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多彩的物質(zhì)世界
第一節(jié)宇宙和微觀世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宇宙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物質(zhì)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初步了解原子的結構.
?對物質(zhì)世界從微觀到宏觀的尺度有大致的了解.
?初步了解納米科學技術及納米材料的應用和發(fā)展前景.
2.過程與方法
?了解人類認識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的過程.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人類探索太陽系及宇宙的歷程、人類探索微觀世界的歷程,認識人類的探索將不
斷深入,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物質(zhì)觀和世界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1.體驗人類探究宇宙和認識物質(zhì)組成的過程。
2.認識物質(zhì)是由分子和原子組成的.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新課教學
一、宇宙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
宇宙浩瀚無邊,有無窮的秘密等著我們探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渴求知識的欲望,
培養(yǎng)學生交流能力,想像能力.
強調(diào)地球只是太陽的九大行星之一,指導學生觀察插圖10.卜2,培養(yǎng)學生空間想像能
力.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10.-2,強調(diào)銀河系很大,穿過也要十萬年的時間.
指導學生觀察插圖10.1-1,強調(diào)宇宙很大.物質(zhì)是運動的,舉例(包括化學生物方面
的運動),強調(diào)物質(zhì)的客觀存在性,初步建立學生的物質(zhì)世界觀.
二、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
舉例:分糖、分醋.著重幫助學生構建分子的物理模型和概念.培養(yǎng)學生的想像能力
和概括能力.提出問題,指導學生閱讀課本,引導學生推測原因.培養(yǎng)學生建立物理模型的
能力和推理能力.
閱讀課本,對”任何物質(zhì)都由極其微小的粒子組成的,這些粒子保持了物質(zhì)原來的性質(zhì)”
進行討論,參照圖10.1-3思考.
思考:水、冰、水蒸氣都是由什么分子組成,為什么它們在物理性質(zhì)上有那么大的區(qū)
別呢?
學生思考,討論,交流.
閱讀課本,學生描述插圖10.1-6中的類比
三、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
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用分子的概念可以幫助學生建立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
讓學生了解它們在宏觀均區(qū)別是由于微觀結構不同造成的.知道水的態(tài)變化的特殊之處。
四、原子結構
抓住原子結構與太陽系相似這一特點展開,質(zhì)子和中子能在太陽系中找到對應結構嗎?
突出物理學的對稱美。
隨著老師對原子結構的介紹,思考它的哪些部分跟太陽系相對應.用乒乓球模擬原子的
結構。
提出問題:納米指的是什么?納米技術又指的是什么?生活中還遇到哪些與納米有關的事
物.了解前沿科技發(fā)展狀態(tài)。
了解納米技術.知道納米是一個長度單位,了解納米技術的應用前景。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十章多彩的物質(zhì)世界
第一節(jié)宇宙和微觀世界
一、物質(zhì)是由分子組成的一分子是保持物
質(zhì)原有性質(zhì)的最小粒子
二、宇宙是由物質(zhì)組成的
固態(tài)、液態(tài)、氣態(tài)的微觀模型
三、原子結構
納米及納米技術
第二節(jié)質(zhì)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量'’的含義.
?初步認識質(zhì)量的概念,知道質(zhì)量的單位.
?了解天平的構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體驗一些物體的質(zhì)量,對一些常見物體的質(zhì)量有估測的能力.
?通過用天平測量常見的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zhì)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的物理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
?通過對物質(zhì)質(zhì)量的測量,獲得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質(zhì)量的單位和用天平來測質(zhì)量.
難點:正確使用天平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zhì)量.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問:自行車是用哪些材料制成?
答:鋼、鐵、橡膠等材料制成的,教師接著說明:一般我們把自行車稱為物體,鋼、鐵、
橡膠等稱為物質(zhì)。這樣我們可以說:自行車這個物體是由鋼、鐵、橡膠等物質(zhì)構成的,其它
物體如:鐵釘、鐵錘、桌子、凳子等也都是由物質(zhì)構成的。
新課教學
1.質(zhì)量
(1)對實物的觀察,引入質(zhì)量的概念
鐵釘和鐵錘含有鐵這種物質(zhì)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這種物質(zhì)我多少不同,物理學里
為了表示這性質(zhì)就引入的質(zhì)量這個物理量。
質(zhì)量是表示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用符號:"m"表示。
(2)舉例說明物體的質(zhì)量不隨它的形狀、狀態(tài)、位置和溫度而改變。
2.質(zhì)量的單位
(1)國際單位:千克(kg)
(2)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3)進率: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克=1000毫克。
看P103表中一些物體的質(zhì)量。
3.質(zhì)量的測量一天平
(1)介紹常用測質(zhì)量的器具:案稱;桿稱;臺稱;電子稱;天平
(2)托盤天平的構造及使用方法
構造:底座;橫梁;托盤;平衡螺母;指針;分度盤;游碼;標尺
(3)天平的使用
天平的調(diào)節(jié):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調(diào)節(jié)橫平衡螺母,
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A.把被測物體放在左盤,用鑲子向右盤里加減祛碼并調(diào)節(jié)游碼在標尺上的位置,直到橫梁
恢復平衡。
B.這時盤中祛碼的總質(zhì)量加上游碼在標尺上所對和刻度值,就等于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
教師強調(diào):1、調(diào)節(jié)平衡螺累母按:指針左偏就向右調(diào);右偏向左調(diào)。
2、天平調(diào)節(jié)平衡后,左右盤不能對調(diào),平衡螺母不能再動。
3、取跌碼時一定要用鏡子。
4、往盤里加祛碼應先估計被測物的質(zhì)量,再從大到小加祛
碼,當加到最小一個祛碼時太重了,則應改用移游碼。
5、游碼的讀數(shù)是讀游碼的左邊所對標尺的刻度值。
(4)天平使用注意事項:
A.不能超過稱量(天平的稱量=所配祛碼總質(zhì)量+游祛最大讀數(shù))。
B.取祛碼要用鏡子,并輕拿輕放。
C.保持天平干燥、清潔。
小結: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質(zhì)量
一、量
1.什么叫質(zhì)量:物體所含物質(zhì)的多少叫質(zhì)量
2.單位:國際單位:千克(kg)
其他單位:噸(t);克(g);毫克(mg)
進率:1000進
二、質(zhì)量測量
1.實驗室測量質(zhì)量工具:天平
2.天平的使用
(1)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把游碼放在標尺左端的零刻線處;
(2)調(diào)節(jié)橫平衡螺母,使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這時橫梁平衡。
(3)物體放在左盤,祛碼放在右盤,并調(diào)節(jié)游碼,直到橫梁恢復平衡。
(4)物體質(zhì)量=祛碼總質(zhì)量+游碼讀數(shù)
三.使用天平注意事項:P103:1;2
第三節(jié)密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質(zhì)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單位.
?通過實際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用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初步理解"物質(zhì)的量”的含義.學會測量固體和液
體的質(zhì)量.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實驗,認識質(zhì)量是不隨物體的形狀、狀態(tài)、空間位置而變化的物理量.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天平使用的技能訓練,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與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質(zhì)量的單位;天平的使用.
難點:認識質(zhì)量是物體的屬性.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自然界是由各種各樣的物質(zhì)組成,不同物質(zhì)有不同的特性,我們正是根據(jù)物質(zhì)的這些特
性來區(qū)分、鑒別不同的物質(zhì)。特性指物質(zhì)本身具有的,能進行相互區(qū)別、辯認的一種性質(zhì),
例如顏色、氣味、味道、硬度等都是物質(zhì)的特性,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生物質(zhì)的另一種特性一密
度
新課教學
1.建立密度的概念
(1)實驗:用天平測出木塊和石塊的質(zhì)量;用刻度尺和量筒、水測出木塊和石塊的體積。
數(shù)據(jù)如下:
質(zhì)量(克)
體積(厘米3)
質(zhì)量/體積(克/厘米3)
木塊1
5
10
0.5
木塊2
10
20
0.5
石塊1
10
4
2.5
石塊2
20
8
2.5
(2)分析數(shù)據(jù)
A.木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zhì)量也增大幾倍,質(zhì)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B.石塊的體積增大幾倍,它的質(zhì)量也增大幾倍,質(zhì)量和體積比值一定
C.木塊的質(zhì)量跟體積比值不等于石塊的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
從表演中可看出不同種類的物質(zhì),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是不同的,質(zhì)量跟體積的比值就等于單
位體積的質(zhì)量,可見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反映了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密度就是表示這種特性的物理
量。
(3)建立概念
A.密度定義: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叫做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符號P
B.密度公式:P=m/V;m表示質(zhì)量,V表示體積
C.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克/厘米3(g/cm3)
lg/cm3=1000kg/m3=103kg/m3
(4)例題:一鐵塊質(zhì)量是1.97噸,體積是0.25米3,鐵塊密度多大?
己知:m=l.97t=l.97X103kg;V=0.25m3
求:P
解:
答:鐵塊的密度是7.9X103kg/m3
2.密度物理意義
水的密度是LOX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zhì)量是1.0X103千克。
3.思考與討論
(1)對同種類物質(zhì),密度P與質(zhì)量m和V的關系。
(2)不同種類物質(zhì),密度是否相同?這說明什么?
(3)公式的物理意義。
4.鞏固練習:《學物理》
小結: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密度
1.密度的定義:某種物質(zhì)單位體積的質(zhì)量叫這種物質(zhì)的密度,用符號:"P"表示
2.密度公式:
3.密度單位:千克/米3(kg/m3)
克/厘米3(g/cm3)
1g/cm3=l000kg/m3=103kg/m3
4.密度物理意義:P水=1.0X103kg/m3表示1米3水的質(zhì)量是1.0X103千克。
密度是物質(zhì)的一種特性,它只與物質(zhì)的種類有關,與它的質(zhì)量和體積無關,(因為同種物
質(zhì)的質(zhì)量與體積的比值一定)。
第四節(jié)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通過實驗進一步鞏固物質(zhì)密度的概念;進一步熟悉天平構造及其使用;
?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不規(guī)則形狀物體體積的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探究活動學會測量液體和固體的密度.
?對利用物理公式間接測定物理量這種科學方法有感性認識.
?通過探究過程的體驗,使學生對測量性探究方法,從實驗原理、實驗器材的選取和使
用、實驗步驟的設計、數(shù)據(jù)的采集與處理到得出結果,分析實驗誤差有初步認識和感受.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實驗數(shù)據(jù)記錄、處理的體驗,使學生養(yǎng)成實事求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通過探究活動中的交流與合作體驗,使學生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培養(yǎng)主動與他
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與別人不同的見解,也勇于放棄或修正自己的錯誤觀念.
教學重點與難點
?學會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密度的原理和方法。
?使學生通過實驗能對密度的物理意義加深理解。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1.復習:什么是物質(zhì)的密度?計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要求出物質(zhì)的密度要知道哪些量?
2.出示小石塊和1杯鹽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稱出石塊與鹽水的質(zhì)量,但刻度尺卻無法測出它
的體積。本實驗我們學習用量筒.
新課教學
1.引導學生看課本實驗的“目的“,對照實驗的器材將桌面上的用具對照檢查。
2.講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介紹量筒和量杯,mL是體積單位''毫升"的符號,lmL=lcm3。
學生觀察量筒的量程和最小刻度值。
學生觀察圖7—6、圖7—7量筒或量杯使用時怎樣放?怎樣讀出液體和體積?看樣測固體的
體積?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得出:
(1)測量時量筒或量杯使用時應放平穩(wěn)
(2)讀數(shù)時社,視線要與筒內(nèi)或杯內(nèi)液體液面相平,(如:測水的體積,由于水面是凹形的,
讀數(shù)時,視線要跟凹面相平;如測水銀的體積,由于水銀面是凸形的,讀數(shù)時視線要凸面平。)
(3)測固體體積的方法:
①在量筒內(nèi)倒適量的水(以浸沒待測固體為準)讀出體積VI;
②用細線栓好固體慢慢放入到量筒內(nèi),讀出此時水和待測固體的
總體積V2
③用V2-V1,得到侍測因體的體積。
3.學生分組實驗:測石塊的密度
提問:測石塊的密度合理的實驗步驟是什么?
教師強調(diào):這了減小實驗誤差,應該先用天平稱出石塊的質(zhì)量。
學生實驗操作。
4.學生分組實驗:測鹽水的密度
提問:測鹽水的密度的步驟是什么?
教師指出:(1)本實驗測鹽水的質(zhì)量的方法與第二節(jié)測液體質(zhì)量的方法不一樣。(2)為
了計算方法,鹽水的體積應盡量取整數(shù)。
學生實驗操作。
把兩組學生的實驗數(shù)據(jù)填入黑板的表格內(nèi)。分析數(shù)據(jù)是否合理。
5.討論課本:想想議議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測量物質(zhì)的密度
1.目的:用天平和量筒測固體和液體的密度
2.原理:據(jù)密度公式:
3.器材:天平和祛碼,量筒,燒杯(2個)石塊,細線,水,鹽水。
4.步驟:參書本
第十二章運動和力
第一節(jié)運動的描述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
?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2.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現(xiàn)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參照物的概念、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難點:認識物體運動和靜止相對性.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組織同學閱讀課本節(jié)前大”?"的內(nèi)容。提問:飛機在天空中飛行,子彈在運動嗎?飛行員
為什么能順手抓住一顆飛行的子彈呢?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就要認真學習有關物體運動的知
識。
新課教學
1.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里講的運動是指物體位置的變化。
同學們騎自行車時,人和自行車對地面或路旁的樹都有位置的變化;飛機在天空中飛行,
它相對于地面有位置的變化。物理學里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提問并組織學生回答:舉例說明我們周圍的物體哪些是在做機械運動。
2.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組織學生看課本圖2-3,討論: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讓學生充分說明自己的看法。
小結:首先明確本問題中研究對象是汽車中的乘客,這位乘客是靜止的還是運動的。其次
根據(jù)前面所學機械運動的知識,判定汽車、司機和乘客都在做機械運動。但是司機和男孩所
說乘客是靜止的或是運動的說法都有道理。因為他們在研究乘客的運動情況時,選定的作為
標準的物體不同。
問:司機看到乘客沒動是靜止的,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以車廂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車廂沒有位置的改變,所以說乘客是靜止的。
!!問:男孩看到乘客運動得很快,他是以什么為標準的?
!!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樹木、房屋為標準,乘客相對于路面有位置的改變。所以他說乘
客是運動的。
教師小結:在描述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要看是以哪個物體做標準。這個被選作標準的
物體叫做參照物。同一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定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
的相對性。
提問:看課本圖2-4,卡車和聯(lián)合收割機在農(nóng)田里并排行駛,受油機與大型加油機在空
中飛行,說它們是運動的,你選什么物體為參照物。
!!答:選大地為參照物,它們是運動的。
!!教師追問:在甲圖中如果選卡車或收割機為參照物,在乙圖中如果選受油機或加油機為參
照物,另一物體的運動情況是怎樣的?
!!答:另一物體是靜止的。因為它們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的改變。
教師小結:像卡車和收割機這樣兩個物體以同樣的快慢,向同一方向運動,它們的相對
位置不變,則稱這兩個物體相對靜止。
!!提問:請你解釋法國飛行員能順手抓住一顆子彈的道理。
要求學生用相對靜止的道理予以解釋。教師指出:參照物可以任意選擇,在研究地面上
物體的運動時,常選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為參照物。舉例說明當所選的參照物不同時,
物體的運動情況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車中的乘客以地面為參照物是運動的,以車廂為參照物
是靜止的。
3.小結本節(jié)知識要點
小結: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運動的描述
一、什么是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機械運動。
二、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1參照物:在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時被假定不動的物體。
2判斷物體運動還是靜止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
第二節(jié)運動的快慢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的運動.
?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對多媒體圖像的觀察,認識研究物體運動快慢的重要性.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從多媒體圖像“獵豹捕羚羊”的生存競爭中,體會速度的重要性.
?通過了解攝影技術在科學研究中的應用,感受科學與藝術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體會研究物體運動快慢的重要性.
?利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計算.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從日常生活中,大家都知道物體的運動有快有慢。例如我們要想盡快到達某地,坐火車
就比坐汽車節(jié)省時間。物體運動的快慢是人們所關心的問題。如何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呢?
新課教學
1.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速度
提問:甲、乙兩人在平直公路上騎自行車,甲10秒前進50米,乙2秒前進8米。怎樣
表示這兩人騎車的快慢?要求學生利用小學學過的有關速度的知識具體回答:
!!利用前面比較百米短跑運動員同萬米長跑運動員誰運動快的方法,算出在相同時間內(nèi)甲、
乙車行駛的路程。即算出它們運動的速度就可以進行比較。甲10秒行50米,乙2行8米。
由此可知甲車運動的比乙車慢。(相同時間用1秒、1小時都可以。)
!!汽車所通過的路線長度叫路程。路程的單位是長度的單位,米或千米等。1秒、1分、1
小時叫做單位時間。只要用物體通過的路程去除于所用的時間,就可以求出物體的速度。知
道了速度就能比較它們的快慢了。在此基礎上,給出勻速直線運動速度的概念和公式:在勻
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運動物體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時間v=s/t
讓學生計算出上例中甲乙兩人的速度。
(4)單位:米/秒;千米/時
教師指出:由以上計算結果可知,速度的單位是由長度的單位和時間的單位組成的。常用
的長度的單位是米,時間的單位是秒,所以速度的單位是米/秒,讀作"米每秒”,單位中的
分數(shù)線讀作“每"。交通運輸中常用"千米/時''作速度的單位。
并推出:1米/秒=3.6千米/時;1千米/時=1/3.6米/秒
(5)物理意義:5米/秒表示:1秒鐘物體通過的路程是5米。
提問:從北京開往天津的火車的運動是勻速運動嗎?它的運動有什么特點?
!!答:它的運動特點是有時快,有時慢,到達中途車站時還要停下來。其特點為速度是變
化的。
!!教師指出:從北京開往天津的火車的運動速度是變化的,這種運動叫變速運動。這是常
見的一種運動。變速運動比勻速運動復雜,在要求不很精確,粗略研究的情況下,可以用平
均速度來描述變速運動的快慢。
2.平均速度
(1)運動物體的速度是變化的運動,叫變速運動”
!(2)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速度=總路程/總時間v=s/t
例題:課本第22頁例題。教師進行規(guī)范化板演。并說明解物理計算題的格式、要求。
解題規(guī)范化要求:
!!1)認真審題、明確題意。
!!2)解計算題,要求寫全已知、求、解、答。單位可在已知中統(tǒng)一。
!!3)解題過程,要求寫出根據(jù)公式(或由此得到的導出式),然后按公式逐項代入已知數(shù)
值和單位。單位要統(tǒng)一到符合求答要求,最后得出計算結果。
!!4)進行檢驗,無誤后,寫出答題。
3、本節(jié)知識要點小結
!!提問:速度是表示什么的物理量?計算勻速直線運動的公式是什么?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
單位是什么?如何讀?怎樣寫?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運動的快慢
一、速度
1.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2.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于物體在單位時間內(nèi)通過的路程。
3.公式:速度=路程/時間;v=s/t
4.單位:米/秒(國際)千米/時(常用)
1米秒=3.6千米/時;1千米/時=1/3.6米秒
5m/s物理意義:5米秒表示物體在5秒內(nèi)通過的路程是5米。
二、平均速度
1.變速運動:物體運動的速度是變化的運動。
2.平均速度計算:速度=總路程/總時間
v=s/t
第三節(jié)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時間和長度的測量工具及其國際單位.
2.過程與方法
?觀察并動手操作這些測量工具,提高操作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善于利用多種方法去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精神,激發(fā)他們勇于探索科學實踐的進
取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測量時間和長度的多種途徑.
難點:怎樣進行時間和長度的準確測量.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提問:現(xiàn)實生活中有沒有直接測量速度的工具?由v=s/t,要測量物體的速度,必須要
測量什么?
學生大膽舉例,大膽回答。
新課教學
一、時間的測量
讓學生觀察沙漏的演示實驗后提出問題:沙漏除了觀賞外,還能有其他的作用嗎?
學生細心觀察,大膽討論、積極回答。
閱讀課文并根據(jù)生活經(jīng)驗列舉出測量時間的工具。
根據(jù)所列舉的例子讓學生歸納古代人和現(xiàn)代人所使用的時間測量工具的發(fā)展變化及方法
上的差異。
教師歸納時間的國際單位和常用單位以及它們之間的轉(zhuǎn)換。
通過分組實驗,熟練地掌握秒表的使用。
引導學生閱讀課文,掌握‘'秒''的由來。
二、長度的測量
學生閱讀課文后,老師邊提問邊歸納長度的國際單位,常用單位及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
讓學生列舉測量長度的工具。
播放多媒體錄像,引導學生認識游標卡尺和螺旋測微器的結構原理和精確性。
提問:在測量長度的工具中,哪些精確度高?
引出誤差的概念和產(chǎn)生原因及怎樣減少誤差。
課堂小結
請學生談談本節(jié)課的收獲.
板書設計:
第三節(jié)時間和長度的測量
一、時間的國際單位:秒,符號是S
常用單位:小時(h),分(min)
二、長度的國際單位:米,符號是m
常用單位:千米(kin)、分米(dm)、厘米
(cm)、毫米(mm)、微米(um)、納米(nm)
換算:1m=10-9km=10dm=102cm=103mm=106um=109nm
第四節(jié)力的作用效果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能用力的示意圖描述力.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參與科學探究活動,學習擬定簡單的科學探究計劃和實驗方案,能利用不同的渠
道收集信息.
?學習從物理現(xiàn)象和實驗中,歸納簡單的科學規(guī)律,嘗試用已知的科學規(guī)律去解釋某些
具體問題.
?能在觀察物理現(xiàn)象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一些新問題,有初步的提出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樂于觀察生活,觀察自然的情趣.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主動與他人合作,有克服困難的信心和決心,從中獲得成功的喜
悅.
教學重點與難點
認識力的作用效果.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我們在這一節(jié)中要學習一個新的物理概念一力。力是日常生活和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中常用的
一個概念,也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的概念。這一節(jié)我們就來學習有關力的一些知識。
新課教學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D實驗:用手將彈簧拉長。
教師:彈簧受到拉力時變長了。
(2)實驗:手用力使鋸條變彎曲。
教師:氣球受到手的壓力時變扁了。這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
2.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1)教師:足球靜止在地面上,腳踢它時給它一個力,足球受到這個力由靜止變?yōu)檫\動。
汽車關閉了發(fā)動機后,由于汽車受到阻力,速度逐漸變小,最終停下來??梢娏梢允刮矬w
運動的速度變大,也可以使運動物體的速度變小。
(2)教師:乒乓球向我們飛來,我們揮拍打去,球的運動方向變化了,又向?qū)Ψ降那蚺_飛
去??梢娏€可以改變物體運動的方向。
二、力的三要素
(1)力的方向.
請學生舉例說明力的方向?qū)Ξa(chǎn)生效果的影響.
(2)力的大小.
請同學舉例說明力的大小對產(chǎn)生效果的影響.
(3)力的作用點.
說明:力的作用點肯定在受力物體上.舉例說明各種力的作用點.如推、拉、提、壓、
托等作用的作用點.
設問:為什么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叫做力的三要素呢?
(4)“三要素”的含義.
①力的作用效果由三個要素決定.
②只要談力,必須談力的三要素.
③兩個力,只有他們的三個要素都分別相同,才能說這兩個力完全相同.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吸鐵石吸引鐵釘,吸引就是吸鐵石對鐵休的吸引力.運動員舉杠鈴,舉就是運動員對杠
鈴的力。火車頭拉車箱,拉就是火車頭對車箱的力.....
上述的例子說明,有力存在時,總有一個物體對另一個物體發(fā)生了作用。所以,力是物
體對物體的作用。一組物體是施力的,另一組物體是受力的。對一個力來說,有施力物也有
受力物?,F(xiàn)在請大家指出下列各力的施力物和受力物。
1.演示實驗:吸鐵石吸引大頭針。
2.演示實驗:鐵塊吸引小磁針的一個極。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力的作用效果
一、力的作用效果
1.改變物體的形狀
2.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
靜止一一運動
運動—靜止
速度、方向
二、力的單位:牛頓(N)
三、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點
四、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第五節(jié)物體的慣性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牛頓第一定律內(nèi)容.
?知道慣性的概念.
?知道二力平衡.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活動體驗任何物體都具有慣性.
?探究摩擦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活動和閱讀感受科學就在身邊.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牛頓第一定律.
難點:牛頓第一定律.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進行新課
一、牛頓第一定律
1.歷史回顧:對亞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提出疑問。
2.演示實驗:
(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
現(xiàn)象:(1)小車受到阻力大,運動時間短,路程短;
(2)小車受到阻力較小,運動時間長點,路程遠點;
(3)小車受到阻力最小,運動時間較長,路程較遠。
3.推理:當小車受到的阻力為零時,小車將會怎樣運動下去?
4.牛頓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體,總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
說明:牛頓第一定律不是從實驗中直接得出來的,它是在實驗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科學
推理而得到的。
二、物體的慣性
1.慣性
教師:從牛頓第一定律知道,任何物體都具有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的
性質(zhì),這種性質(zhì)叫做慣性。也可以說物體保持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zhì)叫慣性。牛頓第一定律也
叫慣性定律。
這里提出了一切物體都有慣性,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有慣性。
2.慣性現(xiàn)象
【演示1】圖9-2,用尺迅速打出下面的棋子。解釋:疊在一起的棋子原來是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
當尺子打出了下面的棋子,由于上面的棋子有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靜止狀態(tài)。所以上面棋
子落在正下方。
【演示2】慣性小球?qū)嶒?,解釋:木片被彈出去之前,小球處于靜止狀態(tài)。小球由于有慣性,
還應保持原有的靜止狀態(tài),所以小球落在原處。
一解釋慣性現(xiàn)象的要領:①說清物體原來是處于什么狀態(tài)(運動或靜止)②說出后來發(fā)生什
么變化;③物體由于慣性還要保持原來的(運動或靜止)狀態(tài)。④所以......
【演示3】剎車時的慣性現(xiàn)象。請同學們根據(jù)要領解釋。
教師:這個實驗再現(xiàn)了汽車緊急剎車時乘客向前倒這一普遍現(xiàn)象。
【演示4】汽車起動發(fā)生的慣生現(xiàn)象。請同學們根據(jù)要領解釋。
教師:請大家解釋汽車起動時乘客為什么向后傾倒?
三、二力平衡
1.演示:實驗
(1)F1WF2時,在同一直線,方向相反,這兩力不平衡。
(2)F1=F2時,兩力不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這兩力也不平衡。
(3)F1=F2時,兩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同,這兩力也不平衡。
(4)F1=F2時,兩力在同一直線上,方向相反,這兩力就平衡了。
總結:二力平衡條件:作用在一個物體上的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在同一直線上。
(記憶:”一物二力三要點”)
2.二力平衡條件的應用
舉例并說明:靜止的電燈,放在桌面上的書本,在平直道路是做勻速運動的汽車,勻速下
降的降落傘。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十三章力和機械
第一節(jié)重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知道重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知道重力的方向以及重垂線的應用.
?理解重力的大小跟質(zhì)量的關系.
?了解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演示實驗及航天資料片探究萬有引力的存在.
?通過學生探究實驗得出影響重力的因素.
?通過“物理模型""實驗分析”強化理解重力方向及重心.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觀看航天資料片激發(fā)學生對科學的求知欲及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交流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重力的概念、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重力的方向.
難點:重力與質(zhì)量的關系.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在地球上,一切物體失去了支持,都要落向地面(地球)原因是物體受到了地球的吸弓I。
如:河里的水總是從高處流向低處;蘋果落地等。
新課教學
1.重力的產(chǎn)生
教師:地球?qū)Φ孛娓浇矬w的吸引力叫重力。地面附近的一切物體都受到地球的吸引,
所以一切物體在地面附近都受到重力。
教師: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重力是地球?qū)ξ矬w的吸引作用。重力的施力物是地球,
受力物是地面附近的物體。例如,蘋果所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蘋果。椰子所
受的重力,施力物是地球,受力物是椰子。
2.重力的方向
教師:重力是一種力,力有大小、方向和作用點三個要素,重力也有三要素。
重力的方向就是物體自由落向地面時的方向,這個方向是豎直向下的。所以重力的方向
是豎直向下。
重力的方向可用來檢查房屋的墻壁是否豎直。我們??吹浇ㄖと擞靡桓卮咕€檢查墻
壁就是應用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這個道理。測繪人員用的水平儀下懸著重垂線,也是利用
重力的方向是豎直向下來測定儀器是否水平。你有興趣的話,可以采用這類方法檢查家中的
電冰箱放置的是否水平。
3.重力的大小
(1).實驗:兩個鉤碼的大小、形狀和材料都不同,但是它們的質(zhì)量都是50克。我們用
彈簧秤測量它們的重力。把物體掛在彈簧秤下,當物體靜止時,彈簧秤的示數(shù)就等于物體受
到的重力。
(教師演示)
這兩個破碼的重力都是0.5牛頓。質(zhì)量相等的物體,它們的重力大小也相等。
(2).學生實驗:用彈簧秤測量質(zhì)量分別為"100克、200克和300克的物體的重力,將
測量結果填在課本的表格內(nèi)。
(學生操作)
(3).物體的重力跟質(zhì)量成正比
教師:從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物體的重力跟它的質(zhì)量成正比。
(4).g的值
實驗數(shù)據(jù)中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大約是10牛/千克。精確的測量結果表明,重力和質(zhì)量二
者的比值是9.8牛/千克,這個值用g表示,g=9.8牛/千克。粗略計算,g可取10牛/
千克。
(5).G=mg
如果用G表示物體的重力,m表示物體的質(zhì)量,g表示物體的重力和質(zhì)量的比值,那么重
力和質(zhì)量的關系可以用公式G-mg表示。使用這個公式時,質(zhì)量m用于克作單位,重力G用牛
頓作單位,g=9.8牛/千克。
4.重心
教師:重力的作用點叫重心。粗細均勻的同材料的棒,它的重心在中點;圓球的重心在
球心;正方形薄板的重心在它的對角線的交點。
小結: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重力
一、概念: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
二、三要素:大?。篏=mg
方向:堅直向下
作用點:質(zhì)量均勻形狀規(guī)則的物體在它的幾何中心
三、應用:重垂線、水平儀
第二節(jié)彈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什么是彈力、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
?能正確使用彈簧測力計.
?知道形變越大,彈力越大.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彈簧測力計的結構.
?通過自制彈簧測力計以及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掌握測力計的使用方法.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對周圍生活中彈力應用的實例有濃厚的興趣,體會科學技術的價值.
?樂于制作彈簧測力計,在實際制作過程中養(yǎng)成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教學重點與難點
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方法既是此節(jié)的重點,又是此節(jié)的難點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見到或接觸到一些有趣的物體.它們在被擠壓后,形狀或體
積會發(fā)生變化,但一旦撤消擠壓,它們就會恢復原來的形狀;而一些物體即使撤消擠壓后,
它們也不能恢復原來的形狀、樣貌.
請同學們根據(jù)自己日常所見、所用,找找哪些物體能夠恢復形狀?哪些物
體不能恢復原貌?
學生交流、討論、回答。
介紹彈性和塑性的概念,彈力及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
新課教學
1.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想知道自己使出的力多大,或一個物理受到多大的重力,怎樣才
能測出來呢?可不可以利用一個物體受到力變長,不受力能夠恢復原來形狀即彈性去制作出一
種工具來測量呢?
學生思考、討論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通過討論使學生對彈性有更進一步的理解,通過發(fā)表見解,培養(yǎng)學生語言表述能力。
表揚學生的討論,并鼓勵學生利用手上的器材,進行簡單的實驗證明自己的觀點。
2.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實驗.并引導學生得出結論.
教師總結歸納結論.引導學生分析一個完整的彈簧測力計還需要些什么?
學生制作簡單的彈簧測力計(參考課本P47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制作和使用》內(nèi)容.)
并使用測力計.
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彈簧測力計并用此測力計進行測量、記錄數(shù)據(jù).
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制作和使用過程,總結彈簧測力計的使用,并積極回答.
啟發(fā)并引導學生指出彈簧測力計的使用.教師指出市場上用的各種測力計及秤都是利用
在彈性范圍內(nèi),彈簧受的力越大,彈簧的伸長越長的原理制成的。
小結: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彈力
1.彈性和塑性
2.彈力產(chǎn)生的條件
3.探究彈簧測力計的原理
4.制作和使用彈簧測力計。
第三節(jié)摩擦力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摩擦力是如何產(chǎn)生的.
?知道摩擦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羌
?知道摩擦力的利與弊.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感知摩擦力的存在
?通過實驗,探究摩擦力跟物體表面受到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摩擦的分析,養(yǎng)成用所學知識聯(lián)系生活、生產(chǎn)問題的習慣.
?通過對"磁懸浮列車”等科技成果的了解,增強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與難點
?探究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一物體在水平面上受到一恒定拉力F作用時,保持勻速直線運動,則與物體受到的拉力F相互
平衡的力是-------()且主要是-------摩擦力
新課教學
一、三種摩擦:滑動摩擦、靜摩擦、滾動摩擦
a.滑動摩擦力:(1)概念:
(2)大小:
(3)方向:
注意:1、滑動摩擦力大小與物體受到拉力大小無關,與接觸面大小無關。
2、只有在物體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tài)情況下,物體受到的拉力等于物體受到的滑動摩
擦力。(根據(jù)兩力平衡)
3、在水平情況下,物體對水平面的壓力等于物體的重力。
b.滾動摩擦力:(1)概念
(2)滾動摩擦力大小遠小于相同條件下的滑動摩擦力,故可用滾動摩擦力代
替滑動摩擦來減小摩擦力;反之,則增大摩擦力。
C.靜摩擦力:(1)概念:
(2)大小:
(3)方向:
補充:如圖當拉力逐漸增大過程中,物體保持靜止,則物體受到靜摩擦力,因為物體靜止則
水平方向上物體受到的兩力平衡,所以在此過程中拉力F始終等于物體受到的靜摩擦力f。
靜摩擦力隨著拉力F的增加而增加,但當拉力增大到一定值,物體就要開始運動。當物體將
要運動而還沒運動時受到的靜摩擦力最大,稱為最大靜摩擦力,且最大靜摩擦力略大于相同
條件下的滑動摩擦力。
二、有益摩擦、有害摩擦
增大有益摩擦:1、增加物體表面的粗糙程度。如:鞋底、車輪胎、各種旋鈕表面都有花紋。
2、增大壓力。如:電動機的皮帶拉得很緊,以便增大壓力來增大摩擦力,防
止皮帶打滑。
減小有害摩擦:1、用滾動摩擦代替滑動摩擦:用滾動軸承代替滑動軸承
2、減小表面粗糙程度:加潤滑油
練習:
下列幾種摩擦各屬于何種摩擦:
用鋼筆寫字時,筆尖與紙之間的摩擦
用圓珠筆寫字時,筆尖與紙之間的摩擦
手握瓶口,瓶靜止在手中,手與瓶之間的摩擦
自行車在地面上行駛時,車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若剎車時,車胎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手推著桌子前進,桌子與地面之間的摩擦。
小結: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杠桿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認識杠桿.
?知道杠桿的一些應用.
2.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察和實驗,了解杠桿的結構.
?通過探究,了解杠桿的平衡條件.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了解杠桿的應用,進一步認識物理是有用的,提高學習物理的興趣.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了解杠桿的構造(五要素);實驗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及其探究方法的設計.
難點:會畫出杠桿的力臂;能區(qū)分各種常見杠桿的類型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古希臘學者阿基米德曾經(jīng)說過"給我一個立足點和一根足夠長的棍,我就能搬動地球”你
知道這句話中的道理嗎?在這句話中"一個立足點,一根長棍”指的是什么呢?對,這我們這
一節(jié)課要學習的杠桿。
新課教學
一、杠桿定義
同學們請看:(教師演示)
我們來模擬一個日常生活中的一種現(xiàn)象,怎樣用一支棍撬起一塊大石頭?(模擬撬粉筆
盒)
師:在模擬這個過程中,我們用了一支硬棒,而且在撬起過程中這支硬棒在一個力的作
用下,繞著一個固定的點轉(zhuǎn)動,象這樣的一支硬棒叫杠桿。(板書定義)
同學們能否利用手邊的刻度尺來做一個杠桿撬起你的書本呢?(學生實驗)
師:你能舉出幾種在日常生活當中見過的杠桿嗎?(學生舉例)
出示投影片:起子、鋤刀、羊角錘、抽水機柄、剪甲刀等。教師指出,這些都是杠桿,然后
讓學生找出它們的共同點:一支硬棒,在力的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需要注意的是杠桿
并非一定是直的。
二、杠桿的五個要素:
師:其實在三千多年前,古埃及人就開始利用杠桿了(看圖13-1),那么他們利用杠桿的目
的是什么呢?(學生答,省力)對,我們利用杠桿時一般都是為了省力,那么杠桿為什么省
力呢?要想知道原因,需要了解幾個有關于杠桿的名詞。我們以剛才的撬棍為例來學習這幾
個名詞,為了學習的方便,我們可以把這個圖畫出來。(教師示范講授)
1、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0)(用紅筆標出)
2、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1)
注意:動力指的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受力物體是杠桿,動力作用點在杠桿上。(教師演示)
3、阻力:阻止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2)
同樣,阻力也是作用在杠桿上的力,受力物體同樣是杠桿,阻力作用點也在杠桿上。(教師演
示)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11)
動力作用線的定義在課本的下面(學生閱讀)
在我們這個例子中,如何才能畫出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教師演示)
我們把從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叫動力臂。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12)
那么如何畫出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呢?阻力作用線的距離不夠長怎么辦?(教師演示)
師:我們把這五個要素叫做杠桿的五要素。現(xiàn)在我們來練習畫一個(出示投影)
三、實驗:研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學習完了杠桿的五個要素后,我們來通過實驗研究一下杠桿為什么能用較小的力,產(chǎn)生較大
的力。首先請同學們來閱讀一下課本第五自然段,找出我們這個實驗的實驗目的,實驗器材。
(學生閱讀并找學生說出)
師:我們通常是在杠桿平衡或非常接近平衡的情況下使用杠桿的,所謂的平衡指的是杠
桿在水平位置上靜止,或勻速轉(zhuǎn)動。在我們這個實驗中的第一步應該把杠桿在水平位置上調(diào)
平,為什么這樣做,請同學們思考一下(解釋原因)。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如何才能達到這一
目的呢?(找學生起來說做法,教師演示)
師:那么在做實驗的過程中能否再去調(diào)節(jié)杠桿的平衡呢?(學生回答)
實驗的第二、第三步應該怎么辦,請同學們繼續(xù)看書。
師:在這個實驗中我們要做幾次?我們用什么來當動力和阻力?為了統(tǒng)一一下標準,我
們把支點右邊的鉤碼當動力,支點左邊的鉤碼當阻力。在這三次實驗中同學們可任意的取三
次值,讓杠桿達到平衡。我們前后位每四人一組,每組出一名同學負責隨時記錄數(shù)據(jù)。好現(xiàn)
在請同學們按照課本上的實驗步驟開始做實驗。(學生實驗,教師巡回指導)
找一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投影,并分析數(shù)據(jù)。
師:在這三次實驗中,同學們能否找出一個規(guī)律來?(請學生回答)
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師:對,這就是我們這一節(jié)課要研究的杠桿平衡條件。(板書)
杠桿的平衡條件: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如果用字母表示的話這個公式可以寫成:F111=F212
這個平衡條件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xiàn)的杠桿原理。
這個關系式也可以寫成下面的形式:Fl/F2=12/U也就是說,當阻力和阻力臂一定的時候,
我們使用杠桿所用的動力是與動力臂成反比的,動力臂越大,所用的力就越小,這也就可以
解釋為什么我們可以用較小的力產(chǎn)生較大的力了。
小結:在這一節(jié)課中我們主要學習了那些知識,請同學們來總結一下。
板書設計:
第四節(jié)杠桿
什么是杠桿?
1.一根硬棒,在力有作用下能繞固定點轉(zhuǎn)動,這根硬棒就叫杠桿。
2.杠桿中的幾個名詞。
(1)支點:杠桿繞著轉(zhuǎn)動的點(0)o
(2)動力:使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動或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zhuǎn)動的力(F阻或F2)
(4)動力臂:支點到動力作用線的距離(L動或L1)
(5)阻力臂: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阻或L2)。
二.杠桿平衡條件
動力X動力臂=阻力X阻力臂
FlXLI=F2XL2
阻力F2、阻力臂L2一定時,動力臂越長,越省力,反之。
第十四章壓強和浮力
第一節(jié)壓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壓強的概念。理解什么是壓力,什么是物體的受力面積。
?理解壓強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了解壓強公式中各個物理量的名稱、單位及符號,知道壓強單位的物理意義和由來。
?了解壓強的增大和減小的主要方法。
2.過程與方法
?觀察生活中各種跟壓強有關的現(xiàn)象,了解對比是提高物理思維的基本方法。
■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關?經(jīng)歷探究的主要環(huán)節(jié),通過探究實驗,觀察實驗
現(xiàn)象、采集的實驗數(shù)據(jù),獲得對壓強比較深入的了解,初步學習使用控制變量法。
?解讀課本圖13.1-1、13.1-2,了解壓強存在于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的廣泛性。
?解讀課本圖13.1-4、13.1-5、13.1-6的內(nèi)容,了解改變壓強的實際意義,了解改
變壓強大小的基本方法。
?通過實際動手,實踐如何改變壓強。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經(jīng)歷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等學習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
?通過親身的體驗和感悟,使學生獲得對壓強、浮力基本知識理解的感性認識,為深入
理解和應用這些知識打基礎。
?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培養(yǎng)學生對參與物理學習活動的
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信心。
?感悟科學是人類創(chuàng)造發(fā)明的基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重點:壓強的概念和壓強的公式。
難點:壓強公式的應用。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請同學們觀察自己的書包帶子。想一想平時背書包時.,覺得寬帶子好,還是細帶子好,
為什么?對以上問題,可能同學們現(xiàn)在還不能得出正確結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確,要經(jīng)過事
實來檢驗。同學們學習了本課的知識,就會得到滿意的回答,引出課題。
新課教學
1?壓力
①請同學們在練習本上畫出下列各圖中物體對表面的壓力示意圖。
同時請三位同學在黑板上畫,各畫一圖。同學們作圖時,教師來回巡視,了解學生作圖
中的錯誤。
②學生畫完后,講評學生作圖情況,錯誤的進行糾正,并用紅色粉筆把壓力突出出來。
讓同學們思考后舉手回答,以上圖中物體對受力表面的壓力有什么共同特點?
啟發(fā)學生回答出:壓力作用在接觸面上,壓力的方向跟接觸面垂直,指向受力物體。
③教師歸納總結得出壓力的概念: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④以按圖釘為例說明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的大小有關。讓同學們想一想:在相同的壓
力的情況下,不同的接觸面積,壓力的作用效果是否一樣呢?為了驗證同學們的猜想,接著
演示圖10-3的壓強小桌的實驗。介紹實驗器材和步驟。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觀察
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淺;再把小桌腿朝上放在泡沫塑料上,再觀察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淺。
比較兩次實驗泡沫塑料被壓下的深淺。從而得出:在相同的壓力時,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受力
面積的大小有關。因此,壓力作用效果不僅跟壓力的大小有關系,還跟受力面積有關系。所
以,要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就需要比較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由此引出壓強。
2.壓強
①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②公式:壓強=壓力/受力面積;p=F/S?并由此引出壓強的單位是由力的單位和面積單位
共同組成的。
③單位:牛頓/米2讀作:牛頓每平方米;它有一個專門的名稱叫做帕斯卡,簡稱帕,符
號是Pa。壓強單位除了帕斯卡外,還有千帕(KPa)、兆帕(MPa)。它們之間的關系是:
1MPa=103KPa=106Pa=106N/m2。
④課堂練習:單位換算
1.1.56MPa==Pa;2.78000Pa==KPa
⑤介紹壓強的物理意義:以成年人站立時對地面的壓強約1.5X104Pa的含義是:1米2
的地面受到的壓力約1.5X104牛頓。
3.例題(題目略)
邊講述邊板演解題過程,給學生利用壓強公式解題的示范。講完后,一定要特別交待在解
題時面積的單位一定要換算成平方米,得出的壓強單位才是帕斯卡。
課堂練習2:
4.怎樣增大或減小壓強
任何物體能夠承受的壓強都有一定的限度,超過這個限度,物體會被壓壞。舉例說明:如
磚能承受的壓強大約是5X106帕,混凝土是(5-50)X106帕等等。
為了不壓壞物體,使物體受到的壓強小于物體能承受壓強,因此人們就想方設法減小物體
受到的壓強。根據(jù)壓強的公式可知:在壓力不變時,增大受力面積,可以減小壓強。接著讓
學生讀圖3-6和3-7,引導學生從圖中找出增大和減小壓強的方法。然后,觀看''增大或減小
壓強的方法''的錄象,加深對這部分知識的理解。
5.根據(jù)上一課的作業(yè)中的"想想議議''制作一小課件,讓學生觀看來加深對壓強的理解。
小結:
1.壓力,壓力不是重力。2.壓強的概念、計算公式和單位。
3.減小或增大壓強的方法。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壓強
一、壓力
1.定義:垂直壓在物體表面上的力叫做壓力。
2.方向:垂直受力物體表面,并指向受力物體。
3.作用點:受力物體表面的接觸面的中心。
4.壓力作用效果跟壓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積的大小有關。
二、壓強
1.壓強是表示壓力的作用效果。
2.定義:物體單位面積上受到的壓力叫做壓強。
3.公式:
4.單位:帕斯卡,簡稱帕,符號
5例題(略)
三、減小或增大壓強
1.當壓力一定時,減小受力面積,可增大壓強;增大受力面積,可減小壓強。
2.當受力面積一定時,減小壓力,可減小壓強;增大壓力,可增大壓強。
第二節(jié)液體的壓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
?理解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
?培養(yǎng)學生觀察實驗能力.
?理解船閘的工作原理并能運用所學知識解釋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
?學會探究問題的一般方法.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多媒體演示及生活中的經(jīng)驗說明液體壓強的存在.
?通過學生實驗探究液體壓強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
?通過對生活現(xiàn)象的分析進一步加深對液體壓強的理解.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實驗激發(fā)學生探求科學知識的興趣.
?培養(yǎng)學生的交流意識與團隊協(xié)作精神.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實驗習慣及實事求是的精神.
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通過學生探究實驗理解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學會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連通器
模型.
難點:如何指導學生通過實驗驗證液體壓強與液體深度及密度的關系.
教學課時:1時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問題的提出:
放在水平面上的固體,由于受到重力作用,對支承它的物體表面有壓強.液本也受到重
力作用,液體沒有固定的形狀,能流動,盛在容器內(nèi)對容器底部、側(cè)壁和內(nèi)部有沒有壓強?
如果有壓強,會有哪些特點呢?
新課教學
1.液體的壓強
(1)演示實驗:有一兩端開口的玻璃圓筒,下端扎有橡皮膜,讓學生觀察橡皮膜表面與筒
口相平;
將少量紅色的水倒在平放在桌上的玻璃板上,水在玻璃板上散開:將紅色的水倒入玻璃
圓筒,請同學們說一說,觀察到什么現(xiàn)象?(橡皮膜向下凸出),
問:橡皮膜向下凸出,這說明了什么問題?
問:水對側(cè)壁有無壓強?演示:把水倒入側(cè)壁在不同深度開有三個小孔的圓筒,觀察水
是否會從小孔流出,能流出說明什么問題?
由于水具有流動性,對阻礙它的器壁是否也具有壓強?
講述:根據(jù)以上實驗表明,液體由于受重力作用,對容器底部有壓強;對阻阻礙液體散
開的容器壁也有壓強.
2.學生分組實驗:
(1)講述設問:液體對容器底部和側(cè)壁有壓強,液體內(nèi)部有沒有壓強?這有什么規(guī)律呢?
下面請同學們通過實驗,自己來研究,找出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
(2)介紹壓強計:介紹時,用手指輕輕按一按側(cè)壁(不宜重接,避免U形管中的水冒出管
口),請同學們觀察壓強計U形管中兩管液面出現(xiàn)的高度差,力稍大點,兩管液面的高度差也
增大,表明: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橡皮膜表面受到的壓強也越大.
教師示范一遍.
(3)講述實驗目的:探究液體內(nèi)部是否有壓強?讓學生把橡皮膜放入溶液中,看看在各個
方向,各個深度是否會有壓強?
學生實驗后得出結論:液體內(nèi)部是有壓強的.
教師提問:
1.人們在游泳池里從淺水區(qū)走向深水區(qū),當水深逐漸沒及胸部時會有什么感覺?為什么?
讓學生回憶親身的感受體會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
2.當洪峰來臨,大江大河的水位迅速上漲超過警戒水位時,為什么有可能發(fā)生決堤的事
故?
(4)猜想: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呢?
學生可能猜想出有各種因素.
(5)教師問:怎樣一個一個因素來驗證會影響液體內(nèi)部的壓強呢?
引導學生使用以前用過的控制變量法.
引導學生設計:先測在同一深度、同一種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壓強,再探測在不同深度、同一
種溶液,同一方向的壓強,最后還先探測在同一深度、不同種溶液中不同方向的壓強.
(6)教師講述:這么多步驟在實驗前應該設計一些科學的表格來記錄實驗數(shù)據(jù).先讓
學生自行設計,投影設計合理的表格,表揚做得好的學生,并展示事先準備好的表格給沒有
能設計的學生參考.
教師指出:為了節(jié)省時間,一部份同學用水做,另一部分同學用鹽水.
(7)學生分組討論并實驗.實驗中,教師注意指導、檢查,著重檢查橡皮膜所朝的方
向、記錄數(shù)據(jù)和U形管兩管液面的高度差,以免得出錯誤的結論.
(8)實驗完后,請同學們對實驗所記錄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液體內(nèi)部壓強有什么規(guī)律?
分別請用水和鹽水做實驗的一組同學展示自己的實驗記錄,并歸納自己從實驗中得出液體內(nèi)
部的壓強規(guī)律.
(9)教師表揚同學們認真做實驗的情況,鼓勵同學們對問題的研究精神,然后教師再
把剛才討論所得的結論簡述一遍,分別把各點結論進行板書.
連通器
2.連通器
(1)連通器的定義
問:展示圖片問:這些裝置形狀、大小不同,結構上有什么相同之處?
引導學生回答出:下部相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板書連通器的定義)
(2)連通器的規(guī)律
設問:連通器內(nèi)盛有液體時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提示學生注意觀察連通器的各容器中水面的高
低關系后演示:
板書設計:
第二節(jié)液體的壓強
1.水對容器的底部和側(cè)壁都有壓強,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2.液體內(nèi)部向各個方向都有壓強
3.液體的壓強隨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深度,液體向各個方向的壓強大小相等.
4.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密度有關,在同一深度密度越大壓強越大
5.連通器
(1)定義:上端開口、底部連通的容器叫連通器.
(2)原理:靜止在連通器中的同一種液體,各部分直接與大氣接觸的液面總在同一水平面上.
(3)連通器液體相平的原因
(4)應用
6.船閘
第三節(jié)大氣壓強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了解由于大氣壓強的客觀存在而產(chǎn)生的現(xiàn)象.
?了解測量大氣壓強的方法.
?了解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并了解抽水機的工作原理.
2.過程與方法
?觀察跟大氣壓強有關的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是一種客觀存在.
?觀察演示實驗現(xiàn)象,感知大氣壓強的大小和單位.
?通過觀察感知人類是如何利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信用管理經(jīng)驗分享會
- 通信線路維護員聘用合同
- 證券交易違規(guī)行為處罰辦法
- 食品飲料行業(yè)設施管理準則
- 2025版山皮石石材電商平臺合作框架協(xié)議3篇
- 2024年能源行業(yè)擔保責任與節(jié)能減排合同3篇
- 藥房環(huán)境保護措施
- 2024年裝飾公司員工離職與補償合同范本3篇
- 2025年度住宅小區(qū)窗簾清洗與保養(yǎng)服務合同3篇
- 網(wǎng)絡直播反三違內(nèi)容監(jiān)管
- 高級技師電工培訓
- 小學信息科技《數(shù)據(jù)與編碼-探索生活中的“編碼”》教學設計
- 工程款代扣代付款協(xié)議書(2篇)
- 2024年湖北省高考化學試卷真題(含答案解析)
- 物業(yè)充電樁合作加盟協(xié)議書范文
- 2023春國開會計實務專題形考任務4題庫1及答案
- 現(xiàn)有民辦學校選擇登記為營利性民辦學校辦理流程
- 機械工安全操作規(guī)程有哪些(11篇)
- 期末測試卷(一)(試題)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上冊數(shù)學蘇教版
- 2024中國華電集團限公司校招+社招高頻難、易錯點500題模擬試題附帶答案詳解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會計信息系統(tǒng)》期末終考題庫及標準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