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漢語習題答案古代漢語習題答案/NUMPAGES29古代漢語習題答案古代漢語習題答案思考與練習(一)漢字的起源有哪些說法?其中哪些說法是漢字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答:我國古代有種種關(guān)于漢字起源的傳說,其中影響較大、較廣的是“結(jié)繩說”、“八卦說”、“倉頡造字說”、“圖畫說”和“契刻說”。其中圖畫說和契刻說是漢字產(chǎn)生的主要途徑。漢字與圖畫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答:漢字起源于圖畫,但圖畫并不等于漢字。漢字有一定的讀音和意義,是音、形、義的結(jié)合體。而圖畫不具備這樣的特點。為什么說甲骨文、金文都只是漢字的流而不是源?答:甲、金文是迄今發(fā)現(xiàn)的最早的成體系的文字。就單字來說,甲、金文各有四千多個,而且書法純熟、刻工精細,文字構(gòu)形的思辨性十分精巧,僅從這種構(gòu)形手法看,甲、金文已是沿用已久的文字,具有群體認同的社會效果。所以文字學家一般都認為,盡管甲、金文距今已有三千多年有歷史,但可以斷言,它仍然是漢字的流,而不是源。漢字大約起源于什么時期?漢字體系大約形成于什么時代?答:漢字大約起源于原始社會晚期。其證據(jù)有仰韶文化,特別是大汶口文化陶器上的刻畫符號,距今有五、六千年的歷史。標點下列古文,并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視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憲象。及神農(nóng)氏結(jié)繩為治而統(tǒng)其事,庶業(yè)其繁,飾偽萌生。黃帝之史倉頡見鳥獸蹄迒之跡,知分理之可相別異也,初造書契。百工以乂,萬品以察,蓋取諸夬。[注釋]象:現(xiàn)象。法,意同象。宜:猶言儀,謂形狀。垂:顯示。憲象:法象。迒(háng):獸跡。分理:紋理。夬(guài):六十四卦之一,乾上兌下,卦象有缺口。取諸夬,謂書契的創(chuàng)造是由夬卦得到啟發(fā)。譯文:從前,庖犧氏統(tǒng)治天下的時候,向上觀察天象的變化,向下觀察地理的現(xiàn)象,察看鳥羽獸毛的紋理和地理形貌,近的方面取法人身,遠的方面取法事物,于是開始創(chuàng)作了《易》八卦,用《易》中的八卦來表示法象。到了神農(nóng)氏,用結(jié)繩記事來治理國家,各種事業(yè)紛繁復雜,文飾的弄虛作假的事情就產(chǎn)生了。黃帝的史官倉頡看見鳥爪獸蹄的足跡,知道分辨紋理可以辨別鳥獸,(由此得到了啟發(fā))開始創(chuàng)造了文字。各項工作通過文字得到了治理,各種事物通過文字得以辨察。文字的創(chuàng)造是從“夬”卦中得到的啟示。2、伯牙善鼓琴,鐘子期善聽。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鐘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敝驹诹魉?。鐘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辈浪睿娮悠诒氐弥?。伯牙游于泰山之陰,卒逢暴雨,止于巖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鐘子期則窮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嘆曰:“善哉!善哉!子之聽夫志,相象猶吾心也。吾何逃聲哉?”譯文:伯牙擅長彈琴,鐘子期擅長聽。伯牙彈琴的時候,想著攀登高山。鐘子期說:“好啊!巍峨高峻,就像泰山一樣?!辈老胫魉g娮悠谡f:“好??!浩浩蕩蕩,就像長江黃河一樣?!辈老氲绞裁?,鐘子期就能通過琴聲聽出來。伯牙在泰山北麓游玩的時候,突然遇到暴雨,就到巖石下面休息。伯牙心里悲傷,就拿起琴來彈奏。開始彈奏《霖雨之操》,接著彈奏《崩山之音》。每彈奏一支曲子,鐘子期都能完全領(lǐng)悟曲子的旨趣。伯牙放下琴感嘆說:“好啊!好?。∧鷱那俾暲锫牫龅哪莻€意趣,和我的思想十分相似,我怎能隱匿的了我的心聲呢?”思考與練習(二)何謂“六書”?說出許慎給“六書”所下的定義及例字。答:“六書”是古人從整個漢字結(jié)構(gòu)中歸納出來的六種漢字結(jié)構(gòu)條例。指的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zhuǎn)注、假借?!傲鶗钡拿Q最早見于《周禮·地官·保氏》篇。東漢時期先后有三家對六書作出解釋和說明,他們分別是鄭眾、班固和許慎。其中許慎的解釋最為具體。許慎對六書的解釋和例字分別是:“象形者,畫成其物,隨體詰詘,日月是也”,“指事者,視而可識,察而見義,上下是也”,“會意者,比類合誼,以見指撝,武信是也”,“形聲者,以事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轉(zhuǎn)注者,建類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假借者,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焙沃^“四體二用”?答:四體二用說是清代學者戴震首倡的(見《戴東原·答江慎修論小學書》。段玉裁在《說文解字注》中引述戴震的觀點說:“戴先生曰:‘指事、象形、形聲、會意四者,字之體也;轉(zhuǎn)注、假借二者,字之用也?!保┻@種學說,承認“六書”中的象形、指事、會意、形聲為字體構(gòu)造的法則,而轉(zhuǎn)注、假借為“用字之法”,而非“造字之法”。這一學說在學術(shù)界影響極大,盡管仍有異議,但事實上已為大多學者所接受?!八捏w二用說”在傳統(tǒng)語言學中,對破除望形生訓的陋習,引導人們因音求義,透過字去把握詞,有一定積極意義。分析下列漢字的形體構(gòu)造,并簡要說明其形義關(guān)系:人解高大詩車責聞刃亦星虎從莫取及錫見斧看答案:人:(人)獨體象形字,像人體之形。象形。解:(解)從刀從牛從角,表示用刀分解牛的肢體。會意。高:(高)甲骨文作“”,像樓閣層疊之狀。象形。大:(大)像人正面站立之形,本義為大人。象形。詩:(詩)從言寺聲,其意義與說話有關(guān)。形聲。車:(車)像車之形。象形。責:(責)從貝朿聲,其意義與錢財有關(guān)。形聲。聞:(聞)從耳門聲。其意義與耳朵有關(guān)。形聲。刃:(刃)刀口上的短線為指事符號,表示刀刃的部位,指事。亦:(亦)后寫作“腋”,“大”下的兩點為指事符號,表示腋的部位。指事。星:(星)從晶省,生聲。表示天體。形聲?;ⅲ海ɑⅲ┫窭匣⒅巍O笮?。從:(從)從二人,表示一個人跟著一個人走。會意。莫:(莫)從日從茻,表示太陽落在草叢中。會意。?。海ㄈ。挠謴亩?。又為手的變形,表示取得。會意及:(及)從人從又,表示從后面趕上。會意。錫:(錫)從金易聲。其意義與金屬有關(guān)。形聲。見:(見)從人從目,突出人的眼睛,表示看到。會意。斧:(斧)從斤父聲。表示與斤有關(guān)。形聲。看:(看)從目從手。表示看的動作。會意。四、解釋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王子訪于箕子。《尚書·洪范》(咨詢。按:上古“訪”不可誤解為“探望”。王訪于箕子:是說周武王向箕子咨詢關(guān)于天道的意見。)穆公訪諸蹇叔?!蹲蟆べ胰辍罚ㄗ稍儭VT,兼詞。向蹇叔咨詢偷襲鄭國的意見。)召孟明、西乞、白乙,使出師于東門之外?!蹲蟆べ胰辍罚ê魡?。特指上對下的召喚。)傳爰書,訊鞫論報?!稘h書·張湯傳》(爰書:錄有犯人口供的判決文書。鞫:詳盡審問。報:斷獄。判決罪人。)楚子使屈完如師?!蹲蟆べ宜哪辍罚ā稜栄拧め屧b》:“如,往也。”《說文》:“如,從隨也。”段玉裁注:“凡有所往曰如。皆從隨之引申也?!保┬芋E諫。《左·宣二年》(驟:屢次。)賜衣被一襲。《漢書·昭帝紀》(衣一套叫一襲。)五帝不相復,三代不相襲?!妒酚洝で厥蓟时炯o》(襲:重復、因襲。)見父之執(zhí),不謂之進敢進。《禮記·曲禮上》(執(zhí):志向相同的朋友。父執(zhí):父親的至交。)10、麋鹿食薦《莊子·齊物論》(《說文》:“薦,獸之所食草。)11、可薦于鬼神。《左·隱三年》(薦:向鬼神進獻食品,特指無牲的祭祀。薦、祭不同:無牲而祭曰薦,薦而加牲曰祭。)12、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左·僖四年》(料想。不虞:意料不到的事,多指壞事。)13、我無爾詐,爾無我虞。《左·宣十五年》(虞:欺騙。)14、吾十有五而有志于學?!墩撜Z·為政》(有:通“又”。一般用于稱數(shù)法。)15、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孰為夫子?!墩撜Z·微子》(勤:疲勞、辛苦,一般和“逸”相對。)16、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睹献印けM心上》(介:節(jié)操?!墩f文·八部》:“介,畫也?!倍斡癫米ⅲ骸疤锊慨v字蓋后人增之耳。介、畍古今字。”引申為“突出、特立”。)17、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人?!睹献印とf章上》(介:通“芥”?!墩f文》:“芥,菜也?!币仓感〔荩ㄒ姟斗窖浴罚4吮扔魑⒛┑氖挛?。)18、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蹲蟆べ椅迥辍罚ㄝo:面頰;車:指牙床骨。這個意義只用于“輔車相依”這個成語。)19、楚國方城以為城,漢水以為池。《左·僖四年》(城:城垣。池:護城河。)20、宣子田于首山,舍于翳桑?!蹲蟆ば辍罚ㄌ铮禾铽C。這個意義后來寫作“畋”。舍:《左傳·莊公三年》:“凡師,一宿為舍,再宿為信,過信為次。”)五、標點下列古文,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孟子曰:“君子有三樂,而王天下不與存焉。父母俱存,兄弟無故,一樂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樂也;得天下英才教育之,三樂也。君子有三樂,王天下不與焉?!弊g文:孟子說:“君子有三大樂事,但統(tǒng)治天下不在其中。父母都健在,兄弟沒亡故,是第一大樂事;向上不愧對蒼天,向下不愧對黎民,是第二大樂事;得到天下的英才并對他們進行教育,是第三大樂事。君子有三大樂事,統(tǒng)治天下不在其中啊?!?、趙襄子飲酒,五日五夜不廢酒,謂侍者曰:“我誠邦士也!夫飲酒五日五夜矣,而殊不疾?!眱?yōu)莫曰:“君勉之!不及紂二日耳。紂七日七夜,今君五日?!毕遄討?,謂優(yōu)莫曰:“然則吾亡乎?”優(yōu)莫曰:“不亡?!毕遄釉唬骸安患凹q二日耳,不亡何待?”優(yōu)莫曰:“桀、紂之亡也,遇湯、武。今天下盡桀也,而君紂也。桀、紂并世,焉能相亡?然亦殆矣?!弊g文:趙襄子喝酒,喝了五天五夜不停止,對侍奉的人說:“我的稱的上是個國士?。『染坪攘宋逄煳逡?,卻一點沒有感到痛苦。”優(yōu)莫說:“您努力吧!您和商紂王相比還差兩天。商紂王七天七夜,您現(xiàn)在才五天?!壁w襄子害怕了,對優(yōu)莫說:“既然如此,那么我要滅亡了嗎?”優(yōu)莫說:“不會滅亡。”趙襄子說:“和商紂王相比只差兩天,不滅亡還等待什么呢?”優(yōu)莫說:“夏桀王滅亡,是因為遇到了商湯王;商紂王滅亡,是因為遇到了周武王。現(xiàn)在天下的君主都是夏桀王,而您是商紂王。夏桀王和商紂王同時在世,怎能互相使對方滅亡呢?不過也危險了。”思考與練習(三)一、為什么說由篆書到隸書是漢字演變史上的一次最重要變革?答:由篆書到隸書,是漢字發(fā)展史上的一次最主要的變革。它結(jié)束了古文字時代,創(chuàng)了今文字的新時期,使?jié)h字的形體發(fā)生了質(zhì)的變化。由形象的音節(jié)表意階段,過渡到符號的音節(jié)表意階段。它使?jié)h字的形體由復雜變得相對簡易,從書寫不便變?yōu)檩^為方便,大大地提高了漢字的書寫速度。二、漢字書體經(jīng)歷了哪些階段?答:漢字書體的演進可以分為古文字和今文字兩大階段。古文字階段起自商代終于秦代,今文字階段起自漢代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代。古文字階段的書體包括:甲骨文、金文、六國文字、篆文(大篆、小篆)。今文字階段包括:隸書、草書、楷書、行書。三、從文字形體構(gòu)造的特點而言,甲、金文存在著一種什么關(guān)系?為什么說甲骨文是俗體,金文反而是正體?甲骨文和金文雖屬兩種字體,但從時間上看,又是甲骨文多在前,金文多在后,但它們之間的淵源關(guān)系比較復雜。李孝定在其《漢語史話》中說:“一般說來甲骨文的時代早于金文,但甲骨文里所保留的圖畫文字,遠不及金文來得多,這是因為甲骨卜辭在當時是日用文字,而銅器的鑄造,以當時的工藝技術(shù)而言,仍非易事。故在制范時往往刻意求工的寫古字,象容庚編《金文編·附錄》上所收圖形文字均是,它們的時代最早只是商末,較多數(shù)的甲骨文為晚,但從文字發(fā)生過程的觀點說,這批金文上的圖形文字,在當時已是古文字,較之日用的甲骨文字遠為古老?!濒缅a圭在《文字學概要》中說:“我們可以把甲骨文看作是當時的一種比較特殊的俗體字,而金文大體上可以看作當時的正體字。所謂正體就是在比較鄭重的場合使用的正規(guī)字體,所謂俗體就是日常使用的比較簡便的字體?!边@就是說,從字體特點來說,金文雖然晚于甲骨文,卻是正體,甲骨文倒是俗體,并且從文字構(gòu)造的特點說,金文反而比甲骨文更接近遠古漢字,許多金文實際就是原始漢字的孑遺。四、漢字書體的發(fā)展變化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漢字書體的演變主要指書寫風格的變化和筆勢的變化。隨著書體的變化,字形也隨之發(fā)生一定的變化。我們這里說字形的變化,主要指漢字筆劃的增減、形體部件的變異、結(jié)構(gòu)方式的調(diào)整等。歸納起來,漢字字形的變化主要是簡化與繁化、循化與訛化、分化與同化等方面的問題。五、漢字形體的簡化大致有哪幾種情況?試舉例說明。答:1、字形的線條化、符號化。漢字的初文大多是由圖畫演變而來的,為了刻意求工,難免繁復,書寫起來自然不會便利。后來就用簡單的線條去勾勒輪廓,存其大意,書寫起來就方便多了。如“?!薄把颉薄棒~”等。2、刪去字形中多余或重復的部分,只保留最具表意特征或必要的部分。如“車”甲、金文不僅畫有兩個車輪,還畫有車廂、車轅、車衡、車軛等,現(xiàn)只保留一個車輪和車軸為代表。3、用形體簡單的偏旁替換形體復雜的偏旁。這種簡化方式在現(xiàn)代楷書字體的簡化中較為多見。如“訂(訂)”“溝(溝)”“講(講)”等。4、改變結(jié)構(gòu)類形,使字形趨簡。如“筆(筆)“淚(涙)”“云(云)”等。六、導致漢字形體訛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試舉例說明。答:所謂訛化,是指字形的發(fā)展變化脫離了原來和造字意圖,產(chǎn)生了與造字本意不相符合的現(xiàn)象。這種現(xiàn)象主要發(fā)生在漢字隸變之后。就具體的漢字來說,其訛化的情況各不相同,但導致訛化的原因,絕大多數(shù)是由于構(gòu)件形狀的近似。如“奔”,本作從“夭”從三“止”,因“夭”與“大”、“止”與“屮”古文形似,故訛變?yōu)閺摹按蟆睆摹盎堋薄?、給下列短文加上標點,并譯成現(xiàn)代漢語:晉平公浮西河,中流而嘆曰:“嗟乎!安得賢士與共此樂者?”船人固桑進對曰:“君言過矣。夫劍產(chǎn)于越,珠產(chǎn)江漢,玉產(chǎn)昆山,此三寶者,皆無足而至。今君茍好士,則賢士至矣。”平公曰:“固桑,來!吾門下食客三千余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吾尚可謂不好士乎?”固桑對曰:“今夫鴻鵠高飛沖天,然其所恃者六翮耳。夫腹下之毳,背上之毛,增卻一把,飛不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三千余人,六翮邪?將腹背之毛毳也?”平公默然而不應焉譯文:晉來公渡西河,行到河中嘆息說:“唉!怎么才能得到賢士并同他們一塊享受這樣的快樂呢?”劃船人固桑上前回答說:“您說錯了。寶劍產(chǎn)于越地,寶珠產(chǎn)在長江、漢水,寶玉產(chǎn)在昆山。這三種寶物,都是沒有腳來到您身邊。如果您真的喜歡賢士,那么,賢士就會自己到來。”晉平公說:“固桑,過來!我門下有三千食客,如果早晨飯食不夠,那么晚上就去市場收租;如果晚上飯食不足,早晨就去市場收租。還能說我不好士嗎?”固桑說:“鴻鵠高飛,直沖天際,但所依靠的只是六根翮毛。腹下的毛、背上的毛,增加一把或去掉一把,都不影響它飛的高低。不知道您門下的三千食客,是六根翮毛呢,還是腹下北上細毛呢?”平公默然答不出話來。思考與練習(四)什么是異體字?寫出下列各字的異體:答:異體字又叫或體字,是指共寫同一個詞的不同書寫形式。換言之,即形體不同,而讀音和意義完全相同的一組字。睹(覩)、詠(詠)、岳(嶽)、野(埜)、線(線)、藥(藥)、策(筴)、褲(袴)、概(槩)、略(畧)、慚(慙)、賸(剩)、峰(峯)、杯(盃)、朞(期)、匯(滙)、愬(訴)、俛(頫)、嘆(歎)、俟(竢)、敺(毆)、煖(暖)、效(効)、穅(糠)、玩(翫)、鵝(鵞)、脈(脈)、陗(峭)、踁(徑)、邨(村)、災(災)、悊(哲)、咊(和)、蹤(蹤)、憑(憑)二、什么是古今字?舉例說明古今字有哪些特點?答:我們這里所說的“古今字”指用字寫詞時,先后產(chǎn)生的形體不同而意義相關(guān)、古代作甲,后代作乙的一組字,產(chǎn)生在前的叫古字,產(chǎn)生在后的叫今字。古今字的特點可以概括為三條:其一、從產(chǎn)生的時間上看,古字產(chǎn)生在前,今字產(chǎn)生在后。其二、從詞義上看,古字義項較多,往往包含著今字的義項;今字義項較少,往往是古字眾多義項中的一項。其三、從字形上看,今字往往以古字為基礎(chǔ),加上區(qū)別意義的形符,如“支肢、責債、莫暮”等;或改換古字的形符,如“說悅、錯措”等。三、什么是通假?用字通假的基本原則是什么?答:古書中使用漢字時,常常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代替另一個字使用,這種不用本字,而用另一個字代替本字使用的現(xiàn)象就叫通假。由于通假不僅僅是文字和詞匯問題,而且是一種語音現(xiàn)象,因此通假也叫作“古音通假”。1、本有其字,依聲托事2、本字和通假字在意義上沒有聯(lián)系:四、用字通假與造字的假借什么區(qū)別?舉例說明?答:用字的通假是“本有其字,依聲托事”,即語言中有表示某個詞的的專用字而不用,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替代使用,如“四之日其蚤”,語言中有表示“早晨”的“早”,卻使用“跳蚤”的“蚤”表示“早晨”的“早”。造字的假借是“本無其字,依聲托事”,即語言中沒有表示某個詞專用字,而用一個音同或音近的字來表示這個詞。如否定性無定代詞沒有專用字表示,就用表示“日且冥也”的“莫”來作無定代詞用。五、通假字與古今字有什么不同?試指出下列句中加點的字屬于哪一種?答:通假字指的是代替本字使用的替代字。通假字與本字是一種“本有其字,依聲托事”的關(guān)系,從時間上看,它們之間具有一種“共時性”,古今字是古字與今字的合稱,是一對相對的概念。古今字的特點:其一、從產(chǎn)生的時間上看,古字產(chǎn)生在前,今字產(chǎn)生在后。其二、從詞義上看,古字義項較多,往往包含著今字的義項;今字義項較少,往往是古字眾多義項中的一項。其三、從字形上看,今字往往以古字為基礎(chǔ),加上區(qū)別意義的形符。從時間上看,它們之間具有一種“歷時性”。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見”今字作“現(xiàn)”,二者為古今字)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今字作“授”,二者為古今字)澭水暴益,荊人弗知。(“益”今字作“溢”,二者為古今字)生之有時而用之亡度。(“亡”為通假字,通“無”,二者為通假關(guān)系)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說”今字作“悅”,二者為古今字)布帛長短同,則賈相若。(“賈”今字作“價”,二者為古今字)公輸般九設(shè)攻城之機變,子墨子九距之。(“距”為通假字,通“拒”,二者為通假關(guān)系)夫離法罪者,而諸先生以文學取。(“離”為通假字,通“罹”,二者為通假關(guān)系)韓厥俛,定其右。(“俛”為通假字,通“俯”,二者是為通假關(guān)系)10、亡不越竟,反不討盜,非子而誰?(“竟”今字作“境”,二者是為古今字;“反”今字作“返”,二者為古今字)六、解釋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的意義。宛王殺漢使者,頭縣北闕。(同“懸”,懸掛)弟子入則孝,出則弟。(同“悌”,友善)湯死,家產(chǎn)直不過五百金。(同“值”,價值)管仲、曾西之所不為也,而子為我愿之乎?(通“謂”,說)以齊王,由反手也。(通“猶”,如同)從許子之道,則市賈不貳。(同“價”,價格)誰習會計,能為文收責于薛乎?(同“債”,債務)8、丈夫二十不取,其父母有罪。(同“娶”,娶妻)9、項羽大怒,伏弩射中漢王,漢王傷匃。(同“胸”。胸口?!队衿罚骸扳咭??!保?0、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通“辨”,分辨)11、故略上報,不復一一自辨。(通“辯”,辯說)12、且人已降服,又殺之,不詳。(通“祥”,吉祥)13、相如度秦王以詐,詳予趙王城。(通“佯”,假意)14、殽有二陵焉:……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風雨也。(同“避”,躲避)15、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同“譬”,譬如)七、用繁體字抄寫下列文字,并加標點翻譯。當是時,魏有信陵君、楚有春申君、趙有平原君、齊有孟嘗君,皆下士喜賓客,以相傾。呂不韋以秦之彊,羞不如,亦招致士,厚遇之,至食客三千人。是時諸侯多辯士,如荀卿之徒,著書布天下。呂不韋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爲八覧、六論、十二紀,二十餘萬言。以爲備天下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譯文:正當這個時候,魏國有信陵君、楚國有春申君、趙國有平原君、齊國有孟嘗君,都對士人謙下、喜愛賓客,來互相傾倒對方。呂不韋認為秦國強大,為不如他們四位賓客多而羞愧,就廣為招徠士人,用優(yōu)厚的條件對待他們,于是招致到食客三千人。那個時候,諸侯有很多辯士,如荀卿一類人,著作遍布于下。呂不韋就讓自己的賓客人人都寫出自己的所見所聞,把大家的論述收集整理成八覽、六論、十二紀,總共二十多萬字。認為把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論述得十分完備,書名叫《呂氏春秋》。把這部書陳列在咸陽集市的門上,并把千金懸掛在上面,延請各諸侯國的游士賓客來觀看。如果有人能增加或減損一個字,就給他千金。思考與練習(五)一、舉例說明古漢語詞匯的構(gòu)成狀況:答:從詞匯發(fā)展的結(jié)果看,古今詞匯的構(gòu)成主要有以下三種情況:1、舊詞不斷消亡。2、新詞不斷產(chǎn)生。3、基本詞匯傳承。舊詞的消亡指的是在漢語歷史上被淘汰了的詞。新詞的產(chǎn)生指的是隨著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代、科學的不斷發(fā)展以及人類思維的不斷深化,新概念、新思想大量產(chǎn)生,這些變化都要求語言能夠適應新的社會交往的需要,因而導致了大量新詞的產(chǎn)生?;驹~匯傳承指的是古今相沿使用的詞。這些詞是漢語中最為穩(wěn)定的部分。全民族共享,歷史悠久,并可以成為構(gòu)成新詞的基礎(chǔ)。二、漢語詞匯發(fā)展的總趨勢是什么?答:古漢語詞匯從總的發(fā)展趨勢可以概括為兩點:其一、從數(shù)量上看,詞匯由少變多。其二、從形式上看,由以單音節(jié)詞為主變?yōu)橐远嘁艄?jié)(主要是復音節(jié))詞為主。三、分析下列加點的字,指出哪是詞組,哪是復合詞?并說明在句中的意義。沉于國家大事,開罪于先生。《戰(zhàn)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復合詞。國)與之馳騁乎高蔡之中,而不以國家為事?!稇?zhàn)國策·莊辛說楚襄王》(復合詞,奔馳)不以規(guī)矩,不能成方圓?!睹献印るx婁上》(詞組,圓規(guī)和矩尺)陟罰臧否,不宜異同?!冻鰩煴怼罚ㄆx復合詞,指“異,不同。”)都城過百雉,國之害也。《左·隱公元年》(詞組,都邑的城垣)蓋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妒酚洝に抉R相如列傳》(詞組,不平常)滕君,則誠賢君也。雖然,未聞道也?!睹献印る墓稀罚ㄔ~組,雖然這樣)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睹献印ち夯萃跎稀罚ㄔ~組,妻子與子女)東方未明,顛倒衣裳?!对姟R風·東方未明》(詞組,上衣與下裳)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蹲蟆べ夜辍罚◤秃显~,國君的謙稱)四、從下列詞語中選出聯(lián)綿詞,并試從語音上加以分類:窈窕倉廩狼狽依稀跋扈彬彬跳躍蹣跚躊躇饑饉望洋扶搖荒唐葡萄倜儻滂沱猶豫蟋蟀蕭瑟崔嵬科斗逍遙顛沛從容燦爛輾轉(zhuǎn)狼藉可汗答:“倉廩、彬彬、跳躍、饑饉、可汗”不是聯(lián)綿詞。其中“倉廩、跳躍、饑饉”為復合詞,“彬彬”為疊音詞,“可汗”為譯音詞。其它可分為:1、雙聲聯(lián)綿詞:“躊躇、倜儻、猶豫、蟋蟀、蕭瑟、崔嵬”2、疊韻聯(lián)綿詞:“窈窕、依稀、蹣跚、望洋、荒唐、逍遙、從容、燦爛”3、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輾轉(zhuǎn)”4、非雙聲疊韻聯(lián)綿詞:“狼狽、跋扈、扶搖、葡萄、滂沱、科斗、狼藉”五、古今詞義有哪些方面的差異?六、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并說明現(xiàn)在該詞的常用義。厲王虐,國人謗王?!秶Z·邵公諫厲王弭謗》(謗:句中義“議論:今常用義“誹謗”。)所以共幣帛,以賓享于諸侯者也?!秶Z·王孫圉論楚寶》(句中義“禮物”,今常用義“貨幣”)文章不成者不以誅罰?!稇?zhàn)國策·蘇秦始將連橫》(句中義“政策法令”,今常用義“篇幅不很長的單篇語言作品”)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戰(zhàn)國策·馮諼客孟嘗君》(句中義:父母,今常用義“有血統(tǒng)或姻親關(guān)系的有”)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稇?zhàn)國策·莊辛說楚襄王》(句中義“逃亡”,今常用義“死亡”)曷為久居此圍城之中而不去也?《戰(zhàn)國策·魯仲連義不帝秦》(句中義“離開”,今常用義“到某處去”)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未嘗君之羹。請以遺之?!蹲蟆る[公元年》(句中義“帶汁的肉”,今常用義“稠狀的湯”)于是昭王為隗筑宮而師之。(句中義“房屋、住宅”,今常用義“文化或娛樂活動用的房屋”)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孟子·梁惠王上》(句中義“吝嗇”,今常用義“喜愛”)孝公既見衛(wèi)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妒酚洝ど叹袀鳌贰保ň渲辛x“打瞌睡”,今常用義“睡覺”)七、什么是詞的本義?舉例說明探求詞的本義的方法。答:詞的本義指有文字可考的、有文獻資料可資參證的最古的意義。探求詞的本義,一靠字形分析,二靠數(shù)據(jù)參證。如“兒”,突出頭上囟門未合的形象?!墩f文·兒部》:“兒,孺子也?!笮侯^囟未合?!北玖x為孩子?!妒酚洝け怡o列傳》:“聞秦人愛小兒,即為小兒醫(yī)?!卑?、什么是詞的引申義?答:詞的引申義指的是詞在本義基礎(chǔ)上演化派生出來的意義。再進一步理解,詞的引申義必須是在本義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必須和本義有一定的意義上的聯(lián)系。九、舉例說明詞義的引申方式。答:詞由本義派生引申義或由基礎(chǔ)義派生引申義是有一定的規(guī)律可循的,其引申的線路和層次也有一定的格局。一般來說大致可以分成三大類型:鏈條式、輻射式和綜合式。1、鏈條式引申。以本義為起點,沿著同一方向,在不同的層次上連續(xù)地間接地輾轉(zhuǎn)引申。如“亡”:本義為逃亡、逃跑。引申為“遺失、失掉”。再引申為“滅亡、消亡”。再引申為“死亡”。用圖表示如下:亡“逃亡、逃跑”——遺失、失掉——滅亡、消亡——死亡2、輻射式引申。是以本義為中心,在同一層次上向不同的方向直接引申派生。如“節(jié)”:本義為竹節(jié)?!墩f文》:“節(jié)竹約也?!逼湟攴绞脚c下圖:用于樹木,引申為木節(jié)。用于動物,引申為關(guān)節(jié)。用于音樂,引申為拍節(jié)。節(jié):竹節(jié)用于時令,引申為時節(jié)、季節(jié)。用于動作行為,引申為節(jié)制、節(jié)省。用于道德質(zhì)量,引申為氣節(jié)、氣操。3、綜合式引申。以本義為基礎(chǔ),鏈條式和輻射式兩種引申交替出現(xiàn),形成一個錯綜復雜的引申關(guān)系。如:《辭源》里“解”字共收有12個義項,即(1)剖開、分割肢體(2)分散、分裂(3)解開(4)脫去、排除(5)分析、解釋(6)曉悟、理解(7)懂得、知曉(8)通達(9)排泄(10)樂曲的章節(jié)(11)武術(shù)用語(12)文體的一種。其中(6)(7)兩個義項可以合并,余下十一個義項之間的引申關(guān)系應該是這樣的:義項(1)是“解”的本義。由分割動物肢體引申分割的結(jié)果,即“分散、分開”;由“分散、分開”引申出“樂曲的章節(jié)”。分割動物肢體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PVC膠化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CATV接入路由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鋁壓板市場調(diào)查研究報告
- 傳染病房裝修改造協(xié)議
- kV電纜耐壓試驗安全協(xié)議書范本
- 紡織原料采購居間服務協(xié)議
- 婚姻前后財產(chǎn)獨立協(xié)議書范本
- 杭州市足球場租賃合同
- 農(nóng)業(yè)廢棄物爐渣轉(zhuǎn)運協(xié)議
- 農(nóng)業(yè)合作社合同管理流程探討
- 文化產(chǎn)業(yè)管理專業(yè)大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書
- DSM-V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標準
- 文獻的載體課件
- 2023年高考語文全國乙卷《長出一地的好蕎麥》解析
- 混凝土強度回彈檢測方案
- 歷年中考地理生物變態(tài)難題
- 研學旅行課程標準(一)-前言、課程性質(zhì)與定位、課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
- 部編版二年級下冊語文教案全冊
- 解放牌汽車CA10B后鋼板彈簧吊耳加工工藝及夾具設(shè)計哈
- 大學??啤稒C電傳動控制》課件
- 高中地理高清區(qū)域地理填圖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