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_第1頁
《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_第2頁
《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_第3頁
《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_第4頁
《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2頁/共2頁精品文檔推薦《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環(huán)境界質學》考試題型

1.名詞解釋(每題3分,10題,共30分)

2.挑選題(每題4分,10題,共40分)

3.簡答題(每題10分,2題,共20分)

4.論述題(10分)

《環(huán)境界質學》重點考察知識點

第一章緒論

1.環(huán)境界質學概念?

2.環(huán)境界質學的研究辦法

(1)自然歷史分析法(2)地球化學法(3)系統(tǒng)分析法(4)環(huán)境界質制圖法(5)模型模擬和預測辦法。(6)環(huán)境界質評價(7)現(xiàn)代科學技術辦法

3.地質環(huán)境的基本特征?

(1)地質環(huán)境的容量,即某個特定的地質空間也許承受人類社會經濟進展的最大潛能

(2)地質環(huán)境的質量,在一定程度上由地球物理因素和地球化學因素決定,其好壞對人類的日子和社會經濟進展有非常大的妨礙。其評定好壞的條件有:自然地質條件的穩(wěn)定性,原生地球化學背景,地質資源豐富程度,抗人類活動干擾的能力,受污染或受破壞的程度。(3)地質環(huán)境的相容性,是指地質環(huán)境對人類施加的某種干擾的習慣性。

(4)地質環(huán)境的反饋作用,即地質環(huán)境受人類活動干擾后對這種干擾做出某種反應的作用。是準確預測環(huán)境變化的基礎,是環(huán)境界質學的核心咨詢題。

4.環(huán)境界質作用?

是指人類與地質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1)各種自然地質因素、自然地質現(xiàn)象對人類的作用,即自然地質作用。

(2)人類活動對地質環(huán)境的作用與反作用,即人為地質作用及地質環(huán)境的反饋作用。人為地質作用,是環(huán)境界質學的重要研究內容。要緊有以下幾種表現(xiàn)形式:1、人為剝蝕地質作用,2、人為搬運地質作用,3、人為堆積地質作用4、人為塑造地形作用5、人類活動的其他地質作用。

5.可持續(xù)進展的概念?

既滿腳當代人的需要,又別對后代人滿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進展。其基本含義是指在別傷害后代滿腳其需要的前提下,追求一種最大限度地滿腳當代人們生產日子需要的進展模式。

第二章河流和洪水

1.侵蝕基準面與河流的平衡剖面

侵蝕基準面,對大多數(shù)河流而言,是河流所流入的水體的表面。隨著時刻的推移,天然河流在泥沙的侵蝕和沉積之間趨于一種平衡或均衡,這時一條河流從河源至河口的縱剖面呈現(xiàn)一種獨特的凹形,稱為河流平衡剖面,代表河流已發(fā)育成熟。

2.河流的搬運貨物方式

推移、躍移、懸移、溶解質搬運等

3.洪水的形成條件和洪水的表示辦法

大量落水在短時刻內匯入河道,形成特大徑流,河流水面高出河岸,向兩岸溢出,即發(fā)生洪水。洪水用洪水產生的最大徑流量或最高水位表示。

4.預防洪水的措施

1、適當提高江河的防洪標準。(1)水庫工程,修筑高壩水庫。(2)堤防工程,加高堤防,(3)蓄洪分洪工程,開發(fā)蓄洪區(qū)和分洪道。(4)河道整治,河道的截彎取直和疏浚。

2、重視非工程防護措施,即包括對洪水泛濫區(qū)和引蓄洪區(qū)的經濟進展目標舉行規(guī)劃調整,加強其中的土地利用規(guī)劃和治理;提高洪水預報水平,強化洪水監(jiān)測技術手段;建立洪水險情預警與災情對策信息系統(tǒng);提高全民防洪意識等。

3、加強都市防洪工作。采納“綜合治水對策”的概念。

5.沖積平原的類型?

山前沖積平原,位于從山區(qū)到平原的過渡地帶,成因是屬于沖積-洪積類型,會形成山口洪積扇。

中下游泛濫平原,是沖積平原的主體,沉積物要緊有沖積物,其中常夾有湖積物、風積物甚至海積物。有天然堤、地上河、湖泊或沼澤、決口扇等。

下游三角洲濱海平原,成因屬于沖積—海積類型,可形成海積層與沖積層相互交織的現(xiàn)象。有海岸沙堤,貝殼堤、瀉湖等。

第三章水資源與水環(huán)境

1.水資源概念?各種水體所占比例?

咸水占97.3;淡水占2.7;可供人類利用的淡水約占全球水儲量的0.007,別腳全球淡水的1%

2.我國水資源狀況(總量、人均、排位)?

我國水資源總量28000多億立方米,水資源總量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7%,居世界第6位,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為2200立方米。

第四章海岸與海岸環(huán)境

1.海洋法中海域的定義(領?;€、內水、領海、毗連區(qū)、專屬經濟區(qū)、大陸架等)?領?;€:量算領海的寬度要有一條起點線。這條起點線在海洋法中被稱為“領?;€”。按照《聯(lián)合國海洋法公約》的規(guī)定,普通有3種確定沿海國領?;€的辦法:一種是正?;€法,一種是直線基線法,還有一種是混合基線法。正?;€是指沿海國官方承認的大比例尺海圖所標明的沿岸低潮線。直線基線是指在海岸線極為蜿蜒,或者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島嶼事情下,可在海岸或近岸島嶼上挑選一些適當點,采納連接各適當點的方法,形成直線基線。混合基線則是交替采納正?;€和直線基線來確定本國的領?;€。我國采納若干相鄰?;€點(半島、島嶼、沙洲外側低潮線)直線基線法確定。

內水:大陸岸線以外,領?;€以內的水域。為領土部分,擁有徹底排他主權。

領海:鄰接陸地領土及其內水的一帶海域,寬度從領海基線向外12nmile.

毗連區(qū)(連接區(qū)、特殊區(qū)):領?;€外鄰接領海的一帶海域。寬度從領?;€向外24nmile。專屬經濟區(qū):從領?;€向外200nmile的海域,該區(qū)在地理位置或法律性質上介于領海和公海之間。

大陸架:是沿海國陸地領域的自然延伸,沿海國對大陸架自然資源擁有主權權利。

2.海洋侵蝕作用及形貌?見課本146

3.海洋沉積作用及形貌?見課本152

4.潮汐

是在太陽與月球共同引力作用下,地球水體發(fā)生的一種周期性運動。

第五章土地資源與地質環(huán)境

1.土地與土壤的概念和關系

土壤是位于陸地表面具有胖力的疏松土層。其組成包括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這些成分以固態(tài)、液態(tài)和藹態(tài)三相共存。土地是具有一定面積的確定邊界的地理單位。包括地質地貌、土壤、植被、微生物、濕熱狀況等自然要素,是由上述各要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自然綜合體;有兩個基本屬性一是面積,二是質量。

土地和土壤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不,土壤是土地表層的重要組成部分,兩者是整體與部分的關系‘除了個不土地類型外,絕大多數(shù)土地表層發(fā)育有厚薄別一,組成各異、胖沃程度別同的土壤層。

2.土壤剖面?中國和美國土壤分類?

(有機質層O)淋溶層A(土壤物質以懸浮和溶解狀態(tài)向下淋失,受有機質層染XXX,而呈暗群,常有淺群富余石英粒的強烈淋溶層);淀積層B(是沉淀和集聚的層次,淀積為粘粒、鐵鋁氧化物、腐植質、碳酸鈣等物質);風化層C(尚未受成土作用,為巖石風化碎屑或未成土的沉積物,但大多為松散物質)(基巖層R)

中國土壤分類14個土類系列41個土類;水稻土、紅壤、褐棕土、潮土、黑土、鹽堿土、綿土、水成土、石灰土、棕栗土、漠土、風沙土、暗棕壤、高山土。

美國土壤分為10類土壤:新成土、變性土、始成土、旱成土、軟土、灰土、淋溶土、老成土、氧化土、有機土。

3.土地荒漠化

第六章地質災難

1.地質災難涵義?

指由于地質作用(自然的、人為的或綜合的)使地質環(huán)境產生突發(fā)的或者累進的破壞,并造成人類生命財產損失的現(xiàn)象和事件。包含兩個方面:致災的動力條件和災難事件的后果。2.地震強度怎么表示?啥是等震線?

震級是衡量地震絕對強度的級不。烈度是表示地面和建造物受到妨礙和破壞程度。烈度相同點的連線稱為等震線。

3.別同地震波造成的危害程度?

面波,僅限于地面運動,振幅大,是地面建造物受強烈破壞的要緊因素。

體波:

縱波(P波),是壓縮波,周期短,振幅小,造成地面上下跳動,是最先到達的波動。

橫波(S波),是剪切波,只能在固體中傳播,周期較長,振幅較大會引起地面水平晃動,剪切運動對建造物的破壞最為強烈。

4.活火山、死火山與休眠火山劃分的依據(jù)?火山噴發(fā)物包括啥?妨礙火山噴發(fā)類型的關

鍵因素?

依據(jù)火山的活動狀況。氣體噴發(fā)物:水汽比例非常大;其他成分要緊是硫化氫,二氧化硫,二氧化碳,HF,HCL,NaCl,NH4CL等;液體噴發(fā)物:要緊是熔巖流;固體噴發(fā)物:由圍巖碎塊和熔巖塊組成的火山碎屑物,即火山灰,火山渣和火山彈。

5.倒塌、滑坡和泥石流概念和差異?

歪坡巖土體中被陡傾的張性破碎面分割的塊體忽然脫離母體并以垂直運動為主,翻滾跳躍而下,這種現(xiàn)象和過程稱為倒塌?;?,在自然地質作用和人類活動等因素的妨礙下,歪坡上的巖土體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軟弱面“整體”或局部保持巖土體結構完整而向下滑動的過程和現(xiàn)象及其形成的地貌形態(tài)。泥石流:常發(fā)生于山區(qū)小流域,是一種包含大量泥沙石塊和巨礫的固液兩相流體,呈粘性層流或稀性湍流等運動狀態(tài)。

6.地面塌陷概念?

是由于地下地質環(huán)境中存在著天然洞穴或人工采掘活動所留下的礦洞、巷道或采空區(qū)而引起的,其表現(xiàn)形式是局部范圍內地表巖土體的開裂、別均勻下沉和忽然陷降。

第七章礦產資源開辟與地質環(huán)境

1.礦產資源開辟的地質環(huán)境效應及環(huán)境管理措施?

1、露天采礦對地質環(huán)境的妨礙

(1)土地資源的占用和破壞。露天采礦破壞土地,廢石堆、尾礦堆放占用土地

(2)露天礦邊坡失穩(wěn)破壞。(3)水土流失

2、地下采礦對地質環(huán)境的妨礙

(1)采空區(qū)地面塌陷與地裂縫。(2)破壞水文地質環(huán)境。礦井突水,海水入侵,區(qū)域地下水下落(3)礦區(qū)山體開裂破壞(4)采礦誘發(fā)地震與巖爆。誘發(fā)構造型礦震,誘發(fā)塌陷型地震;巖爆(沖擊地壓)

3、工礦廢物對地質環(huán)境的污染。選礦廢水污染;煤矸石污染;熱污染瓦斯突出,礦石自燃;放射性污染。

1、露天礦的復墾和利用。外排土露天采空區(qū)的恢復和利用;內排土露天采場的復墾和利用

2、廢石堆;首先依照具體條件,將廢石堆平坦成符合利用要求的場地,然后鋪蓋表土,表土的厚度和性質應視場地再種植的也許性來決定。尾礦池(是由極細微的顆粒物質堆積而成)復墾,再種植前應設法固結表層,在壩坡上覆蓋山皮土,施加胖料,并制造良好的表層透氣和容氣條件

3、地面塌陷和廢棄礦井的整治;地面塌陷的整治和利用(1)關于塌陷的水淹區(qū)域,可用于農業(yè)灌溉、進展?jié)O業(yè)及其他養(yǎng)殖業(yè),以及改建水陸公園。(2)開辟利用煤矸石化害為利(3)利用塌陷區(qū)作為固體廢棄物的存儲場所。廢棄礦井、地面設施的整治和利用。

4、礦山“三廢”的綜合利用;逐步實行尾礦、矸石及礦坑排水資源化,把礦坑排水納入水資源治理系統(tǒng)。有條件的礦山能夠把礦坑疏干排水和解決供水水源結合起來,即減少了污染又解決了供水水源。

第八章人類活動與地質環(huán)境

1.人類工程經濟活動與地質環(huán)境的關系?

2、三峽大壩工程的環(huán)境界質咨詢題?

地形地貌的改變;水利工程妨礙區(qū)水文地質條件的變化及其環(huán)境妨礙(水動力場改變,水化學場改變,水溫度場改變,庫外水文地質條件的改變);水庫岸坡失穩(wěn),水庫邊岸再造;水庫淤積,水庫滲漏與浸沒;水庫誘發(fā)地震,大壩下游引水灌溉區(qū)土壤鹽漬化。

3、都市廢棄物的處理辦法?

露天填埋法;衛(wèi)生填埋法;焚燒法;高溫堆胖法、固化法和綜合利用法

4、固體廢棄物包括啥?

按其來源包括:礦業(yè)廢棄物,工業(yè)廢棄物,都市廢棄物,農業(yè)廢棄物,放射性廢物

第九章地質環(huán)境與人體健康

1.我國常見的地點病有哪些?

甲狀腺腫,氟中毒,克山病,大骨節(jié)病。

2.地點性砷中毒?

在特定地理環(huán)境中,人體攝入過量砷引起皮膚角化、群素沉著、癌變等癥狀的慢性中毒疾病。(是在特定地理環(huán)境下的居民長期經過飲水、空氣、食物攝入過多的砷,而引起的以皮膚群素脫失、著群、角化及癌變?yōu)橹鞯娜硇缘穆灾卸拘约膊?。?/p>

3.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