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北省石家莊市周頭鄉(xiāng)中學2022-2023學年高二語文期末試題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文,完成17-21題。(16分)東方智士(宋)朱敦儒①東方有人自號智士,才多而心狂。凡古昔圣賢與當世公卿長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然地寒力薄,終歲不免饑凍。②里有富人,連第宅,甲其國中。車馬奴婢,鐘鼓帷帳物物惟備。一旦,富人召智士語之曰:“吾將遠游,今以居第貸子。凡室中金玉資生之具無乏皆聽子用不計。期年還,則歸我?!雹鄹蝗说擒嚩?,智士杖策而入。奴仆妓妾,羅拜堂下,各效其所典薄籍以聽命,號智士曰“假公”。智士因遍觀居第,富實偉麗過王者,喜甚。忽更衣東走圊①,仰視其室卑狹,俯閱其基湫②隘,心郁然不樂,召綱紀仆③讓之曰:“此第高廣而圊不稱。”仆曰:“惟假公教?!雹苤鞘恳蛄畛放f營新,狹者廣之,卑者增之,曰如此以當寒暑,如此以蔽風雨。既藻其梲④,又丹其楹,至于聚籌積灰,扇蠅攘蛆,皆有法度。事或未當,朝營夕改,必善必奇。智士躬執(zhí)斤帚,與役夫雜作,手足瘡繭,頭蓬面垢,晝夜廢眠食,忉忉⑤焉唯恐圊之未美也,不覺閱歲,成未落也。⑤忽閽者奔告曰:“阿郎至矣!”智士倉皇棄帚而趨迎富人于堂下。富人勞之曰:“子居吾第樂乎?”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務,初不知堂中之溫密,別館之虛涼。北榭之風,南樓之月,西園花竹之盛,吾未嘗倪目;后房歌舞之妙,吾未嘗舉觴。蟲網(wǎng)琴瑟,塵棲鐘鼎,不知歲月之及子復歸而吾當去也?!雹薷蝗艘径鲋?。智士還于故廬,且悲且嘆,悒悒而死。⑦市南宜僚(名人。)聞而笑之,以告北山愚公。愚公曰:“子奚笑哉?世之治圊者多矣!子奚笑哉?”【注釋】①圊(qīng):廁所。②湫(jǐao)低. ③綱紀仆:管家 ④藻:文彩。引申為彩繪。。其梲(zhuó):屋梁上的短柱 ⑤忉忉:操心憂愁。17.下列加點詞語用法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2分)A.如此以當寒暑 相如度秦王特以詐佯為予趙城B.才多而心狂 其涸也,可立而待也C.忉忉焉唯恐圊之未美也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D.然地寒力薄 然后踐華為城19.把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1)凡古昔圣賢與當世公卿長者,皆摘其短缺而非笑之。(2)智士恍然自失曰:“自君之出,吾惟圊是務。”20.第③段畫線句中有兩處停頓,請用“/”加以標出。(2分)凡室中金玉資生之具無乏皆聽子用不計。21.請結合文章結尾愚公對東方智士的慨嘆,概括這則寓言的寓意。(2分)參考答案:17.(4分)(1)拄(著) (2)滿一年 (3)責備 (4)美景18.C(2分)19.(6分)(1)凡是古代的圣賢和當今的高官長者,都要指責他們的短處和缺點加以非議和譏笑。(得分點:“摘”“短缺”“非”)(2)智士若有所失地說:“自從您出門(以后),我只是致力于(從事)廁所的改建?!保ǖ梅贮c:“自失”、“務”、定語后置)20.(2分)凡室中金玉資生之具無乏/皆聽子用/不計。21.(2分)答案示例:①人生本是短暫的,故應該抓住機會盡情地享受,而不應該為蠅頭微利而奔忙;否則,到頭來只能遺恨終生,為人恥笑。②要開闊眼界,享受更豐富的人生樂趣,否則只能被人恥笑。③人生本來虛無,對身外之物的追求都是可憐可笑的。集中精力做自己的事情,在此過程中竭盡才智,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即使未能享受更多地樂趣(即使自己所做的一切多么微不足道),也不應該自我否定,否則難免被人恥笑。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

賈平凹離公路很遠的地方,有條山溝。再往深里走,有座古廟,廟前的河灘里,有一塊石頭:四間房那么高,像一只實心碗兒放著。上邊鑿了四個大字:孕璜遺璞。住在這孕璜遺璞周圍的人家,就是遺璞村??h志上說“這石頭,是當年女媧補天的時候多了一塊,就遺棄在這里再沒有用。人們都在傳說,這石頭孕了玉璜,是仙靈之物,于是時常有人前來觀賞,遺璞村的人便祖祖輩輩自豪。收罷秋,天氣轉涼了。溝腦上邊要修一道水渠,把水引到山坡下的地里,男人們都去辛苦了,丁丁當當在遠處破石頭。夜里回來,便坐在碾盤上吃飯,然后就熬了山上自采的野茶。這茶很苦,一天三頓都要喝,不喝腦殼就疼。一喝著,身上來了精神,他們就笑話山外來觀賞遺璞的那些人:“城里人沒采,一喝這茶就吐了?!薄俺抢锶宋改??!薄半u鴨都克得過,這茶水兒卻受不了?!”他們說過,就樂了,接著就看起河灘里的那塊遺璞來。“這么個仙物兒,遺在這里真委屈了?!薄岸嗵澗瓦z棄了它!”“多虧?”“它要不在這兒,誰會到咱這兒?省城在天盡頭,咱能去嗎?但咱坐在家門口,倒見著省城大人物了?!闭f的是省城老賈的事兒。省城老賈是七年前在這里呆過的。那時候,村里人發(fā)現(xiàn)從縣里來了個胖胖的老頭,白日里也上山勞動,夜里就在石頭前悶頭兒坐一陣。他們都不知道這是誰,后來才風聞是犯了錯誤,從省城來的人,姓賈。就叫起他省城老賈。一年后,省城老賈就在縣里當了書記,他們才知道那是個當官的人物,遺璞村老少都很驕傲。省城老賈也沒忘了這遺璞和遺璞村的人,過一些日子,就來看看石頭,又給這個村撥了好多救濟糧、救濟款。有一年每家得到十二元,一半買了糧食,一半給孩子們買了塑料涼鞋。到山外去的時候,孩子們就穿上塑料涼鞋,式樣挺漂亮的,只是穿長了腳發(fā)燒,走一走得用涼水澆。去年秋初,省城老賈突然回省城去了,臨走前他照了好多遺璞的照片,還說回去后,要為這石頭寫寫文章哩。不久,他就在省城當了一個很大的官。遺璞村的人愈是十分地驕傲了?!澳俏恼虏恢獙懥藳]有?”男人們在碾盤上說話,婆娘家覺得熱鬧,也走了過來。女人在石頭上坐了,一直不開口,這會兒說:“蠻兒說,他在報上看到省城老賈的文章了?!薄皩懺圻z璞村了嗎?”“寫了。說‘四人幫’迫害他,把他‘流放’,‘流放’是什么意思?”“就是下放吧?!薄啊鞣拧揭粋€山區(qū)小縣,而且還在一個山溝溝勞改了一年?!?/p>

“你胡說了,他住在咱這兒,沒有背槍的看守他,苦是苦些,和咱們一樣,咱又處處照顧了他,你說他勞改了一年,咱們不是長年在勞改嗎?”“蠻兒說報上就這么寫的。”“蠻兒一定是看錯了。你們婆娘家這臭嘴!”婆娘家便不再言語了,低聲罵了一句懷里用牙咬奶的孩子。男人們喝過一杯黑糊糊的茶水,又說開了:“咱這塊遺璞,真是好石頭呢!想想,招來了多少人了?不算一般的,大人物就有十多個了吧?”他們扳指頭數(shù)數(shù),果然十多個了。“以后還能來嗎?”“只要有咱這塊石頭,就有人來吧,說不定以后還會來比省城老賈更大的人呢?!薄鞍。窃摵?,娃們又要有涼鞋穿了!”“但愿他們能來?!薄暗覆灰欠噶耸裁村e誤?!薄暗浮辈枰呀?jīng)喝完,就卷著喇叭紙煙抽起來,黑影里,火光一明一滅的。末了打著哈欠,還在說:“真是好石頭呢。”但是,就在這一夜的黎明時分,河灘里響了一聲爆炸聲,人們都驚醒了。早晨起來,才發(fā)現(xiàn)是蠻兒一幫年輕人用炸藥把遺璞炸開了,又用鐵釬大錘在黑水汗流地砸著,破著,就把石頭一塊塊抬著到水渠工地上去了。(有刪節(jié))(1)下列對小說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shù)膬身検牵?分)A、雖然是一個偏僻的地方,但因為有一塊傳說是當年女媧補天時遺棄的大石頭,遺璞村成了遠近聞名的旅游勝地,吸引了很多人前來游玩觀賞。B、男人們不相信女人說的有關老賈“勞改”一年的話,是因為他們并不認為當年老賈下放到遺璞村時,受到村里不公正的對待。C、遺璞村的人們常以省城老賈為驕傲,是因為老賈當了縣委書記后沒有忘記他們,給了遺璞村人很多的救濟糧、救濟款。D、婆娘家轉述蠻兒的話后受到男人斥罵,便不再言語了,因為她意識到自己在男人說話時貿然插嘴是不妥的。E、這篇小說在藝術上以對話見長,通過人物之間的對話,不僅表現(xiàn)了遺璞村人對遺璞的熱愛之情,也細致地揭示了他們的思想觀念與性格特點。(2)小說兩次提到小孩的涼鞋,各有什么作用?(6分)

(3)從小說看,遺璞村人有哪些性格特點?請作簡要概括分析。(6分)

(4)小說最后描寫了蠻兒一幫年輕人炸掉了遺璞,并用它去修水渠。作者在結局上的這種處理是否合理?請結合小說具體內容,談談你的看法和理由。(8分)

參考答案:(1)答E給3分

答B(yǎng)給2分

答A給1分

答C或D給不給分(2)(6分)①第一次出現(xiàn),表達了遺璞村人對省城老賈的感激,省城老賈在在縣里當了書記之后并沒有忘記他們;②第二次出現(xiàn),說明遺璞村人的生活仍然沒有發(fā)生根本改變,和幾年前一樣,孩子有涼鞋穿仍然是他們的一種期待。(每答對一點給3分。)意思答對即可。(3)(6分)

①純樸善良,省城老賈“犯了錯誤”,村人還是處處照顧他;②有自豪感,但有時有些盲目,因為有一塊孕璜遺璞便祖祖輩輩引以為傲,山外人不能喝當?shù)氐囊安杈托υ捤麄兾改?;③自主意識薄弱,常常希望老賈這樣的大人物給他們撥救濟款,救濟糧。(每答對一點給2分。)意思答對即可。(4)(8分)

3.閱讀下面選文,完成22—23題。(共7分)回鄉(xiāng)魂[新加坡]

連秀據(jù)聞福水叔是操勞而死的,享年五十四歲。他歿時,四個子女和一個媳婦都帶著歡愉和如釋重負的笑容辦理喪事!惟獨兩個年幼不懂事的孫兒,擎香拜祭時給香火燙著,哭了個稀里嘩啦,須勞動母親又哄又嚇的才止住了哭,令喪堂上僅有的那么一點悲戚氣氛也消殆了。來吊喪的親戚朋友開始議論紛紛?!澳切┎恍⒆訉O,真是大逆不道。老爸過世,一滴眼淚也沒流,居然還笑呢,天打雷劈呀!”“等分財產(chǎn)嘛,他們恨不得老爸早點咽氣!”“財產(chǎn)?福水叔一窮二白的,哪來的財產(chǎn)?”“那塊地呀!你懂什么!這些年經(jīng)濟好呀,加埔路到處在發(fā)展,以前兩百元錢買到的爛泥巴,現(xiàn)在值二十萬元咧……”福水叔的遺照似浮漾著一些感慨。他是由唐山南來的。韓戰(zhàn)爆發(fā)那年膠價好,他把新婚妻子留在鄉(xiāng)下,隨著淘金夢的浪潮涌到星洲大伯的膠園干活。后來發(fā)覺大伯只當他是廉價勞工,一氣之下跑到雪蘭莪開荒!真正是披荊斬棘,辟出良田,有一種“含恨立志出鄉(xiāng)關,淘金未成誓不還”的意味。子子孫孫披麻戴孝的,排成隊伍,輕步走過鄉(xiāng)間小路,過橋,越過北山的老橡樹林……從山溪里汲起半桶清水;復慢慢地,靜悄悄地回到鄉(xiāng)居……他們臉上仍帶著歡愉的微笑,像是去郊游一樣悠閑!然后依照福建人的習俗,做大兒子的用毛巾蘸了清水,小心翼翼地洗滌父親的遺體,拭抹干凈,才穿上壽衣。福水叔臉上帶著安詳。他仿佛在臨終前已徹悟了,這輩子的淘金夢是幻滅了。守在福建鄉(xiāng)下的妻子等待的是他每年兩封的家信!而守在南洋這頭的他卻仍然一鋤一耙的開溝筑堤,保護著那三英畝的可可園,免得被黃泥漿及工業(yè)垃圾所淹沒……他就是這樣累垮了,含恨歸不了鄉(xiāng)!道士做法事的誦禱聲嗡嗡揚揚。孝子、孝媳們仍然保持那愉快的笑容,不敢稍露一絲一毫悲傷神色。吊喪的人們還在七嘴八舌?!安皇前??福水叔要是有錢,這些年早就回唐山了,就是籌不到旅費,不能衣錦還鄉(xiāng),跟唐山的妻子團聚……唉,你們知道嗎?他連做夢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鄉(xiāng)……”“說來說去,都是那些不孝子孫……唉,也難怪,取了個半唐番的女人,生的孩子是差了點……改天沒把祖宗的排位拿去燒,謝天謝地啦!”“半唐番?半唐番也是人吧?家里死了人呀,哭也不懂?太不應該了!”喪事到了尾聲。子孫們站在墳前,將麻紗和孝服除下,投入熊熊焚燒著的冥紙堆里,一瞬間便化為灰飛……孝子、孝媳仍帶著笑意擎香朝墳頭叩拜,始離去?;氐洁l(xiāng)居,大兒子帶頭跪拜父親的靈位,再次焚香禱告:“爸爸,我們都依照您的吩咐,在喪事期間不敢悲傷流淚,怕真如相士所言,子孫一哭,您回頭一望,靈魂便找不到回鄉(xiāng)的路……”跪在靈位前的媳婦、孫子們這才抑制不住地號啕大哭!悲痛的淚水似決堤般泛濫……22.文章兩次寫到吊喪人的議論,請分析第一處議論對行文的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結合全文,試探究福水叔“連做夢都希望自己死后能葬在故鄉(xiāng)”卻沒有回故鄉(xiāng)的原因。(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22.內容上:對福水叔子孫“笑”喪原因的猜測,對子孫“不肖”的議論和譴責。(答對一點即可得1分)結構上:呼應上文子女帶著“笑容辦理喪事”;引出福水叔在南洋的“淘金”經(jīng)歷,并為下文“出人意料”的結尾做鋪墊。(2分)23.①淘金夢滅,不能衣錦還鄉(xiāng)。

②守護南洋家業(yè),害怕被毀。③南洋有家庭的羈絆,無法回鄉(xiāng)。

④愧對福建舊妻,無顏回鄉(xiāng)。(4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蘇轍《六國論》,回答后面的問題

嘗讀六國世家,竊怪天下諸侯,以五倍之地,十倍之眾,發(fā)憤西向,以攻山西千里之秦,而不免于滅亡。常為之深思熟慮,以為必有可以自安之計,蓋未嘗不咎其當時之士,慮患之疏,而見利之淺,且不知天下之勢。

夫秦之所與諸侯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郊;諸侯之所與秦爭天下者,不在齊、楚、燕、趙也,而在韓、魏之野。秦之有韓、魏,譬如人之有腹心之疾也。韓、魏塞秦之沖,而蔽山東之諸侯,故夫天下之所重者,莫如韓、魏也。

昔者范雎用于秦而收韓,商鞅用于秦而收魏。昭王未得韓、魏之心,而出兵以攻齊之剛、壽,而范雎以為憂,然則秦之所忌者可見矣!秦之用兵于燕、趙,秦之危事也。越韓過魏,而攻人之國都,燕、趙拒之于前,而韓、魏乘之于后,此危道也。而秦之攻燕、趙,未嘗有韓、魏之憂,則韓、魏之附秦故也。夫韓、魏,諸侯之障,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間,此豈知天下之勢耶?委區(qū)區(qū)之韓、魏,以當虎狼之秦,彼安得不折而入于秦哉?韓、魏折而入于秦,然后秦人得通其兵于東諸侯,而使天下遍受其禍。

夫韓、魏不能獨當秦,而天下之諸侯藉之以蔽其西,故莫如厚韓親魏以擯秦,秦人不敢逾韓、魏以窺齊、楚、燕、趙之國,而齊、楚、燕、趙之國因得以自完于其間矣。以四方無事之國,佐當寇之韓、魏,使韓、魏無東顧之憂,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以二國委秦,而四國休息于內以陰助其急。若此可以應夫無窮,彼秦者將何為哉?不知出此而乃貪疆埸尺寸之利,背盟敗約,以自相屠滅,秦兵未出,而天下諸侯已自困矣。至于秦人得伺其隙,以取其國,可不悲哉!1.下面加點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以五倍之地

不賂者以賂者喪B.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

而不免于滅亡

C.子孫視之不甚惜

秦之有韓、魏

D.趙嘗五戰(zhàn)于秦

燕、趙拒之于前2.下列加點詞語用法不相同的是(

A竊怪天下諸侯

B發(fā)憤西向

C輦來于秦

D日削月割,以趨于亡3.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A.“以攻山西千里之秦”千里”作“秦”的定語,意指秦國幅員遼闊,實力雄厚。

B.

“世家”指司馬遷的《史記》中君王的傳記。

C

“而為天下出身以當秦兵”中的“出身”是家庭成份或個人來歷的意思D

本文蘇轍立足六國“不知天下之勢”這一點,從戰(zhàn)略進行理路詳明的辯論,意見扼要而中肯。這種明辨六國是非曲直的見解,顯然有超越前人之處。4.結合蘇洵和蘇轍兩兄弟的《六國論》都論及了六國破滅的原因,但作者所持觀點不盡相同,表現(xiàn)在哪里?蘇轍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2分)

.蘇洵認為六國滅亡的原因是:

(2分)參考答案:1.B.(A:用;因為;

B:卻;

C:代詞土地;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D:和;在)2.A(A為意動用法,其他三項都為名詞作為狀語

3.A

(A總的千里是指秦國距離遙遠)4.諸侯及士人不明大勢,見識短淺,策略失誤;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參考翻譯:我曾經(jīng)閱讀《史記》的六國世家,私下里感到奇怪的是,天下的諸侯國憑借五倍于秦國的土地,十倍于秦國的民眾,全力向西攻打肴山西面方圓千里的秦國,最后竟然不能免于滅亡。我常常對這個問題深思遠慮,認為一定有可以使他們保全自己的策略。因此未嘗不責怪當時六國那班謀臣,他們對于禍患的考慮太粗疏,謀求利益的眼光太短淺了,而且不能明察天下的形勢??!)

秦國要和諸侯爭奪天下的目標,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諸侯要和秦國爭奪天下的目標,也不是放在齊、楚、燕、趙等地區(qū),而是放在韓、魏的邊境上。對秦國來說,韓、魏的存在,就好比人有心腹的疾病一樣;韓、魏兩國阻礙了秦國出入的要道,卻掩護著肴山東邊的所有國家,所以全天下特別看重的地區(qū),再也沒有比得上韓、魏兩國了。

從前范雎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韓國,商鞅被秦國重用,就征服了魏國。秦昭王在還沒獲得韓、魏的歸心以前,卻出兵去攻打齊國的剛、壽一帶,范雎就認為是可憂的。既然這樣那么秦國忌憚的事情,就可以看得出來了。秦國要對燕、趙兩國動用兵力,這對秦國是危險的事情;越過韓、魏兩國去攻打人家的國都,燕、趙在前面抵擋它,韓、魏就從后面偷襲他,這是危險的途徑啊。可是當秦國去攻打燕、趙時,卻不曾有韓、魏的顧慮,就是因為韓、魏歸附了秦國的緣故啊。韓、魏是諸侯各國的屏障,卻讓秦國人能夠在他們的國境內進出自如,這難道是了解天下的情勢嗎?任由小小的韓、魏兩國,去抵擋像虎狼一般強橫的秦國,他們怎能不屈服而歸向秦國呢?韓、魏一屈服而歸向秦國,從此以后秦國人就可以出動軍隊直達東邊各國,而且讓全天下到處都遭受到他的禍害。

韓、魏是不能單獨抵擋秦國的,可是全天下的諸侯,卻必須靠著他們去隔開西邊的秦國,所以不如親近韓、魏來抵御秦國。秦國人就不敢跨越韓、魏,來圖謀齊、楚、燕、趙四國,然后齊、楚、燕、趙四國,也就因此可以在他們的領域內安定自己的國家了。憑著四個沒有戰(zhàn)事的國家,協(xié)助面臨敵寇威脅的韓、魏兩國,讓韓、魏沒有防備東邊各國的憂慮,替全天下挺身而出來抵擋秦國軍隊;用韓、魏兩國對付秦國,其余四國在后方休生養(yǎng)息,來暗中援助他們的急難,像這樣就可以源源不絕地應付了,那秦國還能有什么作為呢?諸侯們不知道要采行這種策略,卻只貪圖邊境上些微土地的利益,違背盟誓、毀棄約定,來互相殘殺同陣營的人,秦國的軍隊還沒出動,天下的諸侯各國就已經(jīng)困住自己了。直到讓秦國人能夠趁虛而入來并吞了他們的國家,怎不令人悲哀啊!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英烈夫人祠記去揚州西北三十里有得勝山,故韓蘄王諱世忠破金兵處也,有英烈夫人祠,土人謂之異娼廟。內供英烈夫人戎裝像、旌旗、劍印,其位曰“英烈楊國夫人五軍都督梁”。英烈夫人者,韓蘄王妾梁氏也。梁氏祖池州,父祖皆行伍。梁氏多力通技擊,能開強弓,射二百步無不中的。以父罪連坐沒入教坊,梁氏曰:“恨身不為男兒,乃至如此。”流寓京口為伎,有俠氣,以角抵技聞。宣和初童貫破方臘歸至京口設宴世忠以承節(jié)郎列席梁氏進酒時世忠?guī)谥T公英姿勃發(fā)佼佼不與眾人同也梁氏異之,詢左右,知是獨擒方臘之韓校尉也。梁氏乃自贖以妾之。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反,囚高宗,改元明受。時世忠在秀州,以兵少不得進,乃修器械,以疑叛逆。傅等恐懼。梁氏與子亮時在臨安,為傅所質,防守嚴密。太后用平章事朱勝非計欲召四方勤王。勝非謂傅曰:“秀州方疑懼不前,為未得明詔,無封賞故。今白太后,遣梁氏慰撫世忠?!庇谑翘笳倭菏先?,封安國夫人,速其勤王。即領命,梁氏疾驅一日夜會世忠于秀州。面陳臨安虛實利害,固言必勤王者三。世忠揮軍急進,亂乃平。高宗復辟,梁氏以殊勛進護國夫人。梁氏數(shù)戰(zhàn)金軍于山陽,宿遷,皆勝。于是意少懈。八月丁卯,率輕騎襲金人糧道,遇伏。金以精兵鐵浮圖①十倍圍之。梁氏身被數(shù)創(chuàng),腰腹為敵刃割裂,腸流三尺,忍痛納回,以汗巾裹腹。知不免,乃顧左右曰:“今日報國?!闭Z畢再突敵陣。敵矢如雨,猬集甲上。梁氏血透重甲,入敵陣復斬十數(shù)人,力盡落馬而死。金人相蹂踐爭其首級,裂其五體,后得其首者進兩階,得其四肢者進一階。梁氏既死,金人曝其胴于淮市三日,函其首以報北國,金帝命懸于都門。兀術聞之,感其忠勇,斂梁氏遺體,遺世忠。拼合之際,驗梁氏全尸,創(chuàng)傷數(shù)十,致命者七,皆在身前也。世忠大慟。朝廷聞訊大加吊唁,詔賜銀帛五百匹兩,追封“英烈楊國夫人”。立祠。(選自《英烈夫人祠記》,有刪改)[注]①鐵浮圖:鐵浮屠又稱為鐵浮圖,浮屠是佛語中鐵塔的意思。根據(jù)記載,屬于具裝重騎兵,即人馬俱披重型盔甲,對敵陣發(fā)起沖擊的騎兵。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宣和初/童貫破方臘歸至京口/設宴/世忠以承節(jié)郎列席/梁氏進酒/時世忠?guī)谥T公/英姿勃發(fā)/佼佼不與眾人同也/B.宣和初/童貫破方臘/歸至京口設宴/世忠以承節(jié)郎列席/梁氏進酒/時世忠?guī)谥T公/英姿勃發(fā)/佼佼不與眾人同也/C.宣和初/童貫破方臘/歸至京口設宴/世忠以承節(jié)郎列席/梁氏進酒時/世忠?guī)谥T公/英姿勃發(fā)佼佼/不與眾人同也/D.宣和初/童貫破方臘歸至京口/設宴/世忠以承節(jié)郎列席/梁氏進酒時/世忠?guī)谥T公/英姿勃發(fā)/佼佼不與眾人同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校尉,古代武官官職名稱,漢朝時已有此官,其職位僅次于將軍。后世其地位降低,成為低級武官的稱號。文中即為此意。B.改元,古代新君即位第二年起開始改用新的年號,稱為“改元”。有些帝王在位而多次改用新年號的,亦稱改元。C.勤王,既指為王事盡力;也可指君主制國家中君王有難,而臣下起兵救援君王。本文中取的是第二個意思。D.丁卯,在文中屬于干支紀日;干支是天干和地支的合稱,古人拿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共配成六十組,如丁卯年、甲丑年等。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在京口的酒席上,韓世忠在眾人中顯得格外威武,不同于其他參加宴會的官員,后來韓世忠為梁氏贖身并娶她為妾。B.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謀反,囚禁了宋高宗,改年號為明受。當時韓世忠在秀州,認為兵力不夠而沒有進攻臨安叛軍。C.太后為了能夠安撫韓世忠,讓他出兵救駕,封梁氏為安國夫人;宋高宗在韓世忠平定叛亂后重新恢復了帝位,因梁氏勤王有功,封她為護國夫人。D.梁氏在山陽、宿遷兩地多次與金兵交戰(zhàn),全部取得勝利,思想上有些松懈輕敵,在一次率輕騎攻取金兵糧道時,遭遇埋伏遇難。參考答案:10.B

11.D

12.A【10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頂真修辭等等。還可以利用名詞代詞在句中擔當?shù)某煞謥頂唷1揪湔页鼍渲忻~代詞“童貫”“方臘”“京口”“宴”“世忠”“承節(jié)郎”“梁氏”“酒”“諸公”“英姿”“眾人”,虛詞“以”“于”“與”,再結合本句大概意思“宣和初年,童貫平定方臘,回朝到京口設慶功宴。世忠憑借承節(jié)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當時,世忠坐在眾公卿的旁邊,英姿勃發(fā),十分獨特,與其他人不一樣”,地名“京口”是“設宴”的地名,要連在一起,排除AD兩項;“時”作狀語,修飾“世忠?guī)谥T公”,要連在一起,排除C項。故選B。【11題詳解】此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集合語境的含義作答。題中D項,“如丁卯年、甲丑年等”表述有誤,天干地支排列為兩者同時輪轉,所以沒有甲丑年,只有甲子年、甲寅年。故選D。【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文言文內容要點,概括文言文中心意思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A項,“后來韓世忠就為梁氏贖身并娶她為妾”說法不正確,由原文“梁氏乃自贖以妾之”可知,應是梁氏把自己贖了出來,嫁世忠為妾。故選A?!军c睛】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作為文言文必考的題目,該類題目錯誤選項的設置多以人物、事件、時間、地點的錯位為重點,有時也會在一些詞語的翻譯上設置答題陷阱。答題時應在讀懂全文大意的基礎上,首先確定各選項在文本中的區(qū)間,然后將選項內容同文本相關內容進行比較,發(fā)現(xiàn)異同,確定正誤。

參考譯文:距離揚州西北三十里的地方有座得勝山,是已故韓蘄王世忠攻破金兵的地方。旁邊有座英烈夫人祠,那是士人所說的異娼廟。里面供著英烈夫人的戎裝像、旌旗、劍印,她的靈位上寫著“英烈楊國夫人五軍都督梁”。烈夫人梁氏,是韓蘄王的妾。梁氏的祖籍在池州,祖父與父親都出自軍隊。梁氏力氣大,精通擊敵技術,能挽強弓,在兩百步內射擊沒有不中的。因為父親犯罪而連帶受罰被沒收入教坊,梁氏說:“遺憾的是自己不是男兒,才到如此下場?!绷菏蠝S落京口成為歌舞仗,有俠氣,憑借角抵這項技藝聞名。宣和初年,童貫平定方臘,回朝到京口設慶功宴。世忠憑借承節(jié)郎的身份在座,粱氏在一旁斟酒。當時,世忠坐在眾公卿的旁邊,英姿勃發(fā),十分獨特,與其他人不一樣。梁氏十分詫異,詢問左右的人,原來是獨自一人擒住方臘的韓校尉。梁氏于是把自己贖了出來,嫁給世忠為妾。建炎三年,苗傅、劉正彥謀反,囚禁宋高宗,改元明受。當時世忠在秀州,因為兵力少不能進攻,于是修理兵器,來使叛賊疑懼。苗傅等人十分恐慌害怕。梁氏與兒子韓亮當時在臨安,被苗傅俘虜,成為人質,防守十分嚴密。太后采用平章事朱勝非的計謀想要召喚各方救駕。朱勝非對苗傅說:“韓世忠正懷疑恐懼不敢前來,因為沒有得到明確的詔書,沒有封賞的原因。現(xiàn)在稟報太后,派遣梁氏安撫韓世忠?!庇谑翘笳倭菏先雽m,封為安國夫人,派她速去救駕。梁氏立刻領命,迅速駕馬奔馳一日。到了晚上,梁氏在秀州與世忠會面。當面陳述了臨安的實際情況和其中的利害關系。梁氏多次堅決主張救駕。世忠指揮軍隊快速前進,于是叛亂平定了。高宗復位,梁氏因為特殊的功勛進封為護國夫人。梁氏在山陽、宿遷與金軍多次交戰(zhàn),都獲得了勝利,于是心里漸漸懈怠下來。八月丁卯日,梁氏率領輕騎兵襲擊金國人的糧道,遭遇對方的伏擊。金國派出十倍人數(shù)的精兵“鐵浮圖”將梁氏包圍。梁氏身受多處創(chuàng)傷,腰腹被敵人的兵器割裂,腸子流出了三尺長,她忍著疼痛把腸子裝了回去,然后用腰帶裹住腹部。梁氏知道自己此次不免一死,就對身邊的人說:“今天我將以死報國。”說完再次沖向敵陣。敵人的箭像雨一樣密集,射在梁氏的鎧甲上就像刺猬一樣。梁氏的血浸透了幾重鎧甲,她沖入敵陣又殺死十幾個敵人,最終氣力衰竭,落馬而死。金人競相踐踏、奪取她的首級,分裂她的五肢,后來,得到她首級的人晉升兩級,得到她四肢的人晉升一級。梁氏死了之后,金人把她的身體放在淮市暴尸三天,把她的首級用盒子裝著送到金國。金帝命令把她的首級懸掛在城門上。兀術聽到這件事,感念梁氏的忠武勇敢,聚集梁氏的遺體,送給世忠。拼湊尸體的時候,檢驗梁氏的全尸,有數(shù)十處創(chuàng)傷,致命的有七處,都在身前的部位,世忠大哭。朝廷聽聞這個消息大加吊唁,下詔賜銀五百兩、帛五百匹,追封梁氏為“英烈楊國夫人”,設立祠堂。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題。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也。其先出于魯頃公,為楚所滅,遷于下邑,因氏焉。祖父匡,王莽時,為羲和,有權數(shù),號曰“智囊”。父某,建武初,為武陵太守,卒官。時恭年十二,弟丕七歲,晝夜號踴不絕聲,郡中賻贈①無所受,乃歸服喪,禮過成人,鄉(xiāng)里奇之。十五,與母及丕俱居太學,習《魯詩》,閉戶講誦,絕人閑事,兄弟俱為諸儒所稱,學士爭歸之。太尉趙憙慕其志,每歲時遣子問以酒糧,皆辭不受。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郡數(shù)以禮請,謝不肯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留新豐教授。建初初,丕舉秀才,恭始為郡吏。其后拜為《魯詩》博士,由是家法學者日盛。遷侍中,數(shù)召宴見,問以得失,賞賜恩禮寵異焉。遷樂安相。是時東州多盜賊,群輩攻劫,諸郡患之。恭到,重購賞,開恩信,其渠帥張漢等率支黨降,恭上以漢補博昌尉,其余遂自相捕擊,盡破平之,州郡以安。恭在公位,選辟高第,至列卿郡守者數(shù)十人。而其耆舊大姓,或不蒙薦舉,至有怨望者。恭聞之,曰:“學之不講,是吾憂也。諸生不有鄉(xiāng)舉者乎?”終無所言。恭性謙退,奏議依經(jīng),潛有補益,然終不自顯,故不以剛直為稱。三年,以老病策罷。六年,年八十一,卒于家。(節(jié)選自《后漢書·魯恭傳》)注:①賻贈:贈送財物給辦喪事的人家。②直言:漢晉時期察舉科目名,意為直言敢諫。③仁恕掾:官名;肥親,人名。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詣獄受罪,恭貰不問

詣:到

B.郡數(shù)以禮請,謝不肯應

謝:推辭C.雉方將雛

雛:幼鳥

D.或不蒙薦舉,至有怨望者

望:責備9.以下六句話,分別編為四組,全部表現(xiàn)魯恭“以德化為理”的一組是(

)①閉戶講誦,絕人閑事

②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托疾不仕

③恭為平理曲直,皆退而自責,輟耕相讓

④不以剛直為稱

⑤掾史涕泣共留之,亭長乃慚悔

⑥郡國螟傷稼,犬牙緣界,不入中牟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③⑤⑥

D.②⑤⑥10.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A.魯恭的祖先是魯頃公,被楚國滅亡之后,遷居到下邑,于是改姓魯。祖父魯匡,王莽時擔任羲和的官職。魯恭的父親,在建武初年,擔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B.魯恭想先成就弟弟的功名,就推托自己生病,不肯做官。母親再三強求,魯恭迫不得已才西行,到新豐做了教授的學官。直到弟弟在建初初年考取了秀才,他才到州郡擔任官吏。C.魯恭擔任中牟令,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不施用刑罰,出現(xiàn)了令仁恕掾肥親贊嘆不已的“三異”局面:蟲害不侵犯邊境,德化及于禽獸,小孩子有仁愛之心。D.魯恭擔任《魯詩》博士時,東州一帶盜賊橫行,魯恭選拔任用幾十位官員,任命他們?yōu)闈h地博昌縣太尉,其余盜賊就進行捕殺,最終平定了盜賊。參考答案:8.C“雛”在這里用作動詞,應解釋為“孵雛”

9.C(①是說魯恭兄弟倆讀書專心。②是說魯恭體諒弟弟。④是說魯恭性謙退)

10.D“選拔任用官員”是在公爵位之時;“任命他們?yōu)闈h地博昌縣太尉”是在樂安相時。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請你為學校的圖書館或實驗室寫兩句標志性的話,要能反映事物的特征,對人有啟示作用。(4分)

參考答案:(圖書館)學問在這里播種,思想在這里發(fā)芽。(或:知識老人在向你微笑,成功大叔在向你招手)

(實驗室)這里是思想的產(chǎn)房,這里是成果的搖籃(或:走近她第一宇審速度會帶你遨游太空,親近她勻速變速運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