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 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1.gif)
![《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 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2.gif)
![《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 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3.gif)
![《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 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gif)
![《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 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4e0c1892618b61061a3293a8a75e7daf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
下面是整理的《竊讀記》教學設計12篇竊讀記教學設計第二課時,供大家品鑒。
《竊讀記》教學設計1
【學習目標】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3、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
1、課前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查字游戲:
師板書“竊”字,看誰最快查到。
2、指名讀字音、記字形、說“竊”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釋。
3、師接著板書“讀”。
過渡:在“竊讀”這個詞語中,“竊”應該選擇哪個解釋合適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2、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3、哪些內(nèi)容寫的是作者正在竊讀?(讀一讀)瀏覽一下前后的內(nèi)容,你能感覺出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主要寫的是什么,(出示填空練習:文章主要記下了作者竊讀時的_______________。)找出中心句。
三、品味“竊讀”,感受作者快樂又懼怕的竊讀滋味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畫出描寫“我”“竊讀”滋味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交流:
⑴“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①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②感悟形象: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⑵“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p>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③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④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⑶“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崳业男睦飬s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①這句話寫的是什么?(神態(tài)與心理的描寫)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相違背的。)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⑷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竊讀累,累也讀,正說明了竊讀的快樂,對讀書的喜愛。)
⑸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①“所有的智慧”是什么?
②朗讀。
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再讀課文,品味竊讀的滋味。
〖板書設計〗
竊讀記
()快樂()懼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入:
交流自己摘抄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2、指名讀這些句子。
3、交流你收集的`有關讀書的名言。
二、理解“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1、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⑴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⑵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總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3、誦讀句子。
三、鞏固詞語
1、出示生字,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2、抄寫詞語。
《竊讀記》教學設計2
一、教學目標
1、感受文中的“我”對知識的渴求,讀書的艱辛以及“我”在讀書過程中品嘗到的人情冷暖。
2、學習運用心理活動、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3、理解并學習“我”孜孜以求、勤于讀書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感受文中的“我”對知識的渴求,讀書的艱辛以及“我”在讀書過程中品嘗到的人情冷暖。
2、學習運用心理活動、神態(tài)描寫來表現(xiàn)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理解“我”在竊讀過程中表現(xiàn)出來的對知識的渴望,學習“我”這種孜孜以求、勤于讀書的精神。
二、教學過程:
(一)詩歌導入,揭示課題
1、由文中的小詩導入
詩歌是語言的皇冠。翻閱不同時代、不同的國度的藝術史冊,我們都能看到詩歌動人的身影。不同于以往的唐詩宋詞,也不同于上半學期我們曾經(jīng)吟過的《童心是詩》,今天老師想吟誦一首一位外國女詩人寫的小詩,不知你們聽了會不會有一種別樣的感受。
教師吟誦文中小詩的第一片段,學生感知詩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情感。
學生自讀文中詩歌,感受歸納是:詩中兩個貧窮的小孩都表現(xiàn)出一種渴望,不同的是后者是肉體上的一種饑渴,而前者是精神上的追求,孩子想讀書卻又因為沒錢而感到悲傷無奈。
2、揭示課題,板書課題:竊讀記
3、明確“竊”字的幾個義項,理解課題的含義。①偷②偷偷的③謙指自己,本文指偷偷地讀書。
(二)細讀課文,把握內(nèi)容
1、詩中的小孩渴望讀書,卻又無錢買書,他痛苦而無奈。文中“我”的遭遇與他幾乎如出一轍,請同學們找出相應的段落,看看作者是如何將這一段經(jīng)歷描寫得具體生動的?
引導學生從店員的態(tài)度、“我”的感受兩方面著手,通過對竊讀過程中具體語句的賞析,感受“我”對讀書的渴望以及竊讀過程中特有的懼怕的滋味,遭遇的屈辱、打擊。當中穿插朗讀,通過個別生或集體有感情的朗讀,體會“我”當時的內(nèi)心的情感。
重點段落文章第③節(jié)、第④節(jié)、第⑥節(jié)等,感受“我”因受書的誘惑而前往書店竊讀的心路過程以及店員的粗暴。
如:“下課從學校趕到這里,身上已經(jīng)汗涔涔的,總算到達目的地——目的可不是三陽春,而是緊鄰它的一家書店。”形象地刻畫出一個深受書本誘惑,帶著強烈讀書渴望的小女孩形象。
如:第三節(jié)“踮起腳尖”“挨蹭”“鉆過去”等詞語表現(xiàn)出小女孩為了不引人注意,輕手輕腳、小心翼翼的樣子。
如:“一只巨掌,五個手指大大地分開,壓住了那本書的整個”略帶有夸張的描寫寫出了店員的粗暴,表現(xiàn)了“我”霎那間的驚慌和沮喪。
2、曾經(jīng)因為遭受的屈辱和傷害,讓我不愿再去書店,甚至產(chǎn)生對人類的仇恨。然而,“我”終究沒能抵擋住來自知識的誘惑。這一次,文中的“我”又是幸運的,當“我”再一次情不自禁“竊讀”時,“我”得到了店員富有人情味的幫助。文章那些段落描寫了我這段經(jīng)歷?
品讀課文第(17)——(24)節(jié),感受“我”這一段似曾相識,卻又截然不同的奇遇。
如:“我再施慣伎,又把自己藏在書店一角。當我翻開第一頁時,心中不禁輕輕呼道:‘??!終于和你相見!’”形象地寫出“我”對知識的渴求,看到書籍時的喜悅。
如:“每次從書店出來,我都像喝醉了酒似的,腦子里被書中的人物所擾,踉踉蹌蹌,走路失去控制的能力?!泵枥L出“我”沉醉于閱讀書本而帶來的喜悅中,甚至有些得意忘形。
如:“但是一本書觸著我的胳膊,輕輕地送到我的面前‘請看吧,我多留了一天沒有賣?!陛p輕地觸碰,體現(xiàn)的是店員那顆善良的心。他的善解人意、他的大方仁慈讓我全身心的舒暢,世界因為有這個可敬可親的店員而變得充滿溫情。
3、文章的課題是”竊讀記”,竊讀的時候,“我”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偷偷摸摸,只有這一次的竊讀,“我”得到了店員的允許,還主動留書給“我”,所以同樣是竊讀,這一次的經(jīng)歷讓“我”在獲得知識,感受快樂的同時,有了一種從未有過的感慨,甚至改變了我對人類的看法。找出文中能體現(xiàn)作者這種感受的語句。
體會“記住,你是吃飯長大的;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边@句話的含義。
吃飯長大,是人的生存需要;讀書長大,是“我”在竊讀過程中,不斷獲得知識,“我”的精神世界變得豐富、精彩;而后一次“竊讀”,店員明知“我”不會買書,卻依然留書給“我”“借讀”。從而使“我”的感情經(jīng)歷了一個從“仇恨”到“愛”的過程,領悟了“愛”的真諦,也最終懂得了“我是在愛里長大的”。
4、人世間人情的冷暖,使得“我”為了讀到心愛的書籍而想出種種辦法,除了剛才兩段經(jīng)歷,大家看看文中還有那些描寫能體現(xiàn)出“我”對知識的渴求?
“我”有強烈的讀書欲望,可“我”卻沒有多余的錢買書。于是有時為了讀一本書跑幾家書店;有時混到人多的書店內(nèi),裝作是人家的女兒或是小妹妹;有時裝作因雨受困于書店等。
小結:我們“我”是貧窮的,竊讀的經(jīng)歷給我?guī)砹饲?,也帶來了快樂,唯一不變的是“我”的?nèi)心始終有一份對知識的渴求。
(三)把握主旨,延伸感悟
“竊讀”并不是一件光明正大的事,你讀了文章,有沒有因此而鄙視作者,為什么?
學生歸納:“我”在艱苦的學習環(huán)境中,依然保持著對知識的渴望,對書籍的熱愛,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從“開卷有益”的古訓,到“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勸勉,從“熱愛書吧,這是知識的泉源”的激情召喚,到“書是人類發(fā)出的最美妙聲音”的深情吟唱,人們相信,一切時代的精華盡在書中,書籍是人類共同的精神財富,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然而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像文中的小女孩那樣有一顆對知識孜孜以求的心,只有把對知識的渴求變成一種不懈的追求,我們的生命才能變得更完美!
(四)布置作業(yè),拓展閱讀
找?guī)灼c讀書有關的文章仔細閱讀,感受文中作者讀書的情懷。老師推薦《我的自修生活》。
更希望我們的同學也能有一顆渴求知識的心。
【教學反思】
《竊讀記》是一篇人物描寫生動、立意積極的課文。課文篇幅較長,教師如何在短短的40分鐘內(nèi),引導學生深入文本,感受其豐富的內(nèi)涵,是我努力在教學實踐中探討的問題。
一、仔細研讀文本,讀懂文本內(nèi)容,讀懂作者的情感和意圖,盡可能找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將文章串起來,使“長文短教”得以落實。這堂課的導入,我采用“詩歌吟誦”創(chuàng)設氛圍,以詩歌所體現(xiàn)的窮孩子對知識的渴望為切入口,通過比較文中“我”兩段截然不同的竊讀遭遇,使學生更深刻地感受到“我”讀書的艱辛和內(nèi)心始終不變的對知識的渴求,也讓學生像文中的“我”一樣領悟到愛的真諦。實踐下來,我覺得這樣的教學思路符合文章的構思,符合作者的寫作意圖,也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
二、朗讀一直是語文教學的重要方法和手段,也是學生品味賞析課文的前提和基礎。先給學生以充分的時間靜心讀書,使他們真正完全地沉浸于文本中。再著眼于文中關鍵句子、段落,指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朗讀中獲得自己的感受和理解,使他們體會到課文人物描寫的生動,主旨的深刻。因此,雖然是借班上課,我與學生素昧平生,但課堂上他們積極的反饋可以證明,充分的閱讀起到了不可忽略的功效。
當然,上了《竊讀記》這一課,收獲最大的還是明確了自己仍需努力的方向。一堂好的語文課應是主題鮮明,目標明確的,教學要突出重點,化解難點。反觀我的課堂教學,重點還應再突出。怎樣讓學生對“愛”的領悟更深些,是我在這堂課的教學結束后依然在思索的一個問題。文中的“我”在竊讀過程中遭受到屈辱之后,一度沮喪、消沉,甚至對人類社會產(chǎn)生了仇恨。但“我”終究還是再一次滿懷著渴望走進了書店門。支撐著“我”的,有對知識的渴求,還因為“我”有著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那是“我”對生活的熱愛。正是因為“我”的心中有愛,“我”才能在得到店員無私的幫助后,更深切地體會人間的溫情,人性的善良。如果,作為教師的我能更好地讀懂作者文字背面的話語?;蛟S,從這一角度能更深、更全地詮釋文中的關鍵句:“我是在愛里長大的?!?/p>
有人說,語文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然而正是因為有遺憾,才促使我們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希望通過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讓我們的教學變得更有實效、更有意義。
《竊讀記》教學設計3
學習目標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3.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難點、重點:
1.通過學習記敘與描寫的語句,體會文中“我”的心情;
2.在教學中滲透對學生的思想教育。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第一課時
一、導入
同學們,多年來我們一直和書形影不離,我門感覺到讀書真的很重要。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獲得知識、學會思考,而且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nèi)テ纷x書滋味,跟著《竊讀記》融入書的海洋,和作者林海音共同感受一番讀書的滋味吧。(板書課題)
二、一品讀書滋味,豐富閱讀體驗
1.初讀課文,讀準生字詞。
2.讀通課文。
3.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三、二品讀書滋味,感悟讀書樂趣
讓我們回到林海音的時代,回到她竊讀書的書店,一起來感受一下竊讀的滋味。
1.自由讀課文。讀完后劃出直接說明竊讀滋味的句子。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默讀課文,邊讀邊畫。
我們此時此刻無法親身體會到竊讀的滋味,但是,如果一篇文章寫得好,就能讓我們?nèi)缗R其境,就能和作者的情感一起跳動。再去仔細的讀讀課文吧,這種竊讀的滋味──我很快樂,也很懼怕。你是從哪兒感受到的?把描寫作者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畫下來,多讀一讀。
結合畫出的描寫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來說說自己的體會。
a.“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b.“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p>
◆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c.“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讀了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相違背的。)
◆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d.美讀升華: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③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a.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b.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c.相機指導朗讀。
四.三品讀書滋味,滲透閱讀方法的指導
現(xiàn)在,你能感受到作者竊讀的復雜滋味了嗎?看來,讀書還真得要細讀,遇到像這樣的好書(指課本)得細細地去品讀,才能讀出書中的更多味道。
小組內(nèi)分段朗讀課文,各自說說自己讀后的新滋味。
五、我的收獲
通過讀《竊讀記》,你有哪些收獲?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入: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以及“竊讀”的滋味,請同學們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再讀一讀。
2.生自由讀文。
3.這節(jié)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a.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b.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
四.積累內(nèi)化,課外拓展
作者從小就酷愛讀書,只有愛讀書的人才能寫出更好的文章。就像作者的國文老師所說的,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讀書成了作者的精神食糧。有的同學說,這篇文章特別好,很真實,也很感人。那么,你認為哪里寫得好呢?
1.用自己的方式品讀課文(可以朗讀,可以默讀,也可以時默讀時朗讀。)邊讀邊畫出你認為文章寫得精彩的地方。把他填寫在讀記錄卡上。
2.同位倆互相交流記錄的內(nèi)容:你為什么覺得這里寫得好?
3.全班匯報交流:讀一讀自己摘抄的記錄卡,談談摘抄它的理由。
(1)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對復雜心理活動的描寫。
如:剛進書店時回想、安心和擔憂幾種不同心情的轉換。
下雨時非常的高興,卻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逼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得喊著:“大些!再大些!”高興卻又裝著不高興的復雜表情。
我已餓得饑腸轆轆,那時我也不免要做白日夢……
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fā)現(xiàn)……一種懼怕。
激發(fā)學生讀出這種復雜的感受。
(2)同時也要引導學生注意到作者細致的動作描寫。
如: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腋下鉆過去,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偹銛D到里邊來了。我的眼睛急切地尋找卻找不到那本書。從頭來,再找一遍。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以上三句可以看出作者對書的急切渴望。
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讀書的滿足與快樂。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對書的酷愛。
4.練習朗讀。
師生共同來練讀,個人讀;把自己找出來的語段讀給大家聽;可以邀請其他同學和你一起讀。
五、補充材料,倡導個性閱讀
分發(fā)材料:《竊讀記》節(jié)選。
1.用心讀文章,品味文章。
動筆去劃一劃,寫一寫自己的感受。
2.全班交流讀書的收獲與感受。(引導學生能夠簡單用上學習課文時的方法。談出自己的體會,自己的滋味。)
五、拓展延伸
1.談讀書經(jīng)歷。
把自己的讀書經(jīng)歷與作者的讀書經(jīng)歷進行比較,說出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感受。
2.如果沒有了書,世界將會是怎樣?
3.搜集名人讀書故事,并做好記錄
《竊讀記》教學設計4
教學要求:
1、抓住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的句子,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
2、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
3、從中受到感染,激發(fā)學生參與課外閱讀的熱情。
重、難點
1、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體會讀書的意義。
2、品析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的句子,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讀書的名言名句。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黑發(fā)不知勤學早,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2、教師導入:同學們,讀了這么多有關讀書的名言名句,我們知道了書籍能使我們增長知識,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讀書就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著名作家林海音的童年,和她一起感受一下“竊讀”的滋味。
3、板書課題:竊讀記
請同學們讀課題。
4、課前,我們通過預習,知道“竊”的意思有哪些?那么在這里,“竊”的意思是:偷偷地。理解課題:竊讀,偷偷地讀書。
5、質(zhì)疑:看到這個題目,你有什么疑問嗎?(是誰竊讀?為什么竊讀?是怎么竊讀的?竊讀的滋味是怎么樣的?)
同學們提了這么多問題,古語有云: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就讓我們帶著這些疑問自由地讀課文,想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竊讀”是什么滋味?請用文中的一句話來概括。
6、學生反饋:課文寫了作者因為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的事。竊讀的滋味是: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ㄕn件出示,板書:快樂懼怕)
二、品味“竊讀”,感受滋味。
1、教師:竊讀的滋味是很快樂的,是因為收獲了知識與智慧而快樂,竊讀的滋味是懼怕的,是因為懼怕遭到書店老板驅逐。接下來,讓我們從作者的動作及心理活動中,去體會她竊讀的百般滋味。請同學們自由默讀課文,找出描寫作者動作和心理的句子,一起去感受作者竊讀的快樂和懼怕。
學生自由默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理解感悟。(課件出示:在書中批畫)
2、學生反饋,全班交流。
⑴“但我又擔憂那本書會不會賣光,因為一連幾天都看見有人買,昨天好像只剩下一兩本了?!?/p>
教師:這是作者的心理描寫,你從中體會到什么滋味?(擔心)從哪個詞語可以看出?(擔憂)擔心什么?(書賣光,看不到想看的書)你能給大家讀一讀嗎?
⑵“喲,把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p>
教師:這是作者的動作描寫,抓住一個動詞:擠,我們可以體會到(人多擁擠不好看書)
⑶“我害怕被書店老板發(fā)現(xiàn),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huán)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再走進另一家。有時,一本書要到幾家書店才能讀完。”
教師:這是作者換書店看書。體會到作者什么心情?(害怕)適宜是什么意思?(適合)什么情況適合作者竊讀?(人多的時候)不適宜是什么情況?(人少的時候)作者竊讀,是在人多,別人不注意的時候,所以當人少了,她就只得放下心愛的書,轉移到別的書店看書。這種奔波的滋味可真不好受。讓我們讀一讀,感受一下。還有嗎?
⑷“因此我要把自己隱藏起來。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是小女兒?!?/p>
教師:你體會到了什么?(作者為了不被老板發(fā)現(xiàn),要把自己隱藏起來看書)看來,要想讀書,還得動一番心思,讓人家看不出來,躲來躲去的,確實挺累,這種讀書的滋味也真不好受。
⑸”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以求暫時的休息。”
教師:這是作者的什么描寫?(動作)從這些動作描寫你體會到了什么?(看書看久了,肚子餓了,腿也站得很酸)是啊,從這些動作可以看出作者讀書太累了,太辛苦了,收獲了很多,也付出了很多。讓我們一起讀一讀。
⑹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體會到作者對讀書充滿熱愛與渴望。)
教師:這句話用了生動形象的比喻,將我比作一匹饑餓的狼。就像名言所說:,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更突出了作者熱愛讀書,渴望求知。)
作者感覺到讀書是一件非??鞓返氖拢瑢W們再找一找,找出描寫小作者快樂地“竊讀”的句子,讓我們一起感受竊讀的快樂。
⑺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逼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教師:這是作者的動作和心理描寫。動詞“皺”可以看出這時作者的表情是(發(fā)愁的),而高興卻寫出了此時作者的心情。發(fā)愁的表情和高興的心情進行了一個(對比)的描寫。更突出了作者對書的熱愛。讓我們來試一試,做著發(fā)愁的表情,內(nèi)心卻高興地喊著。
⑻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這句話描寫了作者的(動作)。找出動詞?!把省边@個動作寫出了作者此時雖然什么也沒吃,卻咽了一口唾沫,說明她一定從書中收獲了很多知識,心里非常高興、滿足。讓我們也來嘗一嘗這精神的食糧。(讀)
⑼我低著頭走出書店,腳站得有些麻木,我卻渾身輕松。
教師:這是作者走出書店后的感受,身體上很疲憊了,但她卻感到渾身輕松,說明她讀完書后非常高興、非常滿足。
4、教師:作者在閱讀中感受著書籍所帶來的智慧與快樂,卻時刻害怕被老板發(fā)現(xiàn)受到驅趕,這種快樂與懼怕交織在一起,形成一種復雜的、難以言表的感受,這正是竊讀的滋味。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出示竊讀滋味的句子)
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看來,讀書不僅能增長知識,開闊眼界,開啟智慧,而且會使一個人成長起來,從你們的朗讀中,我感受到了竊讀那五味俱全的滋味,下面就請同學們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進一步感受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和求知的渴望。
4、教師: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我們知道了,她是那么地熱愛讀書,渴望求知,她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腳酸麻,她卻覺得渾身輕松,因為“竊讀”讓她感到快樂、滿足,因為她記住了教師鼓勵她的話(課件出示)
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真正健康成長的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讓我們自己對自己說:“記住,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四、積累內(nèi)化,課外拓展
1、選擇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積累本上。
2、積累有關讀書的名言。
《竊讀記》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
3、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
1、課前熟讀課文。
2、自學生字新詞。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查字游戲:
師板書“竊”字,看誰最快查到。
2、指名讀字音、記字形、說“竊”在字典中的所有解釋。
3、師接著板書“讀”。
過渡:在“竊讀”這個詞語中,“竊”應該選擇哪個解釋合適呢?
二、整體感知課文
1、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2、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3、哪些內(nèi)容寫的是作者正在竊讀?(讀一讀)瀏覽一下前后的內(nèi)容,你能感覺出文章是按什么順序寫的嗎?(時間順序)主要寫的是什么,(出示填空練習:文章主要記下了作者竊讀時的________。)找出中心句。
三、品味“竊讀”,感受作者快樂又懼怕的竊讀滋味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畫出描寫“我”“竊讀”滋味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交流:
⑴“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①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②感悟形象: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⑵“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p>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③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④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⑶“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①這句話寫的是什么?
(神態(tài)與心理的描寫。)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相違背的。)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⑷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竊讀累,累也讀,正說明了竊讀的快樂,對讀書的喜愛。)
⑸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象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才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
①“所有的智慧”是什么?
②朗讀。
這一系列的動作、神態(tài)、心理等描寫,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再讀課文,品味竊讀的滋味。
〖板書設計
竊讀記
()快樂()懼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入:
交流自己摘抄的印象深刻的句子。
2、指名讀這些句子。
3、交流你收集的有關讀書的名言。
二、理解“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1、指名讀最后一個自然段:
⑴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⑵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總結: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3、誦讀句子。
三、鞏固詞語
1、出示生字,讀一讀,并組成詞語。
2、抄寫詞語。
《竊讀記》教學設計6
一、教學目標
1.進一步練習默讀,感知文章內(nèi)容。
2.通過抓關鍵字、詞、句,做好圈點批注,體悟作者的情感,對生活有自己的思考。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進一步練習默讀,感知文章內(nèi)容。
2.抓住關鍵字詞句,提高對文章的理解能力。
教學難點:
理解成長的含義。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采用默讀法、批注法、活動法等教學方法,此外與直觀形象的多媒體結合,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學生對課文的感知是通過默讀來完成的。
2.自主閱讀,將初次閱讀、圈批與教師引導后的再圈批作對比,通過生生、師生之間的交流總結出圈批的方法,教師在點撥時授以學法指導。
3.在課文解讀中設置好問題角度,激發(fā)學生多向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導語:在本單元的學習中,我們看到了魯迅在三味書屋讀書的樂趣,海倫凱勒用手和心靈感受讀書帶來的震撼與驚喜,今天讓我們走近另一個小姑娘,看看她是怎樣讀書的?讀書又會給她帶來怎樣的感受?
展示課件并展示學習目標。
【設計意圖】讓學生明確學習方向。
任務一:默讀課文,感知內(nèi)容。
(二)默讀課文
1.默讀全文,說一說本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完成后小組討論交流。要求:限時8分鐘。
2.友情提示:
默讀方法: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不默朗讀。
圈點批注:可借助《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旁批方法。
(三)圈點批注
結合自己的圈畫批注,在組內(nèi)交流:我們應該從哪些方面進行圈畫?從哪些方面進行批注?
預設:
1.題目。為什么說是竊讀?
2.動作描寫。我跨進書店門,暗喜沒人注意。我踮起腳……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
3.修辭。我如饑餓的瘦狼,貪婪地吞讀下去。
4.人物。好像躲雨人偶然避雨到人家的屋檐下,你總不好意思趕走吧?
……
(四)頭腦風暴
將你們小組的這些想法以表格的形式記錄下來。
預設:
提示:學生提取要點容易零散,教師提醒學生用概括性的語言。
【設計意圖】進一步落實默讀方法,測試圈批把握程度,同時強調(diào)默讀速度?!叭蝿找弧敝斜砀竦牡睦L制,是為了與第二次圈批做比較,為下一步引導學生總結圈批方法做準備。
任務二:圈畫批注,體悟情感。
教師出示設計好的問題,引導小組思考并再次圈批,同時進行組內(nèi)交流。
(五)小組交流
根據(jù)已做批注及課后的閱讀提示思考下面問題,并將你的思考及依據(jù)在文中做出圈注。完成后小組交流。
1.文中題目為什么說是“竊讀”?“我”竊讀時的感受是怎樣的?
2.第一次“竊讀”被趕出書店后與再次“竊讀”得到店員的幫助,“我”的感受和認識各是怎樣的?
3.文末句有什么含義?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4.文章寫了幾次竊讀?中間部分寫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這樣安排?
(六)完善表格
根據(jù)再次思考、圈注,完善下面表格
預設:
提示:學生可能從兩次的圈批中能夠總結出圈批點,應給以肯定,但在為什么這么做不夠理解,要引導學生對一篇文章應該從三個方面把握:寫什么、怎樣寫、為什么寫。這也是文章中應該進行圈批的地方。
(七)分享感觸
在兩次圈批中,你一定會有很深的感觸,請你記下來和大家分享。50字左右。
(八)總結方法
1.對比兩個表格,總結做圈畫批注的方法。
2.出示課件,得出方法:
(1)用不同符號圈畫批注。
(2)抓關鍵字詞句。
(3)對文章有感觸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及時記下自己的感受。
(4)表明作者觀點的句子,特別是文章結尾的句子。
(5)能顯示文章結構的地方。
(九)課堂總結
在閱讀記敘文、記敘性散文時,我們要能夠通過關鍵字詞句知道文章寫了什么事,作者是怎樣安排材料的,作者要表達什么觀點或情感。
【設計意圖】再次圈批,意在引導學生圈畫批注的具體方法(抓關鍵字詞句),同時通過兩次圈批對比,學生能很好地領悟圈批的方法,即如何正確運用自讀課中的旁批和閱讀提示,來為自己的閱讀服務。引導學生從對比中體會感受“我”對“長大”的獨特理解,從而把握文章的主旨。引導學生能夠懂得讀此類文章的方法。
《竊讀記》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
3.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與難點
1.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
2.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
教學方法與手段:
多媒體教學法、朗讀體會法、小組討論法
使用教材的構想:
要引導學生把握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對書的深厚情感?!拔摇薄案`讀”的經(jīng)歷一波三折,“竊讀”時的心理、動作描寫更是入木三分。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體會作者在艱難環(huán)境中對讀書的酷愛。
教學流程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以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
讀課文后,你會怎么理解“竊讀”這個詞呢?請在課題旁邊寫上批注。(或默讀、或輕聲讀、或和同桌分段讀等)。
2.整體感知課文.
(1)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2)認讀生字詞.
(3)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4)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課文記敘了“我”因買不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里讀書的事情。
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_”劃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
(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1)“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①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擠”“鉆”“貪婪”“裝著”
②感悟形象: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2)“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③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④結合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3)“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薄拔矣袝r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①讀了這兩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中,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不一致的.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4)“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①作者感受怎樣?
②從這句中可以體會出作者怎樣的情感?
3、再用心讀讀這些句子,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呢?
一句或幾句都可以,感受長短不限。
(學生練習在書上批注。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教師隨機指導朗讀。).
4、讀書在我們面前是何等的簡簡單單,而文中的“我”卻是怎樣一番滋味“涌上心頭”呢?
(快速瀏覽課文,找到抒發(fā)作者“竊讀”感受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1)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2)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感想。
(3)相機指導朗讀.
5、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觀察課文插圖,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書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三、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課件顯示: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1)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交流課前搜集的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3)小結:“吃飯長大”指的是身體的物質(zhì)需求,“讀書長大”則是指精神的成長,心靈的成長。糧食哺育的是身體,而書籍哺育的是靈魂,一個只有知識與智慧不斷增長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健康成長起來的人。
(4)誦讀句子.
四、拓展延伸
1、以后你應該怎樣來讀書。
2、說一說有關讀書的名言。
⑴抓緊時間讀書: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⑵讀好書:讀書也象開礦一樣,“沙里淘金”?!w樹理
⑶善讀書: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祆?/p>
⑷讀書的樂趣:我覺得,當書本給我講到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人物、感情、思想和態(tài)度時,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一扇窗戶,日日讓我看到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五、布置作業(yè)
1、閱讀《竊讀記》節(jié)選(發(fā)放材料),寫出讀后感。
2、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竊讀滋味
孔乙己說:“竊書不算偷?!蹦俏腋`讀更不算偷了,所以竊讀之事我但說無妨。
問我為什么要竊讀?家里窮嗎?非也,非也,只因為我要看的書是恐怖小說,與學習無關,沒獲批準購買,只好在媽媽逛商場之際死纏爛打溜進書店竊讀。
竊讀有兩大要點:其一,臉皮厚;其二,要有速度。本人兩樣無一具備,因此常挨營業(yè)員白眼。
經(jīng)常竊讀也積累了些許經(jīng)驗:
先找到愛看的書,揀個人多嘴雜的地方蹲下。嗨,可別以為我學習認真喔,人家只是為了不讓營業(yè)員看到。但呆在一個書架前看書,不被營業(yè)員的“火眼金睛”發(fā)現(xiàn)可有點難。蹲下之后,就是一場消耗戰(zhàn)了:腿會酸,就站起來,站起來,體力不濟,又蹲下……加上營業(yè)員每過30分鐘就會來個大掃蕩,運氣不好頭一個趕你出去,運氣好的見別人被識破了,趕緊放下書,休息去,回來再打持久戰(zhàn)。反正不管怎么樣,都先出去一趟,再厚著臉皮回來吧!回來的時候,多少要遭白眼:“不要坐在書上,不要老是看書,你愛買買,不買走人!”
《讀者》上曾有一篇《竊讀記》說主人公竊讀太久,一個女孩就送了他一本書。唉,我可沒那么好的運氣,而且臉皮也不夠厚,白看多次不好意思,還是見好就收吧。
課后作業(yè)設計:
1、讀一讀,寫一寫:
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
2、解釋劃線的詞語:
(1)我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2)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3)我怕被書店老板發(fā)現(xiàn),每當我覺得當時的環(huán)境已不適宜再讀下去的時候,我會知趣地放下書走出去。
3、填空:
課文以____為線索,以放學后急匆匆地趕到書店,到晚上依依不舍離開的時間順序和藏身于眾多顧客、借雨天讀書兩個場景的插入,細膩生動地描繪了“竊讀”的獨特感受與復雜滋味,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讀了這篇課文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5、寫幾條讀書的名言。
板書設計:
放學之后——匆匆趕到書店
(1)
貪婪的讀著
竊讀記竊讀經(jīng)歷藏身于大人之中感受獨特經(jīng)歷艱辛與懼怕
(2—9)借雨天讀書滋味復雜收獲知識和快樂
吞下所有智慧
夜晚降臨——離開書店,渾身輕松
(10)
教學反思:
《竊讀記》生動、細致地刻劃了竊讀的心理和樂趣,表達對讀書的熱愛與渴望。在教學本課時,我首先讓學生自讀自悟,讀通課文的基礎上初步了解課文大意,然后讓學生找出最能體現(xiàn)作者竊讀感受的一個句子?!拔液芸鞓?,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接著,圍繞這一個句子展開學習,如“從課文哪些方面看出我的快樂與懼怕”等。學生學習比較輕松。但對于作者為什么竊讀離學生生活較遠,因為現(xiàn)在小孩生活條件較好,不會存在這種情況,所以在學習課文時我補充有關的背景資料,這樣學生易于理解。本課的動作和心理描寫極為傳神,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充分體會作者對書的酷愛,我引導學生利用多種形式進行朗讀,效果很好。但是,在教學中應更加聯(lián)系生活中的感受加以理解效果會更好。
《竊讀記》教學設計8
【教學要求】
1.認識7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起腳、饑餓、懼怕、充足、屋檐、一碗、真酸、支撐、書柜、哎喲”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4.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5.通過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使讀書真正進入學生的生活中。
【教學重點】
1.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2.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難點】
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策略】
1、教法:目標教學法
2、學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時間】兩課時
【教學用具】課前搜集讀書名言;制作由重點詞句組成的多媒體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整體感知、積累內(nèi)化、整理思緒
【教學目的】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2.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學重點】
抓住主要內(nèi)容,體會竊讀的復雜滋味。
【教學難點】
感悟作者對讀書的熱愛,對求知的渴望,并受到感染。
【教學流程】
一、緊扣課題,順勢導入
二、展示目標
三、導學達標
1、初感知,整體把握
①自由讀課文。師:讀課文后,你會怎么理解“竊讀”這個詞呢?請在課題旁邊寫上批注。(或默讀、或輕聲讀、或和同桌分段讀等)
②再次瀏覽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2、再讀題,鼓勵質(zhì)疑
①再讀課題,說說自己最想知道的內(nèi)容或最感到困惑的問題是什么?
②師將問題的大致意思板書于黑板上。
可能會問:“我”為什么要偷偷的讀書呢?“我”是怎樣竊讀的呢?“我”這樣子讀書又是怎樣的感覺呢?難道不怕被發(fā)現(xiàn)嗎?……
③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反復讀通課文,畫出有關語句。
3、品詞句,積累內(nèi)化
①你最感興趣的上哪個問題呢?從課文中找到了答案嗎?
②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機動教學。
a.課文中的“我”是怎樣竊讀的呢?
(1)指數(shù)名學生答。
(2)師相機出示相關句子。(課件展示)
“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
“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
“有時我會貼在一個大人的身邊,仿佛我是他的小妹妹或小女兒?!?/p>
“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實,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薄?/p>
(3)師:再用心讀讀這些句子,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呢?一句或幾句都可以,感受長短不限。
(4)學生練習在書上批注。
(5)全班交流批注心得,指名答。
(6)教師適時點撥,重點引導學生扣住“擠”“鉆”“貪婪”“裝著”重點詞語以及“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這個句子。
(7)指導朗讀。指名讀,肯定性評價;分組讀,激勵性評價;分男女生讀,感悟性評價。
b.“我”這樣子讀書是怎么樣的一種感覺呢?難道不怕被發(fā)現(xiàn)嗎?
四、達標測評(讀全文,整理思緒)
①此時文中的“我”在你心目中是個怎樣的學生呢?
②指名答。
③讓我們一起來讀讀課文,共同感受一下這個“嗜書如命”的孩子吧。
④齊讀。
五、小結
略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聽寫詞語、感悟寫法、升華情感
【教學目的】
1.認識生字。能正確讀寫詞語
2、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來表達感情的方法,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生動。
【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的情感,領悟一些表達方法。
【教學流程】
一、前提測評
聽寫字詞,加強積累(本課較難寫的生字和詞語盤點中“讀讀寫寫”里的詞語。)
二、展示目標
三、導學達標
1、析詞句,感悟寫法
①齊讀“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這個句子,你喜歡它嗎?能說說原因嗎?
②指名答。
③小結:寫得多好的句子呀,它寫出了──生答:作者的動作和心理,它寫出了──生答:矛盾的言和行,正是這樣截然相反的描寫,將一個想盡一切辦法讀書孩子的形象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了。
④師:你有過類似的經(jīng)歷嗎?你能學著樣子寫上幾句嗎?相信自己!你一定能行!
⑤學生練寫。
⑥交流點評。
2、誦語句,升華情感
①過渡:“我”一放學就急匆匆地趕到書店,“我”一讀書就是二個多小時,我腰酸腿疼肚子餓得饑腸轆轆,而這一切都是源自國文老師的一句話──生答:“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p>
②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感想。
③古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苯裼姓摚骸拔覀円K身學習。”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是件多么可怕的事呀,就象是魚兒離開了水,生命離開了陽光。讓我們再次來讀一讀這句至理名言吧。
④生聲情并茂地朗讀。
⑤總結全文:今天,我們認識了一位“不一樣”的人,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不吃美味佳肴,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他為了讀書可以──生答:象一匹“餓狼”,他為了讀書更可以──生答:“口是心非”!而這個“口是心非”一定是打了引號的,因為他和我們一樣!我們都一樣明白了──生答:“我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四、達標測評
①交流熟記字行的方法。
②觀察書寫位置。
③學生書寫。
五、布置作業(yè)
1、積累本課的好詞佳句。
2、預習第2課《小苗與大樹的對話》
附:板書設計
竊讀記
復雜
快樂懼怕(心理描寫獨特感受)
急切(動作描寫跨、踮、鉆、擠、找)
《竊讀記》教學設計9
【學習目標】</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
1、認識“竊、腋”等7個生字,會寫“竊、炒”等14個生字,正確書寫“支撐、傾盆大雨、饑腸轆轆”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主要內(nèi)容,體會作者熱愛讀書的思想感情。</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
3、重點感悟描寫“我”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
【課前準備】</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
1、課前發(fā)動學生搜集名人讀書的故事或讀書名言。
2、自學生字新詞。
3、課件出示相關句子。
【教學過程】</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
第一課時
一、直奔“竊讀”,整體感知
1、同學們,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課文,知道“竊讀”可換成一個什么詞?(偷讀),你知道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
2、整體感知課文:
⑴自讀課文,注意生字的讀音。
⑵認讀生字詞。
⑶指名分段讀課文,看看字音是否讀準,句子是否讀通順。
⑷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記敘了一件什么事?(“我”因無錢買書而偷偷躲在書店看書。)
二、品味“竊讀”,感受渴望
1、邊默讀課文邊用“____”畫出描寫“我”是怎樣“竊讀”的語句。讀一讀句子,說一說體會。(小組交流、匯報)
2、重點品讀文中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
⑴“我跨進店門,踮起腳尖,從大人的腋下鉆過去。喲,把短發(fā)弄亂了,沒關系,我總算擠到里邊來了?!?/p>
①畫出句中表示動作的詞。
②感悟形象:
從這一系列的動作中,你仿佛看到什么?
⑵“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著?!?/p>
①這句話把什么比作什么?
②“餓狼”給我們留下的是不太美好的形象,可“我”卻把自己比作“餓狼”那樣“貪婪地讀著”,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表現(xiàn)出作者如饑似渴地讀書。)
③你在生活中有這樣的體驗嗎?說一說?
④根據(jù)生活體驗,相機指導朗讀。
⑵“我有時還要裝著皺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還像在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
①讀了這句話,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一般人物的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一致的,從神態(tài)描寫可以看出心理活動,可這句話神態(tài)和內(nèi)心是相違背的。)
②這樣寫有什么好處?(突出了作者酷愛讀書已經(jīng)達到了入魔的程度)
美讀升華:
你能把自己對“竊讀”的理解與感悟讀出來嗎?生讀,師評:同學們的朗讀,把一個渴望讀書、熱愛讀書的孩子展現(xiàn)在我們的面前。那大家知道,“竊讀”,我的心理有一種怎樣的感受嗎?
3、自主品讀“竊讀”的滋味:
⑴課件出示句子:
“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⑵從課文中找到有關語句,自主交流:
“我”為何快樂,又懼怕什么?
⑶隨機指導朗讀。
三、深悟”竊讀”,回歸整體
出示課文插圖,激情:
剛才我們跟隨作者一起走進書店“竊讀”,在你的眼里,她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生答)確實是這樣,她為了讀書可以忍受饑腸轆轆、腿酸腳木,為了讀書可以連跑幾家店才看完一本書,為了讀書可以克服任何的困難!讓我們再次投入地捧起書,讀好課文,共同品味“竊讀”的“快樂”與“懼怕”。
第二課時
一、復習舊課,導入新課
1、導入:
上節(jié)課我們了解了“我”是怎樣“竊讀”以及“竊讀”的滋味,請同學們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句子
再讀一讀。
2、生自由讀文。
3、這節(jié)課我們要探究是什么原因鼓勵“我”竊讀。
二、合作探究,深入研讀
1、合作小組研讀最后一個自然段,要求(課件顯示):
⑴聯(lián)系課文和生活實際,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⑵交流課前搜集讀書名言,談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2、匯報交流。
3、總結:</spanstyle=“background:#b2ec0a;”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一個人如果放棄了讀書,那是多么可怕的事!讓我們時刻銘記這句至理名言──”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
4、誦讀句子。
三、回歸整體,理清層次
1、同學們,課文學到這里,大家明白了作者是按什么順序記敘這件事的嗎?
2、嘗試分段。
四、積累內(nèi)化,課外拓展
1、自選感興趣的、欣賞的描寫“我”的動作和心理活動的語句,進行美讀積累,并摘抄在作業(yè)本上。
2、根據(jù)綜合性學習的要求,自選活動,感受閱讀的快樂!
《竊讀記》教學設計10
【學情分析】
這個班的學生大多單純、熱情,但呈現(xiàn)出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上課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diào)動絕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活課堂氛圍。要為學生提供廣闊的自主學習空間,達成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
【教材分析】
課文在教材“讀書有味”單元。這個單元以讀書為關注對象,旨在引導學生關注讀書,了解讀書的好處,掌握讀書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熱愛讀書,從書中汲取營養(yǎng),提高自身素養(yǎng)的好習慣?!陡`讀記》講述了一個酷愛讀書的女孩的故事?!拔摇薄案`讀”的經(jīng)歷一波三折,“竊讀”時的心理、動作描寫更是入木三分。教學中應引導學生體驗作者在艱難環(huán)境中對讀書的酷愛,對人間真情的感悟。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⑴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全文,借助工具書、課文注釋掌握“積累”中的7個詞語和自己閱讀中遇到的其他生字詞。
(課前預習中完成。)
⑵指導學生準確地圈劃有關“我”竊讀時的心理、動作、神情描寫的語句,抓住關鍵字詞,體味“我”竊讀時的百般滋味。
2、過程與方法目標:
⑴引導學生養(yǎng)成使用工具書、課文注釋來疏通生字詞的習慣。
⑵通過指導學生圈劃詞句、抓住關鍵字詞作點評的過程,使學生在邊讀邊品中體味文中的思想感情。
3、情感與態(tài)度目標:
通過閱讀指導、質(zhì)疑答疑,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感悟他人的關愛。
【教學重點】
品讀文章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句,揣摩人物復雜的心理。
【教學難點】
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指導,引導學生領悟文本思想內(nèi)涵。
【教學課時】
1課時(40分鐘)。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猜測課題
看到“竊讀記”這個課題,你會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交流,傾聽。
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初讀文本
讓學生帶著問題速讀文本。然后回答所提的問題。
教師適當進行閱讀指導。
閱讀、思考、討論。
初步感知全文,獲得總體印象。
三、品讀文本
提問:作者在“竊讀”過程中嘗到了哪些滋味?你是怎么知道的?
(閱讀、思考、討論、朗讀。)
引導學生回歸文本,揣摩描寫人物心理、動作、神情的語句。
四、收束文本
少年的“我”在遍嘗“竊讀”的種種滋味中慢慢長大,在文章的最后,她寫道:“記住,你是吃飯長大;讀書長大;也是在愛里長大的!”為什么這樣說?為什么最后才說?閱讀、思考、討論。
挖掘文章主旨。
五、小結
1、提問:
還有什么問題嗎?
2、你最欣賞文中的哪個句子?
3、用PPT展示學生習作片段,請學生談談自己的讀書感受、質(zhì)疑、討論:
⑴深度閱讀。
⑵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來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帶著思考、帶著體驗離開課堂。
六、布置作業(yè)
1、關于作者的介紹,請學生到班級博客上瀏覽。
2、請學生收集有關讀書的名言警句,發(fā)到班級博客上去,讓大家分享。
3、請學生以《嗜讀記》、《讀書的故事》等題目寫一個有意思的故事。課內(nèi)學習延伸到課外,借助網(wǎng)絡,拓展學習時空。
4、閱讀與寫作結合。
《竊讀記》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正確讀寫“竊讀、炒菜、鍋勺、踮腳、饑餓、屋檐”等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過程與方法】
分析文中的動作描寫和心理描寫,從細致入微的分析中體會作者用詞的精準以及生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竊讀時的復雜滋味,調(diào)動學習積極熱情。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分析動作及心理活動,學習作者竊讀時具體而形象的表達。
【難點】
體會文章主旨,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教學過程
(一)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國著名的作家冰心曾說過:“讀好書,多讀書,讀好書。”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蹦銈兿矚g讀書嗎?(適時引導學生自由交流自己最近讀過的書籍。)
在閱讀中我們不僅能收獲知識、學會思考,而且會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走進女作家林海音回憶少年時獨特的讀書經(jīng)歷的作品——《竊讀記》。
(二)初讀課文,感知“竊讀”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指名學生讀,提示學生標號段落一兩個即可。
2、書籍是有營養(yǎng)的,讀書就是一次次的吸取養(yǎng)分,那么作者有為什么要“竊讀”呢?看到這個題目你還想到什么呢?
(三)再讀課文,研讀“滋味”
1、講一個故事其中往往也蘊含著一種情絲,作者寫“竊讀”表達了這怎樣的情感呢?(用原文概括她的心情)
出示:我很快樂,也很懼怕——這種竊讀的滋味。
2、讀書有千百般滋味,找出文中描寫“竊讀”滋味的句子,思考:作者是如何描寫“竊讀”的?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運用了動作、心理描寫,寫出了讀書過程中的“酸”“甜”“苦”“辣”,表現(xiàn)了作者酷愛讀書。)
(“苦”——“急匆匆”“急切地尋找”“從頭來”“再找一遍”)
(“酸”——“我的腿真酸哪,不得不交替著用一條腿支撐著,有時又靠在書柜旁,以求暫時的休息。”)
(“甜”——①“急忙打開書,一頁,兩頁,我像一匹餓狼,貪婪地讀者”;②“我合上書,咽了一口唾沫,好像把所有的智慧都吞下去了,然后依依不舍地把書放回書架”;③我有時還要裝著走起眉頭,不時望著街心,好像說:“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逼鋵?,我的心里卻高興地喊著:“大些”!再大些?。?/p>
3、作者為什么如此癡迷于讀書?怎樣理解“記住,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
(吃飯能讓身體成長,讀書能獲取精神的養(yǎng)分,讓自己成熟、豁達。)
(四)拓展延伸,理解難點
以自己的生活實際為例,談一談對“你們是吃飯長大的,也是讀書長大的”這句話的理解,并寫下來。(可以結合“長大”這個詞語,深刻體會“飯”是維持生命的食糧,而“書”卻是精神食糧。)
(五)課后作業(yè)
搜集與“讀書”有關的詩句、名人名言,以及小故事。
如: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宋)蘇軾
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jīng)過不知難?!ㄋ危╆懹?/p>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ㄌ疲╉n愈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ㄓ┥勘葋?/p>
《竊讀記》教學設計12
【教材解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鶴崗貨運考試題目
- 2025年萊蕪貨運資格證安檢考試題
- 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上口算紙
- 2025年濟寧道路客貨運輸從業(yè)資格證b2考試題庫
- 2025年焦作道路運輸從業(yè)人員從業(yè)資格考試
- 電焊工入職合同(2篇)
-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聽課評課記錄2(新部編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歷史)
- 2024-2025學年高中英語Module6TheInternetandTelecommunicationsSectionⅤWriting-正反觀點對比類議論文教案含解析外研版必修1
- 企業(yè)年終工作總結報告
- 公司人事部門年終工作總結
- 北師大版小學三年級數(shù)學下冊全冊教案
- DCMM練習題練習試題
- 《工業(yè)化建筑施工階段碳排放計算標準》
- GB/T 33761-2024綠色產(chǎn)品評價通則
- 地下停車場充電樁技術方案建議書
- 幼兒園設施設備安全教育
- 廢舊保溫棉處置合同范例
- 《人工智能簡述》課件
- 《軌道交通工程盾構施工技術》 課件 項目5 盾構隧道防水施工
- 2024年數(shù)據(jù)編織價值評估指南白皮書-Aloudata
- 四川省算力基礎設施高質(zhì)量發(fā)展行動方案(2024-2027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