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1課件_第1頁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1課件_第2頁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1課件_第3頁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1課件_第4頁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腦血管造影病人的護理神經內科劉淑萍介入治療介入治療,是介于外科、內科治療之間的新興治療方法,包括血管內介入和非血管介入治療。經過30多年的發(fā)展,現在已和外科、內科一道稱為三大支柱性學科。介入治療的優(yōu)點創(chuàng)傷小簡便安全有效并發(fā)癥少住院時間明顯縮短DSA能清楚地顯示頸內動脈、椎基底動脈、顱內大血管及大腦半球的血管圖像,提供病變的確切部位。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也有較高的診斷價值。DSA可清楚地顯示動脈管腔狹窄、閉塞、側支循環(huán)建立情況等。

一、術前護理1、一般護理

入院宣教完善檢查3、完善術前準備(1)、過度緊張的患者可適當應用鎮(zhèn)靜劑。(2)、術前6小時禁飲食(3)、備皮(4)、抗生素或碘劑過敏試驗(5)、左上肢置入靜脈留置針。(6)、測量并記錄生命體征、雙側足背動脈搏動強度及雙足皮溫。(7)、術前30分鐘排空大小便。1、監(jiān)測生命體征變化記錄患者手術結束時間及神志,測量體溫、脈搏、呼吸、血壓每半小時一次。仔細詢問患者有無不適,注意觀察患者意識、瞳孔、及生命體征變化。2、股動脈穿刺點局部護理穿刺點用沙袋壓迫6小時,囑病人穿刺側肢體伸直,平臥6小時,制動24小時。觀察股動脈穿刺處有無皮下血腫或出血,敷料加壓包扎是否完好,有無滲出。觀察足背動脈搏動情況及下肢皮溫膚色情況,30分鐘1次,連續(xù)4次。如足背動脈減弱,觀察足趾及甲床顏色有無發(fā)紺或皮溫下降。3、飲食護理術后多飲水,以促進造影劑的排泄。病情允許可進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忌油膩硬固刺激性食物。1、穿刺部位血腫穿刺部位血腫是腦血管造影術后最常見的并發(fā)癥。術后密切觀察穿刺部位有無滲血及腫脹疼痛情況,發(fā)現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

2、腦血管痙攣患者可以出現頭痛、偏癱,甚至意識障礙等變化。如出現持續(xù)的局灶性神經系統(tǒng)癥狀,立即行顱腦影像學檢查明確病情。使用尼莫地平能有效防治腦血管痙攣。對腦血管痙攣的患者應密切觀察生命體征的變化

。3、深靜脈血栓老年人長時間的制動和臥床易造成下肢靜脈血栓形成,防治血栓形成是術后護理的重要內容。指導并督促病人進行功能鍛煉,改善下肢血液循環(huán)。5、假性動脈瘤假性動脈瘤為包裹性的血腫,與動脈穿刺部位相通。通常表現為有壓痛的波動性包塊、滲血、腫脹。應注意包塊的大小、局部瘀斑范圍的變化,并通過床旁血管超聲了解假性動脈瘤的變化監(jiān)測。雙側足背動脈波動情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