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_第1頁
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_第2頁
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_第3頁
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_第4頁
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物理化學第十一章finished第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第十一章化學動力學基礎(二)11.1碰撞理論11.2過渡態(tài)理論11.3單分子反應理論11.4分子反應動態(tài)學*11.5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11.6快速反應的測試11.7光化學反應11.8催化反應動力學第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1碰撞理論

簡單碰撞理論

(SimpleCollisionTheory,簡寫為SCT)是計算雙分子反應速率常數(shù)k最早的理論。它借助于氣體分子運動論,把氣相中的雙分子反應看作是兩個分子激烈碰撞的結果。該理論用分子碰撞頻率的概念來解釋并計算k0,但未能從理論上解決計算參量E的問題。第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⑴簡單碰撞理論的基本假設以雙分子反應A+BY(表示所有產(chǎn)物分子)為例。該理論的基本假設(即理論模型):(i)反應物分子可看作簡單的硬球,無內(nèi)部結構和相互作用;(ii)反應分子必須通過碰撞才可能發(fā)生反應;(iii)并非所有碰撞都能發(fā)生反應,相互碰撞的兩個分子——碰撞分子對的能量達到或超過某一定值ε0——稱為閾能時,反應才能發(fā)生,這樣的碰撞叫活化碰撞;(iV)在反應過程中,反應分子的速率分布始終遵守麥克斯韋—玻耳茲曼(Maxwell-Boltzmann)分布。第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碰撞截面,以σAB表示,k——Boltamann常量,μ——A、B分子的折合質(zhì)量,E0稱為摩爾閾能,E0=L0;L——阿佛加德羅常量。簡單碰撞理論的數(shù)學表達式第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⑵分子碰撞圖11-1硬球分子的碰撞截面rAdABdB①碰撞截面如何判斷兩反應物分子相碰了?按硬球模型,如圖11-1所示,可以想象,B分子與A分子相碰時,只要B分子的質(zhì)心落在圖中虛線圓的面積內(nèi),就算B與A相碰了,通常把該區(qū)域稱為碰撞截面,以σAB表示。對硬球分子 dA,dB—分別為分子A與B的直徑。第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摩爾閾能E0與活化能Ea有何關系?由活化能的定義,

,將式(11-6)(11-6)代入,得故得 (11-7)Ea

的數(shù)量級約為100kJ·mol-1,溫度不高時,1/2RT≈2kJ·mol-1

,所以E0≈Ea。因此可用Ea代替E0,但它們的來源和定義并不相同。第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簡單碰撞理論的實踐檢驗

理論與實踐的較大偏離:對一些雙分子氣體反應按簡單碰撞理論k0的計算結果與由實驗測定的結果相比較,僅有個別反應兩者較好的符合;然而多數(shù)反應k0的理論計算值比實驗值偏高好幾個數(shù)量級,甚而高到108倍。第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原因方位因素:真實分子碰撞時傳遞能量需要一定時間,如果相對速率過大,接觸時間過短而來不及傳遞能量,會造成無效碰撞。另外,具有較高能量的真實分子還需要把能量傳遞到待斷的鍵才起反應。如果能量未傳到而又發(fā)生另一次碰撞,則能量可能又傳走,也造成無效碰撞。能量傳遞速率因素:復雜分子待斷鍵附近存在的基團亦有可能起阻擋作用和排斥作用,這也會降低反應的概率。屏蔽作用:假設反應物分子為簡單硬球的處理方法過于粗糙。真實分子一般會有復雜的內(nèi)部結構,并不是在任何方位上的碰撞都會引起反應。例如反應NO2-C6H4-Br+OH-NO2-C6H4-OH+Br-OH-離子必須碰撞到溴代硝基苯上的Br原子端才可能發(fā)生反應。第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把方位因素,能量傳遞速率因素及屏蔽作用綜合在一起,將式(11-6)乘上一個因子P稱為概率因子,即(11-8)

但并未從理論上解決p的計算問題。當然該理論也未解決E0的計算,僅對k0的物理意義有了較為清晰的圖象,即(11-9)

簡單碰撞理論雖然較為粗糙,但它在反應速率理論發(fā)展中所起作用不能低估.該理論的基本思想和一些基本概念仍十分有用,為速率理論的進一步發(fā)展奠定了基礎。第1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2過渡態(tài)理論活化絡合物理論或稱為過渡狀態(tài)理論(TransitionStateTheory,簡寫TST)也叫絕對反應速率理論(AbsoluteReactionRateTheory,簡寫為ART)。該理論抓住了反應過程中,分子系統(tǒng)的勢能不斷改變這一特點,借助于量子力學、統(tǒng)計熱力學以及熱力學方法,提供了從理論上計算兩參量k0及E的可能性。第1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⑴基本概念

設以雙分子反應為例A+BCAB+C反應過程中隨著A,B,C三原子相對位置的改變形成活化絡合物(A…B…C)(過渡狀態(tài)):A+BC(A…B…C)

AB+C把上述反應過程中的A,B和C中全部原子核及電子組成的系統(tǒng)看做是一個量子力學實體,稱之為超分子。

超分子的勢能E與其中各原子的相對位置有關,如圖11-4所示,即E=f(RAB,RBC,θ)當θ=180時(即A分子與BC分子發(fā)生共線碰撞),則E=f(RAB,RBC)BACRABRBC圖11-4超分子的構型第1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求解超分子的薛定諤方程,可得勢能面

[圖11-5(a)(b)中所示的曲面]。圖中r點為反應前系統(tǒng)(反應物A+BC)的能量,p點為反應后系統(tǒng)(產(chǎn)物AB+C)的能量。S點為鞍點。{RAB}{RBC}(b){E}{E}spr{RBC}{RAB}(a)sprii圖11-5勢能面第1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勢能等高線投影圖,如圖11-6{RBC}{RAB}Spr圖11-6等勢能線的上視投影圖00第1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圖11-7為rsp線的側視投影圖。rsp曲線—反應的最低能量途徑;s點—鞍點。εb=εs-εr

—能壘。圖11-7反應的最低能量途徑的側視投影圖。[]r(始態(tài))S鞍點p(終態(tài))εrεsεbAC+BAC+BACB{E}反應坐標第1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說明:(i)反應的最低能量途徑并不是實現(xiàn)反應的唯一途徑,而是實現(xiàn)反應概率較大的途徑;

(ii)設反應沿最低能量途徑(或接近最低能量途徑)進行,當碰撞分子對的能量足以克服能壘的障礙時,就能達到并通過過渡狀態(tài)變?yōu)楫a(chǎn)物分子;當碰撞分子對的能量不足以越過能壘時,必將反彈回來,即回到反應物分子的初始構型;

(iii)從上述途徑的最高點到剛越過最高點之后很小一段區(qū)間內(nèi)的超分子的各相近構型,統(tǒng)稱為活化絡合物,活化絡合物所處的狀態(tài)即為過渡狀態(tài);

(iV)活化絡合物沿反應坐標方向的每次振動均導致它的分解并轉(zhuǎn)化為產(chǎn)物。第1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⑵活化絡合物理論的基本假設基本假設(模型):(i)在制作勢能面圖時采用玻恩—奧本海默近似;

(ii)在勢能面上,凡從反應物區(qū)出發(fā)越過能壘的超分子都可變?yōu)楫a(chǎn)物;

(iii)反應物分子的能量服從麥克斯韋—玻耳茲曼分布,活化絡合物的濃度可按平衡理論來處理;

(iV)超分子逾越能壘的規(guī)律服從經(jīng)典力學,量子效應可以忽略不計。第1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⑶活化絡合物理論的數(shù)學表達式式中,ν——活化絡合物分子AB的振動頻率(單位時間內(nèi)AB的振動次數(shù)),其倒數(shù)1/ν為活化絡合物分子AB

?的平均壽命,q0,AB

?,q0,A,q0,B—分別為能量零點選為零時的分子配分函數(shù),qrc-活化絡合物沿反應坐標的振動配分函數(shù)(下標“rc”表示反應坐標)L—阿佛加德羅常量。E0

?=L0

?,0

?=0,AB

?

-(0,A

+

0,B);0,AB

?

、0,A

、0,B

—分別為AB

?

、A、B選取分子中各原子相距無限遠狀態(tài)的能量為零時的基態(tài)能量。

(11-19)可簡化為式(11-19)中,第1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②活化絡合物理論的熱力學表達式(理想氣體反應) ——分別為由反應物A、B生成活化絡合物分子AB的標準摩爾反應焓、標準摩爾反應熵,標準摩爾反應吉布斯函數(shù)。

在溫度不高時, 。式(11-24)與阿倫尼烏斯公式( )對比,可有(11-26)第1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ART的處理結果給出了指前參量k0的較為清楚的物理意義并可從理論上計算元反應的k0,以及從理論上計算活化能(生成活化絡合物的標準摩爾反應焓)的可能性,這比SCT前進了一步。但應該指出,除了一些簡單的反應系統(tǒng)外,ART在實際應用中還遇到許多困難。第2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3單分子反應理論

單分子反應按照定義應該是一個分子所實現(xiàn)的基元反應,但是一個孤立地處于基態(tài)的反應分子不能自發(fā)地進行反應。實際上為使這類反應發(fā)生,反應分子必須具有足夠的能量,如果反應物分子不是以其它方式(如獲得輻射能等)獲得能量,那只有通過分子間的碰撞來獲得。因此嚴格講它不是單分子反應,而應稱之為準單分子反應。

1922年,林德曼等提出了單分子反應的碰撞理論,認為單分子反應是經(jīng)過相同分子間的碰撞而達到活化狀態(tài)。獲得足夠能量的分子并不立即分解,它需要一個分子內(nèi)部能量的傳遞過程,以便把能量集中到要破裂的鍵上去。因此在碰撞之后與進行反應之間出現(xiàn)一段停滯時間。此時,活化分子可能進行反應,也可能消活化,再變成普通分子。濃度不是很稀時,活化與消活化之間存在平衡。第2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5在溶液中進行的反應均相反應氣相均相反應溶液中的均相反應1.溶劑的籠效應和分子遭遇

溶液中的反應物分子由溶劑分子構筑起的籠所包圍。第2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溶劑的籠效應和分子遭遇

溶液中的反應物分子由溶劑分子構筑起的籠所包圍。ABAB圖11-13籠效應示意圖

反應物分子在籠中振動,振動頻率約為1013s-1,平均停留時間約為10-11s,即每個反應物分子與其周圍溶劑分子經(jīng)歷1013s-110-11s=100次碰撞才能擠出舊籠,但立即又陷入一個相鄰的新籠之中。這稱之為籠效應。

當處在兩個不同的籠中的兩個反應物分子A與B分子沖出舊籠而擴散至同一個新籠中時遭遇在一起稱為遭遇。第2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2.擴散控制的反應和活化控制的反應kDk-D溶液中反應分兩個步驟通過擴散至同一籠中而遭遇;遭遇分子對發(fā)生反應形成產(chǎn)物。有兩種極端情況:(i)對Ea小的反應,如原子、自由基的重合等,反應物分子一旦遭遇就能反應,整個反應由擴散步驟控制;(ii)對Ea相當大的反應,反應步驟的速率比擴散步驟慢得多,整個反應由反應步驟控制,叫活化控制。第2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產(chǎn)物Z的生成速率為而分子對(AB)的濃度變化為于是這是一個二級反應的速率方程,速率系數(shù)為按穩(wěn)態(tài)法處理得由上式,(i)若k1>>k-D,則k≈kD,即反應由擴散步驟控制;(ii)若k1<<k-D

,則,則總反應為活化步驟(反應步驟)控制。第2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溶劑性質(zhì)對反應速率的影響(i)溶劑物理性質(zhì)的影響:產(chǎn)物極性>反應物極性,在極性溶劑中進行有利。(ii)溶劑化的影響:活化絡合物溶劑化強烈,活化絡合物與反應物能量差小,則Ea小,對反應有利。溶劑k(100)/dm3mol-1

s-1己烷0.00018苯0.0058氯苯0.023硝基苯70.1極性增強表10-1溶劑對反應(C2H5)3N+C2H5I(C2H5)4NI的k的影響第2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6催化反應動力學1.催化劑的定義催化劑—存在少量就能顯著加速反應而本身最后并無損耗的物質(zhì)。催化作用—催化劑顯著加速反應的作用。自催化作用—反應產(chǎn)物之一對反應本身起的催化作用。第2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i)均相催化反應物、產(chǎn)物及催化劑都處于同一相內(nèi),即為均相催化,有氣相均相催化,如式中,NO即為氣體催化劑,它與反應物及產(chǎn)物處同一相內(nèi),也有液相均相催化,如蔗糖水解反應是以H2SO4為催化劑,反應在水溶液中進行。2.催化作用的分類第2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ii)多相催化

催化劑為固相,反應物及產(chǎn)物均為氣相,這種氣—固相催化反應的應用最為普遍。此外還有氣—液相、液—固相、氣—液—固三相的多相催化反應。

反應物、產(chǎn)物及催化劑可在不同的相內(nèi)。有氣—固相催化,如合成氨反應。第2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3.催化作用的共同特征⑴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規(guī)律(方向與限度)(i)對rGm(T,p)>0的反應,加入催化劑也不能促使其發(fā)生;(ii)由rGmy(T)=-RTlnKy

(T)可知,由于催化劑不能改變rGmy

(T),所以也就不能改變反應的標準平衡常數(shù);(iii)催化劑不能改變反應的平衡,而Kc=k1/k-1

,所以催化劑加快正逆反應的速率系數(shù)k1及k-1的倍數(shù)必然相同。第3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⑵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為反應開僻了一條新途徑,與原途徑同時進行。

(i)催化劑參與了化學反應,如反應 K為催化劑

A+KAK AK+BAB+K第3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EaE1E2{E}反應坐標圖11-18有無催化劑反應進程中的能量變化E1<EaE2<Ea(iii)新途徑降低了活化能如圖11-18所示,新途徑中兩步反應的活化能E1,E2與無催化劑參與的原途徑活化能Ea比,E1<Ea,E2<Ea。個別能量高的活化分子仍可按原途徑進行反應。(ii)開僻了新途徑,與原途徑同時進行如圖11-18所示。實線表示無催化劑參與反應的原途徑。虛線表示加入催化劑后為反應開僻了新途徑,與原途徑同時發(fā)生。第3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⑶催化劑具有選擇性催化劑的選擇性有兩方面含義:

其一是不同類型的反應需用不同的催化劑,例如氧化反應和脫氫反應的催化劑則是不同類型的催化劑,即使同一類型的反應通常催化劑也不同,如SO2的氧化用V2O5作催化劑,而乙烯氧化卻用Ag作催化劑;第3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其二,對同樣的反應物選擇不同的催化劑可得到不同的產(chǎn)物,例如乙醇轉(zhuǎn)化,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可制取25種產(chǎn)品:第3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4.催化劑的主要類型⑴酸堿催化劑普通酸H+、堿OH-酸堿催化劑凡是能給出質(zhì)子的物質(zhì)叫Brōinsted酸;凡是接受質(zhì)子的物質(zhì)叫Brōinsted堿;凡是能接受電子對的物質(zhì)叫Lewis酸;凡是能給出電子對的物質(zhì)叫Lewis堿。廣義酸堿第3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⑵絡合催化劑

絡合催化(一般為均相催化)是催化劑與反應物中發(fā)生反應的基團直接形成配價鍵構成活性中間絡合物,從而加速了反應。絡合催化劑通常是過渡金屬離子(具有d電子空軌道),而反應物通常是烯烴或炔烴(具有獨對電子或π鍵)二者形成配位絡合物。使乙烯直接氧化成乙醛的反應,是典型的絡合催化反應(i)C2H4+PdCl2+H2OCH3CHO+Pd+2HCl(ii)2CuCl2+Pd2CuCl+PdCl2(iii)2CuCl+2HCl+(1/2)O2

2CuCl2+H2O

總包反應為C2H4+(1/2)O2CH3CHO第3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酶是大分子蛋白質(zhì),也有一些酶分子結構中含有蛋白質(zhì)部分和非蛋白質(zhì)部分。生物體中進行的水解、氧化、轉(zhuǎn)移、加合、異構化等反應均是在各種酶的作用下進行的。⑶酶催化劑

酶催化的主要特點是反應條件溫和(常溫常壓),高效率(量很少)和專一性,多酶系統(tǒng)的協(xié)同作用好等等。酶催化反應機理,最著名的是Michaelis-Menten機理:第3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各種金屬,如Ag、Pd、Pt、Cu、Ni等對一些氧化反應、加氫脫氫反應等有較好的催化活性。⑷金屬及合金催化劑

骨架鎳[skeletonNi,又叫蘭尼鎳(RNi)]催化劑,Ni-Al合金,再用堿(NaOH)把Al溶解掉,制成多孔性的如同海綿狀的骨架結構,形成孔內(nèi)的巨大內(nèi)表面,發(fā)揮著催化活性的作用。RNi的新進展:如加入鉬(Mo)制成合金催化劑,顯著提高了RNi的加氫活性;又如,用雜多酸鹽(如磷鉬酸鹽)改性RNi,則是一類優(yōu)良的羰基選擇加氫的催化劑。骨架金屬家族:如RCo、RCu、RFe、RIr、RRu、RRh、RPt、RPd等。第3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⑸其它類型催化劑

金屬的氧化物催化劑如V2O5、Ag2O、MnO等。

有機金屬化合物催化劑其中最著名的是齊格勒—納塔(Ziegler-Natta)催化劑,如用于乙烯聚合反應,丙烯聚合反應。

高聚物催化劑。第39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5.固體催化劑的組成固體催化劑,通常由以下幾部分組成:主催化劑——具有催化活性的主體。助催化劑——本身無催化活性或活性很少,但加入之后可提高主催化劑的活性或延長主催化劑的壽命等。載體——對主催化劑及助催化劑起承載和分散作用。載體往往是一些天然的或人造的多孔性物質(zhì),如天然沸石、硅膠、人造分子篩等。第40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催化劑的活性

—其加快反應速率能力的大小。催化劑的壽命、中毒與再生:

活性中心

—固體催化劑表面具有催化能力的活性部位,它占整個催化劑固體表面的很少部分。活性中心往往是催化劑的晶體的棱、角、臺階、缺陷等部位,或晶體表面的游離原子等。反應系統(tǒng)中某些雜質(zhì)的存在往往會使催化劑中毒,分為暫時中毒和永久中毒兩類:催化劑的使用具有一定時間,從誘導期成熟期衰減期即為催化劑的整個壽命。催化劑的活性與活性中心:暫時中毒可以通過一定的辦法再生恢復其活性,而永久中毒則不能再生。第41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11.7光化學反應1.光與光化學反應光量子一個光子的能量:1mol光量子能量:(11-28)光化學反應:由于吸收光量子而引起的化學反應稱為光化學反應。例如基態(tài)激發(fā)態(tài)(活化分子)初級過程次級過程光的波粒二象性可見光及紫外光無效的光:紅外輻射能激發(fā)分子的轉(zhuǎn)動和振動;X射線則可產(chǎn)生核或分子內(nèi)層深部電子的躍遷。有效的光:對光化學反應波動性電磁輻射(波長λ、波數(shù)=1/,頻率=c/;粒子性光量子流。第42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熱化學反應或稱為黑暗反應

活化能靠分子熱運動的相互碰撞來積聚。其反應速率對溫度十分敏感;光化學反應

光子提供活化能,對溫度不敏感。速率與光的強度有關,可用一定波長的單色光來控制其反應速率。2.光化學基本定律及量子效率⑴光化學基本定律光化學第一定律:只有被系統(tǒng)吸收的光才可能產(chǎn)生光化學反應。光化學第二定律:在初級過程中,一個光量子活化一個分子。光化學反應與熱化學反應比較:第43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⑵光化學的量子效率為了衡量一個光量子引致指定物理或化學過程的效率,在光化學中定義了量子效率:(11-29)多數(shù)光化學反應的量子效率不等于1。第44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初級過程反應物分子吸收光量子后,由基態(tài)被激發(fā)至激發(fā)態(tài);3.分子的光物理過程與分子的光化學過程⑴分子的光物理過程

次級過程可能有一部分激發(fā)態(tài)分子還來不及發(fā)生化學反應便失活而回到了基態(tài),分子的失活可能又將能量以光的形式放出,或與周圍分子碰撞而把能量傳走,這即是分子的光物理過程。第45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i)輻射躍遷S1S0+h(熒光)T1S0+h(磷光)即發(fā)生在多重度相同的態(tài)之間的輻射躍遷叫熒光,發(fā)生在多重度不同的態(tài)之間的輻射躍遷叫磷光。一般服從一級動力學規(guī)律。

(ii)無輻射躍遷S1

T1(系間過渡)

在多重度不同的態(tài)之間的無輻射躍遷叫系間過渡。

(iii)分子間傳能激發(fā)態(tài)分子亦可通過分子間的傳能,即分子與分子,分子與器壁的碰撞而無輻射地失活,稱為淬滅。

處于電子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具有很大的過剩能量,這有利于化學反應的發(fā)生;但這些高能分子壽命很短,經(jīng)常在化學反應未發(fā)生之前就失去激發(fā)能而回到基態(tài)分子的失活。分子的失活可有三種方式:第46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以上三種分子的光物理過程可用圖11-17示意表示。圖11-17

受激分子的光物理過程S1熒光光吸收振動能級系間過渡S0T1表示輻射表示非輻射磷光第47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

處于電子激發(fā)態(tài)的分子的能量很高,在發(fā)生分子光物理過程的同時,亦可有一部分分子會發(fā)生分子的光化學過程。⑵分子的光化學過程光化學過程包括光解離光重排光異構化光聚合或加成光合作用光敏反應第48頁,共59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日光敏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