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2年12月28日-9215)_第1頁
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2年12月28日-9215)_第2頁
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2年12月28日-9215)_第3頁
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2年12月28日-9215)_第4頁
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真題測試(2022年12月28日-9215)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通關試題每日練(2022年12月28日-9215)1:頓悟說的奠基人是()。

單項選擇題

A、考夫卡

B、魏特默

C、苛勒

D、托爾曼

2:新課程提倡的討論性學習、合作學習、教學對話等教學方式,其主要理論依據(jù)是()。

單項選擇題

A、建構學習論

B、結構學習論

C、認知學習論

D、聯(lián)結學習論

3:一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不同的觀念,這表明其思維具有()。

單項選擇題

A、流暢性

B、變通性

C、指向性

D、獨創(chuàng)性

4:某老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精力總是集中在對同學成果的關注上,由此可以斷定,他的成長可能處在()階段。

單項選擇題

A、關注生存

B、關注情境

C、關注同學

D、關注自我感受

5:很多人利用早晚時間學習.記憶,其效果優(yōu)于白天,這是由于白天所受的抑制的干擾是()

單項選擇題

A、雙重抑制

B、單一抑制

C、前攝抑制

D、倒攝抑制

6:桑代克在遷移討論中的最大貢獻是()。

單項選擇題

A、發(fā)覺了遷移的心理機制

B、最早進行遷移試驗討論

C、否定了普遍遷移的說法

D、用試驗事實否定了形式訓練說

7:教育心理學討論的核心內容是()。

單項選擇題

A、學習內容

B、學習方法

C、學習過程

D、學習目標

8:受從前活動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特別預備狀態(tài)稱為()。

單項選擇題

A、原型啟發(fā)

B、功能固著

C、負向遷移

D、定勢

9:少年期的心理進展特征包括()

多項選擇題

A、具有半成熟、半稚嫩的特點

B、布滿著獨立性和依靠性、自覺性和稚嫩性錯綜的沖突

C、抽象思維已占主導地位,但在肯定程度上仍要以詳細形象作支柱

D、成人感產生,獨立性劇烈

10:人們對自己能否勝利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斷稱為()。

單項選擇題

A、自我期盼感

B、自我歸因感

C、自我預期感

D、自我效能感

11: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在于培育()。

單項選擇題

A、道德熟悉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

12:先行組織者教學策略是給學習者供應()。

單項選擇題

A、圖表

B、新學問

C、認知框架

D、以上都對

13:問一名4歲兒童:“你有兄弟嗎?”他回答:“有?!薄靶值芙惺裁疵?”他回答:“吉姆?!钡催^來問:“吉姆有兄弟嗎?”他回答:“沒有。?,這說明兒童思維具有()。

單項選擇題

A、單維性

B、不行逆性

C、自我中心性

D、抽象規(guī)律性

14:有一種學說認為,學習是個體利用才智對情境與自身關系的頓悟。該學說的創(chuàng)立者是()。

單項選擇題

A、布魯納

B、苛勒

C、奧蘇伯爾

D、加涅

15:人類學習和同學學習之間是一般與特別的關系。

推斷題

16:元認知包括()

多項選擇題

A、元認知學問

B、元認知體驗

C、元認知理解

D、元認知途徑

E、元認知監(jiān)控

17:依據(jù)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最有利于激發(fā)學習動機,提高反應效率的是()。

單項選擇題

A、動機水平適中

B、動機水平較低

C、動機水平很高

D、動機水平很低

18:在師生關系中,“親其師而信其道”反映老師()特征對同學的影響。

單項選擇題

A、學問

B、認知

C、人格

D、技能

19:學習動機的兩個基本成分是學習需要和學習期盼,兩者相互作用形成學習的動機系統(tǒng)。()

推斷題

20:最簡單給同學在校學習帶來不利影響的認知方式是()

單項選擇題

A、發(fā)散型

B、抽象型

C、深思型

D、沖動型

21:()是一種常用的評價策略,其內容主要是根據(jù)肯定標準收集起來的同學認知活動的成果。

單項選擇題

A、觀看

B、案卷分析節(jié)

C、情感評價

D、測驗

22:學校生常見的心情適應問題是()

多項選擇題

A、恐驚

B、抑郁

C、緊急

D、情感沖動

E、失眠

23: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等方面。

多項選擇題

A、認知內驅力

B、遠景性內驅力

C、近景性內驅力

D、自我提高內驅力

E、附屬內驅力

24:常用的直觀形式有()

多項選擇題

A、實物直觀

B、模象直觀

C、言語直觀

D、電化直觀

25:1868年,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出版了(),對當時的心理學進展成果進行了總結,烏申斯基因此被稱為“俄羅斯教育心理學的奠基人”。

單項選擇題

A、《大教學論》

B、《人是教育的對象》

C、《教育心理學》

D、《教育心理大綱》

26:操作技能形成的嫻熟階段,動作執(zhí)行達到高度自動化。自動化意味著動作的執(zhí)行過程不需要意識的掌握。()

推斷題

27:把解決問題的全部可能的方案都列舉出來,逐一嘗試的假設方法稱為()。

單項選擇題

A、推理式

B、算法式

C、啟發(fā)式

D、演繹式

28:個人面對問題情境時,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能產生大量不同的觀念,表明其思維具有變通性。()

推斷題

29:依據(jù)反映活動深度的不同,學問可分為感性學問與()。

單項選擇題

A、記憶學問

B、直觀學問

C、理性學問

D、應用學問

30:人借助于骨骼、肌肉實現(xiàn)的,通過學習而形成的符合法則的操作法則的操作活動方式,稱為()。

單項選擇題

A、心智技能

B、表演技能

C、寫作技能

D、操作技能

查看答案

1:答案C

解析頓悟說的奠基人是苛勒。

2:答案A

解析

3:答案A

解析

4:答案B

解析美國學者費朗斯·傅樂認為老師所關注的事物是依肯定的挨次更選的,呈現(xiàn)為教學前關注、早期生存關注、教學情境關注、對同學關注四個階段。教學情境關注指對自己的教學表現(xiàn)的關注,老師關注同學的學習成果實際上是對自己教學表現(xiàn)的一種關注,故題干所述是教學情境關注。

5:答案A

解析

6:答案D

解析形式訓練說認為,遷移是無條件的、自動發(fā)生的。由于形式訓練說缺乏科學的依據(jù),所以引起了一些討論者的懷疑和反對。桑代克等人用大量的試驗證明,遷移是特別詳細的、有限的,只存在于含有相同要素的領域。遷移是有條件的,需要有共同的要素。這些都是對形式訓練說的否定,也使遷移的討論有所深化。

7:答案C

解析學習過程是教育心理學討論的核心內容。

8:答案D

解析受從前活動影響而產生的心理活動的特別預備狀態(tài)稱為定勢。

9:答案A,B,C,D

解析見教材相關內容陳述。

10:答案D

解析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們對自已能否勝利地從事某一成就行為的主觀推斷。

11:答案D

解析形成道德品質的關鍵在于培育道德信念。

12:答案C

解析

13:答案B

解析可逆性指轉變人的思維方向,使之回到起點。前運算兒童不能這樣思維。

14:答案B

解析

15:答案正確

解析【答案要點】正確。人類學習和同學學習之問是一般與特別的關系,同學的學習既與人類的學習有共同之處,但又有其特點:首先,以間接閱歷的把握為主線;其次,具有較強的方案性、目的性和組織性;最終,具有肯定程度的被動性。

16:答案A,B,E

解析

17:答案A

解析

18:答案C

解析C“親其師而信其道”反映的是老師的人格特征對同學的影響。

19:答案正確

解析略。

20:答案D

解析

21:答案B

解析略

22:答案A,B,D

解析

23:答案A,D,E

解析【解析】奧蘇貝爾認為,學校情境中的成就動機至少應包括三方面的內驅力,即認知內驅力、自我提高內驅力以及附屬內驅力

24:答案A,B,C

解析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主要有三種直觀方式,即實物直觀、模像直觀和言語直觀。(本解析由張恩凱供應)

25:答案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