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_第1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_第2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_第3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_第4頁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理答行為改進例談

“輕負高質(zhì)”課堂的關(guān)鍵在于教師。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學生單位時間的學習效果,是“減負”工作的根本所在。本文所關(guān)注的是基層學校語文教師的課堂理答水平現(xiàn)狀,以及改進的策略。一、激勵性理答——多一些表揚,少一些雷同激勵性理答是指教師對學生回答問題后的積極反應和處理。從調(diào)查中可以看出激勵性理答平均每課占22.6%,其中簡單表揚平均每課12次。四年級的某一堂課中“你真棒”居然出現(xiàn)了16次之多。重形式不重實效、重數(shù)量不重質(zhì)量、重自身不重學生等現(xiàn)象屢見不鮮。究其原因是教師在課堂理答中關(guān)注的只是知識是否落實而不是學生的心理需求是否滿足,激勵的只是學生參與的行為而不是學生體驗的情感。1.激勵性理答要適量適量是指在一定時間內(nèi)激勵性評價的次數(shù)要合適。對于學習主動性、積極性高的學生,激勵性評價的次數(shù)要吝嗇,只有在其取得較大成功時給予充分的肯定,使其感受到獲取激勵性評價的不易,從而努力投入以獲取激勵性評價。而對那些平日學習少有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的學生,老師千萬不要吝嗇激勵性評價。2.激勵性理答要適人激勵性理答應關(guān)注學生的性格、性別、年齡等差異,講究因人而異,不能千人一語。比如對于男生我們可以采用負激勵的理答方式,以批評促激勵;對于女生我們可以采用正激勵的理答方式;外向型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負激勵的理答方式,而內(nèi)向型的學生我們可以采用正激勵的理答方式……3.激勵性理答要創(chuàng)新教師激勵性理答形式,不僅有言語激勵,更有動作激勵、神情激勵和物質(zhì)激勵。但同時我們也發(fā)現(xiàn)每個教師都有自己偏愛的激勵性理答方式,這與教師自身的性格習慣有極大關(guān)系。但教師若長期使用一種方法,就會淡化其激勵作用。所以教師要隨時關(guān)注學生對某種激勵的態(tài)度,適時變化激勵性理答形式,不斷推陳出新,激發(fā)學生對激勵的心理需求。虞大明老師在評價學生朗讀“露餡兒”一詞時所作出的理答:不好聽;好聽;真好聽!太好聽!好聽極了!受激勵的學生是越讀越有滋味兒。二、再組織理答——多一些引答,少一些代答再組織理答,是指教師在理答的最后階段,對學生的回答重新組織或概括。調(diào)查反映,再組織理答的比例在課堂中所占比例不大,只有8.7%。究其原因,有些教師對理答過程“再組織”行為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充分認識,不正確的不予糾正,不完整的不予補充,零散的意見不予綜合,膚淺的認識不予深化,造成了理答的低效。1.再組織理答需要歸納總結(jié)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學生的回答雖然看起來是熱鬧非凡,但是思路不明晰,過于零散細碎。此時的再組織理答,首要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歸納總結(jié),目的就是給學生一個更加準確完整的答案。2.再組織理答需推波助瀾許多時候,為了讓學生對文本理解得更透徹,往往還需要教師推波助瀾,逐層推進,使學生更專注于學習活動,用積極的思維參與課堂對話。某教師執(zhí)教《太陽》一課,在研讀“太陽有什么特點”部分時,她直接拋出“太陽有什么特點?”的問題,讓學生閱讀全文后回答,結(jié)果學生有的說太陽很重要,有的說太陽與我們關(guān)系很密切,有的說太陽離我們很遠很遠,一時爭論不休。于是老師叫學生一段一段去看,找到重要的句子,再去歸納。折騰了20來分鐘,總算總結(jié)出太陽的幾大特點:遠、大、熱、關(guān)系密切。再看特級教師林莘的處理。讓學生自由讀書,然后對學生的讀書態(tài)度、讀書水平進行激勵,看似隨意似的問了一句:“你能不能把一段話讀成一個字?”由于有了明確的指向,學生很快讀出“大”。接下來,老師又順著推了學生一把,說:“你能不能把第二段讀成一句話?”當然,學生很快地就鎖定了目標。在此基礎(chǔ)上,老師總結(jié)說:“讀成一個字、讀成一句話,這就是那一段的主要內(nèi)容,大家可以用這樣的方法去讀后面的段落?!痹诶蠋煹耐撇ㄖ鸀懴?,學生既概括了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又習得了學習的方法,提升了學習的能力。3.再組織理答需理性提升再組織如果停留在對學生答案簡單的重復和堆砌的層面,是遠遠不夠的。許多時候,教師要對學生的回答進行理性的提升,或把學生帶進一個優(yōu)美的意境,或揭示出深刻的哲理,或帶領(lǐng)學生披文入情……四年級《巨人的花園》課中,教師拋出問題:“你覺得,這是一個怎樣的巨人?”生答:“非常自私的巨人?!薄皼]有愛心的巨人?!薄捌獗┰甑木奕??!薄昂苋涡缘木奕恕!薄袄淠疅o情的巨人?!崩蠋熃又隽藲w納:“是啊,正是巨人的自私、任性、冷酷、粗暴,才一次次地趕走了孩子,也一次次趕走了美麗的春天?!币陨掀慰梢钥闯?,執(zhí)教師老師的課堂理答能力還是比較強的。適時的肯定,關(guān)鍵的重復,恰當?shù)目偨Y(jié)都顯示出教師良好的理答素養(yǎng)。但是,如果再進一步進行理性提升:“他的心中只有花園,根本無視孩子的存在。他給自己的心靈筑起了一道高高的圍墻,雖然擁有了花園,卻無法擁有快樂與幸福。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近巨人,體會他對春風不度圍墻內(nèi)的迷惑不解?!边@樣一提升,既能緊緊圍繞文本的價值,又能為后面的主旨揭示奠下基調(diào)。三、發(fā)展性理答——多一些施問,少一些重復發(fā)展性理答主要包括探問、追問、轉(zhuǎn)問、反問等方式,屬于較高水平的理答。它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引導學生深入思考,是站在學生長遠發(fā)展的角度而采取的教學行為。從調(diào)查中可以看出,發(fā)展性理答在課堂理答行為中所占比例不高。究其原因,就在于發(fā)展性理答需要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情況靈活生成,故對教師的要求更高了。1.刨根究底巧追問某教師在執(zhí)教《全神貫注》一課中,想讓學生體會羅丹忘我工作的精神境界。學生說得較為空洞,給羅丹貼上了諸如“專心致志”、“聚精會神”等標簽。課后,老師們都意識到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存在的問題,于是做出了修改。教師發(fā)問:“你從這句話中看出羅丹當時神態(tài)是怎樣的?”學生說:“像喝醉了酒一樣。”教師接著問:“你能用一個詞語來形容嗎?”學生說:“整個世界消失?!贝藭r,教師緊接著追問:“真的什么都在羅丹面前消失了嗎?消失的是什么?什么沒有消失?”這一問,切中問題的實質(zhì),學生紛紛發(fā)言:客人在他面前消失,塑像沒有消失。窗外聲音消失了,塑像沒有消失。身邊一切消失了,塑像沒有消失。世界其他萬物消失,塑像沒有消失。接著,教師做出了歸納性理答:“的確如此,羅丹改雕像如癡如醉,忘記周圍的一切,走進雕刻的世界。他的眼前,他的心里只有雕像,他是如此的……”教師故意打住,讓學生接著說:“全神貫注?!薄八侨绱说摹薄皽喨煌摇!敝链耍褙炞⒌膬?nèi)涵有了注腳,不再是空洞的標簽,學生是有了真真切切的體驗。教師都希望學生的回答能切中要害,然而更多的時候?qū)W生的回答并不能一下子答到關(guān)鍵點,這就需要我們?nèi)ヒ龑?,去追問。學生在教師刨根究底的追問中,深入思考問題,逐漸明晰了思路,體會到羅丹完全沉浸在自己工作中的那種忘我的狀態(tài)。2.變換路徑巧探問隨堂聽課《梅花魂》,該文對于孩子來說,理解是有一定難度的。也許是有人聽課過于緊張吧,教師非常急切地想讓學生明白“梅花魂”的內(nèi)涵所在,可竟遭遇了冷場,課也就草草收場。事后,教師進行了反思,搞清楚問題所在,那就是問題的設(shè)計脫離學生的學習起點。于是,不氣餒的他又進行第二次教學。提示學生,梅花本是一種植物,一般用“它”而課文卻用的是“她”。老師接著讓學生聯(lián)系上下文想想,她指什么呢?學生略作思索后回答:“她表面看是指梅花,其實是指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jié)的人物。梅花在冬天開,而有氣節(jié)的人物他們像梅花一樣,不管歷盡多少磨難,都是頂天立地,不肯低頭折節(jié)。”在讓學生暢談的基礎(chǔ)上,教師問:“誰能說說我們中華民族有氣節(jié)的人物?”學生一時又語塞。教師緊接著又引路:“比如統(tǒng)一中國的秦始皇,視榮華如夢幻的譚嗣同。”這一下,學生的思路打開了,紛紛說起了岳飛、陸游、孔子、諸葛亮、鄭成功、孫中山……最后,教師做出提升式理答:“看似平常的梅花,卻融注了無數(shù)氣節(jié)人物的英魂,漫漫幾千年的中華史,有氣節(jié)的人物怎能說得清,道得完呢?”教師抓住一個“她”進行探問,進而從單純的植物了解轉(zhuǎn)向?qū)θ宋锛叭宋锲焚|(zhì)的理解,加深了閱讀理解的厚度。可見,當面對冷場時,探問就猶如一個腳手架,能夠幫助孩子們走出困境,攀上更高的臺階。3.轉(zhuǎn)拋繡球巧轉(zhuǎn)問《尊嚴》一課蘊涵的哲理深刻。自讀“尊嚴”事初知“尊嚴”意,細讀“尊嚴”語體會“尊嚴”味,咀嚼“尊嚴”行感受“尊嚴”品。步步為營,環(huán)環(huán)相扣,課進行得十分順暢??删驮诮咏猜晻r,有學生突然提出:哈默做事太死板,他完全可以跟大叔先談好,先吃飯再干活,這樣既有力氣又不失尊嚴。問題一出,全班一愣??梢钥闯?,這個問題完全出乎教師的預設(shè)范圍。還好,這位教師反應靈敏,迅速調(diào)整策略,把這個問題拋給全班同學:“大家想想看,先吃飯再干活和先干活再吃飯有什么不同?你持什么觀點?不妨咱們展開一場辯論賽吧。”生成的辯論賽促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尊嚴的內(nèi)涵,從而對哈默更是心生敬佩。教師這一轉(zhuǎn)問,在山窮水盡疑無路時另辟蹊徑,收獲到了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其實在教學中,我們經(jīng)常會遇到學生啟而不發(fā)的情況,這時,如果硬生生地與學生拉大鋸,課堂必會陷于僵局。轉(zhuǎn)問周圍的同學,會讓一場尷尬于無形中化解。4.逆向思考巧反問在富有生命力的課堂中,學生的回答和反應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