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1.gif)
![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2.gif)
![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3.gif)
![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4.gif)
![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fd51e9cdff269e6e6ad2ac5128051979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詳解演示文稿當前1頁,總共33頁。優(yōu)選脊柱外科學解剖與生理當前2頁,總共33頁。當前3頁,總共33頁。第一節(jié)各部椎骨形態(tài)脊柱由33塊椎骨組成(成人為26塊)。其中:頸椎7塊胸椎12塊腰椎5塊骶椎5(1)塊尾椎4(1)塊當前4頁,總共33頁。一、脊椎的基本結構
椎體:承重的部分
椎弓:保護脊髓的部分
椎弓根、椎板:
棘突、橫突:肌肉附著
上下關節(jié)突:構成椎間關節(jié)當前5頁,總共33頁。當前6頁,總共33頁。(1)頸椎特點:棘突分叉且較短橫突有前、后二結節(jié)和橫突孔關節(jié)突近水平位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椎體較小當前7頁,總共33頁。(1)頸椎特點:棘突分叉且較短橫突有前、后二結節(jié)關節(jié)突近水平位椎孔較大呈三角形椎體較小當前8頁,總共33頁。寰椎:呈環(huán)形。分前弓、后弓和左右側塊。前弓較短,內面有關節(jié)面叫齒突凹。側塊上面有關節(jié)凹,下面有關節(jié)面。上關節(jié)凹后方有椎動脈溝。后弓長,中點略向后方突起,稱后結節(jié)。無椎體、棘突和關節(jié)突。樞椎:椎體上方有齒狀突,與寰椎前弓的后緣形成關節(jié)當前9頁,總共33頁。當前10頁,總共33頁。(2)胸椎1、椎體橫斷面呈心形。后外側上下緣處有肋凹。
2、椎孔小而圓。
3、橫突的前面有橫突肋凹。
4、棘突長,伸向后下方。
5、關節(jié)突明顯,關節(jié)面近冠狀位當前11頁,總共33頁。(3)腰椎
椎體大,約呈蠶豆形。
椎孔大。
棘突為板狀,位于矢狀方向平伸向后。
上、下關節(jié)突的關節(jié)面近矢狀方向。當前12頁,總共33頁。(4)骶骨
骶骨呈三角形,分底、體、尖,前、后面,兩側緣。底向上,尖向下。前面凹,有四條橫線和四個骶前孔。后面凸,有四個骶后孔,骶外側嵴,骶中間嵴,骶下中嵴。中部有骶管,并與骶前孔和骶后孔相通,骶管后下端敞開叫骶管裂孔。骶骨體上面前緣突出,叫岬。兩側有關節(jié)面,叫耳狀面。耳狀面的后方有骶骨粗隆。
(5)尾骨由4-5節(jié)尾椎退化合成當前13頁,總共33頁。當前14頁,總共33頁。第二節(jié)脊柱的連接脊椎間以軟骨關節(jié)、韌帶及滑囊關節(jié)連接一、軟骨關節(jié):椎間盤是富有彈性的軟骨組織,是椎體之間的重要連結組織。第二頸椎至骶椎各相鄰椎體之間分別有一個椎間盤,整個脊柱共有23個椎間盤。
1.纖維環(huán)2.髓核3.纖維環(huán)當前15頁,總共33頁。當前16頁,總共33頁。二、韌帶連接(主要有7條)1.前縱韌帶:
位于椎體前面,與椎體結合緊密。2.后縱韌帶:位于椎管內、椎體后面,上寬下窄呈扇形,中央較厚、兩側薄弱。3.黃韌帶:又稱弓間韌帶,位于相鄰的兩椎板之間,由彈力纖維構成,富有彈性。當前17頁,總共33頁。4.棘間韌帶:
介于相鄰棘突之間,前緣接黃韌帶,后方移行于棘上韌帶,腰部寬而厚,呈四方形,胸部窄長,頸部發(fā)育不好。5.棘上韌帶:
起自第七頸椎棘突,向上移行于項韌帶,向下附于各椎骨棘突的尖端,前方與棘間韌帶融合。6.項韌帶:7.橫突間韌帶:當前18頁,總共33頁。當前19頁,總共33頁。三、滑囊關節(jié)連接
即椎間關節(jié),由上下
關節(jié)突結合而成,有
關節(jié)囊包繞,表現(xiàn)為
滑動運動,自C2—S1
每兩個椎骨間有兩個
關節(jié)。當前20頁,總共33頁。腰骶關節(jié)與骶髂關節(jié)(一)、腰骶關節(jié):1.概念:L5椎體與骶骨底以及L5下關節(jié)突與
S1上關節(jié)突之間構成的關節(jié)。2.結構特點:
[1]關節(jié)面為冠狀位,防止L5前移,運動范圍較大。
[2]椎間盤(前方)較厚。
[3]韌帶多而堅固。除常規(guī)韌帶外,還有髂腰韌帶、腰骶韌帶。
[4]腰骶角:L5椎體與S縱軸所形成的夾角(鈍角)。正常為130°,小于100—110°稱“水平骶椎”。當前21頁,總共33頁。(二)、骶髂關節(jié):1.概念:骶骨與髂骨的耳狀面之間構成的關節(jié)。2.結構特點:
[1]骶骨呈倒三角形,楔于髂骨兩翼之間。
[2]關節(jié)面凸凹不平,吻合嚴密,關節(jié)間隙小。
[3]微動的滑膜性關節(jié)。
[4]韌帶豐富且堅固。(骶棘前、后韌帶;骶棘韌帶;骶髂骨間韌帶;骶結節(jié)韌帶;髂腰韌帶。)當前22頁,總共33頁。第三節(jié)脊柱的筋膜和肌肉1、肌肉:頸部:斜方肌、菱形肌深面,有頭夾肌和項夾肌胸背部:上后鋸肌、下后鋸肌腰部:骶棘肌、腰方肌、腰大肌2、腰背筋膜當前23頁,總共33頁。脊柱周圍肌肉的作用:1、主要伸?。瑚炯?,夾肌和棘間肌2、主要屈肌:腰方肌,腹外斜肌3、主要轉肌:腹外斜肌和棘間肌當前24頁,總共33頁。第四節(jié)脊髓,脊囊和脊神經(jīng)脊髓:脊髓位于椎管內,呈圓柱形,前后稍偏,外包被膜,它與脊柱的彎曲一致。脊髓的上端在平齊枕骨大孔處與延髓相連,下端平齊第一腰椎下緣,長約40~45cm。脊髓的末端變細,稱為脊髓圓柱。自脊髓圓柱向下延為細長的終絲,它已是無神經(jīng)組織的細叢,在第二骶椎水平為硬脊膜包裹,向下止于尾骨的背面。
脊髓的全長粗細不等,有兩個膨大部,自頸髓第四節(jié)到胸髓第一節(jié)稱頸膨大;自腰髓第二至骶髓第三節(jié)稱腰膨大。
當前25頁,總共33頁。當前26頁,總共33頁。脊囊:
1、硬膜囊
2、軟脊囊
3、蛛網(wǎng)膜當前27頁,總共33頁。脊神經(jīng)(31對、c8T12L5S5尾1)脊神經(jīng)由與脊髓相連的前根anterior
root和后根posterior
root在椎間孔合并而成。前根屬運動性,后根屬感覺性。脊神經(jīng)出椎間孔后即分為前、后支和返支脊神經(jīng)前支形成的叢計有頸叢、臂叢、腰叢和骶叢.后支分為:外側支、內側支、腦膜支當前28頁,總共33頁。當前29頁,總共33頁。
脊神經(jīng)┏━━━━━┻━━━━━┓前根(運動傳出)后根(感覺傳入)┗━━━━━┳━━━━━┛脊神經(jīng)干┏━━━━━╋━━━━━┓前支后支返支(脊膜支)┃┃┃周圍神經(jīng)干內、外側支竇椎神經(jīng)當前30頁,總共33頁。前支:
C1—C4------頸叢。
C5—T1------臂叢:正中N、橈N、尺NT12—L4------腰叢。[L2—L4:股N、閉孔N]L4—S------骶叢。[L4—S3:坐骨N]后支:外側支------豎脊肌。[L1—L3:臀上皮N]
內側支------脊柱周圍軟組織(感覺)。返支:竇椎N------椎管內感覺。當前31頁,總共33頁。當前32頁,總共33頁。第五節(jié)椎管、神經(jīng)根管、椎間孔一、椎管各椎骨的椎孔連接而形成的管腔。四壁:前壁---椎體、椎間盤、后縱韌帶后壁---椎板、黃韌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百鎮(zhèn)千村示范衛(wèi)生機構創(chuàng)建課件
- DB6103T 77-2025釀酒高粱寬窄行栽培技術規(guī)范
- 船運安全的防范措施與管理建議分析
- 三人合資餐飲企業(yè)合同模板
- 專利許可使用與轉讓協(xié)議合同
- 上海住宅租賃合同范本
- 人事代理人員勞動合同書
- 個人壽險代理合同書樣本
- 臨時兼職教師勞動合同范文
- 臨時性勞動合同模板
- 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申請表(個人)
- 電捕焦油器火災爆炸事故分析
- 質量問題分析及措施報告
- 汽修廠安全風險分級管控清單
- 現(xiàn)代通信原理與技術(第五版)PPT全套完整教學課件
- 病例展示(皮膚科)
- GB/T 39750-2021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直流電弧保護技術要求
- DB31T 685-2019 養(yǎng)老機構設施與服務要求
- 燕子山風電場項目安全預評價報告
- 高一英語課本必修1各單元重點短語
- 完整版金屬學與熱處理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