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_第1頁
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_第2頁
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_第3頁
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_第4頁
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熱涼血藥的學習教案第1頁/共45頁

含義:凡具有清熱涼血作用,治療營分、血分實熱證的藥物,稱清熱涼血藥。特點:1、性味甘、苦、咸、寒,多歸心﹑肝經(jīng)(胃、腎)。入血分,有清營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用于熱入營血和陰液不足之陰虛發(fā)熱和熱性病后期,熱傷津之液熱早涼等證。2、溫熱病,熱邪未入營血者,不宜過早使用,性質(zhì)滋膩,故濕熱證、脾胃虛弱,大便溏瀉者忌用。第2頁/共45頁

生地黃

第3頁/共45頁

藥材鮮地黃

藥材生地黃第4頁/共45頁處方用名:生地、懷生地、酒生地、焦生地、生地炭。性能:甘、苦、寒、歸心、肝、腎經(jīng)。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苦寒清熱而瀉火甘寒多汁而陰,以清降為功歸心肝入血分能清熱瀉火而涼血入腎經(jīng)能補真陰養(yǎng)血滋陰而燥,故有諸功。第5頁/共45頁應用:熱入營血,身熱發(fā)斑

1、用于溫熱病熱邪熱病后期,低熱不退內(nèi)侵迫血外溢,傷陰所致,用生地清熱涼血而養(yǎng)陰。如清營湯(生地、犀角、丹參、玄參、連翹、麥冬、竹葉卷心、黃連、銀花)水煎服。治身熱發(fā)斑?;蚯噍秣M甲湯(生地、青蒿、鱉甲、知母、花粉、丹皮、骨皮等)水煎服。治熱病后期。低熱不退。第6頁/共45頁

吐血衄血2、用于血熱妄行證熱入血崩漏便血分迫血妄行所致,用生地清熱涼血。如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丹皮、赤芍)或四生丸(生地、側柏、荷葉、艾葉)水煎服。第7頁/共45頁

口渴多飲3、用于熱病傷津內(nèi)熱消渴用生地生腸燥便秘津養(yǎng)陰止渴之功而治之。如鮮生地汁、黃連細粉沖服,治熱病口渴。或益胃湯(生地、麥冬、沙參、冰糖)亦可用玉液湯玉泉散等方治口渴心煩或消渴證。用增液湯(生地、玄參、麥冬)治腸燥便秘之證。第8頁/共45頁

頭暈耳鳴4、用于陰虛陽亢證骨蒸夜熱用生地清熱滋目眩心悸補心肝腎之陰液,如生地、牡蠣、麥冬、知母、地骨皮等水煎服。驗方:治高熱痙攣:鮮生地100g,韭菜少許絞汁,溫開水沖服。

第9頁/共45頁鮮生地--寒涼多汁,苦重于甘,偏涼血瀉火,治熱盛血溢。干生地——甘重于苦,長于滋陰降火,治血虛有熱,骨蒸勞熱。生地焦生地——(砂仁、姜汁共炒)防止膩膈傷胃,生痰助濕。酒生地——清上焦頭目之熱邪,治赤目咽腫。生地炭——偏涼血止血,治各種出血證。用量:9—15—30g,入湯劑。第10頁/共45頁使用注意:脾虛濕盛、腹?jié)M便溏者忌用??傊馗屎|(zhì)滋潤,苦寒清熱,能涼血滋陰,為常用的涼血養(yǎng)陰藥,尤能清解心、肝、血之邪熱,兼入腎經(jīng)而滋補腎陰,故凡溫熱病邪入營血,熱傷陰液及血熱妄行之出血證均為主治。歌訣:生地心肝腎經(jīng)主產(chǎn)河南懷慶清熱養(yǎng)陰生津又治血熱妄行第11頁/共45頁※玄參《本經(jīng)》中品第12頁/共45頁處方用名:黑玄參、浙玄參。性能:甘、苦、咸、寒,歸肺、胃、腎經(jīng)。清熱涼血,瀉火解毒,滋陰。苦寒清降歸肺胃經(jīng)走氣分以瀉以涼潤清降為用火解毒。以解毒散結為功甘寒清潤入腎經(jīng)滋腎陰而生水制火。咸寒軟堅則清熱解毒而散結聚,故有諸功。以解毒滋陰散結為主要特點。

第13頁/共45頁應用:身熱口干1、用于溫熱病熱入營血之證斑疹隱隱神昏譫語腸燥便秘用玄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之功而治之。如清營湯、化斑湯。治熱入心包之神昏發(fā)斑?;蛟鲆簻ㄐⅰ⑸?、麥冬)治腸燥便秘。第14頁/共45頁

咽喉腫痛2、用于熱毒聚結證瘰疬痰核用玄參清熱癰腫瘡毒解毒以散結聚,如玄參解毒湯(玄參、梔子、黃芩、桔梗、甘草、荊芥、生地、葛根)。玄麥甘桔湯治咽腫。消瘰丸(玄參、牡蠣、大貝、夏枯草)治瘰疬痰核。玄參化毒湯(玄參、二花、連翹、大貝)治瘡癰。大玄參湯治肺癰(玄參、桔梗、二花、貝母、百合、白及)水煎服,一日一劑。第15頁/共45頁3、用于陰虛發(fā)熱,勞嗽咳血-用玄參以滋陰降火,如百合固金湯(玄參、百合、貝母、桔梗、甘草、生地、熟地等)此外:治脫骨疽(血栓閉塞性脈管炎)如四妙勇安湯(玄參、二花、當歸、甘草)水煎服。用量用法:9-15-30g,大量60-120g水湯劑。生地與玄參均為甘寒之品,均可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但二者又有區(qū)別:第16頁/共45頁玄參--解毒降火力強,功善宣毒散結主瘡癰咽腫,清熱涼血瘰疬、痰核等。養(yǎng)陰生津生地--滋陰生津效果好,又能止血,主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均主溫熱病熱入營血之身熱口干,斑疹隱隱,神昏腸燥,消渴多飲諸證。第17頁/共45頁

牡丹皮《本經(jīng)》上品第18頁/共45頁

牡丹皮第19頁/共45頁處方用名:丹皮、粉丹皮、刮丹皮、鳳丹皮、丹皮炭。性能:苦、辛、香、微寒、歸心、肝、腎經(jīng)。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退虛熱,消癰。特點:以清散為功。雖寒而不凝瘀,雖辛而不過散,辛而能走,寒而能守,走守相濟以治血分瘀熱等證。第20頁/共45頁應用:吐血衄血1、用于血熱妄行證用牡丹皮以清熱病發(fā)斑熱涼血,如犀角地黃湯(犀角、生地、丹皮、赤芍)水煎服。陰虛內(nèi)熱2、用于陰虛證骨蒸潮熱用牡丹皮以清退虛熱,

夜熱早涼如青蒿鱉甲湯(丹皮、生地、青蒿、骨皮等)

第21頁/共45頁

經(jīng)閉痛經(jīng)

3、用于血瘀證癥瘕積聚用丹皮清熱活血散瘀跌打損傷之功而治之。如桂枝茯苓丸(丹皮、桂枝、茯苓、桃仁)或丹皮、桃仁、紅花、劉寄奴、丹參等水煎服治經(jīng)閉痛經(jīng)?;虻て?、紅花等同用治傷痛。4、用于腸癰及瘡毒--用丹皮祛瘀清熱,如大黃牡丹湯(丹皮、大黃、桃仁、冬瓜仁、芒硝)治腸癰,或丹皮、二花、連翹、公英、地丁等治瘡癰。此外:還用于經(jīng)前發(fā)熱,五心煩熱等。第22頁/共45頁

生用--清熱涼血,丹皮酒炒--活血,炒炭--止血。用量用法:6--12克入湯劑。注意:月經(jīng)過多、孕婦慎用??傊旱てぜ热荒苋胙鍩峄觯稚魄逋戈幏址?,故熱入營血之吐衄、斑疹或陰虛內(nèi)熱、低燒不退及血瘀證均可使用。

第23頁/共45頁

赤芍《本經(jīng)》中品第24頁/共45頁

赤芍第25頁/共45頁性能:苦,微寒,歸肝經(jīng),清熱涼血,祛瘀止痛,功同丹皮,導瘀力較強,以清、散、瀉為主要功用。應用:1、血熱妄行證--如犀角地黃湯。2、血瘀證--清熱導瘀,如少腹逐瘀湯。3、瘡癰及目赤腫痛--如赤芍、二花、連翹等。第26頁/共45頁丹皮--偏于清熱,既清血分之實熱,又退血分之虛熱,主陰虛發(fā)熱,

夜熱早涼,退無汗之清熱涼血骨蒸?;钛嗌郑L于活血止痛,既能活血祛瘀,又能導瘀下行。瘡癰瘀血諸痛,目赤腫痛。

均主血熱證,血瘀諸證。第27頁/共45頁

水牛角性能:苦、寒,歸心、肝經(jīng)。清熱涼血,解毒定驚。主治溫熱病熱入營血諸證及瘡癰腫毒等。第28頁/共45頁

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治熱盛血熱,疹出不暢色紫等。外用治瘡癰、濕疹,燒傷等如生肌玉紅膏。第29頁/共45頁

第5節(jié)清退虛熱藥特點:1、性味苦、甘、寒(較輕)歸肝、腎經(jīng),以清除虛熱為主。

2、適應于溫熱病后期,熱傷津液的口燥、咽干、夜熱早涼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長期出現(xiàn)的午后潮熱,手足心熱,面色潮紅,盜汗和骨蒸勞熱證。第30頁/共45頁

青蒿《本經(jīng)》第31頁/共45頁性能:苦、辛、香、寒,歸肝、膽經(jīng).

清退虛熱,截瘧,解暑??嗪畾w肝經(jīng)以清血分之熱。以清散為功.辛寒入膽經(jīng)以清散少陽之熱。氣香清散又能清解暑熱之邪故有清退虛熱、截瘧、解暑之功。第32頁/共45頁應用:陰虛發(fā)熱1、用于虛熱證骨蒸潮熱素體火旺水不制火手足心熱夜熱早涼-熱性病后期熱邪傷陰用青蒿以清退虛熱,如秦艽鱉甲湯(青蒿、秦艽、鱉甲、地骨皮、知母、柴胡、烏梅、當歸)治陰虛發(fā)熱,五心煩熱脈細數(shù)。或青蒿鱉甲湯(青蒿、知母、生地、丹皮等)治熱病后期發(fā)熱。第33頁/共45頁亦可用青蒿60g、豬膽汁一枚、杏仁10g、水煎空腹溫服治骨蒸?;蚯噍?00g,熬膏,人參、麥冬各30g,研細為丸,治虛勞盜汗等。2、用于瘧疾寒熱--邪入少陽,往來寒熱用青蒿入陽以截之,青蒿500g,摻水搗汁,內(nèi)服(發(fā)前3小時服)或蒿芩清膽湯(青蒿、黃芩、半夏等)單方:5月初五天未明時采青蒿陰干200g,桂心30g為末。末發(fā)煎,黃酒沖服,每次9g第34頁/共45頁3、外感暑熱,發(fā)熱頭痛、脈數(shù)--暑熱犯表所致,用青蒿清散解暑之功而治之。如青蒿、二花、連翹、荷葉等水煎服。單方:1、治衄血:青蒿30g,搗汁內(nèi)服,藥渣塞鼻極驗。2、治蜂螫傷,青蒿嚼碎,外敷即安。總之:青蒿以清散為用,為除蒸截瘧之必品。用量:10—15—20g入湯劑。第35頁/共45頁

地骨皮《本經(jīng)》上品第36頁/共45頁性能:甘、寒、歸肺、肝、腎經(jīng)。涼血除蒸,清瀉肺熱,止血。歸肺經(jīng)能上清肺熱而滋水之上源清降之中入腎經(jīng)能下滋腎水以壯水之下源兼有補性邪熱祛真陰復骨蒸自退,肺火除熱不灼津則喘咳自平。入肝經(jīng)走血分又有涼血止血之功為除蒸退虛熱的要藥。故有諸功。第37頁/共45頁應用:1、骨蒸潮熱盜汗陰虛火旺,陰津被傷,

2、肺熱咳嗽喘息火邪型金水不制火所致,取本品清熱養(yǎng)陰以上清肺金,下滋腎水,陰生火去??却钦糇杂?。如地骨皮湯(骨皮、鱉甲、知母、銀胡、秦艽、貝母、當歸)水煎服治骨蒸。或瀉白散(骨皮、桑皮、粳米、甘草)治咳喘。第38頁/共45頁2、用于血熱妄行之吐血、衄血-用本品以清熱涼血如地骨皮、側柏葉、白茅根、大小薊等,水煎服。此外,用于消渴證,崩漏等證。用量:10-15g、入湯劑。地骨皮-偏于滋陰抑陽,清氣分熱熱,退有汗之骨蒸。清退虛熱又可清泄肺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