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精品考試資料精品考試資料/精品考試資料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專題題庫1.與英文Culture對譯的漢語是〔C〕。A.文學B.文章C.文化D.精神文明2.在西方國家,〞文化〞一詞本來的含義是〔C〕。A.繪畫B.修飾C.種植D.文章3.〞文化〞一詞中,〞文〞在中國古漢語中的本義是(D)。A.文明B.天文C.人文D.花紋4.〞文化〞一詞中,〞化〞在中國古漢語中的本義是〔D〕。A.化學B.文學C.化解D.改易5.〞圣人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于〔C〕。A.《論語》B.《莊子》C.《周易》D.《尚書》6.〞凡武之興,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誅〞出自〔A〕。A.《說苑·指武》B.《禮記·中庸》C.《論語·雍也》D.《荀子·天論》7.〞文化不改,而后加誅〞是〞文化〞在漢語中的最早出處,其時代在〔B〕。A.秦朝B.漢朝C.春秋D.戰(zhàn)國8.〞以文化輯和于內,用武德加于外遠也〞出自〔B〕。A.《左傳》B.《昭明文選》C.《唐律疏議》D.《孫子兵法》9.以下選項中屬于狹義文化產品的是〔B〕。A.生產工具B.書籍C.筷子D.衣物10.鐘敬文提出〞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可以分為三種干流〞,即上層文化、中層文化、下層文化。又將中下層文化歸納為(A)。A.民俗文化B.市民文化C.娛樂文化D.工藝文化11.中國傳統(tǒng)文化,是指〔C〕的文化。A.漢唐時期B.宋元明清時期C.1840年鴉片戰(zhàn)爭以前D.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前12.中國傳統(tǒng)文化危機和中國近代文化開端始于〔D〕。A.1949年B.1919年C.1644年D.1840年13.以下有關制度文化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B〕。A.它是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中介B.它在文化體系中穩(wěn)定性不強C.它是物質文化的反映形式D.它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態(tài)14.以下哪項不屬于制度文化層的?(D)A.家族制度B.婚姻制度C.官吏制度D.服飾文化15.文化差異性的關鍵表現(xiàn)在〔C〕。A.物質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禮俗文化16.思維方式、行為準那么、價值趨向、宗教感情、倫理觀念以及審美情趣屬于〔C〕。A.物質文化B.禮俗文化C.精神文化D.制度文化17.宗教信仰、思維模式、教育思想等方面屬于〔C〕。A.物質文化B.制度文化C.精神文化D.行為文化1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整體,都是(A)的產物。A.農業(yè)文化B.工業(yè)文明C.手工業(yè)文明D.工商業(yè)文明19.越是早期,人類文化的創(chuàng)造越是受制于它的〔C〕。A.氣候條件B.經濟條件C.地理條件D.國際條件20.以下哪項不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特點〔C〕。A.延續(xù)性B.兼容性C.宗教性D.倫理性21.提出〞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的是〔B〕。A.陳獨秀B.孫中山C.章太炎D.胡適22.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為(C)。A.世界語B.英語C.漢語D.法語23.作為一個重統(tǒng)的國家,在文化層面上有著各種各樣的統(tǒng)系意識,那么,其中最根本的統(tǒng)系觀念是〔A〕。A.正統(tǒng)B.道統(tǒng)C.文統(tǒng)D.佛統(tǒng)24.中華民族是一個具有憂患意識的民族。早在《易傳》中就有〞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亂,是以身安而國家可保也。〞近年來,憂患意識一詞頻繁出現(xiàn)在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講話中,這說明,中國傳統(tǒng)思想〔B〕。A.即將成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B.影響當代中國人的價值觀念和中國的發(fā)展道路C.是當代中國人的精神財富,應該毫無保留地繼承D.是最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應當成為世界的主流思想25.中國的傳統(tǒng)繪畫與詩歌、散文、楹聯(lián)、書法以及篆刻相互影響、相互交融,形成了詩書畫一體的藝術形式,成為與西方藝術風格迥異的東方藝術的代表形式之一。這說明〔D〕。A.傳統(tǒng)文化具有歷史性B.傳統(tǒng)文化具有穩(wěn)定性C.傳統(tǒng)文化具有繼承性D.傳統(tǒng)文化具有民族性26.一些社會學專家認為,目前年輕一代對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缺乏感性認識和深層了解,造成了對民族節(jié)日的淡漠。傳統(tǒng)民族節(jié)日要深入人心,需要各界重視,加大宣傳力度,讓年輕人了解傳統(tǒng)節(jié)日的內涵,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圍。之所以要重視民族節(jié)日是因為〔B〕。①尊重文化多樣性首先要尊重和認同本民族文化②傳統(tǒng)文化始終能推動社會進步③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一個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④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②③27.不少地方的民間文化由于多年來沒有受到重視,基本上處于一種〞自生自滅〞的狀態(tài),剪紙、木偶、皮影等傳統(tǒng)文藝幾近〞瀕危〞。文化部決定實施〞中國民間文化保護工程〞,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C〕。A.傳統(tǒng)文化都是民族精神的火炬B.傳統(tǒng)文化始終對社會起積極的促進作用C.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紐帶D.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28.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德治而輕法治。而中國共產黨把依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結合起來作為治國方略。這是因為(D)。A.只有拋棄傳統(tǒng)文化,才能求得新發(fā)展B.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始終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C.傳統(tǒng)文化對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始終起著消極的阻礙作用D.傳統(tǒng)文化順應社會生活的變遷,才能對社會與人的發(fā)展起積極作用29.中華傳統(tǒng)文化是中華民族的寶貴精神財富。以下思想在今天仍具有積極意義的是(A)。①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樂且耽;宜爾室家,樂爾妻帑(《詩經》)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周易》)③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④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道德經》)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0.不管是中國內地、港澳臺地區(qū),還是在其他國家的華人,每到清明都會祭祖掃墓,端午吃粽子賽龍舟,中秋賞月,重陽登高,除夕吃年夜飯,這說明(B)。A.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穩(wěn)定性B.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和發(fā)展的精神紐帶C.傳統(tǒng)習俗對社會生活產生深刻影響D.這是傳統(tǒng)習俗的繼承與發(fā)展31.對待中國傳統(tǒng)文化,既有〞兼收并蓄、全盤繼承〞的守舊主義,也有〞全盤拋棄、徹底西化、完全歐美〞的民族虛無主義和歷史虛無主義。這兩種態(tài)度的共同錯誤在于(D)。A.否定了傳統(tǒng)文化鮮明的民族性B.違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那么C.否定了傳統(tǒng)文化的相對穩(wěn)定性D.違背了對待傳統(tǒng)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原那么32.京劇是我國的〞國粹〞。隨著電影《梅蘭芳》的上映,觀眾中掀起了一股〞京劇熱〞,這啟示我們(D)。A.要發(fā)揮文化對人深遠持久的影響作用B.要發(fā)揮文化對社會發(fā)展的促進作用C.要對傳統(tǒng)文化加以甄別、改造、剔除D.要堅持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和發(fā)展33.2014年是我國實施〞中國民族民間文化保護工程〞的第八年,文化部采取多項措施積極推進。之所以要保護傳統(tǒng)文化,是因為(B)。①沒有文化的保護與繼承,就沒有文化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②傳統(tǒng)文化始終對社會起積極的促進作用③傳統(tǒng)文化是維系民族生存與發(fā)展的精神紐帶④傳統(tǒng)文化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34.就一般情況來說,〞人猿相揖別〞的標志是〔A〕。A.開始制造使用工具B.開始使用火C.服飾的使用D.出現(xiàn)宗教意識萌芽35.骨針、弓箭大約發(fā)明于〔B〕。A.舊石器時代早期B.舊石器時代晚期C.新石器時代晚期D.夏朝36.新石器時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D〕。A.捕澇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B.采集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C.手工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D.農業(yè)、制陶和石器的磨制與鉆孔37.仰韶文化屬于〔C〕。A.舊石器時代B.中石器時代C.新石器時代D.金石并用時代38.河姆渡遺址位于〔B〕。A.黃河流域B.長江流域C.珠江流域D.遼河流域39.考古發(fā)掘發(fā)現(xiàn)的大汶口文化早期的同性合葬墓,反應了當時的〔C〕現(xiàn)象。A.同性戀B.族內群婚C.族外婚D.對偶婚40.中國上古文化主要分布在〔C〕。①百越集團②華夏集團③東夷集團④苗蠻集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41.司馬遷的《史記》中,〞五帝〞的譜系是〔C〕。A.神農氏、有巢氏、黃帝、高辛和堯B.有巢氏、黃帝、高辛、堯和舜C.黃帝、顓頊、高辛、堯和舜D.黃帝、高辛、神農、堯和禹42.有〞人文初祖〞美譽的是〔D〕。A.伏羲B.神農C.炎帝D.黃帝43.華夏族的最終形成大約是在時期是〔D〕。A.夏B.商C.漢D.春秋戰(zhàn)國44.商朝的鼎盛時期是〔B〕。太甲時期B.武丁時期C.盤庚時期D.祖辛時期45.商代文化的特點為〔A〕。A.宗教崇拜B.尚忠C.重農D.重商46.殷商時期的文化是神本文化,以下不是殷商時期文化特征的是〔D〕。A.尊神B.尚鬼C.嗜酒D.以蓍草占吉兇47.從殷墟卜辭來看,殷商時期已完成了對天上最高權威神的創(chuàng)造,這種神叫(C)。A.日神B.元始天尊C.上帝D.玉皇大帝48.商代對中國文化最大的貢獻集中反映在(C)。A.銅器B.遷都C.使用文字D.建筑49.根據夏商周斷代工程的觀點,牧野之戰(zhàn)發(fā)生在公元前〔A〕年。A.1046B.1045C.1050D.102750.以下哪項不屬于周公的思想〔D〕。A.天命靡常,惟德是輔B.敬德保民C.明德慎罰D.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51.周幽王被犬戎所殺的年份是〔D〕。A.公元前717年B.公元前727年C.公元前737年D.公元前771年52.夏商周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標志有〔C〕。①創(chuàng)造了甲骨文與金文②宗法制度和家國同構政治結構的形成③諸子蜂起,百家爭鳴④初步形成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53.春秋戰(zhàn)國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標志有〔B〕。①天命神權思想和陰陽五行學說的產生②諸子蜂起,百家爭鳴③儒家經典的初步形成和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的發(fā)展④科技文化的成就杰出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54.戰(zhàn)國時期,我國士文化首度崛起,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不屬于這種原因是〔D〕。A.當時的經濟基礎出現(xiàn)了大的變化。B.教育從巫那里下放,出現(xiàn)了私學。C.當時諸侯為求富國強兵,紛紛延納賢士。D.征伐戰(zhàn)爭使得原來的奴隸獲得人身自由,成為士。55.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軸心時代〞是指哪個時期?〔A〕A.春秋戰(zhàn)國B.秦漢C.隋唐D.魏晉南北朝56.中國地域文化形成是在〔B〕。A.夏商周B.春秋戰(zhàn)國C.秦漢D.隋唐57.地域文化是正統(tǒng)文化的〔B〕。A.附屬B.資源C.歸宿D.替代58.先秦時期,是區(qū)域文化大發(fā)展的時期,其中源于齊魯的是(A)。A.儒家文化B.法家文化C.道家文化D.楚辭文化59.成語〞雞鳴狗盜〞與戰(zhàn)國四公子哪個相關?〔A〕A.齊孟嘗君B.趙平原君C.魏信陵君D.楚春申君60.秦代統(tǒng)一文化的措施有〔A〕。①書同文②度同制③行同倫④車同軌⑤地同域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⑤61.東漢學者鄭玄解釋說,〞道〞是寬多少的路(C)。A.八尺B.十二尺C.十六尺D.二十尺62.秦始皇為了加強專制統(tǒng)治,采納了〔C〕的建議,導致〞焚書坑儒〞事件的出現(xiàn)。A.呂不韋B.韓非C.李斯D.商鞅63.秦漢以后,中華大地上的各民族大致可以分為幾個文化類型,其中不包括〔D〕。A.北方草原游牧文化B.南方山地游耕文化C.中原定居農業(yè)文化D.東南沿海漁業(yè)文化64.秦滅六國后全面推行何種政治制度?〔C〕A.封建制
B.奴隸制
C.郡縣制
D.行省制65.先秦文化終至統(tǒng)一,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C)。A.諸子學術逐漸消B.秦始皇統(tǒng)一了文字C.政治上的大一統(tǒng)D.漢武帝獨尊儒術66.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定型是在(B)。A.春秋戰(zhàn)國B.秦漢時期C.魏晉南北朝D.隋唐時期67.〞山東出相,山西出將〞說的是〔B〕時期的事情。A.西周B.秦漢C.兩宋D.明清68.秦漢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標志有〔B〕。①儒家經典的初步形成和傳統(tǒng)倫理道德思想的發(fā)展②王充著《論衡》③基本形成以儒家為核心的傳統(tǒng)文化模式④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A.①③B.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69.宗白華先生說:〔B〕時期是〞中國政治上最混亂、社會上最苦痛的時代,然而卻是精神史上極自由、極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濃于熱情的一個時代〞。A.春秋戰(zhàn)國B.漢末魏晉六朝C.五代十國D.宋遼夏金70.魏晉藝術表現(xiàn)出來最大的特點是〔A〕。A.氣韻生動B.樸質渾厚C.小巧精美D.怪誕離奇71.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要標志是〔D〕。①佛教的傳入和道教的產生②道教的完善與佛教的傳播③玄學的興起④儒學的繁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72.唐代文化高度發(fā)達,代表性的種類也很多,下面所列不能代表唐代文化的是(B)。A.詩歌B.鐘鼎C.書法D.舞蹈73.陜西省一塊著名的〞無字碑〞,它與哪位皇帝有關?〔C〕A.秦始皇B、漢武帝C.武那么天D.唐太宗74.迫使中華經濟文化重心向東南推進的不包括〔D〕。A.永嘉之亂B.安史之亂C.靖康之難D.七國之亂75.我國歷史上文化南移經過了幾個時期,其中第二個時期是〔B〕。A.戰(zhàn)國時期楚文化的興起B(yǎng).唐代的〞安史之亂〞C.永嘉之亂D.靖康之難76.安史之亂造成文化的南移,其結果是〔A〕。A.南方經濟遠遠超過北方,為文化南移埋下伏筆B.南方經濟與北方經濟持平C.南方成為政治中心D.南方文化遠遠超過北方77.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晉、后漢、〔B〕。A.東周B.后周C.南宋D.北宋78.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鼎盛是在(D)。A.秦漢時期B.魏晉南北朝C.隋唐時期D.兩宋時期79.宋文化格調雅,神韻超然表達在〔D〕。A.宋畫的淡遠B.宋詩的淺易C.宋詞的俚俗D.宋文紆徐委備80.名士文化不斷演變,名士從置身山林一變而為設館授徒、主持講壇、批評朝政,是在〔C〕。A.兩漢B.隋唐C.宋元D.明清81.元朝滅亡南宋,導致了〔C〕。A.東部文化的西移B.西部文化的東移C.江南文化的大量北移D.北方文化的南移82.元朝把它統(tǒng)治下的人民分為四等人,其中第四等是〔D〕。A.蒙古人B.色目人C.漢人D.南人83.元朝按職業(yè)將人們分為十等,其中排第九的是〔D〕。A.乞丐B.娼妓C.獵人D.儒生84.〞儒戶〞出現(xiàn)在(C)。A.唐朝B.宋朝C.元朝D.明朝85.宋元時期中國傳統(tǒng)文化繼續(xù)發(fā)展的主要標志有〔B〕。①兼容并包的文化氣派②以理學為代表的儒家新學派的形成③市民文化的興起④區(qū)域文化形成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④86.從整個封建社會發(fā)展歷史看,明清時代可以稱之為〔C〕。A.軸心時代B.黃金時代C.蛻變時代D.鼎盛時代87.明清兩代嚴厲的文化專制突出表現(xiàn)在〔A〕。A.文字獄盛行B.焚書坑儒C.獨尊儒術D.文人屬于第九等人88.中國獨特的地理條件,制約著它的獨特文明形態(tài)和(D)。A.文化體系 B.文化內涵C.文化結構 D.文化方向89.中華民族的搖籃是〔C〕。A.珠江流域B.松花江流域C.黃河流域D.長江流域90.將天下劃分為〞九州〞最早見于(C)。A.《韓非子》B.《淮南子》C.《禹貢》D.《春秋繁露》91.中國古代所謂〞西南夷〞雜居的地區(qū)主要是指(D)。A.青藏高原B.西藏高原C.成都平原D.云貴高原92.成語〞一衣帶水〞中的〞水〞原指〔B〕。A.黃河B.長江C.淮河D.珠江93.〞楚河〞和〞漢界〞在今天的哪個省〔B〕。A.湖北B.河南C.河北D.湖南94.關于京杭大運河,下面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B〕A.它北起北京,南到杭州B.流經河南洛陽C.溝通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D.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運河95.在古代大一統(tǒng)時期,擁有領土最多的朝代是〔B〕。A.清
B.元
C.唐
D.宋96.〞陽關大道〞原是指通往那里的道路?〔B〕A.東海
B.西域
C.南國
D.中原97.在我國清朝時期,湖廣總督的統(tǒng)轄區(qū)域范圍是在哪里?〔B〕A.青海湖附近
B.湖南湖北
C.湖南湖北廣西D.湖南湖北廣東98.以下哪個不是北京的別稱?(C)A.大都B.中都C.上都D.南京99.以下哪個不是中國六大古都〔A〕。A.南昌
B.開封
C.西安
D.洛陽100.〞鐘山龍盤,石頭虎踞,此乃帝王之宅也。〞是說的什么地方?〔B〕A.北京
B.南京
C.洛陽
D.開封A.河南B.C.D.102.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祖國大陸的人們開始和臺灣接觸,早在秦漢時期,臺灣在三國是稱為〔A〕。A.夷洲B.流求C.東番D.臺灣103.在中國名山中,五岳占有顯著的位置,其中〞中岳〞指的是〔D〕。A.泰山
B.華山
C.恒山
D.嵩山104.中國省名的由來源遠流長,有取省中重要城市之名的,如福建以福州、建州各取一字得名;有以省名蘊含深意的,如遼寧以遼河流域永久安寧得名;有以名勝為名的,如青海以青海湖得名;有以山川之勢得名的,如河南、河北以在黃河之南、之北而得名,山東、山西以在太行山之東、之西而得名。請問,寧夏以何得名?〔B〕A.取城市之名得名B.以蘊含深意得名C.以名勝得名D.以山川之勢得名105.以下歷史文化名城,地名讀音正確的選項是〔D〕。A.山西洪洞〔hónɡdònɡ〕B.河南中牟〔zhōnɡm(xù)óu〕C.湖北猇亭〔hǔtínɡ〕D.安徽歙縣〔shè*iàn〕10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中歌詠的名山是〔C〕。A.黃山
B.華山
C.泰山
D.廬山107.下面是貴州的一些風景名勝,哪一個被列為世界遺產名錄〔D〕。A.黃果樹
B.織金洞
C.梵凈山
D.荔波108.被稱為〞行星上的一個奇跡〞的貴州風景名勝之地為〔B〕。A.黃果樹
B.織金洞
C.馬嶺河
D.荔波109.貴陽又被稱為什么城?〔A〕A.筑城
B.羊城
C.榕城
D.石頭城110.以下哪個不屬于西湖十景〔D〕A.三潭印月B.蘇堤春曉C.平湖秋月D.虎丘塔影111.陶淵明的故鄉(xiāng)在今〔A〕。A.九江縣B.星子縣C.桃源縣D.南昌市112.浙江菩提普陀山是〔B〕〞四大名山〞之一。A.道教B.佛教C.太平道D.伊斯蘭教113.中國歷史上,南方把定期貿易的場所稱作(D)。A.市 B.集C.廟市 D.墟114.古代所稱五谷,是指黍、稷、麥、菽、(A)。A.稻
B.棉
C.粱
D.粟115.《周易》說〞不耕獲,未富也。〞這說明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B〕是財富的來源。A.戰(zhàn)爭B.農耕C.經商D.販賣116.籍田禮開始確立下來是在〔A〕時期。A.西周B.西漢C.唐朝D.宋朝117.司馬遷曾在《史記》中把當時的〞天下〞劃分為〔C〕大基本經濟區(qū),并對各地的地域文化習俗進行咯全面介紹。A.六B.五
C.四D.三118.清朝皇帝親行開耕禮的文物藏品,現(xiàn)保存在北京的〔D〕。A.日B.月壇C.天壇D.地壇119.度量衡是我國古代使用的計量單位,其中〞量〞是指的哪個方面的標準?〔C〕A.長度B.面積C.容量D.重量120.成語〞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計量單位,其中〞咫〞和〞尺〞哪個更長?〔B〕
A.咫B.尺121.我國制鹽業(yè)的迅速發(fā)展是在〔D〕。A.春秋B.戰(zhàn)國C.秦代D.漢唐122.筒車在我國的哪個朝代就開始使用了?〔C〕A.戰(zhàn)國
B.漢代
C.唐代D.宋代123.在封建社會中,以下由政府專賣的商品是〔B〕。A.茶與稻B.鹽與鐵C.紙與布D.酒與油124.造成中國古近代出現(xiàn)〞千年田八百主〞這樣一個奇特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B〕。A.嫡長子繼承財產B.多子分繼財產C.小農經濟思想D.土地兼并思想125.徽商和晉商在歷史上非常有名,他們貿易的方式屬于〔B〕。A.農商經營B.行商經營C.坐商經營D.官商經營126.明清時期,長江三角洲一帶經濟作物大發(fā)展,糧食多仰仗兩湖一帶,故有(A)之說。A.〞湖廣熟,天下足〞B.〞蘇湖熟,天下足〞C.〞蘇常熟,天下足〞D.〞兩湖熟,天下足〞127.中國傳統(tǒng)三大出口商品是〔B〕。A.絲綢、陶瓷、銅鏡B.絲綢、陶瓷、茶葉C.絲綢、陶瓷、漆器D.絲綢、陶瓷、鐵器128.孔子弟子中擅長做生意的是〔C〕。A.子路B.子張C.子貢D.顏回129.孔子的得意門生,擅長經商的端木賜,字〔B〕。A.子路B.子貢C.子淵D.子思130.關于〞重農抑商〞政策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C〕。A.首先在戰(zhàn)國時期實施B.源于戰(zhàn)國的〞耕戰(zhàn)〞政策C.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之后,全面推行這一政策,實行重要工商業(yè)的國家壟斷D.嚴重地束縛了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的個性131.我國歷史上經歷了多次改革,涌現(xiàn)出不少的改革家,以下改革家和改革措施對應正確的一項為哪一項〔D〕。A.管仲——廢井田,開阡陌B.王安石——條鞭法C.張居正——青苗法D.雍正皇帝——攤丁入畝132.以下古代土地政策中是北魏孝文帝頒行的是〔A〕。A.均田制B.屯田制C.租庸調制D.井田制133.建國之初編造賦役黃冊和魚鱗圖冊的朝代是(C)。A.宋B.元C.明D.清134.中國刺繡是在布上〞以針代筆,以線暈色〞的藝術,我國的刺繡馳名世界,被譽為〞東方藝術明珠〞,四大名繡不包括〔B〕。A.蘇繡B.京繡C.蜀繡D.湘繡135.在我國的什么時期,銅器銘文由原先的鑄造工藝發(fā)展到了手工鑿刻?〔B〕A.西周
B.戰(zhàn)國
C.漢朝D.唐朝136.一種特殊的工藝美術制品,采用藍色的原料,用紫銅打成胎型,填上釉料,入爐反復燒結再磨光而成。這指的是〔A〕。A.景泰藍B.彩陶C.琉璃D.銅鼎137.風箏最初是用來做什么的?〔A〕A.通報消息B.娛樂C.健身D.祈福138.古代中國政治生活中的頭等大事是(B)。①嫡長子繼承制②宗族祭祀③軍事討伐④宗法體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39.完整的宗法制出現(xiàn)于(C)。A.夏B.商C.周D.戰(zhàn)國140.中國古代宗法制度的基礎是(A)。A.血緣B.地緣C.親親D.同門141.〞內外有別,長幼有序〞所表達的是〔D〕。A.內陸型文化B.農業(yè)型文化C.道統(tǒng)型文化D.宗法型文化142.不屬于宗法型文化特點的是〔C〕。A.內外有別B.長幼有序C.民主平等D.真誠守信143.〔A〕時期,君主統(tǒng)治序列與宗族統(tǒng)治序列是合二為一的。A.西周B.漢代C.東晉D.唐朝144.〔B〕是宗族對中國古代政治的最要影響。A.儒家治理B.家國同構C.宗族關懷D.宗產繼承145.以下有關西周宗法制的說法,正確的選項是〔C〕。A.它由分封制演變而來B.周王自稱〞余一人〞C.王位傳遞表達傳嫡不傳賢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146.根據古代典籍的記載,禮樂制度源于〔C〕。A.周文王B.周武王C.周公旦D.姜子牙147.在傳統(tǒng)倫理道德規(guī)范方面,提出〞五倫十教〞的是〔C〕。A.周公B.孔子C.孟子D.董仲舒148.我國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D〕。A.金鑾殿B.宗廟C.天壇D.明堂149.《詩經·小雅·北山》中說〞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反映的是(A)。A.家國同構B.封國制度C.家族制度D.宗法制度150.以下哪項是不屬于西周時的地方長官?〔B〕A.諸侯B.太守C.大夫D.卿151.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B〕。A.太師、太保、太尉B.太師、太傅、太保C.太師、太保、太宰D.太師、太傅、太史152.秦朝的中央〞三公〞是(B)。A.太師、太傅、太保B.丞相、太尉、御史大夫C.尚書、中書、門下D.太尉、太常、太仆153.〞二千年之政,秦政也〞,這里的秦政指的是〔C〕。A.貴族政治B.古代民主政治C.古代官僚政治D.以上三種政治的混合狀態(tài)154.〞宰相〞的〞宰〞最早指〔B〕。A.高級官吏B.官吏統(tǒng)稱C.低級官吏D.皇帝155.據《周禮》記載,周朝專設司民之職,其職掌反映古代很早就有(D)。A.宗法制度B.察舉制度C.什伍里甲制度D.人口戶籍登錄管理制度156.中國古代專制時代控制人身自由的最基層的組織形式是(A)。A.什伍里甲制度B.郡縣制度C.戶籍制度D.宗法制157.春秋以前史官的身份可能是〔D〕。A.神職人員B.自然科學家C.政治家D.兼有上述三種身份158.說明中國傳統(tǒng)社會中央集權管理體制成熟的是〔D〕。A.宗法制的確立B.分封制的確立C.三公六卿制的確立D.三省六部制的確立159.某史書這樣描述某個機構:〞凡百司奏抄,侍中審定,那么先讀而署之,以駁正違失。凡制敕宣行,大事那么稱揚德澤,褒美功業(yè),覆奏而請施行;小事那么署而頒之。〞該史書所描述的機構應該是〔C〕。A.唐朝尚書省B.唐朝中書省C.唐朝門下省D.元朝中書省160.〞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古代書信通過郵驛傳遞,唐代管理這類工作的中央管理機構是〔A〕。A.尚書省B.中書省C.門下省D.內史省161.宋代樞密使分走的相權是(A)。A.兵權B.財權C.監(jiān)察權D.執(zhí)行權162.明朝大學士葉向高言:〞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這那么材料主要說明了〔B〕。A.內閣大臣雖非宰相,但擁有實權B.閣權與君權、部權沖突時,閣臣必敗C.明朝六部有超越君權的權力D.內閣與六部是爭權的兩個中央機構163.為了有效地控制地方,元朝統(tǒng)治者在地方設置的管理機構是〔B〕。A.西域都護
B.行中書省
C.宣政院
D.理藩院164.明朝建立后,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實行三司分權。〞三司〞指的是〔B〕。①承宣布政使司
②提刑按察使司③奴兒干都司
④都指揮使司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65.清朝中央政府對西藏管轄加強的標志是〔C〕。A.順治帝冊封五世達賴
B.康熙帝冊封五世班禪C.雍正時期設置駐藏大臣
D.乾隆時期設立伊犁將軍166.漢代實行的選官制度是〔B〕。A.分封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167.下面哪一項不是漢代的人材選拔制度?!睤〕A.征辟
B.察舉
C.任子
D.科舉168.察舉是一種由下向上選拔官吏的制度,其中最著名的三科為(A)。①賢良方正文學②孝廉③茂才④秀才⑤探花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③④169.曹魏時期選拔官吏的方法是(A)。A.九品中正制B.察舉C.科舉D.門第170.魏晉南北朝時期推行九品中正制的選官制度,其中〞品〞是指〔B〕。A.品評官的職位等級B.品評士人的家世等級C.劃分士人優(yōu)劣的等級D.授予士人官職的等級171.科舉制實行了〔C〕年。A.800B.1000C.1300D.1500172.中國科舉制度的雛形是(B)。A.九品中正制B.漢代察舉制度C.門閥士族制D.世卿世祿制度173.科舉制度創(chuàng)立于(B)時期。A.晉武帝 B.隋煬帝C.唐高祖 D.宋太祖174.唐太宗說:〞天下英雄,盡入吾彀中矣〞,說的是唐代的〔C〕制度。A.三省六部B.府兵C.科舉D.法律175.中國科舉制度成熟的時期是〔D〕。A.漢朝B.曹魏C.隋朝D.唐宋176.科舉中的行卷盛行于〔A〕。A.唐朝B.北宋C.南宋D.明朝177.科舉中的武舉是〔B〕設立的。A.唐太宗B.武那么天C.宋太祖D.明成祖178.唐代寒士崛起在制度文化上的保證是〔B〕。A.太宗對道教的崇奉B.科舉制的實施C.武那么天的圓融三教D.韓愈的排佛179.以下哪項不是宋代科舉考試中實行的〔D〕。A.鎖院B.糊名C.謄錄D.行卷180.明清時期,科舉制度日益僵化,行文的格式稱為〔D〕。A.行卷B.公卷C.投獻D.八股文181.歷史上,讀書人考試的文章格式與內容被嚴格規(guī)定,講究〞兩句破題,三句承題〞,反映的是哪一種選才任官制度?〔C〕A.察舉征辟B.九品官人C.八股取士D.孝廉薦舉182.科舉制中被稱為〞詞科〞的是(D)。A.秀才科B.明經科C.明法科D.進士科183.唐代新科進士放榜后的宴會稱為(C)。A.〞恩榮宴〞B.〞謝師宴〞C.〞曲江宴〞D.〞聞喜宴〞184.在我國明清時的科舉考試中,會試放榜是在農歷四月,該榜也被稱為以下哪種?〔A〕A.杏榜
B.桂榜
C.副榜D.會榜185.明清時期的科舉考試分為三級,其中〞鄉(xiāng)試〞是在〔D〕舉行的。A.鄉(xiāng)一級
B.縣一級
C.州一級
D.省一級186.〞三元及第〞的提法來源于中國古代的科舉考試制度,這里的〞三元〞指〔C〕。A.狀元、榜眼、探花B.秀才、舉人、進士C.解元、會元、狀元D.鄉(xiāng)試、會試、殿試187.在我國歷史上,〞學士〞是指什么?〔B〕A.學位
B.官名
C.秀才D.學歷188.唐宋科舉考試一般是把經學作為基本知識來考核的,明朝改用八股文取士,題目就出自〔C〕的《四書章句》。A.張載B.二程C.朱熹D.周敦頤189.中國制度文化中,對西方文官制度產生重大影響的是(C)。A.分封制B.宗法制C.科舉制D.君主專制制度190.中國古代府兵制最重要的特點是(A)。A.兵農合一B.兵商合一C.兵官合一D.兵學合一191.《三十六計》是表達我國古代卓越軍事思想的一部兵書,以下不屬于《三十六計》的是(B)。A.渾水摸魚B.反戈一擊C.笑里藏刀D.反客為主192.以下屬于〞三十六計〞的是〔C〕。①無中生有②破釜沉舟③隔岸觀火④笑里藏刀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93.〞風聲鶴唳〞這個成語與古代哪場戰(zhàn)爭有關?〔D〕A.赤壁之戰(zhàn)
B.長平之戰(zhàn)
C.官渡之戰(zhàn)
D.淝水之戰(zhàn)194.背水一戰(zhàn)的典故來自〔B〕。A.巨鹿之戰(zhàn)B.井陘之戰(zhàn)C.昆陽之戰(zhàn)D.城濮之戰(zhàn)195.以下諸子人物中,不是軍事家的是(C)。A.吳起B(yǎng).孫武C.蘇秦D.孫臏196.騎兵出現(xiàn)于〔B〕時期。A.春秋B.戰(zhàn)國C.秦漢D.魏晉南北朝197.〞圍魏救趙〞是〔B〕。A.馬陵之戰(zhàn)B.桂陵之戰(zhàn)C.崤之戰(zhàn)D.邲之戰(zhàn)198.以下哪個成語典故與項羽有關?(D)A.隔岸觀火B(yǎng).暗度陳倉C.背水一戰(zhàn)D.破釜沉舟199.〞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說的哪個歷史人物?〔A〕A.韓信
B.張良
C.樊噲
D.陳平200.〞退避三舍〞的典故來自〔A〕。A.城濮之戰(zhàn)B.桂陵之戰(zhàn)C.馬陵之戰(zhàn)D.長平之戰(zhàn)201.最早完整地刊載火藥配方和制造工藝的是北宋由曾公亮、丁度編成的〔C〕,該書成于1044年。A.《真元妙道要略》B.《武備志》C.《武經總要》D.《武經要略》202.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兵書是〔A〕。A.《孫子兵法》B.《孫臏兵法》C.《吳子兵法》D.《武經七書》203.中國古代的軍事教科書是編于北宋的〔A〕。A.《武經七書》B.《武備志》C.《兵經百篇》D.《百戰(zhàn)奇法》204.中國最早的火器部隊神機營是〔C〕組建的。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205.中國最早的國家法律為(D)。A.《刑書》B.《法經》C.《秦律》D.《湯刑》206.中國古代開創(chuàng)了公布成文法先例的是(B)。A.《湯刑》B.《刑書》C.《九刑》D.《法經》.207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初具規(guī)模的封建法典為(B)。A.《湯刑》B.《法經》C.《秦律》D.《九章律》208.公元前445年,魏文侯任命李悝為丞相主持魏國變法期間,〞集諸國刑典〞,著〔A〕。A.《法經》B.《秦律》C.《魏律》D.《呂刑》209.〔B〕正式確立〞十惡〞制度,犯十惡者,〞為常赦所不原〞。A.《晉律》B.《開皇律》C.《唐律疏議》D.《大明律》210.中國古代第一部行政法典是〔C〕。A.《法經》B.《唐律疏議》C.《唐六典》D.《宋刑統(tǒng)》211.中國古代最后一部封建法典是(B)。A.《刑書》B.《大清律例》C.《唐律》D.《九章律》212.東漢以來持續(xù)地開展了引禮入法的運動過程,這一過程完成的標志是(D).A.《法經》B.《九章律》C.《大清律例》D.《唐律疏議》213.中國古代法律的主要部分是〔A〕。A.刑法B.行政法C.民法D.訴訟法214.古代〞朝賞暮戮,忽罪忽赦〞的情形時有發(fā)生,這反映的是皇帝的〔C〕。A.行政權B.財經權C.司法權D.軍政權215.歷史上最表達法制特色的王朝是(A)。A.秦B.西漢C.東漢D.唐216.關于我國古代的法制,下面說法正確的選項是(B)。A.歷朝統(tǒng)治者都建立了健全的法制
B.古代中國從沒有實現(xiàn)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封建法律只針對百姓而不對官吏D.封建法制是相當嚴密的,只是與現(xiàn)在相比顯得落后了。217.封建正統(tǒng)法律思想的內容主要有〔A〕。①那么天順時,法自君出②禮律結合,法有差等③德主刑輔,先教后刑④據經解律,引經決獄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D.①②③218.〔D〕是《開皇律》確定的刑名。①死刑②流刑③肉刑④徒刑A.①③B.①②③C.②③D.①②④219.不屬于西周時期教學內容〞六藝〞范疇的是〔C〕。A.禮B.御C.畫D.射220.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創(chuàng)辦私學的教育家是〔B〕。A.周公B.孔子C.老子D.孟子221.〞因材施教〞思想的最早實踐者為(C)。A.老子B.莊子C.孔子D.孟子222.提出〞有教無類〞教育思想的是〔A〕。A.孔子B.孟子C.墨子D.朱熹223.為了孩子的學習環(huán)境而三次遷居的是哪個歷史故事?〔A〕A.孟母教子B.舉案齊眉C.岳母刺字224.〞子不學,斷機杼〞的教子典范是〔D〕。A.孔融之母B.孔子之母C.顏淵之母D.孟軻之母225.董仲舒說:〞仁而不智,那么愛而不別;智而不仁,那么知而不為。〞這說明,他認為教育應(D)。A.止于至善B.學思結合C.教學相長D.德育和智育并重226.中國古代教育程序的起點是〔A〕。A.格物B.致知C.誠意D.正心227.中國古代整個教育程序的最終階段(D)。A.修身B.齊家C.治國D.平天下228.我國最早的教育理論專著是〔B〕。A.《論語》B.《學記》C.《師說》D.《新學偽經考》229.關于中國古代教育的總體目標,有集中反映的典籍是〔C〕。A.《論語》B.《孟子》C.《禮記·大學》D.《荀子·勸學》230.《百家姓》成書于〔B〕。A.唐代B.北宋C.元代D.明代231.北宋初年出現(xiàn)了識字課本〔B〕,被采作兒童教材。A.《三字經》B.《百家姓》C.《千字文》D.《千家詩》232.我們熟悉的《百家姓》是按照什么方式排列的?〔B〕A.人口數量B.政治地位C.形成先后233.宋人王明清在其《玉照新志》中說:〞〔《百家姓》〕似是兩浙錢氏有國時小民所著。何那么?其首云:‘趙錢孫李’,蓋錢氏奉正朔,趙乃本朝國姓,故錢次之。〞材料主要說明了趙姓排首位的主要原因是〔A〕。A.封建社會的皇權獨尊B(yǎng).封建國家中央集權的加強C.封建等級制度的森嚴D.封建思想文化專制的強化234.《三字經》成書于〔C〕。A.漢代B.唐代C.南宋D.明代235.《千字文》編于(C)。A.先秦B.秦漢C.南北朝D.三國236.在整個中國古代,教育和科技最發(fā)達的朝代是〔C〕。A.漢B.唐C.宋D.清237.位于長沙,兩宋期間享有盛名,理學家朱熹曾在此講學的書院是〔B〕。A.白鹿洞書院B.岳麓書院C.應天府書院D.嵩陽書院238.四大書院中位于江西的是〔A〕。A.白鹿洞書院
B.石鼓書院
C.應天府書院
D.岳麓書院239.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中書院與地點不對應的是〔A〕。A.岳麓書院·湖南岳陽B.白鹿洞書院·江西廬山C.應天書院·河南商丘D.嵩陽書院·河南嵩山240.〞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這副由顧憲成撰寫的名聯(lián)所在地是〔D〕。A.湖南岳麓書院B.江西白鹿洞書院C.河南嵩陽書院D.江蘇東林書院241.〔D〕是漢代最高學府,不僅是全國文教中心和示范教學的輻射源,而且在國家政治生活中也發(fā)揮著重要作用和影響。A.鴻都門學B.四門學C.國子學D.太學242.我國最早的文藝類專門學校是漢代建立的〔C〕。A.四門學B.太學C.鴻都門學D.國子學243.〔D〕設立國子監(jiān),是中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A.漢武帝B.唐太宗C.晉武帝D.隋煬帝244.中國古代較為全面概括系統(tǒng)思想的觀念是〔D〕。A.道德觀B.邏輯觀C.陰陽觀D.五行觀245.《周易》包括《經》和〔A〕兩部分。A.傳B.像C.卦D.言246.八卦的象征意義是:乾為天、〔D〕為地。A.震B(yǎng).巽C.坎D.坤247.關于八卦的起源,下面的說法不正確是〔A〕。A.《河圖》所出的形狀B.上古時期結繩改書契時留下遺跡C.是一種生殖崇拜D.是一種占卜的方法248.太極拳講究〞以柔克剛,以靜制動,以弱勝強〞。請問,太極拳的起源受古代哪一部著作的影響最大?〔A〕A.《周易》B.《莊子》C.《墨子》D.《孫子》249.中國哲學發(fā)展的高潮期是在〔D〕時代。A.殷周B.近代C.唐朝D.春秋戰(zhàn)國250.儒家文化的直接源頭是〔D〕。A.堯B.舜C.禹D.周公251.儒家的創(chuàng)始人是〔A〕。A.孔子B.老子C.莊子D.孟子252.名言〞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出自我國古代哪位思想家之口?〔A〕A.孔子
B.老子
C.孟子D.莊子253.孔子在中國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文化軌跡,下面關于孔子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A〕。A.編著《論語》一書B.在教育方面提倡有教無類C.核心思想是仁政D.是儒家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254.哪部儒家經典被稱為群經之首?〔D〕A.《詩經》
B.《尚書》
C.《禮經》
D.《易經》255.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是〔A〕。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256.孔孟學說主要討論的是〔A〕。A.人與人的關系
B.人與自然的關系
C.國與國的關系
D.夷夏關系257.儒家的最高社會理想是(C)。A.治國B.平天下C.天下大同D.止于至善258.〞仁〞是思想家〔A〕提出的做人的最高道德準那么。A.孔子B.老子C.孟子D.釋迦牟尼259.《論語》中認為〞為仁之本〞是〔B〕。A.忠義B.孝悌C.周禮D.信用260.我國傳統(tǒng)倫理道德一直推崇〞仁者愛人〞,注重以〞仁愛〞思想處理人際關系,以下語句表達出這一思想的有〔A〕。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③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④兼相愛,交相利。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261.孔子〞仁〞的內容不包括〔D〕。A.愛人B.克己復禮C.孝悌D.刑政262.儒家思想中所謂的〞仁〞,究其根本,是(B)。A.對普通百姓的統(tǒng)治手段B.對人際關系的一種道德約束C.對封建統(tǒng)治政治的要求D.對士人的要求263.〞義〞在后來的發(fā)展過程中,成為普通人之間的一種關系,指(D)。A.侍仆對主人的忠誠B.大臣對皇帝的盡忠C.江湖間人的一種氣概D.彼此間的一種信任264.第一個對〞禮〞的起源進行系統(tǒng)論述的是〔A〕。A.孔子B.孟子C.老子D.荀子265.孔子主張〞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其中〞禮〞的含義是〔B〕A.只要求人們要恪守的〞禮〞條規(guī)B.恪守的〞禮〞條規(guī),理解〞禮〞的精神實質和多層面的社會作用C.指君臣之禮D.接人待物講禮貌266.儒家所謂的〞智〞是指(C)。A.科學地分析世界的手段B.明智的政治態(tài)度C.帶有一定的倫理色彩的認知手段D.客觀的分析事物的能力267.〞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這句話表達的中華民族的一種美德是〔B〕。A.仁義孝悌B.重義輕利C.謙和禮讓D.真誠守信26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這句話是誰最早提出的?〔C〕A.周公B.孔子C.孟子D.老子269.儒家的理想人格是〔C〕。A.英雄人格B.隱士人格C.君子人格D.隨緣人格270.雖然孟子和荀子都認為應當以仁義治理天下,但其理論基礎卻不相同,其中荀子理想的人性論基礎是〔B〕。A.性善論B.性惡論
C.性無善惡論D.性有善有惡論271.在經濟價值觀上采取重義輕利立場的是〔C〕。A.道家B.法家C.儒家D.墨家272.孔子提倡正名思想的實質是〔A〕。A.正定名分B.名副其實C.修繕名聲D.端正名利273.〞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這句話出自〔A〕。A.孔子B.老子C.孟子D.莊子274.孔子謂季氏:〞八佾舞于庭,〔D〕〞。A.士可忍,孰不可忍B.是可忍,孰不可忍C.士可忍也,孰不可忍也D.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275.〔A〕說:〞朝聞道,夕死可矣。〞A.孔子B.老子C.荀子D.孫臏276.〞周監(jiān)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這句話出自〔A〕。A.孔子B.孟子C.子路D.顏淵277.〞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這句話出自〔A〕。A.孔子B.墨子C.孟子D.老子278.〞如欲平治天下,當今之世,舍我其誰也?〞一語出自〔C〕。A.孔子B.老子C.孟子D.莊子279.孔子說:〞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可見,一個人的一言一行,都不能脫離〔D〕的指導。A.〞詩〞B.〞學〞C.〞禮〞D.〞經〞280.《論語》中記載:子夏為莒父宰,問政。子曰:〞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那么不達;見小利,那么大事不成。〞這段話的意思是為政必須〔D〕。A.務求全面,重視細節(jié)B.大處著眼,小處著手C.大刀闊斧,弊絕風清D.圖謀遠大,不急立功281.孔子以后儒學的道德心理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B)。A.韓非子B.孟子C.荀子D.莊子282.被后人奉為〞亞圣〞的是〔B〕。A.孔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283.孟子強調個人品德修養(yǎng),并從多方面論述了自身修養(yǎng)的意義、內容和方法。以下哪一名句是出自《孟子》?〔D〕A.文質彬彬,然后君子B.不以物挫志C.水善利萬物而不爭D.吾善養(yǎng)吾浩然之氣284.以下哪一句不是《大學》中句子〔D〕。A.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那么近道矣B.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為本C.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D.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285.儒家理念〞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幾千年來無數知識分子的最高理想,這句話出自〔C〕A.《論語》B.《孟子》C.《大學》D.《中庸》286.下面哪句話出自《孟子》?(D)A.水能載舟,亦能覆舟B.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C.民惟邦本,本固邦寧D.獨樂樂,與人樂樂,孰樂?287.被后人奉為〞宗圣〞的是〔D〕。A.孔子B.孟子C.荀子D.曾子288.〞半部《論語》治天下〞傳說是關于誰的故事?〔C〕A.漢代丞相蕭何B.唐代宰相長孫無忌C.北宋宰相趙普D.明代內閣首輔張居正289.《論語》作為儒家核心經典,不僅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且很早就傳播到了海外?!墩撜Z》最早的西文版本是哪種語言的譯本?〔C〕A.英語B.法語C.拉丁語D.俄語290.孟子的〞四端〞學說指的是〔A〕。A.仁義禮智B.禮義廉恥C.忠孝節(jié)義D.溫良恭儉291.認為〞惻隱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這反映了孟子〔C〕。A.〞仁政〞的思想B.〞民本〞的思想C.〞性本善〞的思想D.〞致良知〞的思想292.孟子認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此〞不忍人之心〞包括〞四心〞,其中屬于〞仁之端〞的是〔A〕。A.惻隱之心B.羞惡之心C.辭讓之心D.是非之心293.下面對孟子的〞仁政〞思想評述不正確的選項是〔C〕。A.提出了行〞仁政〞、興〞王道〞,意在反對〞霸道〞暴政的〞以力服人〞B.孟子注意到了〞仁政〞的物質性的支持C.孟子認識到〞仁政〞思想的保守性問題D.把〞仁〞從道德范疇提升為政治理念294.提出仁政說和性善論的是〔C〕。A.孔子B.曾子C.孟子D.荀子295.既主張〞隆禮〞,又要求〞重法〞的是〔D〕。A.孔子B.老子C.孟子D.荀子296.〞化性起偽〞的命題源自〔C〕。A.老子B.孔子C.荀子D.孟子297.〞名無固宜,約之以命,約定俗成謂之宜〞一語出自〔C〕。A.老子B.莊子C.荀子D.孟子298.〞有治人無治法〞是〔C〕提出來的?A.王守仁
B.戴震C.荀子
D.申不害299.主張〞性惡論〞的是哪位古代名人?〔B〕A.孟子
B.荀子
C.韓非子
D.莊子300.孔子身后,儒分為八,其中〞孫氏之儒〞即〔C〕一派。A.顏子B.曾子C.荀子D.孟子301.提出〞性三品說〞的是〔C〕。A.告子B.世碩C.董仲舒D.朱熹302.先秦儒學,不包括〔C〕。A.孔子的〞仁〞學思想B.荀子的學說C.公孫龍的學說D.孟子的思想303.孔子、孟子、程頤、朱熹、王陽明等人的思想共同點是?〔A〕A.〞仁〞
B.〞心外無物〞
C.〞理〞
D.〞格物致知〞304.〞祖述堯舜,憲章文武〞說的是〔A〕。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05.廈門大學校訓〞自強不息,止于至善〞中的〞止于至善〞出自(C)。A.《論語》
B.《詩經》
C.《禮記》
D.《太平經》306.〞兼愛〞〞尚同〞〞尚賢〞〞節(jié)用〞〞非攻〞等表達的是(C)的思想核心。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307.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愛〞,他所反對的〞愛有差等〞這一觀點是哪家學派的?(A)A.儒家B.法家C.道家D.名家308.先秦時期諸子百家中屬于顯學的是(C)。A.法家B.道家C.墨家D.陰陽家309.在先秦諸子中,曾與儒家一起并稱為顯學的是〔B〕。A.法家B.墨家C.道家D.兵家310.在先秦跟儒學一樣的顯學,墨家思想中最強調的一點是〔D〕。A.術B.仁C.博愛D.兼愛311.墨子〞三表法〞中的三個條件是〔C〕。A.道器用B.人才學C.本原用D.法刑賞312.道家的創(chuàng)始人為(B)。A.孔子B.老子C.墨子D.鄒衍313.老子是〔B〕國人。A.秦國
B.楚國
C.衛(wèi)國
D.宋國314.在中國文化中,主張無為、崇尚自然的是〔A〕。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315.關于老子〞無為而無不為〞的說法,下面認識正確的選項是(B)。A.什么也不用做B.不生事擾民就能達到天下大治的狀況C.不做什么也就等于什么都做了D.做盡所有的事也就等于什么都沒有做31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這是(B)提出的。A.莊子
B.老子C.陸機
D.韓非317.〞罪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出自〔A〕。A.老子B.孔子C.莊子D.列子318.從接受既成境遇的前提出發(fā),〔B〕提出了〞安命〞的觀念。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319.道家思想在我國影響深遠,請問歷史中的哪一時期最接近道家所主張的無為而治?(A)A.文景之治B.光武中興C.貞觀之治D.開元盛世320.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在《人類之天性》中引用〞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來論述有限的個體小我與無限的神圣大我的關系,這句話的作者是〔C〕。A.孔子B.孟子C.老子D.莊子321.〞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一句出自〔A〕。A.《老子》B.《莊子》C.《周易》D.《太玄》322.〞治大國,假設烹小鮮〞反映了道家的〔A〕。A.清靜無為B.小國寡民C.辯證思想D.自由逍遙323.〞庖丁解牛〞出自我國古代著作(C)。A.《論語》B.《孟子》C.《莊子》D.《春秋》324.以下典故與莊子有關的是〔C〕。A.風乎舞雩B.狐死首丘C.安知魚樂D.紫氣東來325.〞莊周夢蝶〞〞朝三暮四〞說明莊子〔B〕的哲學思想。A.神秘主義
B.相對主義C.虛無主義D.浪漫主義326.〞人之生,氣之聚也。聚那么為生,散那么為死〞出自〔B〕。A.老子B.莊子C.荀子D.王充327.與《老子》相比,《莊子》一書中所表達出的思想更傾向于〔A〕。A.個體的精神自由問題B.社會的和諧問題C.帝王的統(tǒng)治之術D.經濟的發(fā)展問題328.下面關于〞道〞的說法不正確的選項是(C)。
A.先秦諸子都堅持〞道〞一元論的觀點B.道家對道的理解特別強調無為的思想C.儒家對道的理解特別強調無為D.宋代道學家的道學思想中雜有佛學因素329.先秦道家的〞反智〞,其深意在于〔B〕。A.否定人類的智性與知識累積B.警醒人們不要為已有的知識體系所累C.人類的智慧是淺薄無益的D.對于社會的絕望和回避330.道家思想是〔A〕。A.道教的主要理論來源B.道教的另一名稱C.與道教無關D.道教的一個派別331.班固《漢書·藝文志》中認為:〞〔D〕者流,蓋出于史官,歷記成敗存亡禍福古今之道,然后知秉要執(zhí)本,清虛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術也。〞A.儒家B.法家C.墨家D.道家332.百家爭鳴中,〔B〕的思想對于藝術精神的培養(yǎng)有特別積極的影響。A.孔子
B.莊子
C.孟子
D.老子333.被孟子指責〞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被韓非子稱為:〞不以天下大利易其脛一毛〞的是〔B〕。A.莊子B.楊朱C.列子D.關尹子334.先秦諸子中,法家本著歷史進化的觀念,提出了(B)等規(guī)范社會生活和行為準那么的觀念。A.仁、禮B.法、術、勢C.兼愛D.無為335.先秦法家重法派代表人物是〔D〕。A.子產B.吳起C.管仲D.商鞅336.下面不屬于早期法家人物的代表是〔D〕。A.管仲B.商鞅C.李悝D.韓非子337.先秦法家重術派代表人物是〔A〕。A.申不害B.子產C.商鞅D.慎道338.先秦法家重勢派代表人物是〔A〕。A.慎道B.管仲C.李悝D.商鞅339.法家思想家韓非把法、術、〔D〕三者糅合為一體。A.德B.仁C.道D.勢340.法家的集大成者是〔B〕。A.商鞅B.韓非子C.慎到D.申不害341.在先秦百家中,法家注重的是〔C〕。A.自然B.仁義C.功利D.道德342.〞立君之道,莫廣于勝法;勝法之務,莫急于去奸;去奸之本,莫深于嚴刑。故王者以賞禁,以刑勸,求過不求善,藉刑以去刑〞。這段話說明的是〔A〕。A.法家的嚴刑峻法思想B.法家的權術思想C.墨家的尚同思想D.儒家刑政思想343.法家學派以其〔B〕思想對戰(zhàn)國末年的社會發(fā)展以及秦王朝的統(tǒng)一都產生了決定性影響。A.德政B.〞霸術〞C.尚賢D.無為344.〞文王行仁義而王天下,偃王行仁義而喪其國,是仁義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曰:‘世異那么事異’。〞這段話反映了〔C〕。A.孟子的〞仁政〞學說B.墨子的〞兼愛〞思想C.韓非的變法革新主張 D.莊子的〞齊物〞觀點345.中國封建時代運用〞外儒內法〞的統(tǒng)治術是在(C)開始的。A.先秦B.秦C.西漢D.東漢346.外儒內法的統(tǒng)治思想在中國封建社會里導致的結果是(D)。A.儒法二家思想的分離B.儒家的法家化C.法家的儒家化D.倫理的法制化347.戰(zhàn)國時期的公孫龍是(B)的代表人物。A.兵家
B.名家
C.雜家
D.陰陽家348.中國古代陰陽家的代表是(C)。A.申不害B.管仲C.鄒衍D.吳起349.主張〞五德終始〞學說的學者是〔C〕。A.孟子B.荀子C.鄒衍D.韓非350.鬼谷子是我國哪個時期的思想家?(C)A.西周時期
B.春秋時期
C.戰(zhàn)國時期D.西漢時期351.提出〞食、色,性也〞的是〔D〕。A.孔子B.子路C.孟子D.告子352.某學院歷史探究課上,學生從〞穿衣〞的角度表達他們對諸子百家思想的理解,甲生說:穿衣服應合乎大自然四季變化,天氣冷多穿一點,天氣熱少穿一點;乙生說:穿衣服要看你的身份地位,什么身份及何種地位,該穿什么樣的衣服就穿什么樣的衣服;丙生說:講究衣服的穿著是一種浪費,穿得簡單、甚至破爛的衣服也未嘗不好;丁生說:何必麻煩,由上面規(guī)定,大家都穿一樣的制服不就好了嗎?他們的描述所對應的思想是?〔D〕A.甲—儒,乙—墨,丙—法,丁—道
B.甲—道,乙—墨,丙—法,丁—儒C.甲—儒,乙—法,丙—墨,丁—道
D.甲—道,乙—儒,丙—墨,丁—法353.先秦〞諸子百家〞中的不包括〔C〕。A.陰陽家B.小說家C.釋家D.農家354.西漢時的司馬談將〞諸子〞概括為陰陽、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六家之中,對后世影響甚巨的是(A)。A.儒、墨、道、法B.儒、墨、道、名C.儒、道、法、陰陽D.儒、道、墨、陰陽355.第一個在吸取諸子學說精華的基礎上對原始儒學進行全面清理和升華的儒學大師是(C)。A.荀卿B.孟軻C.董仲舒D.韓愈356.漢代儒家代表人物是〔A〕。A.董仲舒B.張載C.程頤D.陸九淵357.提出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是〔D〕。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358.漢武帝時,〔D〕以儒為主,吸收陰陽五行、法、墨等家的觀點,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政治論,為君主專制、政治大一統(tǒng)、等級尊卑等作了系統(tǒng)的理論論證。A.李斯
B.陸賈C.賈誼
D.董仲舒359.儒家取得獨尊地位,開始于〔D〕。A.春秋時期B.戰(zhàn)國時期C.漢高祖時期D.漢武帝時期360.西漢時期儒家思想成為正統(tǒng)思想,董仲舒新儒學的基礎是〔C〕。A.仁者愛人
B.輕徭薄賦
C.天人感應
D.大一統(tǒng)361.漢武帝采納董仲舒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這里的〞儒術〞指〔C〕。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學
B.正統(tǒng)的孔孟學說C.糅合了道家、法家、陰陽家等學說的儒學
D.儒家學說與權術362.董仲舒的思想不包括〔D〕。A.〞天人感應〞B.〞大一統(tǒng)〞C.〞三綱五常〞D.〞敬鬼神而遠之〞363.經學起源于〔B〕。A.秦代B.漢代C.南北朝D.隋朝364.兩漢經學的集大成者是〔C〕。A.班固B.賈誼C.鄭玄D.張衡365.玄學盛行的時代是〔D〕。A.西漢B.隋朝C.東漢D.魏晉366.魏晉最重要的學術思想是(D)。A.儒學B.黃老之學C.漢學D.玄學367.魏晉時期玄學興盛,其所謂〞玄〞主要是源自〞玄之又玄,眾妙之門〞,此語出自(B)。A.《論語》B.《老子》C.《莊子》D.《周易》368.魏晉玄學的主要經典是〞三玄〞,是指《老子》《莊子》和〔A〕。A.《周易》B.《孟子》C.《道德經》D.《周禮》369.魏晉玄學所謂的〞三玄〞不包括〔A〕。A.《太玄》B.《老子》C.《莊子》D.《周易》370.魏晉時期興起的玄學,第一次將(C)擺到最為重要的地位。A.家族觀念B.忠君觀念C.個體人格D.社會群體371.魏晉時期的玄學也被稱為〔D〕。A.新佛學B.新儒學C.新易學D.新道家372.魏晉玄學的早期代表人物有何晏和〔D〕。A.孔融B.許慎C.郭象D.王弼373.〞越名教而任自然〞說的是〔C〕。A.老子、莊子B.孟子、荀子C.阮籍、嵇康D.何晏、王弼374.不屬于嵇康的代表作品是〔D〕。A.《養(yǎng)生論》B.《與山巨源絕交書》C.《聲無哀樂論》D.《大人先生傳》375.唐朝韓愈在〔D〕等一系列文章中,揭出了一個從堯、舜禹、湯以迄孔子、孟子的〞道統(tǒng)〞,表達了強烈的歷史文化的主體意識。A.《原天》B.《原地》C.《原人》D.《原道》376.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吸收道家和佛學思想方法而形成的學說被稱為〔A〕。A.理學B.玄學C.心學D.鄭學377.被奉為理學開山祖師的是〔A〕。A.周敦頤B.張載C.朱熹D.邵雍378.朱熹提出〞存天理、滅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C)。A.天體運行法那么B.社會發(fā)展規(guī)律C.封建道德規(guī)范和等級秩序D.〞天人感應〞理論379.在傳統(tǒng)儒家文化特別是宋明理學中,〞性〞主要是指(C)。A.性欲B.情感C.天性D.愛380.在宋明理學中,以其地望稱為〞洛學〞的代表人物是〔A〕。A.二程B.朱熹C.周敦頤D.王陽明381.宋明理學當中的〞存天理,滅人欲〞是〔B〕提出來的。A.張載B.朱熹C.二程D.王陽明382.提出〞氣本論〞學說的思想家是〔A〕。A.張載B.朱熹C.程頤D.陸九淵383.被稱為〞關學〞的是〔B〕。A.朱熹B.張載C.程頤D.邵雍384.〞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這是北宋思想家〔B〕的名言。A.朱熹B.張載C.程顥D.陸九淵385.宋明理學中,心學體系里最著名的思想家是陸九淵和〔C〕。A.張載B.朱熹C.王陽明D.戴震386.被宋孝宗稱贊其家〞滿門孝悌〞的是〔C〕。A.朱熹B.周敦頤C.陸九淵D.張載387.〞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這是(A)的觀點。A.陸九淵
B.朱熹
C.程頤
D.葉適388.心學之集大成者是〔D〕。A.朱熹B.周敦頤C.陸九淵D.王陽明389.理學的集大成者是〔C〕A.張載B.程頤C.朱熹D.王陽明390.南宋朱熹是理學集大成時期的代表人物,他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了二程以來的(A)思想,并將之視為最高范疇。A.天理B.天命C.天人感應D.天人合一391.宋代理學思想的核心內涵是(C)。A.禮B.義C.理D.法392.《四書集注》的作者是〔D〕。A.王陽明B.陸九淵C.孟子D.朱熹393.主張〞致良知〞的是〔D〕。A.朱熹B.張載C.周敦頤D.王陽明394.在我國歷史上〞知行合一〞是由〔A〕提出的。A.王陽明B.李卓吾C.黃宗羲D.陶行知395.〞知行合一〞〞致良知〞是理學家〔C〕提出的頗有特色的學說。A.朱熹B.程顥C.王陽明D.王夫之396.宋、元、明占統(tǒng)治地位的思想意識是儒學正統(tǒng)體系中的理〔道〕學,因其主要討論〔B〕而得名。A.孔子的〞仁〞學思想B.理、道與心、性C.禪理D.社會實用的道理397.清代時,清儒推尊漢儒,而攻擊宋代理學家空疏解經,呼其學為(D),以示與漢學區(qū)別。A.理學B.道學C.據學D.宋學398.在崇實尚性的思想大潮影響下,清代學術思想表現(xiàn)出對宋代以來的性理之學的懷疑,在學術思想上呈現(xiàn)出(A)。A.漢代樸學的傾向B.明代王陽明心學傾向C.佛學化的傾向D.道教化的的傾向399.著有《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的是(C)。A.王夫之B.顧炎武C.黃宗羲D.梁啟超400.王夫之說:〞靜者靜動,非不動也。靜者含動,動不舍靜〞。以下觀點與之相符的是〔D〕。A.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
B.運動和靜止都是相對的C.靜止是絕對的,運動是相對的
D.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40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對中國古代哪一位思想家思想的歸納?(C)A.李贄B.黃宗羲C.顧炎武D.王夫之402.在學術上提倡〞經世致用〞,反對〞空談性理〞的〞清初三先生〞中不包括〔D〕。A.黃宗羲B.顧炎武C.王夫之D.段玉裁403.提倡〞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以計其功〞的是〔D〕。A.董仲舒B.朱熹C.張載D.顏元404.以下哪項是中國哲學的特點?〔C〕A.重視法治B.重視創(chuàng)造C.直覺體悟D.重視來世。405.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寫道:〔明清〕在這個時期,在某些方面,中國的文化有了重大進展?!?,官方方面,程朱學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為鞏固。非官方方面,程朱學派和陸王學派在清朝都發(fā)生了重大的反動。這里的〞反動〞是指〔C〕。A.宋明理學的統(tǒng)治地位喪失B.對傳統(tǒng)儒學地位的徹底否定C.對傳統(tǒng)儒家思想的批判繼承D.倡導〞自由〞〞平等〞思想406.〞開卷有益〞是〔D〕的觀點。A.李世民B.李隆基C.趙匡胤D.趙光義407.以下職官與書籍管理有關的是〔C〕。A.發(fā)丘中郎將B.駙馬都尉C.太子洗馬D.京兆尹408.《弟子規(guī)》有云:〞列典籍,有定處〞。請問中國古代圖書最常用的四部分類法是什么?〔D〕A.甲乙丙丁B.子丑寅卯C.文史哲政D.經史子集409.我國古代〞七略四庫,天子之書〞中的〞四庫〞是指什么?〔A〕A.經、史、子、集
B.仁、義、禮、智C.太平御覽、冊府元龜、文苑英華、全語文D.《永樂大典》《古今圖書集成》《學海類編》《樂府詩集》410.經史子集是中國古代圖書分類的主要方法,屈原的《楚辭》,應該列在哪一類?〔D〕A.經B.史C.子D.集411.毛澤東曾稱贊一部書〞盡掄四部精要〞,并將它作為自己心目中的國學入門書,這部書是〔D〕。A.《群書治要》B.《古文觀止》C.《古文辭類纂》D.《經史百家雜鈔》412.《尚書》中的〞尚〞是什么意思?(A)A.上古B.崇尚C.官名D.風尚413.《左傳》《公羊傳》《谷梁傳》三部書,是哪本書的解釋?〔A〕A.《春秋》B.《大學》C.《論語》D.《國語》414.屬于古文經的是〔A〕。A.《左傳》B.《公羊傳》C.《谷梁傳》D.齊魯韓〞三家詩〞415.我國最早的編年體史書,是以下哪部著作?〔B〕A.《國語》
B.《左傳》
C.《戰(zhàn)國策》D.《尚書》416.四書包括:《論語》《大學》《孟子》〔B〕。A.《禮記》B.《中庸》C.《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版某三期護坡樁工程施工過程監(jiān)測與評估合同4篇
- 2025年度生態(tài)地板安裝與環(huán)保認證服務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品牌推廣電子商務B2B購銷數字資產交易合同4篇
- 2025年度文化創(chuàng)意產業(yè)聘用員工勞動合同標準文本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健康食品品牌形象設計與市場推廣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生態(tài)農場果品出口貿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家政服務合同中退款條款
- 二零二五年度商業(yè)空間面積調整補充合同4篇
- 2025年美發(fā)店大數據分析與營銷策略合作合同協(xié)議書
- 課題申報參考:媒介化加速視域下社交媒體新個體文化的建構與引導研究
- 2025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創(chuàng)議GOLD指南修訂解讀課件
- 被執(zhí)行人給法院執(zhí)行局寫申請范本
- 飯店管理基礎知識(第三版)中職PPT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2023年重慶市中考物理A卷試卷【含答案】
- 【打印版】意大利斜體英文字帖(2022年-2023年)
- 2023年浙江省嘉興市中考數學試題及答案
- 【考試版】蘇教版2022-2023學年四年級數學下冊開學摸底考試卷(五)含答案與解析
- 《分數的基本性質》數學評課稿10篇
- 第八章 客戶關系管理
- 新版人教版高中英語選修一、選修二詞匯表
- 2022年河北邯鄲世紀建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