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練習(xí)題_第1頁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練習(xí)題_第2頁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練習(xí)題_第3頁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練習(xí)題_第4頁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練習(xí)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表達技巧是詩人塑造形象、創(chuàng)設(shè)意境、表達情感、闡述觀點所采用的特殊的手法。它主要包括四個層面的內(nèi)容:結(jié)構(gòu)特點、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對表達技巧的鑒賞,就是辨識詩歌中所使用的表達方式、修辭方法、表現(xiàn)手法或藝術(shù)構(gòu)思,分析其本身的藝術(shù)效果,評價其對表現(xiàn)詩人的思想感情所起的作用。1、常見的結(jié)構(gòu)特點有:鋪墊、伏筆、過渡、照應(yīng),開門見山、逐層拓展、卒章顯志、起承轉(zhuǎn)合等。2、常用的表達方式有:記敘、描寫、議論和抒情。其中抒情和描寫是考查的重點。抒情手法有直接抒情和間接抒情,后者包括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用典抒情、借古諷今等。描寫手法,主要是側(cè)面描寫中的渲染、烘托、動靜結(jié)合、虛實相生、白描、工筆、細節(jié)等。3、常見的修辭方法有:比喻、比擬、象征、起興(使描寫的事物更為形象生動);夸張、對比、設(shè)問、反問(突出作品的主旨);通感、借代、雙關(guān)、疊字、對偶、反復(fù)(使作品中字句更為精巧)。4、常見的表現(xiàn)手法有: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想象聯(lián)想、烘托渲染、托物言志、化用典故、借古抒懷或借古諷今、抑揚、虛實相生、比興寄托、襯托(動靜相襯、以有聲襯無聲等)、對比、象征等。答題步驟第一步:總說,準確指出運用何種表達技巧;第二步:分說,結(jié)合作品具體詩句,分析其運用的這種方法;第三步:小結(jié),該方法突出的效果和好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一、閱讀下面一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邊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傷情?覺幾度、魂飛夢驚。后夜相思,塵隨馬去,月逐舟行?!咀ⅰ竣俜壕眨猴嬀栈ň啤"诖得罚捍底唷睹坊洹?。“聚散匆匆”一句在內(nèi)容上強調(diào)什么?在上片的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二、閱讀下面這首詩,回答后面的問題。早行

陳與義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此詩主要用了什么表現(xiàn)手法有何效果三、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后面的題目。晚泊岳陽

歐陽修

臥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

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輝,水上人歌月下歸。

一闋聲長聽不盡,輕舟短楫去如飛。這首詩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心情?是怎樣表達的?四、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次潘別駕韻

汪莘

野店溪橋柳色新,千愁萬恨為何人?

殷勤織就黃金縷,帶雨籠煙過一春。這首詩運用了哪些修辭方法?請選擇其中一種手法,結(jié)合有關(guān)詩句進行具體分析。五、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賈生李商隱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注】逐臣:是被放逐之臣,這里指賈誼因力主改革,被貶長沙。這首詩運用的主要藝術(shù)手法是什么?請簡要分析。六、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黃庭堅前日幽人佐吏曹,我行堤草認青袍。心隨汝水春波動,興與并門夜月高。世上豈無千里馬?人中難得九方皋!酒船漁網(wǎng)歸來是,花落故溪深一篙。【注】1、當(dāng)時詩人在平輿,其地屬蔡州,汝河流過其境。友人李子先在并州任吏曹一類的小官。2、“青袍”是低級官吏的服裝。3、九方皋:春秋時善相馬的人。第二聯(lián)運用了怎樣的表現(xiàn)手法?請簡析。七、閱讀下面這首詩歌,回答問題。曉至湖①上[清]厲鸚出郭曉色微,臨水人意靜。水上寒霧生,彌漫與天永。折②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稍見初日開。三兩列解艋。安得學(xué)野鳧,泛泛逐清景③。【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彎曲。③景:影。請從表達技巧的角度對“折葦動有聲,遙山淡無影”進行賞析。古代詩歌鑒賞之表達技巧參考答案一、強調(diào)二人相聚之短暫、相別之倉促。上片前半部分寫兩人相聚太短即又離別,無心喝酒;后半部分寫兩人離別之苦?!熬凵⒋掖摇痹趯懢?、散內(nèi)容之間承上啟下。二、主要用了反襯手法。天未放亮,星斗縱橫,分外明亮,反襯夜色之暗;”草蟲鳴”反襯出環(huán)境的寂靜。兩處反襯都突出了詩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飄泊引起的孤獨寂寞。三、這首詩表達了作者觸景而生的思鄉(xiāng)之情。是通過臥聞鐘聲、系舟樹下、靜賞江月、傾聽歌聲等舉動,城里鐘、水上歌等聽覺感受,城下樹、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蒼茫、輕舟飛逝等視覺形象,以景寓情來表現(xiàn)的。句句寫景,景景關(guān)情。四、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殷勤織就黃金縷”一句說柳很“殷勤”,而且能織,賦予柳以人的行為、感情,是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柳條說成“黃金縷”是用了比喻的手法,形象地說明柳長出千枝萬條的不易,便于抒發(fā)柳枝容易衰老、凋殘的愁恨。將“柳色新”這一美景同“野店溪橋”荒涼寂寥的背景相對比,突出了柳枝被冷落的情形;將“殷勤織就黃金縷”的不易與“帶雨籠煙過一春”表現(xiàn)出的柳的容易衰老、凋殘相對比,突出了詩人的愁恨之情。(以上手法答出一種即可)五、本詩采用了“欲抑先揚”(或“先揚后抑”)的手法。詩的前兩句從正面著筆, 仿佛熱烈頌揚漢文帝求賢若渴,調(diào)回賈誼,虔誠求教,而后筆鋒一轉(zhuǎn),點出漢文帝垂詢的內(nèi)容,不是尋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問題。此為“抑”。詩由贊嘆化為慨嘆,由歌頌化為諷刺,通過欲揚先抑的手法表達了詩人對漢文帝的諷刺,對賈生的同情。六、虛實結(jié)合。前句實寫,汝水流動,詩人的心也隨波起伏,思念著遠方的友人;后句虛寫,想象朋友在并州賞月,興致與皓月爭高(或“想象朋友在并州賞月懷我”)。這一聯(lián)前實后虛,抒寫對友人的懷念。七、①對比:以“有聲”與“無影”對比,近寫聲覺,遠寫視覺,突出層次的遠近和景致的深闊。②對偶:以“折葦”對“遙山”,近景與遠景相結(jié)合;以“動有聲”對“淡無影”,聽覺與視覺相結(jié)合;節(jié)奏優(yōu)美(或形象豐富,或?qū)哟畏置鳎饩?深闊、淡雅(或幽靜、清新)。附鑒賞:一、劉過《柳梢青?送盧梅坡》劉過作為辛派詞人,人們總喜歡將他與“金戈鐵馬”、“整頓乾坤”、“誓斬樓蘭”聯(lián)系在一起,豪放粗獷是其詞的當(dāng)行本色。但他有些詞卻寫得蘊藉含蓄,委婉動人。這反而顯得他是真豪杰,體現(xiàn)出他的真性情來。魯迅先生有句話:“無情未必真豪杰”,這首《柳梢青?送盧梅坡》正是體現(xiàn)了這一點。盧梅坡,南宋詩人,劉過在京城杭州交結(jié)的朋友,這首詞是劉過為他送別時寫的。它描寫了送別時的,尤其是送別后劉過對友人魂牽夢縈的思念之情,寫得情真意切,饒有余味。上片寫離別之苦。前三句寫聚,寫?zhàn)T別時對舊日交游的回憶。寫聚,作者從兩人的交往中選取了兩件具有典型意義的活動加以敘寫。陶潛在《飲酒》詩中說:“秋菊有佳色,裘露掇其英。泛此忘憂物,遠我遺世情?!薄胺壕毡睢被锰赵姡瑢懺谥仃柤压?jié),他們共飲菊花酒,其樂陶陶的情景。深,言酌酒之滿。一個“深”字,把他們暢懷酣飲的情形描寫出來了。漢樂府《橫吹曲》有《梅花落》曲,是唐宋文人很喜歡聽的笛曲。李清照《永遇樂》詞中有“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之句?!按得方沁h”化用李詞,寫在春天的時候他們攜手踏青,欣賞那冰肌玉骨的梅花,聆聽那余韻悠長的笛聲。遠,寫笛聲悠長。一個“遠”字,展現(xiàn)了他們勝日尋芳的愉快心情。這兩句詞,不僅形象地再現(xiàn)了他們歡會的場面,還巧妙地暗示了他們歡會時間的短暫,不過是從秋到春,為下文“匆匆”二字埋下了伏線。如果說“泛菊”二句暗示了他們歡會的時間,那么,“同在京城”則明確地交代了他們聚會的地點。短短十二個字,就把他們聚會的節(jié)令、地點和情景交代清楚了,構(gòu)思縝密,惜墨如金。后三句寫“散”,寫?zhàn)T行時惜別心情?!熬凵⒋掖摇笔顷P(guān)鍵句,是這首詞的題眼,它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熬邸弊纸Y(jié)上,“散”字啟下,“匆匆”二字,表示他們不論是對“聚”還是“散”,都感到時間短暫,一種友情難以暢敘的遺憾襲上心頭。“云邊”二句具體寫“散”。在這里,作者使用了兩個比喻,說明他們此別之后,如云邊的孤雁,深以失侶為苦;又如水上浮萍,到處漂泊不定。這兩句詞情景交融,景中見情,情中生景,哀婉動人。比之柳永《雨霖鈴》“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雖境界有所不及,但更令讀者傷心動情。下片寫別后之思。換頭三句先用設(shè)問句式加以提頓,直抒胸臆,鏗鏘有力,說明盧梅坡走后,不能不使人“傷情”,然后用“魂飛夢驚”四字,說明他是如何“傷情”?!盎觑w”,寫他因友人離去而失魂喪魄,六神無主;“夢驚”,寫他為不能再見到友人而輾轉(zhuǎn)反側(cè),無法安睡。前邊用“幾度”二句加以總括,就把作者“良宵誰與共,賴有窗間夢。可奈夢回時,一番新別離”(秦觀《菩薩蠻》),希望夢見友人但又怕醒來只是一夢的復(fù)雜感情描寫出來了,語句間情深意切。寫到這里,作者感到還沒把他的相思之情寫足,于是又用“后夜相思”三句翻入一層,寫他想象中追隨友人旅程遠去的情形。這三句詞,化用蘇味道“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上來”(《正月十五夜》)和賀鑄“明月多情隨舵尾”(《惜雙雙》)句意,說明在離別之后,他的心像飛塵一樣時時緊跟在盧梅坡的馬后,又像明月一樣處處追隨在盧梅坡的舟旁。這樣的寫法,層層深入,步步緊逼,生生把作者對友人的無限深情和刻骨相思“逼”將出來,深化了主題,擴大了詞境,增強了藝術(shù)感染力。二、陳與義《早行》第一句不訴諸視覺,寫早行之景;卻訴諸感覺,寫寒意襲人,這是耐人尋味的。聯(lián)系第三句,這“味”也不難尋。過“小橋”還在做夢,說明主人公起得太“早”,覺未睡醒,一上馬就迷糊過去了。及至感到有點兒“寒”,才聳聳肩,醒了過來,原來身上濕漉漉的;一摸,露水已侵透了“駝褐”。睜眼一看,“星斗闌干分外明”,離天亮還遠。于是又合上惺松睡眼,進入夢鄉(xiāng)。既進入夢鄉(xiāng),竟知道在過橋,那是因為他騎著馬。馬蹄踏在橋板上發(fā)出的響聲驚動了他,意識到在過橋,于是略開睡跟,看見橋是個“小”橋,橋外是“稻”田,又朦朦朧朧,進入半睡眠狀態(tài)。第一句寫感覺,第二句寫視覺;三四兩句,則視覺、觸覺、聽覺并寫。先聽見蹄聲響亮,才略開睡眼;“小”橋和“稻”田,當(dāng)然是看見的。而“稻田深處草蟲鳴”,則是“和夢”過“小橋”時聽見的。正像從響亮的馬蹄聲意識到過“橋”一樣,“草蟲”的鳴聲不在橋邊、而在“稻田深處”,也是從聽覺判斷出來的。詩人在這里也用了反襯手法?!凹拍蚝蛪暨^”,靜中有動;“稻田深處草蟲鳴”,寂中有聲。四野無人,一切都在沉睡,只有孤寂的旅人“和夢”過橋,這靜中之動更反襯出深夜的沉靜,只有夢魂伴隨著自己孤零零地過橋,才會感到“寂寞”?!凹拍彼囊粚右馑迹褪且蛏硗狻盁o人”而引起的孤獨感。而“無人”,在這里又表現(xiàn)天色尚“早”。“寂寞”所包含的又一層意思,就是因四周“無聲”而引起的寂寥感。而“無聲”,在這里也表現(xiàn)天色尚“早”,比齊己《江行曉發(fā)》所寫的“鳥亂村林迥,人喧水柵橫”要“早”得多。這首詩的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就表現(xiàn)在詩人通過觸覺、視覺和聽覺的交替與綜合,描繪了一幅獨特的“早行”(甚至可以說是“夜行”)圖。讀者通過“通感”與想象,主人公在馬上搖晃,時醒時睡,時而睜眼看地,時而仰首看天,以及涼露濕衣、蟲聲入夢等一系列微妙的神態(tài)變化,都宛然在目;天上地下或明或暗、或喧或寂、或動或靜的一切景物特征,也一一展現(xiàn)眼前。三、歐陽修《晚泊岳陽》本詩是歐陽修的名作之一,是一首七言古詩?!芭P聞岳陽城里鐘,系舟岳陽城下樹”,天色已晚,夷陵還遠,只好系舟江邊,獨臥舟中,等待明日繼續(xù)跋涉。此時鐘聲徐徐傳來,促動了詩人的某根心弦。這句雖然化用了張繼“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和孟浩然“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四個名句的意境,但那舒緩纖(y&)徐的語氣,從容不迫的態(tài)度,卻與張繼和孟浩然的不同,詩人淡化了張繼的寒寂,洗凈了孟浩然的愁苦。這表現(xiàn)了歐陽修作為太守面對人生風(fēng)雨時的從容淡定,卻不是作為詩人的敏感。全篇以敘述起筆,“臥聞”二字,從容不迫,顯得悠然自適,并點明是途經(jīng)暫泊?!俺抢铩薄ⅰ俺窍隆?,為全詩緊要處。系舟城下,“城里”之事當(dāng)然不知,所以首句僅僅以悠閑筆調(diào)輕輕帶過,但那鐘聲卻有無限韻味,耐人思索。日暮鐘聲,想此刻“城里”,大概正是炊煙裊裊,燈火煌煌。而詩人自己,卻漂泊城下,閑臥舟中。心中不由泛起層層漣漪。“正見空江明月來,云水蒼茫失江路”,“空江”二字,固然指洞庭湖口空曠開闊的景象,也暗示了詩人剛從遐想中醒來時的一片茫然之情,天地的空闊正顯出了孤舟(即詩人)的渺小孤獨無助。但月亮卻是有情有義的,能及時而來,與詩人默然相對,為詩人排解貶謫夷陵的失意情懷?!翱战髟隆闭菫閷憽笆Ы贰弊龊昧虽亯|。詩人似乎想到了王勃的“關(guān)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面對皎皎明月,面對“云水蒼茫”的大江,詩人情不自禁要發(fā)出“路在何方”的疑問和嘆惋?!耙股罱屡遢x,水上人歌月下歸”,詩人的注意力重返現(xiàn)實時,已是夜深月上,眼前呈現(xiàn)一片“江月弄清輝〃的美景,令人想起唐代張若虛的詩句,“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月似乎看出了詩人心中的迷茫,于是故弄清輝,照明詩人高潔澄清的本心,提示詩人要堅守超拔脫俗的人生志趣。忽然水上傳來舟子的漁歌,聲音嘹亮悠遠,也許還有滿載魚蝦而歸的歡快,想象舟子回家與漁婦漁子其樂融融的場景,詩人不免也萌發(fā)的鄉(xiāng)思。家中的慈母愛妻嬌子,他們好么?“一闕聲長聽不盡”,這闕漁歌里含著無窮的意蘊,仕途的失意?人生的操守?思鄉(xiāng)抑或歸隱?復(fù)雜的思想,矛盾的心情,此后的人生之路該如何走?“輕舟短楫去如飛”,一切盡在不言中。卸下思想的重負,讓自己曠達的步伐響徹于天地之間。此詩寫旅中思歸,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寫景,然景中自有縷縷情思。以“城里鐘”起,以月下歌止,拓前展后,留下足以使人馳騁想象的空間,同時以有意之“聽”照應(yīng)無意之“聞”,表現(xiàn)了感情的變化。全詩語句平易流暢,情意深婉曲折,所以方植之說:“歐公情韻幽折,往反詠唱,令人低徊欲絕,一唱三嘆而有遺音,如啖橄欖,時有余味”(《昭昧詹言》)。這段話可謂此詩的評。此詩以情韻勝,實是歐之本色,其唱嘆之致,與歐文相似,而與他學(xué)李白或韓愈的那一類詩歌不同。四、汪莘《次潘別駕韻》汪莘(1155?1227)南宋詩人。字叔耕,號柳塘,休寧(今屬安徽)人,布衣。隱居黃山,研究《周易》,旁及釋、老。詩中妙用擬人和借景生情。這首詠物寄情詩的抒情不滯不露,是一首文情并茂的佳作。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愁恨的情感。詩人用“柳色新”這一美景同“野店溪橋”這一荒涼寂寞的背景相對比,自然便從柳的被冷落想到人的不如意,因而就產(chǎn)生了愁與恨。從柳的生長過程看,長出“黃金縷”一般的千枝萬條是極不容易的,是柳經(jīng)過千般“殷勤”方始織就,但這番殷勤的結(jié)果不過是“帶雨”“籠煙”過一春就衰老、凋殘了事,這怎能不使人“愁恨”呢?運用了比喻、擬人、對比等手法。“殷勤織就黃金縷”一句說柳很“殷勤”,尚且能“織”,賦予柳以人的行為、感情,是用了擬人的手法。把柳條說成“黃金縷”是用了比喻,形象地說明柳長出千枝萬條的不易,便于抒發(fā)柳枝容易衰老、凋殘的愁恨。將“柳色新”這一美景同“野店溪橋”荒涼寂寞的背景相對比,突出了柳被冷落的感情;將“殷勤織就黃金縷”的不易與“帶雨籠煙過一春”容易衰老、凋殘相對比,突出了詩人的愁恨之情。自己與友人離去的濃重的愁恨和悲涼(千愁萬恨、雨、煙)巧妙的借用絞纏無緒的柳絲表現(xiàn)出來。既沒有分別的場景描寫,也沒有作者個人身影的出現(xiàn),卻把濃重的友情淋漓盡致的表現(xiàn)出來了。五、李商隱《賈生》賈誼貶長沙,久已成為詩人們抒寫不遇之感的熟濫題材。作者獨辟蹊徑,特意選取賈誼自長沙召回,宣室夜對的情節(jié)作為詩材?!妒酚?屈賈列傳》載:賈生征見。孝文帝方受厘(剛舉行過祭祀,接受神的福佑),坐宣室(未央宮前殿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問鬼神之本。賈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狀。至夜半,文帝前席(在坐席上移膝靠近對方)。既罷,日:“吾久不見賈生,自以為過之,今不及也。”在一般封建文人心目中,這大概是值得大加渲染的君臣遇合盛事。但詩人卻獨具只眼,抓住不為人們所注意的“問鬼神”之事,翻出了一段新警透辟、發(fā)人深省的詩的議論?!靶仪筚t訪逐臣,賈生才調(diào)更無倫。”前幅純從正面著筆,絲毫不露貶意。首句特標“求”、“訪”(咨詢),仿佛熱烈頌揚文帝賢意愿之切、之殷,待賢態(tài)度之誠、之謙,所謂求賢若渴,虛懷若谷。“求賢”而至“訪逐臣”,更可見其網(wǎng)羅賢才已達到“野無遺賢”的程度。次句隱括文帝對賈誼的推服贊嘆之詞。“才調(diào)”,兼包才能風(fēng)調(diào),與“更無倫”的贊嘆配合,令人宛見賈生少年才俊、議論風(fēng)發(fā)、華采照人的精神風(fēng)貌,詩的形象感和詠嘆的情調(diào)也就自然地顯示出來。這兩句,由“求”而“訪”而贊,層層遞進,表現(xiàn)了文帝對賈生的推服器重。如果不看下文,幾乎會誤認為這是一篇圣主求賢頌。其實,這正是作者故弄狡獪之處。第三句承、轉(zhuǎn)交錯,是全詩樞紐。承,即所謂“夜半前席”,把文帝當(dāng)時那種虛心垂詢、凝神傾聽、以至于“不自知膝之前于席”的情狀描繪得惟妙惟肖,使歷史陳跡變成了充滿生活氣息、鮮明可觸的畫面。這種善于選取典型細節(jié),善于“從小物寄慨”的藝術(shù)手段,正是李商隱詠史詩的絕招。通過這個生動的細節(jié)的渲染,才把由“求”而“訪”而贊的那架“重賢”的云梯升到了最高處;而“轉(zhuǎn)”,也就在這戲劇高潮中同時開始。不過,它并不露筋突骨,硬轉(zhuǎn)逆折,而是用詠嘆之筆輕輕撥轉(zhuǎn)一在“夜半虛前席”前加上可憐兩字??蓱z,即可惜。不用感情色彩強烈的“可悲”、“可嘆”一類詞語,只說“可憐”,一方面是為末句一一篇之警策預(yù)留地步;另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這里貌似輕描淡寫的“可憐”,比劍拔弩張的“可悲”、“可嘆”更為含蘊,更耐人尋味。仿佛給文帝留有余地,其實卻隱含著冷雋的嘲諷,可謂似輕而實重?!疤摗闭撸兆?、徒然之謂。雖只輕輕一點,卻使讀者對文帝“夜半前席”的重賢姿態(tài)從根本上產(chǎn)生了懷疑,可謂舉重而若輕。如此推重賢者,何以竟然成“虛”?詩人引而不發(fā),給讀者留下了懸念,詩也就顯出跌宕波折的情致,而不是一瀉無余。這一句承轉(zhuǎn)交錯的藝術(shù)處理,精煉,自然,和諧,渾然無跡。末句方引滿而發(fā),緊承“可憐”與“虛”,射出直中鵠的的一箭一不問蒼生問鬼神。鄭重求賢,虛心垂詢,推重嘆服,乃至“夜半前席”,不是為了詢求治國安民之道,卻是為了“問鬼神”的本原問題!這究竟是什么樣的求賢,對賢者又究竟意味著什么?。≡娙巳灾稽c破而不說盡一通過“問”與“不問”的對照,讓讀者自己對此得出應(yīng)有的結(jié)論。辭鋒極犀利,諷刺極辛辣,感概極深沉,卻又極抑揚吞吐之妙。由于前幾句圍繞“重賢”逐步升級,節(jié)節(jié)上揚,第三句又盤馬彎弓,引而不發(fā),末句由強烈對照而形成的貶抑便顯得特別有力。這正是通常所謂“抬得高,摔得重”。整首詩在正反、揚抑、輕重、隱顯、承轉(zhuǎn)等方面的藝術(shù)處理上,都蘊含著藝術(shù)的辯證法,而其新警含蘊、唱嘆有情的藝術(shù)風(fēng)格也就通過這一系列成功的藝術(shù)處理,逐步顯示出來。點破而不說盡,有論而無斷,并非由于內(nèi)容貧弱而故弄玄虛,而是由于含蘊豐富,片言不足以盡意。詩有諷有慨,寓慨于諷,旨意并不單純。從諷的方面看,表面上似刺文帝,實際上詩人的主要用意并不在此。晚唐許多皇帝,大都崇佛媚道,服藥求仙,不顧民生,不任賢才,詩人矛頭所指,顯然是當(dāng)時現(xiàn)實中那些“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封建統(tǒng)治者。在寓諷時主的同時,詩中又寓有詩人自己懷才不遇的深沉感慨。詩人夙懷“欲回天地”的壯志,但偏遭衰世,沉淪下僚,詩中每發(fā)“賈生年少虛垂涕”、“賈生兼事鬼”之慨。這首詩中的賈誼,正有詩人自己的影子。概而言之,諷漢文實刺唐帝,憐賈生實亦自憫。六、黃庭堅《過平輿,懷李子先,時在并州》因為到官誤期,受到上級官吏的譴責(zé);縣尉職位低,俸祿也少,不足以養(yǎng)家,心中總是悶悶不樂。這首詩是黃庭堅在1071年(熙寧四年)春天,辭去葉縣尉職務(wù)時所作,表達的便是得不到賞識欲歸湖山的心情。一二句主客并提,以彼此遠居又各不得意為“懷”字提供豐富的內(nèi)容。“幽人”指李子先,他在并州(治所在今山西太原)作小官?!扒嗯邸笔窍录壒賳T的服裝。歷代文人常用青草比青袍,如庾信《哀江南賦》:“青袍如草?!倍鸥υ姡骸巴〔輥y青袍?!焙胁槐灰娪玫囊馑肌_@里作者說“堤草”認出自己的青袍來,不光屬思奇巧,而且以草為有情物來反襯人的情懷難禁,效果極好。三四句承首聯(lián)中“各在異地”的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