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一)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1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一)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2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一)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3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一)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4頁
2022-2023學年河南省安陽市高一上學期階段性測試(一)地理試題(解析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2023學年高一年級階段性測試(一)

地理

考生注意:

1.答題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試卷和答題卡上,并將考生號條形碼粘貼

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

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

卷上無效。

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

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2022年7月24日,搭載中國空間站首個科學實驗艙一問天實驗艙的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我

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成功發(fā)射。該火箭在完成發(fā)射任務以后,殘骸在太空中“飄蕩”,7月31日火箭末級殘

骸再入大氣層,但絕大部分器件不會降落到地面。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1.問天實驗艙()

A.屬于天體B.不屬于天體C.發(fā)射時屬于天體D.在軌運行時屬于天體

2.問天實驗艙()

A.屬于地月系B.不屬于太陽系C.屬于河外星系D.不屬于銀河系

3.絕大部分火箭末級殘骸不會降落到地面的主要原因是()

A.采用了易降解材料B.永遠環(huán)繞地球運動

C.被大氣層燒蝕銷毀D.距離地面過于遙遠

【答案】LD2.A3.C

【解析】

【1題詳解】

地球是一個天體,地球上所有物體都不屬于天體,問天實驗艙尚未發(fā)射前或者發(fā)射時不屬于天體,在軌

運行時屬于天體,ABC錯誤,D正確,故選D。

【2題詳解】

問天實驗艙圍繞地球運動,中心天體是地球,屬于地月系、太陽系、銀河系、可觀測宇宙,但不屬于河外

星系,A正確,BCD錯誤。故選A。

【3題詳解】

火箭末級產生的絕大部分殘骸都會在再入大氣層時被高溫燒毀,不會降落到地面,C正確;采用的材料一

般不易降解,A錯誤:不會讓它永遠環(huán)繞地球運動,這樣會產生很多太空垃圾,B錯誤;距離地面過于遙

遠不是不會降落到地面的原因,D錯誤。故選C。

【點睛】火箭殘骸是廣義太空垃圾一部分,自從人類進入太空時代以來,隨著航天發(fā)射任務的不斷增長,

太空垃圾越來越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運載火箭進入軌道的末級。火箭末級產生的絕大部分殘骸都會

在再入大氣層時被高溫燒毀,只有少數(shù)經過特殊設計的部分,比如耐高溫的發(fā)動機以及又輕又牢固的氣瓶

等部件,可能會有一部分殘骸或整個部件落地。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某研究員表示:“目前我們處在第25個太陽活動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

太陽活動日益頻繁。今年下半年是對太陽開展系統(tǒng)深入觀測的最佳窗口期之一”。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4.第26個太陽活動周的上升期可能是()

A.2026—2030年B.2030—2034年C.2035-2039年D.2040-2044年

5.在本次太陽活動周的上升期,天文臺觀測到的現(xiàn)象有()

A.色球層上的黑子異常增多B.色球層的耀斑持續(xù)數(shù)十天釋放能量

C.日全食時肉眼可觀測到日珥D.月相變化出現(xiàn)異常

6.太陽活動周的上升期,地球上可能出現(xiàn)的現(xiàn)象是()

A.衛(wèi)星通信故障增多B.鄭州極光現(xiàn)象增多

C.有線電話中斷增多D.地球上降水增多

【答案】4.B5.C6.A

【解析】

【4題詳解】

太陽活動的周期大約為11年。第25個太陽活動周的上升期(2019—2023年),那么第26個太陽活動周

期的峰年將出現(xiàn)在2019+11=2030年~2023+11=2034年,B正確,ACD錯誤。故選B。

【5題詳解】

光球層上常出現(xiàn)暗黑的斑點,叫太陽黑子,色球層上有時出現(xiàn)局部區(qū)域突然增亮的現(xiàn)象,叫耀斑。太陽活

動高峰期時,色球層上不會產生黑子,A錯誤;色球層的耀斑釋放能量持續(xù)數(shù)大約幾分鐘至幾十分鐘,B

錯誤;日全食時肉眼可觀測到日珥,C正確;月相變化不受太陽活動的影響,D錯誤。故選C。

【6題詳解】

太陽活動造成無線短波通訊受影響,A正確;鄭州位于中緯度,不可能出現(xiàn)極光,B錯誤;有線電話不受

太陽活動的影響,C錯誤;太陽活動和地球上的降水有一定的關系,但不一定使降水增多,D錯誤。故選

Ao

【點睛】太陽大氣層時常發(fā)生變化,有時甚至較為劇烈,這些變化統(tǒng)稱為太陽活動.太陽黑子和耀斑是太

陽活動的重要標志。光球層上常出現(xiàn)暗黑的斑點,叫太陽黑子。色球層上有時出現(xiàn)局部區(qū)域突然增亮的現(xiàn)

象,叫耀斑。太陽黑子和耀斑具有明顯的變化周期,時間為II年。

2022年8月,受高溫干旱天氣影響,美國得克薩斯州恐龍谷州立公園內的一條河流干涸,大量恐龍足

跡化石重見天日(下圖)。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7.恐龍生存的時代()

A.動物開始從海洋向陸地發(fā)展B.是重要的成煤期

C.大氣中的氧氣逐漸增多D.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形成

8.下圖為地質年代示意圖,含有恐龍足跡的地層形成時期是()

9.與其下部地層相比,恐龍足跡所在地層()

A.形成較早B.厚度較薄C.生物化石較古老D.生物化石種類較多

【答案】7.B8.D9.D

【解析】

【7題詳解】

恐龍生存的時代為中生代,是重要的成煤期,B正確;動物開始從海洋向陸地,是在古生代,A錯誤;大

氣中的氧氣逐漸增多,是發(fā)生在前寒武紀,C錯誤;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形成,是發(fā)生在新生代,D錯誤,

所以選B。

【8題詳解】

含有恐龍足跡的地層形成時期是中生代,根據(jù)圖中信息,甲為冥古宙、乙為太古宙、丙為元古宙、丁為顯

生宙,①為古生代,②為中生代,③為新生代,D正確,ABC錯誤,所以選D。

【9題詳解】

根據(jù)沉積巖形成的順序,一般下部的巖層先形成,上部的巖層后形成,所與其下部地層相比,恐龍足跡所

在地層,形成的較晚,生物化石較新,AC錯誤;根據(jù)生物進化原理,恐龍生活的時代,較之前的時期生

物種類更多,因此生物化石種類也更多,D正確;地層的厚度主要跟沉積環(huán)境和沉積物的來源多少等有關,

受地質時間影響不大,B錯誤,所以選D。

【點睛】新生代時期形成了現(xiàn)代海陸分布格局,地殼運動劇烈,形成了現(xiàn)代地勢起伏的基本面貌。

從當?shù)貢r間2022年8月3日開始,冰島雷克雅內斯半島的法格拉達爾火山持續(xù)噴發(fā),熔巖從火山周圍

的地裂縫中流出,噴出的有毒氣體嚴重威脅著附近村莊居民的安全。下圖示意地球內部結構。據(jù)此完成下

面小題。

10.火山噴發(fā)對當?shù)卮髿獾挠绊?,主要體現(xiàn)在(

A.改變大氣成分B.改變大氣垂直分層

C.降低大氣密度D.增加大氣層厚度

11.該火山噴出的有毒氣體主要來自()

A.甲層B.乙層C.丙層D.丁層

12.乙層以上的地球部分為()

A地核B.地幔C.地殼D.巖石圈

【答案】10.A11.B12.D

【解析】

【10題詳解】

根據(jù)材料,此次火山噴發(fā)噴出大量的有毒氣體,所以改變了大氣成分,A正確;大氣層的厚度和大氣垂直

分層不易改變,BD錯誤;火山噴出大量氣體和火山灰可能增加大氣密度,C錯誤,所以選A。

[11題詳解】

火山噴發(fā)的巖漿來自上地幔上部的軟流層,也就是乙層,B正確;甲層位于莫霍界面以上,為地殼,A錯

誤;丙層為下地幔,C錯誤;丁層為內核,D錯誤,所以選B。

【12題詳解】

根據(jù)上題分析,乙層為軟流層,軟流層以上為巖石圈(包括地殼和上地幔的頂部),D正確,ABC錯誤,

所以選D。

【點睛】地球內部被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分為地殼、地幔、地核。

下圖示意某地垂直方向上年均氣溫的變化情況。據(jù)此完成下面小題。

溫度/℃

13.乙層大氣氣溫隨高度升高的變化及原因是()

A.先升高后降低大氣密度先減后增B.先降低后升高大氣對流強烈

C.持續(xù)升高臭氧吸收太陽輻射D.持續(xù)降低距地面越來越遠

14.丙層大氣出現(xiàn)的地理事物或現(xiàn)象是()

①②③④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該地的緯度最可能是()

A.15°B.30°C.45°D.60°

【答案】I3.C14.B15.A

【解析】

33題詳解】

讀圖可知,甲是對流層、乙是平流層、丙是高層大氣,平流層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它的熱量來源于平

流層大氣中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增溫的,所以平流層中的大氣溫度隨高度升高持續(xù)升高,C正確,

ABD錯誤,故選C。

【14題詳解】

丙層是高層大氣,空氣密度很小氣壓很低,高空有電離層,有利于無線電通訊。平流層大氣以平流運動為

主,天氣晴朗,有利于高空飛行,①錯誤;對流層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積雨云出現(xiàn)在

對流層,②錯誤;人造衛(wèi)星可能在高層大氣運行,③正確;高能帶電粒子沖入兩極的高層大氣,可能產生

極光,④正確。故選B。

15題詳解】

對流層的厚度在高中低緯度不同,低緯厚度約17~18千米,中緯厚度約10-12千米,高緯厚度約8~9千米,

讀圖可知,對流層厚度是17km,因此該地區(qū)應位于低緯度,A正確,BCD錯誤。故選A。

【點睛】大氣的垂直分層:(1)對流層:集中了大氣質量的四分之三和幾平全部的水汽,雜質,厚度隨緯度變

化而變化。低緯厚度約17~18千米;中緯厚度約10~12千米;高緯厚度約8~9千米。特點:氣溫隨高度的

增加而遞減,空氣對流運動顯著,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2)平流層:有大量吸收紫外線的臭氧層,高度為自

對流層頂至50~55千米。特點:氣溫隨高度的增加而上升,大氣以平流運動為主,天氣晴朗,有利干高空

飛行。(3)高層大氣:有自平流層頂至2000~3000千米高空。特點:空氣密度很小氣壓很低,高空有電離層,

有利于無線電通訊。

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

16.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夏季,科幻電影《明日戰(zhàn)記》在各大影院熱映,它講述了未來世界一顆隕石突然撞擊地球并帶

來殺傷力極強的外星生物,560萬人將因此失去生命,人類奮勇抵抗的故事。地球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

也是目前已知的唯一孕育和支持生命的天體。下圖為太陽系結構示意圖。

(1)圖中表示地球的是一(填字母),說出與其相似的一類行星的特征

(2)據(jù)圖中信息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條件。

(3)行星撞地球是科幻小說和電影的熱門話題。

①小行星很少撞擊地球,簡述其原因。

②彗星撞地球被認為是可能的事情,說出其原因。

【答案】(I)①.C②.繞日公轉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圓性。

(2)日地距離適中,具有適宜的溫度。

(3)①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②有些彗星臨近地球時,受地球的引力影響,會改變了軌道,就有可

能撞上地球。

【解析】

【分析】本大題以太陽系結構示意圖為材料,設置三道小題,涉及八大行星的分布和運動特征、地球上存

在生命的條件等相關知識,考查學生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掌握。

【小問1詳解】

據(jù)圖可知,太陽系八大行星A-H距太陽從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星、海王

星,地球是C,圖中八大行星繞日公轉均自西向東運動,公轉軌道兒乎在一個平面,即過程中具有同向性、

共面性和近圓性等相似的運動特征。

【小問2詳解】

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有外部條件和自身條件,外部條件是安全、穩(wěn)定的宇宙環(huán)境,自身條件是具有適宜的

溫度、大氣和液態(tài)水。讀圖可知,圖片顯示了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具有適宜的溫度條件。

【小問3詳解】

地球存在生命的外部條件中,外部條件安全,是因為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擾,不會出現(xiàn)偏離軌道到情

況,小行星很少撞擊地球。絕大多數(shù)的彗星,會呆在海王星軌道以外的地方,對地球沒有什么威脅。但凡

事皆有例外,有些彗星受到臨近大天體的引力影響,會改變了軌道,就有可能撞上地球。

17.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太陽輻射是自然界中各種物理過程的主要能量來源,是驅動天氣、氣候形成和演變的基本動力,是維

持地球氣候系統(tǒng)及生態(tài)系統(tǒng)能量平衡的重要因子,是人類可開發(fā)、利用的重要自然資源。

太陽輻射經過大氣層時,由于云、水汽、大氣中的CO?和等氣體以及固體顆粒的吸收、反射和散射

作用,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弱。近幾十年,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水平的提高,大氣成分發(fā)

生變化,并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帶來很大影響。下圖示意1960—2005年中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變

化。

年份

(1)描述1960-2005年我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的年際變化特征。

(2)科學家稱1960—1990年我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屬于“變暗”過程,簡述其原因。

(3)1990年后我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變亮”,指出我國可能采取的措施。

【答案】(1)1990年以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呈現(xiàn)波動下降趨勢;1990年以后呈現(xiàn)波動上升趨勢。

(2)該時期我國工業(yè)化、城市化發(fā)展,大氣中二氧化碳和固體顆粒物增多,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

從而使得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少。

(3)加大科技投入,減少大氣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能源消費結構,增加清潔能源消費比重;植樹種草,增

加植被對大氣污染物的吸收。

【解析】

【分析】本題以近50年來中國地面太陽輻射的變化為背景材料,考查了太陽輻射的分布及引起太陽輻射的

原因等相關知識點,考查了學生的讀圖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小問1詳解】

讀圖可知,橫坐標代表年份,縱坐標代表到達地面太陽輻射,圖中的曲線變化表明,大致1990年以前

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呈現(xiàn)波動下降趨勢,1990年以后呈現(xiàn)波動上升趨勢。

【小問2詳解】

由材料可知,“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和工業(yè)化水平的提高,大氣成分發(fā)生變化,并對到達地面的太陽輻

射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引起太陽輻射“變暗”原因主要從人為原因分析,隨著經濟的發(fā)展,城市化進程快,

能源結構消費的不合理,人類活動頻繁,造成大氣污染加重,大氣中的溫室氣體以及固體顆粒的吸收、反

射和散射作用,使得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增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減弱,因此太陽輻射“變暗

【小問3詳解】

1990年后我國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變亮”,說明我國大氣質量在提高,在節(jié)能減排方面采取了措施,優(yōu)化

能源消費結構,開發(fā)和使用新能源,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發(fā)展科技,加大科技投入,減少大氣污染物

的排放,提高能源的利用率:擴大林草種植面積,提高植被覆蓋率,凈化空氣,增加植被對大氣污染物的

吸收。

18.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空間天氣是指太陽大氣、行星際空間和地球空間的環(huán)境狀態(tài)和條件發(fā)生短時間尺度的劇烈變化。地磁

感應電流(GIC)擾動是重要的空間天氣現(xiàn)象之一,強GIC擾動在高緯度地區(qū)發(fā)生較頻繁。下圖示意芬蘭(北

緯60°~70°)1999—2017年天然氣傳輸管道的地磁感應電流的日分布。

M

i

u

s

?

w

?

?

注:地磁指數(shù)是重要的空間天氣指數(shù),是磁暴強度的表征。

(1)說出太陽大氣變化的主要類型。

(2)比較圖示時段前期和后期GIC的不同,并簡述其原因。

(3)簡述強GIC擾動對芬蘭的危害。

【答案】(1)黑子,耀斑,日冕物質拋射。

(2)圖示階段前期地磁感應電流較強,而到了后期地磁感應電流較弱。太陽的大氣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

所以地磁感應電流具有波動變化。

(3)由于強GIC擾動在高緯度地區(qū)發(fā)生較頻繁,可能會導致芬蘭地區(qū)供電不穩(wěn)定,造成大規(guī)模的停電現(xiàn)

象與供電癱瘓。

【解析】

【分析】本題以1999—2017年天然氣傳輸管道的地磁感應電流的日分布圖為情境,設置三道小題,考查

太陽大氣變化的主要類型與強GIC擾動對芬蘭的危害等知識點,重點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區(qū)域

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yǎng)。

【小問1詳解】

根據(jù)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太陽大氣變化的主要類型為發(fā)生在光球層的黑子,色球層的耀斑與日冕的日冕

物質拋射。

【小問2詳解】

根據(jù)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圖示階段前期地磁感應電流較強,而到了后期地磁感應電流較弱。

由于太陽的大氣活動具有一定的周期性,當太陽活動比較強勢,磁感應電流比較強,而太陽活動比較弱時,

磁感應電流比較弱,所以地磁感應電流具有波動變化。

【小問3詳解】

由于芬蘭地區(qū)緯度較高并且強GIC擾動在高緯度地區(qū)發(fā)生較頻繁,所以芬蘭地區(qū)強GIC擾動多發(fā),強GIC

擾動會擾亂地球磁場,影響地磁感應電流出現(xiàn)變化,可能會導致芬蘭地區(qū)供電條件不穩(wěn)定,出現(xiàn)大規(guī)模的

停電現(xiàn)象與供電癱瘓。

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5月26日20時02分,秘魯(14.85°S,70.30°W)發(fā)生7.2級地震,震源深度210千米。

下圖是地球內部地震波傳播速度與圈層結構示意圖。

速度(km/s)

03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