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_第1頁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_第2頁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_第3頁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_第4頁
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有關高中生物教案模板五篇高中生物教案篇1一、教學目的:【知識與技能】:簡述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說出構成細胞的根本元素是碳學會怎樣才能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化合物的方法,討論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具^程與方法】:通過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討論細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種類?!厩楦信c態(tài)度】:認同生命的物質性。二、教學重難點:理解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本課的重點,用實驗方法檢測生物組織中的幾種物質是是難點三、教學策略:1.利用“問題討論”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觀察、討論、交流中學習新知識。本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理解細胞的物質組成,認同生命的物質性。由于學生在初三已經學習了化學的根本知識,所以在進入這局部學習時,通過讓學生比擬組成地殼和組成細胞的局部元素的含量,提出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在與其他同學的交流中,認識到組成生物體的元素與組成地殼的元素有相似性又有區(qū)別。針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老師要引導學生分別觀察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鮮重的百分比〕圖和組成人體細胞的主要元素〔占細胞干重的百分比〕圖,之后再介紹組成細胞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利用化學知識解決碳為什么是構成細胞的根本元素這個問題。假如學生對原子構造的知識有較好的根底,建議老師引導學生回憶碳原子核外電子分布特點,以及碳的性質,為學生理解碳鏈是構成生物大分子的骨架奠定根底。學生熟悉元素周期表,很容易找到碳所在的第14族位置,它的原子序數(shù)是6,說明一個碳原子核中含有6個質子,核外有6個電子,由于電子排布的不同,在最外層有4個電子,這樣,碳原子就具有了4個可以成鍵的價電子。正是這4個價電子,可以使碳原子之間、碳原子與其他元素的原子之間結合形成更多的化學鍵。由于每個碳原子可以形成4個化學鍵,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萬個甚至更多個碳原子的物質。利用學生已有的化學知識就可以理解C元素對于生命的重要意義了。3.利用表解和“考慮與討論”獲得組成細胞的化合物的知識,進步學習才能。在學習組成細胞的化合物時,假如由老師直白地講解細胞的化合物組成,不利于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因此,老師可以利用“考慮與討論”中的問題,引導學生觀察教材中的表解,獲得相應的知識信息,進步學習才能。四、教學用具:實驗材料、ppt幻燈片五、課前準備:學生預習實驗過程六、教學過程教學內容老師活動學生活動〔一〕引入在科學不興旺的年代,人們對于生命是有什么物質感到非常神秘,認為生命是特殊物質構成的,一直到19世界,仍然人們仍然認為生物產生出來的物質,在體外是不可能合成的。同學們已經學習了兩年的化學化學知識,知道自然界的物質都是有元素來組成的,那么組成生命的元素有哪些呢?分析^pp16的表格,提出問題,從這個表格中,同學們能對組成生命的元素有什么印象。分析^p資料,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組成生命的元素在地殼中也存在,說明生命物質與非生命物質的統(tǒng)一性;另外細胞中的各種元素與地球組成的比例不一樣,也說明了生命物質的特殊性?!捕辰M成細胞的元素概述組成生命的元素。結合p17兩個餅形,引導學生觀察、歸納。大量元素〔C、H、O、N、P、S、K、Ca、Mg〕可以簡單介紹一下某些元素的作用;微量元素。提出問題:在兩個統(tǒng)計圖中顯示出那些元素的含量是最大的?可以簡單解釋一下碳在生命物質中的地位觀察圖表,歸納?!踩辰M成細胞的化合物指導學生完成討論題分析^p數(shù)據(jù),完成討論題:1〔略〕2最多的有機物是蛋白質、最多的無機物是水;3如土豆的塊莖的細胞還有糖類多;肌肉細胞含有蛋白質多;皮下組織的細胞還有脂肪多。〔四〕實驗:檢測生物組織中的糖類、脂肪和蛋白質以問題引導:你的實驗材料選擇了什么?你預測你的實驗材料還有什么有機物比擬多?你選擇的試驗儀器和試劑是什么?在老師的引導下完成實驗、匯報實驗結果?!参濉尘毩暋擦晨偨Y幻燈片展示本課的要點: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是什么〔C、H、O、N〕;組成細胞重要化合物〔無機物、有機物〕;檢測糖類等物質的方法〔包括試劑、操作、反響結果〕高中生物教案篇2實驗原理高等植物的葉綠體存在于細胞質中,葉綠體呈色、形,高倍顯微鏡下明晰可見。實驗目的1、初步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觀察葉綠體形態(tài)和分布。實驗程序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實驗原理活細胞中的細胞質處于不斷流動的狀態(tài),用的運動作為標記可觀察細胞質的流動。實驗目的1、掌握高倍顯微鏡的使用方法。2、通過顯微鏡的實際觀察的實際觀察,理解細胞質流動是一種生命現(xiàn)象。實驗程序光照、室溫條件下水中培養(yǎng)黑藻取一片幼嫩的小葉臨時裝片:清水+小葉+蓋玻片低倍觀察葉片細胞高倍觀察葉綠體的流動及流動方向考前須知:1、細胞質的流動受細胞的代謝狀況和外界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增進細胞代謝作用的因素,如適宜的光照、溫度、PH值、生長素等,都可以促進細胞質的流動。反之,不利的環(huán)境變化和某些化學藥品,如麻醉劑等,那么可抑制細胞質的流動。2、在做此實驗時,假如發(fā)現(xiàn)細胞質不流動,或者流動很慢,應立即采取措施,加速其細胞質的流動。其方法有三種:一是進展光照,即在陽光或燈光下放置15~20分鐘;二是進步盛放黑藻的水溫,可參加熱水將水溫調至25℃左右;三是切傷一小局部葉片。自我評價試題1、普通光學顯微鏡是生物學實驗中最常用的儀器之一,試答復以下關于顯微鏡使用中的有關問題:〔1〕一細胞或物體被顯微鏡放大50倍,這時“被放大50倍”是指該細胞或生物體的〔〕A、體積B、外表積C、像的面積D、長度或寬度〔2〕當顯微鏡的目鏡為10×,物鏡為10×時,視野范圍內看到一行相連的8個細胞,假設目鏡不變,物鏡換成40×時,那么在視野中可看到這行細胞中的〔〕A、2個B、4個C、16個D、32個〔3〕用4臺顯微鏡觀察黑藻細胞。在一樣環(huán)境中,假設視野的明暗程度相仿,反光鏡的選用一致,那么:顯微鏡的光圈最大的一臺是〔〕;目鏡和物鏡均最短的一臺是〔〕;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最多的一臺是〔〕A、目鏡15×和物鏡45×B、目鏡15×和物鏡10×C、目鏡5×和物鏡10×D、目鏡5×和物鏡45×2、選擇蘚類作為觀察葉綠體材料的原因與以下哪項無關〔〕A、制片簡單B、葉綠體清楚C、葉子薄而小D、細胞質流動速度快3、用高倍鏡觀察比用低倍鏡觀察到的細胞數(shù)目、大小和視野的明暗情況依次為〔〕A、多、大、亮B、少、小、暗C、多、小、暗D、少、大、暗4、觀察細胞質流動時,觀察的最正確部位是〔〕A、葉的邊緣細胞B、靠近葉脈部位的細胞C、葉片表皮細胞D、保衛(wèi)細胞5、把葉綠體作為細胞質流動的標志是因為〔〕A、葉綠體在不同強度光照射下會以不同面向著光B、假如沒有標志物,細胞質的流動難以觀察C、只有葉綠體等顆粒可以挪動,細胞質基質不流動D、細胞基質是流動的,細胞器是不運動的6、張小攀同學在觀察變形蟲臨時裝片時,發(fā)現(xiàn)視野中有一較大的變形蟲,但在圖象上有一小片污物,影響對變形蟲的觀察?!?〕在不調換目鏡和物鏡的情況下,她應如何判斷污物在何處?寫出操操作步驟?!?〕假如確認污物在裝片內部,在既不允許重新制作裝片又不能揭開蓋玻片的情況下,如何去除污物或使污物與變形蟲分開?自我評價試題答案:1、〔1〕D〔2〕A〔3〕A、B、C2、D3、D4、B5、B6、〔1〕先輕輕挪動裝片,觀察污物是否隨著挪動,假如隨著挪動,那么污物在裝片外表或內部;假如挪動裝片,污物不動,一般在鏡頭上,可先轉動目鏡,看污物是否轉動,假如污物隨著轉動,說明污物在目鏡上,否那么可能在物鏡上?!?〕用吸水紙在一側吸引內部液體,使污物與變形蟲分開。高中生物教案篇3【教學目的】1、理解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識記水分在植物體內的運輸、利用、散失;3、知道合理灌溉在消費和生活這的運用。【重點難點】1、重點:浸透作用的原理;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原理。2、難點:浸透作用的概念;植物細胞吸水和失水的條件?!窘虒W過程】一、水分的吸收1、吸水的器官和部位:主要的吸水器官根;根尖的構造組成:根冠、分生區(qū)、伸長區(qū)、成熟區(qū)〔圖〕吸水最活潑的部位成熟區(qū)的表皮細胞。〔圖〕2、吸水方式: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浸透作用吸水,如:根尖成熟區(qū)表皮細胞、莖葉細胞、根冠細胞未成熟的植物細胞主要靠吸脹作用吸水。如:枯燥的種子細胞、根尖分生區(qū)細胞3、吸水的原理〔1〕吸脹吸水的原理:親水性物質與水發(fā)生結合〔結合水〕〔2〕浸透作用的原理:細胞液與外界溶液通過原生質層發(fā)生浸透作用A、浸透作用概念: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如:課本P59圖〕B、浸透作用的產生必需具備兩個條件:半透膜半透膜兩側的溶液具有濃度差C、成熟的植物細胞是一個浸透系統(tǒng):理由是:細胞壁——全透性,水和溶質都可以透過。原生質層——主要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和兩層膜間的細胞質——選擇透過性——可看做一層半透膜。細胞液——具有一定的濃度,與外界溶液之間通常具有濃度差。所以:一個成熟的植物細胞就是一個浸透系統(tǒng),當成熟的植物細胞與外界溶液接觸時,細胞液就會通過原生質層與外界溶液發(fā)生浸透作用。4、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通過細胞圖分析^p、講述實驗〕1〕30%的蔗糖溶液——細胞失水——發(fā)生質壁別離——細胞壁伸縮性小于原生質層2〕清水或低液———細胞吸水——質壁別離復原——3〕所以:當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液的濃度時,細胞就通過浸透作用——失水可用質壁別離實驗驗證當外界溶液的濃度細胞液濃度質壁別離的內因:細胞壁伸縮性高中生物教案篇4一、教材分析^p1.地位作用。本節(jié)課位于必修2遺傳與進化第五章第二節(jié),本節(jié)課的內容是學習了基因突變的根底上進展的,所以學好本節(jié)內容既能幫助學生穩(wěn)固前面知識,又能為學生學習第3節(jié)人類遺傳病做好鋪墊,它在教材中起著承上啟下的橋梁作用。2.主要內容。本節(jié)內容包括“染色體構造的變異”和“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以及實驗。老師應從雌雄果蠅體細胞和生殖細胞的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shù)目分析^p入手,設置一系列的問題情境,通過聯(lián)絡以前所學的知識,幫助學生認識染色體組的概念。3.教學目的。1)知識目的:A、說出染色體構造變異的根本類型。B、說出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2)才能目的:A、培養(yǎng)學生識別生物圖的才能和分析^p歸納總結的才能。B、通過對詳細事例、概念的辨析和比照,認識單倍體,二倍體和多倍體間的聯(lián)絡。3)情感目的:A、理解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原理在農業(yè)消費上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以致用的理想。B、通過實驗培養(yǎng)學生動手才能、與別人合作才能,激發(fā)學生勇于探究熱情,使學生關注染色體加倍對人類將來的開展影響。4.重點、難點和關鍵。1)教學重點: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2)教學難點:A、染色體組的概念。B、二倍體、多倍體和單倍體的概念及其聯(lián)絡。3)教學關鍵:成功地用好各種直觀教具與各種教學方法。二、教法運用和學法指導1.教法運用:陶行知先生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教學中,針對學科特點,堅持以啟發(fā)探究性原那么為主,綜合運用講授、討論、觀察、直觀教具、電化教學等多種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2.學法指導:根據(jù)教法,指導學法,表達:“教是為了不需要教”的目的,直觀教具的使用和電化教學手段,教給學生分析^p綜合的思維方法;運用形象記憶,教給學生記憶的方法。三、教具使用根據(jù)直觀性、科學性的原那么,有利于突出重點、打破難點,獲得感性認識,積極考慮。四、教學程序老師應該引導學生激活原有的知識系統(tǒng),包括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染色體是遺傳物質的載體、植物雜交、生長素在農業(yè)上的應用等知識,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新舊知識融會貫穿,形成完好的認知構造。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導言在教學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留下懸念。本節(jié)導言我以大家熟悉的西瓜引入:我們通常吃的西瓜是有子的,但是如今有一種西瓜無子,而且又大又甜,大家想知道它是怎樣形成的嗎?請看教材“問題討論”,并討論西瓜“無子”的原因。想知道更多有關的知識嗎?據(jù)報載,在上海第五人民醫(yī)院降生一貓叫綜合癥男嬰,嬰兒面容特殊:小頭小臉、眼距寬、塌鼻梁、皮紋改變,生長發(fā)育緩慢,智力低下,因哭聲像貓而得名,發(fā)病率只有十萬分之一,解放后全國有記載的僅20例。研究證明,這是因為人的第5號染色體局部缺失而引起的遺傳病。為什么染色體局部缺失就會引起這么嚴重的后果呢?引導學生考慮分析^p這些問題,進入新知識的`學習:染色體變異2.出示目的,自學交流。多媒體展示目的:1)說出染色體構造變異的根本類型。2)說出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3.師生互動,建構目的。多媒體展示如下資料:A、人的第5號染色體短臂缺失,患貓叫綜合征。B、果蠅X染色體上某一區(qū)段的重復,可使正常的卵圓形眼變?yōu)榘魻钛?。C、假如人的第22號染色體和第14號染色體發(fā)生易位,會使人患慣性粒細胞白血病。D、假如使蘿卜的染色體增加一倍那么主根粗大產量高;假如使番茄的染色體增加一倍那么所含的維生素C大約多了一倍。對玉米和番茄來說細胞內少一條染色體就不能成活。根據(jù)上述材料,分析^p染色體的變異包括哪些類型?染色體變異有什么特點?得出結論:染色體變異可以分為構造的變異和數(shù)目的變異。染色體變異對生物的影響大多是有害的,因為遺傳物質的穩(wěn)定性是生物長期進化的結果,也是生物正常生命活動的根底。(1)染色體構造的變異。多媒體演示:染色體構造變異的四種類型。老師點評:缺失和增加會使排列在染色體上的基因的數(shù)目發(fā)生改變,移接和顛倒會使染色體上基因的排列順序發(fā)生改變。其結果導致了生物性狀的改變。其實,染色體除了可以發(fā)生構造上的變異以外,在特定的環(huán)境條件下,生物體染色體的數(shù)目也會發(fā)生改變,一類是細胞內個別染色體的增加或減少;另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那么,什么叫染色體組?多媒體演示:雌雄果蠅減數(shù)分裂形成精子和卵細胞的過程。老師小結:果蠅的精子和卵細胞中只含有一組非同染色體,它們在形態(tài)和功能上各不一樣,但是攜帶著控制一種生物生長發(fā)育、遺傳和變異的全部信息,這樣的一組染色體,叫做一個染色體組。(2)染色體數(shù)目的變異。多媒體展示果蠅通過減數(shù)分裂產生配子的圖示讓學生據(jù)圖分析^p并考慮:A、染色體組的概念?果蠅的體細胞中有多少條染色體?多少對同染色體?B、分析^p配子中有多少條染色體?有什么特點?C、果蠅體細胞中有幾個染色體組?引導學生分析^p并答復上述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既有利于組織教學又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符合認知規(guī)律,把難點分散、轉化,便于學生承受。(3)單倍體、二倍體、多倍體。我們在初中學過蜜蜂中的工蜂和蜂王是由受精卵發(fā)育而成,而雄峰是由未受精卵發(fā)育而成。因此,雄峰體細胞的染色體數(shù)是工蜂和蜂王的一半。像這樣,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的個體,稱為單倍體。由受精卵發(fā)育形成的個體,體細胞含有兩個染色體組的個體叫二倍體;體細胞含有三個或三個以上染色體組的個體叫多倍體。由學生分析^p答復:玉米(2n=20)由其花粉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為(單倍體)。普通小麥六倍體(6n=42)由其花粉直接發(fā)育成的個體為(單倍體)。老師總結:可見多倍體、二倍體和單倍體的劃分根據(jù)是不同的;多倍體、二倍體是以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來劃分;單倍體那么只要含有本物種體細胞染色體數(shù)的一半即是,與含有的染色體組數(shù)的多少沒有關系。4.穩(wěn)固練習,及時反響高中生物教案篇5一、知識構造二、教材分析^p1.本小節(jié)主要講授“染色體構造的變異和染色體組的概念,染色體倍性(二倍體、多倍體、單倍體)及其在育種上的應用”。2.教材從“貓叫綜合征”講起,介紹了“染色體構造變異的四種類型及其對生物體的影響”。之后安排了“觀察果蠅唾腺宏大染色體裝片(選做)”的實驗。幫助學生加深對染色體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