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份物理試卷合集】云南省曲靖市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_第1頁
【15份物理試卷合集】云南省曲靖市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_第2頁
【15份物理試卷合集】云南省曲靖市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_第3頁
【15份物理試卷合集】云南省曲靖市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_第4頁
【15份物理試卷合集】云南省曲靖市2018-2019學年高一上學期物理期末學業(yè)水平測試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19-2020學年高一物理上學期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

1.2018年12月28日11時07分,第三家國產(chǎn)大飛機C919從浦東國際機場起飛,歷經(jīng)1小時38分鐘

的飛行,于12時45分平穩(wěn)返回浦東國際機場,圓滿完成試飛任務。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11時07分指的是時刻

B.1小時38分鐘指的是時間

C.飛機飛行的路徑總長度等于飛機位移的大小

D.飛機在空中某位置的運動快慢用瞬時速度表示

2.關于慣性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哪個()

A.慣性大小可由質(zhì)量來量度B.物體只有受力作用時才顯出慣性

C.自由下落的物體不存在慣性D.速度越大,物體的慣性越大

3.在有云的夜晚,抬頭望月,覺得月亮在云中穿行,這時選取的參考系是

A.地面B.月亮C.云D.星

4.質(zhì)量為?=lkg和mz(未知)的兩個物體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正碰,碰撞時間不計,其x-t(位移一時間)

圖象如圖所示,則可知碰撞屬于()

C.完全非彈性碰撞

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

5.汽車以額定功率從水平路面上坡時,司機換擋目的是()

A.增大速度,增大牽引力B.減小速度,減小牽引力

C.增大速度,減小牽引力D.減小速度,增大牽引力

6.高樓高空拋物是非常危險的事。設質(zhì)量為M=lkg的小球從20m樓上做自由落體運動落到地面,與水泥

地面接觸時間為0.01s,則小球?qū)Φ孛娴臎_擊力是小球重力的倍數(shù)大約是()

A.10倍B.50倍C.100倍D.200倍

7.對于某一質(zhì)量確定的物體,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的動量發(fā)生改變,則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了功

B.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改變,其動量一定改變

C.物體的動量發(fā)生改變,其動能一定發(fā)生改變

D.物體的動能發(fā)生改變,其動量可能不變

8.如圖所示為低空跳傘極限運動表演.運動員從離地350m高的橋面一躍而下,實現(xiàn)了自然奇觀與極限

運動的完美結(jié)合。假設質(zhì)量為m的跳傘運動員,由靜止開始下落,在打開傘之前受恒定阻力作用,下落

的加速度14g,在運動員下落h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的重力勢能增加了]4活g%B.物體的動能增加了1

41

C.阻力對物體做的功為D.物體的機械能減少了

9.物體僅在拉力、重力作用下豎直向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重力做功-2J,拉力做功3J,則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A.物體的重力勢能減少2J

B.物體的動能增加3J

C.物體的動能增加1J

D.物體的機械能增加1J

10.某同學將一籃球斜向上投向?qū)γ尕Q直墻上,球正好垂直于墻面砸到墻上的P點,然后以等大的速度

被彈回。已知球被彈回后落回拋出點,拋出點到P點的豎直高度和水平距離均為1.25m。不計空氣阻

力,重力加速度g=10m/s2。則球砸到墻面上時的速度大小為

A.2.5m/sB.1.25m/sC.1m/sD.0.8m/s

11.某同學玩飛鏢游戲,先后將兩只飛鏢a、b由同一位置水平投出,兩支飛鏢插在豎直墻上的狀態(tài)(側(cè)

視圖)如圖所示,不計空氣阻力,則()

、7

a/

/

A.兩只飛鏢投出的初速度匕》匕B.兩只飛鏢投出的初速度%<v#

C.兩只飛鏢飛行的時間Za=^D.兩只飛鏢飛行的時間J<it

12.如圖所示,物體在F=100N,方向水平向左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運動。已知物體與水平面的

動摩擦因數(shù)尸0.2,物體質(zhì)量m=5kg,可知物體所受摩擦力為(gnOm/sb()

-----

////2////zA/zz/z

A.ION,水平向左B.ION,水平向右

C.20N,水平向左D.20N,水平向右

二、填空題

13.彈簧伸長0.1米時,彈力的大小N.

14.是物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的標志.

15.請寫出下列基本儀器的讀數(shù)

16.如圖所示,一子彈以水平速度射入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原來靜止的木塊,并留在木塊中,在此過程

中子彈鉆入木塊的深度為d,木塊的位移為s,木塊對子彈的摩擦力大小為F,則木塊對子彈的摩擦力做

<-----S------

的功為:子彈對木塊的摩擦力做的功為一

第17題圖

17.豎直放置的光滑圓軌道半徑為R,一質(zhì)量為m的小球在最低點以一定的初速度沖上軌道,若確保小

球不脫離軌道,則小球的初速度的取值范圍是

三、實驗題

18.用等效代替法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情況如下圖甲所示,其中A為固定橡皮筋的圖釘,0

為橡皮筋與細繩的結(jié)點,0B和0C為細繩,圖乙是白紙上根據(jù)實驗結(jié)果畫出的圖.

(1)本實驗中“等效代替”的含義是.

A.橡皮筋可以用細繩替代

B.左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右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C.右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可以替代左側(cè)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

D.兩彈簧測力計共同作用的效果可以用一個彈簧測力計的作用效果替代

(2)圖乙中的F與*兩力中,方向一定沿著A0方向的是,圖中是Fi、F2合力的理論

值,是合力的實驗值.

(3)(多選)完成該實驗的下列措施中,能夠減小實驗誤差的是.

A.拉橡皮筋的繩細一些且長一些

B.拉橡皮筋時,彈簧秤、橡皮筋、細繩應貼近木板且與木板面平行

C.拉橡皮筋的細繩要長些,標記同一細繩方向的兩點要遠些

D.使拉力R和Fz的夾角很小

19.做“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裝置如圖a所示。

圖a

(1)實驗中需要的器材有:方木板、白紙、橡皮條、細繩套(兩個)、三角板(一個)、圖釘若干、彈

簧測力計等,還必須要有的器材是(填選項前的字母)。

A.天平B.刻度尺C.打點計時器

(2)在實驗過程中,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先用兩只彈簧測力計分別鉤住細繩套,互成角度地拉

橡皮條,將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某一位置0點;然后再用一個彈簧測力計鉤住細繩套拉橡皮條。在同一實

驗過程中,前后兩次應把橡皮條的結(jié)點拉到(填“相同”或“不同”)位置。在用彈簧測力

計通過細繩套拉橡皮條的時候,彈簧測力計應與木板平面________(填“平行”或“垂直”)。

(3)圖b是某同學得到的實驗結(jié)果,A為固定橡皮條的固定點,0為橡皮條與細繩的結(jié)合點,其中F'

與A、0共線,則(填“F”或“F,”)表示的是用一個彈簧測力計拉橡皮條時的結(jié)果。

(4)在實驗中,為減小實驗誤差,下列哪些措施是必需的

A.兩個分力R、Fz間的夾角必須為90°

B.兩個分力艮、Fz的大小要盡量大些

C.拉橡皮條的細繩要盡量長一些

D.實驗前先檢查彈簧測力計的指針是否指零

20.“探究動能定理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當小車在一條橡皮筋作用下彈出時,橡皮筋對小車做的功記

為W?o當用2條、3條、4條…橡皮筋并在一起進行第2次、第3次、第4次…實驗時,橡皮筋對小車做

的功記為2W。、3W。、4W?!看螌嶒炛杏伸o止彈出的小車獲得的最大速度可由打點計時器所打的紙帶測

出。

接電源

A.打點計時器可用直流電源供電,電壓為4~6V

B.實驗中使用的若干根橡皮筋的原長可以不相等

C.每次實驗中應使小車從同一位置由靜止彈出

D.該實驗不用平衡摩擦力,所以要使木板水平放置

(2)下圖給出了某次在正確操作情況下打出的紙帶,從中截取了測量物體最大速度所用的一段紙帶,測得

0、A、B、C、D、E各點的距離分別為0A=5.65cm,AB=1.47cm,BC=1.66cm,CD=1.62cm>DE=1.51cm?已

知相鄰兩點打點時間間隔為0.02s,則在打點計時器打(填“AB”、“BC”、“CD”或

“DE”)兩點的過程中,小車的速度達到最大。獲得的最大速度v.約為m/so

四、解答題

21.將一個質(zhì)量m=2.0kg的小球從離地面h=15m高的地方水平拋出,拋出時小球的速度v°=10m/s,忽略

空氣對小球的阻力。求:

(1)小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

(2)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

(3)小球的重力勢能的減少量。(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22.如圖為玻璃自動切割生產(chǎn)線示意圖,寬£=0.9m的玻璃以恒定的速度v=0.4m/s向右運動,兩側(cè)的

滑軌與玻璃的運動方向平行,滑桿與滑軌垂直,且可沿滑軌左右移動,割刀通過沿滑桿滑動和隨滑桿左

右移動實現(xiàn)對移動玻璃的切割,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規(guī)定尺寸的矩形,求:

(1)滑桿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2)若切割一次的時間£=3s,則割刀對地的速度多大。

23.酒后駕車嚴重威脅交通安全.其主要原因是飲酒后會使人的反應時間(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實施操作制動的

時間)變長,造成反制距離(從發(fā)現(xiàn)情況到汽車停止的距離)變長,假定汽車以20m/s的速度勻速行駛,剎

車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為10m/s2,正常人的反應時間為0.5s,飲酒人的反應時間為1.5s,試問:

(1)駕駛員正常的反制距離是多少米?

(2)飲酒的駕駛員的反制距離比正常時多了多少米?

24.A、B兩球沿同一條直線相向運動,所給的x-z圖象記錄了它們碰撞前后的運動情況,其中a和b分

別為A、B碰撞前的Y-2圖象,c為碰撞后它們的X-圈象,若A球質(zhì)量為5kg,根據(jù)圖象,求:

(1)B球質(zhì)量;

(2)碰撞前后損失的動能。

25.如圖所不電路,電阻Ri=2Q,R?=8C,Rs=3Q>開關k和ki閉合、k2斷開時,電壓表的小數(shù)為U

=1V,電阻Ri的電功率為P.開關k和kz閉合、%斷開時,電阻Rz的電功率也為P。求:

(1)電源的電動勢E和內(nèi)電阻r;

(2)開關k和k1閉合、k2斷開時,電源的效率。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CACBDDBDCABA

二、填空題

13.(1)200N/m,(2)20N

14.溫度

15.0.617mm,0.26A;2.60A

16.-F(S+d);FS

17.或V?!穾?/p>

三、實驗題

18.(1)D,(2)F',F;(3)ABC

19.B相同平行F,D

20.(1)C(2)BC0.83

四、解答題

21.(1)(2)20m/s(3)300J

【解析】(1)在豎直方向做自由落體運動:

h=ygf

t=而亡==i3s

則得:?10;

(2)小球落地時豎直方向的速度為"=gf=*記"彳

v=卜五一五=扣口e一〃0i即m/=20m/

所以小球落地時的速度大小0》ss;

小r,4v,壬4匕v51HziEp=mg/i=2X10x/5J=30QJ

(3)小球的1重力勢能的1l減少量?

22.(1)0.4m/s,方向向右(2)0.5m/s

【解析】

(1)為了使割下的玻璃板都成規(guī)定尺寸的矩形,滑桿的速度應該等于玻璃運動的速度,所以v桿

=v=0.4m/s;方向向右;

(2)割刀對地的速度應該為滑桿的速度與刀沿桿運動的速度的合成;刀沿桿的速度大小為

L0.9

v=—=--m!s=Q5mfs

3

所以割刀對地的速度為丫刀=/*+02=0.5冽/s.

點睛:對于運動的合成與分解問題,要知道分運動和合運動的運動特點,知道二者具有等時性和獨立

性,能夠?qū)⒑线\動分解為兩個分運動,然后根據(jù)幾何關系求解速度或加速度之間的關系.

23.(1)30m(2)20m

【解析】

【詳解】

(1)在反應時間內(nèi)汽車做勻速直線運動為:s產(chǎn)voti=2OXO.5m=lOm

汽車減速的距離為:2*"『一';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

52=喬何加一20加

駕駛員正常的反制距離:Sj-"="Z

(2)飲酒的駕駛員的反制距離比正常時,主要是反應時間多1s,所以反制動距離比正常多:

dx=v£>df=20xlm=20m

24.(1)?n3=2kg(2)AE=15]

【解析】

【詳解】

(1)由x-z圖象可以知道,碰撞后兩球的共同速度為:

Ax2-4.

%=區(qū)c=尸嚴5=一小5

碰撞前,A、B的速度分別為:

44-10,,,

匕=-^―=——m/s=-3ms

小4.

vB=2―=萬ms=2ms

兩球碰撞過程中動量守恒,以B的初速度方向為正方向,由動量守恒定律得:

mAvA-mBvB=(mA-m^c

代入數(shù)據(jù)得為=2kg

(2)由能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碰撞過程損失的機械能

111

4E=--m^v^一,她一

代入數(shù)據(jù)得:dE=15J

25.(1)3V;1Q(2)83.3%

【解析】

【詳解】

(1)因為RI與R2的功率相等:

(一-—)2舄=(一-—)2%,

r+舄+舄r+&+&

解得:r=lQ

E=-+&+廠)

%

解得:E=3V;

(2)開關k和ki閉合、k2斷開時,

力=空,=0+&

"pj…叱,

V=83.3%.

2019-2020學年高一物理上學期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

1.關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B.方向一定相同

C.大小一定相等D.可以不同時產(chǎn)生

2.如圖所示,在斜面頂端的A點以速度v平拋一小球經(jīng)力時間落到斜面上B點處,若在A點將此小球以

速度0.5v水平拋出,經(jīng)口落到斜面上的C點處,以下判斷正確的是()

A.AB:AC="4":1B.b:tz="4":1

C.AB:AC=2:1D.ti:t2=y/2s1

3.從地面以大小為巧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一個皮球,經(jīng)過時間t皮球落回地面,落地時皮球的速度大小

為V2.已知皮球在運動過程中受到空氣阻力的大小與速度的大小成正比,重力加速度大小為g.下面給出時

間t的四個表達式中只有一個是合理的.你可能不會求解t,但是你可以通過一定的物理分析,對下列表達

式的合理性做出判斷.根據(jù)你的判斷,你認為t的合理表達式應為(重力加速度為g)()

A.”心B.「=山C,口D.”巫

gggg

4.在越野賽車時,一輛賽車在水平公路上減速轉(zhuǎn)彎,從俯視圖中可以看到賽車沿曲線由M向N行駛。下

圖中分別畫出了汽車轉(zhuǎn)彎時所受合力F的四種方向,你認為正確的是()

5.下列關于速度的表述中,表示平均速度的是

A.蘋果落地時的速度B.足球被踢飛時的速度

C.海豚躍出水面時的速度D.小明騎自行車從家到學校的速度

6.質(zhì)點在直線上運動的s-t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第1s末質(zhì)點離出發(fā)點最遠

B.第3s內(nèi)和第4s內(nèi)質(zhì)點的速度方向相同

C.第3s末質(zhì)點運動的速度為零

D.前5s內(nèi)質(zhì)點的平均速度大小為1m/s

7.國產(chǎn)紅旗牌轎車在某段時間運動的v-t圖象如圖所示,則()

A.0-2s的加速度大于4-5s的加速度

B.0?4s的平均速度大小為lm/s

C.4-5s的位移大小為2m

D.0?5s轎車一直沿正方向運動

8.某行星繞一恒星運行的橢圓軌道如圖所示,E和F是橢圓的兩個焦點,0是橢圓的中心,行星在B點

的速度比在A點的速度大。則該恒星位于

A.0點B.B點C.E點D.F點

9.A、B兩顆衛(wèi)星都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已知衛(wèi)星A的運周期小于衛(wèi)星B的運行周期,則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A.衛(wèi)星A的軌道半徑大于衛(wèi)星B的軌道半徑

B.衛(wèi)星A的運行速度小于衛(wèi)星B的運行速度

C.衛(wèi)星A的向心加速度大于衛(wèi)星B的向心加速度

D.衛(wèi)星A所需的向心力大于衛(wèi)星B所需的向心力

10.宋代詩人蘇軾的名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中蘊含了一些物理知識,關于拉弓過

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弓的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大

B.弓的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小

C.人對弓的作用力越大,弓的彈性形變越小

D.人對弓的作用力越大,彈性勢能就越小

11.如圖所示,用網(wǎng)兜把一個足球掛在光滑墻壁上的A點處,足球質(zhì)量為m,網(wǎng)兜質(zhì)量不計,現(xiàn)保持懸

點A的位置不變,緩慢地使懸繩AB變短一些,關于懸繩的拉力T和墻壁的彈力N,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T增大,N減小B.T減小,N不變

C.T減小,N增大D.T增大,N增大

12.甲、乙兩輛汽車沿同一方向做直線運動,兩車在某一時刻剛好經(jīng)過同一位置,此時甲的速度為5m

/s,乙的速度為10m/s,甲車的加速度大小恒為1.2m/s?。以此時作為計時起點,它們的速度隨時

間變化的關系如圖所示,根據(jù)以上條件可知()

A.乙車做加速度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加速運動

B.在前4s的時間內(nèi),甲車運動位移為29.6m

C.在t=4s時,甲車追上乙車

D.在t=10s時,乙車又回到起始位置

二、填空題

13.把一個輕彈簧豎直放置,下端掛一個鉤碼時彈簧伸長了3cm,掛四個鉤碼時彈簧伸長了12cm,則當

掛兩個鉤碼時,彈簧的伸長量是cm。

14.如圖所示,把彈簧測力計的一端固定在墻上,用力F水平向左拉金屬板,金屬板向左運動,此時測

力計的示數(shù)穩(wěn)定(圖中已把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放大畫出),則物塊P與金屬板間的滑動摩擦力的大小是

N,若用彈簧測力計測得物塊P重13N,可推算出動摩擦因數(shù)為

15.如圖所示,兩小球懸掛在天花板上,a、b兩小球用細線連接,上面是一根輕質(zhì)彈簧,a、b兩球的質(zhì)

量分別為m和2m,在細線燒斷瞬間,a球的加速度為,b球的加速度為。(取向下為正

方向,重力加速度為g)

q

v

w

oa

-

ob

16.一輛汽車在平直的公路上從靜止開始加速行駛,經(jīng)過一段時間,動能變?yōu)?0J,這一過程中,汽車

的動能增加了J,合力對汽車做了J的功。

17.為了安全,在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之間應保持必要的距離,已知某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為120km/h。

假設前方車輛因故突然停止,后面車上的司機從發(fā)現(xiàn)這一情況開始操縱剎車,到汽車開始減速所經(jīng)歷的

時間(即反應時間)為0.50s,剎車時汽車受到的阻力大小為汽車重力的0.40倍,則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為m/s2,正常行駛時汽車間的距離至少應為mo(g^lOm/s2)

三、實驗題

18.某高一學生在“探究彈力和彈簧伸長量的關系”的實驗中,用如圖所示實驗裝置做實驗。所用鉤碼

的重力相當于對彈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F,實驗時先測出不掛鉤碼時彈簧的自然長度,再將5個鉤

碼逐個掛在繩的下端,每次測出相應的彈簧總長度L.

該同學通過以上實驗測量后把6組數(shù)據(jù)描點在坐標系中并作出了F-L圖線.

/7N

10.0??im[4

rS3

8.0

???AT4

6.01ICC03

JX?t一CO■O

M?

4.0H

nHIE33

2.0IiictJj

M,??AY,

■,rrrr

o510152025£/(x10-im)

(1)由此圖線可得出該彈簧的原長〃cm,勁度系數(shù)k=N/mo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由圖線可得,在彈性限度內(nèi)彈簧彈力與彈簧長度成正比

B.該實驗讀數(shù)時產(chǎn)生的誤差是偶然誤差

C.彈簧與桌面、繩子與滑輪間存在的摩擦也會造成實驗誤差

D.最后一點不在直線上的原因可能是超出彈簧的彈性限度

19.在“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中,打點計時器所用電源頻率為50Hz,當?shù)刂亓铀俣鹊闹禐?/p>

9.80m/s2,測得所用重物的質(zhì)量為1.00kg.若按實驗要求正確地選出紙帶進行測量,量得連續(xù)三點

A、B、C到第一個點的距離如圖所示(相鄰計數(shù)點時間間隔為0.02s)。按要求將下列問題補充完整。

?3.14*

-------5.01------?

--------------7.06------------T單位:on

(1)紙帶的(左、右)端與重物相連;

(2)打點計時器打下計數(shù)點B時,物體的速度VB=m/s;

(3)從起點0到打下計數(shù)點B的過程中重力勢能減少量是4瓊=J,此過程中物體動能的

增加量△£*=J;(計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4)實驗的結(jié)論是.

20.某實驗小組利用圖甲所示的電路測金屬絲R,的電阻率.

(1)請根據(jù)圖甲,對圖乙的實物圖進行連線,開關閉合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處于一端。(選填

“左”或“右”)

(2)閉合開關后,將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調(diào)至一合適位置后不動,多次改變金屬絲上金屬夾的位置,得到幾

組U、I、L(U為電壓表的示數(shù),I為電流表的示數(shù),L為金屬絲接入電路的長度,d為金屬絲直徑,用

氏=匕計算出相應的電阻值后作出R-L圖線如圖丙所示。取圖線上兩個點間數(shù)據(jù)之差和4L和AR,則金

I

屬絲的電阻率P=(用題給字母進行表示),P的測量值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

于”)真實值.

四、解答題

21.質(zhì)量為2kg的物體,開始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它受到水平力F的作用,力F隨時間變化的圖像

如圖所示。求該物體在2s末的速度及2s內(nèi)的位移的大小。

F/N

6--———[

4-------?!

22.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4kg的小球用細繩拴著吊在行駛汽車的車廂前壁上,繩與豎直方向夾角為37°.

已知g=10m/s2,sin370=0.6,cos37°=0.8,求:

(1)當汽車勻速運動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車廂壁對小球的壓力;

(2)當汽車以a=5m/s2向左勻加速行駛且小球與汽車保持相對靜止時,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和小球?qū)噹?/p>

的壓力。

23.如圖所示,物體的質(zhì)量為陽,兩根輕繩AB和AC的一端連接于豎直墻上,4BAC=6,另一端系于

物體上,在物體上另施加一個與水平線也成6角的拉力尸,若要使兩繩都能伸直,求拉力尸的大小范圍.

24.2013年6月20日上午,王亞平在“天宮一號”中進行了中國載人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課,如圖

所示,王亞平在失重環(huán)境下講授并展示了彈簧稱實驗、單擺實驗、陀螺實驗、水球?qū)嶒灥?。為了簡化?/p>

題便于研究,將“天宮一號”繞地球的運動視為勻速圓周運動(示意圖如圖所示),已知這次太空授課

的時間為t,“天宮一號”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地球質(zhì)量為M,引力常量為G。

(1)求在太空授課的過程中“天宮一號”繞地球運行的線速度大小;

(2)求在這次太空授課的時間t內(nèi)“天宮一號”與地心連線所轉(zhuǎn)過的角度;

(3)在太空失重的環(huán)境中,請你判斷能否用天平測物體的質(zhì)量,如果能,請說明理由;如果不能,請你簡

述一個可以測質(zhì)量的方案。

25.蹦極是一項非常刺激的運動,為了研究蹦極過程,可將人視為質(zhì)點,人的運動沿豎直方向,人離開

蹦極臺時的初速度、彈性繩的質(zhì)量,空氣阻力均可忽略。某次蹦極時,人從蹦極臺跳下,到A點時彈性

繩恰好伸直,人繼續(xù)下落,能到達的最低位置為B點,如圖所示。已知人的質(zhì)量m=50kg,彈性繩的彈力

大小F=kx,其中x為彈性繩的形變量,k=200N/m,彈性繩的原長4=10m,整個過程中彈性繩的形變始終

在彈性限度內(nèi)。取重力加速度g=10m/s2,在人離開蹦極臺至第一次到達B點的過程中,機械能損失可忽

略。

(D求人第一次到達A點時的動能總班

(2)求人第一次速度達到最大時,距離蹦極臺的距離4;

(3)已知彈性繩的形變量為x時,它的彈性勢能與=;以2。求B點與蹦極臺間的距離力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cABCDBDCCADB

二、填空題

13.6

14.60或2.60.2

15,-2g;g

16.60;60;

17.4m/s2155.6m

三、實驗題

18.5;100;BCD;

19.左o.98w/s0.49J0.48J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驗證了機械能守恒定律成立

四、解答題

21.5m/s4.5m

a=—=—mis1=2m!3

【解析】O-ls內(nèi)的加速度為:m2

a'=-=—mfs2=3m/s2

l-2s內(nèi)的加速度為:m2

由速度時間公式,Is末的速度為:v=at=2x}m/s=2mls

2s末的速度為:v'=v+a't=2+3x\=5mfs.

1,12

=—at=-x2xlm-\m

0-Is內(nèi)的位移為:22

11

%.=v/+—0=2xl+-x3xl0??=3.5w

1-2s內(nèi)的位移為:22

則2s內(nèi)的位移為:x=x1+x2=b?+3.5冽=45w。

點睛:本題屬于已知受力情況求解運動情況,關鍵分時間段求出物體的加速度,然后根據(jù)運動學公式計

算各個時刻的速度或者某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

22.(1)T=50N;N=30N(2)T=50N;N^ION

【解析】

【分析】

(1)汽車勻速直線運動時,小球受重力、拉力和后壁的彈力平衡,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求出拉力和墻壁的彈力大

小,從而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求出小球?qū)毦€的拉力大小和對車后壁的壓力大小.

(2)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求出后壁對球彈力恰好為零時的加速度,判斷小球是否飛起來,從而根據(jù)牛頓第二定

律求出細線對小球的拉力大小和小球?qū)嚭蟊诘膲毫Υ笮?

【詳解】

(1)勻速運動時,小球受力分析,小球受到重力、拉力、后壁的彈力,由平衡條件得:

M=TsmJ

mg-Tcos6

解得:T=50N;N=30N

(2)當后壁彈力為零時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知臨界加速度為:

a=gtan9=15mIs1

2

當汽車以a=5m/s<7.5m/s,向左勻加速行駛且小球與汽車保持相對靜止時,

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Tsin6一加=ma

mg=Tcos8

代入數(shù)據(jù)解得:T=50N;M=10N

故本題答案是:(1)T=50N;N=30N(2)T=50N;M=10N

【點睛】

對小球受力分析,結(jié)合運動狀態(tài),建立牛頓第二定律即可求解。

23.普

2sin0sin&

【解析】

【分析】

對A球受力分析,受到拉力F,重力mg,兩根細繩的拉力FB、FC,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列方程,然后根

據(jù)兩根細線的拉力都要大于或等于零分析判斷.

【詳解】

作出物體A受力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

Fy=Fsin9+Fisin0-mg=O…①

F,=Fcos9-F2-Ficos3=0…②

由①②式分別得:F=9-F「?③

sind

心二+三…④

2cos92sin9

要使兩繩都能繃直,則有:

Fi,0…⑤

F220…⑥

由③⑤式得F有最大值:F皿二一--

sind

由④⑥式得F有最小值:心產(chǎn)的一

2sin&

即工美工

2sin8sin3

【點睛】

本題關鍵是對小球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然后找出最大和最小兩種臨界情況討論即可.

(3)利用力傳感器測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F,由加速度傳感器測

出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

a

【解析】

【詳解】

(1)萬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

GM^nv2

——2-=m-

rr

解得:

(2)運行的角速度為:

v

ay=-

r

轉(zhuǎn)過的角度為:

八iGM

d=a3t=yj~p~£

(3)天平的原理為杠桿原理,即兩側(cè)物體的重力的力矩大小相等,因太空失重,因此不會產(chǎn)生重力力矩,

因此沒法測量;測物體的質(zhì)量實驗方案:利用力傳感器測出物體受到的合外力F,由加速度傳感器測出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a,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可得:m=-

a

25.(D5000J(2)12.5m(3)20m

【解析】

【詳解】

(1)由機械能守恒定律可知,人第一次到達A點時的動能

E11A=fngLo=50x10x101=5000J

(2)人第一次速度達到最大時,重力等于彈力,即

mg=kLL

解得

mg500

AL=——=----m=2.5m

k200

距離蹦極臺的距離

4=4+AZ=12.5m

(3)從開始下落到B點的過程,由機械能守恒定律:

10

解得

320m(L2=5m舍掉)

2019-2020學年高一物理上學期期末試卷

一、選擇題

i.如圖所示,甲、乙兩物體疊放在水平面上,用水平力拉物體乙,它仍保持靜止狀態(tài),甲、乙間接觸面

也為水平,則乙物體受力的個數(shù)為()

A.6個B.5個C.4個D.3個

2.下面哪位科學家首先采用了實驗檢驗猜想和假設的科學方法,把實驗和邏輯推理和諧地結(jié)合起來,從而

發(fā)展了人類的科學思維方式和科學研究方法()

A.亞里士多德

B.第谷

C.牛頓

D.伽利略

3.如圖所示,質(zhì)量分別為M、m的兩個物體A和B,用跨過定滑輪的細線相連,有一外力使B物體靜止

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細線與桌面平行,B與桌面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

外力,使A、B從靜止開始運動,此時B物體的加速度大小為a;若將作用在B上的外力變?yōu)樗较蜃?/p>

的恒力F,使B物體向左做勻加速運動的加速度大小a'=2。,重力加速度為g,則所加外力F的大小為

()

A.2MgmgB.3Mg-yrng

22

r(M+/jmYM+jjMm+m

M8M8

4.如圖所示,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的圓周與水平面相切于M點,與豎直墻相切于點A,豎直墻上另一點B與

M的連線和水平面的夾角為60°,C是圓環(huán)軌道的圓心。已知在同一時刻,甲、乙兩球分別從A、B兩點

由靜止開始沿光滑傾斜直軌道運動到M點。丙球由C點自由下落到M點。貝!J()

A.甲球最先到達M點

B.乙球最先到達M點

C.丙球最先到達M點

D.三個球同時到達M點

5.歷史上首先正確認識力和運動的關系,批駁“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觀點的物理學家是()

A.亞里士多德B.牛頓C.伽利略D.笛卡爾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運動的物體不可以作為參考系

B.只要是體積小的物體,都能看成質(zhì)點

C.若物體的加速度減小,則速度也減小

D.運動物體的位移大小可能等于路程

7.下列各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有()

A.速度、平均速率、加速度、位移

B.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

C.位移、速度、加速度、質(zhì)量

D.速度、加速度、位移、時間

8.汽車從靜止開始沿平直公路做勻加速運動,設汽車所受阻力與速度成正比,在發(fā)動機的功率達到最大

值之前的一段時間內(nèi),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汽車的位移x與時間t成正比

B.汽車的動能統(tǒng)與Z成正比

C.汽車發(fā)動機的牽引力F是時間t的二次函數(shù)

D.汽車發(fā)動機的輸出功率P是時間t的二次函數(shù)

9.將一個物體以15m/s的速度從20m的高度水平拋出,落地時它的速度方向與地面夾角是多少

()(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

A.37°B.45°c.53°D.60°

10.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三個共點力,大小分別為3N、6N和12N,則它們的合力大小可能是

A.ONB.INC.IOND.22N

11.關于經(jīng)典力學,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由于相對論、量子力學的提出,經(jīng)典力學已經(jīng)被完全否定

B.經(jīng)典力學可看作相對論、量子力學在一定條件下的特殊情形

C.經(jīng)典力學在宏觀物體、低速運動、引力不太大時適用

D.經(jīng)典力學對高速運動的微觀粒子不適用

12.甲、乙兩物體從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線運動,它們的x-t圖象如圖所示(乙的圖線為拋物線),下列

說法不正確的是

A.匕時刻,兩者相距最近

B.0~&時間內(nèi),乙的速度先減小后增大

C.t2時刻,乙物體追上甲

D.乙物體先向負方向運動,力時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運動

二、填空題

13.如圖所示為在一個電場中的a、b、c、d四點分別引入試探電荷,測得試探電荷的電量跟它所受電場

力的函數(shù)關系圖象,這個電場(填“是"或“不是")勻強電場,若不是,則場強的大小關系為

14.意大利著名物理學家.開創(chuàng)了科學實驗之先河,奠定了現(xiàn)代物理學的基礎。他在研究自由落

體運動時做了上百次的銅球沿斜面運動的實驗,下圖是實驗示意圖。他設想:若斜面的傾角越接近

90°,則小球從靜止開始沿斜面滾下的運動就越接近自由落體運動,若發(fā)現(xiàn)斜面上的小球都做

運動,則由此可以外推出自由落體運動也是運動。最終的實驗很好地證明了他的

15.一顆小行星環(huán)繞太陽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是地球環(huán)繞半徑的4倍,則它的環(huán)繞周期是一。

16.西瓜是夏季消暑圣品.將一個質(zhì)量為m的圓形西瓜沿著直徑所在的平面一分為二(圖甲所示).先后

按照圖中乙、丙所示的方式以沿水平和豎直兩種不同方向靜止放置在支架上(忽略摩擦),已知支架間

的距離為西瓜直徑的一半,則圖乙中,兩半西瓜之間的作用力為,圖丙中兩半西瓜之間的作用力

為一.

17.如圖所示電路,當S閉合后兩燈均不亮,已知兩燈泡、電源、電鍵及電鍵到電源負極間的導線都完

好,其余三條導線中有一條發(fā)生斷路。若某同學使用多用電表來檢查斷線部分,他用多用表的紅表筆與a

點相連接,把黑表筆分別先后與b點、c點相連。則以下檢測斷線部分的方法可行的是

A.S閉合,用多用表的電壓表

B.S斷開,用多用表的電流表

C.S斷開,用多用表x1量程的歐姆表

D.S閉合,用多用表xl量程的歐姆表

三、實驗題

18.根據(jù)“探究加速度與力、質(zhì)量的關系”的實驗完成下面的題目。

(1)有關實驗原理以及數(shù)據(jù)處理,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應使砂和小桶的總質(zhì)量遠小于小車和祛碼的總質(zhì)量,以減小實驗誤差

B.可以用天平測出小桶和砂的總質(zhì)量m及小車和祛碼的總質(zhì)量M;根據(jù)公式白=咨,求出小車的加速

M

C.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采用描點法畫圖象,可減小實驗系統(tǒng)誤差

D.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時采用圖象,是為了便于根據(jù)圖線直觀地作出判斷

M

(2)某學生在平衡摩擦力時,把長木板的一端墊得過高,使得傾角偏大。他所得到的a-F關系可用圖

甲中的表示(圖中a是小車的加速度,F(xiàn)是細線作用于小車的拉力).

甲乙

(3)某學生將實驗裝置按如圖乙所示安裝好,準備接通電源后開始做實驗.他的裝置圖中,明顯的錯誤

是(寫出兩條).

(4)圖丙是實驗中得到的一條紙帶,A、B、C、D、E、F、G為7個相鄰的計數(shù)點,相鄰的兩個計數(shù)點之

間還有四個點未畫出.量出相鄰的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AB=3.34CID、XBC=3.86cm>XCD=4.39cm、

XDE=4.89cm,XEF=5.40cm,XFG=5.92cm.已知打點計時器的工作頻率為50Hz,則根據(jù)逐差法求得小車的加

速度a=m/s2.(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i7^?4~B?C?D?E?F?G?7

19.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中,現(xiàn)有木板、白紙、圖釘、橡皮筋、細繩套和一把彈簧秤。

(1)為完成實驗,某同學另找來一根彈簧,先測量其勁度系數(shù),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彈力F(N)0.501.001.502.002.503.003.50

伸長量xd。-%)0.741.802.803.724.605.586.42

用作圖法求得彈簧的勁度系數(shù)k=N/m;

(2)某次實驗中,彈簧秤的指針位置如圖所示,其讀數(shù)為N;同時利用(1)中結(jié)果獲得彈簧上的彈

力值為2.50N,畫出這兩個共點力的合力F臺(一);

⑶由圖得到F☆=N.

20.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的實驗采用重物自由下落的方法(g=9.8m/sZ):

(1)通過驗證」mv-ngh來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時,對紙帶上起點的要求___________;為此,所選擇紙帶

2

的第一、二兩點間距應接近.

(2)若實驗中所用重物質(zhì)量m=lkg,打點紙帶如圖所示,所用電壓頻率為50Hz,則打點時間間隔為

s,則記錄B點時,重物的速度v否m/s,重物動能EkB=J?從開始下

落起至B點,重物的重力勢能減少量是J,因此可得出的結(jié)論是.(結(jié)果保留三

位有效數(shù)字)

0ABCD

?***mm

1iiir-

07.817.631.449.0

(3)根據(jù)紙帶算出相關各點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離h,則以v?/2為縱軸,畫出的圖象應是圖中的

四、解答題

21.質(zhì)量為m的小球從空中某高度由靜止開始下落,該下落過程對應的v-t圖像如圖所示。球與水平面

51

相碰后離開地面時的速度大小為碰撞前為6,該球受到的空氣阻力f大小恒為重力的5,

(1)該球第一次下落到地面所用的時間看。;

(2)彈性球第一次碰撞后反彈的高度h。

22.如圖所示,一個質(zhì)量為m的小球自高h處由靜止落下,與水平面發(fā)生多次碰撞后,最后靜止在水平

面上.若小球在空中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為小球重的0.02倍,小球與水平面碰撞時不損失能量.則小球

在停止運動之前運動過程中所通過的總路程為多少?

h

23.質(zhì)量為mi的木板靜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木板上放一個質(zhì)量為m2的木塊.現(xiàn)給木塊一個相對地面的

水平速度v。;已知木塊與木板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U,因此木板被木塊帶動,最后木板與木塊以共同的速度運

動.求

①木板與木塊的共同速度

②此過程中木塊在木板上滑行的距離.

24.某同學利用如圖所示的裝置進行游戲,左邊甲裝置通過擊打可以把質(zhì)量為m=lkg的小球從A點水平

擊出,乙裝置是一段豎直面內(nèi)的光滑圓弧軌道BC,底邊與水平軌道CD相切,丙裝置是一個半徑為

r=0.5m的半圓形豎直光滑軌道DE,底部也與水平軌道CD相切。已知AB間的水平距離x=lm,BC的高度

差、=0.55m,小球與水平軌道CD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11=0.3?,F(xiàn)把A球以v°=2m/s的初速度擊打出去后,

恰能從B點沿切線方向進入BC軌道,g取lOm/s。求:

(1)AB間的高度差h2;

(2)若CD間的距離為1=1.0m,則小球經(jīng)過圓弧軌道最高點E時軌道小球的彈力;

(3)若CD間的距離可以調(diào)節(jié)(C點不動),要使小球能進入DE軌道,并在DE軌道上運動時不脫離軌

道,則CD間距離應該滿足的條件。

25.如圖所示,兩個直角三角形滑塊底角均為53°,質(zhì)量分別為此=22.4kg,叫=31kg。兩滑塊與地面的

動摩擦因數(shù)分別為d=O.4,u2=0.3.兩個滑塊中間有一個圓弧形接觸面光滑的輕質(zhì)容器,現(xiàn)在容器中

緩慢倒入水(假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cos530=0.6,S7?53°=0.8)重力加速度

g=10m/s2)求:

(1)當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為3kg時,兩個滑塊均靜止,求此時容器對兩個滑塊的壓力;

(2)再逐漸倒入水,試判斷哪個滑塊先開始滑動,并求出此時倒入容器中水的質(zhì)量。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

題號123456789101112

答案BDBCCDBDCCAA

二、填空題

13.不是Ed>Ea>Eb>E0

14.伽利略(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

15.8年;

m1^3

16.-mg-mg

2o

17.AC

三、實驗題

18.ADC打點計時器使用直流電源;小車與打點計時器間的距離太長;木板水平,沒有平衡摩擦

力0.51m/s2

55N/m2.1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