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第1頁
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第2頁
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第3頁
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第4頁
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探究環(huán)境污染對生物的影響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第四單元第七章

當前1頁,總共44頁。情景導入當前2頁,總共44頁。什么原因造成圖片中的人和樹木等生物受到危害?當前3頁,總共44頁。學習目標1、通過學習了解什么是酸雨、酸雨的形成及酸雨的危害

2、學習在實驗室條件下怎樣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

3、形成比較牢固的環(huán)境保護意識并知道應該怎樣做當前4頁,總共44頁。

_________自學導讀1.什么是酸雨?

。2.酸雨的PH值:雨水是否具有較強的酸性,可以用

來表示。

溫度下,其范圍在

之間,PH等于

的溶液呈中性,PH小于

的溶液呈

性。正常雨水的PH約為

,酸雨的PH則小于

。3.酸雨的形成:酸雨主要是

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

而形成的,此外,

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4.酸雨對生物有極大危害,被稱為“

”。5.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通過

,減少

等燃料中

的排放,并做好

這些污染物的工作。當前5頁,總共44頁。展示交流、小組點評交流討論當前6頁,總共44頁。自學課本P35“模擬探究”的部分,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1、什么是酸雨?2、酸雨的形成原因、過程及成分?當前7頁,總共44頁。一、什么是酸雨?簡單地說:酸雨就是酸性的雨。

正常雨水的PH約為5.6,酸雨的PH則小于5.6。當前8頁,總共44頁。酸雨主要是人為地向大氣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質(zhì)造成的。我國的酸雨主要是因大量燃燒含硫量高的煤而形成的,此外,各種機動車排放的尾氣也是形成酸雨的重要原因。1.原因工廠燃燒含硫量高的煤機動車排放的尾氣當前9頁,總共44頁。2.過程3.成分水、硫酸、硝酸當前10頁,總共44頁。探究酸雨對植物幼苗生長的影響合作與交流(請展示你的才華)1、提出問題:2、作出假設:3、設計對照實驗:本實驗的變量是:實驗組處理:對照組處理:結合課本P36的提示回答下列問題:4、預期實驗結果及推論:當前11頁,總共44頁。

酸雨對生物有不利的影響。在實驗室條件下怎樣模擬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呢?根據(jù)下面的提示、你能設計一個探究方案嗎?有了方案,再嘗試完成它??梢杂檬炒缀颓逅渲霉嶒炗玫哪M酸雨,把pH控制在4。可以測定酸雨條件下種子的發(fā)芽率或幼苗的生長情況。是否需要設計對照實驗?如果需要的話,應當怎樣設計?本實驗需要進行數(shù)量統(tǒng)計嗎?只做一組實驗,實驗的結果可靠嗎?你認為怎樣做,實驗結果才可靠?設計一個表格,記錄觀察和實驗的結果。繼續(xù)當前12頁,總共44頁。實驗步驟參考答案采用PH=4的酸雨進行實驗,設置清水作為對照在甲、乙兩個花盆中栽培同樣數(shù)量的植物幼苗在相同適宜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每天兩次向甲盆中噴灑定量的配制的酸雨,每天兩次向乙盆中噴灑定量的清水,每天觀察記錄一次一周后,分別統(tǒng)計兩個實驗裝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長高度當前13頁,總共44頁。預期實驗結果與分析:1、如果兩個裝置中植物幼苗的生長沒有差異,說明2、如果用酸雨培養(yǎng)的植物幼苗的生長情況比較好,說明3、如果用清水培養(yǎng)的植物幼苗的生長情況比較好,說明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沒有影響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酸雨對植物幼苗的生長有抑制作用當前14頁,總共44頁。討論模擬的酸雨和真實的酸雨有什么差別?查查資料,酸雨含有什么成分?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區(qū)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嗎?酸雨和模擬雨的成分不同:酸雨的成分主要是水、硫酸和硝酸,模擬酸雨的成分是水和醋酸。不一定是。這是因為酸雨是燃燒煤、石油、天然氣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大氣中與水結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隨大氣流動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區(qū)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越地域、跨國界的危害。參考答案當前15頁,總共44頁。

收集當?shù)氐挠晁胮H試紙測定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分析其成因嗎?當前16頁,總共44頁。自學課本P36最后一段及P37第一、二段,回答下列問題:1、廢電池中含有哪些有毒物質(zhì)?2、廢電池對生物有哪些危害和影響?當前17頁,總共44頁。

請同學們根據(jù)課本P37的提示,設計一個探究廢電池對生物的影響的方案,有了方案,再嘗試完成它。當前18頁,總共44頁。為了探究廢電池對水體的污染,某同學設計了以下實驗步驟:(1)將一節(jié)5號電池破碎,浸泡在1000毫升的清水中2~3天;(2)在4只魚缸上分別貼上標簽A、B、C、D;(3)在4只魚缸中分別放入等量的清潔無污染的河水;(4)在四只魚缸中分別加入50毫升、100毫升、200毫升、400毫升廢電池浸出液;(5)再向各魚缸中分別放入三條金魚,定時喂養(yǎng)同種飼料,觀察并記錄情況。結果見下表:

ABCD所加浸出液的體積/毫升50100200400金魚成活時間/天151271

根據(jù)以上設計,回答下列問題:(1)該同學提出的假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第5步中,放入各缸的金魚必須是__________________。(3)通過實驗,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實驗時是否需要設置對照組?_________。該如何設置?當前19頁,總共44頁。(1)廢電池浸出液對金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2)同種且大小相同。(3)廢電池浸出液對金魚的生命活動有影響。且浸出液濃度越大,影響越大。(4)需要設置對照組。增加一只魚缸,里面放三條同樣大小的三條金魚,缸中只加清水,不加廢電池浸出液,定期喂養(yǎng)同種飼料。參考答案

當前20頁,總共44頁。自學課本P38,找出下列問題的答案:1、酸雨的危害及防治措施。2、廢電池的危害及防治措施。當前21頁,總共44頁。日本水俁病

當?shù)鼐用耖L期食用富含汞的魚蝦造成的。

患者手腳麻木、運動失靈,甚至呈瘋癲狀態(tài)。日本的水俁病患者

當前22頁,總共44頁。

日本曾經(jīng)發(fā)生的痛痛病患者長期食用含鎘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颊叩奈负湍I等器官受到嚴重損害,全身疼痛難忍。當前23頁,總共44頁。全球性大氣污染問題除了酸雨以外,還包括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當前24頁,總共44頁。溫室效應:由于全球二氧化碳等氣體的排放量不斷增加,導致地球平均氣溫不斷上升的現(xiàn)象。危害:1、使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逐漸上升,一些地區(qū)的臺風更加頻繁,2、一些地區(qū)則更加干旱,最終造成世界各地農(nóng)作物的減產(chǎn)和多種生物的滅絕。當前25頁,總共44頁。南極上空出現(xiàn)的臭氧層空洞地球上的臭氧主要集中在大氣的上層,構成了薄薄的一層臭氧層。臭氧層能夠有效地濾去太陽輻射中對生物有強烈破壞作用的紫外線。當前26頁,總共44頁。臭氧層被破壞的原因自然原因:人為原因:太陽活動異常等原因氟利昂和含氮廢氣的排出危害:大量紫外線輻射到地面,從而危害人類和其他生物的健康。例如,人類的皮膚癌和白內(nèi)障等疾病因此而明顯增多。防治:控制和停止使用氟利昂,以及減少含氮廢氣的排放等,是防止臭氧層破壞的關鍵。當前27頁,總共44頁。點撥歸納7.酸雨:具有較強

的雨水,其PH值小于

。8.形成酸雨的原因:是因其向大氣排放

性物質(zhì),如:燃燒含

量高的煤,及各種機動車排放的

。9.酸雨的危害:對土壤的危害

;對河流、湖泊的危害

;對植物的危害

;10.控制酸雨的措施:

。

當前28頁,總共44頁。整合提升11.閱讀<<溫室效應和臭氧層破壞>>,體驗環(huán)境污染造成的惡果。

當前29頁,總共44頁。達標檢測:1、我國酸雨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大量燃燒煤氣

B、大量燃燒含錳量很高的煤

C、大量燃燒含硫量很高的煤

D、大量燃燒沼氣2、在下列實例中,通過食物鏈而引起生態(tài)危機的是(

A、酸雨

B、汞、鎘等有毒物質(zhì)的積累和濃縮

C、溫室效應

D、臭氧減少,臭氧層出現(xiàn)空洞當前30頁,總共44頁。3、被譽為“地球生命活動的保護傘”的大氣成分是(

)A、水汽

B、氮氣

C、臭氧

D、二氧化碳4、近年來,我國許多城市禁止汽車使用含鉛汽油,主要原因是(

)A、提高汽油的燃燒效率

B、降低汽油的成本C、避免鉛污染大氣

D、鉛資源短缺當前31頁,總共44頁。5.在做酸雨對生物的影響實驗中,要將對照組和實驗組放在

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而且實驗組和對照組的種子數(shù)量要

6.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

,嚴重時造成植物死亡。當前32頁,總共44頁。12.形成酸雨的根本原因是()A臭氧層的破壞B噪聲污染C化肥、農(nóng)藥的大量使用D工廠大量使用煤、石油作為能源13.酸雨的危害表現(xiàn)在()A腐蝕建筑物和戶外雕塑B使農(nóng)作物枯萎,甚至死亡C使土壤、河流、湖泊酸化D以上三項都是14.酸雨是指PH值為多少的大氣降水?()A.﹥5.6B﹥7C﹤5.6D﹤715.我國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A農(nóng)田大量燒秸稈B大量使用含硫量高的煤C大量使用農(nóng)藥化肥D不注意廢舊電池的回收16.有“空中死神”之稱的是()A酸雨B臭氧層破壞C溫室效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