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屆安徽省滁州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1.gif)
![2017屆安徽省滁州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2.gif)
![2017屆安徽省滁州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3.gif)
![2017屆安徽省滁州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4.gif)
![2017屆安徽省滁州高三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a22508c680aaca697ff897da8dbeb8d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滁州2016—2017學年度第一學期半月考高三語文試卷(滿分:120分用時:120分鐘命題人:童玉梅陳艷紅審核人:湯娟娟)現(xiàn)代文閱讀(51分)(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
保護方言,守望鄉(xiāng)愁保護方言,守望鄉(xiāng)愁真理總是越辯越明。曾幾何時,方言的存廢問題,曾經(jīng)引起激烈爭議,但爭論至今,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達成共識:推廣普通話很重要,保護方言也很重要,二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關(guān)系。
方言俗稱地方話,是語言的變體,只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它不是獨立于民族語之外的另一種語言,而只是局部地區(qū)使用的語言。根據(jù)性質(zhì),方言可分地域方言和社會方言,地域方言是語言因地域方面的差別而形成的變體,是全民語言的不同地域上的分支,是語言發(fā)展不平衡性在地域上的反映。社會方言是同一地域的社會成員因為所在職業(yè)、階層、年齡、性別、文化教養(yǎng)等方面的社會差異而形成不同的社會變體。
語言最本質(zhì)的功能,是作為人們交際的工具。英國作家塞繆爾·約翰遜說過:“語言是思想的外衣。”除了交際工具,語言同時也是文化的載體。在歲月與文明的浸泡下,方言承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能夠滿足本地區(qū)社會交際的需要。與此同時,多姿多彩的漢語方言也與漢民族的文化息息相關(guān),它不僅是旅居外地的同鄉(xiāng)人互相認同的最直接最親切的標志,而且是折射地方文化及其歷史的種種事實的一扇窗口。
今年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獲獎作品中,用上海話寫成的小說《繁花》讓許多讀者被上海方言蘊含的吳文化韻味所折服。不少網(wǎng)友甚至評價說,“讀此書只恨自己不是上海人。”不止是《繁花》,從韓慶邦《海上花列傳》中的吳儂軟語,到老舍《正紅旗下》的京腔京韻,再到沙汀《淘金記》里的川腔辣語……這些文學作品運用方言所表達的其時其地的風土人情,都讓它們成為文學史上不可多得的佳作。從這方面講,保護方言,也是傳承地域文化、維護文化多樣性的一種努力。
如今,方言該不該保護似乎已不再是一個問題。但如何保護,仍然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從全國來看,漢語內(nèi)部的方言、次方言、土語非常豐富,該保護到哪一級、哪些地域的方言?國家是否應該出臺系統(tǒng)支持政策?是否應該將方言教育納入教育體系?每一個問題,都不易回答。
所幸,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探索的步伐都已邁出。2008年,國家語委啟動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shù)據(jù)庫建設試點,在各方言區(qū)采取活態(tài)標本,建立方言檔案——這未嘗不是一個好的思路,即在有能力做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性工作之前,先做好學術(shù)性搶救。而在民間,類似于“中國微鄉(xiāng)音”漢語方言大賽這樣的方言保護和傳承活動正在興起:在電視、廣播中推出方言節(jié)目;方言進校園,讓孩子們不忘鄉(xiāng)音,記住鄉(xiāng)情;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上更是出現(xiàn)了以鄉(xiāng)音鄉(xiāng)韻為紐帶的社群,延續(xù)著方言的魅力。
時間不斷向前,語言的融合與演進同樣不可阻擋。一些方言會淡出生活,一些新的語言習慣也正在形成。無論時代如何變化,總有鄉(xiāng)愁需要守望,而方言無疑是記住鄉(xiāng)愁的重要載體。珍視方言,其實是對文化根脈的呵護,是對歷史的銘記。講鄉(xiāng)音、守鄉(xiāng)愁,讓我們且行且珍惜。(選自2015年12月《人民日報》,有改動)
1.下列關(guān)于“方言”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時至今日,越來越多的人逐漸認識到:方言和普通話同等重要,不是非此即彼的關(guān)系,都需要高度重視。
B.方言是語言的變體,語言是思想的載體,不同地區(qū)、不同地域的人們可以通過方言進行交流,表達思想。
C.豐富多彩的方言不僅是身份認同的標志,是情感溝通的紐帶,而且也是展現(xiàn)地方文化及其歷史的標志。
D.方言承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很多用方言寫就的文學作品因突出表現(xiàn)了其時其地的風土人情,成為了文學史上的佳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榮獲第九屆茅盾文學獎的《繁花》是用上海方言寫成的,創(chuàng)造了一種不同于時代主流的語言方式,其中的吳文化韻味吸引了很多的讀者。
B.具體到如何保護方言,從全國來看,存在很多現(xiàn)實的難以解決的問題,如國家是否應該出臺政策支持,是否應該將方言納入教育體系等。
C.保護方言的探索步伐已經(jīng)邁出,在民間,出現(xiàn)了很多利用多媒體進行方言保護和傳承的活動,這些活動的開展讓鄉(xiāng)音鄉(xiāng)韻得以延續(xù)。
D.方言與鄉(xiāng)愁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珍視方言,就是對文化的呵護,是對歷史的銘記。由此可見,只有保護好方言,才是對鄉(xiāng)愁真正的守望。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很多方言寫成的具有地域特色的作品成為了文學史上的優(yōu)秀之作,從這方面來看,保護方言,也是傳承地域文化的一種努力。
B.方言該不該保護,如今似乎已經(jīng)不再是一個問題,但具體到如何保護的問題,仍然是眾說紛紜,沒有一致的看法。
C.為更好地保護方言,國家語委啟動了中國語言資源有聲數(shù)據(jù)庫建設試點,明確了先做好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性工作,之后再做學術(shù)性搶救的思路。
D.講方言和推廣普通話并不矛盾。誠然,普通話作為交流溝通的工具,普及固然重要,面方言作為折射地方文化及其歷史的窗口也應該得到保護和繼承。(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4~6題今天,學界有一些年輕的朋友以為中國古代沒有學術(shù)規(guī)范,所以我們沒有學術(shù)規(guī)范的傳統(tǒng),只能從西方引進。這種看法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之所以有這種看法,是沒有認識到學術(shù)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差異,中國古代的學術(shù)規(guī)范與當今學術(shù)規(guī)范存在著很大不同,不少今天已經(jīng)習以為常的規(guī)范當時還不存在。比如,由于書籍的流傳相當困難,特別是在印刷術(shù)普及以前,古代學人對前人的著作或研究成果往往只能依靠記憶和背誦,所以他們在引用前人著作或別人的成果時常常無法逐字逐句地直接引用,而只能取其大意,一般都是間接引用。他們大多不習慣注明出處,往往將前人的話與自己的話混在一起,或者完全按自己的意思改寫了。又如,古人為了做學問或?qū)W習的方便,經(jīng)常將從看到的書籍和資料中摘錄出的有用內(nèi)容分門別類編為類書。這些類書,有的是為自己用的,有的是為別人編的,或者是奉皇帝命令用公費開館編纂的。很多類書的資料來源和引文都不注明出處,除了一些現(xiàn)成的詩文或整段資料有時會提一下作者或書名外,一般就按內(nèi)容編入不同的類別。但要知道,這種類書的編纂,無論是因公還是因私,都不會有什么著作權(quán),更拿不到稿費,只要編得質(zhì)量高,就會博得“嘉惠學林”的贊譽,就是被引用的人也不以為忤,而只著眼于知識的傳播。古代還有一種故意作偽的現(xiàn)象,將自己或別人的作品假托為古代或當代名人的作品,如先秦的不少作品都冠以周公、孔子之名。但除了極少數(shù)人是出于政治或經(jīng)濟目的外,這類作偽者大多是很可憐的。因為無勢無名,即使他們的作品很有價值也無法流傳,而一旦托名于古代圣賢或當代名流,就有可能被刻成碑,印成書,傳誦一時,流傳千古。盡管絕大多數(shù)真正的作者依然默默無聞,但他們的自我價值還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實現(xiàn)。然而,這些并不意味著中國古代沒有學術(shù)規(guī)范,相反,在一些重大的學術(shù)問題上,從先秦開始就存在著嚴格的規(guī)范。例如儒家典籍和學說的傳承與解釋,自從在漢代儒術(shù)成為學術(shù)研究的主要對象以來,不僅流派分明,次序嚴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與注釋、注釋者和傳播者絕不相混。在《漢書?儒林傳》中,對儒家不同流派的傳承過程和人物有明確的記載。一些重要的歷史、地理著作也有這樣的傳統(tǒng),如給《史記》《漢書》作注釋的學者代有其人,但對有價值的注釋,后世學者無不尊重作者的署名,即使有些作者名不見經(jīng)傳,也都一一注明。由此可見,中國并不缺少學術(shù)規(guī)范的傳統(tǒng),我們今天面臨的問題,是如何繼承這樣的傳統(tǒng),建立起適應現(xiàn)代學術(shù)發(fā)展需要的新規(guī)范。20世紀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傳統(tǒng)的學術(shù)規(guī)范面臨著新的挑戰(zhàn),但由于歷史的原因,中國的學者能夠平等地、自主地考慮如何適應國際學術(shù)規(guī)范的時間并不長,很多問題自然還來不及解決。實際上,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shù)規(guī)范與西方及國際通行的學術(shù)規(guī)范之間并沒有什么本質(zhì)上的差異,所不同的只是具體做法、方式和程度。(摘編自葛劍雄《中國古代也有“學術(shù)規(guī)范”》)4.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中國古代學術(shù)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固有特點,導致一種錯誤認識,即中國學術(shù)缺少規(guī)范的傳統(tǒng),只能從西方引進。B.古人引用他人著作或成果時取其大意,間接引用,甚至按照自己意思改寫,這些慣常做法,與當時書籍流傳困難的情況關(guān)系密切。C.古人編纂的類書,除了某些現(xiàn)成詩文或整段資料偶爾會提及作者或書名外,大多不注明資料來源和引文的出處。D.古代類書的編纂是為了做學問或?qū)W習的方便,沒有著作權(quán)和稿酬,只要編得質(zhì)量高就會博得“嘉惠學林”的贊譽5.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3分)()A.古人不規(guī)范地借鑒前人成果,甚至將自己的作品假托為名人之作,但這些現(xiàn)象并不意味著中國古代就沒有學術(shù)規(guī)范。B.自先秦以來,儒家典籍和學說的傳承與解釋,流派分明,次序嚴密,原文與注釋、注釋者和傳播者絕不相混。C.如何繼承中國的學術(shù)規(guī)范傳統(tǒng),建立起適應現(xiàn)代學術(shù)發(fā)展需要的新規(guī)范,這是今天我們面臨著的新挑戰(zhàn)。D.中國的傳統(tǒng)學術(shù)規(guī)范與西方及國際通行的學術(shù)規(guī)范之間沒有根本差異,只是具體做法、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6.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古代的學術(shù)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與現(xiàn)代社會有明顯差異,很多今天習以為常的學術(shù)規(guī)范當時還沒有出現(xiàn)。B.作者引用《漢書?儒林傳》明確記載儒家不同流派的傳承過程和人物這一史實,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對傳播儒家學說的貢獻。C.古代很多作者無名無勢,但只要托名古代圣賢或同代名流,就有可能使得自己的作品流傳后世,進而體現(xiàn)自我價值。D.中國雖然并不缺少學術(shù)規(guī)范的傳統(tǒng),但在國際化的今天,我們依然要學習借鑒外國的學術(shù)規(guī)范,以便更好地與國際接軌。(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7~9題為什么人們寧愿相信謠言人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沒有根據(jù)的謠言。這個時候,如何讓人相信正確的事實?如果你認為,只需要把事實告訴那些誤信了謠言的人,他們就會改變自己的信念,那你就太天真了。
1998年,英國醫(yī)生安德魯在醫(yī)學期刊《柳葉刀》上發(fā)表文章,聲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三聯(lián)疫苗與自閉癥存在相關(guān)性。西方社會的許多家長由此不敢給孩子打三聯(lián)疫苗。然而,安德魯?shù)膱蟾婧髞肀蛔C實是錯誤的,作者也因為存在學術(shù)不端而被吊銷了行醫(yī)資格。世界衛(wèi)生組織等權(quán)威機構(gòu)都對此作出了專門的說明。
然而,2014年,美國達特茅斯學院的政治科學研究者布倫登?奈恩及同事隨機選擇了1700多名父母,這些父母的孩子都在17歲以下。針對三聯(lián)疫苗的傳言,這些父母接受了呈現(xiàn)事實的各種不同的干預方式,結(jié)果無一有效。不僅如此,這些辟謠措施還可能適得其反。這種現(xiàn)象奈恩在2013年的一項研究中也曾發(fā)現(xiàn)。當時他考察了媒體對政治家說法的糾正會產(chǎn)生什么作用。結(jié)果他發(fā)現(xiàn),政治家的支持者看到糾正信息之后,會更加支持政治家的說法。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逆火效應”。
心理學家對此有一套解釋。在日常的溝通中,人們有一個“隱性的規(guī)范”,即默認對方跟你說的話是真誠的、重要的、清晰的,除非有顯著的反面證據(jù)讓你對此產(chǎn)生懷疑。根據(jù)英國布里斯托大學的心理學家史蒂芬解釋說,盡管人們可以對一個信念產(chǎn)生懷疑,但這需要較高程度的注意力、信息高度可疑,或是在接收信息時就存在高度不信任。所以,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人們是傾向于接受信息而不是拒絕它的,因為并沒有突出的標志物提醒聽者對它產(chǎn)生懷疑。甚至,一部分學者還提出,一個人如果要理解一個說法,那么他必須至少暫時性地接受這個說法為“真”。換句話說,“相信”是人類理解一件事情的必要前提。心理學家過去二十多年的研究已經(jīng)反復證明,即便一個錯誤說法被修正,它在人腦中的影響也可以是持續(xù)性的。對于已經(jīng)接受了錯誤信息的人來說,讓他們回復到從未接觸過的狀態(tài),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研究人員認為,這可能跟人的自我防御的心理機制有關(guān)。心理學家提出了“自我肯定理理論”它指的是,人們有動力去維護自我的完整性?;谶@種理論,奈恩正在嘗試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去糾正錯誤信念:不是著眼于告訴人們正確的事實,而是把著力點放在人們對自我的信念上。比如說,他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如果先讓人們回憶自我感覺良好的時刻,再讓他們?nèi)ソ佑|那些意見分歧很大的話題,比如氣候變化,那么人們就會在接受不同觀點上變得更加開放。然而,不可能每次在糾正人們錯誤認知的時候先讓他們寫一篇文章回憶自己感覺良好的時刻。對此,奈恩給出的是另一種解決方案。比如圍繞埃博拉病毒,非洲出現(xiàn)了許多謠言。有人認為這種病毒并不存在,有人認為它是政府的陰謀,也有人認為它是西方人士帶入的。面對這種情況,僅僅通過世界衛(wèi)生組織和疾控中心提供科學事實是不足以改變?nèi)藗兊男拍畹?。他提出一種相對耗時但也許會更有效的方法:跟當?shù)乇蝗藗冃湃蔚纳鐓^(qū)領(lǐng)袖合作,一個一個村子做工作。但愿這是一種良法。
7.在下列各項中,不屬于“逆火效應”的一項是(
)
A.2008年,“廣元的橘子在剝了皮后的白須上發(fā)現(xiàn)小蛆狀的病蟲”的傳言在短信圈大量轉(zhuǎn)發(fā),四川省農(nóng)業(yè)廳發(fā)布辟謠公告,卻導致全國范圍內(nèi)柑橘滯銷。
B.2010年2月,山西一些地區(qū)要發(fā)生地震的消息通過短信、網(wǎng)絡等渠道瘋狂傳播,盡管有部分人不相信,但還是有數(shù)百萬群眾走上街頭“躲避地震”。
C.2011年3月,日本福島因大地震而發(fā)生核泄露,有人在QQ群稱食鹽中的碘可防止核輻射,盡管媒體和專家解釋這毫無依據(jù),可還是引發(fā)了全國上下的搶鹽潮。
D.2014年,在微信群里瘋傳牙膏底部的顏色條表示它的天然或化學成分含量,許多入在看過電視解釋兩者毫無關(guān)聯(lián)后,反而到超市購買時更青睞綠色條的牙膏。
8.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面對人們的錯誤接受,正面呈現(xiàn)事實的辟謠措施很可能會適得其反,在研究人員看來,這可能與人的自我防御的心理機制有關(guān)。
B.有心理學家認為,如果沒有顯著的依據(jù)提醒聽者,人們在接受信息時往往會相信它是真誠可信的,并在此前提下去理解它。
C.在奈恩看來,那些不敢給孩子打三聯(lián)疫苗的家長和那些政治家的支持者,雖然涉及領(lǐng)域不同,但對正面糾正信息的反應都不是令人欣喜的。
D.奈恩正嘗試一種不同常規(guī)的辟謠方式,即糾正錯誤信念時,把著力點放在人們對自我的信念上,那么人們在接受不同觀點時或許會變得更加開放。
9.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奈恩選擇孩子在17歲以下的父母作為干預對象,是因為他們的孩子還處于未成年時期,體質(zhì)相對較弱,引發(fā)麻疹、流行性腮腺炎、風疹的概率高。
B.奈恩針對非洲圍繞埃博拉病毒的謠言所提出的另一套方案,正是基于“逆火效應”和“親其人,信其道”的心理原理,讓當?shù)厝烁菀赘淖冏约旱男拍睢?/p>
C.已經(jīng)接收錯誤信息的人,想讓他們回復到未接觸過的狀態(tài),不是毫無可能,但鑒于錯誤說法在人腦中的影響具有持續(xù)性,這種“清零”會非常困難。
D.謠言在生活中總是不可避免的,基于心理學家的研究,各國政府在辟謠時只提供科學事實以澄清真,相或采取強制措施打擊傳謠者,未必是有效之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題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正值“富者田連阡陌,貧者亡立錐之地”?;趯@一現(xiàn)象的擔憂,為了維護社會安定,鞏固封建統(tǒng)治,孔子提出了如下思想:“丘也聞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保ā墩撜Z·季氏》)一些人把“寡”解為土地財產(chǎn)少當是誤讀,所謂“寡”類似于老子“小國寡民”中的“寡民”??鬃拥摹柏殹笔侵竿恋睾拓敭a(chǎn)少??鬃拥摹熬睉袃山猓阂皇恰捌骄保纾ǎㄜ髯印ぞ馈罚骸耙远Y分施,均編而不偏”;二是“公平”,相當于《管子·形勢》所言“天公平而無私,故美惡莫不覆;地公平而無私,故小大莫不載?!?/p>
這段話經(jīng)常被當作儒家宣傳平均主義的經(jīng)典表達加以批判。有的學者指出,社會財富分配的公正合理,確實是社會穩(wěn)定的前提之一,但孔子“患不均”之正確,并不能證明“不患貧”之合理;“均無貧”不合事實,“不均才貧”更不合邏輯;“均”是分配形式,“貧”是財富多少,財富分配之均與不均,與財富之多少沒有關(guān)系?!安换钾殹笔俏kU的,因為“貧”正是“不安”的首要原因;物貧則人爭,爭則不安;人所爭者,正是這不足之物?!熬鶡o貧”徹底的沒邏輯,其極端形式是人人都是零,也就不是貧;而人人都是零,均是絕對均了,但貧還是貧。
這番言論雖不乏深刻,但存在諸多誤解。不能脫離特定的語境加以解釋。要知道,孔子這段話是針對季康子掌權(quán)者之流通過對外戰(zhàn)爭攻伐等不義手段掠奪土地和人口而講的,不是泛泛而論。他分別把“均”、“和”、“安”和“貧”、“寡”、“傾”當作兩種價值,“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表面上看是只追求平均、安定而排斥土地和人口的增加,其實不然,他不過是強調(diào)通過采用“均”、“和”、“安”的手段和途徑達到解決“貧”、“寡”、“傾”的問題??傊抢谩熬?、“和”、“安”的工具理性達到無貧、無寡和無傾的價值理性目的?!熬弊鳛榉峙湫问酵柏殹辈⒎峭耆珱]有關(guān)系,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富的生產(chǎn)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財富多少?!熬鶡o貧”是說“均無極貧”,絕對平均會致貧,但相對平均卻可以防止極端貧困、防止兩極分化。其實,從另外意義上說,孔子又何嘗不“患貧”、“患寡”呢,他對足食、足兵、民信的肯定,對庶、富、教的贊許,就是最好的說明?!柏殹贝_實是“不安”的重要原因,但歷史表明“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就像有的學者所指出的那樣:“均貧富,并不是絕對的平均主義。在文化分子特別是儒家的心目中,它不過是相對的平均思想,是協(xié)調(diào)貧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適當限度之意。”(封祖盛、林英南:《開放與封閉》)一定的貧富差距在私有等級社會是必要和必然,只是孔子在肯定使各個等級的財富與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強調(diào)等級分配的同時,堅決反對過度貧富差距。當季康子試圖借改革稅賦制度以聚斂更多財富時,孔子說:“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為之聚斂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論語·先進》)孔子講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而冉求還替他搜刮、聚積增加他的財富;冉求不是我的門徒了!你們大張旗鼓地去聲討他好了。(節(jié)編自涂可國《也談儒家的財富觀》)10.下列關(guān)于原文內(nèi)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春秋時代,貧富差距已造成了社會的頻繁動蕩,這引起了孔子的深深憂慮,為消除社會隱患,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張。
B.孔子“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寡”,不能簡單解釋為土地財產(chǎn)少,而是類似于老子“小國寡民”中的“寡民”,指人口少。
C.有的學者認為,孔子提的“有國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蓋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是在宣傳平均主義。
D.反對孔子“均”富思想的人,言論雖不乏深刻,但存在諸多誤解,因為他們是在脫離了特定的歷史語境的條件下加以闡釋的。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孔子強調(diào)的“均”、“和”、“安”,都是手段和途徑,他的目的是想利用這些工具理性達到無貧、無寡和無傾的價值理性。
B.孔子提出的“均無貧”,不是絕對的平均,而是相對'的平均,這樣的社會財富分配方式可以防止極端貧困、防止兩極分化。
C.貧富差距在等級社會有其必要性和必然性,但孔子主張的協(xié)調(diào)貧富差距,使之保持在適當限度,則更有利于這種社會的穩(wěn)定。
D.季康子比王朝的周公富有,冉求還替他不斷搜刮、聚積財富,這讓孔子無法忍受,他認為,季康子不應擁有比別人多的財富。
12.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孔子提出的“有國有家者”應“患不均”,這是合理的,因為“不均”也是“不安”的根源。這一點學者們給予了充分的肯定。
B.“貧”是“不安”的重要原因,孔子理解這一點,他也因此“患貧”、“患寡”,對足食、足兵、民信給予肯定,對庶、富、教進行贊許。
C.“均”是分配形式,“貧”是財富多少,二者雖無必然聯(lián)系,但“貧”的確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富的生產(chǎn)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財富多少。
D.孔子提出了“均”富的分配主張,是為了維護等級社會的穩(wěn)定、和諧,本質(zhì)是在強調(diào)等級分配與諸侯、士大夫的身份地位相一致。(五)閱讀下面小說,完成13-15題冷臉馮驥才
(1)南門外有位鐵匠,四十多歲,怪人,他從來不笑,臉總陰著,外號冷臉。他不是脾氣怪才沒笑臉;他打小就沒笑過,無論嘛事,人都笑了,甚至捧腹大笑,笑破肚子,他也不笑。他那張臉就像用鐵皮敲出來的盤子,又黑又硬,賽個鐵面面人。
(2)沒人知道他的事。后來,不知打哪兒傳出一段他不會笑的根由,說他爹是釘馬掌的,他四五歲時候,站在一邊看他爹釘馬掌,那馬忽然犯起性子,一尥蹶子,后蹄子踢在他腦袋上,他挺在床板上不動勁不睜眼,滴水不進。大夫來一號脈,說沒命了,頂多三天閻王爺就把他領(lǐng)走;可三天后他沒走,還有氣,七天過后,居然睜開眼醒過來,翻身下地,走路說話吃喝拉撒一切照舊,就少一樣——不會笑了;人說他的笑臉給閻王爺留下了。這說法聽起來像那么回事,對不對,沒人敢去和他核對。
(3)不會笑是怪人,怪人還有更怪的事,就是好聽相聲,怪不怪事?聽相聲就為了笑,他不笑聽相聲為了嘛?練笑嗎?誰也弄不明白。
(4)冷臉不賭不嫖不貪杯,干完活,有點清閑,就鉆進說相聲的園子,找個凳子一坐,聽幾段。園子里的人都認識他那張半死不活的冷臉,這張臉好像專和說相聲的找別扭;說相聲就怕人不樂,你不樂等于人家的包袱不哏,活兒使得不絕,栽人家面子。在天津衛(wèi),誰要和說相聲的作了對,就找?guī)讉€人坐在園子里死活不樂;成心嗆火。這一來,冷臉可就跟說相聲的。較上勁了。天津說相聲的高手如林。開頭,一個個跑到南門外來,看誰能把冷臉逗樂了,結(jié)果個個丟盔卸甲,掉頭回去。于是南門外有句歇后語:說相聲逗冷臉——自找別扭。
(5)只有冷臉自己不知道這句話。
(6)北京挨著天津,這怪人怪事傳到北京的相聲圈子。北京有不少高手;不信世上還有一個逗不樂的人,就來了一逗哏一捧哏的兩位。這兩位早先在廠甸、天橋一帶揚名立腕。先甭說“說學逗唱”的功夫都是超一流,單憑長相就不一般。逗哏的又高又瘦,像個瘦猴,人偏姓侯;捧哏的又矮又肥,像個胖貓,人偏姓毛,江湖給他倆一個綽號叫“毛猴”。北京不是還有種拿蟬蛻做的那種人見人愛的小玩意兒”毛猴”嗎?這外號就在北京叫得山響。毛猴來到天津,在南門外的喜福來開說。頭一天,臺下就坐滿了人。冷臉聽到信兒也來了。
(7)不少人都知道毛猴是沖冷臉來的,只有冷臉自己完全不知道。
(8)毛猴上來,在臺上一站,一高一矮一瘦一肥一精一傻,就惹得哄堂大笑。毛猴他倆往下十看,心里咯噔一下,滿屋子七八十張熱烘烘笑臉里,有張臉賽鐵板;又黑又硬又陰冷,甭打聽,這就是那個冷臉。他倆想:今兒是不是真遇到克星了?可是毛猴是二十年老江湖,嘛都見過,先不管這臉,輕輕快快有說有笑之間,啪地甩一個包袱,甩得意外、漂亮、逗哏,人全笑了,惟獨冷臉不笑。毛猴目光都掃見了,相互遞個眼神,表面不當事,接著說笑,不經(jīng)意中又使一個包袱,這包袱使得又巧又妙又絕,看出了老到,引得大家大笑,可冷臉還是沒笑。毛猴見于,還不當事,接著再來;下邊的包袱是毛猴拿手的——聽一百次得笑上一百次。毛猴一使,全場爆笑,笑聲要掀去屋頂,毛猴再看,冷臉居然賽個睜著眼的死人。
(9)毛猴覺得不好,知道今兒弄不好要栽在天津衛(wèi)了。心里沒根,接下去就有什么算什么了。老段子、新段子、文段子二葷段子,加上不停的現(xiàn)掛,直說得腦門流汗,嗓子冒煙,冷臉還是那張冷臉。最后,那個逗哏的瘦猴索性對著冷臉抖一個砸鍋賣鐵似的包袱,說:“這位爺,您要是再不笑,我倆可真要脫褲子了?!?/p>
(10)全場又一陣大笑。冷臉忽然站起身,板著面孔拱拱拳說:“您二位說得真棒,謝您們了二我退了。”話說完,起身離座走了。到了也沒露出個笑臉。毛猴兩個站在那兒下不了臺,這算栽到家,只好耷拉腦袋回北京。
(11)自打毛猴走后,沒人再敢往南門外說相聲。人們把冷臉愈說愈神,好像冷臉是天生的相聲殺手。可奇怪的是打那天起,不單南門的相聲園子,全天津的相聲園子里,沒人再見過冷臉。有人說他遠走高飛了,可有人說他哪也沒去,還在南門外打鐵,只是決不再聽相聲了。
(選自《小說月報》2015年底10期)
13下列對這篇小說思想內(nèi)容與藝術(shù)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分)()
A.第(2)段記敘冷臉不會笑的傳說,既讓讀者了解到他因曾受到過嚴重傷害而不會笑的真正原因,也為人物蒙上一層神秘面紗,生動有趣,吸引讀者。
B.第(9)與(10)段中,冷臉在觀眾面前被毛猴當做“包袱”笑料,實在難為情,但為了風度,還是用反諷的語氣稱贊毛猴的表演,板著臉,帶著怨恨離場。
C.毛猴竭盡所能,用高超的藝術(shù)表演,逗得觀眾開心不已,但就是不能令冷臉發(fā)小。在第(8)段中,觀眾的開心與冷臉的冷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D.小說著意刻畫“冷臉”肖像,表現(xiàn)人物對生活的冷峻態(tài)度。由“賽個鐵面人”“賽個睜著眼的死人”等肖像描寫,可見冷臉遲鈍麻木,心如死灰。14文中兩個劃線句子分別獨立成段,請結(jié)合小說內(nèi)容具體談談作者這樣處理的妙處.(6分)15這篇小說含蓄豐富,發(fā)人深省。請結(jié)合文本,談談你從中得到的兩點啟示。(6分)
二、古詩文閱讀(51分)(一)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6-17題
梅雨柳宗元梅實迎時雨①,蒼茫值晚春。愁深楚猿夜,夢斷越雞晨②。海霧連南極,江云暗北津③。素衣今盡化,非為帝京塵④。【注釋】①梅雨:江南一帶在楊梅成熟時,常陰雨連綿,這段時間,就稱作梅雨季節(jié)。②楚、越:指江南的永州,作者當時被貶謫于此。③北津:北去回鄉(xiāng)的渡口。④素衣:本句詩謝脁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的化用。16、本詩的頷聯(lián)塑造了一個怎樣的詩人形象,請結(jié)合詩句分析。(5分)17、結(jié)合全詩,體會尾聯(lián)的思想情感。(6分)(二)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18-19題
寒食王禹偁
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風光亦可憐。
稚子就花拈蛺蝶,人家依樹系秋千。
郊原曉綠初經(jīng)雨,巷陌春陰乍禁煙。
副使①官閑莫惆悵,酒錢猶有撰碑錢②。
【注】①淳化二年,王禹偁因抗疏獲罪,被貶為商州團練副使。②撰碑錢:替別人寫墓志銘所得的稿費?!爸勺泳突橥惖币痪鋵懙镁顐魃瘢埡喴p析。(5分)
19、全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請結(jié)合詩句簡要分析。(6分)(三)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20-23題。賈思伯,字士休,齊郡益都人也。世父元壽,高祖時中書侍郎,有學行,見稱于時。思伯釋褐奉朝請,太子步兵校尉、中書舍人,轉(zhuǎn)中書侍郎。頗為高祖所知,常從征伐。及世宗即位,以侍從之勤,轉(zhuǎn)輔國將軍。任城王澄之圍鐘離也,以思伯持節(jié)為其軍司。及澄失利,思伯為后殿。澄以思伯儒者,謂之必死焉。及至,大喜,曰:“仁者必有勇,常謂虛談,今于軍司見之矣。”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時論稱其長者。后為河內(nèi)太守,不拜。尋除鴻臚少卿,以母憂免。服闋,征為滎陽太守,有政績,因遷征虜將軍、南青州刺史。初,思伯與弟思同師事北海陰鳳授業(yè),無資酬之,鳳遂質(zhì)其衣物。及思伯之部,送縑百匹遺鳳,因具車馬迎之,鳳慚不往。時人稱嘆焉。尋以父憂免。后除征虜將軍、光祿少卿,仍拜左將軍、兗州刺史。肅宗時,征為給事黃門侍郎。因請拜掃,還鄉(xiāng)里。未拜,以風聞免。尋除右將軍、涼州刺史。思伯以州邊遠,不樂外出,辭以男女未婚。靈太后不許,舍人徐紇言之,得改授太尉長史。又除安東將軍、廷尉卿。思伯自以儒素為業(yè),不好法律,希言事。俄轉(zhuǎn)衛(wèi)尉卿。
于時議建明堂,多有同異。思伯上議曰:“……五室之理,謂為可按。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學者善其議。又遷太常卿,兼度支尚書,轉(zhuǎn)正都官。時太保崔光疾甚,表薦思伯為侍講,中書舍人馮元興為侍讀。思伯遂入授肅宗《杜氏春秋》。思伯少雖明經(jīng),從官廢業(yè),至是更延儒生夜講晝授。性謙和,傾身禮士,雖在街途,停車下馬,接誘恂恂,曾無倦色。客有謂思伯曰:“公今貴重,寧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當世以為雅談。為元義所寵,論者譏其趣勢。孝昌元年卒。贈鎮(zhèn)東將軍、青州刺史,又贈尚書右仆射,謚曰文貞。(節(jié)選自《魏書·卷七十二·列傳第六十》)2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B.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C.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D.其方圓高方/自依時量戴氏九室之/言蔡子廟學之/議子干靈臺之/說裴逸一屋之/論及諸家紛紜/并無取焉/
2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釋褐:舊制,新進士必在太學行釋褐禮,脫去布衣而換穿官服。后用來比喻做官或進士的及第授官。B.持節(jié):節(jié)指旄節(jié),也叫符節(jié),以竹為竿,上綴以旄牛尾,是使者所持的信物,古代使臣奉命出行,執(zhí)符節(jié)以為憑證,故稱出使為“持節(jié)”。C.服闋:古代守喪期滿除去喪服,謂之服闋。子為父、父為長子、妻妾為夫、未嫁的女子為父都要服喪三年。D.贈:這里是皇帝為已死的官員加封官爵,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22、下列對原文的分析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賈思伯久經(jīng)沙場。他經(jīng)常跟隨高祖征戰(zhàn)討伐。他曾經(jīng)跟隨任城王元澄進攻鐘離,作戰(zhàn)失利,奉命殿后且出色完成任務,從而改變了元澄對儒士的看法。B.賈思伯不計前嫌,尊敬師長。他曾與弟弟一起師從陰鳳。因無錢交納學費,衣物被陰鳳作為抵押品。賈思伯在南青州任上送給陰鳳禮物,派馬車迎接他。C.賈思伯曾經(jīng)仕途不順。被征為給事黃門侍郎,還未拜官上任,就因為傳聞而被彈劾免職。拒任涼州刺史卻不被允許,幸虧徐紇從中說話,才得以改任。D.賈思伯勤勉好學,禮賢下士。他少年時明習經(jīng)典,做官后勤奮鉆研。任侍講時延請儒士夜讀日授。他在街頭碰到讀書人,就停車下馬,認真交談。
23、把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1)思伯托以失道,不伐其功,時論稱其長者。(5分)(2)“公今貴重,寧能不驕?”思伯曰:“衰至便驕,何常之有?”(5分)24.名句填空:(10分)①.李白的《夢游天姥吟留別》中表現(xiàn)詩人蔑視權(quán)貴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②生活中當我們專注于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時,會達到忘我的狀態(tài)而忽視時光的流逝,這很容易讓我們想起王羲之《蘭亭集序》里的句子
,
,
,。③范仲淹有詞云:“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其中關(guān)于“衡陽雁”的意象在王勃的《滕王閣序》中“
,
”也曾出現(xiàn)過。④《出師表》中寫出諸葛亮無意于功名的兩句話是
,
。三、語言文字運用(18分)25.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①關(guān)乎社會建設的重大問題必須通過黨委會集體討論作出決定,如果個別領(lǐng)導干部好為人師,那么后果將不堪設想。②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場失意后不再熱心于功名,轉(zhuǎn)而到山野求田問舍,過著愜意的隱居生活。③家具市場產(chǎn)品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早已屢見不鮮,網(wǎng)購平臺上售賣仿冒名品家具的賣家也越來越多,有關(guān)部門有必要展開一輪徹查嚴打的行動了。④在《虞美人》這首詞中,南唐后主李煜的愁思如春水般汪洋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之不舍晝夜,常流不斷,無窮無盡。⑤經(jīng)過衡中三年的努力學習,理科成績優(yōu)秀喜歡航天專業(yè)的李楠考上了北航,文科成績過人的孫博到人大讀了新聞系,這也算各得其所了。⑥搞學術(shù)研究若方向不明確,時而東時而西,就會歧路亡羊,很難取得成果。A.①②⑥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⑤⑥
26下列各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全都恰當?shù)囊豁検牵ǎ?分)A.龍川島像一張舒展著的荷葉漂浮在浩如煙海的千島湖上,島上又有30多個小湖,湖水明凈,映著日光,猶如閃爍在荷葉上的水珠一樣。B.著名歌唱家李雙江之子李天一是個不知天高地厚的初生之犢,無照駕駛,肇事打人,尋釁滋事,其行為引起了人們對“星二代”的熱議。C.有的人本來準備洗心革面重新做人,可最后只是改頭換面,給自己的親人和朋友帶來無盡傷痛。D.至于在反腐敗中落馬的“裸官”,在貪腐時亦冠冕堂皇,將貪腐得來的錢財轉(zhuǎn)移到海外,以供家屬揮霍。可見,治理“裸官”是反腐課題里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27.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為了露出琉璃瓦深藍色的瓦體,去年蓋的辦公樓沒有在屋檐外設墻體遮擋,這是成為樓頂覆冰融化時容易整體滑落砸到過路人的原因之一。B.奧運圣火登頂珠峰的瞬間,無論是參與登頂?shù)挠率?,還是全世界觀看這一壯舉的人們,無不感受到了心靈的震撼。C.三年來的“旅游興市”竟成為今天發(fā)展核電的障礙,這可能是地方政府當初始料未及的。D.作者觀察細致,一泓清潭、汩汩流水、郎朗歌聲,都能激發(fā)他的靈感,都能從中找到抒情敘事的切入點。2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3分)A.2008北京奧運會開幕式,以“和”字為核心創(chuàng)意,既融入了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精髓,又彰顯了奧運新理念,獲得了群眾的好評如潮。B.當?shù)卣膭钇髽I(yè)采用先進的清潔生產(chǎn)工藝和技術(shù),構(gòu)建循環(huán)經(jīng)濟,發(fā)展軌道交通,興建屋頂花園吸附空中粉塵,建立公眾參與機制,營造重視環(huán)保的氛圍。C.兩千多年來,曲阜孔廟由一座私人住宅發(fā)展成為規(guī)模形制與帝王宮殿相媲美的龐大建筑群,延時之久,記載之豐,可以說是人類建筑史上的孤例。D.午覺睡姿不當會導致視力下降、手臂酸痛、面癱等多種疾病,特別是趴著睡覺會壓迫眼球,造成眼壓過高,不僅可能誘發(fā)青光眼,嚴重的還會影響視力。
29.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3分)千百年后凝視王羲之的《蘭亭序》,光是那么一點,可以領(lǐng)略的內(nèi)涵,用十年時間去理解都不嫌多。①碰到紙上的纖維,順勢微微回轉(zhuǎn),②單鞭蓄勢,繼續(xù)向左緩緩推出……③太極云手般向右下沉去,力道隱含未盡,④仍然可以感受王羲之筆尖每一個纖細的動作,⑤永和九年歲在癸丑,那永字的一點如凌空而來風聲,A.④②①⑤③B.④⑤①③②C.⑤②①③④D.⑤④②③①30.下列加點字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擁,持,拿。B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奪,改變。C駕一葉之扁舟,舉匏樽以相屬。屬,勸酒。D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期,至,及。
參考答案:
一、現(xiàn)代文閱讀1.B(“不同地區(qū)、不同地域的人們可以通過方言進行交流,表達思想”錯,方言通行于一定的地域,只是局部地區(qū)使用的語言,只適合特定區(qū)域內(nèi)的交流)
2.D(“只有保護好方言,才是對鄉(xiāng)愁真正的守望”過于絕對,方言只是記住鄉(xiāng)愁的一種重要載體,而不是記住鄉(xiāng)愁的全部)
3.C(“先做好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性工作,之后再做學術(shù)性搶救”順序錯誤,應該是“先做好學術(shù)性搶救,之后再做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性工作”)4、A(該項在轉(zhuǎn)述時,將認識主客體顛倒(或主客觀因素倒置),相關(guān)內(nèi)容見第一段。人們認為“中國學術(shù)缺少規(guī)范的傳統(tǒng)”,“是沒有認識到學術(shù)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等各方面的差異,中國古代的學術(shù)規(guī)范與當今學術(shù)規(guī)范存在著很大不同”。)5、B(該項中的“自先秦以來”的時間概念出錯,原文是“自從在漢代儒術(shù)成為學術(shù)研究的主要對象以來”。具體內(nèi)容見第五段。)6、B(該項中的“旨在肯定班固等人對傳播儒家學說的貢獻”的分析錯誤,作者引用這個例子是為了說明“自從在漢代儒術(shù)成為學術(shù)研究的主要對象以來,不僅流派分明,次序嚴密,而且任何注或疏都署明作者,原文與注釋、注釋者和傳播者絕不相混”。具體內(nèi)容見第五段)7.B(“逆火效應”是指人們見到糾正信息時,更加相信原先的信息。)
8.D(人們“在接受不同觀點上變得更加開放”是奈恩的發(fā)現(xiàn),并非預期的“或許”。)
9.A(原因理解有誤。)10.A(“已造成了社會的頻繁動蕩”沒有依據(jù)。原文是“基于對這一現(xiàn)象的擔憂”??鬃討n慮的“這一現(xiàn)象”是貧富差距。)11.D(“季康子不應擁有比別人多的財富”錯,原文是“孔子在肯定使各個等級的財富與其身份地位相一致、強調(diào)等級分配的同時,堅決反對過度貧富差距。”)
12.C(原文為“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財富的生產(chǎn)和不同人所占有的財富多少”,“它”指“均”?!半m無必然聯(lián)系”也不當,原文為“并非完全沒有關(guān)系”。)13(1)C(A項,冷臉不會發(fā)笑的真正原因誰也不知道,文中對傳說只是表述為“這說法聽起來像那么回事,對不對,沒人敢去和他核對”。B項,聯(lián)系后文冷臉再不去相聲園子的情節(jié),可以看出,冷臉稱贊對方是真心的,為對方找臺階,并沒有帶著怨恨。D項,冷臉雖然冷面如鐵,但并不意味他沒有生活熱情和豐富的內(nèi)心活動,他喜歡聽相聲,他能從毛猴的討?zhàn)堉蟹治鲎约旱奶幘常⒅鲃臃Q贊對方,起身離場,再也不進相聲園子)14①兩個句子獨立成段,前一句交代冷臉不知道當?shù)厝藢λ淠樔玷F的議論,后一句交代冷臉不知道毛猴是沖著他來的、觀眾是在看他和毛猴之間較量的熱鬧。②兩個句子為后文冷臉明白毛猴的表演目的和觀眾看熱鬧的心理,并主動稱贊,起身離場作鋪墊(伏筆)。③前文兩句交代冷臉不知道,后文卻沒有點明冷臉知道,只是在情節(jié)內(nèi)容中自然明確,這種處理使人物形象更鮮明豐滿,主題含蓄深遠,引人深思。(每點2分)
15①放手也是一種愛(從冷臉的放棄進相聲園子的角度);②微笑面對生活(從冷臉成為別人看熱鬧的角度反向);③冷峻也是個性(從冷臉面對生活的冷峻角度);④包容和尊重(從觀眾看熱鬧的心態(tài)角度);⑤功利的藝術(shù),終會傷害觀眾,失去觀眾(從毛猴等表演者的目的,最終失去觀眾冷臉的角度);⑥生活不全是笑聲(從冷臉和觀眾的角度)。結(jié)合文本分析部分略。(任選兩個,結(jié)合文本談啟示。每一點啟示2分、結(jié)合文本分析2分。如有其他的理解,言之有理亦可)二、古詩文參考答案16《梅雨柳宗元》詩歌鑒賞答案1.塑造了一個被貶謫于江南,深夜難眠,滿腹憂愁的詩人形象。(2分)詩人被貶于永州,內(nèi)心壓抑,字面上說猿啼雞鳴擾人清夢,實質(zhì)上是因為內(nèi)心煩憂。(3分)17.詩人尾聯(lián)表達的是貶謫的哀怨之情。(2分)首聯(lián)描寫江南梅雨的昏晦蒼茫寫出自己內(nèi)心的壓抑,頷聯(lián)寫長夜難眠進一步寫出憂愁之深,頸聯(lián)南極一句寫遷謫之遠,北津一句則暗示回京無望,點明憂愁之因,尾聯(lián)的反用典故收束全詩,抒發(fā)自己遠離京城,勞苦困頓之怨。(結(jié)合詩句信息較完整4分,丟失信息2分)18、此句描寫的是小孩子慢慢靠近花朵輕拈蝴蝶的景象。(2分)其中的“就”字寫小孩子為捉蝴蝶而慢慢靠近的動作,“拈”字生動傳神地寫出了小孩子捉蝴蝶時動作的輕、慢。詩人通過動作描寫盡顯兒童的天真之態(tài)。(3分)
【解析】本題重點考查考生鑒賞詩歌語言的能力??忌柘群Y選出詩句中傳神的字(一般為動詞、形容詞、擬聲詞、數(shù)詞、疊詞等),再結(jié)合句子加以解釋,最后分析這個字在句中的表達效果。
19、全詩表達了作者對山里風光的喜愛,暗含了自己不被重用的惆悵,同時也能灑脫看待的感情。(2分)詩歌前三聯(lián)描寫了小孩子捉蝴蝶,人家系秋千,雨后郊原新綠,巷陌春陰禁火等畫面,透露出安靜祥和的生活氣息;尾聯(lián)寫自己官位清閑,勸解自己不要惆悵,還可用替別人寫墓志銘所得的稿費換取酒錢的灑脫之情。(4分)
【解析】本題考查對古詩詞中情感的理解。題干要求是對全詩的情感的分析,因此要全面理解詩歌所表達的情感,小注中的信息很重要,不可忽視。解題思路是先概括全詩情感,再結(jié)合詩句逐點分析。20、B
21、D(“而受封的官員往往非正常死亡”錯誤,過于絕對化。)
22、D(做官后勤奮鉆研錯誤,原文“從官廢業(yè)”)
23、(1)思伯借口迷失了道路,不夸耀自己的功勞,當時輿論稱贊他是個有德行的人。(托,借口;失道,迷路;伐,夸耀;“長者”各1分,大意1分。)
(2)先生現(xiàn)在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二手鋼琴租賃合同(2篇)
- 2025年個人試用期勞動合同樣本(三篇)
- 城市公園碎石配送保障協(xié)議
- 國際貿(mào)易攪拌車運輸協(xié)議
- 化工品物流合同安全范本
- 專業(yè)物流合同模板
- 湖南實驗室裝修合同樣本
- 產(chǎn)業(yè)扶持用地居間協(xié)議模板
- 旅游用地居間合同范本
- 會議室簡易改造合同樣本
- 初中英語人教版 八年級上冊 單詞默寫表 漢譯英
- pcs-9611d-x說明書國內(nèi)中文標準版
- 無人機航拍技術(shù)理論考核試題題庫及答案
- T∕CMATB 9002-2021 兒童肉類制品通用要求
- 工序勞務分包管理課件
- 工藝評審報告
- 中國滑雪運動安全規(guī)范
- 畢業(yè)論文-基于51單片機的智能LED照明燈的設計
- 酒廠食品召回制度
- 中職數(shù)學基礎模塊上冊第一章《集合》單元檢測試習題及參考答案
- 化學魯科版必修一期末復習98頁PPT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