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_第1頁
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_第2頁
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_第3頁
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_第4頁
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宮頸炎癥診斷新標準第1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前言

鑒于工作中的常見病例,宮頸炎是我比較關注的病種。這次新出臺的診斷標準同時也糾正了我們大多數(shù)醫(yī)療工作者的原有觀念,使人受益匪淺。為了能使各位同仁更好的理解宮頸炎診斷新老標準的更改,我同時還摘抄了舊版教科書和樂杰教授(第7版)就以上問題所做的精彩注解與大家分享:第2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版婦產(chǎn)科學

1.兩個特征性體征,具備一個或兩個同時具備既可診斷宮頸炎癥:

(1)于宮頸管或?qū)m頸管棉拭子標本上,肉眼見到膿性或黏液膿性分泌物。

(2)用棉拭子擦拭宮頸管時,容易誘發(fā)宮頸管內(nèi)出血。2.白細胞檢測:可檢測宮頸管分泌物或陰道分泌物中的白細胞,后者需排除引起白細胞增高的陰道炎癥。

(1)宮頸管膿性分泌物涂片作革蘭染色,中性粒細胞>30/高倍視野。

(2)陰道分泌物濕片檢查,白細胞>10/高倍視野。第3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7版婦產(chǎn)科學

宮頸炎癥診斷后,需進一步做衣原體及淋病奈瑟菌的檢測。取消“宮頸糜爛”,以“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替代第4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版婦產(chǎn)科學

診斷標準

棉拭子插入宮頸管內(nèi)取出,肉眼看到白色棉拭子上有黃色或黃綠色粘液膿性分泌物,將分泌物作革蘭染色,若光鏡下平均每個高倍視野有30個以上或每個油鏡視野有10個以上中性粒細胞,可診斷MPC(mucopurulentcervicitis,MPC)。

第5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第6版婦產(chǎn)科學慢性宮頸炎

【病理】1.宮頸糜爛2.宮頸息肉3.宮頸粘膜炎

4.宮頸腺囊腫

5.宮頸肥大第6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樂杰教授關于宮頸炎癥若干問題的新認識

第7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宮頸炎癥以往分為急性宮頸炎及慢性宮頸炎,且慢性宮頸炎的內(nèi)容多,《婦產(chǎn)科學》第7版教材不再采用急性宮頸炎及慢性宮頸炎的分類。

只講宮頸炎癥,不再講慢性宮頸炎的依據(jù):①國外教科書極少有慢性宮頸炎的分類;②我國以往教科書中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病理類型為宮頸糜爛、宮頸肥大、宮頸腺囊腫、宮頸息肉,這些病理類型有些命名不準確,有些無臨床診斷及治療意義。

第8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歐美國家的婦產(chǎn)科教科書已經(jīng)廢棄“宮頸糜爛”這一術語,認為不準確,已改稱為“宮頸柱狀上皮異位(columnarectopy)”,認為它不是病理改變,應該屬于宮頸生理變化。

第9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廢棄“宮頸糜爛”依據(jù)有:①顯微鏡下所謂的“糜爛面”,實為被完整的宮頸管單層柱狀上皮所覆蓋,柱狀上皮菲薄,其下間質(zhì)透出呈紅色,肉眼看似糜爛,并非上皮脫落、潰瘍的真性糜爛。②陰道鏡見到原始鱗-柱交接部外移。③正常宮頸間質(zhì)內(nèi)有作為免疫反應的淋巴細胞,宮頸間質(zhì)內(nèi)淋巴細胞浸潤,并非一定意味為慢性宮頸炎癥。

第10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對宮頸柱狀上皮異位是否治療,取決于有無合并感染、有無癥狀。無癥狀、未合并感染,不需治療;有癥狀、合并感染,如分泌物增多,有接觸性出血,應在細胞學檢查陰性后,給予藥物治療或物理治療。

以往教科書描述宮頸肥大為:受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宮頸組織充血、水腫,腺體和間質(zhì)增生,在腺體深部可能有粘液潴留形成囊腫,宮頸呈不同程度肥大、硬度增加,但表面多光滑,有時能見到宮頸腺囊腫突起。其實,宮頸肥大并無具體的診斷標準,關鍵是并無治療意義第11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宮頸轉(zhuǎn)化區(qū)鱗狀上皮取代柱狀上皮過程中,新生的鱗狀上皮覆蓋宮頸腺管口或伸入腺管,將腺管口阻塞,導致腺體分泌物引流受阻、潴留形成囊腫,稱為宮頸腺囊腫。鏡下見囊壁被覆單層扁平宮頸粘膜上皮。檢查見宮頸表面突出多個青白色小囊泡,內(nèi)含無色粘液。正確認識應該是宮頸腺囊腫僅僅是宮頸轉(zhuǎn)化區(qū)生理改變的結果,并不是炎癥,其意義只是提示此處曾為原始鱗-柱交接的起始處,并無臨床治療意義。

第12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宮頸息肉發(fā)生機制至今尚不明確,過去認為是慢性炎癥刺激,導致宮頸粘膜增生形成的局部突起病灶。事實是50%宮頸息肉發(fā)生在絕經(jīng)后,絕經(jīng)后的宮頸炎癥卻較生育年齡婦女少的多。多數(shù)國外教科書多將宮頸息肉歸在宮頸良性增生病變。

第13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基于上述認識,慢性宮頸炎不再出現(xiàn)在《婦產(chǎn)科學》第7版教材當中。教材中的第二十七章標題為宮頸炎癥,內(nèi)容相當于急性宮頸炎。

對性傳播疾病的高危人群,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體是常分離到的病原體;對性傳播疾病的低危人群,病因不清楚,與細菌性陰道病或生殖支原體感染可能有關。

第14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宮頸炎癥具有診斷性的兩個臨床體征應牢記:①宮頸管口或?qū)m頸管棉拭子標本見到粘液膿性分泌物;②棉簽輕輕插入宮頸管,容易誘發(fā)宮頸管出血。分泌物白細胞檢查:200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薦的診斷方法為陰道分泌物WBC>10/高倍視野,并排除陰道炎癥。Novak’s婦科學(2006年)推薦的診斷方法為宮頸管分泌物中性粒細胞>30/高倍視野。

第15頁,共16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宮頸炎癥新認識

2006年美國疾病控制中心推薦診斷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體的檢測方法為核酸擴增法。診斷淋病奈瑟菌國內(nèi)應用較多的為培養(yǎng)法;診斷沙眼衣原體多采用抗原檢測方法。并應進行細菌性陰道病的檢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