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_第1頁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_第2頁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_第3頁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_第4頁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血細胞涂片本身特點:

1

.涂片不易均勻:因為血液是混懸液,其中白細胞、有核細胞、

RBC

、血小板形態(tài)大小、比重及生物活性和血漿成份等不一樣和制片技術差異、質量分布不均勻性差異頗大。

2

.細胞分布和檢驗非隨機性:

(1)

細胞分類標準與觀念不一;

(2)

采樣和計數(shù)

100~200

個白細胞不足;

(3)

細胞分布生理變動;

3.

與疾病相關性;

4.

室內、室間分類不一致性,開展室間質控也是促進形態(tài)學提升主要伎倆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1頁外周血涂片檢驗及匯報內容:

1.WBC

數(shù)及主要成份(即分類百分比);

2.

分類細胞百分比及形態(tài)是否正常;

3.

有沒有幼稚白細胞、幼紅細胞及異常細胞情況;

4.

成熟紅細胞形態(tài)(包含個體與群體、大小形態(tài)、異形)、色素狀態(tài)(中心淡染、低色素、高色素、多嗜性

RBC

)核殘余物及排列等情況;

5.

血小板數(shù)量、形態(tài)、聚集性;

6.

異常細胞、寄生蟲。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2頁1.確診白血病。2.貧血判別診療參考依據(jù)。3.了解疾病感染程度。4.遺傳性疾病血液依據(jù)。5.提醒血小板疾病。6.診療血液寄生蟲病7.血液分析儀質量監(jiān)控。形態(tài)學檢驗主要意義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3頁染色:是識別細胞形態(tài)主要標識工序:

常規(guī)瑞氏

-

姬姆薩染色關鍵點:

1

.要得到滿意、漂亮血細胞染色標本,新鮮涂片快速染色是很主要。

2

.染色液配制要合格;

3

.涂片切勿用甲醛固定(肝素抗凝),不然不著色;

4

.染色好壞與染色液、緩沖液質量及百分比、加液間隔時間、保持

片染色液面張力等染色技巧都有重大關系。染液要覆蓋涂膜面,再加緩沖液(

1:2

),其量要充分、混均,染色時間要

充分。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4頁

一、白細胞檢驗意義1.機體被感染病因及感染程度。2.血液系統(tǒng)惡性疾病診療核療效評定。3.一些遺傳性疾病診療。如梅-罕氏綜合征二、紅細胞檢驗意義貧血判別診療為一些疾病診療提供依據(jù)。如MM、DIC、骨纖等為瘧疾診療提供主要依據(jù)。三、血小板檢驗意義血小板疾病診療。驗證血小板計數(shù)準確程度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5頁

WBC

形態(tài)學診療技巧:

1

WBC

數(shù)值準確性預計:

1

)當前自動化計數(shù)儀時有出現(xiàn)結果偏差,低倍鏡觀察血涂片能夠粗略估

WBC

數(shù)值及分布。低倍視野

WBC

數(shù):正常

3~5

個,增多

6

個以上,減低

3

個以下。

2

WBC

如推至片尾,分布不均,預計將有一定難度。較大細胞如單核、異淋及中性粒細胞及不成熟細胞多在片尾,體部則多為較小淋巴細胞,使分類造成偏差,所以分類部位在適當調整。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6頁2

白細胞計數(shù)值程度分級:

1

WBC

正常范圍:

4.0~10.0

×

10

9

/L;

2

WBC

正常程度以下

:

輕度降低

(<4.0

3.0

×

10

9

/L),

中度降低

(<3.0

2.0

×

10

9

/L),

極度降低

(<2.0

×

10

9

/L);

3

WBC

正常高程度以上

:

分輕度增多

(>10.0

20.0

×

10

9

/L),

中度增多

(>20.0

40.0

×

10

9

/L),

顯著增多

(>40.0

80.0

×

10

9

/L)

極度增多

(>80.0

×

10

9

/L)

。

以此與所測知

WBC

計數(shù)值作粗略對比,推斷

WBC

計數(shù)值準確性。有核紅細胞單獨計數(shù):有核紅細胞

/100

WBC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7頁

RBC

形態(tài)學在檢驗中易被忽略,

觀察

RBC

形態(tài)

,

普通

以外周

血涂片較為可靠。

RBC

形態(tài)與排列(如重合、

錢狀)與涂片技術、涂片部位及厚薄有很大關系。這點在鏡檢時應予注意。即是合格涂片,

RBC

形態(tài)依然與涂片部位及厚薄等各種原因相關:

—如取涂片中心區(qū)域,

RBC

中心淡染,多

>1/3

細胞面積大小

;

—取自涂片薄處或尾部,

RBC

形態(tài)誤給人以“球形”,失去雙

盤形,中心淡染消失,所謂類球形改變;

—取厚片

或制片干燥過慢,

RBC

未攤開,收縮變形,甚至出現(xiàn)人工中心染色過淡等;

—取厚片

RBC

則重合堆積,呈假“緡錢狀”,不便查清形態(tài);

片不清潔,油脂過多或骨髓脂肪過多,制片干燥不快,

RBC

則會形成人工中心淡染區(qū)或空白區(qū)。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8頁外周血血小板形態(tài)學診療技巧:

1

.血小板數(shù)

:

形態(tài)及聚集性

,

血涂片也是預計

Plt

計數(shù)主要依據(jù)。依據(jù)

RBC

正常500

/ul:Plt

正常值

10

20

/ul=RBC:Plt=50:1(2)

,

一個油鏡視野

RBC

數(shù)約

RBC200

個:

PLT4

8

個,計數(shù)

10

20

個油鏡視野

Plt

數(shù)(分別計數(shù)正常和巨大異常

Plt

數(shù))平均

每個油鏡視野

Plt

數(shù)如若

4

個相當于

10

/ul

;

8

個相當

20

/ul;2

個相當

5

/ul;1

相當

2.5

/

ul

。因為巨大和異常

PLT

自動化儀器不能計數(shù),造成誤差。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9頁(

)

:外周血涂片檢驗步驟:

1

.肉眼觀察:涂片面膜大小、厚薄是否適中,染色好壞。

2

.低倍鏡觀察全貌:

1

)涂片及染色是否適當;

2

)了解白細胞數(shù)(可大致校對

WBC

直接計數(shù)是否正確);

3

)了解白細胞大致分布及其各階段大致百分比,尤其要注意因為涂片過力,把

WBC

及成熟粒細胞大多推于片尾部位,造成份類比值誤差。片尾有沒有異常細胞。(

4

)選擇含有代表性細胞鏡檢區(qū)域。

末梢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專家講座第10頁3

油鏡觀察

:進行

WBC

分類計數(shù),觀察細胞形態(tài)、百分比、有沒有巨大或異常細胞。

1

)血涂片對

WBC

總數(shù)準確性預計:從低倍及油鏡中預計

WBC

數(shù)及其

分布。普通區(qū)分

WBC

數(shù)幾個等級(

油鏡視野

WBC

密度、分散無重合)。參見

WBC

形態(tài)診療技巧節(jié)段。

2

)白細胞分類計數(shù):血中主要兩大百分比中性成熟粒細胞與淋巴細胞及其它小百分比細胞是否屬正常范圍及形態(tài)有沒有異常。

3

)注意片尾端有沒有巨大或出現(xiàn)不成熟或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