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別檢驗課件_第1頁
差別檢驗課件_第2頁
差別檢驗課件_第3頁
差別檢驗課件_第4頁
差別檢驗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六章食品感官評定分析方法§6.1感官評定方法分類及選擇§6.2差別檢驗§6.3標度和類別檢驗§6.4描述性分析檢驗§6.5情感試驗差別檢驗:三大類感官評價方法之一,通過對兩個樣品之間的差異能夠正確識別的受試者的比例,基于頻率和比率的統(tǒng)計學原理,來推算兩種產(chǎn)品是否存在差異?!?.2差別檢驗(differencetest)要求評價員對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樣品,做出是否存在感官差別的結論。差別檢驗的結果,是以做出不同結論的評價員的數(shù)量及檢驗次數(shù)為基礎,進行概率統(tǒng)計分析。差別試驗是對樣品進行選擇性的比較,一般領先于其它試驗,在許多方面有廣泛的用途。確定兩種樣品是否存在不同;確定兩種樣品是否相似到可以互相替換的地步。差別檢驗的目的☆例:在貯藏試驗中,可以比較不同的貯藏時間對食品的味覺、口感、鮮度等質(zhì)量指標的影響。☆例:在外包裝試驗中,可以判斷哪種包裝形式更受歡迎,而成本高的包裝形式有時并不一定受消費者歡迎,都可以用差別試驗檢驗。差別檢驗的應用食品的質(zhì)量控制;食品的生產(chǎn)工藝改變;食品的配方改進;品評員的篩選、培訓等。(一)總體差別檢驗用于評定樣品間總體感官特性是否存在差異,籠統(tǒng)回答兩種樣品是否存在不同。差別檢驗的分類(二)單項差別檢驗用于評定樣品間某一感官屬性(如酸度、甜度、顏色等)是否存在差異,更加具體、更加細化。差別檢驗的敏感參數(shù)(α

β和Pd)

α(α-風險,Ⅰ型錯誤):錯誤地估計兩者之間差別存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錯誤的認為存在差別,實際上沒有差別。

β(β-風險,Ⅱ型錯誤):錯誤地估計兩者之間差別不存在的可能性。換句話說,差別存在,但沒有發(fā)現(xiàn)。Pd(proportionofdistinguisher)

:能夠分辨出差異的人數(shù)比例。α和β的關系α和β是差別檢驗統(tǒng)計結果時可能發(fā)生的兩類錯誤,Ⅰ型錯誤α就是以真為假,Ⅱ型錯誤β就是以假為真。αβα和β的關系就像翹翹板,α小β就大,α大β就小。樣本容量一定時你不能同時減少兩類錯誤!敏感參數(shù)值的確定1.尋找差異為目的:只考慮α-風險,α通常要選的比較小。2.尋找樣品間相似性為目的:選擇一個合理的值Pd,確定一個較小的β值,α可以大一些。

品質(zhì)(0.01)

消費者調(diào)查(0.05)

政策性調(diào)查(0.1)αβ和Pd值的統(tǒng)計學意義0.05<α≤0.1,差異中等;0.01<α≤

0.05

,差異顯著;0.001<α≤

0.01,差異非常顯著;α≤

0.001,差異特別顯著。

2.β值表示差異不存在的程度,規(guī)定的范圍值同α

。1.α范圍值表示差異存在的程度,其規(guī)定如下:3.Pd的范圍意義如下:Pd<25%,比例較小;

25%≤Pd≤35%,比例中等;35%<

Pd,比例較大;顯著性檢驗&顯著性水平假設檢驗成對比較檢驗原假設:兩種樣品之間在特性強度上沒有差別(對其中之一沒有偏愛)PA=PB備擇假設:即當原假設被拒絕時而接受的一種假設。PA≠PB分析結果:顯著性和顯著水平①不拒絕原假設(即原假設成立):PA=PB②拒絕原假設:由于任何檢驗都是由有限的評價員來進行的,所以拒絕假設的結論(即贊同備擇假設PA≠PB)是有風險的。顯著水平是當原假設是真而被拒絕的概率(這種概率的最大值)。通常,指定的顯著水平的值α=0.01(即.1%)。差別檢驗法的常用方法一、成對比較檢驗法二、三點檢驗法三、二-三點檢驗法四、“A“-非"A"檢驗法五、五中取二檢驗法六、選擇檢驗法一、成對比較檢驗法(pariedcomparisontest)又稱兩點檢驗法\配對檢驗法。以隨機順序同時出示兩個樣品給評價員,要求評價員對這兩個樣品進行比較,判斷兩個樣品間是否存在某種差異及其差異方向(如某些特征強度的順序)的一種評價方法。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感官評價方法。不知道樣品間何種感官屬性不同采用差別成對比較檢驗。特點樣品有4種可能呈送順序(AA、BB、AB、BA),這些順序應在評價員中交叉進行隨機處理,每種順序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相同。評定人員一般要求20~50人,最多可200人;適用于味道很濃或延續(xù)時間較長的樣品;GB12310—1990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5495—1983《感官分析方法學──成對比較檢驗》主題內(nèi)容與適應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用于檢驗兩個產(chǎn)品間感官特性差別的方法。檢驗之前首先明確是單邊檢驗還是雙邊檢驗。本標準適用于定向差別檢驗、偏愛檢驗、培訓評價員。單邊檢驗單邊檢驗是樣品A的特性強度(或被偏愛)明顯優(yōu)于另一種樣品B。(強度檢驗)(偏愛檢驗)備擇假設:樣品A的特性強度(或被偏愛)明顯優(yōu)于樣品B。換句話說:參加檢驗的評價員作出樣品A比樣品B的特性強度大(或被偏愛)判斷概率大于作出樣品B比樣品A的特性強度大(或被偏愛)判斷的概率。即PA>PB

。如果選擇樣品A的數(shù)目不少于表6-3定向成對比較法與二-三點檢驗法(單邊檢驗)檢驗表中第2列的數(shù),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而接受備擇假設。雙邊檢驗雙邊檢驗是只需要發(fā)現(xiàn)兩種樣品在特性強度上是否存在差別(強度檢驗)或者是否其中之一更被消費者偏愛(偏愛檢驗)。備擇假設:這兩種樣品有顯著差別,因而可以區(qū)別這兩種樣品。換句話說,每個參加檢驗的評價員作出樣品A比樣品B的特性強度大或樣品B比樣品A的特性強度大(或被偏愛)判斷的概率是不等的。即PA≠PB(PA>PB或PA<PB)。如果對某一種樣品投票的人數(shù)不少于表6-4差別成對比較(雙邊檢驗)檢驗表中第二列的數(shù),則在5%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從而得出結論:兩種樣品之間有顯著性差別。如果對樣品A投票的人數(shù)多,則可得出結論,樣品A的某種指標強度大于樣品B的同種指標強度(或被明顯偏愛)。什么是單邊檢驗?兩個樣品有明顯偏向;什么是雙邊檢驗?兩個樣品無明顯偏向;如略甜、略酸。在一個有30個評價員參加的檢驗中,20個人偏愛A,10個偏愛B,并且沒有理由認為A或B應被偏愛(即檢驗是雙邊的)。較大一組的人數(shù)(即20)與表6-4差別成對比較(雙邊檢驗)檢驗表中評價員數(shù)的30的第二列的數(shù)比較(即21)。由于觀測值(指偏愛A的人數(shù)20)低于表中的值,所以原假設在5%顯著性水平上不被拒絕,并且不可能得出這兩種產(chǎn)品有哪一個更被偏愛的結論。如果有先驗知識,A應被偏愛,則該檢驗是單邊的。偏愛A的評價員數(shù)與表6-3定向成對比較法與二-三點檢驗法(單邊檢驗)檢驗表中評價員數(shù)為30的第6列的數(shù)(即20)比較。由于從檢驗中得到的數(shù)等于表中的數(shù),所以將以5%的顯著性水平拒絕原假設。并且應得出對產(chǎn)品A有明顯的偏愛的結論。舉例成對比較檢驗的應用

a.

確定兩種樣品之間是否存在某種差別,判別的方向如何。(定向差別檢驗)b.

確定是否偏愛兩種樣品中的某一種。(偏愛檢驗)c.

評價員的選擇與培訓。這種檢驗方法的優(yōu)點:簡單且不易產(chǎn)生感官疲勞。這種檢驗方法的缺點:當比較的樣品增多時,要求比較的數(shù)目立刻就會變得極大以至無法一一比較。評價員數(shù)a.定向差別檢驗:7名以上專家或50名以上優(yōu)選的評價員。b.偏愛檢驗:30名以上初級評價員??赡軙r可增至100名至數(shù)百名。c.評價員的培訓:人數(shù)隨檢驗而定。檢驗步驟1被檢樣品的制備1.1準備足夠數(shù)量的樣品。1.2應以同一方式(相同的設備、容器,相同數(shù)量的樣品)準備各種配對的樣品組,使評價員不能從提供樣品的方式中得出有關樣品性質(zhì)的結論。1.3檢驗樣品對的溫度應相同,如果可能,檢驗組間的樣品溫度也應相同。1.4盛樣品的容器編號,應隨機選用三位數(shù)字,每次檢驗的編號應不同。具體試驗方法:把A,B兩個樣品同時呈送給評價員,要求評價員根據(jù)要求進行評價。在實驗中,應使樣品A、B和B、A這兩種次序出現(xiàn)的次數(shù)相等,樣品編碼可以隨機選取3位數(shù)組成,且每個評價員之間的樣品編碼盡量不重復。為避免感官疲勞,在連續(xù)提供幾個成對樣品時,應將樣品量減少到最低限度。試驗形式有AB、BA、AA、BB組合,每次試驗中,每個樣品的猜測性(有無差別)的概率為1/2。如果增加試驗次數(shù)至n次,那么其概率將降低至1/2n。所以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應盡可能增加試驗次數(shù)。2檢驗技術

2.1提供樣品2.2提問要特別注意提問的方式,避免導致評價員在回答問題時,有某種傾向性。根據(jù)檢驗目的,可提問下列問題a.定向差別檢驗:兩個樣品中,哪個更……?(甜、咸)。b.偏愛檢驗:兩個樣品中,更喜歡哪個?c.培訓評價員:兩個樣品中,哪個更……?成對比較試驗問答表舉例

定向成對比較法評分表評價產(chǎn)品:姓名:評價員編號:日期:檢驗前,請用清水漱口。兩組成對比較實驗中各有兩個樣品需要評價,請按呈送順序品嘗各組編號中的樣品,從左到右,由第一組開始。將全部樣品攝入口中,請勿再次品嘗,在每一對中圈出較甜樣品的代碼。在兩組樣品品嘗之間用清水漱口并吐出所有的樣品和水,然后進行下一組,重復品嘗程序。組別1.2.差別成對比較法評分表評價產(chǎn)品:姓名:評價員編號:日期:檢驗前,請用清水漱口。兩組成對比較實驗中各有兩個樣品需要評價,請按呈送順序品嘗各組中的編號樣品,從左到右,由第一組開始。將全部樣品攝入口中,請勿再次品嘗,回答各組中樣品是相同還是不同?圈出相應的詞。在兩組樣品品嘗之間用清水漱口并吐出所有的樣品和水,然后進行下一組,重復品嘗程序。組別1.相同不相同2.相同不相同定向差別檢驗偏愛檢驗負責人可從下列技術中任選一種:a.“強迫選擇”。當評價員認為樣品間無差異,也要求他指出哪個樣品更……,或更喜歡哪個樣品。b.允許回答“無差異”或“不偏愛”。無論選擇哪種技術,記錄表格中只能提出一個問題。如要提問一個以上的問題時,樣品要重新編號并分別提問。檢驗過程中,若由評價員回答“無差異”或“不偏愛”時,有兩種處理方法:忽略不計,即從全體評價員答案的總數(shù)減去這些答案;給這兩類答案分配一半“無差異”或“不偏愛”的答案。當“無差異”或“不偏愛”的答案占有較大的比例時,說明兩個樣品之間的差異低于評價員的察覺閾,可能是檢驗方法有缺陷,也可能是一些評價員發(fā)生了某種生理變化或?qū)λ鶇⑴c的檢驗缺乏積極性。結果的表達與解釋a.表6-3定向成對比較法與二-三點檢驗法(單邊檢驗)檢驗表b.表6-4差別成對比較(雙邊檢驗)檢驗表試驗結果分析假設評審人員總數(shù)為n,而回答正確的人數(shù)為k,查表,在表中n和信度α所對應的欄中查找相關數(shù)值。若k等于或大于這一數(shù)值,即說明X與Y存在著差異。換言之,即評審組對X、Y的性質(zhì)、程度差異具有正確的判斷能力。

c.當表中n值大于100時,所需正確答案的最少數(shù)按以下公式計算,取最接近的整數(shù)值。式中,K值為:

以食品黏度計為基準,配制成黏度有差異,其它情況完全相同的兩種食品溶液X和Y。假設X黏度較小。評審員共30名。問答卷結果如下:

X較黏(誤答)(n-k)7名

Y較黏(正確)k23名合計n30名從表6-3中,在n=30一欄可見,信度5%對應值為20,1%為22,0.1%為24。正確判斷人數(shù)k=23大于信度1%的22。因此,可認為這組評審員在信度為1%精度上,具有正確判斷X和Y黏度差的能力。例題1例題2從6-3表可得出結論“527”顯然比“806”更甜。從表6-4可得出結論,兩種飲料甜度無明顯差異。兩點識別法Questions?食品感官評定方法按應用目的分為?分為分析型感官檢驗和嗜好型感官檢驗兩種。分析型感官檢驗是把人的感覺器官作為一種檢驗測量的工具,來評定樣品的質(zhì)量特性或鑒別多個樣品之間的差異等。嗜好型(偏愛型)感官檢驗與分析型感官檢驗正好相反,它是以樣品為工具,來了解人的感官反應及傾向。食品感官評定方法按檢驗方法性質(zhì)分類?什么是單邊檢驗?兩個樣品有明顯偏向;什么是雙邊檢驗?兩個樣品無明顯偏向;如略甜、略酸。兩點嗜好法檢驗方法:2點嗜好法是指比較X、Y兩種試樣后指出自己喜歡哪一種或哪一種品質(zhì)更佳的方法。檢驗目的:本法主要用于市場調(diào)查和質(zhì)量檢驗。

試驗結果分析參加評審的總?cè)藬?shù)為n,無論X、Y,設多數(shù)人喜歡的一方人數(shù)為d。查表中n和信度α所對應的數(shù)值。若d大于或等于其中的某數(shù)值,則說明多數(shù)人的選擇有效。換言之,即該試樣品質(zhì)較好。從6-3表可得出結論,“613”更受歡迎。從表6-4可得出結論,“832”更受歡迎。

例題1

例:試樣是添加了兩種不同改良劑的面條。添加改良劑A的面條為X,改良劑B的面條為Y。因選擇X、Y均有可能,故需要進行雙邊檢驗。60名評審員參加了此項試驗,得到如下結果:喜歡X的人數(shù)(n-d)25名喜歡Y的人數(shù)d35名合計n60名從表6-4中,在n=60一欄可見,信度5%對應的數(shù)值為39,1%為41,0.1%為44。因為多數(shù)一方人數(shù)為35,比信度5%對應的39小。所以,結論是在信度為5%時,X和Y沒有嗜好性差異。例題2例:0.018%和0.021%乙酸溶液的比較。評價員20名,14名正確判斷出0.021%乙酸更酸些,查表6-4,5%概率下,n=20時,最小正確判斷數(shù)為15,評價員不能比較出樣品酸度上的差別。例題3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nèi)容:a.提出問題;b.有關樣品情況的說明;c.采用的檢驗參數(shù);d.是否使用了對照物;e.檢驗介紹(例如對某些特殊食品);f.檢驗次數(shù)和專家或評價員(優(yōu)選或初級)人數(shù);g.檢驗技術,是否使用了“強迫選擇”,是單邊還是雙邊檢驗;h.檢驗結果及其統(tǒng)計解釋;i.檢驗日期、時間和條件;j.檢驗負責人姓名。二、三點檢驗法(triangletest)三點檢驗法是同時提供三個已編碼的樣品,并告知其中二個是相同的,要求評價員區(qū)別出有差別的那個樣品,也稱三角試驗法。然后再比較一個試樣和剩余的兩個相同試樣,判斷喜歡哪一個的方法叫做三點嗜好法。因此,三點比較法只經(jīng)一次試驗,就能同時完成識別和嗜好兩個試驗。GB12311-1990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4120-1983《感官分析方法學—三點檢驗)猜對率為1/3缺點用這種方法評價大量樣品是不經(jīng)濟的;用這種方法評價風味強烈的樣品比成對比較檢驗更容易受到感官疲勞的影響;要保證兩種樣品完全一樣是很困難的。應用領域及參加人數(shù)具體應用領域:確定兩種產(chǎn)品之間是否存在整體差異;確定產(chǎn)品的差異是否來自成分、工藝、包裝及儲存期的改變;篩選和培訓評價員,以鍛煉其發(fā)現(xiàn)產(chǎn)品差別的能力。通常要求6個以上專家或品評員在20~40之間;評價產(chǎn)品相似程度時,品評員要求在50~100之間。參加人數(shù):檢驗步驟1、樣品的制備每次隨機提供給品評員3個樣品,其中兩個相同,一個不同,那么它們所有的排列組合為AAB、ABB、BBA、BAA、ABA、BAB,要求每種組合被呈送的機會相等,因此將評審人員分為6組,品評人數(shù)通常為6的倍數(shù),如果不足6的倍數(shù)時,可舍去多余樣品組,或向每個評價員提供6組樣品做重復試驗。評價者按照從左到右的順序品嘗樣品,然后找出與其他兩個樣品不同的那一個,如果找不出,也要猜一個答案,即不能沒有答案。當A和B在外觀上(色澤、組織等)可區(qū)別時,這種方法則不適用。統(tǒng)計作出正確選擇的人數(shù),計算查表得出結論。三角檢驗樣品示意圖2、檢驗技術評價員按規(guī)定次序檢查各組檢驗樣品,次序在同一系列檢驗中應相同。在評價同一組三個被檢樣品時,評價員對每種被檢樣品應有重復檢驗的機會。檢驗負責人在必要時可以告訴評價員提供的樣品數(shù)量和體積。當評價員的數(shù)目不足6的倍數(shù)時,可采取下述兩種方式a.舍棄多余樣品組;b.為每個評價員提供6組樣品做重復檢驗。檢驗技術有下面兩種,負責人可任選一種:a.“強迫選擇”即使評價員聲明沒有差異時,也要求評價員指出其中的一個樣品與其他二個的差異。b.當評價員不能鑒別其差異時,允許回答“無差異”。如果要考慮到檢驗結果的準確性時,應該使用“強迫選擇”。答案格式B3擴展的三點檢驗(允許回答“無差別”)

常用問答卷

試驗結果分析(1)3點識別試驗法參加評審人員總數(shù)為n,判斷正確的人數(shù)為k,查表6-5三點檢驗法檢驗表中n和信度α所對應的數(shù)值,若該數(shù)值等于或小于k,則說明X和Y之間存在差異。換言之,評審組對X和Y具備識別能力。(2)3點嗜好試驗法在3點識別試驗法判斷正確的k名人員中,設喜歡X或Y較多一方的人數(shù)為d,查三點嗜好檢驗表中n和信度α所對應的數(shù)值,若該數(shù)值等于或小于d,則說明多數(shù)人的喜歡具有代表性。即該試樣的感官品質(zhì)更佳。結果的表達和解釋當表中n值大于100時,正確答案最少數(shù)按以下公式計算,取最接近的整數(shù)值。2、“無差異”根據(jù)檢驗目的,可按不同的方式處理“無差異”答案A忽略不計“無差異”答案數(shù),即從評價小組的答案總數(shù)中減去這些數(shù)。B考慮下述幾種方式a.將“無差異”答案的三分之一歸于正確答案。b.將“無差異”答案歸于不正確答案。c.分別考慮。無差異答案占有較大的比例時,說明兩個樣品之間的差異低于評價員的覺察閾值。可能是檢驗方法有缺陷,也可能是一些評價員發(fā)生了某種生理變化或?qū)λ鶇⑴c的檢驗缺乏積極性。檢驗報告檢驗報告應包括以下內(nèi)容:a.有關樣品情況的說明;b.采用的檢驗參數(shù),特別是提供三個檢驗樣品組的數(shù)目;c.檢驗次數(shù)和參加檢驗的評價員數(shù)及資格;d.檢驗條件,特別應指出是否采用了“強迫選擇”;e.檢驗結果及其統(tǒng)計解釋;f.檢驗日期、時間和條件;g.檢驗負責人姓名。共有36個鑒評員,其中21張答卷能正確地選出單個樣品,請問AB兩種樣品是否存在差異?20(1%)<21<22(0.1%)則說明在1%顯著水平,兩樣品間有非常顯著的差異。例題1某肉制品廠在火腿腸中摻入30%的植物蛋白,為了解摻入植物蛋白后是否對火腿腸的口感有影響,于是用三角檢驗法來檢查。共為60名鑒評員,分為兩大組組1

BAA

ABA

AAB從中選出B來結果有12張正確答案。組2

ABB

BAB

BBA從中選出A來結果有10張正確答案。查表6-528(5%)>22,因此在5%水平上沒有明顯的差異。答:加入30%的植物蛋白后沒有明顯的差異。例題2

隨堂測驗表三點嗜好檢驗表表6-5三點檢驗法檢驗表請問XY兩種樣品是否存在差異?人們更喜歡哪個樣品?(α=1%)208911大于信度1%對應的9差別檢驗法的常用方法一、成對比較檢驗法二、三點檢驗法三、二-三點檢驗法四、“A“-非"A"檢驗法五、五中取二檢驗法六、選擇檢驗法二-三點檢驗法是指:先供給試樣X,讓評審員記住它的特性(這個試樣稱明試樣),然后同時供給用暗號表示的試樣X和Y(因為評審員事先不知兩個試樣的內(nèi)容和特性,故稱暗試樣),讓評審員判斷兩個暗試樣中哪個是試樣X的試驗,也稱一-二點試驗法。三、二-三點檢驗法(duo-trialtest)GB/T17321-1998具體應用領域如下:本標準不適于偏愛檢驗,也不適于特性評價或感官差別程度檢驗,特別是外觀有明顯差別的樣品。在無法確定某些具體性質(zhì)的差異時,確定兩種產(chǎn)品之間是否存在總體差異。確定產(chǎn)品之間的差異是否來自成分、加工過程、包裝及儲存條件的改變。一般用于出廠檢查驗收商品,或用于測定評審員的識別能力。參加人數(shù):通常要求品評員最少為16個;當品評員人數(shù)≥32個時,試驗效果會較好。該法比2點比較法靈敏度高。方法提要在評價員之間隨機分配樣品組,同時或連續(xù)提供給評價員三個樣品,其中兩個是完全相同。在同時提供情況下指令評價員按特定順序,一般是從左到右,應首先讓評價員檢驗對照樣品,然后識別出與對照樣品相同的樣品。在連續(xù)提供樣品情況下,主持人將樣品提供給評價員,應首先讓評價員檢驗對照樣品,然后識別被檢樣品。評價員識別與對照樣品不同的樣品。注意:二-三點檢驗是強迫選擇檢驗,要求每位評價員指出兩個樣品中與對照樣品不同的那個樣品。二-三點檢驗的兩種形式固定參照模型:以正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為參照樣,參評人員通常受過培訓,并且對參照樣品很熟悉;固定參照2-3檢驗樣品呈送順序:

RAAB、RABA平衡參照模型:正常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和要進行檢驗的樣品被隨機用做參照樣品,參評人員通常對兩種樣品都不熟悉,而且又沒有接受過培訓。平衡參照2-3檢驗樣品呈送順序:

RAAB、RABA、RBAB、RBBA組成足夠數(shù)量的系列樣品,提供給每位評價員一組樣品。例如有22位評價員,應組成6列樣品(24組)。多余一組,隨機去掉一組多余兩組,隨機去掉含AR為對照的一組和含BR為對照的一組。多余三組,隨機去掉含AR為對照的一組和含BR為對照的一組,然后再隨機去掉一組。樣品組總數(shù)大于評價員數(shù),如何處理?

試驗方法(1)將標準試樣和兩個標有代號的試樣,同時提供給評審員,請其從中選出與標準試樣相同者。(2)最好是將評審人員分成兩組:一組以X為標準試樣,一組以Y為標準試樣。(3)擺放試樣的位置采用隨機方式。試樣的代號應采用隨機的2位數(shù)字。鑒定時,提供試樣的條件要求相同。當X和Y在外觀上(色澤、組織等)可區(qū)別時,這種方法則不適用。試驗結果分析與定向成對比較法相同。查表6-3定向成對比較法與二-三點檢驗法(單邊檢驗)檢驗表固定(平衡)參照2-3點檢驗評分表評價產(chǎn)品:姓名:評價員編號:日期:檢驗前,請用清水漱口。兩組2-3檢驗中各有3個樣品需要評價。各組兩個編號樣品中有1個與參照相同。每組先品嘗參照樣,然后按呈送順序從左到右品嘗各樣品,將全部樣品攝入口中,請勿再次品嘗,圈出與參照樣最為相似的樣品代碼。在兩組樣品品嘗之間用清水漱口并吐出所有的樣品和水。然后進行下一組,重復品嘗程序。組別1.參照2.參照二-三點檢驗法常用問答卷形式2-3檢驗樣品示意圖例題1某飲料廠為飲料成品的異味,在加工中添加某種除味劑,為了解除味劑的效果,運用二-三點試驗法進行試驗。共有40名鑒評員進行檢查,其中組1

20人接受到的對照樣品是未經(jīng)去味處理的成品A,要求從AB中選出A來。結果有16人選對了。組2

20人接受到的對照樣品是經(jīng)去味處理的成品B,要求從AB中選出B來。結果有12人選對了。問:加了除味劑后,除異味的效果是否明顯?答:一共有40張有效答卷,其中28張答卷是回答正確。

查表P85表6-3,n=40一欄:答案數(shù)目N顯著水平5%1%0.1%40262831知26(5%)<28=28(1%),則在5%顯著水平上,兩個樣品間有顯著差異,即去除異味效果顯著。某肉制品廠,為了除去羊肉的膻味,加入砂仁去膻,共有30名鑒評員,用二-三點法試驗,檢查加入砂仁后的去膻效果。將30名鑒評員分為兩組,每15人一組。組1

15人以未加入砂仁的羊肉A作為對照樣,提供AB兩種樣品,一種是加入砂仁的,另一種是未加砂仁的,有11人選出了A。組2

15人以加入砂仁的羊肉B作為對照樣,提供AB兩種樣品,一種是加入砂仁的,另一種是未加砂仁的,有13人選出了B。問:砂仁的去膻效果是否明顯?例題2答:一共有30張有效答卷,其中24張答卷是回答正確。

查P85表6-3,n=40一欄,知22(1%)<24=24(0.1%),則在1%顯著水平上,兩個樣品間有顯著差異,即去除異味效果顯著。檢驗報告包括的內(nèi)容1、鑒定目的2、鑒定樣品所必需的全部信息3、使用的檢驗參數(shù),特別是樣品溫度或提供樣品可能的獨特方式和使用設備4、不同于本標準所規(guī)范的所有檢驗條件的細節(jié)5、檢驗期間給出的任何其他指令的細節(jié)6、評價員數(shù)目,是否參加過小組培訓7、是否按照恒定或?qū)φ諈⒈燃夹g完成的檢驗8、檢驗結果和在選擇的顯著水平上的結論9、檢驗日期10、檢驗主持人姓名四、“A”-“非A”檢驗法(AnotAtest)“A”-“非A”檢驗法:在評價員熟悉樣品“A”以后,再將一系列樣品提供給評價員,其中有“A”也有“非A”。要求評價員指出哪些是“A”,哪些是“非A”的檢驗方法。GB12316-1990本標準參照采用國際標準ISO8588—1987

《感官分析──方法學──“A”-“非A”檢驗》

本標準規(guī)定了對兩類樣品作差別檢驗的一種感官分析方法──“A”-“非A”檢驗。此檢驗適用于確定由于原料、加工、處理、包裝和儲藏等各環(huán)節(jié)的不同所造成的產(chǎn)品感官特性的差異。特別適用于檢驗具有不同外觀或后味樣品的差異檢驗;也適用于確定評價員能否辨別一種與已知刺激有關的新刺激或用于確定評價員對一種特殊刺激的敏感性;適用于味道很濃或延續(xù)時間較長的樣品。適用范圍在鑒評員熟悉樣品“A”以后,再將一系列樣品提供給鑒評員,其中有“A”也有“非A”,要求鑒評員指出哪些是“A”,哪些是“非A”,在限定時間內(nèi)完成檢驗。檢驗評價前應讓評價員對樣品“A”有清晰的體驗,并能識別它。必要時可讓評價員對“非A”也作體驗。檢驗開始后,評價員不應再接近清楚標明的樣品“A”,必要時,可讓評價員在檢驗期間對樣品“A”或“非A”再體驗一次。實際檢驗時,分發(fā)給每個評價員的樣品數(shù)應相同,但樣品“A”的數(shù)目與樣品“非A”的數(shù)目不必相同。方法提要所需要的評價員數(shù)目及要求參加檢驗的所有評價員應具有相同的資格水平與檢驗能力。20個以上優(yōu)選評價員;或30個以上初級評價員。結果的匯集

檢驗結束后由檢驗負責人匯集所得到的數(shù)據(jù)并填入下表?!癆”-“非A”檢驗法觀測值表

注:n11──樣品本身為“A”而評價員也認為是“A”的回答總數(shù)。

n22──樣品本身為“非A”而評價員也認為是“非A”的回答總數(shù)。

n21──樣品本身為“A”而評價員認為是“非A”的回答總數(shù)。

n12──樣品本身為“非A”而評價員也認為是“A”的回答總數(shù)。

n1.──第一行回答數(shù)的總和。

n2.──第二行回答數(shù)的總和。

n.1──第一列回答數(shù)的總和。

n.2──第二列回答數(shù)的總和。

n..──所有回答數(shù)。統(tǒng)計解釋

檢驗結果列表,用χ2檢驗來表示檢驗結果。

檢驗原假設:評價員的判別(認為樣品是“A”或“非A”)與樣品本身的特性(樣品本身是“A”或“非A”)無關,即n11/n21=n12/n22

。

檢驗的備擇假設:評價員的判別與樣品本身特性有關,即n11/n21≠n12/n22

。即當樣品是“A”而評價員認為是“A”的可能性大于樣品本身是“非A”而評價員認為是“A”的可能性。

其中n11—樣品是A,判斷為A的回答數(shù)

n21—樣品是A,判斷為非A的回答數(shù)

n12—樣品是非A,判斷為A的回答數(shù)

n22—樣品是非A,判斷為非A的回答數(shù)兩種樣品自由度f=2-1=1自由度統(tǒng)計學上的自由度是指當以樣本的統(tǒng)計量來估計總體的參數(shù)時,樣本中獨立或能自由變化的自變量的個數(shù),稱為該統(tǒng)計量的自由度。統(tǒng)計學上的自由度包括兩方面的內(nèi)容:首先,在估計總體的平均數(shù)時,由于樣本中的n個數(shù)都是相互獨立的,從其中抽出任何一個數(shù)都不影響其他數(shù)據(jù),所以其自由度為n。在估計總體的方差時,使用的是離差平方和。只要n-1個數(shù)的離差平方和確定了,方差也就確定了;因為在均值確定后,如果知道了其中n-1個數(shù)的值,第n個數(shù)的值也就確定了。這里,均值就相當于一個限制條件,由于加了這個限制條件,估計總體方差的自由度為n-1。例如,有一個有4個數(shù)據(jù)(n=4)的樣本,其平均值m等于5,即受到m=5的條件限制,在自由確定4、2、5三個數(shù)據(jù)后,第四個數(shù)據(jù)只能是9,否則m≠5。因而這里的自由度υ=n-1=4-1=3。推而廣之,任何統(tǒng)計量的自由度υ=n-k(k為限制條件的個數(shù))。結果判定當(或χ2)≥3.84(在α=0.05的情況)當(或χ2

)≥6.63(在α=0.01的情況)則在所選擇的顯著性水平上拒絕原假設而接受備擇假設,即評價員的判別與樣品本身特性有關,即認為樣品“A”與“非A”有顯著性差別。當(或χ2

)<3.84(在α=0.05的情況)當(或χ2

)<6.63(在α=0.01的情況)則在所選擇的顯著性水平上接受原假設,即認為評價員的判別與樣品本身特性無關,即認為樣品“A”與“非A”無顯著性差別。30位鑒評員判定某種食品經(jīng)過冷藏(A)和室溫儲藏(非A)后,兩者的差異關系。每位鑒評員評價兩個“A”和三個“非A”,則結果如表3-7:例題1樣品總數(shù)n..大于40和nij大于5時χ2統(tǒng)計量為式(2):χ2=7.14因為χ2=7.14大于6.63,所以在1%顯著水平上有顯著差異。例題2例題3區(qū)別蔗糖的甜味(“A”刺激)與某種甜味劑(非“A”刺激)的甜味。非“A”包括兩種甜味劑“(非A)1”與“(非A)2”。評價員判別見表6-10。作業(yè)同時呈送給品評員5個隨機順序排列的樣品,其中2個是相同的,另外3個是相同的,要求評定者將2個相同的樣品挑出。五、五中取二檢驗法(twooutoffivetest)應用

用于檢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