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_第1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_第2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_第3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_第4頁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3篇(范文)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1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生活地點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有()

A.元謀人、藍田人B.元謀人、北京人C.藍田人、山頂洞人D.北京人、山頂洞人

2.水稻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結(jié)合所學的歷史學問推斷,以下哪個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嘗香噴噴的米飯()

A.北京周口店B.陜西半坡村C.山東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3.《禮記》記述說:“天子和諸侯都把世襲當作禮,用城郭、護城河來維護國家的穩(wěn)固”。第一個借助世襲之“禮”登上王位并治理國家的是()

A.堯B.舜C.啟D.禹

4.國民榮譽*連戰(zhàn)曾為“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贈書法作品:“華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黃一脈,共拜神農(nóng)”。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堯和舜B.舜和禹C.黃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

5.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以下哪幾種人有嘉獎()

①書讀得好的人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我們說春秋戰(zhàn)國是大變革的時期,是由于()

A.戰(zhàn)斗頻繁B.諸侯爭霸C.新舊制度更替D.百家爭鳴

7.以下是不同歷史時期出土的生產(chǎn)工具的圖片,你知道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lǐng)域的是哪件工具()

A.打制石器B.磨制石斧C.骨耜D.鐵犁鏵

8.通過戰(zhàn)斗成就霸業(yè)是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常用的手段。以下成就晉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戰(zhàn)B.邲之戰(zhàn)C.官渡之戰(zhàn)D.馬陵之戰(zhàn)

9.人們總把“秦皇漢武”并稱,但他們二人在以下哪個問題上實行了相反的措施()

A.中心集權(quán)B.經(jīng)濟進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學說

10.秦朝北筑長城,防范游牧民族的南下襲擾。當時,長城防備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

A.匈奴族B.鮮卑族C.大月氏D.氐族

11.某校七年級學生在學習了“百家爭鳴”一課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圍圍著如何遏制校園內(nèi)“損壞公物”的行為進展分組爭論,產(chǎn)生了若干觀點。這些觀點雖然都有肯定的道理,但你認為其中哪個組的觀點更為合理()

A.儒家組:損壞公物屬于道德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說服教育解決

B.法家組:損壞公物屬于犯罪行為,應依照法律條款懲辦

C.道家組:損壞公物屬于無意識行為,可以讓學生閉門修煉自行解決

D.墨家組:損壞公物屬于浪費鋪張行為,要提倡節(jié)省

12.秦朝統(tǒng)一全國的時間是()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21年D.公元230年

13.陳勝、吳廣起義與歷代農(nóng)夫戰(zhàn)斗不一樣,其獨特的歷史作用是()

A.首先提出“*分田地”的口號

B.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來抵抗殘暴的統(tǒng)治

C.以大無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縣,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統(tǒng)治

14.婦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邊疆發(fā)生戰(zhàn)斗,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遲疑不決,占卜后才打算派婦好起兵,結(jié)果大勝。這個故事最早可能記載在()

A.龜甲或獸骨上B.竹簡或木牘上C.絲帛或麻布上D.宣紙上

15.西漢初年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實行攻勢,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緣由是()

A.漢武帝態(tài)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漢武帝時期經(jīng)濟富強國力強盛

C.漢武帝時,“和親”政策不起作用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

16.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預備去實地探訪古代“絲綢之路”,他們不應當去的省份是()

A.四川B.陜西C.甘肅D.新疆

17.2023年7月5日,新疆烏魯木齊發(fā)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動,境內(nèi)詳細組織實施的嚴峻暴力大事。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不行分割的一局部,最早可以追溯到()

A.西周B.秦朝C.西漢D.戰(zhàn)國

18.河南省*2023年12月27日對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被發(fā)覺,曹操是什么時期的歷史人物()

A.三國B.魏晉C.東漢D.西漢

19.東晉南朝時,江南經(jīng)濟快速進展的主要緣由是()

A.南方生產(chǎn)工具先進B.南方自然條件好

C.南朝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D.北方農(nóng)夫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

20.“漢委奴國王”金印是*與以下哪個國家(地區(qū))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物()

A.朝鮮B.日本C.大秦D.歐洲

21.*商朝的青銅制作技術(shù)特別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經(jīng)發(fā)覺的最大的青銅器就誕生在商朝。它是()

ABCD

22.2023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處在震中最近的地區(qū)之一,但主體工程經(jīng)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這項始終造福人類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誰主持修建的()

A.李冰B.屈原C.大禹D.祖沖之

23.中醫(yī)中藥在防治甲型流感傳染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國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國中醫(yī)治療學的根底()

A.《傷寒雜病論》B.《本草綱目》C.《齊民要術(shù)》D.《女史箴圖》

24.賈思勰是我國古代聞名的“農(nóng)學家,他編著的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學著作是()

A.《九章算術(shù)》B.《齊民要術(shù)》C.《水經(jīng)注》D.《蘭亭序》

25.它是我國古代一部出色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展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史書是()

A.《尚書》B.《春秋》C.《史記》D.《道德經(jīng)》

請把選擇題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26題9分,27題15分,28題18分,29題8分,共計50分。)

26.閱讀以下材料:

“周滅了商,席卷整個*北方?!慨敃r用馬車傳遞的原始通訊方式不行能直接收轄這樣大的地區(qū)……周王還授權(quán)給一大批諸侯,這些諸侯大局部是國王的后裔和親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成認周宗*、與國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國王親信和地方貴族?!?/p>

——[美]費正清等《*:傳統(tǒng)與變革》

請答復:

(1)周是在哪一場戰(zhàn)役滅商的?領(lǐng)導滅商的周王是誰?(2分)

(2)依據(jù)材料,結(jié)合所學學問指出,周在當時實行了什么制度?(2分)

(3)依據(jù)材料指出,當時實行這種制度能起到什么作用?(1分)

(4)結(jié)合所學學問,說一說這些諸侯要對周王擔當哪些義務(wù)?(4分)

27.縱觀*上下五千年的光芒歷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是歷史進展的主流,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心愿,請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15分)

材料一“秦王掃*,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p>

——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p>

——《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1)閱讀材料一,請答復:李白詩中所述的是哪一歷史大事?(1分)為了加強中心集權(quán),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漢武帝實行的什么措施?(1分)除此以外,為了加強中心集權(quán),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他還實行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三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行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行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行圖也。

——《三國志諸葛亮傳》

材料四三國鼎立形勢圖:

(3)材料三中提到“操遂能克紹”,這是指哪次戰(zhàn)役?(1分)三國鼎立的局面是在哪一次戰(zhàn)役后奠定的?(1分)

(4)三國鼎立完畢了東漢末年諸侯割據(jù),軍閥混戰(zhàn)的局面,為西晉的統(tǒng)一奠定了根底。請依據(jù)材料四《三國鼎立形勢圖》正確填寫三國的名稱。(3分)

A;B;C。

28.改革是推動歷史進展的重要動力,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進展,就要不斷改革創(chuàng)新,與時俱進。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18分)

材料一據(jù)《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合并小都、小鄉(xiāng)、小邑、小聚為縣,設(shè)置縣令、縣丞,共三十一個縣,由國君直接委派官員治理;努力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耕耘紡織送交糧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變法五年后,國家富強起來。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歷史大事?(2分)材料一反映了怎樣的變法內(nèi)容?(4分)

(2)公元前350年,秦國*民張三,因斬一敵國甲士,獲爵一級,田一傾,宅九畝。張三這是由于哪一項改革措施而獲田產(chǎn)的?(2分)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樣的成效?(2分)

材料二:魏主欲變北俗,引見群臣?!墼唬骸胺蛎徽⒀圆豁?,則禮樂不行興。今欲斷諸北語,一從正音。其年三十以上,習性已久,容不行猝革。三十以下,見在朝廷之人,語音不聽照舊,若有故為,當加降黜。”

——《資治通鑒》

(4)材料二反映了歷史上的什么歷史大事?(2分)從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內(nèi)容?(2分)

(5)材料二的措施產(chǎn)生了什么積極作用?(2分)并請你談?wù)勀銓ξ覈茝V一般話積極意義的熟悉。(2分)

29.閱讀下列圖,回答下列問題(8分):

請答復:

(1)此人是誰?(1分)他生活在什么時期?(1分)他是什么學派的創(chuàng)始人?(1分)

(2)他對*古代教育作出了哪些奉獻?(2分)請列舉他關(guān)于教育思想和教學方法的三句名言。(3分)

七年級歷史上冊期末考試卷附答案2

一、單項選擇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每題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意。)

1.生活地點在今北京周口店一帶的遠古人類有()

A.元謀人、藍田人B.元謀人、北京人C.藍田人、山頂洞人D.北京人、山頂洞人

2.水稻在我國有著源遠流長的種植史。請你結(jié)合所學的歷史學問推斷,以下哪個地方的先民最早可以品嘗香噴噴的米飯()

A.北京周口店B.陜西半坡村C.山東大汶口D.浙江河姆渡

3.《禮記》記述說:“天子和諸侯都把世襲當作禮,用城郭、護城河來維護國家的穩(wěn)固”。第一個借助世襲之“禮”登上王位并治理國家的是()

A.堯B.舜C.啟D.禹

4.國民榮譽*連戰(zhàn)曾為“首屆世界華人炎帝故里尋根節(jié)”贈書法作品:“華夏千秋,同尊始祖;炎黃一脈,共拜神農(nóng)”。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

A.堯和舜B.舜和禹C.黃帝和炎帝D.周文王和周武王

5.商鞅變法的措施中對以下哪幾種人有嘉獎()

①書讀得好的人②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搞得好的人③仗打得好的人④生意做得好的人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②③④

6.我們說春秋戰(zhàn)國是大變革的時期,是由于()

A.戰(zhàn)斗頻繁B.諸侯爭霸C.新舊制度更替D.百家爭鳴

7.以下是不同歷史時期出土的生產(chǎn)工具的圖片,你知道我國春秋戰(zhàn)國時期被廣泛應用于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領(lǐng)域的是哪件工具()

A.打制石器B.磨制石斧C.骨耜D.鐵犁鏵

8.通過戰(zhàn)斗成就霸業(yè)是春秋時期諸侯爭霸常用的手段。以下成就晉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戰(zhàn)B.邲之戰(zhàn)C.官渡之戰(zhàn)D.馬陵之戰(zhàn)

9.人們總把“秦皇漢武”并稱,但他們二人在以下哪個問題上實行了相反的措施()

A.中心集權(quán)B.經(jīng)濟進展C.外族入侵D.儒家學說

10.秦朝北筑長城,防范游牧民族的南下襲擾。當時,長城防備的主要少數(shù)民族是()

A.匈奴族B.鮮卑族C.大月氏D.氐族

11.某校七年級學生在學習了“百家爭鳴”一課后,結(jié)合課文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圍圍著如何遏制校園內(nèi)“損壞公物”的行為進展分組爭論,產(chǎn)生了若干觀點。這些觀點雖然都有肯定的道理,但你認為其中哪個組的觀點更為合理()

A.儒家組:損壞公物屬于道德方面的問題,可以通過說服教育解決

B.法家組:損壞公物屬于犯罪行為,應依照法律條款懲辦

C.道家組:損壞公物屬于無意識行為,可以讓學生閉門修煉自行解決

D.墨家組:損壞公物屬于浪費鋪張行為,要提倡節(jié)省

12.秦朝統(tǒng)一全國的時間是()

A.公元前230年B.公元前221年C.公元221年D.公元230年

13.陳勝、吳廣起義與歷代農(nóng)夫戰(zhàn)斗不一樣,其獨特的歷史作用是()

A.首先提出“*分田地”的口號

B.他們的革命首創(chuàng)精神,鼓舞后世人民起來抵抗殘暴的統(tǒng)治

C.以大無畏的精神,推翻了封建王朝

D.攻占郡縣,沉重打擊了地主階級統(tǒng)治

14.婦好是商王的王后。一年夏天,北方邊疆發(fā)生戰(zhàn)斗,婦好自告奮勇,要求率兵前往,商王遲疑不決,占卜后才打算派婦好起兵,結(jié)果大勝。這個故事最早可能記載在()

A.龜甲或獸骨上B.竹簡或木牘上C.絲帛或麻布上D.宣紙上

15.西漢初年對匈奴實行“和親”政策,漢武帝時期對匈奴實行攻勢,導致這一變化的主要緣由是()

A.漢武帝態(tài)度比漢初皇帝強硬B.漢武帝時期經(jīng)濟富強國力強盛

C.漢武帝時,“和親”政策不起作用D.漢武帝時匈奴勢力衰弱

16.某歷史興趣小組的同學預備去實地探訪古代“絲綢之路”,他們不應當去的省份是()

A.四川B.陜西C.甘肅D.新疆

17.2023年7月5日,新疆烏魯木齊發(fā)生了由境外民族分裂分子指控、煽動,境內(nèi)詳細組織實施的嚴峻暴力大事。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不行分割的一局部,最早可以追溯到()

A.西周B.秦朝C.西漢D.戰(zhàn)國

18.河南省*2023年12月27日對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該省安陽縣安豐鄉(xiāng)西高穴村被發(fā)覺,曹操是什么時期的歷史人物()

A.三國B.魏晉C.東漢D.西漢

19.東晉南朝時,江南經(jīng)濟快速進展的主要緣由是()

A.南方生產(chǎn)工具先進B.南方自然條件好

C.南朝統(tǒng)治者施行仁政D.北方農(nóng)夫南遷,帶來先進的生產(chǎn)技術(shù)

20.“漢委奴國王”金印是*與以下哪個國家(地區(qū))友好交往的歷史見證物()

A.朝鮮B.日本C.大秦D.歐洲

21.*商朝的青銅制作技術(shù)特別精湛。目前世界上已經(jīng)發(fā)覺的最大的青銅器就誕生在商朝。它是()

ABCD

22.2023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中,都江堰處在震中最近的地區(qū)之一,但主體工程經(jīng)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驗。這項始終造福人類兩千多年的水利工程是由誰主持修建的()

A.李冰B.屈原C.大禹D.祖沖之

23.中醫(yī)中藥在防治甲型流感傳染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你知道我國古代哪部著作奠定了我國中醫(yī)治療學的根底()

A.《傷寒雜病論》B.《本草綱目》C.《齊民要術(shù)》D.《女史箴圖》

24.賈思勰是我國古代聞名的“農(nóng)學家,他編著的我國現(xiàn)存的第一部完整的農(nóng)學著作是()

A.《九章算術(shù)》B.《齊民要術(shù)》C.《水經(jīng)注》D.《蘭亭序》

25.它是我國古代一部出色的史學著作,它以“紀”、“傳”等體例進展編寫,史料翔實,文筆生動,是后世編寫史書的典范;魯迅先生稱其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這部史書是()

A.《尚書》B.《春秋》C.《史記》D.《道德經(jīng)》

請把選擇題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

題號12345678910111213

答案

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

答案

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4小題,其中26題9分,27題15分,28題18分,29題8分,共計50分。)

26.閱讀以下材料:

“周滅了商,席卷整個*北方?!慨敃r用馬車傳遞的原始通訊方式不行能直接收轄這樣大的地區(qū)……周王還授權(quán)給一大批諸侯,這些諸侯大局部是國王的后裔和親戚,但其中也包括一些成認周宗*、與國王沒有血緣關(guān)系的國王親信和地方貴族。”

——[美]費正清等《*:傳統(tǒng)與變革》

請答復:

(1)周是在哪一場戰(zhàn)役滅商的?領(lǐng)導滅商的周王是誰?(2分)

(2)依據(jù)材料,結(jié)合所學學問指出,周在當時實行了什么制度?(2分)

(3)依據(jù)材料指出,當時實行這種制度能起到什么作用?(1分)

(4)結(jié)合所學學問,說一說這些諸侯要對周王擔當哪些義務(wù)?(4分)

27.縱觀*上下五千年的光芒歷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統(tǒng)一是歷史進展的主流,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心愿,請閱讀材料,答復以下問題。(15分)

材料一“秦王掃*,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p>

——李白

材料二“凡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shù)者,皆絕其道,勿使并用。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tǒng)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p>

——《漢書董仲舒?zhèn)鳌?/p>

(1)閱讀材料一,請答復:李白詩中所述的是哪一歷史大事?(1分)為了加強中心集權(quán),秦始皇推行了哪些措施?(4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是漢武帝實行的什么措施?(1分)除此以外,為了加強中心集權(quán),實現(xiàn)大一統(tǒng),他還實行了哪些措施?(4分)

材料三自董卓以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行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行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