7-3。.柴草(樁柳)防護在受風浪沖擊的堤坡水面以下打一排簽樁,把柳、蘆、秸料等梢料分層鋪在堤坡與簽樁之間,直到高出水面1m,以石塊或土袋壓在梢料上面,防止漂浮,如圖7-4所示。當水位上漲,一級不夠時,可退后同法做二級或多級。-L rrjLnim ■,--謝山豎七.興圖7-3柳箔防護示意圖圖7-4柴草(樁柳)防護剖面示意圖(三)消浪防護為削減波浪的沖擊力,可以在靠近堤坡的水面漂浮蘆柴、柳枝、湖草和木頭等材料的捆扎體,設法錨定,防止被風浪水流沖走。消浪方法具體有以下幾種。.柳枝消浪

' 剖面國平面圖圖7-5柳枝消浪示意圖凡沿江河湖泊堤防種植柳樹很多的地方可用此法。用大柳樹枝葉多的上部,要求干長lm以上,枝徑0.1m左右,也可幾棵捆扎使用,在堤頂打木樁,其校長1.5~2m,直徑0.1~0.15m,樁距2~3m。用8號鉛絲或繩子把柳枝干的頭部系在木樁上,樹梢伸向堤外,并在樹杈處捆扎石(沙)袋,使樹梢沉入水下,順堤邊坡推柳入水。如果堤坡已有坍塌,則從其下游向上游順序逐棵壓茬。應根據(jù)溜坡和坍塌情況確定棵間距及掛深,在主溜附近要掛密一些,邊上掛稀一些,根據(jù)防護的需要可在已掛柳之間,再補茬簽掛。此法一般在4~5級風浪下,枝梢面大,消浪作用較好,但要注意枝杈搖動損壞坡面。當柳葉腐爛失效時,可采取補救措施,防止效能的減低,見圖7-5。.枕排消浪將柳枝、蘆葦或秸料扎成枕,其直徑0.5~0.8m;堤直的用長枕,可達30~50m,彎度大的堤用短枕,枕心卷入直徑5~7cm的竹纜二根或粗3~4cm的麻繩做龍筋(芯),枕的縱向隔0.6~1.0m用10-14號鉛絲捆扎。在堤頂距臨水堤肩2~3m到背水坡之間打木樁,校長0.8~1.2m,樁距3~5m,用繩纜將枕拴牢于樁上,繩纜可以收緊或松開,使枕隨水位變化而上下移動,起到消浪作用。拴一枕稱為單枕,也可掛用兩個或更多的枕,用繩纜木桿或竹竿把它們捆扎在一起成為枕排,也叫連環(huán)枕,要使最外面的枕高浮水面,枕徑也要大一些,它直接可防七級以下的風浪迎擊風浪,后面的枕徑可小一些,以消除余浪。枕排要比單枕牢固,效果也高,一一cJtt排上,木肥可防七級以下的風浪[穩(wěn),可適當在先上拴上塊石或沙袋,見圖7-6此法不損壞堤坡面,消浪效果好,制作簡單,但必須扎結牢實,柳枕使用時間較短,而造價低。圖7-6枕排(單枕、多枕)消浪示意圖.湖草排消浪汛期割下湖區(qū)菱、茭等各種浮生水草,編扎草排(也稱浮敦),有些蔓植草類可用木桿、竹桿捆扎,排的面積盡可能大,可用船拖動就位,也可把湖草運到現(xiàn)場捆扎。拴固方法同上述枕排,系在木樁上,也可錨固,使其浮在距堤坡3~5m的水面上。缺湖草時也可用其他軟草代替。此法防浪效果好,造價低,但易被風浪

棚草推破-7。隨著洪水位的變化,隨時注意調整拴排纜繩和湖草排能正常起到消浪的作用。棚草推破圖7-7湖草排消浪示意圖4.木排消浪使用木排或竹排消浪,效果較好,結構比其他排牢固、耐用,不易散架,汛后還可運用。但用量大,錨鏈困難,屬硬性材料,一旦斷開,直接威脅堤壩安全,因此使用時要隨時檢查,及時加固。將5~15cm的圓木以繩纜或鉛絲捆扎,重疊3~4層,使厚度達到30~50cm(一般為水深的1/10~1/20效果較好),寬度1.5~2.5m(越寬效果越好),長度3~5m,可把幾個木排連接起來。圓木間的空隙約為圓木直徑的一半,可夾以蘆柴把和柳把等,節(jié)省木材用量,降低造價。楠竹與圓木處理辦法相同。為了增強防浪效果應在竹木排下面墜以塊石或沙石袋。防浪竹木排應拋錨固定在堤邊坡以外10~40m范圍,水面越寬,距離應越遠,避免撞擊堤身。錨鏈長度應稍大于水深,防止錨鏈被拔起(走錨)。為了防止木排自己移動,錨鏈也不要過長。若木排較小,可以直接拴在堤頂木樁上,但要隨時調整繩纜,防止撞擊堤身。木排距堤坡一般為浪長的2~3倍,此時消浪效果較好,太近易撞,太遠會失效。所謂浪長指兩個浪峰的距離。一般使用木排消浪要特別慎重,使用不是很多,見圖7-8。?小水國正視國 陋現(xiàn)優(yōu)在選用漂浮物消浪的方法時,注意滿足消能作用大、范圍圖7-8木(竹)排消浪示意圖 寬廣的要求,避免余波淘刷,力爭多使水體本身干擾消能,少與波浪直接撞擊。以上防浪措施中都要注意不要對堤身造成過分損傷。例如,打木樁不宜過密過深,以免破壞堤身土體結構,降低自身的抗洪能力。七、臨水面滑坡?lián)屪o的基本方法

汛期臨水面水位較高,采用的搶護方法,必須考慮水下施工問題。1.增加抗滑力的方法(1)做土石戧臺。在滑坡阻滑體部分做土石戧臺,滑坡阻滑體部位一時難以精確劃定,最簡單的辦法是,戧臺從堤腳往上做,分二級,第一級厚度1.5?2.0m,第二級厚度1.0?1.5m(見圖8-2)。土石戧臺斷面結構,如圖8-3土石戧臺斷面結構,如圖8-3所示。圖8-3土石戧臺斷面結構示意圖圖8-2土石戧臺斷面示意圖采用本搶護方案的基本條件是:堤腳前未出現(xiàn)崩岸與坍塌險情,堤腳前灘地是穩(wěn)定的。(2)做石撐。當做土石戧臺有困難時,比如滑坡段較長,土石料緊缺時,應做石撐臨時穩(wěn)定滑坡。該法適用于滑坡段較長,水位較高。采用此法的基本條件與(1)做土石戧臺的基本條件相同。石撐寬度4?6m,坡比1:5,撐頂高度不宜高于滑坡體的中點高度,石撐底腳邊線應超出滑坡下口3m以遠(見圖8-4)。石撐的間隔不宜大于10m。(3)堤腳壓重,保證滑動體穩(wěn)定,制止滑動進一步發(fā)展。滑坡是由于堤前灘地崩岸、坍塌而引起的,那么,首先要制止崩岸的繼續(xù)發(fā)展,最簡單的辦法是堤腳拋石塊、石籠、編織袋裝土石等抗沖壓重材料,在極短的時間內制止崩岸與坍塌進一步發(fā)展(崩岸搶護的具體實施詳見第九章)。圖8-4石撐斷面示意圖 圖8-5背水坡貼坡補地示意圖2.背水坡貼坡補強當臨水面水位較高,風浪大,做土石戧臺、石撐等有困難時,應在背水坡及時貼坡補強。貼坡的厚度應視臨水面滑坡的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應大于滑坡的厚度,貼坡的坡度應比背水坡的設計坡度略緩一些。貼坡材料應選用透水的材料,如沙、沙壤土等。如沒有透水材料,必須做好貼坡與原堤坡間的反濾層(反濾層做法與滲水搶險中的背水反濾導滲法相同,詳見第四章),以保證堤身在滲透條件不被破壞。背水坡貼坡補強斷面參見圖8-5。背水坡貼坡的長度要超過滑坡兩端各3m以上。八、背水面滑坡?lián)屪o的基本方法.減少滑動力(1)削坡減載。削坡減載是處理堤防滑坡最常用的方法,該法施工簡單,一般只用人工削坡即可。但在滑坡還繼續(xù)發(fā)展,沒有穩(wěn)定之前,不能進行人工削坡。一定要等滑坡已經(jīng)基本穩(wěn)定后(大約半天至1天時間)才能施工。一般情況下,可將削坡下來的土料壓在滑坡的堤腳上做壓重用。(2)在臨水面上做截滲鋪蓋,減少滲透力。當判定滑坡是由滲透力而引起的,及時截斷滲流是緩解險情的重要措施之一。采用此法的條件是:坡腳前有灘地,水深也較淺,附近有粘土可取。在坡面上做粘土鋪蓋阻截或減少滲水,盡快減小滲透力,以達到減少滑動力的目的。(3)及時封堵裂隙,阻止雨水繼續(xù)滲入?;潞螅瑒芋w與堤身間的裂隙應及時處理,以防雨水沿裂隙滲入到滑動面的深層。保護滑動面深處土體不再浸水軟化,強度不再降低。封堵裂隙的辦法有:用粘土填筑搗實,如沒有粘土,也可就地搗實后覆蓋土工膜。該法與上述截滲鋪蓋一樣只能是維持滑坡不再繼續(xù)發(fā)展,不能根治滑坡。在封堵滑坡裂隙的同時,必須盡快進行其他搶護措施的施工。(4)在背水坡面上做導滲溝,及時排水,可以進一步降低浸潤線,減小滑動力。.增加抗滑力增加抗滑力才是保證滑坡穩(wěn)定,徹底排除險情的主要辦法。增加抗滑力的有效辦法是增加抗滑體本身的重量,見效快,施工簡單,易于實施。(1)做濾(透)水反壓平臺(俗稱馬道、濾水后戧等)。如用沙、石等透水材料做反壓平臺,因沙、石本身是透水的,因此,在做反壓平臺前無須再做導滲溝。用沙、石做成的反壓平臺,稱透水反壓平臺。在欲做反壓平臺的部位(坡面)挖溝,溝深20~40cm,溝間距3~5m,在溝內放置濾水材料(粗沙、碎石、瓜子片、塑料排水管等)導滲,這與第四章中所述的導滲溝相類似。導滲溝下端伸入排滲體內將水排出堤外,絕不能將導滲溝通向堤外的滲水通道阻塞。做好導滲溝后,即可做反壓平臺。沙、石、土等均可做反壓平臺的填筑材料。反壓平臺在滑坡長度范圍內應全面連續(xù)填筑反壓平臺兩端應長至滑坡端部3m以遠。第一級平臺厚2m,平臺邊線應超出滑坡隆起點3m以遠;第二級平臺厚1m,詳見圖8-6。乎:亓道網(wǎng) ■■廠I '導海層 I圖8-7濾(透)水土撐斷面示意圖圖8-6濾(透)水反壓平臺斷面示意圖(2)做濾(透)水土撐。當用沙、石等透水材料做土撐材料時,不需再做導滲溝,稱此類土撐為透水土撐。由于做反壓平臺需大量的土石料,當滑坡范圍很大,土石料供應又緊張的情況下,可做濾(透)水土撐。濾(透)水土撐,與反壓平臺的區(qū)別是:前者分段,一個一個的填筑而成。每個土撐寬度5~8m,坡比1:5。撐頂高度不宜高出滑坡體的中點高度。這樣做是保證土撐基本上壓在阻滑體上。土撐底腳邊線應超出滑坡下出口3m以遠,土撐的間隔不宜大于10m。土撐的斷面如圖8-7所示。(3)堤腳壓重。在堤腳下挖塘或建堤時,因取土坑未回填等原因,使堤腳失去支撐而引起滑坡時,搶護最有效的辦法是盡快用土石料將塘填起來,至少應及時地把堤腳已滑移的部位,用土石料壓住。在堤腳住穩(wěn)后基本上可以暫時控制滑坡的繼續(xù)發(fā)展,爭取時間,從容地實施其他搶護方案。實質上該法就是反壓平臺法的第一級平臺。在做壓腳搶護時,必須嚴格劃定壓腳的范圍,切忌將壓重加在主滑動體部位。搶護滑坡施工不應采用打樁等辦法,震動會引起滑坡的繼續(xù)發(fā)展。.濾水還坡汛前堤防穩(wěn)定性較好,堤身填筑質量符合設計要求,正常設計水位條件下,堤坡是穩(wěn)定的。但是,如在汛期出現(xiàn)了超設計水位的情況,滲透力超過設計值將會引起滑坡,這類滑坡都是淺層滑坡,滑動面基本不切入地基中,只要解決好堤坡的排水,減少滲透力即可將滑坡恢復到原設計邊坡,此為濾水還坡。濾水還坡有以下四種做法。(1)導滲溝濾水還坡。先清除滑坡的滑動體,然后在坡面上做導滲溝,用無紡土工布或用其他替代材料,將導滲溝覆蓋保護,在其上用沙性土填筑到原有的堤坡,如圖8-8所示。導滲溝的開挖,應從上至下分段進行,切勿全面同時開挖。(2)反濾層濾水還坡。該法與導滲溝濾水還坡法一樣,其不同之處是將導滲溝濾水改為反濾層濾水。反濾層的做法與滲水搶險中的背水坡反濾導滲的反濾做法相同,詳見第三章?!? : 、 1-^- 圖8-9梢料濾水還坡示意圖圖8-8導滲溝濾水還坡示意圖(3)梢料濾水還坡。當缺乏沙石等反濾料時可用此法。本法的具體做法是:清除滑坡的滑動體,按一層柴一層土夯實填筑,直到恢復滑坡前的斷面。柴可用蘆柴、柳枝或其他秸桿,每層柴厚0.2m,每層土厚1~1.5m。梢料濾水還坡斷面如圖8-9所示。用梢料濾水還坡?lián)屪o的滑坡,汛后應清除,重新用原筑堤土料還坡。以防梢料腐爛后影響堤坡的穩(wěn)定。(4)沙土還坡。因為沙土透水性良好,用沙土還坡,坡面不需做濾水處理。將滑坡的滑動體清除后,最好將坡面做成臺階形狀,再分層填筑夯實,恢復到原斷面。如果用細沙還坡,邊坡應適當放緩。填土還坡時,一定嚴格控制填土的速率,當坡面土壤過于潮濕時,應停止填筑。最好在坡面反濾排水正常以后,在嚴格控制填土速率的條件下填土還坡。九、崩岸險情的搶護方法崩岸險情的搶護措施,應根據(jù)河勢,特別是近岸水流的狀況,崩岸后的水下地形情況以及施工條件等因素,酌情選用。首先要穩(wěn)定坡腳,固基防沖。待崩岸險情穩(wěn)定后,再酌情處理岸坡。處理崩岸險情的主要措施有:護腳固基抗沖、緩流挑流防沖、減載加幫等。一、護腳固基抗沖一旦發(fā)生崩岸險情,首先應考慮拋投料物,如石塊、石籠、土袋和柳石枕等,以穩(wěn)定基礎、防止崩岸險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拋石塊拋投石塊應從險情最嚴重的 緞沙 士部位開始,依次向兩邊展開。首先將石塊拋入沖坑最深處,逐步圖9-1拋石塊、石籠等示意圖從下層向上層,以形成穩(wěn)定的阻滑體。在拋石過程中,要隨時測量水下地形,掌握拋石位置,以達到穩(wěn)定坡度(一般為1:1?1:1.5)為止(見圖9-1)。拋投石塊應盡量選用大的石塊,以免流失。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通過計算確定抗沖拋石粒徑。在流速大、紊動劇烈的壩頭等處,石塊重量一般應達30?75kg;在流速較小,流態(tài)平穩(wěn)的順坡坡腳處,石塊重量一般也不應小于15kg。拋石的落點受流速、水深、石重等因素的影響,在拋投前應先作簡單現(xiàn)場試驗,測定拋投點與落點的距離,然后確定拋投船的舶位??筛鶕?jù)荊江堤防工程多年的實測資料,按表9-1的拋石位移查對表,進行初步定位。表9-1拋石位移查對象塊石矗臺、1015200.50.81.11.40.50.81.11.40.50.81.11.4303.65.77.910.05.48.611.815.17.211.415.720.1503.25.27.29.24.98.010.813.86.610.514.418.5703.15.06.98.74.77.510.313.16.310.013.817.4903.04.86.08.44.57.29.912.56.09.613.116.71102.94.66.48.14.47.09.612.25.89.312.716.21302.84.56.27.94.26.89.311.85.69.012.415.81502.74.46.07.74.16.69.011.55.58.812.115.4在水深流急情況下拋石,應選擇突擊搶拋的施工方法。集中力量,一次性拋入大量石塊,避免零拋散堆,造成不必要的石塊流失。從堤岸上拋投時,為避免砸壞堤岸,應采用滑板,保持石塊平穩(wěn)下落。當?shù)贪稈伿穆潼c不能達到?jīng)_坑最深處時,這一施工方法不宜單獨運用。應配合船上拋投,形成阻滑體,否則,起不到拋石的作用。.拋石籠當現(xiàn)場石塊體積較小,拋投后可能被水沖走時,可采用拋投石籠的方法。拋籠應從險情嚴重部位開始,并連續(xù)拋投至一定高度。可以拋投籠堆,亦可普遍拋籠。在拋投過程中,需不斷檢測拋投面坡度,一般應使該坡度達到1:1。應預先編織、扎結鉛絲網(wǎng)、鋼筋網(wǎng)或竹網(wǎng),在現(xiàn)場充填石料。石籠體積一般應達1.0?2.5m3,具體大小應視現(xiàn)場拋投手段而定。拋投石籠一般在距水面較近的壩頂或堤坡平臺上或船只上實施。船上拋籠,可將船只錨定在拋籠地點直接下投,以便較準確地拋至預計地點。在流速較大的情況下,可同時從堤頂和船只上拋籠,以增加拋投速度。拋籠完成以后,應全面進行一次水下探摸,將籠與籠接頭不嚴之處,用大塊石拋填補齊。.拋土袋在缺乏石料的地方,可利用草袋、麻袋和土工編織袋充填土料進行拋投護腳。在搶險情況下,采用這一方法是可行的。其中土工編織袋又優(yōu)于草袋、麻袋,相對較為堅韌耐用。每個土袋重量宜在50kg以上,袋子裝土的充填度為70%?80%,以充填沙土、沙壤土為好,裝填完畢后用鉛絲或尼龍繩綁扎封口??蓮拇簧希驈牡贪渡嫌没鍖Щ瑨佂?,層層迭壓。如流速過高,可將2?3個土袋捆扎連成一體拋投。在施工過程中,需先拋一部分土袋將水面以下深槽底部填平。拋袋要在整個深槽范圍內進行,層層交錯排列,順坡上拋,坡度1:1,直至達到要求的高度。在土袋護體坡面上,還需拋投石塊和石籠,以作保護。在施工中,要嚴防尖硬物扎破、撕裂袋子。.拋柳石枕對淘刷較嚴重、基礎沖塌較多的圖9-2拋柳石枕示意圖情況,僅拋石塊搶護,因間隙透水,效果不佳。??刹捎脪伭頁屪o,見圖9-2。柳石枕的長度視工地條件和需要而定,一般長10m左右,最短不小于3m,直徑0.8~1.0m。柳、石體積比約為2:1,也可根據(jù)流速大小適當調整比例。推枕前要先探摸沖淘部位的情況,要從搶護部位稍上游椎枕,以便柳石枕人水后有藏頭的地方。若分段推枕,最好同時進行,以便銜接。要避免枕與枕交叉、擱淺、懸空和坡度不順等現(xiàn)象發(fā)生。如河底淘刷嚴重,應在枕前再加拋第二層枕。要待枕下沉穩(wěn)定后,繼續(xù)加拋,直至拋出水面1.0m以上。在柳石枕護體面上,還應加拋石塊、石籠等,以作保護。捆枕和推枕的方法,各地有很多經(jīng)驗,這里不再贅述。選用上述幾種拋投料物措施的根本目的,在于固基、阻滑和抗沖。因此,特別要注意將料物投放在關鍵部位,即沖坑最深處。要避免將料物拋投在下滑坡體上,以加重險情。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在拋投料物前應先做墊層,可考慮選用滿足反濾和透水性準則的土工織物材料。無濾層的拋石下部常易被淘刷,從而導致拋石的下沉崩塌。當然,在搶險的緊急關頭,往往難以先做好墊層。一旦險情穩(wěn)定,就應立即補做此項工作。二、緩流挑流防沖為了減緩崩岸險情的發(fā)展,必須采取措施防止急流頂沖的破壞作用。.搶修短丁壩丁壩、垛、磯等可以導引水流離岸,防止近岸沖刷。這是一種間斷性有重點的護岸形式,在崩岸除險加固中常有運用。在突發(fā)崩岸險情的搶護中,采用這一方法困難較大,見效較慢。但在急流頂沖明顯、沖刷面不斷擴大的情況下,也可應急地采用石塊、石枕、鉛絲石籠、沙石袋等拋堆成短壩,調整水流方向,以減緩急流對坡腳的沖刷。在搶險中,難以對短丁壩的方向、形式等進行仔細規(guī)劃,但要求壩長不影響對岸。修建丁壩勢必增強壩頭附近局部河床的沖刷危險,因此要求壩體自身(特別是壩頭)具有一定的抗沖穩(wěn)定性。應盡量采用機械化施工,以贏得時間。爭取主動。.沉柳緩流防沖這一方法對減緩近岸流速抗御水流沖刷比較有效。在含沙量較大的河流中,采用這一方法效果更為顯著。首先應摸清淘刷堤腳的下沿位置等,以確定沉柳的底部位置和應沉的數(shù)量。用船運載枝葉茂密的柳樹頭用鉛絲或麻繩將大塊石等重物捆扎在柳樹頭的樹權上。然后,從下游向上游,由低到高,依次拋沉,要使樹頭依次排列,緊密相聯(lián)。如一排不能完全掩護淘刷范圍,可增加堆沉排數(shù),層層相迭,以防沉柳之間空隙掏沖。此外,還有掛柳緩流防沖等措施,具有防沖、落淤和防風浪作用,詳見第七章。上述緩流挑流防沖的幾種措施,一般只能作為崩岸險情搶護的輔助手段,它們可以減緩險情的發(fā)展,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三、減載加幫等其他措施 .在采用上述方法控制崩岸險情的同 7*二一:時,還可考慮臨水削坡、背水幫坡的措圖9-3拋石固腳外削內幫示意圖施(見圖9-3)。為了抑制崩岸險情的繼續(xù)擴大,維持尚未坍塌堤腳的穩(wěn)定,應移走堤頂堆放的料物或拆除洪水位以上的堤岸。特別是坡度較陡的砌石堤岸,盡可能拆除,并將土坡削成1:1的坡度,以減輕荷載。因坍塌或削坡使堤身斷面過小時,應在堤的背水坡?lián)屩髴昊蚺嗪竦躺?。當崩岸險情發(fā)展迅速,一時難以控制時,還應考慮在崩岸堤段后一定距離搶修第二道堤防,俗稱月堤。這一方法就是對崩岸險工除險加固中常采用的退堤還灘措施。退堤還灘就是主動將堤防退后重建,以讓出灘地,形成對新堤防的保護前沿。在搶險的緊急關頭,為防止堤防的潰決,有時也不得不采用這一應急措施,以策安全。十、裂縫險情的搶護方法裂縫險情的搶護方法,一般有開挖回填、 出)橫墻隔斷、封堵縫口等。

一、開挖回填 圖10-1開挖回填處理裂縫示意圖這種方法適用于經(jīng)過觀察和檢查已經(jīng)穩(wěn)(尺寸單位:cm)(a)剖面圖;(b)平面定,縫寬大于1cm深度超過1m的非滑坡(或圖坍塌崩岸)性縱向裂縫,施工方法如下。1.開挖沿裂縫開挖一條溝槽,挖到裂縫以下0.3~0.5m深,底寬至少0.5m,邊坡的坡度應滿足穩(wěn)定及新舊填土能緊密結合的要求,兩側邊坡可開挖成階梯狀,每級臺階高寬控制在20cm左右,以利穩(wěn)定和新舊填土的結合。溝槽兩端應超過裂縫1m,如圖10-1所示。2.回填圍;回填土料應和原堤土類相同,含水量相近,并控制含水量在適宜范圍內。土料過于時應適當灑水。回填要分層填土夯實,每層厚度約20cm,頂部高出堤面3~5cm,并做成拱弧形,以防雨水入浸。圍;經(jīng)趨于穩(wěn)定并不伴隨有坍塌崩岸、滑坡等險情的裂縫,才能用上述方法進:.Q能用上述方法進:橫墻隔斷圍10-2所示。㈤層適札橫墻隔斷圍10-2所示。㈤層適札以工方法如下。~5m開挖一條與裂縫垂直的溝槽,并重新回填夯[裂縫。墻體底邊長度可按2.5~3.0m掌握,墻體厚度小于50cm。開挖和回填的其他要求與上述開挖回填法圖10-2橫墻隔斷處理裂縫示意圖(尺寸單位:m)(a)A-A剖面團;(b)平面圖(2)沿裂縫作寬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壓住縫口,以防雨水浸入。末堵或已堵的裂縫,均應注意觀察、分析,研究其發(fā)展趨勢,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灌堵以后,又有裂縫出現(xiàn),說明裂縫仍在發(fā)展中,應仔細判明原因,另選適宜方法進行處理。(2)如裂縫臨水端已與河水相通,或有連通的可能時,開挖溝槽前,應先在堤防臨水側裂縫前筑前戰(zhàn)截流。若沿裂縫在堤防背水坡已有水滲出時,還應同時在背水坡修做反濾導滲,以免將堤身土顆粒帶出。(3)當裂縫漏水嚴重,險情緊急,或者在河水猛漲,來不及全面開挖裂縫時,可先沿裂縫每隔3?5m挖豎井,并回填粘土截堵,待險情緩和后,再伺機采取其他處理措施。(4)采用橫墻隔斷是否需要修筑前戰(zhàn)、反濾導滲,或者只修筑前戧和反濾導滲而不做隔斷橫墻,應當根據(jù)險情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三、封堵縫口.灌堵縫口裂縫寬度小于1cm,深度小于1m,不甚嚴重的縱向裂縫及不規(guī)則縱橫交錯的龜紋裂縫,經(jīng)觀察已經(jīng)穩(wěn)定時,可用灌堵縫口的方法。具體作法如下。(1)用于而細的沙壤土由縫口灌入,再用木條或竹片搗塞密實。(2)沿裂縫作寬5?10cm,高3?5cm的小土埂,壓住縫口,以防雨水浸入。末堵或已堵的裂縫,均應注意觀察、分析,研究其發(fā)展趨勢,以便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如灌堵以后,又有裂縫出現(xiàn),說明裂縫仍在發(fā)展中,應仔細判明原因,另選適宜方法進行處理。.裂縫灌漿縫寬較大、深度較小的裂縫,可以用自流灌漿法處理。即在縫頂開寬、深各0.2m的溝槽,先用清水灌下,再灌水土重量比為1:0.15的稀泥漿,然后再灌水土重量比為1:0.25的稠泥漿,泥漿土料可采用壤土或沙壤土,灌滿后封堵溝槽。如裂縫較深,采用開挖回填困難時,可采用壓力灌漿處理。先逐段封堵縫口,然后將灌漿管直接插入縫內灌漿,或封堵全部縫口,由縫側打眼灌漿,反復灌實。灌漿壓力一般控制在50?120kPa(0.5?1.2kg/cm2),具體取值由灌漿試驗確定。壓力灌漿的方法適用于已穩(wěn)定的縱橫裂縫,效果也較好。但是對于滑動性裂縫,將促使裂縫發(fā)展,甚至引發(fā)更為嚴重的險情。因此,要認真分析,采用時須

慎重。十一、跌窩的搶護方法搶護跌窩險情首先應當查明原因,針對不同情況,選用不同方法,備妥料物,迅速搶護。在搶護過程中,必須密切注意上游水情漲落變化,以免發(fā)生意外。搶護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翻填夯實未伴隨滲透破壞的跌窩險情,只要具備搶護條件,均可采用這種圖11-1翻填夯實跌窩示意圖方法。具體作法是:先將跌窩內的松土翻出,然后分層回填夯實,恢復堤防原貌。如跌窩出現(xiàn)在水下且水不太深時,可修土袋圍堰或樁柳圍堤,將水抽干后,再予翻筑,見圖11-1。翻筑所用土料應遵循“前截后排”的原則,如跌窩位于堤頂或臨水坡時,須用防滲性能不小于原堤土的土料,以利防滲;如位于背水坡則須用排水性能不小于原堤土的土料,以利排滲。翻挖時必須清除松軟的邊界層面,并根據(jù)土質情況留足坡度或用樁板支撐,以免坍塌擴大。需筑圍堰時應適當圍得大些,以利搶護方便與漏水時加固?;靥顣r,須使相鄰土層良好銜接,以確保搶護的質量。.填塞封堵這是一種臨時搶護措施,適用于臨水坡水下較深部位的跌窩。具體方法是:用土工編織袋、草袋或麻袋裝粘性土或其他不遠水材料,直接在水下填塞跌窩,全部填滿跌窩后再拋投粘性散土加以封堵和幫寬。要求封堵嚴密,避免從跌窩處形成滲水通道,見圖11-2。跌寓伴隨滲水險情』先搭出松軟土形成滲水通道,見圖11-2。跌寓伴隨滲水險情』先搭出松軟土用粗祉等濾土埴實后』再做反濾層圖11-2填塞封堵躍窩示意圖 圖11-3填筑濾料示意圖汛后水位回落后,還需按照上述翻填夯實法重新進行翻筑處理。.填筑反濾料對于伴隨有滲水、管涌險情,不宜直接翻筑的背水坡跌窩,可采用此法搶護。具體作法是:先將跌窩內松土和濕軟土壤挖出,然后用粗沙填實,如滲涌水勢較大,可加填石子或塊石、磚塊、梢料等透水料消殺水勢后,再予填實。待跌窩填滿后,再按反濾層的鋪設方法搶護,見圖11-3。修筑反濾層時,必須正確選擇反濾料,使之真正起到反濾作用。.伴有滑坡、漏洞險情的搶護(1)跌窩伴有漏洞的險情,必須按漏洞險情處理方法進行搶護,詳見第二章。(2)跌窩伴有滑坡的險情,必須按滑坡險情處理方法進行搶護,詳見第八章。決口搶險的實施堤防潰口險情的發(fā)生,具有明顯的突發(fā)性質。各地在搶險的組織準備、材料準備等方面都不可能很充分。因此,要針對這種緊急情況,采用適宜的堵口搶險應急措施。為了實現(xiàn)潰口的封堵,通??刹扇∫韵虏襟E。一、搶筑裹頭土堤一旦潰決,水流沖刷擴大潰口口門,以致口門發(fā)展速度很快,其寬度通常要達200~300m才能達到穩(wěn)定狀態(tài),如湖北的簰州灣、江西九江的江心洲潰口。如能及時搶筑裹頭,就能防止險情的進一步發(fā)展,減少此后封堵的難度。同時,搶筑堅固的裹頭,也是堤防決口封堵的必要準備工作。因此,及時搶筑裹頭,是堤防決口封堵的關鍵之一。要根據(jù)不同決口處的水位差、流速及決口處的地形、地質條件,確定有效搶筑裹頭的措施。這里重要的是選擇拋投料物的尺寸,以滿足抗沖穩(wěn)定性的要求;選擇裹頭形式,以滿足施工要求。通常,在水淺流緩、土質較好的地帶,可在堤頭周圍打樁,樁后填柳或柴料廂護或拋石裹護。在水深流急、土質較差的地帶,則要考慮采用抗沖流速較大的石籠等進行裹護。除了傳統(tǒng)的打樁施工方法,可采用螺旋錨方法施工。螺旋錨桿其首部帶有特殊的錨針,可以迅速下鋪入土,并具有較大的垂直承載力和側向抗沖力。首先在堤防迎水面安裝兩排一定根數(shù)的螺旋錨,拋下沙石袋后,擋住急流對堤防的正面沖刷,減緩堤頭的崩塌速度;然后,由堤頭處包裹向背水面安裝兩排螺旋錨,拋下沙石袋,擋住急流對堤頭的激流沖刷和回流對堤背的淘刷。亦有采用土工合成材料或橡膠布裹護的施工方案,將士工合成材料或橡膠布鋪展開,并在其四周系重物使它下沉定位,同時采用拋石等方法予以壓牢。待裹頭初步穩(wěn)定后,再實施打樁等方法進一步予以加固。二、沉船截流根據(jù)九江城防堤決口搶險的經(jīng)驗,沉船截流在封堵決口的施工中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沉船截流可以大大減小通過決口處的過流流量,從而為全面封堵決口創(chuàng)造條件。在實現(xiàn)沉船截流時,最重要的是保證船只能準確定位。在橫向水流的作用下,船只的定位較為困難,要精心確定最佳封堵位置,防止沉船不到位的情況發(fā)生。采用沉船截流的措施,還應考慮到由于沉船處底部的不平整,使船底部難與河灘底部緊密結合的情況,見圖12-1。這時在決口處高水位差的作用下,沉船底部流速仍很大,淘刷嚴重,必須迅即拋投大量料物,堵塞空隙。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考慮在沉船的迎水側打鋼板樁等阻水。有人建議采用在港口工程中已廣泛采用的底部開艙船只拋投料物,見圖12-2。這種船只拋石集中,操作方便。在決口搶險時,利用這種特殊的拋石船只,在堵口的關鍵部位開艙拋石并將船舶(a)裝料時;(b)卸料時圖12-1沉船底部空隙示意圖1-料艙;2-空艙;3-統(tǒng)艙;G-重心;W-浮心三、進占堵口在實現(xiàn)沉船截流減少過流流量的步驟后,應迅速組織進占堵口,以確保順利封堵決口。常用的進占堵口方法有:立堵、平堵和混合堵三種。.立堵法從口門的兩端或一端,按擬定的堵口堤線向水中進占,逐漸縮窄口門,最后實現(xiàn)合龍。采用立培法,最困難的是實現(xiàn)合龍。這時,龍口處水頭差大,流速高,使拋投物料難以到位。在這樣的情況下,要做好施工組織,采用巨型塊石籠拋入龍口,以實現(xiàn)合龍。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從口門的兩端架設纜索,以加快拋投速率和降低拋投石籠的難度。.平堵法沿口門的寬度,自河底向上拋投料物,如柳石枕、石塊、石枕、土袋等,逐層填高,直至高出水面,以堵截水流。這種方法從底部逐漸平鋪加高,隨著堰頂加高,口門單寬流量及流速相應減小,沖刷力隨之減弱,利于施工,可實現(xiàn)機械化操作。這種平堵方式特別適用于前述拱型堤線的進占堵口。平堵有架橋和拋投船兩種拋投方式。.混合堵混合堵是立堵與平堵相結合的堵口方式。堵口時,根據(jù)口門的具體情況和立堵、平堵的不同特點,因地制宜,靈活采用。如在開始堵口時,一般流量較小,可用立堵快速進占。在縮小口門后流速較大時,再采用平堵的方式,減小施工難度。在1998年抗洪斗爭中,借助人民解放軍工兵和橋梁專業(yè)的經(jīng)驗,采用了“鋼木框架結構、復合式防護技術”進行堵口合龍。這種方法是用40mm左右的鋼管間隔2.5m沿堤線固定成數(shù)個框架。鋼管下端插入堤基2m以上,上端高出水面1~1.5m做護攔,將鋼管以統(tǒng)一規(guī)格的連接器件組成框網(wǎng)結構,形成整體。在其頂部鋪設跳板形成橋面,以便快速在框架內外由下而上、由里向外填塞料物袋,以形成石、木、鋼、土多種材料構成的復合防護層。要根據(jù)結構穩(wěn)定的要求,做好成片連接、框網(wǎng)推進的鋼木結構。同時要做好施工組織,明確分工,銜接緊湊,以保證快速推進。四、防滲閉氣防滲閉氣是整個堵口搶險的最后一道工序。因為實現(xiàn)封堵進占后,堤身仍然會向外漏水,要采取阻水斷流的措施。若不及時防滲閉氣,復堤結構仍有被淘刷沖毀的可能。通常,可用拋投粘土的方法,實現(xiàn)防滲閉氣。亦可采用養(yǎng)水盆法,修筑月堤蓄水以解決漏水。土工膜等新型材料,也可用以防止封堵口的滲漏。第十三章?lián)岆U工程的善后處理汛期搶險是防汛緊急時期所采取的應急措施,受各種條件的制約,一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