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學科申請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1.gif)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學科申請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2.gif)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學科申請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3.gif)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學科申請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4.gif)
![徐州師范大學歷史系一級學科申請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6c36cf2bf468b01c17c52916d413fd91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打印時間:2010年06月10日20:33:43(草稿)申報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簡況表名稱:徐州師范大學學位授予單位—————————————代碼:10320名稱:歷史學學科門類—————————————代碼:06名稱:歷史學申請一級學科—————————————代碼:0601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二○一○年四月制
說明一、單位代碼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辦公室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3月出版的《高等學校和科研機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標準》中的代碼填寫。二、學科門類名稱、一級學科名稱、學科專業(yè)名稱及其代碼按照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原國家教育委員會1997年頒布的《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yǎng)研究生的學科、專業(yè)目錄》(包括新增設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填寫。三、本表填寫中涉及的人員均指人事關系隸屬本單位的在編人員,兼職人員不計在內。除學術帶頭人簡況外,表中涉及的成果(論文、專著、專利、科研獎項、教學成果等)指本學科人員署名本單位獲得的成果,凡署名其他單位所獲得的成果不填寫、不統(tǒng)計。四、本表中的署名情況是指作者署名次序,填寫格式為:N/M,N為本人排名次序,M為取得成果的總人數(shù)。論文的通訊作者可在N后加字母T進行標示。五、本表中填寫的科研經費應是本學科實際獲得并計入本單位財務賬目的經費。六、本表中的招生人數(shù)、在學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均包含各類研究生。七、本表的統(tǒng)計范圍應確屬本學科,內容必須屬實。除另有說明外,所填報各項與時間相關的內容均截至2009年12月3八、本表填寫內容不涉及國家秘密并可公開。九、本表復制(復印)時,必須保持原格式不變,紙張限用A4規(guī)格,裝訂要整齊。本表封面之上,不得另加其他封面。PAGE38Ⅰ基本情況Ⅰ-1本一級學科點現(xiàn)有學位授權點情況學位授權點學科、專業(yè)名稱批準時間博士點碩士點
(已是博士點的不再重復填寫)考古學及博物館學200601專門史200012中國古代史199806中國近現(xiàn)代史200012世界史200601Ⅰ-2本一級學科點現(xiàn)有重點學科情況級別名稱批準部門批準時間國家級省部級中國古代史江蘇省重點學科江蘇省人民政府200607Ⅰ-3與本一級學科點相關的現(xiàn)有國家(部、省)重點實驗室(專業(yè)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名稱批準部門批準時間全國高校歷史學一類特色專業(yè)建設點教育部200712
Ⅱ學科簡介本一級學科點的特色、優(yōu)勢和申請的必要性(限1000字)一、特色:以秦漢文化、明清學術、近現(xiàn)代文化與留學生、英聯(lián)邦史和亞非史研究為主體,取得重要成果,享有廣泛聲譽。(1)依托歷史名城資源開展兩漢文化研究。對漢代倫理政治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秦漢史研究領域獨樹一幟;對漢代區(qū)域文化、漢代農業(yè)文化和道教研究,產生廣泛影響。(2)留學生史研究。主要研究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發(fā)展、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區(qū)域留學史等。1997年創(chuàng)建全國首家留學生研究中心,形成多學科專家參加、以學報專欄為陣地和專門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跨學科研究格局。(3)澳大利亞史研究。在英聯(lián)邦國家史研究基礎上,形成了以澳大利亞華人移民、中澳關系為核心的研究特色,其中華人移民史的研究已居國內學界前列。二、優(yōu)勢:(1)辦學歷史悠久,研究成果顯著。本學科建于1956年,1981年招收研究生,2003年評為省高校首批品牌專業(yè),2006年中國古代史評為省重點學科。2007年評為首批全國高校歷史學一類特色專業(yè),中國古代史、世界史為省精品課程。十年來蟬聯(lián)大學排行榜“中國大學歷史學50強”。(2)團隊層次高,實力強?,F(xiàn)有教授15人,其中有省優(yōu)秀學科帶頭人和省333工程培養(yǎng)人選,9人次在國家級學會擔任副會長、常務理事、理事及省級學會副會長。近5年承擔國家級、教育部、省政府和教育廳項目27項,項目經費81.7萬元,在權威和核心期刊發(fā)表論文100余篇,出版專著和教材20余部,獲省部、市廳級科研獎10余項。(3)開展學術交流,產生重要影響。5年來先后舉辦海峽兩岸楚漢文化研討會、秦漢史國際論壇、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年會等學術會議。聘請李學勤、朱維錚、李文海、王子今等名家任指導專家。(4)立足江蘇,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畢業(yè)生大多成長為中學骨干教師,多人被評為省333工程人才培養(yǎng)對象,有的成為復旦、中山等名校博導。(5)發(fā)揮學科優(yōu)勢,積極為地方發(fā)展服務。面向蘇北和淮海經濟區(qū)的歷史文化研究、旅游資源開發(fā)和文化產業(yè)發(fā)展需求,先后主持徐州市等地多項合作項目;與鄒城市合作共建以傳播國學為宗旨的孟子學院。三、申請的必要性:(1)本學科為我校省立項建設的博士單位的支撐學科,在我省同類學科中具有重要地位,在蘇北具有領先地位,完全具備舉辦一級碩士點的條件。(2)目前,我省史學一級碩士點均建在江南,蘇北處于空白狀態(tài)。為完善和優(yōu)化蘇北高校的學科布局,強化我校人文學科優(yōu)勢特色,服務江蘇和淮海經濟區(qū)史學人才需求,建設高教強省,實現(xiàn)國家文化建設目標,迫切需要在我校建立史學一級碩士授權點。注: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Ⅲ學術隊伍Ⅲ-1本一級學科點現(xiàn)有在編人員結構專業(yè)技術職務人數(shù)合計35歲以下36至45歲46至55歲56至60歲61歲以上具有博士學位人數(shù)具有碩士學位人數(shù)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者)1502661183副教授(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者)913410講師(或相當專業(yè)技術職務者)540100Ⅲ-2本一級學科點的學科方向及其學術帶頭人、主要學術骨干學科方向姓名出生年月獲博士學位年月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培養(yǎng)博士生培養(yǎng)碩士生近五年獲學位人數(shù)在學人數(shù)近五年獲學位人數(shù)在學人數(shù)秦漢史研究王健195610200207正高級00128湯其領194910199107正高級00162劉磐修195112正高級00106明清學術史研究楊緒敏195301正高級00147劉玲196405200807副高級0000戴輝197812200707中級0000近現(xiàn)代文化與留學生研究周棉195602正高級0074姜新195210正高級00109趙明奇195301正高級0063英聯(lián)邦史研究張秋生195308199911正高級00109宋嚴萍196407200207正高級0013朱正梅195312200903副高級0012亞非史研究張文德196512200107正高級0088孫紅旗196211200007正高級0032蔣保197007200510副高級0001注:1.學科方向的填寫不少于4個,不超過6個。2.專家稱謂指:院士、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百千萬人才工程”一層次或二層次入選者、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教育部新世紀人才。一人有多項專家稱謂的只選填一項。
Ⅳ學科方向Ⅳ-1學科方向名稱:秦漢史研究Ⅳ-1-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歷史名城徐州是劉邦及其布衣將相的故鄉(xiāng)和兩漢文化集萃之地。本學科依托地方豐厚資源,經幾代學人努力,成長為我省優(yōu)勢學科,在國內趨于領先地位,是古代史省重點學科的主要支撐方向?,F(xiàn)有專職研究人員9名(含教授4名,副教授2名)。5年來承擔教育部后期項目和省規(guī)劃項目6項、教育廳項目5項。研究特色:(1)多角度探究秦漢倫理政治,開辟斷代史研究新領域。王健教授擔任首批全國高校歷史學一類特色專業(yè)點主持人,省重點學科主持人,中國秦漢史學會常務理事,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審專家,省333工程首批培養(yǎng)對象。在《中國史研究》、《中國文化研究》等刊發(fā)表論文90余篇,新近出版《中國古代史探研》和《中國古代文化史論》等著作,提出漢代倫理政治、秦文化事功精神、秦漢工商政策多元評價、漢代亞文化區(qū)功能等創(chuàng)見,成果分別獲省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省高校成果一等獎和二等獎。專著《秦漢倫理政治研究》和《漢代徐州區(qū)域文化通論》近期由中華書局出版。(2)不斷深化漢代宗教和制度研究。湯其領教授主持多項省規(guī)劃項目,所著《漢魏兩晉南北朝道教史研究》獲省優(yōu)秀成果二等獎,在官制研究方面發(fā)表《西漢郡國并行論》等多篇論文。即將出版《漢代道教史》專著。(3)從生態(tài)史學新視角研究漢代經濟。劉磐修教授承擔省規(guī)劃項目“中國古代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省教育廳項目“漢唐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專著《盛世探源漢唐農業(yè)研究》獲省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研究優(yōu)勢:(1)依托當?shù)貥O其豐富的漢代文物、諸侯王陵墓和遺址,以文獻記載與考古文物互證研史。(2)研究視野宏闊,覆蓋政治文化、歷史制度和宗教等領域,精品成果較多。(3)依托省重點學科,與中國社科院、陜西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等單位合作,主辦秦漢兵馬俑比較暨漢代文化研討會、海峽兩岸楚漢文化研討會和中國秦漢史國際論壇,引領斷代史研究熱點。(4)培養(yǎng)研究生大多成為高等教育和其他領域的業(yè)務骨干,有11人考取復旦、南大等名校博士生。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1、Ⅳ-2、…。2.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Ⅳ-1-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王健性別男出生年月195610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2002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工作單位(至院、系、所)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本人署名情況整合與開新--黃老政治倫理衍進的理論向度與學術趨勢中國文化研究(ISSN1005-3247)2008021/1祠靈星與兩漢農事祀典的幾個問題中國農史(ISSN1000-4459)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902全文轉載2008121/1西漢社會的倫理控制初探社會科學戰(zhàn)線(ISSN0257-0246)2009031/1漢代祈農籍田儀式及其重農精神中國農史(ISSN1000-4459)獲省社聯(lián)2007年優(yōu)秀科研論文獎2007051/1中國古代文化史論齊魯書社(ISBN978-7-5333-2157-4)2009051/1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來源起訖時間經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秦漢倫理政治研究(09JHQ02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0912-2011125主持西漢楚王國史研究(08LSA001)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810-2011124主持江蘇漢代文化研究(07PYW05)徐州師范大學校基金200711-2009121.5主持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3022006年03012007年04032008年02032009年0203主講課程情況時間課程名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20092005-20092005-20092005-2009秦史研究兩漢史研究先秦諸子研究中國文化史通論54543636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
Ⅳ-1-3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fā)表論文情況(限填10篇)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發(fā)表時間發(fā)表刊物、會議名稱及檢索號或ISSN1整合與開新--黃老政治倫理衍進的理論向度與學術趨勢王健(1/1)200802中國文化研究(ISSN1005-3247)2西漢社會的倫理控制初探王健(1/1)200903社會科學戰(zhàn)線(ISSN0257-0246)3東漢倫理政治初探王健(1/1)200712安徽史學(ISSN1005-605X)4文化大傳統(tǒng)與小傳統(tǒng)新論--以兩漢社會文化為例王健(1/1)200704寧夏社會科學(ISSN1002-0292)5祠靈星與兩漢農事祀典的幾個問題王健(1/1)200812中國農史(ISSN1000-4459)人大復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902全文轉載6董仲舒政治倫理思想新探--以“天人論”與“譴告論”為中心王健(1/1)200512江蘇社會科學(ISSN1003-8671)7《尹灣漢墓簡牘》中有關郡縣侯國吏制的幾個問題湯其領(1/1)200511史學月刊(ISSN0583-0214)8西漢中謁者制探論湯其領(1/1)200811史學月刊(ISSN0583-0214)9漢代蘇北農業(yè)探析劉磐修(1/1)200602中國農史(ISSN1000-4459)10從芒碭到豐沛:漢高祖劉邦起兵發(fā)微劉磐修(1/1)200809安徽史學(ISSN1005-605X)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1-4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清單(限填10項)序號項目、課題名稱(下達編號)來源起訖時間承擔人(*)經費(萬元)1秦漢倫理政治研究(09JHQ023)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0912-201112王健(1/1)52西漢楚王國史研究(08LSA001)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810-201112王健(1/1)43漢代徐州區(qū)域文化概論(I2-002)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109-200606王健(1/1)24江蘇宗教及民間信仰研究(04ZXB015)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200411-200708湯其領(1/1)15中國古代生態(tài)農業(yè)研究:以漢唐時期為例(04LSB014)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200411-200612劉磐修(1/1)16倫理與秦漢政治研究(05SJC770010)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505-200812王健(1/1)0.57中國古代“三農”問題-以漢唐時期為例(04SJD770010)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409-200612劉磐修(1/1)0.58中國古代文化史論(XJC03006)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304-200512王健(1/1)19江蘇漢代文化研究(07PYW05)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711-200912王健(1/1)1.5注:(*)承擔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2學科方向名稱:明清學術史研究Ⅳ-2-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明清學術史研究是我校省重點學科中國古代史專業(yè)研究方向之一。該專業(yè)方向現(xiàn)有教授1人,副教授1人,講師1人,2人為博士。該方向成員近五年承擔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省高校社科基金項目3項,發(fā)表學術論文40余篇。研究特色:(1)選題新穎:比如針對長期以來人們對明代學風“空疏浮泛”的批評和對清代學風的評論,主持人楊緒敏教授先后發(fā)表了《明代求實思潮的興起與考據(jù)學的成就及影響》、《論清代學風及學者治學方法的變化》等系列論文,認為在明代空疏學風的大背景下,出現(xiàn)了求實思潮,產生了經世致用思想,并對清初顧炎武等產生重要影響。并認為皮錫瑞和梁啟超關于清代學風和學者治學方法的論述有以偏概全之處。又如在明清學者研究方面,抓住以往研究的薄弱之處,楊緒敏先后發(fā)表有關談遷《國榷》與史事考據(jù)、張燧經世致用思想、章學誠史學變革思想等論文,彌補了以往研究的缺漏。(2)個案研究和宏觀研究相結合:比如關于明清辨?zhèn)螌W研究,楊緒敏先后發(fā)表《明清兩朝考據(jù)學之比較研究》、《明清辨?zhèn)螌W的成立及古書辨?zhèn)沃删汀?、《閻若璩與偽古文尚書的考辯》、《評清初最用于疑古的學者姚際恒》等系列文章,并在此基礎上完善專著《中國辨?zhèn)螌W史》的修訂。劉玲副教授先后發(fā)表了有關王鳴盛研究的系列論文,從不同角度深入研究王鳴盛,最后撰寫成《王鳴盛及其十七史商榷》一書。研究優(yōu)勢:(1)研究方向明確,相對集中在學風研究、辨?zhèn)螌W、史學等幾個方面,既有個案研究,又有宏觀研究,成果豐富。(2)學術成果影響深遠,楊緒敏專著《中國辨?zhèn)螌W史》被著名學者卞孝萱教授譽為“填補了中國辨?zhèn)螌W史研究的空白”,獲得江蘇省優(yōu)秀社科成果三等獎。其論文有多篇被人大復印資料全文轉載或被《新華文摘》轉引。劉玲被譽為是迄今對王鳴盛研究最為系統(tǒng)的學者之一。(3)人才培養(yǎng)成績顯著,該方向碩士畢業(yè)生大多成為教育和其他領域的業(yè)務骨干,有7名分別考取復旦、浙大等名校博士生。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1、Ⅳ-2、…。2.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Ⅳ-2-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楊緒敏性別男出生年月195301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1978年6月畢業(yè)于徐州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工作單位(至院、系、所)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本人署名情況晚明張燧《經世挈要》及其經世思想探研史學月刊(ISSN0583-0214)2009061/1論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的成就及特點江海學刊(ISSN1000-856x)2008051/1明清兩朝考據(jù)學之比較研究史學集刊(ISSN0559-8095)2007091/1論明清時期《史通》的流傳、整理和研究史學月刊(ISSN0583-0214)2007年獲省哲社科學界學術大會優(yōu)秀論文2008111/1論清代學風及學者治學方法的變化江蘇社會科學(ISSN1003-8671)2007011/1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來源起訖時間經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研究(08SJB7700005)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811-2009110.6主持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3022006年03032007年03032008年02032009年0203主講課程情況時間課程名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20092005-20092005-20092005-2009明清政治制度史明清學術思想史中國古代史料學明清文化研究54543636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
Ⅳ-2-3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fā)表論文情況(限填10篇)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發(fā)表時間發(fā)表刊物、會議名稱及檢索號或ISSN1晚明張燧《經世挈要》及其經世思想探研楊緒敏(1/1)200906史學月刊(ISSN0583-0214)2明中葉以來史學考據(jù)的興起及其成就與缺失楊緒敏(1/1)200908安徽史學(ISSN1005-605x)3論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的成就及特點楊緒敏(1/1)200805江海學刊(ISSN1000-856x)4論明清時期《史通》的流傳、整理和研究楊緒敏(1/1)200811史學月刊(ISSN0583-0214)5論清代學風及學者治學方法的變化楊緒敏(1/1)200701江蘇社會科學(ISSN1003-8671)6明清兩朝考據(jù)學之比較研究楊緒敏(1/1)200709史學集刊(ISSN0559-8095)7論明代空疏學風形成和嬗變的原因及影響楊緒敏(1/1)200607北方論叢(ISSN1000-3541)8試論全祖望表彰明季忠烈的動機及策略楊緒敏(1/2)200507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ISSN1007-7030)9從暹羅館的設立看明朝后期與暹羅的文化交流張文德(1/1)200911東南亞縱橫(ISSN1003-2479)10析《十七史商榷》的學術成就及其局限劉玲(1/1)200911江海學刊(ISSN1000-856x)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2-4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清單(限填10項)序號項目、課題名稱(下達編號)來源起訖時間承擔人(*)經費(萬元)1《白耷山人集》校注,見蘇教財[2004]125號江蘇省教育廳文件全國高校古籍整理項目200412-200612楊緒敏(1/1)12明清時期學風研究(05SJD770007)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512-200712楊緒敏(1/1)0.53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研究(08SJB7700005)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811-200911楊緒敏(1/1)0.64明代蘇州地區(qū)書畫市場研究(08XWA11)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811-201011楊莉萍(1/1)0.7注:(*)承擔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3學科方向名稱:近現(xiàn)代文化與留學生研究Ⅳ-3-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近現(xiàn)代文化與留學生研究是我校重點扶持的研究方向之一。目前擁有校內專、兼職研究人員15人,其中校內12人,正高職6人,副高職3人;有博士學位2人。校外兼職人員3人,全部是正高職且有博士學位。近5年主持了國家級、省部級等項目17個;出版論著5部、論文60余篇。研究特色:(1)選題角度新穎。主要從研究留學生與中國的社會發(fā)展、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區(qū)域留學史等方面開展工作,形成多角度的研究格局。(2)形成跨學科研究特色。1995年在我校學報開設了全國唯一的“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研究專欄,1997年創(chuàng)建全國第一個留學生研究中心,從而形成了有不同學科專家參加、有學報研究專欄為陣地和專門的研究機構三位一體的研究格局。學科優(yōu)勢:(1)研究方向和成果產生重要影響。早在20世紀80年代末,周棉倡導開展“留學生與中國的現(xiàn)代化”課題的研究,中央黨史研究室主任李新研究員認為,此課題“開辟了研究中國近代以來社會發(fā)展和各個學科發(fā)展的新角度”?!吨袊魧W生大辭典》、《留學生與中國的社會發(fā)展》、《江蘇近代留學史稿》等研究成果,被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傳媒廣泛介紹,連續(xù)4次獲得省政府獎和國家辭書獎,還分別被境外20多個圖書館收藏。引用率達200余次。在全國此類研究中居領先地位。(2)國內外學術交流活躍。2003年留學生研究中心主辦國內首屆“留學生與中國的社會發(fā)展”學術研討會,在留學生研究領域產生了重要影響,推動了留學生研究的熱潮。2004年留學生研究中心主辦“留學生與中外文化交流”國際學術研討會。本方向專家應邀參加美、加、日等國際學術研討會,并大都以主講人身份參加。2002年與國家第一、第二檔案館建立了整理清代和民國時期留學檔案的合作關系;2003年與中央教科所和加拿大拉瓦爾大學建立聯(lián)合培養(yǎng)研究生關系;2004年與美國圣約翰大學、日本日華學會建立了交流關系。(3)人才培養(yǎng)質量較高。已畢業(yè)碩士生大多成為教育和其他領域的業(yè)務骨干,有5人考取南開、浙大等博士生。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1、Ⅳ-2、…。2.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Ⅳ-3-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周棉性別男出生年月195602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1980年7月畢業(yè)于徐州師范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yè)工作單位(至院、系、所)徐州師范大學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研究中心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本人署名情況哥倫比亞大學與中國一個傳統(tǒng)世家的變化及對現(xiàn)代中國之影響B(tài)ernadetteYuningLi:U.S.-ChinaRelatoinsSeries(Number2),NewYork:OuterSkyPress.2006021/1西南聯(lián)大的校園氛圍與聞一多精神之養(yǎng)成北京大學學報(ISSN1000-5919)人大復印資料高等教育2008年第5期全文轉載2008021/1留學生與中國同盟會的創(chuàng)建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0-0062)人大復印資料中國近代史2009第3期全文轉載2008071/1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發(fā)展(二)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6-05628-4)200804主編論庚款留學江海學刊(ISSN1000-856X)人大復印資料教育學2008年第1期全文轉載2007091/2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來源起訖時間經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中國留學生與民國社會發(fā)展(06JJD770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招標項目200612-20091220主持留學生與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轉型和現(xiàn)代化(D/2006/01/023)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200612-2009120.5主持留學生與五四文學運動(09SJB750002)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906-2011062主持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1012006年02022007年01012008年01012009年0202主講課程情況時間課程名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20092005-20092005-20092005-2009中國留學史研究留學人物研究中外關系文獻選讀區(qū)域留學比較研究54543636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
Ⅳ-3-3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fā)表論文情況(限填10篇)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發(fā)表時間發(fā)表刊物、會議名稱及檢索號或ISSN1西南聯(lián)大的校園氛圍與聞一多精神之養(yǎng)成周棉(1/1)200802北京大學學報(ISSN1000-5919)2留學生與中國同盟會的創(chuàng)建周棉(1/1)200807清華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0-0062)3論庚款留學周棉(1/2)200709江海學刊(ISSN1000-856X)4留學生與中國美術教育的現(xiàn)代轉型周棉(1/1)200511史學月刊(ISSN0583-0214)5《西學東漸記》中譯本不同版本之比較及其意義周棉(1/1)200509江蘇社會科學(ISSN1003-8671)6論人類歷史上的留學運動徐放鳴(1/1)200701江海學刊(ISSN1000-856X)7容閎請辭駐洋肄業(yè)局務考析石霓(1/1)200911歷史檔案(ISSN1001-7755)8容閎的尷尬地位與中國幼童駐美肄業(yè)局的命運石霓(1/1)200512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671-1106)9評清末民初的留學生歸國考試姜新(1/1)200512史學月刊(ISSN0583-0214)10略論民國初年的日本士官學校留學畢業(yè)生姜新(1/1)200709民國檔案(ISSN1000-4491)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3-4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清單(限填10項)序號項目、課題名稱(下達編號)來源起訖時間承擔人(*)經費(萬元)1中國留學生與民國社會發(fā)展(06JJD770014)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基地重大招標項目200612-200912周棉(1/1)202留學生與中國現(xiàn)代學科的建立(05PHQ005)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子課題200512-200812周棉(子課題主持)13留學生與五四文學運動(09SJB750002)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00906-201106周棉(1/1)24留學生與中國高等教育現(xiàn)代化研究(JS010)江蘇省高等教育學會“十一五”高等教育科學研究規(guī)劃項目200612-200812周棉(1/1)0.35留學生與中國傳統(tǒng)教育的轉型和現(xiàn)代化(D/2006/01/023)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200612-200912周棉(1/1)0.56留學生與江蘇現(xiàn)代化(04SJD880043)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409-200609姜新(1/1)0.57江蘇現(xiàn)代留學史研究(D/2006/01/019)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guī)劃項目200612-200812姜新(1/1)0.5注:(*)承擔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4學科方向名稱:英聯(lián)邦史研究Ⅳ-4-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本學科方向為我省人文社科領域的優(yōu)勢學科?,F(xiàn)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含博士3人,碩士1人)。近五年已先后承擔省、部和國際合作課題10多項,現(xiàn)已出版專著3部(含合著),發(fā)表論文80余篇,獲省部級獎和澳大利亞政府獎多項。研究特色:1、以國際人口遷移理論為指導,探討澳大利亞華人移民社會變遷及其對中澳關系的影響。方向帶頭人張秋生教授,自20世紀90年代起多次赴澳大利亞進修訪學,多年從事澳大利亞史和中澳關系史的研究,研究視角新穎?,F(xiàn)為中國澳大利亞研究會副會長、江蘇省世界史學會副會長、澳大利亞LaTrobe大學客座研究員。承擔了國際合作課題、省部級和省教育廳課題10多項。著作《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史》、《澳大利亞與亞洲關系史(1940-1995)》先后獲省政府哲社第六、第八屆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列國志·澳大利亞》獲澳大利亞政府與澳中理事會優(yōu)秀原創(chuàng)著作獎。在《世界歷史》等重點刊物發(fā)表相關論文60余篇,拓寬了澳大利亞研究的領域。2、以全球化理論為指導,探討以英國為代表的英聯(lián)邦國家現(xiàn)代化進程及其對發(fā)展中國家的影響。宋嚴萍教授在核心刊物上《史學月刊》、《江海學刊》等雜志發(fā)表重要論文10余篇,承擔省教育廳、省婦聯(lián)科研課題多項,并出版了相關專著;朱正梅副教授在《世界歷史》等權威和核心刊物上發(fā)表論文多篇,出版英國與歐洲一體化問題的專著,并承擔省教育廳科研課題。學科優(yōu)勢:1、在英聯(lián)邦國家史研究基礎上,形成了以澳大利亞華人移民、英國現(xiàn)代化為特色的研究優(yōu)勢,澳大利亞華人移民史研究已居國內領先地位。2、學術平臺寬厚。以專門史和世界史兩個碩士點為依托,以澳大利亞研究中心和省精品課程為平臺,廣泛開展高層次學術交流與合作,多次舉辦大型國際學術會議,如主辦了第九屆中國澳大利亞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和“世界歷史發(fā)展進程中的民族國家”全國學術研討會等多屆重要學術會議。3、研究生自2004年來先后有9人次獲澳大利亞科研基金資助并赴悉尼大學從事研究。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1、Ⅳ-2、…。2.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Ⅳ-4-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張秋生性別男出生年月195308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1999年7月畢業(yè)于華東師范大學國際關系史專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工作單位(至院、系、所)徐州師范大學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本人署名情況戰(zhàn)后初期伊瓦特的亞洲協(xié)調政策與澳亞外交經貿關系的發(fā)展世界歷史(ISSN1002-011X)2007101/1試評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的均衡外交政策當代亞太(ISSN1007-161X)2007041/2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技術型移民政策的演變及其對華人新移民的影響世界民族(ISSN1006-8287)2006121/2早期澳大利亞華人的經濟生活與主要職業(yè)構成歷史檔案(ISSN1001-7755)2008051/1列國志·澳大利亞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7-80149-9395)2008年獲澳大利亞政府與澳中理事會優(yōu)秀原創(chuàng)著作獎2006102/3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來源起訖時間經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SistersProvince/CityRelationshipandItsImpactonSino-Australia’sRelations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200801-2009123.5主持澳中省州(城市)友好及其對江蘇經貿文化發(fā)展的影響(08SJD7700007)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806-2010120.5主持未來5-10年大洋洲、南太平洋地區(qū)華僑華人發(fā)展趨勢及對策研究(GQBW2009063-6)國務院僑辦項目200907-2010101主持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2022006年03012007年03022008年03022009年0303主講課程情況時間課程名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20092005-20092005-20092005-2009國際關系理論研究中澳關系史中外關系研究專題澳大利亞史研究54543654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
Ⅳ-4-3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fā)表論文情況(限填10篇)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發(fā)表時間發(fā)表刊物、會議名稱及檢索號或ISSN1戰(zhàn)后初期伊瓦特的亞洲協(xié)調政策與澳亞外交經貿關系的發(fā)展張秋生(1/1)200710世界歷史(ISSN1002-011X)2早期澳大利亞華人的經濟生活與主要職業(yè)構成張秋生(1/1)200805歷史檔案(ISSN1001-7755)3略論早期華工移居澳大利亞的社會歷史條件張秋生(1/1)200708歷史檔案(ISSN1001-7755)4試評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的均衡外交政策張秋生(1/2)200704當代亞太(ISSN1007-161X)520世紀70年代以來澳大利亞技術型移民政策的演變及其對華人新移民的影響張秋生(1/2)200612世界民族(ISSN1006-8287)6慈善與西方婦女自我意識的覺醒宋嚴萍(1/1)200803上海師范大學學報(ISSN1004-8634)7爭取女權的最早嘗試--17世紀英國革命中的婦女宋嚴萍(1/1)200707歷史教學-高校版(ISSN0457-6241)8英國工業(yè)化早期的苦難與犧牲宋嚴萍(1/1)200610歷史教學問題(ISSN1006-5636)9英國與歐共體預算矛盾的成因探析朱正梅(1/1)200912遼寧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2—3291)101974-1975年英國與歐共體重新談判的原因、性質及意義朱正梅(1/1)200802國際論壇(ISSN1008-1755)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4-4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清單(限填10項)序號項目、課題名稱(下達編號)來源起訖時間承擔人(*)經費(萬元)1戰(zhàn)后中澳關系與華人移民問題研究(04LSB018)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200411-200612張秋生(1/1)12SistersProvince/CityRelationshipandItsImpactonSino-Australia’sRelations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200801-200912張秋生(1/1)3.53ASurveyandEvaluationoftheAustralia-relatedContentsintheWorldHistoryTextbooksandTeachinginChina’sUniversitiesandColleges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200601-200812張秋生(1/1)2.84AustraliaandGlobalization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200501-200612張秋生(1/1)2.85Australia’sImmigrationPolicyandtheExportofEducationtoAsia澳大利亞外交外貿部200401-200512張秋生(1/1)3.56未來5-10年大洋洲、南太平洋地區(qū)華僑華人發(fā)展趨勢及對策研究(GQBW2009063-6)國務院僑辦項目200907-201010張秋生(1/1)17澳中省州(城市)友好及其對江蘇經貿文化發(fā)展的影響(08SJD7700007)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806-201012張秋生(1/1)0.58社會轉型與女性意識的覺醒--工業(yè)革命時期西方婦女研究(05SJD770012)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511-200712宋嚴萍(1/1)0.59女性與英國19世紀社會問題和社會改革研究(09SJD770008)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901-201212宋嚴萍(1/1)0.510歐盟整合政策研究(SW02026)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206-200512朱正梅(1/1)0.4注:(*)承擔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5學科方向名稱:亞非史研究Ⅳ-5-1本學科方向的特色、優(yōu)勢(限800字)本方向主要研究中亞史、非洲史及亞歐關系史。現(xiàn)有教授2人,副教授1人,均為歷史學博士。近五年來,承擔國家級、教育部、省社科規(guī)劃和省高校哲社項目共6項。出版專著2部,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2項成果獲省、廳級獎勵。先后主辦2次全國性學術會議。在國內外學術界具有一定影響,其特色和優(yōu)勢在于:1.重視對亞非史研究薄弱領域的研究。中亞史、非洲史是屬世界史學科中研究薄弱的方向,面對亞非國家不斷出現(xiàn)的歷史與現(xiàn)實問題,國內尤其是江蘇經濟社會發(fā)展又與亞非國家關系密切,對這方面的科研人才需求迫切,而省里外該方向的學位點很少,江蘇乃至淮海經濟區(qū)的高校沒有設置該方向學位點。該方向建設可彌補學位點分布不足。2.研究視角獨特。一是以絲綢之路為載體,著重研究內陸亞洲史、中亞與中國關系史。學術帶頭人張文德教授多年從事中亞史研究,現(xiàn)已發(fā)表學術論文40多篇,出版專著2部,其研究中亞史、明與中亞關系史的成果在學術界產生較好反響。其主持完成的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亞蘇非主義史》和省“十五”社科項目《明與帖木兒王朝關系史研究》分獲省第八屆、第十屆哲社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F(xiàn)正主持教育部社科一般項目《朝貢與入附:明代西域人來華研究》;二是以殖民主義史為主線,著重研究非洲歷史、種族主義與社會經濟制度。孫紅旗教授系北京大學歷史學博士、中國非洲史研究會副秘書長,曾參加國家“八五”社科重點項目《殖民主義史(非洲史)》的研究工作和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項目《非洲通史》的漢譯工作,發(fā)表論文20余篇,學術專著1部,代表性成果有《殖民主義與非洲專論》等,現(xiàn)正主持國家社科基金后期資助項目《土地問題與南非政治經濟》;三是以古代歐亞關系為主題,著重研究希臘古典時代及希臘化時代的東方史。學術骨干蔣保副教授,復旦大學歷史學博士,曾在《歷史研究》等發(fā)表論文10余篇?,F(xiàn)正從事古希臘與古代東方關系史研究,主持教育部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古希臘演說研究》。注:1.該部分請按Ⅲ-2所填學科方向逐個填寫,依次編為Ⅳ-1、Ⅳ-2、…。2.此頁不要另加附頁。
Ⅳ-5-2本學科方向的學術帶頭人簡況(每個學科方向填寫1人)姓名張文德性別男出生年月196512專業(yè)技術職務及專家稱謂正高級最高學位或最后學歷(包括學校、專業(yè)、時間)2001年6月畢業(yè)于南京大學歷史系中國古代史(中外關系史)專業(yè),獲歷史學博士學位工作單位(至院、系、所)徐州師范大學科技處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間最有代表性的成果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本人署名情況明與帖木兒王朝關系史研究中華書局(ISBN7-101-04985-0)獲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獎2006101/1明與中亞帖木兒帝國的禮儀往來西域研究(ISSN1002-4743)2005071/1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西域研究(ISSN1002-4743)2007071/1從《明實錄》看中亞帖木兒王朝的政治制度歷史檔案(ISSN1001-7755)2009081/1目前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名稱來源起訖時間經費(萬元)本人承擔任務朝貢與入附:明代西域人來華研究(08JA77003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811-2011127主持明與西域貿易史研究(07SJD770005)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712-2009120.5主持朝貢與入附:明代西域人來華研究(08XWY11)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806-2010061主持指導研究生情況時間招生人數(shù)獲學位人數(shù)博士生碩士生博士碩士2005年02002006年02022007年03022008年03022009年0202主講課程情況時間課程名稱學時授課主要對象2005-20092005-20092005-20092005-2009中亞史研究社會科學研究概論民族與宗教研究專題中國與中亞關系史54543654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碩士生注:授課主要對象填寫“博士生”或“碩士生”或“本科生”。
Ⅳ-5-3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發(fā)表論文情況(限填10篇)序號論文名稱作者(*)發(fā)表時間發(fā)表刊物、會議名稱及檢索號或ISSN1演說與雅典民主政治蔣保(1/1)200612歷史研究(ISSN0459-1909)2明與中亞帖木兒帝國的禮儀往來張文德(1/1)200507西域研究(ISSN1002-4743)3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張文德(1/1)200707西域研究(ISSN1002-4743)4論明與中亞帖木兒王朝的關系張文德(1/1)200702歷史檔案(ISSN1001-7755)5論明代通事與西域貢使的關系張文德(1/1)200907西域研究(ISSN1002-4743)6開普港口貿易與南非土地問題的內在關聯(lián)孫紅旗(1/1)200801西亞非洲(ISSN1002-7122)7南非白人政權的“分別發(fā)展”圖謀和“黑人家園”的設立孫紅旗(1/1)200811史學集刊(ISSN0559-8095)8“兩礦”發(fā)現(xiàn)前開普殖民地奴隸制生產關系剖析孫紅旗(1/1)200812西亞非洲(ISSN1002-7122)9近代世界體系的確立與中非關系根本轉變孫紅旗(1/1)200711歷史檔案(ISSN1001-7755)10試論雅典演說的政治功用蔣保(1/1)200809江西社會科學(ISSN1004-518X)注:限填作者署名本單位發(fā)表的論文。(*)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Ⅳ-5-4本學科方向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承擔的主要科研項目、課題清單(限填10項)序號項目、課題名稱(下達編號)來源起訖時間承擔人(*)經費(萬元)1土地問題與南非政治經濟(07FSS001)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后期資助項目200710-200912孫紅旗(1/1)72朝貢與入附:明代西域人來華研究(08JA770032)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一般項目200811-201112張文德(1/1)73古希臘演說研究(07JC770014)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規(guī)劃基金項目200711-201012蔣保(1/1)34明與中亞帖木兒王朝關系史研究(04LSC023)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200407-200707張文德(1/1)15明與西域貿易史研究(07SJD770005)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712-200912張文德(1/1)0.56近代中亞蘇非教團研究(03SJD730002)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311-200611張文德(1/1)0.57全球化過程中的民族主義問題研究(05SJB770005)江蘇省高校社會科學基金200511-200712孫紅旗(1/1)0.68演說與雅典民主政治(05XWA12)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511-200712蔣保(1/1)0.79古希臘演說研究(06PYW05)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612-200712蔣保(1/1)1.510朝貢與入附:明代西域人來華研究(08XWY11)徐州師范大學基金200805-201006張文德(1/1)1注:(*)承擔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Ⅴ科學研究序號專著名稱或發(fā)明專利名稱作者(*)出版、授權時間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1中國古代文化史論王健(1/1)200905齊魯書社(ISBN978-7-5333-2157-4)2潛夫論注說王健(1/1)200803河南大學出版社(ISBN978-7-81091-757-5)3史學新探王?。ㄖ骶帲?00810江蘇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4-04860-8)4中國古代史探研王?。ㄖ骶帲?00810江蘇人民出版社(ISBN978-7-214-04860-8)5中國辨?zhèn)螌W史楊緒敏(1/1)200706天津人民出版社修訂版(ISBN978-7-201-03267-2)6國學四十講·辨?zhèn)螌W楊緒敏(1/1)200801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ISBN978-7-216-05209-2)7留學生與中國社會發(fā)展(二)周棉(主編)200804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6-05628-4)8留學生與中外文化周棉(1/2)200508南開大學出版社(ISBN7-310-02366-8)9江蘇留學史稿姜新(1/2)200606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7-206-05037-9)10中國馬克思主義學術史(1919-1949)·經濟學卷吳漢全(1/2)200810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6057571)11徐州掌故趙明奇(2/2)200503中華書局(ISBN7-101-04512-X)12殖民主義與非洲專論孫紅旗(1/1)200812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ISBN978-7-5646-0158-4)13明與帖木兒王朝關系史研究張文德(1/1)200610中華書局(ISBN7-101-04985-0)14列國志·澳大利亞張秋生(2/3)20061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ISBN7-80149-9395)15澳大利亞與全球化張秋生(1/2)200605吉林人民出版社(ISBN7-206-05015-8)16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工業(yè)資產階級研究宋嚴萍(1/1)200612黑龍江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7-07295-5)17英國預算問題與歐洲一體化(1970-1984)朱正梅(1/1)200912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8633-6)18徐州文化旅游孫天勝(主編)200804黑龍江人民出版社(ISBN:978-7-207-07741-7)19遺民的江南--中國文化史上的遺民群落田崇雪(1/1)200812學林出版社(ISBN978-7-80730-717-4)20中國近代士階層研究邵盈午(邵迎武)(1/1)200812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ISBN978-7-5004-5404-5)注:限填署名本單位出版的專著、獲授權發(fā)明專利。(*)作者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Ⅴ-2本一級學科點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科研獲獎情況獲獎級別獲獎項目合計特等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其他國家級000000省部級100010高校人文社科獎000000其他科研獎900135科研獲獎清單(限填10項)序號成果名稱完成人(*)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時間1明與帖木兒王朝關系史研究張文德(1/1)江蘇省第十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三等;100120;2007122列國志·澳大利亞(2006年修訂版)張秋生(1/2)澳大利亞政府與澳中理事會優(yōu)秀原創(chuàng)著作獎;未評定等級;無;2008123李大釗與中國現(xiàn)代學術吳漢全(1/1)江蘇省高校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二等;無;2007124演說與雅典民主政治蔣保(1/1)江蘇省高校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優(yōu)秀成果;三等;無;2008125英國工業(yè)革命時期工業(yè)資產階級研究宋嚴萍(1/1)江蘇省高校第六屆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三等;無;2008126漢代佛教東傳的若干問題研究王?。?/1)徐州市第七屆哲學社科優(yōu)秀成果;三等;07031;2006067漢代祈年與籍田儀式及其重農精神王健(1/1)2007年江蘇省社科聯(lián)優(yōu)秀論文獎;未評定等級;無;2007128論明清時期史通的流傳整理和研究楊緒敏(1/1)2007年江蘇省社科聯(lián)優(yōu)秀論文獎;未評定等級;無;2007129明與西域的玉石貿易張文德(1/1)2007年江蘇省社科聯(lián)優(yōu)秀論文獎;未評定等級;無;20071210戰(zhàn)后澳大利亞對華移民政策的演變張秋生(1/1)2006年江蘇省社科聯(lián)優(yōu)秀論文獎;未評定等級;無;200612注:限填本單位取得的成果。(*)完成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Ⅵ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Ⅵ-1本一級學科點研究生招生與授予學位人數(shù)近五年人數(shù)合計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碩士招生人數(shù)1633335333032授予學位人數(shù)1161017213335博士招生人數(shù)000000授予學位人數(shù)000000Ⅵ-2本一級學科點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獲省部級以上優(yōu)秀教學成果、教材獎情況(限填10項)序號成果名稱獲獎人(*)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時間1世界歷史張秋生(主持)江蘇省高等學校精品課程;未評定等級;見蘇高教(2008)33號;200807注:限填本單位取得的成果。此頁不要另加附頁。(*)獲獎人姓名后括號內填寫署名情況。
Ⅵ-3本一級學科點碩士研究生主要課程設置(不含全校公共課)主要課程名稱主講教師學時注明已開設或擬開設姓名專業(yè)技術職務所在單位秦史研究王健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兩漢史研究湯其領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中國古代史料學楊緒敏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中國歷史文獻學劉玲副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明清政治制度史楊緒敏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明清學術思想史楊緒敏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中國文化史通論王健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先秦諸子研究王健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中國近現(xiàn)代文獻學趙明奇正高級校博物館54已開社會科學研究概論安宇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中國近現(xiàn)代文化史趙明奇正高級校博物館54已開區(qū)域文化研究戴輝中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中國近代社會史趙明奇正高級校博物館54已開中國近現(xiàn)代經濟史姜新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區(qū)域經濟研究姜新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中國近代思想史劉一兵副高級學報編輯部54已開區(qū)域經濟與社會發(fā)展研究姜新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區(qū)域留學比較研究周棉正高級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發(fā)展中心36已開中國留學史研究周棉正高級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發(fā)展中心54已開留學人物研究周棉正高級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發(fā)展中心54已開中外關系文獻選讀周棉正高級留學生與近代中國發(fā)展中心36已開世界歷史文獻選讀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社會科學研究概論張文德正高級科技處54已開國際關系理論研究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中亞史研究張文德正高級科技處54已開非洲史研究孫紅旗正高級研究生處54已開東北亞研究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亞歐關系研究蔣保副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民族與宗教研究專題張文德正高級科技處36已開中澳關系史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中外關系研究專題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36已開澳大利亞史研究張秋生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英國史研究宋嚴萍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歐盟研究宋嚴萍正高級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54已開
Ⅵ-4本一級學科點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研究生在學期間有代表性學術成果(限填20項)序號研究生姓名成果名稱(獲獎、論文、專著、發(fā)明專利等)獲獎名稱、等級及證書號,刊物名稱及ISSN、檢索號,出版單位及ISBN,專利授權號時間1李德楠(1/1)《明史·河渠志》糾繆一則江海學刊(ISSN1000-856X)2005032郭世玉(1/1)西漢時期淮海市場簡論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000-1964)2005033李峰(1/1)漢代河南郡農業(yè)狀況初論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672-6871)2008044曹威(2/2)試論全祖望表彰明季忠烈的動機及策略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ISSN1007-7030)2005075王浩(1/1)西漢八校論略蘭臺世界(ISSN1006-7744)2008066張喆(1/1)東漢時期泗水流域農業(yè)發(fā)展概述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000-1964)2009127鄭傳龍(1/1)近代企業(yè)與慈善公益的結合-榮德生的慈善公益思想及實踐活動評析中國礦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ISSN1000-1964)2007068韓秋紅(1/1)運河之都淮安及其歷史地位的形成江蘇地方志(ISSN1003-8485)2006089李德楠(1/1)歷史上的徐州洪和呂梁洪江蘇地方志(ISSN1003-8485)20060110郭洪亮(1/1)試論徐州舊方志中的“龍見”現(xiàn)象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7-6425)20090111馮莉(2/2)辛亥革命與淮海地區(qū)現(xiàn)代化芻議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7-6425)20061112王忠萍(1/1)近代中國社會的轉型與留美高潮的興起河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ISSN1000-2359)20060913李沖(2/2)論庚款留學江海學刊(ISSN1000-856X)20070914甘振軍(2/2)國內關于二戰(zhàn)時期澳大利亞外交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ISSN1003-2479)20080115趙昌(1/1)國內關于二戰(zhàn)時期澳大利亞外交研究綜述東南亞縱橫(ISSN1003-2479)20080116孫紅雷(2/2)第九屆中國澳大利亞研究國際學術討論會綜述世界歷史(ISSN1002-011X)20050617吳佳(1/1)略論二戰(zhàn)后澳大利亞土著政策的調整及其原因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ISSN1007-7030)20070618賀鷺(2/2)澳大利亞殖民時期的移民婦女探析東南亞縱橫(ISSN1003-2479)20090919呂喬(2/2)論澳大利亞與印度尼西亞關系之變遷東南亞縱橫(ISSN1003-2479)20091020周慧(2/2)試評澳大利亞霍華德政府的均衡外交政策當代亞太(ISSN1007-161X)200704注:只填寫研究生署名第一,或者導師署名第一且研究生署名第二的成果。
Ⅵ-5與本學科點相關的本科生培養(yǎng)情況本科專業(yè)名稱目前在校本科生數(shù)近五年招收本科生數(shù)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歷史學2685944605748上述本科專業(yè)本科生培養(yǎng)質量簡介(限600字內)我校從1978年起招收歷史學本科生,是我省較早舉辦歷史本科教育的高校之一。近年來,我院史學專業(yè)進入省“一本招生”行列,生源素質得到提升。學院充分發(fā)揮國家高校歷史學一類特色專業(yè)建設點、省歷史學品牌專業(yè)和省重點學科等辦學優(yōu)勢條件,創(chuàng)造優(yōu)良的育人環(huán)境。近五年來,共有75項本科學生科研課題通過學校立項,并順利完成科研任務;在讀本科生在省級期刊公開發(fā)表史學研究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山東省日照市高三上學期期末考試語文試卷(含答案)
- 2025會議 展覽合同
- 2025機動車買賣合同模板
- 運輸類合同范本
- 南寧房屋租賃服務合同模板
- 2025建筑施工物資租賃合同示范文本無擔保方
- 雞蛋供貨采購合同
- 借款用于投資合同
- 2025年浙教版必修二物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
- 快速學習的技能培訓課程設計與實施
- 極簡統(tǒng)計學(中文版)
- 2024年資格考試-對外漢語教師資格證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
- 2024年4月自考02382管理信息系統(tǒng)答案及評分參考
- (蘇版)初三化學上冊:第2單元課題1空氣
- 2023年12月廣東珠海市軌道交通局公開招聘工作人員1人筆試近6年高頻考題難、易錯點薈萃答案帶詳解附后
- 腹腔鏡腎上腺腫瘤切除術查房護理課件
- 燃氣罩式爐應急預案
- 專題23平拋運動臨界問題相遇問題類平拋運和斜拋運動
- 超聲科醫(yī)德醫(yī)風制度內容
- 高三開學收心班會課件
- 蒸汽換算計算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