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本嬌女男女終有別-《木蘭詩》解讀_第1頁
木蘭本嬌女男女終有別-《木蘭詩》解讀_第2頁
木蘭本嬌女男女終有別-《木蘭詩》解讀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木蘭本嬌女,男女終有別——《木蘭詩》解讀

教到我喜愛的?木蘭詩》了,記不清這是第幾回執(zhí)教這篇經典課文了。每教一遍,總覺得“溫故而知新〞。把我自己對這首詩的另類解讀寫在這兒,我知道很多說法連自圓其說也做不到,遑論正確了。貽笑大方也是一種勇氣嘛。竊以為這篇詩歌應該放到高中去,初中的孩子們實在不能體察其妙處之十一啊。但是,我還是要盡力地教吧!

——寫在前面

男人就是男人,女人就是女人。男人不可能成為女人,女人不可能成為男人。哪怕你女扮男裝也終究掩飾不了女人的天性。

?木蘭詩》就是要告訴我們這個道理?;诖?,全詩處處在暗示我們:木蘭永遠是個可愛的女孩兒。

開頭就是女人的形象:“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不聞機杼聲,惟聞女嘆息。〞男耕女織是農耕時代典型的性別角色分工。所以,木蘭是一個勤勞的女孩,她在織布。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這種寫作技巧早在一千多年前北朝就被?木蘭詩》掌握了。

妙的是下面的句子:“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女亦無所思,女亦無所憶。〞按常理,妙齡少女在那里嘆息,應該是思春了吧?所以詩歌要問“問女何所思,問女何所憶〞,這個問順乎常情。這就為下面的事出突兀作了鋪墊——原來是“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阿爺無大兒,木蘭無長兄,愿為市鞍馬,從此替爺征。〞自然地交代出木蘭的家庭情況,同時又為后文的“阿姊聞妹來,阿弟聞姊來〞做了交代。問題來了:既然木蘭有姐姐,有弟弟,從性別講,應該是弟弟代父出征才合理啊,為什么弟弟不去?道理很簡單:弟弟還小。那為什么姐姐不去呢?可見女人出征這件事是很有難度的,既不合規(guī)矩〔古代打仗是男人的專利〕,又需要足夠的勇氣。可見木蘭這個妙齡女子勇氣過人,孝道天地可鑒。

緊接著來了四句:“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有人說這是廢話,去市場買戰(zhàn)場用具就罷了,還要“東西南北〞,這么復雜干嗎。其實這是民歌常用的鋪排手法,源頭要追溯至詩經,看“國風〞里每一首幾乎都有這樣的鋪排。近代民歌還保存了這個特色,如?十送紅軍》里“一送〞、“二送〞、“三送〞……羅嗦不??木蘭詩》后面還有類似的鋪排,在此不贅述。這樣的鋪排到底有沒有作用呢?我個人認為還是很有作用的,至少它敘述了一種心情?!皷|市買〞、“西市買〞、“南市買〞、“北市買〞——興奮、忙碌之狀可感,并無緊張焦慮,可見木蘭是一個天性大膽的女孩子!同時也表明木蘭是一個心思綿密的女孩,她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嘛。對此我還產生了疑問:誰有見過打仗還要自己準備戰(zhàn)爭用品的?這是國家的任務啊。我由此推知木蘭去打仗是出于無奈,但是也有無奈中的積極!這表明她深明愛國大義。北朝時期,北方游牧民族間戰(zhàn)爭頻仍,人民往往把保家衛(wèi)國的戰(zhàn)爭視為當然??偠灾?,這個“東西南北〞的準備也凸現了木蘭的女孩形象。換個男人,恐怕不會這樣細致吧?

到了我最喜愛的詩句了:“旦辭爺娘去,暮至黃河邊。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但辭黃河去,暮宿黑山頭。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我十分拜服這首民歌的作者,他選材非常有特點——后文寫十年戰(zhàn)爭只有寥寥數語,大量的篇幅都在寫戰(zhàn)前戰(zhàn)后,不能不說別具匠心。黃河邊、黑山頭,是木蘭這個從未出過遠門的嬌嬌少女露宿的地方,這樣的地點選得好?;慕家巴?,女孩子,夜宿,你能把這些場景想象出來嗎?你就想象吧,想象這個本應在父母身邊撒嬌的女孩子,是如何度過這些遠赴戰(zhàn)場的不眠之夜的。作者還渲染了木蘭的心理:“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黃河流水鳴濺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啾啾〞——多么真切細膩的女孩子心理!讀者不禁要問:這樣一個嬌弱的女孩,能上殘酷的戰(zhàn)場殺敵?男女有別,“戰(zhàn)爭,讓女人走開!〞——你會不會也發(fā)出這樣呼喊?那兩個擬聲疊音詞“鳴濺濺、鳴啾啾〞認為簡直是神來之筆:黃河的流水聲、遠處戰(zhàn)馬的嘶鳴聲,在沉寂的夜空中久久回響,響在這個嬌嬌少女的耳際……以精心選擇的這兩種聲音來襯托心情,其精妙之處,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接著就是“萬里赴戎機,關山度假設飛。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語言之典雅,對仗之精準,是歷來學者疑心此詩經過專業(yè)文人加工的證據。總之,殘酷的戰(zhàn)爭場面,只通過“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的非殺戮場面來表現——作者還是關照了女孩子的心理——既然是嬌柔的女孩子,完全不必用血淋淋的畫面來刻畫吧?但是,“朔氣傳金析,寒光照鐵衣〞還是可以讓我們可以盡情地感知戰(zhàn)場的殘酷程度。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珊箚査?,木蘭不用尚書郎。愿馳千里足,送兒還故土。〞讀到這兒,我不知該用什么詞語來贊美這個可愛的女孩了?!耙曞X財如糞土,視功名如浮云〞——這個評價太俗氣了。我只想請大家注意這句中的一個“兒〞字。沒有用“我〞,用了個“兒〞!在經過了十年的殘酷戰(zhàn)爭的磨礪之后,在至高無上的皇帝面前,木蘭還是一個淘氣可愛的女孩子本色!當然,此時的皇帝還不知道面前的這位戰(zhàn)功赫赫的將軍居然是個女孩,同在朝堂的將相們也不知道這個威風凜凜的同僚是個女孩,只有自己知道自己是何人的木蘭在心里竊笑……在仁慈而威嚴的皇上面前,木蘭嬌嗔地說:“皇上,您給的這些我不需要,只愿您賞兒一匹快馬,兒希望回到朝夕盼望的爺娘身邊。〞說完,也許木蘭還在那兒掩口竊笑呢。

“爺娘聞女來,出郭相扶將。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小弟聞姊來,磨刀霍霍向豬羊。〞這個鋪排,把家人得知他們離家十載終建奇功親人即將返家的喜氣渲染到了極致!在親人的眼里,木蘭還是那個嬌滴滴的女兒,那個淘氣愛美的妹妹,那個懂事明理的姐姐……這個鋪排顯示出和平富足的生活場面,其實也從側面暗示了木蘭這些英雄們保家衛(wèi)國的成果。

最精彩的句子出來了:“開我東閣門,坐我西閣床。脫我戰(zhàn)時袍,著我舊時裳。當窗理云鬢,對鏡貼花黃。出門看搭檔,搭檔皆驚惶。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注意,此時的稱說改成“我〞了。敘事角色變了,作者情不自禁地把自己變成木蘭了!用“我〞來刻畫心理活動,當然是最恰當的選擇。不惜潑墨如水,作者要我們跟他一起感知的,是木蘭終還女兒身份的興奮、喜悅、沖動……?木蘭詩》從頭至尾要強調的,就是木蘭是個女孩子,盡管男人的世界很誘惑,男人的身份可以讓她獲得很多人夢寐以求的東西,但是,花木蘭還是渴望做一個女孩子!她永遠是個女孩子!是個嬌美的女孩兒,是個孝順的女孩兒,是個樸實的女孩兒,是個聰慧的女孩兒……男女終有別,女人就是女人,可以比男人美麗,比男人勇敢,比男人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