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資料匯編:專題學習與討論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1.gif)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資料匯編:專題學習與討論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2.gif)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資料匯編:專題學習與討論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3.gif)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資料匯編:專題學習與討論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4.gif)
![語文二年級下冊教學資料匯編:專題學習與討論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8af697b41158506eb91f6b4a3afe0d0a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專題學習與討論第斯多惠說:“一個真正的教師指點他的學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勞動的現(xiàn)成大廈,而是促使他去做堆砌的工作,同他一起來建造大廈,教他建筑?!遍喿x也是一樣,我們進行閱讀教學,絕不是為了單純的閱讀,而是在閱讀中讓學生經(jīng)歷一個從不知到已知,從片面到全面,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的學習過程,其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在這個過程中對學生最為重要的便是思維發(fā)展的過程。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過程,而不能囿于思維的結果?!伴喿x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泵總€學習的個體,由于知識儲備,生活閱歷,理解體驗等方面的差異,使得他們在與文本、作者和自我的對話過程中,感受、理解、欣賞、評價等存在明顯的不同。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獲得思想啟迪”呢?各種閱讀策略的運用無疑為孩子們搭建了有效的支架,提供了思維發(fā)展與表達的途徑。本課程將以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教材為文本,把連結閱讀策略納入我們的教學中,分析探討連結閱讀策略在課堂中的具體實施方法。與教材對話教材,是教師進行閱讀策略實施的主要載體,也是學生學習策略的操練場。要想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能真正的習有所得,教師就必須深入研究教材,結合教材特點,合理搭建閱讀策略實施的平臺。讓學生借助教材這個媒介水到渠成般感受到策略,學習策略。本次課程是“基于課文本位閱讀理解策略教學”系列課程,所以教材也是一個系列的文本,包括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整組課文及圍繞單元專題選擇的群文和整本書《小豬變形記》。下面我們將分別從單元、群文、整本書三方面來分析理解教材,剖析教材與連結閱讀策略的關聯(lián)點。單元文本(一)單元內文本思想內涵的連結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緊緊圍繞單元專題“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展開,閱讀材料包含四個小故事和園地中的“我會讀”。幾篇課文從不同的側面強調動手動腦的重要性?!秳邮肿鲎隹础泛汀多]票齒孔的故事》告訴學生要做個生活中的有心人,有自己的思考,不要輕信盲從;《畫風》《充氣雨衣》說的是遇到難題是要動腦筋,大膽解決。學生把幾篇文章連結起來學習,才會對單元專題有更豐滿的認知。思考不輕信盲從13課《動手做做看》思考不輕信盲從13課《動手做做看》用心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14課《郵票齒孔的故事》14課《郵票齒孔的故事》15課《畫風》15課《畫風》動腦筋解決問題動腦筋解決問題16課《充氣雨衣》拓展閱讀《魯班造傘》拓展閱讀《魯班造傘》(二)文本與文本的連結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意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境之間的聯(lián)系?!本难凶x教材就不難發(fā)現(xiàn),編者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注意到了學生認知水平的逐步提高,教材本身就為我們搭建了讓學生學會運用連結策略來閱讀的平臺。本單元所有教學內容圍繞單元專題“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來編排,目的是啟發(fā)學生獨立思考、勇于實踐。為了讓學生能建立有效的連結,學習文本之前就有一定的經(jīng)驗儲備,所以,類似的小故事在一年級就已經(jīng)出現(xiàn)在課文里。像一年級下冊中的《烏鴉喝水》《司馬光》《曹沖稱象》,二年級上冊中《酸的和甜的》《風娃娃》等課文,無一不給孩子以思想的啟迪。導讀課上老師以《看圖片猜故事》的形式,巧妙地把這些故事放到其中,讓學生來分類,從而建立它們之間的連結。學生在學習中,就會不自覺地連結以前的認知和情感體驗,帶著自己的儲備和思考走進新的學習。這樣,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加多元化,會引發(fā)他們深入的思考。因為不是置身事外,而是真正的參與過程,學生就會產(chǎn)生強烈的讀者感,在積極的思維中更容易建構新的認知體系。(三)文本與生活經(jīng)驗的連結1.教材內容貼近學生生活,講述的都是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細微小事?!秳邮肿鲎隹础分锌茖W家朗志萬用一種特殊的方式告訴主人公伊琳娜,也告訴學生一個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要動手做做看,親眼所見的事實比科學家的話更真實。在學生生活中,教師、家長就是朗志萬的原形,課上的一個小實驗代表了學生的生活?!多]票齒孔的故事》離現(xiàn)代學生生活較遠,課例中教師指導學生找到郵票看一看,撕一撕,迎刃而解;《畫風》講述了幾個小朋友畫畫過程中發(fā)生的事?!冻錃庥暌隆穭t是講一個小朋友因為一次雨水打濕衣服而產(chǎn)生發(fā)明新式雨衣的想法并不斷思考實踐的過程。后兩個故事中講述的事都是學生生活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孩子們有豐富的生活背景和體驗,“你的雨衣與小林的有什么不同?”“你愛畫畫嗎?畫什么最形象?”課例中類似的問題讓學生學生把自己先前儲備的經(jīng)驗、切身感受與文本中的人和事連結起來。學生學習這四篇課文都可以結合生活中的感受和見聞進行連結,正是體現(xiàn)了文本來源于生活,學習離不開生活。另外,幾篇故事中的主人公大多是和學生一般大小的同齡伙伴,學生讀他們的故事就像與自己的伙伴玩耍、對話。建立與角色的連結,學生和文本的關系會更為親密。教學中指導學生由《動手做做看》中伊琳娜,《畫風》中的小朋友連結自己的生活:故事中的小朋友讓你想起了誰?為什么?這樣很容易讓他們由文本聯(lián)系到自己,聯(lián)系到與朋友的游戲,認為發(fā)明創(chuàng)造就在游戲中,并不是遙不可及,只要自己留心觀察,勇于實踐就不難做到,這樣,孩子們對文本的理解就更容易。此時,學生的閱讀已經(jīng)不單單是文本,而是走進了自己的生活,走進了社會大舞臺。生活是知識的源泉,有了生活的浸潤,孩子們的感受一定豐富多彩充滿了靈性。2.我們在教材中的一些拓展練習和實踐活動中也能找到很多文本與學生經(jīng)驗的連結點?!秳邮肿鲎隹础分械恼n后練習這樣提示:“伊琳娜聽了朗志萬的話,可能會說……”學生說伊琳娜其實就是在說自己,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懂嬶L》一課中課后的小泡泡“我還有別的方法畫風。”課后的練習“你想怎樣畫風”,有效連結了學生的生活,小孩子都喜歡畫畫,他們會情不自禁的思考起來,迫不及待地畫起來?!冻錃庥暌隆穭t講的是四年級小學生自己的發(fā)明創(chuàng)造,對小學生有更切實的指導意義。在文后的讀讀寫寫中引導學生思考“想一想日常生活用品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边@樣就讓學生很自然的聯(lián)想到自己,增加了動手實踐的信心,愿望更加強烈。(四)文本內部信息的連結1.文本與插圖的連結課文中的文字雖然可以明白的表達內容,細膩地描寫人物和景物,但有時不免枯燥、抽象。而圖畫可以有效彌補這一不足。插圖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特寫鏡頭”,有的再現(xiàn)課文內容,有的呈現(xiàn)故事高潮,有的塑造人物形象……二年級學生讀圖能力優(yōu)于對文字的感知力。教學中充分利用這個關聯(lián),巧妙連結課文中具體形象且富有童趣的插圖,看!尹琳娜發(fā)現(xiàn)水溢出來后滿臉的驚訝;阿切爾觀察陌生人用針在郵票上刺上小洞的那份專注,此刻他的內心一定有了自己的想法;小林發(fā)明“充氣雨衣”后那份按耐不住的興奮……與圖片的連結往往能幫助學生理解文本,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閱讀興趣。2.文本與拓展練習的連結每篇文本中或文本后都會安排一些提示性的對話或拓展練習,“小泡泡”“讀讀寫寫”“讀讀想想”“我會讀”等欄目,這是對課文的詮釋和補充。這樣的連結,會引發(fā)學生的思考,也是對學生學習方法的引導,結合學過的課文或一組課文,應該進行哪些思考,應該拓展哪些方面的知識。二、群文、整本書(一)思想內涵的連結經(jīng)過一個單元的學習,學生領悟到應多思考、多動手,這樣生活才會充滿智慧和樂趣。及時補充群文和整本書的閱讀,可以讓學生運用連結策略對“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有更深刻的理解。精心挑選了一首兒歌、三則謎語、四個故事作為群文材料,兒歌、謎語是對主題更輕松的詮釋;四個故事,《魯班造傘》是整合了園地中“我會讀”的閱讀材料,與《瓦特的故事》在內容上都注重對“堅持”“不斷實踐”的詮釋。告訴學生,任何一項偉大的發(fā)明都要經(jīng)過深入思索,不斷努力,才能成功?!稅鄣仙醯啊犯嬖V學生不是所有的思考都會有驚天動地的結果,但是只要你善于觀察思考,生活就會充滿智慧;只有善于思考,才有創(chuàng)造的可能;《愛迪生孵蛋》與《聰明的王戎》《瓦特的故事》更側重于“觀察與思考”的指導,引導學生做個生活的有心人。整本書閱讀《小豬變形記》講一只小豬因為不喜歡平淡的生活,大膽嘗試當各種動物的故事。小豬精力充沛,滿腦子奇異的想象,用各種辦法模仿長頸鹿、斑馬、袋鼠、鸚鵡等動物。讓我們看到了一只認真觀察、敢想敢干的小豬。故事里的小豬不就是我們的學生嗎?《小豬變形記》能讓孩子感受畫面的豐富和絢麗,在幽默和輕松的情節(jié)之中,給孩子以有益的啟示。更多的閱讀材料,從更加豐富的維度闡釋單元主題的含義。我們相信,“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這個主題一定已經(jīng)在學生的內心豐盈起來,立體起來。(二)策略的關聯(lián)群文和整本書的閱讀是課文學習的有效補充。同時,也給學生提供了運用課上學法的機會。在四篇文本的學習中,學生為主體,任務單的形式讓學生小組合作,尋找文本內的連結,文本與文本、文本與讀者經(jīng)驗的連結,從而形成自己的認知,最終習得一法。群文閱讀課例是連結橫向比較與體驗,整本書課例是連結多面向體驗與實踐的過程。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用心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單元整組學習群文學習整本書學習單篇單元整組學習群文學習整本書學習單篇︽動手做做看︾全方面實踐運用連結運用連結體驗連結學習連結全方面實踐運用連結運用連結體驗連結學習連結三、單元思維導圖四、本單元的文本框圖學習策略單篇閱讀《動手做做看》學習策略單篇閱讀《動手做做看》怎么用連結的縱向體驗單元導讀課怎么用連結的縱向體驗單元導讀課智慧創(chuàng)造新天地智慧創(chuàng)造新天地運用體驗單元體驗課單元整組閱讀運用體驗單元體驗課單元整組閱讀質的提升單元總結課質的提升單元總結課連結的橫向對比群文閱讀連結的橫向對比群文閱讀整本書閱讀《小豬變形記》連結全方面實踐整本書閱讀《小豬變形記》連結全方面實踐與學情對話本課程所選閱讀材料,與以往學生讀過的故事體有所不同,這些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故事比較理性,會有一些二年級學生感覺生澀的詞語,但文章中都包含了動手操作的小實驗或者活動,這樣學生會因為充滿了神秘感而感到興趣濃濃。二年級的學生形象思維發(fā)達,缺乏動手實踐和獨立思考分析的能力,特別容易受他人的影響與暗示,活動的依賴性強。要他們真正懂得故事中包含的道理,在心中引起思考、共鳴并不容易。為了避免熱熱鬧鬧的課堂產(chǎn)生人云亦云的思想,我們應努力激活每個學生的思維。這種多角度有自我的閱讀,就需要教師利用策略在課堂上為學生搭建一些平臺,讓學生盡可能多在文本內、文本與經(jīng)驗、文本與文本之間產(chǎn)生連結,拓展思維空間。而事實上我們的教學是怎樣的呢?很多教過高年級學生的老師會有所感受。孩子們讀過一篇文章,我們問學生文本講了什么,學生可能只有一個大概的感受,而沒有辦法精準的概括。如果我們讓學生說或者寫下來,學生就會復述一下課文,根本沒有一個提煉的過程。這時,教師會想到給孩子歸納一個辦法,這樣告訴學生,歸納文章大意就是把每個段落的意思串起來;或者從題目入手,針對文本提一些重要的問題,整理后就是課文的大體意思了。之后我們又會發(fā)現(xiàn),學生還不會歸納一段話的意思,甚至不會說一句話的意思!再來看另一番情景:課上,我們和孩子一起分享文本的時候,也許會問到這樣的問題“由這個片段你想到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呢?”……這時學生會很茫然,因為他們不會由此及彼,由眼前的材料想開去,不知道想些什么。類似的問題很多,證明學生的閱讀能力不是只要多讀書就能形成的,需要我們循序漸進地給予指導,學生的閱讀能力是要教會的。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連結的策略可以幫助學生讀懂文章內部的關系。例如《動手做做看》一課中,朗志萬提出了一個奇怪的問題。這個問題是一個比較長的句子,分句之間的關系復雜,二年級學生如果不仔細琢磨,不容易讀懂。教師把每個小分句寫成小紙條并去掉句子中的連接詞“如果”“再”“卻”,讓學生給錯亂的句子排排隊,然后把連接詞填上。這樣學生就會聯(lián)系上下文的情境分析每個小句子的意思,它們之間是什么關系,從而正確排序。這樣的練習讓學生關注了文本內句子的連結,增強理解文本的能力,為以后的段落、篇章意義的建構打下基礎。對于課文和另一本書的連結、已知事物和新資訊的連結等方面,學生沒有經(jīng)過系統(tǒng)、專業(yè)地學習和訓練,所以很難在閱讀之前回憶與文章有關的知識,例如文章的寫作背景、時代背景、作者的生平、思想及寫作意圖等,頭腦中儲存的已有知識也無法被快速而有效的激活,這時候學生就會對手里的閱讀材料失去興趣,放棄閱讀。所以在課堂上我們不失時機的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這件事讓你想起了……”“你了解愛迪生嗎?”“你和小林有相似的經(jīng)歷嗎?有沒有發(fā)現(xiàn)哪些東西需要改進?”這些問題,讓學生一下子建立了與文本的連結。這個過程是在學生的主動探究中完成,也就是在閱讀實踐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在閱讀實踐中學習語言文字運用,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在學生的津津樂道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學生的思考過程。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提升閱讀能力的目的。再例如在《小豬變形記》一課中,當學生與老師共讀“變長頸鹿”一節(jié)之后,明白小豬是找到了模仿對象的特點來改變自己形象的,老師引導學生連結自己的生活:如果你是小豬,要怎樣變成斑馬?生活中,你有像小豬這樣的朋友嗎?他們有什么共同的地方?連結策略是在學生已知與未知之間的橋梁,假如學生和故事的主角有相似的經(jīng)驗,就更能理解主角的動機、思維和感受;假如學生能從經(jīng)驗中挖掘背景知識,就更能吸收新資訊;假如學生讀過類似的文體或同一作者的書,就更能利用形成的資訊來理解。有了循序漸進的學法的鋪墊,學生到了高年級才不會茫茫然,才會有法可依,日積月累的閱讀方法會讓孩子覺得閱讀是一件輕松地快樂的事,從而讀更多的書,這是一個良性循環(huán)。教學目標的分析與制定一、思考一下日常教學中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容易出現(xiàn)的問題:第一很多時候,我們確定教學目標顯得大而空,那是因為我們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沒有認真分析在這樣的教材中學生真正需要什么,而是從教者的角度出發(fā),考慮我們要教些什么。這樣制定出了的教學目標因為脫離了學生,讓我們的課堂變成了教師的一廂情愿。第二大多數(shù)教師制定的目標知識性較強,教師考慮的出發(fā)點是傳授,是如何把書本知識傳遞給學生,是以知識為本位的。忽略了“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借教材,不僅要學到語文知識,更要習得一些策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出現(xiàn)這樣的偏離主要原因是教師沒有準確把握課標,忽視了學生能力的發(fā)展。二、準確定位,連結發(fā)展著名的語文教師馮起德說:“如何確定教學目標是檢驗教師素質成熟與否的重要標志?!苯虒W目標一經(jīng)確定,就必須成為一堂課的指針和精髓,而不是出于一般應付的虛設,整個教學活動必須圍繞這一目標展開。新課程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怎樣設置出比較合理、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呢?1.從學生需要出發(fā)一份研究報告表明,人類社會的知識在爆炸式地發(fā)展,最近三十年新增知識的數(shù)量已超過過去兩千年人類所積累知識的總和。學會學習、學會閱讀是當代學生學習的主要需求。2011版課程標準“教學建議”中指出: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高閱讀品位。提倡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這一理念正是契合時代需求,從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一目標出發(fā)提出來的。傳統(tǒng)課堂上由于教師在閱讀教學中重視知識的傳授,目標制定的重點也是課文知識的掌握和理解,忽略了過程與情感目標。學生思考的空間小,甚至有些學生課上不會思考,讓新資訊與自己、與其它文本建立連結就更加艱難。長此以往,個性化閱讀是無法實現(xiàn)的,學生的思維也得不到拓展,不會在閱讀中建構自己的認知。連結的課堂從學生需要出發(fā),以連結策略的指導為主要內容,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為核心,實現(xiàn)了新課程對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例如我們設計《動手做做看》一課的教學目標,不僅要考慮到針對于這篇文章孩子需要掌握的字詞,懂得什么道理,還要考慮的是孩子借這個文本的學習,能學會連結策略,知道閱讀中可以從哪些方面進行連結,如何連結。連結后學生不僅對文本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協(xié)助學生監(jiān)控自己的理解,增進閱讀的收獲以及思考意義。在這樣的理念下,我們設計了這樣的目標:(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故事的趣味。(2)通過建立文本與文本、文本與讀者經(jīng)驗的連結,深入理解課文,喚起不迷信權威、不輕信盲從、勇于實踐的意識。以連結策略為核心的目標,有效避免了教師教教材的弊端,讓閱讀教學重新回到“以生為本,落實語用”的軌道上來。學生能在課堂上思考、發(fā)現(xiàn),被無限擴大的思維必能讓文本豐滿起來,一個詞、一個句、一個標點,都可能引發(fā)出一個話題,一個觀點,一縷情感。這樣學生的閱讀就成了一個主動探索的興趣之旅。2.在三維目標中體現(xiàn)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目標設計,要體現(xiàn)“一本”(以學生為本)、“二讓”(讓語文走向生活,讓生活走進語文)、“三維”(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fā))的基本理念。目標的三個方面并不是彼此割離,而是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yǎng)的提高。我們教師在利用連結策略設計教學目標時,正是把這三方面有機結合了起來,以“知識與能力”為基礎,更加注重“過程與方法”的關注與指導。例如在進行本課程目標設計時,教師當然要考慮字詞、讀文和認識“連結”這樣的基礎性目標,但這不是核心,更不是“唯一”,我們應該更加關注學生運用連結策略思考和建構的過程。例如《小豬變形記》一課,通過“師生共讀故事”“學生自讀故事”等環(huán)節(jié),學生連結自己的經(jīng)驗與生活,充分感受到小豬聰明的注意到自己與模仿對象的區(qū)別,并想各種辦法進行模仿,這時,學生心中的小豬是聰明的,了不起的。隨后,教師提問:“小豬的各種‘變’成功了嗎?”引導學生注意到小豬的創(chuàng)新都以失敗告終。這時,學生心中的小豬形象又發(fā)生了翻轉的變化;在學生矛盾時,認知產(chǎn)生沖突時,教師抓住契機,緊接著問:“此刻,同學們覺得小豬還‘了不起’嗎?”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馬上開始了新的思考,討論交流,最終明確“小豬是因為敢于改變生活,大膽嘗試”而了不起,而不是最后的結果。這個環(huán)節(jié)教師抓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GB/T 44928-2024微電子學微光刻技術術語
- GB/T 44924-2024半導體集成電路射頻發(fā)射器/接收器測試方法
- GB/T 45174-2024鞋類微孔鞋底密度測定法
- 1-3-Dieicosenoyl-glycerol-生命科學試劑-MCE-8506
- 二零二五年度上市公司員工持股協(xié)議轉讓易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兒童教育機構門店聯(lián)營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船舶轉讓手續(xù)辦理與船舶交易評估與代理服務協(xié)議
- 2025年度足療技師星級評定與聘用合同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道路運輸項目投資合作協(xié)議
- 施工現(xiàn)場交通管制制度
- 2024年山東省濟南市中考英語試題卷(含答案解析)
- 暑假作業(yè) 10 高二英語完形填空20篇(原卷版)-【暑假分層作業(yè)】2024年高二英語暑假培優(yōu)練(人教版2019)
- 《民航服務溝通技巧(第2版)》王建輝教案 第7課 有效處理投訴
- 2023年新疆中考數(shù)學試卷真題及答案
- (新版)國民經(jīng)濟行業(yè)分類代碼表(八大行業(yè))
- 北京地鐵13號線
- 塑料成型模具設計(第2版)江昌勇課件1-塑料概述
- 產(chǎn)業(yè)園EPC總承包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
- 方形補償器計算
- 為加入燒火佬協(xié)會致辭(7篇)
- 兒科重癥監(jiān)護病房管理演示文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