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常見的意象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1.gif)
![詩歌常見的意象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2.gif)
![詩歌常見的意象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gif)
![詩歌常見的意象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4.gif)
![詩歌常見的意象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30483ccb0b7af531ee89916fbc8cb8c9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古代詩歌常見意象在中國古代詩歌中,詩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來表達主題思想及感情,這些事物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詩人賦予了某種特定的內(nèi)涵。分析古代詩歌可以從這些事物的特有內(nèi)涵入手。下面稍加整理說明。(一) 高山、奔流、雄關(guān)、滄海,大江、長風等意象,一般與自己的豪情壯志相關(guān)。例如: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宋?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宋?陸游《書憤》)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ɡ畎住秾⑦M酒》)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李白《行路難》)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guān)。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唐?王昌齡《從軍行》)(二) 沙漠、古道、落日、寒風、冷雨、梧桐、杜鵑鳥(子規(guī)鳥)芭蕉等,多抒發(fā)凄涼悲傷的思緒和孤獨惆悵的感情。例如: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R致遠《天凈沙?秋思》)金井梧桐秋葉黃,珠簾不卷夜來霜。熏籠玉枕無顏色,臥聽南宮清漏長。(唐?王昌齡《長信秋詞》)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宋?李清照《聲聲慢》)一聲梧葉一聲秋,一點芭蕉一點愁,三更歸夢三更后。(元?徐再思《雙調(diào)水仙子夜雨》)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里斜陽暮。(宋?秦觀《踏莎行》)子規(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王令《送春》)(三) 冰雪、松、菊、梅、竹、多用來表達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例如: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唐?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應(yīng)念嶺海經(jīng)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宋?張孝祥《念奴嬌》)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唐?元稹《菊花》)一朵忽先變,百花皆后香。(宋?陳亮《梅花》)愿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李白《贈書侍御黃裳》)人憐直節(jié)生來瘦,自許才高老更剛。曾與蒿藜同雨露,終隨松柏到冰霜。(宋?王安石《華藏院此君亭》)(四) 楊柳、蘭舟、長亭、關(guān)山(月)鷓鴣鳥等,多用于揮寫離別之苦。例如: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fā)…??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宋?柳永《雨霖鈴》)秦樓月,年年柳色,霸陵傷別。(李白《憶秦娥》)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五) 春日、清風、明月、泉溪、花草等,多借此抒發(fā)閑情雅致。例如: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杜甫《絕句》)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維《山居秋暝》)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唐?白居易《憶江南》)當然,一個意象有時有著豐富多樣的寓意,以上我介紹的只是它們最常見的一種。同學們在分析和欣賞詩歌時,還是應(yīng)該整體考慮的。不過在熟知這些基本寓意的基礎(chǔ)上,或許能更順暢些。杜甫《登高》: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梅、梅花,美麗而不妖艷,歷來為古往今來的文人墨客所青睞。在中國的詩詞中,以梅為題材的作品很多。例如,王安石《梅花》,陸游《卜算子?詠梅》,毛澤東《卜算子?詠梅》,黃蘗《上堂開示頌》,盧梅坡《雪梅》,張謂《早梅》,林逋《梅花》,周邦彥《花犯》,范成大《霜天曉角》,姜夔《暗香》《疏影》,蕭泰來《霜天曉角》,彭元遜《解佩環(huán)?尋梅不見》等。《墨梅》(元代)王冕我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不用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臨江仙?探梅(宋)辛棄疾老去惜花心已懶,愛梅猶繞江村。一枝先破玉溪春。更無花態(tài)度,全有雪精神。剩向空山餐秀色,為渠著句清新。竹根流水帶溪云。醉中渾不記,歸路月黃昏。動物類:鴉、杜鵑(杜宇、布谷、子規(guī)、猿、蟬、鴻、雁、青鳥、魚、鴛鴦、鷓鴣等。鴉、杜鵑、猿、蟬。多傳達衰亡、凄楚、哀婉之情。辛棄疾《永遇樂》“可堪回首,狐貍祠下,一片神鴉社鼓。”白居易《琵琶行》:“此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右?guī)夜半猶啼血,不信東風喚不回”(宋人王令《送春》)等,都以杜鵑鳥的哀鳴,來表達哀怨、凄涼或思歸的情思。寒蟬秋后的蟬是活不了多久的,一番秋雨之后,蟬兒便剩下幾聲若斷若續(xù)的哀鳴了,命折旦夕。因此,寒蟬就成為悲涼的同義詞。如唐人駱賓王《詠蟬》起首兩句:“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币院s高唱,渲染自己在獄中深深懷想家園之情。宋人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边€未直接描寫別離。(杜鵑——悲慘,凄惻。猿濟一哀傷,凄厲。)鴻、雁、青鳥、魚(比目魚)、鴛鴦、鷓鴣。多傳達相思相愛、離愁、孤寂的情思。鴻雁是大型候鳥,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游子思鄉(xiāng)懷親之情和羈旅傷感。張若虛《春江花月夜》:“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紋。”“夜聞歸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華”(歐陽修《戲答元稹》)也有以鴻雁來指代書信。鴻雁傳書的典故大家比較熟悉,鴻雁作為傳送書信的使者在詩歌中的運用也就普遍了。如“鴻雁幾時到,江糊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朔雁傳書絕,湘篁染淚多’(李商隱《離思》)等。青鳥李商隱《無題》:“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等。鴛鴦,指恩愛的夫婦,如“得成比目何辭死,愿作鴛鴦不羨仙”(唐人盧照鄰《長安古意》);歐陽修《漁家傲》:“葉籠花罩鴛鴦侶,白錦頂絲紅錦羽?!柄p鴣鳥鷓鴣的形象在古詩詞里也有特定的內(nèi)蘊。鷓鴣的鳴聲讓人聽起來像“行不得也哥哥”,極容易勾起旅途艱險的聯(lián)想和滿腔的離愁別緒。金志章《鷓鴣塘》“忽聽一聲行不得,鷓鴣塘外鷓鴣啼。如“落照蒼茫秋草明,鷓鴣啼處遠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聞鷓鴣》)、“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鴻鴿——理想,追求。一一自由,愜意。(孤)雁——孤獨,思鄉(xiāng),思親,音信。鷹一一剛勁,自由,人生的搏擊,事業(yè)的成功。)狗、雞、馬、烏鴉、沙鷗。狗、X——生活氣息,田園生活。(瘦)馬——奔騰,追求,漂泊。烏一一小人,俗客庸夫。沙區(qū)一飄零,傷感。行為類:登樓、憑欄、吹笛、吹笙、飲酒、折柳、搗衣(搗練)等。登高、憑欄。多傳達相思之情、報國之志和壯志難酬的悲傷與激情。杜甫《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痹里w《滿江紅》:“怒發(fā)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贝档?、吹簫、吹笙。多傳達離別之苦、相思之情和內(nèi)心的孤寂。王之渙的《涼州詞》:“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guān)?!崩畎住稇浨囟稹罚骸昂嵚曆剩囟饓魯嗲貥窃??!瘪T延巳《拋球樂》:“且莫思歸去,須盡笙歌此夕歡。”飲酒。多傳達豪情、悲愁、苦悶和郁郁不得志。李白《宣州謝眺樓餞別校書叔云》“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崩钋逭铡蹲砘帯罚骸皷|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保ň啤獨g悅,得意,失意,愁苦。)折柳。多傳達惜別懷遠、思鄉(xiāng)之情。杜牧《獨柳》“含煙一株樹,拂地搖風久。佳人不忍折,悵望回纖手。”搗衣(搗練)。搗衣(搗練)有時是為了給遠行的人趕制寒衣,多于秋夜進行。月下?lián)v衣(搗練),風吹砧聲,凄冷的砧杵聲又稱“寒砧”,往往表現(xiàn)征人離婦、遠別故鄉(xiāng)的惆悵情緒。又,婦女洗衣時以杵擊衣,使其潔凈,也稱'搗衣(搗練)”。李白《子夜吳歌》之三:“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guān)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李煜《搗練子令》:“又是重陽近也,幾處處砧杵聲催?!北磉_手法表達手法(表達技巧):表達方式、表現(xiàn)手法、修辭手法一、 表達方式:抒情、描寫、記敘、議論二、 表現(xiàn)手法:襯托、象征、動靜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渲染、抑揚、鋪陳起興、用典、聯(lián)想、想象、以小見大、鋪墊、卒章顯志、倒裝三、 修辭手法:借代、比喻、排比、對偶、反問、比擬、雙關(guān)、頂真、設(shè)問、夸張一、表達方式(一)、抒情:表達作者強烈的愛憎、好惡、喜怒、愛樂等主觀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間接抒情。1、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直接抒情。也稱直抒胸臆,是一種不要任何“附著物”,而由作者直接對有關(guān)人物、事件等表明愛憎態(tài)度的一種抒情方式。比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的結(jié)尾:“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就直截了當?shù)厥惆l(fā)了詩人甘愿為天下貧寒的知識分子的幸福而犧牲自己的高尚情操。再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比娨钥犊瘺龅恼{(diào)子,直接通過登幽州臺表達了詩人功業(yè)難就、空懷壯志的悲憤和失意苦悶的情懷。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敝苯影l(fā)出了深感人生短暫、宇宙無限。南宋民族英雄岳飛的“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王昌齡《從軍行七首(其四)》“黃沙百戰(zhàn)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抒寫戍邊將士的豪情壯志.2、間接抒情(1)借景抒情、(2)據(jù)事表意、(3)托物言志(1) 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詩人對某種景象或某種客觀事物有所感觸時,把自身所要抒發(fā)的感情、表達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過描寫此景此物予以抒發(fā),這種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國古代詩歌中,松、竹、梅、蘭、山石、溪流、沙漠、古道、邊關(guān)、落日、夜月、清風、細雨和微草等,常常是詩人借以抒情的對象。如白居易的“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借“原上草”的頑強抗爭,盡情抒發(fā)對自然規(guī)律不可抗拒。(2)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這種方式將感情融匯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場景中,借對這些自然景物或場景的描摹刻畫抒發(fā)感情,是一種間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杜甫的“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寫景之中包含著對春雨的喜悅之情;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場景描寫之中,寄寓著詩人的離愁別恨。一般情況下,是樂景寫樂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樂景襯哀情或哀景寫樂情的寫法。如唐代謝渾《謝亭送別》:“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急水流。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上聯(lián)以“紅葉青山”這樣亮麗詩意的景色,反襯詩人離愁別恨?!督S詩話》說:“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詩人寫詩來表達他的思想情感。為了達到這個目的,他需要寫景一一自然界的或周圍的景,來引起情,把情感傳達給讀者。情與景的處理很重要,如果處理得恰當,他就會激起讀者的感情,使讀者與他發(fā)生共鳴。這樣的詩就寫得好,能動人。(3)托物言志,指的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詩,應(yīng)該具有什么特點呢?如下面這首明人于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xiàn)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不凡氣度,從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謙不畏艱險的性格。第三句詩人再次以擬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現(xiàn)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獻身的美德。同樣,從中也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jié)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樣,關(guān)鍵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這也是詩人的志向和理想。我們可以說,作者句句寫石灰,正是句句寫自己。(二)、描寫1、 正面描寫、側(cè)面描寫《陌上?!窞楸憩F(xiàn)采桑女羅敷的美貌,作者先運用了排比、夸張等修辭手法對羅敷進行正面描寫:“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边@里著力描寫羅敷采桑用具的精致、發(fā)型的美觀、耳環(huán)的珍貴、衣著的艷麗,極言她容貌的美麗。如果僅采用這樣的正面描寫,仍有些概念化,缺少藝術(shù)表現(xiàn)力,不能給人以豐富的聯(lián)想。接下來作者運用了傳神的側(cè)面描寫,使得羅敷的美貌得以充分的表現(xiàn):“行者見羅敷,下?lián)埙陧?。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帕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边@樣的側(cè)面描寫,不僅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更主要的是它生動而巧妙地烘托了羅敷的美貌,給人以無盡的想象天地,無論認為羅敷怎樣的美,也是不過分的。在這里,側(cè)面描寫因激活了人們的想象力,從而收到了強烈的藝術(shù)效果。2、 白描、細節(jié)描寫(工描)(1) 白描法原是中國繪畫的傳統(tǒng)技法之一,它要求畫家只用白線勾描,不著顏色,不加渲染地勾畫出物體的特征。描寫景物采用白描法,是指以簡潔、質(zhì)樸的語言,粗線條地勾畫景物輪廓的方法。采用這種方法繪景,往往能取得以少勝多的藝術(shù)效果。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边@首小令運用白描的手法,僅五句28字,語言極為凝煉卻容量巨大,寥寥數(shù)筆就勾畫出一幅悲緒四溢的“游子思歸圖”,淋漓盡致地傳達出漂泊羈旅的游子心。(2) 細節(jié)描寫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細微而又具體的典型情節(jié),加以生動細致的描繪,它具體滲透在對人物、景物或場面描寫之中。它是最生動、最有表現(xiàn)力的手法。張籍的《秋思》“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這首詩寫的是詩人作客他鄉(xiāng),見秋風而思故里,托便人捎信。臨走時怕遺漏了什么,又連忙打開看了幾遍?!靶腥伺R發(fā)又開封”運用的就是細節(jié)描寫。3、 議論:對人和事物的好壞、是非、價值、特點、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見?!安皇腔ㄖ衅珢劬眨嘶ㄩ_盡更無花”(元稹《菊花》)這是詩的后兩句,點出喜愛菊花的原因和對菊花歷盡風霜而后凋的堅貞品格的贊美。4、 記敘:記敘人物的經(jīng)歷或事情的發(fā)生、發(fā)展、變化過程?!皹谴寡┕现薅?,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陸游《書憤》)。用敘述的方式寫自己親臨抗金前線的值得紀念的往事。二、表現(xiàn)手法:(一) 、襯托襯托也是辭格之一,是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似的或相反的事物作為陪襯的一種修辭方式。分為正襯和反襯兩種。正襯烘托正襯,是用相類似的事物作為陪襯以充分反映主要事物。簡言之,是以美好的景物來襯樂,以凄苦的景物來襯哀,或以次要的人物來襯主要人物。烘托又叫“烘云托月”,烘:渲染;托:襯托。原指一種畫月亮的傳統(tǒng)手法,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所以,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后比喻從側(cè)面渲染以顯示或突出主體。(兩者的區(qū)別很小,“烘托”是通過別的事物把想要表達的事物寫出來,是用一事物暗示出另一事物,而“襯托”是兩種事物都寫。就目前的高考鑒賞要求,兩者可以不加區(qū)分,認為相同也可以。)2、反襯以動(聲)襯靜、以樂景寫哀情反襯是用與主要事物相反或相對的事物作陪襯以突出主要事物,是“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南朝梁王籍的名句“蟬噪林愈靜,鳥鳴山更幽”的絕妙之處就在于用蟬噪、鳥鳴作反襯,把深山密林中那種幽靜宜人的意境表現(xiàn)出來。這種以動襯靜的手法在詩文中運用較為廣泛.(二) 、象征:通過特定的、容易引起聯(lián)想的具體形象,表現(xiàn)與之相似或相近特點的概念、思想和感情。“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繞郡城”(李德?!兜茄轮莩亲鳌罚┻@兩句描寫青山環(huán)繞,層巒疊嶂,自己所處的郡城正在嚴密封鎖,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敵迫害的景況,書寫思歸不得的憂傷。(三) 、動靜結(jié)合如王維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四) 、虛實結(jié)合如柳永《雨霖鈴》: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摧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設(shè)想別后的情景: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想像中別后的凄涼景象倍增眼前斷人腸的離愁。詩歌中,“實”是指客觀世界中存在的實象、實事、實境,“虛”是想象的情景。二者互相聯(lián)系,互相滲透轉(zhuǎn)化,可以達到虛實相生的境界,豐富詩中的意象,開拓詩中的意境,為讀者提供廣闊的審美空間?!斑^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姜夔《揚州慢》)“春風十里”引用杜牧的詩句,表現(xiàn)往日揚州十里長街的繁榮景況,是虛寫;“盡薺麥青青”,寫詞人今日所見的凄涼情形,是實寫。這兩幅對比鮮明的圖景寄寓著詞人昔盛今衰的感慨。具體說來,詩歌中的“虛”包括以下三類:1、神仙鬼怪世界和夢境。詩人往往借助這類虛無的境界來反襯現(xiàn)實。這就叫以虛象顯實境。例如《夢游天姥吟留別》仙境就是一個虛象。詩云:“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繪了一幅美好的圖景,圖景的美好反襯出現(xiàn)實的黑暗。2、 已逝之景之境。這類虛景是作者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或歷史上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景象,但是現(xiàn)時卻不在眼前。例如李煜《虞美人》中“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句中“故國”的“雕欄玉砌”存在,但此時并不在眼前,也是虛象。作者將“雕欄玉砌”與“朱顏”對照著寫,頗有故國凄涼,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中云:“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痹佻F(xiàn)了火燒赤壁這一史實。顯然不是發(fā)生在眼前,故也是虛景。3、 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這類虛境是還沒有發(fā)生的,它表現(xiàn)的情將一直延伸到未來而不斷絕。故寫愁,將倍增其愁;寫樂將倍增其樂。例如柳永《雨霖鈴》中云:“今霄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這是設(shè)想的別后的景物:一舟離岸,詞人酒醒夢回,只見習習曉風吹拂蕭蕭疏柳,一彎殘月高掛柳梢。在《西廂記?長亭送別》中崔鶯鶯送別張生唱詞很多是設(shè)想的未來之境。(五) 、渲染:對環(huán)境、景物作多方面的描寫形容,以突出形象,加強藝術(shù)效果。“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杜甫《登高》),首聯(lián)俯仰所見所聞,一連出現(xiàn)六個特寫鏡頭,渲染秋江景物的特點。(六) 、抑揚(欲揚先抑)把要貶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時說出來,只突出強調(diào)其中一個方面以達到抑此揚彼或抑彼揚此的目的。有先揚后抑和先抑后揚之分?!伴|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高樓。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王昌齡《閨怨》)這首詩采用先抑后揚的手法,先寫少婦“不知愁”后面才說她“悔”通過對少婦情緒微妙變化的刻畫,深刻表現(xiàn)了少婦因觸景而產(chǎn)生的感傷和哀怨的情緒,突出了“閨怨”的主題。(七) 、鋪陳、起興興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李商隱的《錦瑟》)首聯(lián)用瑟這種樂器起興,由此而思及“華年”。(八)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詩句兩種。用事是借用歷史故事來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對現(xiàn)實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立場和態(tài)度、個人的意緒和愿望等等,屬于借古抒懷。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目的是加深詩詞中的意境,促使人聯(lián)想而尋意于言外?!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除了回顧作者43年前南下經(jīng)歷一層外,全是用事?!跋氘斈?,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寫的是劉裕當年北伐抗敵的英雄氣概。作者借贊揚劉裕,諷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無恥行徑,表現(xiàn)出作者抗金的主張和恢復中原的決心。(九) 、聯(lián)想:由一事物聯(lián)系到與之有關(guān)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類似的特點聯(lián)系起來造成一個典型。“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保ㄙR知章《詠柳》)詩人由柳枝的紛披下垂、婀娜多姿聯(lián)想到翠綠的絲帶,運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個別具浪漫色彩的新穎形象,一改楊柳抒離情的象征義。(十)、想象:人們在已有材料和觀念基礎(chǔ)上,經(jīng)過聯(lián)想、推斷、分析、綜合,創(chuàng)造出新的觀念的思維過程?!昂馇镌聝上嗪停睹鏌o風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保▌⒂礤a的《望洞庭》)這首詩選擇了月夜遙望的角度,通過極富想象力的描寫,將洞庭的湖光山色別出心裁地再現(xiàn)于紙上。(十一)、以小見大:指寫的是小題材反映的是深主題的一種寫法。.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釣罷歸來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縱然一夜風吹去,只在蘆花淺水邊?!比娨孕∫姶?,通過“不系船”這樣一件小事,表現(xiàn)江村寧靜幽美的自然環(huán)境和主人公悠閑安逸的情調(diào)。我們透過詩的畫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種單純樸實的社會生活。(十二)鋪墊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節(jié)做主要情節(jié)的準備或高潮到來前的氣氛醞釀。必要的鋪墊可以制造懸念,引起讀者的興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讀者的注意力隨情節(jié)的發(fā)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痹娙梭@喜地發(fā)現(xiàn)在夕暉晚照下,楓葉流丹,層林如染,真是滿山云錦,如爍彩霞,它比江南二月的春花還要火紅,還要艷麗呢!難能可貴的是,詩人通過這一片紅色,看到了秋天象春天一樣的生命力使秋天的山林呈現(xiàn)一種熱烈的、生機勃勃的景象。詩人沒有象一般封建文人那樣,在秋季到來的時候,哀傷嘆息,他歌頌的是大自然的秋色美,體現(xiàn)出了豪爽向上的精神,有一種英爽俊拔之氣拂拂筆端,表現(xiàn)了詩人的才氣,也表現(xiàn)了詩人的見地。這是一首秋色的贊歌。第四句是全詩的中心,是詩人濃墨重彩、凝聚筆力寫出來的。不僅前兩句疏淡的景致成了這艷麗秋色的襯托,即使“停車坐愛楓林晚”一句,看似抒情敘事,實際上也起著寫景襯托的作用:那停車而望、陶然而醉的詩人,也成了景色的一部分,有了這種景象,才更顯出秋色的迷人。而一筆重寫之后,戛然便止,又顯得情韻悠揚,余味無窮。這首詩描繪的是秋之色,展現(xiàn)出一幅動人的山林秋色圖。詩里寫了山路、人家、白云、紅葉,構(gòu)成一幅和諧統(tǒng)一的畫面。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處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機地聯(lián)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賓,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為第四句描繪背景、創(chuàng)造氣氛起鋪墊和烘托作用的。(十三)、卒章顯志:詩人往往在詩歌的結(jié)尾表達自己的心志或情懷。如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結(jié)尾“安能摧眉折腰事權(quán)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句,表達詩人要自由自在,馳騁閑放,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心志。又如其另一首《行路難》尾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表達實現(xiàn)理想的豁達。(十四)倒裝倒裝是指故意顛倒順序,以達到加強語勢,錯綜句法等修辭效果的一種修辭手法。如辛棄疾《西江月》中'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應(yīng)為“天外七八個星,山前兩三點雨”;最后兩句“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zhuǎn)溪橋(頭)忽見',應(yīng)為“溪橋路轉(zhuǎn),忽見社林邊舊時茅店”。在山前疏雨將來時,“忽見”從前歇過的那家茅店,心情是驚喜的,用倒裝句除了滿足韻律的需要外,將“忽見”后移也可強調(diào)驚喜之情。再如“故國神游,多情應(yīng)笑我,早生華發(fā)”應(yīng)為“神游故國,應(yīng)笑我多情,早生華發(fā)”。三、修辭手法(—)、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即兩種不同性質(zhì)的事物,彼此有恰似點,便用一事物來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種修辭格;可分為明喻、暗喻、借喻。比喻的作用: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斑b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詩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將皓月銀輝下的山比做銀盤里的青螺,色調(diào)淡雅,山水渾然一體。(二) 、借代借代是用相關(guān)的事物來代替所要表達的事物的修辭方式。這種修辭方式不直接說出要說的人或事物。借代的作用: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借代的運用使語言簡練、含蓄?!爸瘢??應(yīng)是綠肥紅瘦”(李清照《如夢令》)詩中用“綠”和“紅”兩種顏色分別代替葉和花,寫葉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三) 、夸張:對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擴大或縮小的描述??鋸埖淖饔茫航沂颈举|(zhì),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增強聯(lián)想;創(chuàng)造氣氛。更突出、更鮮明地表達事物。“白發(fā)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生白發(fā),詩人用夸張的手法寫白發(fā)竟有“三千丈”那么長,可見愁思的深重。(四) 、設(shè)問:設(shè)問是明知故問、自問自答,或提出問題不需回答的修辭方式。設(shè)問的基本特點是“無疑而問”。設(shè)問的作用:設(shè)的目的在于: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商業(yè)辦公空間的照明藝術(shù)
- 現(xiàn)代辦公設(shè)備與技術(shù)概覽
- 殘障者康復教育與社區(qū)資源的聯(lián)動發(fā)展
- Module3 Unit1 What are they doing?(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四年級上冊
- 7 我是班級值日生(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上冊
- Unit 3 Its a colourful world!Part B Let's learn(說課稿)-2024-2025學年外研版(三起)(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3六年級數(shù)學上冊 二 分數(shù)乘法第3課時 分數(shù)與整數(shù)相乘說課稿 蘇教版
- 5《這些事我來做》(說課稿)-部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Unit5 My clothes Part A Lets talk (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四年級下冊001
- 《1 有余數(shù)的除法-第二課時》(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蘇教版001
- 執(zhí)行總經(jīng)理崗位職責
- NS3000計算機監(jiān)控系統(tǒng)使用手冊
- 《妊娠期惡心嘔吐及妊娠劇吐管理指南(2024年)》解讀
- 《黑神話:悟空》跨文化傳播策略與路徑研究
- 《古希臘文明》課件
- 居家養(yǎng)老上門服務(wù)投標文件
- 長沙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隊招聘普通雇員筆試真題2023
-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滿分范文6篇
- 零售業(yè)連鎖加盟合同
- 2025高考語文復習之60篇古詩文原文+翻譯+賞析+情景默寫
- 成長型思維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