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干支紀年_第1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干支紀年_第2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干支紀年_第3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干支紀年_第4頁
2023學年完整公開課版干支紀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神奇日歷干支紀年法干支紀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紀年法。即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和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地支按照順序組合起來紀年。如甲子、乙丑等,經(jīng)過六十年又回到甲子。周而復始,循環(huán)不已。我國傳統(tǒng)紀年法依舊沿用干支紀年。

天干地支據(jù)說其發(fā)明者是四五千年前上古時期的大撓氏。例如唐代劉恕在《通鑒外紀》中就引古書說:“(黃帝)其師大撓......始作甲子。”大撓作甲子雖是傳說,但從殷商的帝王名字叫天乙(即成湯),外丙,仲壬,太甲等來看,干支的來歷必早于殷代,即在三千五百年之前便已出現(xiàn)了。起先,我們祖先僅是用天干來記日,因為每月天數(shù)是以日進位的;用地支來記月,因為一年十二個月,正好用十二地支來相配??墒请S之不久,人們感到單用天干記日,每個月里仍然會有三天同一干,所以,便用一個天干和一個地支分別依次搭配起來的辦法來記日期,如《尚書。顧命》就有“惟四月哉生魄。王不擇。甲子,王乃洮頌水,相被冕服,憑玉幾”的記載,意思是說,四月初,王的身體很不舒服。甲子這一天,王才沐發(fā)洗臉,太仆為王穿上禮服,王依在玉幾上坐著。后來,干支記日的辦法就被漸漸引進了記年,記月和記時了。1.天干(甲)象草林破土而萌,陽在內(nèi)而被陰包裹。又有認為,甲者鎧甲也,把萬物沖破其甲而突出了。(乙)草木初生,枝葉柔軟屈曲伸長。乙者軋也。(丙)丙,炳也,如赫赫太陽,炎炎火光,萬物皆炳然著見而明。(?。岩玻菽境砷L壯實,好比人的成丁。(戊)茂也,象征大地草木茂盛。(己)起也,紀也,萬物仰屈而起,有形可紀。(庚)更也,秋收而待來春。(辛)金味辛,物成而后有味。又有認為,辛者新也,萬物肅然更改,秀實新成。(壬)妊也,陽氣潛伏地中,萬物懷妊。(癸)揆也,萬物閉藏,懷妊地下,揆然明芽。2.地支(子)孽也,草木生子,吸土中水分而出,為一陽萌的開始。(丑)紐也,草木在土中出芽,屈曲著將要冒出地面。(寅)演也,津也,寒土中屈曲的草木,迎著春陽從地面伸展。(卯)茂也,日照東方,萬物滋茂。(辰)震也,伸也,萬物震起而生,陽氣生發(fā)已經(jīng)過半。(巳)起也,萬物盛長而起,陰氣消盡,純陽無陰。(午)仵也,萬物豐滿長大,陽起充盛,陰起開始萌生。(未)味也,果實成熟而有滋味。(申)身也,物體都已長成。(酉)老也,猶也,萬物到這時都猶縮收斂。(戌)滅也,草木凋零,生氣滅絕。(亥)劾也,陰氣劾殺萬物,到此已達極點。六十花甲子中國農(nóng)歷采取天干地支作為計算年,月,日,時的方法,就是把每一個天干和地支按照一定的順序而不重復地搭配起來,用來作為紀年,紀月,紀日,紀時的代號。把“天干”中的一個字擺在前面,后面配上“地支”中的一個字,這樣就構(gòu)成一對干支。如果“天干”以“甲”字開始,“地支”以“子”字開始順序組合,就可以得到六十對干支,天干經(jīng)六個循環(huán),地支經(jīng)五個循環(huán)正好是六十,就叫做“六十干支”。按照這樣的順序每年用一對干支表示,六十年一循環(huán),叫做“六十花甲子”。如1989年是已巳年,1990是庚午年;從1984年的甲子年,到2044年又是甲子年。這種紀年方法就叫做“干支紀年法”,一直沿用到今天。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以十二地支來表示十二時辰。一日有二十四小時,而我國傳統(tǒng)則以十二個時辰來表示,即一時辰是二小時。(如下表)二十四小時和十二時辰對照表子丑寅卯辰巳

23-01:01-03:03-05:05-07:07-09:09-11

午未申酉戌亥

11-13:13-15:15-17:17-19:19-21:21-23公元紀年和干支紀年的轉(zhuǎn)換

1公元紀年與干支紀年的換算:首先,將天干、地支編號如下:如要將公元紀年換算成干支紀年,以公元年的尾數(shù)在天干中找出相對應(yīng)。然后,將公元紀年除以12,用余數(shù)在地支中找出所對應(yīng)的地支。這樣,公元紀年就換算成了干支紀年。如:公元1995年,用該年尾數(shù)5找出對應(yīng)的天干為“乙”。然后,用1995除以12得余數(shù)為3。用余數(shù)3找出相對應(yīng)的地支為“亥”。那么,公元1995年則為農(nóng)歷乙亥年。甲4乙5丙6丁7戊8己9庚0辛1壬2癸3子4丑5寅6卯7辰8巳9午10未11申0酉1戌2亥3如果某一年的尾數(shù)為0或者用該年除以12的余數(shù)為0,則取天干中的第10位“庚”和地支中的第0位“申”。如:公元120年,尾數(shù)0則取天干中的“庚”;除以12余數(shù)為0,則取地支中的第0位“申”。那么,公元120年則為庚申年。另外,如果公元紀年是單個數(shù)字,就用該數(shù)字在天干、地支中查找即可。如:公元6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