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初中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二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1頁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二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2頁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二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3頁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二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4頁
初中地理-初中地理 八年級上冊 第二章第二節(jié)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教學設計學情分析教材分析課后反思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第二節(jié)中國的氣候(第二課時)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通過閱讀等降水量線分布圖以及降水量的柱狀圖,了解我國降水分布特點,培養(yǎng)學生判讀、分析等值線分布圖的技能。初步學會分析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2、了解我國干濕地區(qū)的劃分依據及每類干濕地區(qū)的分布范圍。教學重點:降水特點的形成原因.教學難點:分析、歸納、概括我國降水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教學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以圖析文、對比分析、歸納總結教具:我國年降水量分布圖、我國干濕地區(qū)劃分圖、季風區(qū)與非季風區(qū)的界線(自制投影片)、影響我國冬夏季風示意圖(自制投影片)、我國東部地區(qū)雨帶的移動示意圖(自制投影片)。教學過程:一、情景導入:復習提問氣候的兩大要素,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引出課題,上節(jié)我們學習了氣溫,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氣候的第二大要素降水。看看降水有什么樣的特點.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板書)學習任務一自主學習:閱讀教材第35頁和圖2——26“中國年降水分布圖”和“四城市降水柱狀圖”,解決以下問題:(1)、我國降水的地區(qū)分布是否均勻,有何分布規(guī)律?(2)、降水如此分布的原因是什么?師總結:我國降水的特點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原因有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海陸因素,另一個方面是夏季風的因素。引出中國的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學習任務二降水的時間分布規(guī)律(板書)閱讀課本P36及圖2—26,回答(1)哈爾濱、北京、武漢、廣州四城市降水在季節(jié)分布上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小組討論探究:降水有如此特點的原因是什么?教師總結:中國降水在夏秋季節(jié)降水多,冬春季節(jié)降水少。原因主要是由夏季風形成的鋒面雨帶的進退規(guī)律決定的。PPT展示雨帶的進退規(guī)律,讓學生總結出中國南北方的雨季的長短。當堂記憶:留出三分鐘時間給學生記憶重點知識。學習任務三干濕地區(qū)(板書)自主學習:自學課本P37頁,找出:(1)干濕地區(qū)的劃分的依據:(2)中國的四類干濕地區(qū)。老師總結:依據降水量和蒸發(fā)量的關系,劃分了不同的干濕地區(qū)。中國總共劃分成了四類干濕地區(qū),濕潤地區(qū),半濕潤地區(qū),半干旱地區(qū),干旱地區(qū)。老師引導學生找出四類地區(qū)的分界線,即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線。找出它們各自經過的主要地區(qū)。學生思考:1.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地區(qū)的原因?2.黑龍江西北有濕潤地區(qū)的原因?老師總結:新疆西北部是因為能受到來自北冰洋和大西洋的氣流影響。黑龍江西北部有濕潤地區(qū)是因為那里維度高,蒸發(fā)量少。本節(jié)課小結:本節(jié)課主要學習了中國降水的空間特點和時間特點。然后又學習了中國的四類干濕地區(qū)當堂檢測:學案上的1-10題為必做,11-12為選做題。布置作業(yè):《綜合能力訓練》基礎鞏固為必做能力提升為選做板書設計:一、降水的特征1.降水量地區(qū)分布不均:東多西少,降水量由東南向西北減少

2.降水時間分布不均勻(季節(jié)不均,集中于夏秋季節(jié))3.干濕地區(qū)學情分析《中國的降水和干濕地區(qū)》是八年級上冊第二章第二節(jié)的內容。學生經過一年多的地理學習和訓練,對于地理學習方法已經初步掌握,對各種地圖的閱讀和使用也較為熟練,對地理課堂中的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都已經習慣成自然,能夠在課堂中熟練的應用。學習小組之內及小組之間能夠積極地進行討論、展示,并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另外,學生在此之前已經學習了世界的氣候,對氣候要素有了初步的掌握,學習氣候的方法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有利于本節(jié)課的順利進行。但有些知識已經遺忘。學生對于中國地理所學的知識還不是很多,對于幾條等降水量線經過的幾個山的名字及其位置還不是很熟悉,需要老師在講授過程中進行指導。效果分析課標要求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要使學生掌握我國降水量的空間和時間分布規(guī)律,以及了解成因。年降水量800、400、200毫米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通過了本節(jié)課的學習,學生基本上掌握了降水量的分布規(guī)律,并簡單了解了形成原因。這三條等降水量線中能掌握800、400毫米等降水量通過的地方?;旧侠斫獠⒊醪秸莆樟宋覈杲邓康貐^(qū)分布的規(guī)律及成因,并讓學生具備了一定的閱讀和分析氣候圖的初級能力。學生由于對中國主要山脈及河流的知識知道的較少,在理解和記憶三條線主要經過的地區(qū)時有一定的難度,能夠在課堂上當場理解和掌握的學生較少。需要學生多下功夫記憶。本節(jié)課總體來說的效果還是不錯的,突出了本節(jié)的重難點,學生的記憶效果也較好。教材分析本節(jié)課為湘教版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二章《中國的自然環(huán)境》的第二節(jié)的內容。本章是學習中國地理的基礎章節(jié)。鑒于天氣和氣候與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關系極為密切,本章教學內容注意從學生的日常生活引入,密切聯系生產和生活實際,把抽象的天氣、氣候知識變成具體有用的知識,本章教學內容不僅使學生充分認識我國氣候資源優(yōu)越的一面,而且也看到我國天氣、氣候災害的一面,培養(yǎng)學生用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全面客觀地認識我國的氣候資源。本節(jié)課為《降水和干濕地區(qū)》,主要介紹我國降水的三個特點和四個干濕地區(qū)。本節(jié)課學習我國降水的空間分布和時間分布的特點,及中國的四個干濕地區(qū)。本節(jié)課內容與《中國地理》中的《世界氣候》聯系密切,可以世界降水和降水的分布為基礎。本章第一節(jié)地形地勢的學習為本節(jié)知識的學習奠定了知識基礎。另外本節(jié)課學習的800毫米、400毫米、200毫米等降水量線又是學習我國四個干濕地區(qū)的分界線的基礎,所以必須要求學習掌握。氣候是一個重要的地理要素,特別是降水,對自然景觀、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影響很大,因此掌握好本節(jié)課的知識對學習中國自然地理意義很大。評測練習(必做1-10選做11-12)1、下列關于秦嶺——淮河一線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從熱量帶來看,大致是暖溫帶與亞熱帶的分界線②從植被帶來看,是森林和草原的界線③從降水情況看,大致與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相吻合④從結冰期來看,以南河流有結冰期,以北河流無結冰期⑤從干濕區(qū)來看,大致是半濕潤地區(qū)與半干旱區(qū)的分界線⑥從氣溫來看,大致與一月0℃等溫線相重合A.②③⑤ B.①③⑥ C.④⑤⑥ D.①③⑤2.關于我國降水的敘述,正確的是A.年降水量自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增B.各地降水量的季節(jié)分配不均,80%集中在春季C.北方一些地區(qū)頻繁發(fā)生水旱災害,是因為這里降水量的年際變化小D.濕潤地區(qū)的年降水量都在800毫米以上3、我國季風區(qū)和非季風區(qū)的界線是()A.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B.昆侖山——祁連山——橫斷山C.大興安嶺——陰山——岡底斯山D.長白山——太行山——巫山圖54、圖中西側山脈和東側河流構成了我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東側河流為()圖5A.黃河B.淮河C.長江D.珠江5、下列數據,有可能為正常年份甲地1月份平均氣溫的是()A.5℃B.8℃C.-4℃D.16℃讀“我國東部雨帶示意圖”,完成6—7題。6、根據我國夏季風的進退和雨帶推移規(guī)律,結合雨帶在Ⅰ、Ⅲ地區(qū)的時間,可以推斷,一般年份,雨帶推移至Ⅱ地區(qū)(長江流域)的時間大致是A.5月B.6月C.7月D.8月7、如果7月以后,雨帶仍未推移進入Ⅰ地區(qū),我國東部地區(qū)將可能產生的災害狀況是A.南旱北澇B.南北皆旱C.南北皆澇D.南澇北旱下圖是某城市氣溫曲線和降水量柱狀圖,據圖回答(8-10題)。8、對該城市氣候特征的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高溫多雨,冬季溫和少雨B.全年炎熱干燥C.夏季炎熱干燥,冬季溫和多雨D.全年高溫多雨9、從圖中信息判斷,該城市位于 ()A.干旱區(qū) B.半干旱區(qū) C.半濕潤區(qū) D.濕潤區(qū)10、該城市可能是下列中的 ()A.拉薩 B.廣州 C.北京 D.哈爾濱11.讀右圖,完成下列問題。⑴填出圖中字母所代表的干濕地區(qū)名稱:A、________地區(qū)B、________地區(qū)C、地區(qū)D、地區(qū)⑵圖中數碼①和②代表影響我國的夏季風,①為_______季風,來自印度洋;②為東南季風,來__________洋。12、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1)我國冬、夏氣溫分布的特點是:夏季;冬季。(2)B線的東南一側受影響明顯,所以稱為季風區(qū)。(3)我國降水量地區(qū)分布的規(guī)律是。(4)①地民居屋頂多為平頂,原因是;⑥地的民居屋頂坡度較陡,原因是。課后反思1.成功之處本課的學習采用了降水及其分布規(guī)律這一主線貫穿全程,借助多媒體課件,老師帶領學生學習了降水的特點及規(guī)律。通過學案上探究問題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進行了合作學習,小組探究問題的答案,鍛煉和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探究問題的能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比較高,收到了比較好的教學效果。在講解雨帶的進退規(guī)律的時候借助PPT課件上的動畫設計化抽象為生動,學生不僅喜歡看,還比較容易理解。把抽象難懂的知識生動形象的表現出來,便于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學習的效果達到了較好的水平.能充分做到分層教學。提問環(huán)節(jié)、練習、達標、作業(yè)都能做到分層。不足之處由于準備的時間比較倉促,在教學過程中難免出現不足。在講述中國的四類干濕地區(qū)的時候有兩個常考的知識點沒有提及:新疆西北部有半干旱地區(qū)的原因及東北的西北部有濕潤地區(qū)分布的原因。這兩個知識點時??嫉?,學生自己很難想出正確的原因,需要老師在課上給學生指出,要求學生記憶,避免考試失分。在上課過程中給予學生記憶當堂知識的時間較少,應該多留點時間給學生記憶重點知識。今后的時間分配上一定要稍作調整。課標分析新課程標準下的地理教學要求“改變地理學習方式,培養(yǎng)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自主、合作、探究;構建開放式地理課程,拓寬學習空間,滿足多樣化學習需求;構建基于現代信息技術的地理課程,為發(fā)展學生自主學習意識和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