藻、菌、樹脂、其他類中藥優(yōu)秀課件_第1頁
藻、菌、樹脂、其他類中藥優(yōu)秀課件_第2頁
藻、菌、樹脂、其他類中藥優(yōu)秀課件_第3頁
藻、菌、樹脂、其他類中藥優(yōu)秀課件_第4頁
藻、菌、樹脂、其他類中藥優(yōu)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十一章藻、菌、樹脂

及其他植物類中藥

1昆布

LaminariaeThallus

EckloniaeThallus來源:

海帶科植物海帶LaminariajaponicaAresch.或翅藻科植物昆布EckloniakuromeOkam.的干燥葉狀體。

前者習稱“海帶”,后者習稱“黑昆布”。

2性狀鑒定要點:1.海帶(1)卷曲折疊成團狀,或糾纏成把。(2)全體黑褐色或綠褐色,表面有白霜。(3)浸脹后呈扁平長帶狀,中部較厚,邊緣漸薄,有波狀褶皺。(4)柄部扁圓柱狀。(5)氣腥,味咸。3化學成分:

海帶富含海帶聚糖,藻膠酸,昆布素,海帶氨酸,甘露醇,維生素B1、B2、C、P以及碘、鉀等。

昆布含藻膠酸、藻氨酸、昆布糖、氨基酸、多聚糖及鉀、碘、溴等。

功效:消痰軟堅散結,利水消腫。5冬蟲夏草Cordyceps來源:麥角菌科真菌冬蟲夏草菌Cordycepssinensis(Burk.)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蟲越冬幼蟲體上的子座及幼蟲尸體的干燥復合體。

6產地:

主產于四川、西藏、青海等省區(qū)。甘肅、云南、貴州等省亦產。采制:夏初子座出土、孢子未發(fā)散時挖取,曬至六七成干,除去似纖維狀的附著物及雜質,曬干或低溫干燥。

7

2.質脆,易折斷,斷面略平坦,淡黃白色。9

3.子座細長圓柱形;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細縱皺紋,上部稍膨大;質柔韌,斷面纖維狀,類白色。4.氣微腥,味微苦。10顯微鑒定要點(子座頭部橫切面):①周圍由1列子囊殼組成,子囊殼卵形至橢圓形,下半部埋生于凹陷的子座內;②子囊殼內有多數線形子囊,頂部壁厚,每個子囊內又有2~8個線形的具橫隔膜的子囊孢子;③子座中央充滿菌絲,其間有裂隙。

蟲草子座顯微特征1.全形(上部為子座,下部為被有幼蟲表皮的菌核)2.子座橫切面(示子囊殼)3.子囊殼放大(示子囊)4.子囊放大(示子囊孢子)11化學成分:

核苷類:如腺苷等;

粗蛋白(水解得多種游離氨基酸);

D-甘露醇(即蟲草酸);

麥角甾醇;

蟲草多糖;

生物堿等。功效:補腎益肺,止血化痰。13常見的混淆品:①蛹草Cordycepsmilitaris(L.)Link.的干燥子座和蟲體,習稱北蟲草。寄主常發(fā)育成蛹才死亡,故蟲體為橢圓形的蛹。其子座頭部橢圓形,頂端鈍圓,橙黃或橙紅色;柄細長,圓柱形。14②亞香棒蟲草C.hawkesiiGray.,其蟲體似蠶,外表類白色,去掉菌膜呈褐色。子座單生或分枝,表面黑色,有縱皺或棱。氣香,味微咸(菌核)或淡(子座)。15常見的偽品:①地蠶StachysgeobombycisC.Y.Wu、的塊莖.“蟲體”呈梭形,略彎曲,表面淡黃色至棕褐色,環(huán)紋3~15條,節(jié)上有點狀芽痕和須根痕,稍有縱皺紋,斷面白色可見棕色形成層環(huán)紋,無子座。17②機制蟲草用面粉、玉米粉、石膏等經加工壓模而成。其外表顯黃白色,蟲體環(huán)紋明顯,斷面淡白色,體重,粘牙;遇碘液顯藍色。18靈芝

Ganoderma

來源:

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lucidum(Leyss.exFr.)Karst.或紫芝G.sinenseZhao,XuetZhang的干燥子實體。192.紫芝

外形與赤芝極相似,皮殼與菌柄表面紫黑色,有漆樣光澤。菌肉銹褐色。21栽培品:

子實體較粗壯、肥厚。皮殼外常被有大量粉塵樣的黃褐色孢子。22化學成分:

赤芝含靈芝多糖、麥角甾醇、苦味的三萜化合物(如靈芝酸、赤芝酸、靈赤酸等)、水溶性蛋白質、氨基酸、多肽、生物堿等。孢子中含多種氨基酸、甘露醇、海藻糖等。紫芝含靈芝多糖、麥角甾醇、海藻糖、有機酸、樹脂等。

功效:補氣安神,止咳平喘。23產地:主產于云南、安徽、湖北等地。以云南產者質量最佳,習稱“云苓”;安徽產量大,習稱“安苓”。多人工栽培。25采制:

多于7~9月采挖,除去泥沙,反復數次堆置“發(fā)汗”與攤開晾至現皺紋、內部水分大部散失后,陰干,稱為“茯苓個”;

鮮茯苓稍干,去外皮后切片,稱“茯苓片”。

切成方形者稱“茯苓塊”。

帶淡紅色或棕紅色者稱“赤茯苓”

白色或近白色者稱“白茯苓”

中央有松根者稱“茯神”

外皮則稱為“茯苓皮”。264.茯苓片為去皮后切制的茯苓,呈不規(guī)則厚片,厚薄不一。表面白色至類白色(白茯苓片)、或淡紅色至淡棕色(赤茯苓片)。5.茯神為類方形的片塊,表面白色至類白色,較平坦,中間或一側有類圓形松根木。質硬,折斷面較粗糙。29顯微鑒定要點:1.蒸餾水裝片可見無色不規(guī)則顆粒狀團塊、分枝狀團塊及細長菌絲。2.用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可見菌絲細長,稍彎曲,有分支,無色(內層菌絲)或帶棕色(外層菌絲),橫隔偶見。茯苓粉末圖1.顆粒狀團塊2.分枝狀團塊3.菌絲30茯苓粉末圖1.顆粒狀團塊2.分枝狀團塊3.菌絲31理化鑒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深紅色(多糖類反應)。2.取本品粉末1g,加稀鹽酸10m1,水浴煮沸15分鐘,攪拌,不呈黏膠狀。另取粉末少量,加5%氫氧化鈉溶液適量,攪拌,呈黏膠狀(區(qū)別豬苓)。3.以茯苓對照藥材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噴以香草醛硫酸-乙醇(4:1)混合溶液,在105℃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藥材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32化學成分:

多糖,主含β-茯苓聚糖;多種四環(huán)三萜酸類化合物:如茯苓酸、齒孔酸、塊苓酸、松苓酸等;麥角甾醇;膽堿、腺膘呤;卵磷脂等。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寧心。

茯苓皮偏于滲濕健脾,茯神用于寧心。33豬苓Polyporus

來源:

多孔菌科真菌豬苓Polyporusumbellatus(Pers.)Fries的干燥菌核。34產地:

主產陜西和云南省。以陜西產者最為著名。已有人工栽培。常寄生于殼斗科植物、樺樹及槭樹根旁土壤中。采制:春、秋兩季采挖,去凈泥沙,干燥。35性狀鑒定要點:1.呈不規(guī)則條形、類圓形或扁塊狀,有的有分枝。2.表面黑色、灰黑色或棕黑色,皺縮或有瘤狀突起。363.質地致密而體輕,能浮于水面。4.斷面類白色或黃白色,略呈顆粒狀。5.氣微,味淡。37顯微鑒定要點:1.蒸餾水裝片可見散在的菌絲和多糖粘結的菌絲團塊,大多無色,少數黃棕色或暗棕色。2.用水合氯醛液加熱或5%氫氧化鉀溶液裝片多糖溶解而露出菌絲。菌絲細長,彎曲,有分枝。草酸鈣方晶多。豬苓粉末圖1.菌絲團塊2.(內層)菌絲3.(外層)菌絲4.方晶3839理化鑒定:1.取本品粉末少量,加碘化鉀碘試液1滴,顯棕褐色(多糖類反應)。2.取本品粉末1g,加稀鹽酸10m1,水浴煮沸15分鐘,攪拌,呈黏膠狀。另取粉末少量,加5%氫氧化鈉溶液適量,攪拌,呈懸浮狀,不溶成黏膠狀(區(qū)別茯苓)。3.以麥角甾醇對照品為對照,進行薄層色譜法試驗。噴以2%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05oC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藥材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主斑點。40化學成分:

含水溶性多聚糖化合物豬苓聚糖Ⅰ;麥角甾醇;α-羥基二十四碳酸;生物素:如維生素H;粗蛋白等。

功效:利水滲濕。41乳香Olibanum來源:

橄欖科植物乳香樹BoswelliacarteriiBirdw.及同屬植物B.bhaw-dajianaBirdw.樹皮切傷后滲出的油膠樹脂。分為索馬里乳香和埃塞俄比亞乳香,每種乳香又分為乳香珠和原乳香。42性狀鑒定要點:1.長卵形滴乳狀、類圓形顆?;虿灰?guī)則塊狀物。2.表面黃白色,半透明,被有黃白色粉末,久貯色深。3.破碎面有玻璃樣或蠟樣光澤。索馬里乳香434.具特異香氣,味微苦。嚼之軟化成膠塊樣,粘牙。5.與少量水共研,成白色或黃白色乳狀液。6.遇熱軟化,燒之有香氣,顯油性,冒黑煙,并遺留黑色殘渣。埃塞俄比亞乳香44化學成分:

樹脂60%~70%:酸性部分主要含α-、β-乳香酸及其衍生物;中性部分含α-香樹脂酮、綠花白干層醇等;樹膠27%~35%:如阿糖酸的鈣鹽和鎂鹽、西黃蓍膠黏素和苦味質等;揮發(fā)油3%~8%:索馬里乳香揮發(fā)油中主含α-蒎烯、檸檬烯等。埃塞俄比亞乳香揮發(fā)油中主含乙酸辛酯,不含或含少量α-蒎稀。

功效:活血定痛,消腫生肌。45

沒藥Myrrha來源:

橄欖科植物地丁樹CommiphoramyrrhaEngl.或哈地丁樹C.molmolEngl.樹干皮部滲出的油膠樹脂。

分為天然沒藥和膠質沒藥。46性狀鑒定要點:1.呈不規(guī)則顆粒狀,或粘結成團塊。2.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近半透明,凹凸不平,被有黃色粉塵。天然沒藥473.質堅脆,破碎面不整齊,具油樣光澤,常有白色小點或線紋;薄片有亮光或半透明。4.有特異香氣,味苦而微辛。5.與水共研,成黃棕色乳狀液。膠質沒藥48化學成分:

樹脂25%~40%:含沒藥酸、α-、β-、γ-沒藥樹脂酸、次沒藥脂酸、α-、β-罕沒藥脂酚等;樹膠57%~61%:類似阿拉伯樹膠,水解后得阿拉伯糖、木糖、半乳糖等;揮發(fā)油7%~17%:油中含丁香油酚、間苯甲基酚等。功效:散瘀定痛,消腫生肌。

49血竭DraconisSanguis

來源:

棕櫚科植物麒麟竭DaemonoropsdracoBl.果實滲出的紅色樹脂經加工而成。50產地:主產于印度尼西亞的加里曼丹、爪哇、蘇門答臘、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地。采制:采集成熟果實,充分曬干,加貝殼同入籠中強力振搖,松脆的紅色樹脂塊即脫落,篩去果實鱗片及雜質,用布包起,入熱水中使軟化成團,取出放冷,即為原裝血竭;原裝血竭經加入輔料加工煉制后成為加工血竭,常見的商品有手牌及皇冠牌等,均在血竭底部印有金色商標。51性狀鑒定要點:1.原裝血竭(1)略呈類園四方形或方磚形,大小不等。(2)表面鐵黑色或黑紅色,有光澤,常附有因摩擦而產生的紅粉。(3)質硬而脆,破碎面紅色。研成粉末血紅色。(4)氣微,味淡,嚼之有砂礫感。(5)在水中不溶,在熱水中軟化。(6)用火點燃,冒煙嗆鼻,有苯甲酸樣香氣。52原裝血竭藥材圖532.加工血竭(1)呈類圓四方形或方磚形。(2)表面暗紅色,有光澤,附有因摩擦而成的紅粉,底部平圓,頂端有加工成型而形成的折紋。皇冠牌血竭54(3)質硬而脆,破碎面紅色。粉末磚紅色。手牌血竭55理化鑒定:1.取藥材粉末少許,置白紙上,用火隔紙烘烤即熔化,但無擴散的油跡,對光照視呈鮮艷的紅色。以火燃燒則發(fā)生嗆鼻煙氣,但不應有松香氣味。2.取藥材粉末0.1g,置具塞試管中,加石油醚(60~90oC)10ml,振搖數分鐘,濾過,取濾液5ml,置另一試管中,加新配制的0.5%醋酸銅溶液5ml,振搖后,靜置分層,石油醚層不得顯綠色(檢查松香)。56化學成分:

含紅色樹脂酯(為血竭樹脂鞣醇與苯甲酸及苯甲酰乙酸的化合物)約57%,從中分離出結晶形紅色素:血竭素、血竭紅素;黃烷類色素:如去甲血竭素、去甲血竭紅素、黃烷醇等;三萜類:如海松酸、異海松酸等。功效:

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斂瘡。57來源:

百合科植物劍葉龍血樹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的含脂木質部提取而得的樹脂。國產血竭(龍血竭、廣西血竭)58

呈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紅棕色至黑棕色,有光澤,有的附少量紅棕色的粉末;質脆;斷面有空隙;氣特異,微有清香,味微澀,嚼之有炭粒感并微黏牙齒。

塊狀龍血竭粉末狀龍血竭59偽品:

由松香、紅色染料、石粉和泥土等混合制成。形似血竭;表面暗紅色,略具光澤,用刀刮之起白色粉痕;質堅硬而重;研成粉末不呈血紅色;味淡;有松香氣,火燒之氣更濃,置白紙上用火烘烤,油跡會擴散或有不溶物。

60海金沙LygodiiSpora

來源:

海金沙科植物海金沙Lygodiumjaponicum(Thunb.)Sw.的干燥成熟孢子。61性狀鑒定要點:1.呈粉末狀,為棕黃色或淡棕黃色的細小顆粒。2.質輕,捻之有光滑感,置手中易由指縫滑落。3.氣微,味淡。4.撒于水中則浮于水面,加熱始逐漸下沉。5.置火中易燃燒,發(fā)生輕微爆鳴聲且有閃光,無灰渣殘留。62化學成分:孢子含脂肪油、海金沙素等。

功效:清利濕熱,通淋止痛。63冰片(合成龍腦)BorneolumSyntheticum來源:

樟腦、松節(jié)油等用化學方法合成的加工制成品。又稱“機制冰片”。64性狀鑒定要點:1.為無色透明或白色半透明片狀結晶。2.質松脆。3.氣清香,味辛、涼。4.燃燒時發(fā)生濃煙,并有帶光火焰。65化學成分:主為消旋龍腦。尚含異龍腦,是與天然冰片的主要區(qū)別。

功效:開竅醒神,清熱止痛。66五倍子CallaChinensis來源:漆樹科植物鹽膚木RhuschinensisMill.、青麩楊R.potaniniiMaxim.或紅麩楊R.punjabensisStew.var.sinica(Diels)Rehd.etWils.葉上的蟲癭,主要由五倍子蚜Melaphischinensis(Bell)Baker寄生而形成。

按外形不同,分為“肚倍”和“角倍”。67性狀鑒定要點:1.肚倍(1)呈長圓形或紡錘形囊狀。(2)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微有灰黃色柔毛。(3)易碎,斷面角質樣,有光澤,內壁平滑,有黑褐色死蚜蟲及灰色粉末狀排泄物。(4)氣特異,味澀。682.角倍(1)呈菱形,具不規(guī)則的鈍角狀分枝。(2)表面柔毛較明顯,壁較薄。69化學成分:

主含五倍子鞣質50%~70%,肚倍含量高,角倍含量低,另含沒食子酸2%~4%。樹脂。脂肪。蠟質。淀粉等。功效:

斂肺降火,澀腸止瀉,斂汗,止血,收濕斂瘡。

70銀耳來源:

為銀耳科銀耳TremellafuciformisBerk.的干燥子實體。71性狀鑒定要點:

呈不規(guī)則的塊片狀,有眾多細小的屈曲的條片組成,外表黃白色或黃褐色,微有光澤,質硬而脆,有特殊氣味。72雷丸來源:白蘑科真菌雷丸OmphalialapidescensSchroet.的干燥菌核。73性狀鑒定要點:

類球形或不規(guī)則塊狀。表面黑褐色或灰褐色,有略隆起的網狀細紋。質堅實而重,斷面常有黃白色大理石樣紋理。氣微,味微苦,嚼之初有顆粒感,微帶黏性,久嚼無渣。74來源:金縷梅科植物蘇合香樹LiquidambarorientalisMill.的樹干滲出的香樹脂經加工精制而成。蘇合香75性狀鑒定要點:為半流動性的濃稠液體,棕黃色或暗棕色,半透明。質黏稠,較水為重。氣芳香,味苦辣。76來源: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樹Styraxtonkinensis(Pierre)CraibexHart.的干燥香樹脂。安息香77性狀鑒定要點:1.自然出脂品呈不規(guī)則的小塊,常粘結成團,表面橙黃色,具蠟樣光澤;2.人工割脂品呈不規(guī)則的圓柱狀、扁平塊狀,表面灰白色至淡黃白色。3.質脆易碎,斷面乳白色。4.久置表面及斷面均漸變?yōu)榈S棕至紅棕色。5.加熱則軟化熔融。6.氣芳香,味微辛,嚼之有砂粒感。78青黛來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cusia(Nees)Bremek.、蓼科植物蓼藍PoLygonumtin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