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合肥市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實施導則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了加強建筑工程質量管理,提高住宅工程質量和品質,限制住宅工程質量通病的發(fā)生,規(guī)范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以下簡稱通病防治)工作,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依據有關法律、法規(guī)及規(guī)范標準等規(guī)定,結合本市實際,制定本實施導則。其次條本實施導則適用于本市行政區(qū)域內新建、改建、擴建的住宅工程(含公寓樓、商住樓等)。第三條本實施導則結合本地區(qū)住宅工程質量實際,對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縫、滲漏等質量通病進行有效的預防和限制。第四條在住宅工程的設計、施工和監(jiān)理等建設過程中,除執(zhí)行本實施導則外,還應執(zhí)行國家現行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范和工程技術標準等的規(guī)定。其次章基本規(guī)定第五條工程建設各質量責任主體應按各自職責履行本實施導則的規(guī)定。第六條施工圖審查機構應重視審查通病防治的設計措施,并將其列入審查重點。第七條工程質量監(jiān)督機構應依據本實施導則規(guī)定,加大對住宅工程質量的監(jiān)管力度,特殊要加大對經濟適用房、舊城改造回遷房以及城鄉(xiāng)結合部商品房等工程的設計和施工質量的監(jiān)管力度。對工程建設各方違法違規(guī)降低住宅工程質量的行為,要嚴格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進行懲罰。第三章參建各方責任主體的管理措施第八條建設單位(一)應當貫徹執(zhí)行實施導則,制定保證工程質量的相關措施。(二)定期召開會議,協(xié)調和解決質量通病防治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三)必需保證住宅工程建設的合理工期、造價和住宅設計標準;不得擅自變更已審查批準的施工圖設計文件;建設單位如對施工圖設計提出工程經濟限制性指標時,必需結合工程實際狀況并具有充分依據;不得將門窗、防水等工程肢解發(fā)包。第九條設計單位(一)應嚴格執(zhí)行國家有關強制性標準規(guī)范、規(guī)定,強化各專業(yè)協(xié)調協(xié)作,對簡單產生質量通病的部位和環(huán)節(jié),進行深化細致的設計;在住宅工程設計中應當按本實施導則落實相應的設計措施。(二)將通病防治的設計措施和技術要求向相關單位進行設計交底。(三)住宅結構在規(guī)定的設計運用年限內必需有足夠的牢靠性,住宅地基基礎應滿意承載力穩(wěn)定性要求,地基變形應滿意規(guī)范規(guī)定的允許值。樁基及處理后的地基應進行承載力的檢驗。設計文件中應注明二次裝修承載限制值。第十條施工單位(一)在圖紙會審時應將不符合本實施導則的狀況剛好告知設計單位,由設計單位進行變更。(二)針對工程實際狀況,施工單位應仔細做好施工組織設計,落實設計圖紙會審中保證施工質量的技術措施,對簡單產生空鼓、開裂、滲漏等質量通病的部位提出并實行相應的技術保障措施,必需將本實施導則規(guī)定的內容納入施工組織設計,經監(jiān)理部門審查、建設單位批準后實施。(三)做好原材料、構配件和工序質量的報驗工作。在采納新材料時,除應有產品合格證、有效的新材料鑒定證書外,還應進行必要檢測。住宅結構運用的材料,必需符合《住宅建筑規(guī)范》(GB50368-2005)的要求。(四)專業(yè)分包單位應提出分包工程的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由總包單位核準、監(jiān)理部門審查、建設單位批準后實施。(五)工程完工后,總包單位應記錄、收集和整理質量通病防治的相關資料,仔細編寫《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內容總結報告》。第十一條監(jiān)理部門(一)應依據本實施導則,審查施工單位供應的施工組織設計,提出具體要求和監(jiān)控措施,并針對工程的具體狀況將住宅工程結構質量、運用功能作為監(jiān)理工作的限制重點,并列入《監(jiān)理實施細則》中。(二)應將通病防治列入工程檢查驗收內容,仔細做好隱藏工程和工序質量的驗收,工序質量驗收不合格的,不得進行下道工序。(三)按有關規(guī)定做好旁站監(jiān)理和見證取樣工作,特殊是要做好廁浴間蓄水、屋面淋水試驗、結構裂縫限制及外墻保溫隔熱等重要運用功能的檢查工作。(四)配備常規(guī)的便攜式檢測儀器,加強對工程質量的巡察和平行檢驗,發(fā)覺問題剛好處理。(五)工程完工后,應將住宅工程質量通病防治工作總結納入竣工評估報告中。第四章砌體裂縫防治技術措施第十二條設計措施(一)住宅結構不應產生影響結構平安的裂縫。溫度變形縫應按《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03-2001)及《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02)要求進行設置,當采納有效措施后,可適當放寬。(二)底層窗臺下墻體灰縫內設置三道焊接工件網片或2?8mm鋼筋伸入墻體不小于600mm;或在窗臺標高處設置鋼筋混凝土板帶,板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小于C20,厚度不小于80mm,縱向配筋不宜少于3?8mm,嵌入窗間墻內不小于600mm;房屋兩端頂層砌體沿高度方向應設置間隔不大于500mm的配筋砌體,或墻體內適當增設構造柱。(三)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輕質墻體,應增設間距不大于3m的構造柱,每層墻高的中部增設厚度為12Omm與墻體同寬的鋼筋砼混凝土腰梁,砌體無約束的端部必需增設構造柱,預留的門窗洞口應實行鋼筋混凝土框加強。(四)頂層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不應低于M7.5。(五)鋼筋砼陽臺欄板、扶手鋼筋必需與結構墻體有牢靠拉結措施,拉結筋必需予埋;金屬欄桿、扶手,必需與結構墻體有牢靠的錨固措施。(六)門垛或窗間墻小于360mm時必需采納鋼筋混凝土澆筑。(七)重質墻體應設置在梁體中部,不宜干脆布置于板上,否則應在梁板設計時實行牢靠的措施。(八)在兩種不同材料交接處,應采納寬度≥300mm、1mm厚鋼板網(網眼尺寸不小于10mm×10mm)抹灰或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聚合物砂漿加強帶進行處理,加強帶與各基體的搭接寬度不應小于150mm。頂層粉刷砂漿中宜摻入抗裂纖維。(九)設置磚砌女兒墻的平屋面工程、構造柱及其拉結筋應按規(guī)定設置;女兒墻根部應設高度≥250mm的鋼筋混凝土防滲反梁。女兒墻頂應設高度≥60mm的鋼筋混凝土壓頂。躍層退臺部位應有預防開裂的構造措施。(十)水電管線布線設計時,應避開對墻體的減弱,并應與結構專業(yè)親密協(xié)作。第十三條施工措施(一)磚在砌筑前必需提前澆水潮濕(除冬季施工有規(guī)定外),確保在砌筑時含水率達到10%-15%。(二)砌筑砂漿應采納中砂,嚴禁運用細砂和混合粉。(三)砌體應灰縫飽滿密實、組砌方法正確、接槎規(guī)范、拉接筋敷設符合要求(砌體質量限制等級為B級)。(四)砌筑砂漿應隨拌隨用,嚴禁在砌筑現場加水二次拌制。(五)填充墻應分二次砌筑(即在1.4m處、1.4m以上分二次砌筑,應留置不少于5~7天的間歇期)。填充墻砌至接近梁底、板底時,應留有30~80mm的空隙,用細石混凝土加膨脹劑塞實,若實行梳磚補砌時,對雙側和中部三角空隙應用預制混凝土塊填塞、補砌應留置不少于7天的間歇期或在結構驗收后進行。(六)灰砂磚、粉煤灰磚、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宜采納專用砌筑砂漿砌筑。(七)頂層框架填充墻不宜采納灰砂磚、粉煤灰磚、混凝土空心砌塊、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等材料;當采納上述材料時,墻面應實行滿鋪鋼絲網粉刷等必要的措施。(八)砌體結構坡屋頂臥梁下口的砌體應砌成踏步形。(九)砌體結構砌筑完成后宜30d后再抹灰,并不得少于20d。(十)框架柱間填充墻拉結筋應滿意磚模數要求,不得折彎壓入磚縫。(十一)填充墻與框架柱交接處,應用20mm×20mm木條預先留縫,在加貼網片前取出木條澆水潮濕,干燥后再用1:3膨脹水泥砂漿嵌實。(十二)當門窗洞口上至梁底距離小于200mm時,門窗過梁應與結構梁整澆。(十三)上料口、過人洞封堵時,頂端應采納細石混凝土加膨脹劑填實。(十四)嚴禁在承重砌體上開鑿橫槽;嚴禁在已砌筑完成的門垛、窗間墻上開鑿線管槽和接線盒孔洞;如設計上有布置的,必需在砌筑時預埋或留置孔槽。在砌體上開槽時應采納機械切割;管道埋設完畢后,回填應采納適當材料,填封密實堅固,抹灰層應設置金屬網。(十五)配電箱預留洞上的過梁,應在其線管穿越的位置預留孔槽,不得事后打鑿。消防箱、配電箱、開關箱等背面的抹灰層應采納防止開裂的措施。(十六)冬期施工的外墻除應符合相關規(guī)范要求外,還應滿意以下要求:1.砌筑工程的冬期施工應優(yōu)先選用外加劑法,且宜將砂漿強度等級按常溫施工的強度等級提高一級。圍護外墻不宜冬期施工,如因特殊狀況,應有相應保溫措施。2.拌合砂漿應采納兩步投料法,水溫不得超過80℃(一般40℃為宜),砂漿出罐溫度不得超過40℃,運用溫度不應低于5℃。3.拌制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塊;砌筑時不準隨意往砂漿內加熱水,砂漿應隨拌隨用,不應積存,以免凍結降低砌體強度。4.磚在砌筑前,應清除冰霜,遇水浸泡后受凍的磚不能運用;砂漿宜采納一般硅酸鹽水泥拌制;石灰膏應防止受凍,如遭凍結,應經溶化后,方可運用;拌制砂漿用的砂,不得含有冰塊。5.砌體工程施工時,砂漿稠度應適當加大,一般可限制在約10-12mm;視氣溫柔日照狀況,砌體用磚塊可少量澆水潮濕,澆水不宜過多,且隨澆隨用,磚表面不得有游離水。在氣溫低于、等于0℃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需增大砂漿稠度。砌筑時應留意砌體與砂漿的擠揉。6.冬期施工中,應調整作息時間,砌筑在日出后兩小時進行,日落前兩小時休工,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2m,做好覆蓋保溫工作。7.冬期施工砂漿試塊的留置,除應按常溫規(guī)定要求外,尚應增加不少于1組與砌體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塊,測試檢驗砂漿強度。8.外墻面施工操作環(huán)境溫度不應低于5°C。第五章鋼筋混凝土現澆梁板裂縫防治技術措施第十四條設計措施(一)住宅的建筑平面有凹口及洞口時,凹口、洞口周邊樓板的配筋宜適當加強。當樓板平面形態(tài)不規(guī)則時,宜設置梁使之形成較規(guī)則的平面;大小房間尺寸懸殊的小板、頂層端頭板應采納雙層雙向配筋,即上部負筋在本跨拉通布置。柱邊角部板上部負筋長度應從柱邊起算。剪力墻部位板負筋宜適當加強。(二)二層、屋面平面的負筋應有相當于1/2負筋面積的鋼筋縱向貫穿。平面縱向較長的建筑物應每層勻稱布置不少于三開間的雙層筋,或通長布置相當于1/3負筋面積以上的貫穿鋼筋。(三)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以下簡稱現澆板)的設計厚度一般不應小于120mm(廚房、浴廁、陽臺板不得小于90mm)。樓板厚度≥160mm時,跨中上部鋼筋應將支座1/2負筋面積拉通,或另設?8@200mm鋼筋網并與支座負筋搭接。(四)平面橫向尺寸變更大的開間、屋面及建筑物兩端單元中的現澆板應設置雙層雙向鋼筋,鋼筋間距不宜大于100mm,直徑不宜小于8mm。外墻陽角處應設置放射形鋼筋,且不應少于7?10,長度應大于板跨的1/3,且不得小于1.5m,圈梁轉角處應增加2Φ12轉角筋。同時,應加強屋面保溫隔熱措施。(五)在現澆板斷面急劇變更處、開洞減弱處等易引起收縮應力集中處,鋼筋間距不應大于150mm,直徑不應小于8mm,并應在板的上表面布置縱橫兩個方向的溫度收縮鋼筋。溫度收縮鋼筋在板的上、下表面沿縱橫兩個方向的配筋率均不應小于截面積的0.15%。(六)除底層框架結構外,外墻轉角處構造柱的截面積不宜大于240mm×240mm,與樓板同時澆筑的外墻圈梁,其截面高度不宜大于300mm。(七)現澆板砼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否則必需有削減混凝土收縮的設計措施。(八)住宅長度大于40m時,宜在樓板中部設置后澆帶。后澆帶兩邊應設置加強鋼筋。超長結構應進行溫度變形分析,板內配筋沿超長方向的間距不>150mm,并實行其他有效措施削減溫度應力產生的影響。(九)陽臺及外走廊、檐口等欄板長度大于等于6m時,分布筋間距不大于200mm。超過12m后,分布筋間距不大于150mm。(十)預埋管線不應集中通過樓板,應分散布置。結構設計中對予埋管線較集中的板應實行板中、板上錯開布置,不應重疊布置,且預埋管線在同一位置重疊不得超過兩層。(十一)主次梁間附加筋的設置除應滿意計算外,尚應明確如何識別主次梁,以避開施工出錯?;炷亮貉顟跐M意規(guī)范要求的基礎上宜適當加強。第十五條施工措施(一)圖紙會審時,施工單位應當將設計不當引起的鋼筋過密、管道過密、構造措施不當等狀況以書面形式向設計單位提出改進看法。(二)現場應有特殊狀況下的混凝土施工應急預案和措施(如停電、預拌混凝土供應中斷時的處置措施)。(三)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必需編制混凝土施工方案,實行控溫措施并據此進行施工技術交底。施工方案應依據人員、設備的配置等狀況編制,并規(guī)定混凝土的凝聚時間、混凝土的供應安排、混凝土的坍落度等具體要求,同時,施工堆載應進行限制。(四)混凝土原材料的質量限制1、水泥的質量限制(1)水泥進場時,必需附有水泥生產廠的質量證明書;對進場的水泥應檢查核對其生產廠名、品種、標號、包裝(或散裝倉號)、重量(對袋裝水泥應隨機抽取20袋,水泥總重量不得少于1000kg)、出廠日期、出廠編號及是否受潮等,做好記錄并按規(guī)定實行試樣,進行有關項目的檢驗。嚴禁運用過期、變質水泥。(2)水泥的檢驗結果如不符合標準規(guī)定時,應剛好向水泥供應單位查明狀況,確定處理方案:如該批水泥已經運用,應查清該批水泥的運用狀況(運用日期、應用該批水泥拌制的混凝土的強度、澆筑的結構部位和所生產的制品等),并依據水泥質量狀況確定處理方案。(3)進場水泥的貯放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散裝水泥宜在專用的倉罐中貯放;不同品種和標號的水泥不得混倉,并應定期清倉;散裝水泥在庫內貯放時,水泥庫的地面和外墻內側應進行防潮處理;袋裝水泥應在庫房內貯放,庫房地面應有防潮措施;庫內應保持干燥,防止雨露侵入;堆放時,應按品種、標號、出廠編號、到貨先后或運用依次排列成垛,堆垛高度不超過12袋為宜;堆垛應至少離開四周墻壁200mm,各垛之間應留置寬度不小于700mm的通道;當限于條件,露天堆放時,應在距地面不少于300mm的墊板上堆放,墊板下不得積水,水泥堆垛必需用苫布覆蓋嚴密,防止雨露侵入。2、砂、石的質量限制(1)配制混凝土時宜優(yōu)先選用Ⅱ區(qū)砂;當采納I區(qū)砂時,應提高砂率,并保持足夠的水泥用量,以滿意混凝土的和易性;當采納Ⅲ區(qū)砂時,宜適當降低砂率,以保證混凝土強度。當砂顆粒級配不符合上述要求時,應實行相應措施,經試驗證明能確保工程質量,方允許運用。對于泵送混凝土用砂,應選用中砂。(2)現澆板的混凝土應采納中砂,在滿意和易性的前提下,宜降低砂率。泥塊含量不得大于1%,含泥量不大于3%。(3)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大于或等于C30時碎石或卵石中的針、片狀顆粒含量應≤15%;當混凝土強度等級小于C30時,碎石或卵石中的針、片狀顆粒含量應≤25%。(4)粗骨料(石子),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最小尺寸的1/4且不得超過鋼筋間距的3/4;對于實心板,最大粒徑不得超過構件最小尺寸的1/3且不得超過40㎜。(5)砂、石在運輸與貯存時不得混入能影響混凝土正常凝聚與硬化的有害雜質,并應防止將水泥及摻合料等混入;當運輸工具交替裝運其它物質(如鍛燒白云石、石灰、煤炭、化工原材料等)時,應留意清掃運輸工具,勿使混入有害雜物;堆放的場地應平整、排水通暢,宜鋪筑混凝土地面。(五)混凝土選用的外加劑必需是經過國家、部委或省、自治區(qū)、直轄市級有關部門鑒定批準生產的產品,確保混凝土外加劑的質量;選用外加劑時應依據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條件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協(xié)作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綜合考慮,確定選用外加劑的品種,并應經過試驗確定其摻量。預拌混凝土應采納減水率高、分散性能好、對混凝土收縮影響較小的外加劑。(六)預拌混凝土必需做好試配,每立方米粗骨料的用量不少于1000kg、水泥用量應限制在270~450kg,粉煤灰的摻量不應大于15%;水灰比應限制在0.4~0.5;C30及以下混凝土石子用量不得少于1350kg/m3(現澆板限制用水量不大于180kg/m3)。(七)檢測機構、混凝土供應商提出的混凝土性能指標和相關生產技術資料應當齊全。(八)混凝土進入澆筑現場時應按檢驗批檢查入模坍落度,高層住宅不宜大于180mm,其它住宅不宜大于150mm。(九)嚴格執(zhí)行混凝土施工協(xié)作比,預拌混凝土嚴禁現場加水,變更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坍落度。(十)支撐模板的選用必需經過計算。嚴禁在虛土上支撐。上層支撐同下層支撐應在同一垂直線位置上,邊支撐立桿與墻間距不得大于300mm,中間不宜大于800mm。盡量運用鋼管支撐,層高大于4m時必需采納鋼管支撐;運用木支撐時,尾徑不得小于60mm,間距不得大于800mm,橫向拉桿不得少于兩道;層高大于3m時須增加拉桿,木模支撐不得二次接長,不得運用斜撐;模板標高限制在﹢2mm,平整度限制在±2mm,板縫限制在2mm以內,并用膠帶貼縫;依據工期要求,配備足夠數量的模板;側模拆模應限制在混凝土澆筑完畢48小時后,底模按規(guī)范和設計要求拆模。拆除支撐的樓板作為上部支撐的支承面時,應對樓板的強度、撓度、裂縫進行驗算;后澆帶兩側的支撐拆除時間應符合設計文件的要求;設計文件無明確要求時,應待后澆帶閉合并達到設計強度時方可拆除。(十一)現澆板板底鋼筋綁扎完后方可進行水電管線預埋,結束后方可進行上層鋼筋綁扎,嚴禁鋼筋綁扎與水電施工同步。(十二)嚴格限制現澆板的厚度和現澆板中鋼筋愛護層的厚度以及鋼筋間距。應運用定型預制愛護層墊塊,且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塊,在易開裂部位適當加密;陽臺、雨蓬等懸挑現澆板的負彎矩鋼筋下面,應設置間距不大于300mm的鋼筋愛護層墊塊或支撐,保證在澆筑混凝土時鋼筋不位移和不被下踩;施工時必需鋪設架空通道,防止混凝土澆筑后遭踩踏。(十三)現澆板中的線管必需分散布置在鋼筋網片之上(雙層雙向配筋時,布置在下層鋼筋之上),交叉布線處應采納線盒,線管的直徑應小于1/3樓板厚度,沿預埋線管方向應增設?8@150mm、寬度不小于450mm的鋼筋網帶。線管并排水平埋設在現澆板中,線管間的最小間距不小于20mm。布置在現澆板上線管的找平層應適當加厚并實行加強措施,施工時應提前考慮局部加強找平層帶來的現澆板厚度引起凈高變更的問題。(十四)混凝土澆筑前應實行以下措施:1、對模板和支架進行檢查,包括模板支架的形態(tài)、尺寸和標高,支架的穩(wěn)定性,模板縫隙、孔洞封閉狀況,預埋件的位置、數量和牢靠程度等;必需保證模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不產生位移或松動。2、清理模板內的雜物,木模應澆水潤濕以防過多汲取水泥漿造成混凝土愛護層的疏松:而且木模吸水后膨脹擠嚴拼縫,可避開漏漿。3、應檢查鋼筋的種類、規(guī)格、數量、彎折和接頭位置、搭接長度等:還需檢查鋼筋愛護層厚度和預埋件的規(guī)格、數量、位置等。(十五)設置板厚標高限制點,嚴格依據設計板厚澆筑砼。標高限制點標注在柱筋上;當柱間距超過2m時,在梁內焊接鋼筋標注;找平常,必需帶線找平,面層平整度限制在3mm以內。(十六)混凝土澆筑應一次連續(xù)完成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應大于2m,當大于2m時應采納溜槽或串桶;混凝土應分層澆筑、振搗,振搗高度不得大于600mm。(十七)混凝土板必需運用平板振動器振搗,初凝前宜進行二次振搗和初次抹壓工藝,板混凝土在二次振搗后應進行表面一次抹壓,終凝前應進行表面二次抹壓,以削減板表面的微小龜裂。(十八)施工縫的位置和處理、后澆帶的位置和混凝土澆筑應嚴格按設計要求和施工技術方案執(zhí)行。后澆帶應設在對結構受力影響較小的部位,寬度為800~1000mm。后澆帶的混凝土澆筑時間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施工;后澆帶澆筑時宜采納微膨脹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應當單獨制配,應采納小坍落度、石料含量大的混凝土;后澆帶混凝土澆筑前必需清除交接面浮漿(石子外露1/3,不得將石子打斷)和污染(嚴禁沾染油污),原混凝土面應提前淋水保濕72小時以上,澆筑時不得有明水。后澆帶的位置和補澆時間應嚴格依據設計要求。(十九)鋼筋工程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應確定專人負責,全程限制。(二十)混凝土現澆板澆筑完成后12h以內應覆蓋養(yǎng)護,可采納麻袋或薄膜包袱覆蓋,并淋水保濕;對一般混凝土上述過程至少應持續(xù)7d,對添加緩凝劑的混凝土或有抗?jié)B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少于14天。(二十一)混凝土澆筑后72小時內,不得進行踩踏、支模、加荷;如因特殊狀況需提前支模加荷時,必需實行蒸汽養(yǎng)護等方法,確?;炷翉姸炔恍∮?.2Mpa;當混凝土強度小于1OMPa時,不得在現澆板上吊運、堆放重物,吊運、堆放重物時應減輕對現澆板的沖擊影響。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限制施工堆載,施工時的臨時荷載不得超過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荷載限值,且應分散布置。(二十二)較大規(guī)模的小區(qū)應優(yōu)先采納混凝土現場集中攪拌,可以避開混凝土運輸過程中離散性過大和坍落度損失。(二十三)現澆板的板底宜采納清水免粉刷措施。(二十四)嚴禁用機械清理混凝土板面。施工過程中應嚴格限制施工堆載。施工時的臨時荷載不得超過設計文件規(guī)定的荷載限制,且應分散布置。(二十五)冬期施工時,鋼筋混凝土應符合以下要求:1.冬期施工鋼筋的焊接,宜在室內進行;當必需在室外焊接時,應在背風的場地進行,或者實行相應的防雨、雪及擋風措施;焊后的接頭,嚴禁馬上遇到雨和冰雪,以防接頭脆斷。2.鋼筋綁扎完在澆筑混凝土后應覆蓋塑料薄膜,做好保溫防護工作,以防雨雪天氣梁板面結冰受凍。3.配制冬季施工的混凝土,應優(yōu)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一般硅酸鹽水泥,且不應低于42.5級,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水灰比不大于0.6。4.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和鋼筋上的冰雪和污垢,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用的容器應具有保溫措施。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需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及易凍裂的礦物質。5.混凝土澆筑宜采納綜合蓄熱法施工,其受凍臨界強度不得低于4MPa?;炷涟韬衔锏某鰴C溫度不得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炷翝仓髴谔宦痘炷帘砻娌杉{塑料布等防水材料覆蓋并加蓋麻袋等措施進行保溫。對邊、棱角部位的保溫厚度應增大2~3倍?;炷琉B(yǎng)護期間應防風防凍。6.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在受凍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下列規(guī)定:硅酸鹽水泥或一般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混凝土設計強度的30%;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混凝土設計強度的40%;但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于C10時,不得小于5.0N/㎜2,否則應事先實行防凍保溫措施。7.在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宜運用無氯鹽類防凍劑,對抗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運用引氣劑或引水削減劑;混凝土摻防凍劑時,應盡量避開室外溫度低于0℃的天氣;摻用抗凍劑、引氣劑或引水削減劑的混凝土的施工,應符合《混凝土外加劑應用技術規(guī)范》的規(guī)定。8.在進入冬期時,當連續(xù)天日平均氣溫低于5℃,攪拌時間可比常溫延長50%左右。9.除按常溫要求留置試塊外,還應增設一組試塊與構件在相同條件下養(yǎng)護,在混凝土溫度降至0℃時試壓,用以檢查混凝土是否達到抗凍臨界強度。(二十六)監(jiān)理部門應加強對進場預拌混凝土的質量檢查,在運用預拌混凝土前應對預拌混凝土生產廠家的實力和供貨時間段的生產限制狀況進行考察,同時對混凝土生產過程進行監(jiān)督。制定行之有效的檢查方案,對預拌混凝土的協(xié)作比、外加劑摻量、坍落度等進行檢查。對有特殊要求或大體積及重要部位運用的混凝土,應派專人對混凝土預拌企業(yè)生產過程進行旁站監(jiān)督。第六章樓地面滲漏防治技術措施第十六條設計措施(一)廚、衛(wèi)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建筑樓地面必需設置防水層。(二)廚、衛(wèi)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樓板及層間退臺屋面、頂層露臺、平臺等周邊除門洞外,應向上設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防水反梁,與樓板一同澆筑;樓地面標高應比室內其它房間樓地面低20~30mm。(三)廚、衛(wèi)間和有防水要求的房間,防水層沿墻上翻高度不小于300mm;有水噴濺到的墻面,應實行防水措施,離樓地面高度不小于1800mm。第十七條施工措施(一)上下水管、燃氣管等預留洞口座標位置應正確,預留洞口形態(tài)為上大下小。(二)管道安裝前,樓板板厚范圍內上下水管的光滑外壁應先做毛化處理,再勻稱涂一層401塑料膠,然后用篩洗的中粗砂噴灑勻稱。(三)廚、衛(wèi)間管道洞口填塞前,應將洞口清洗干凈、毛化處理、涂刷加膠水泥漿作粘結層。洞口填塞分二次澆筑,先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微膨脹細石混凝土澆筑至樓板厚度的2/3處,待混凝土凝固后進行4h蓄水試驗;無滲漏后,用摻入抗裂防滲劑的水泥砂漿填塞。管道安裝后,應在洞口處做一圓臺,高度為40~50mm,進行24h蓄水試驗。(四)防水層施工前應先將樓板四周清理干凈,嚴禁采納機械清理,陰角處粉成小圓弧。防水層的上翻收頭高度不得小于300mm。(五)樓地面找平層向地漏放坡1%~1.5%,地漏口要比相鄰樓地面低5mm。(六)有防水要求的樓地面施工完畢后,應進行24h蓄水試驗,蓄水高度為20~30mm。(七)排煙氣道根部向上300mm的范圍內宜采納聚合物防水砂漿粉刷,粉刷完成后做防水層處理,或采納柔性防水層。(八)衛(wèi)生間墻面防水砂漿應進行不少于2次的刮糙處理。(九)底層地面、地下室墻板、底板須有防滲漏措施。(十)一層陽臺的地坪,鋼筋砼欄板、扶手與墻體交接處必需設置不小于20mm的施工縫,縫中用彈性防水材料進行嵌縫、防水。(十一)一層地坪基層回填土必需分層回填夯實;虛鋪厚度應嚴格限制在300mm以內,回填土應確保質量。第七章外墻滲漏防治技術措施第十八條設計措施(一)外墻粉刷面層宜摻入聚丙烯抗裂纖維;外保溫層上的粉刷面層,必需與保溫系統(tǒng)相匹配,確??沽?、防水、防滲效果。(二)對外墻防水應賜予足夠重視,宜選用吸附力強、強度高、耐久、耐洗刷、耐侯性好、抗變形實力強的新型防水材料。(三)加強防水細部設計,對不同材料交接處要特殊留意連接部位構造處理,可采納加鋼絲網、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設分格縫、中間抹灰層加防水劑等各種處理措施。(四)宜在凸出外墻面的空調板、雨蓬、屋頂露臺(平臺)等部位上口增設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的C20混凝土現澆帶。(五)面磚、涂飾外墻飾面均應設計分倉(格)縫;系統(tǒng)變形縫口部必需采納耐候密封膠封縫,確保防水質量。(六)外墻應采納合理牢靠的保溫措施。尤其應留意窗臺、各種裝飾線腳與保溫層間的收頭處理和防滲處理,凡外凸線腳均應設滴水線。窗臺泛水坡度應不小于10%,嚴防倒返水。第十九條施工措施(一)外墻粉刷應運用含泥量低于2%、細度模量不小于2.5的中砂。嚴禁運用石粉、混合粉。(二)外墻涂料層宜選用吸附力強、耐候性好、耐洗刷的彈性涂料;外墻涂料在運用前,應進行抽樣檢測。(三)抹灰工程不得運用過期水泥,其凝聚時間和安定性須合格。(四)砌體結構坡屋頂臥梁下口的砌體應全砌成踏步形;(五)外墻涂料粉刷層與外墻面磚交接處應設置分格縫,縫內填嵌彈性防水材料,且平面一樣。(六)外墻洞眼應按規(guī)范留置,在清理浮渣(浮灰)后采納半磚、防水砂漿二次堵砌,表面采納1:3防水砂漿粉實,小圓孔宜采納微膨脹水泥砂漿二次填塞密實。孔洞填塞應由專人負責,并剛好辦理專項隱藏驗收手續(xù)。(七)外墻粉刷混凝土基層應采納人工鑿毛或界面劑抹砂漿進行毛化處理,并應進行噴水養(yǎng)護?;鶎悠秸绕畛瑯藭r,應進行局部鑿除(鑿除時不得露出鋼筋),再采納聚合物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八)粉刷前應清除墻面污物,并提前1d澆水潮濕。外墻面磚施工完畢1天后應沖水洗凈并在表面噴防水劑,使表面形成一層防水愛護膜。(九)兩種不同基體交接處的處理應符合墻體防裂措施的要求,應采納鋼絲網或耐堿玻璃纖維網格布抹灰固定,搭接寬度不小于150㎜。(十)外墻抹灰必需分層進行,嚴禁一遍成活,施工時每層厚度宜限制在3mm以內。外墻粉刷各層接縫位置應錯開,并設置在混凝土梁、柱中部。抹灰厚度大于30mm時,應實行加強措施。(十一)面磚、外粉刷均必需設置分格縫。(十二)外墻涂料找平宜采納彈性膩子,膩子厚度不應大于1mm。(十三)外墻面磚運用粘結砂漿應與相鄰基層材料相容,面磚質量不應大于20kg/m2,單塊面磚面積不應大于0.01m2;嵌縫應采納具有肯定柔性的嵌縫膠漿,并用勾縫條抽壓出漿至密實。(十四)陽臺、雨蓬和挑檐等處的排水坡度不應小于2%;窗臺、窗眉、腰線等部位排水高差應≥10mm,不應產生倒泛水;滴水線粉刷應密實、順直,不得出現爬水和排水不暢的現象。(十五)粘貼面磚的外墻面用防水砂漿刮糙時,門窗洞口四周墻面刮糙底層與刮糙面層收頭位置必需錯開。面磚粘結砂漿宜采納梳條狀打底,磚背面滿涂的方法,確保粘結質量。第八章門窗滲漏防治技術措施其次十條設計措施(一)外門窗設計應明確抗風壓、氣密性和水密性等物理性能指標。7層及7層以上外窗的抗風壓性能應按結構計算的風荷載確定并不宜低于4級;1~6層外窗的抗風壓性能不宜低于3級;氣密性能不應低于4級;其性能等級劃分應符合GB/T7106(7107、7108)-2002的規(guī)定。(二)門窗拼樘料必需進行抗風壓變形驗算,拼樘料與門窗框之間的拼接應為插接,插接深度不小于10mm。(三)塑鋼門窗型材必需運用與其相匹配的襯鋼,襯鋼厚度應滿意規(guī)范要求,并作防腐處理。(四)金屬門窗和塑料門窗的型材壁厚必需符合國家規(guī)定要求。(五)門窗框料與結構墻體間縫隙,應用彈性材料嵌填,外口采納防水耐候密封膠封縫。(六)空心磚墻、空心砼砌塊砌體窗臺,必需設置厚度不小于80mm的鋼筋砼窗臺板(板帶)。(七)底層出入口門頂、頂層出屋面門頂必需設置雨蓬。其次十一條施工措施(一)門窗安裝前應進行三項性能(抗風壓、氣密性和水密性)的見證取樣檢測,安裝完畢后應托付有資質的檢測機構進行現場檢驗。(二)門窗框制作尺寸按洞口的尺寸制作,確保安裝后窗框和面層間的空隙尺寸為8~15mm;門窗框安裝固定前應對預留墻洞尺寸進行復核,用防水砂漿刮糙處理,然后實施外框固定。固定后的外框與墻體應依據飾面材料確定間隙。(三)門窗安裝應采納鍍鋅鐵片連接固定,鍍鋅鐵片厚度不小于1.5mm;固定點間距:轉角處180mm,框邊處不大于500mm。固定方法如下:①砼墻洞口采納射釘或塑料膨脹螺釘固定;②承重多孔磚墻洞口采納塑料膨脹螺釘固定,并不得固定在磚縫處。③非承重空心磚墻體洞口應采納鉆洞填入C20砼或予埋砼實心砌塊的方式,用脹錨螺釘固定,不允許干脆固定在空心磚薄壁上。④砼(重質、輕質)空心砌塊墻體洞口,應采納予埋實心砌塊或連接鐵件的方式安裝。嚴禁用長腳膨脹螺栓穿透型材固定門窗框。(四)門窗框與墻身間縫隙,應于洞口清理干凈干燥后施打發(fā)泡劑,發(fā)泡劑應連續(xù)施打、一次成型、充填飽滿,溢出門窗框外的發(fā)泡劑應在結膜前塞入縫隙內,防止發(fā)泡劑外膜破損。(五)門窗框外側應留5mm寬的打膠槽口(外墻面層為粉刷層時,宜貼"┴"型塑料條做槽口),清理干凈干燥后,貼美紋紙,打密封膠,密封膠應采納中性硅酮密封膠。密封膠做到表面光滑,無雜物、氣泡。嚴禁在涂料面層上打密封膠。(六)外門窗框料與墻體間縫隙密封完成后,應做淋水試驗。第九章屋面滲漏防治技術措施其次十二條設計措施(一)依據工程特點、地區(qū)自然條件等,依據屋面防水等級的設防要求,進行防水構造設計,重要部位應有詳圖。(二)屋面排水系統(tǒng)、保溫隔熱系統(tǒng)應通過計算確定。(三)加強防水細部設計,對不同材料交接處要特殊留意連接構造處理,可采納加鋼絲網、設分格(倉)縫、中間抹灰層加防水劑等各種處理措施。(四)屋面應進行保溫設計,屋面保溫層不得采納限制運用或禁止運用的材料。對于體積吸水率大于2%的保溫材料,不得設計為倒置式屋面。屋面?zhèn)鳠嵯禂祽蠂椰F行節(jié)能標準的規(guī)定。(五)剛性防水層應采納細石防水混凝土,其強度等級不低于C30,厚度不應小于50mm,分格縫間距不宜大于3m×3m,縫寬不應大于25mm,且不小于12mm。(六)柔性材料防水層的愛護層宜采納撒布材料或淺色涂料。當采納剛性愛護層時,必需符合細石混凝土防水層的要求。(七)對女兒墻、凹凸跨、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物業(yè)公司安全隱患排查大總結
- 品質部年度工作計劃
- 初三語文教學與復習計劃范本
- 2025年廣東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無固定期合同范本
- 湘教版數學九年級上冊2.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聽評課記錄8
- 江蘇財經職業(yè)技術學院《嵌入式處理器及接口技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寵物店合伙經營協(xié)議書范本
- 河北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傳統(tǒng)體育養(yǎng)生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程力學(下)》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灌腸操作評分標準
- 企業(yè)年金基金管理機構基本服務和收費標準規(guī)范規(guī)范行業(yè)自律公約
- 小學二年級部編人教版上冊語文期末整理復習題
- 東華醫(yī)院麻醉科QoR-40隨訪表
- DB5106∕T 16-2021 機插水稻育秧基質制備技術規(guī)程
- 堤壩工程施工組織設計
- 常用鋼材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
- CPIM BSCM__v3_0_VC(課堂PPT)
- 常用的螺紋底孔及公差規(guī)定
- 雀巢面試的開放性問題
- 會議審批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