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1.gif)
![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2.gif)
![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gif)
![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4.gif)
![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3d55d5c51ef08a363ec97650bd82575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植物營養(yǎng)學復習題201504《土壤肥料學》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部分復習要點緒論植物營養(yǎng)學的看法植物營養(yǎng)學是研究營養(yǎng)物質對植物的營養(yǎng)作用,研究植物對營養(yǎng)物質的吸取、運輸、轉變和利用的規(guī)律,以及植物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營養(yǎng)物質和能量交換的科學。肥料的含義和作用直接或間接供給植物所需養(yǎng)分,改進土壤性狀,以提高作物產量和改進產質量量的物質稱為肥料。肥料擁有提高農作物產量、改進農產質量量和改進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李比希三個學說的要點和意義(1)植物礦物質營養(yǎng)學說要點:土壤中礦物質是所有綠色植物唯一的養(yǎng)料,廄肥及其他有機肥料對于植物生長所起的作用,其實不是由于其中所含的有機質,而是由于這些有機質在分解時所形成的礦物質。意義:①理論上,否定了當時流行的“腐殖質學說”,說了然植物營養(yǎng)的實質;是植物營養(yǎng)學新舊時代的分界線和轉折點,使保持土壤肥力的手段從施用有機肥料向施用無機肥料轉變有了牢固的基礎;②實踐上促2進了化肥工業(yè)的創(chuàng)立和發(fā)展;推動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因此擁有劃時代的意義(2)養(yǎng)分歸還學說要點:①隨著作物的每次收獲,必然要從土壤中取走大量養(yǎng)分;②若是不正確地歸還土壤的養(yǎng)分,地力就將逐漸下降;③要想恢復地力就必定歸還從土壤中取走的所有養(yǎng)分。意義:對恢復和保持土壤肥力有積極作用(3)最小養(yǎng)分律要點:①作物產量的高低受土壤中相對含量最低的養(yǎng)分所限制。也就是說,決定作物產量的是土壤中相對含量最少的養(yǎng)分。②最小養(yǎng)分會隨條件變化而變化,若是增施不含最小養(yǎng)分的肥料,不僅難以增產,還會降低施肥的效益。意義:指出作物產量與養(yǎng)分供給上的矛盾,表示施肥要有針對性,應合理施肥。李比希是植物營養(yǎng)學科優(yōu)異的確立人!第八章植物營養(yǎng)與施肥原理植物必要營養(yǎng)元素的標準(定義)及種類標準:①這種元素對所有高等植物的生長發(fā)育是不能缺少的。若是缺少該元素,植物就不能夠完成其生活史--必要性;②這種元素的功能不能夠由其他元素所3代替。缺少這種元素時,植物會表現出特有的癥狀,只有補充這種元素后癥狀才能減少或消失--專一性;③這種元素必定直接參加植物的代謝作用,對植物起直接的營養(yǎng)作用,而不是改進環(huán)境的間接作用--直接性。種類(17種):C、H、O、N、P、K、Ca、Mg、S、Fe、Mn、Zn、Gu、B、Mo、Cl、Ni。植物營養(yǎng)三要素(肥料三要素)植物對氮、磷、鉀三種營養(yǎng)元素的需要量比很多,但土壤所能供給的數量卻比較少,在農業(yè)生產中需要經過施肥才能滿足植物需求,因此,氮、磷、鉀被稱為植物營養(yǎng)三要素或肥料三要素。有益元素的含義和種類含義:某些元素合適存在時能促進植物的生長發(fā)育;也許誠然它們不是所有植物所必要,但對某些特定的植物缺是不能缺少的,這些種類的元素稱為“有益元素”,也稱“農學必要元素”。種類:Si(水稻等禾本科植物)、Na(甜菜)、Co(豆科作物)、Al(茶樹)根際的定義、范圍和pH值的變化定義:由于植物根系的影響而使其理化生物性質與原土體有明顯不同樣的那部分根區(qū)土壤。范圍:距根表面幾mm之內。4pH值的變化:陰離子>陽離子,pH高升;陽離子>陰離子,pH值下降。養(yǎng)分吸取的含義:指養(yǎng)分經過細胞原生質膜進入細胞內的過程。植物吸取的養(yǎng)分形態(tài):以離子態(tài)(礦質)養(yǎng)分為主;也可吸取少量的有機態(tài)養(yǎng)分。養(yǎng)分向根表面遷移的路子有哪些?截獲: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長過程中直接接觸養(yǎng)分而使養(yǎng)分轉移至根表的過程。質流:是指由于水分吸取形成的水流而引起養(yǎng)分別子向根表遷移的過程。擴散:是指由于植物根系對養(yǎng)分別子的吸取,以致根表離子濃度下降,進而形成土體-根表之間的濃度梯度,使養(yǎng)分別子從濃度高的土體向濃度低的根表遷移的過程。質外體和共質體的看法質外體:指細胞原生質膜以外的空間,包括細胞壁、細胞縫隙和木質部導管。共質體:指原生質膜之內的物質和空間,包括原生質體、內膜系統及胞間連絲等。被動吸取的定義和形式定義:膜外養(yǎng)分順濃度梯度(分子)或電化學勢梯度(離子)、不需耗資代謝能量而自覺地(即沒有選5擇性地)進入原生質膜的過程。形式:簡單擴散、易化擴散(通道蛋白、運輸蛋白)主動吸取的定義和機理定義:膜外養(yǎng)分逆濃度梯度或電化學勢梯度、需要耗資代謝能量、有選擇性地進入原生質膜內的過程。機理:載體解說、離子泵。植物根外營養(yǎng)的含義和特點含義:植物經過葉部或非根系部分吸取養(yǎng)分來營養(yǎng)自己的現象。特點:①擁有較高的吸取轉變速率,能及時滿足植物對養(yǎng)分的需要;②直接促進植物體內的代謝作用,如直接影響一些酶的活性;③能夠防范養(yǎng)分在土壤中固定。影響植物吸取養(yǎng)分的外界環(huán)境要素:光照、溫度、水分、土壤通氣情況、介質pH值、介質養(yǎng)分濃度、陪伴離子的種類等。拮抗作用和協助作用的定義和表現拮抗作用:溶液中某種離子存在或過多能控制另一離子吸取的現象。表現在陽離子與陽離子之間,如一價與一價之間:K+、Rb+、Cs+之間,二價與二價之間:Ca2+、Mg2+、Ba2+之間,一價與二價之間:NH4+和H+對Ca2+;陰離子與陰離子之間,如Cl-、Br-和I-之間,H2PO4-和OH-之間等。6協助作用:溶液中某種離子的存在有益于根系吸取另一離子的現象。表現在陰離子與陽離子之間,如NO3-、SO42-等對陽離子的吸取有益;二價或三價陽離子對一價陽離子,如溶液中Ca2+、Mg2+、Al3+等能促進K+、Rb+、Br-以及NH4+的吸?。ňS茨效應)植物營養(yǎng)臨界期和植物營養(yǎng)最大效率期植物營養(yǎng)臨界期:是指營養(yǎng)元素過少或過多或營養(yǎng)元素間不平衡,對植物生長發(fā)育起著明顯不良影響的那段時間。植物營養(yǎng)最大效率期:是指營養(yǎng)物質能對植物產生最大效率的那段時間。傳統的施肥方法和現代施肥方法傳統的施肥方法:基肥(種植前施入土壤)、種肥(種植時與種子一起使用)、追肥(種植時期施入土壤)現代施肥方法:根外噴施、灌溉施肥(水肥一體化技術)、二氧化碳施肥養(yǎng)分短距離運輸的含義和路子含義:也稱橫向運輸,是指介質中的養(yǎng)分沿根表皮、皮層、內皮層到達中柱(導管)的遷移過程。路子:質外體路子和共質體路子,養(yǎng)分從介質到達7木質部導管最少通透2次原生質膜。養(yǎng)分長距離運輸的含義和動力含義:也稱縱向運輸,是指養(yǎng)分沿木質部導管向上,或沿韌皮部篩管向上或向下搬動的過程。動力:蒸騰作用和根壓。礦質元素在植物體內的搬動性與缺素部位的的關系N、P、K、Mg:搬動性大,缺素癥狀先在老組織出現;S、Fe、Mn、Zn、Cu、Mo:搬動性小,缺素癥狀先在新葉出現;Ca、B:難搬動,素癥狀先在新葉及頂端分生組織出現。第九章植物的氮素營養(yǎng)與氮肥氮素的營養(yǎng)作用氮素在植物體內是作為很多重要化合物的組分而起作用的:①氮是蛋白質(生命物質)的重要成分;②氮是核酸(合成蛋白質和決定生物遺傳性的物質基礎)的成分;③氮是酶(生物催化劑)的成分;④氮是葉綠素(葉綠體是光合作用的場所)的成分;⑤是多種維生素(輔酶)的成分;⑥氮是一些植物激素(生理活性物質)的成分;⑦氮也是生物堿的組分(如煙8堿、茶堿、可可堿、咖啡堿、膽堿--卵磷脂--生物膜)。因此,氮素平時被稱為生命元素。植物對NH4+-N、NO3--N的吸取特點植物吸取NH4+-N一般為被動吸取,吸取的同時釋放等量的H+,故介質pH值下降。植物吸取NO3--N一般為主動吸取,吸取的同時釋放相當于NO3-十分之一的OH-,故介質pH值略有上升。土壤中有效氮增加和減少的路子增加路子:施肥(有機肥、化肥)、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對喜硝作物而言)、生物固氮、雷電降雨。減少路子:植物吸取帶走、氨的揮發(fā)損失、硝化作用(對喜銨作物而言)、、硝酸鹽淋失、生物和吸附固定(暫時)。名詞解說:氨化作用——在微生物作用下,土壤中的含氮有機質分解形成氨的過程。無機氮的生物固定——土壤中的銨態(tài)氮和硝態(tài)氮被微生物同化為其軀體的組成成分而被暫時固定的現象。氨的揮發(fā)損失——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土壤中的NH4+轉變?yōu)镹H3而揮發(fā)的過程。生物固氮——土壤中的固氮微生物在必然條件9下,將空氣中的氮氣轉變?yōu)镹H3的過程。硝化作用——在通氣優(yōu)異條件下,土壤中的NH4+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氧化成硝酸鹽的現象。生物反硝化作用——嫌氣條件下,土壤中的硝態(tài)氮在反硝化細菌作用下還原為氣態(tài)氮從土壤中逸失的現象。銨態(tài)氮肥與硝態(tài)氮肥特點的比較銨態(tài)氮肥硝態(tài)氮肥帶正電荷,是陽離子帶負電荷,是陰離子能與土壤膠粒上的陽離子不能夠進行交換吸取而存在進行交換而被吸附于土壤溶液中被土壤膠粒吸附后搬動性在土壤溶液中隨土壤水分減少,不隨水流失運動而搬動,流動性大,易流失進行硝化作用后,轉變?yōu)檫M行反硝化作用后,形成氮氣或氧化氮氣而喪失肥硝態(tài)氮,但不降低肥效效堿性環(huán)境中氨易揮發(fā)吸濕性大,具助燃性高濃度對作物,特別是幼供給過多會豪侈吸取,對苗易產生傷害植物自己無害對鈣、鎂、鉀等的吸取有促進鈣、鎂、鉀等的吸取10拮抗作用尿素在土壤中的轉變與其肥效有什么關系?如何提高尿素的當季利用率?尿素施入土壤后,少部分以分子態(tài)被土壤膠體吸附和被植物吸取,大多數在脲酶的作用下發(fā)生水解作用,反應式為:脲酶CO(NH2)2(NH4)2CO3NH3+CO2+H2OH2O結果造成局部土壤的pH值上升,可能會以致氨的揮發(fā)損失;水解作用生成的氨會進一步發(fā)生硝化作用形成硝態(tài)氮,結果使土壤pH值有所下降,由于pH值合適,硝化作用能旺盛進行,且比氯化銨和硫銨的快。硝態(tài)氮不被土壤吸附,會隨水流失或發(fā)生反硝化作用損失。因此,水解作用和硝化作用均是影響尿素肥效的主要原因。提高尿素當季利用率的措施:(1)控制尿素用量;2)尿素肥料深施;(3)合適使用脲酶控制劑;(4)合適使用硝化控制劑等。11為什么尿素宜作根外最肥?噴施的合適濃度是多少?由于:①尿素分子體積小,易透過細胞膜;②尿素溶液呈中性,電離度小,不易引起質壁分別;③尿素擁有必然的吸濕性,能使葉面保持濕潤狀態(tài),以利葉片吸??;④尿素進入細胞后很快參加同化作用,肥效快。對大多數作物以0.5%~1%的濃度噴施為宜,早、晚噴施收效較好。長遠單施硫酸銨(或氯化銨)對土壤性質有什么影響?應采用什么措施?硫酸銨:土壤種類轉變行為轉變結果酸性土①含游離酸pH下降(H2SO4)②生(使土壤理酸性更加酸(H2SO4)③硝化)化作用產生酸(H2SO4)④代換作用產生酸
施用措施配施石灰和有機肥料12(H2SO4)中性及微堿①,②,③同pH下降配施石灰有性土酸性土土壤板結機肥料④代換作用形成Ca2SO4石灰性土及①氨易揮發(fā)②氮素損失深施覆土堿性土產生的酸可中和堿性水田①硝化作用和黑根(影排水曬田反硝化作用②響呼吸,(增加通氣)缺鐵時,SO4控制養(yǎng)分會還原為H2S吸取)氯化銨:土壤種類轉變行為轉變結果酸性土①生理酸性pH下降(HCl)②硝化(使土壤作用產生酸更加酸(HCl)③代換化)作用產生酸(HCl)中性及微堿①,②,③同pH下降
施用措施配施石灰和有機肥料13性土酸性土④代換作用形土壤脫鈣配施石灰和成CaC板結有機肥料排水好:鹽分增加少用或不用CaCl易淋洗旱田:CaCl易積累石灰性土及①氨易揮發(fā)②氮素損失深施覆土堿性土產生的酸可中和堿性水田①Cl-可控制NH4+不收效較硫酸細菌②不易產易流失,銨好生H2S少產生黑根氮肥利用率的測定方法和我國的范圍氮肥利用率:當季作物從所施肥料中吸取氮素的數量占施氮量的百分數測定方法:差值法:一般是經過測定施N區(qū)和無N區(qū)作物吸N量的差值,再計算其占小區(qū)施N量的百分數,即氮肥利用率。不同樣作物的氮肥利用率較低,一般為:24%~45%以下。15N示蹤法:是一種直接測用N肥利用率的方法。它是由14富集15N(高15N原子百分超)生產必然形態(tài)的標記氮肥,將其施用后測定吸入植物體中氮素的15N原子百分超,進而依照15N豐度的稀釋原理計算氮肥利用率。施肥技術:是肥料品種、施肥量、養(yǎng)分配比、施肥時期、施肥方法和施肥地址等項技術的總稱。提高氮肥利用率的路子依照天氣條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北方干旱缺雨,可分配硝態(tài)氮肥;南方濕潤雨多,宜分配銨態(tài)氮肥;②依照土壤條件合理分配和施用氮肥:重視中、低產田;砂質土壤“前輕后重,少很多次”,粘質土壤“前重后輕”;依照土壤的酸堿性選擇合適的肥料;水田區(qū)不宜用硝態(tài)氮肥等。③依照作物需氮特點合理分配和使用氮肥:從需氮量來看雙子葉植物>單據葉植物;葉菜類作物>瓜果類和根菜類;高產品種>低產品種;雜交水稻>老例水稻;營養(yǎng)最大效率期>其他時期NH4+-N和NH2-N宜水田、旱地,深施(覆土);NO3--N宜作旱地追肥,少很多次;⑤氮肥與有機肥和磷肥、鉀肥配合使用,經過平衡施肥使作物營養(yǎng)平衡。15第十章植物的磷素營養(yǎng)與磷肥磷素的營養(yǎng)作用①磷是植物體內重要化合物的組分(核酸和核蛋白核酸、磷脂、植素、高能磷酸化合物、輔酶);②磷能加強光合作用和碳水化合物的合成與運轉;③促進氮代謝;④促進脂肪代謝;⑤提高作物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性(抗旱、抗寒、緩沖性能)植物吸取磷的主要形態(tài)及影響要素2PO4->HPO42->PO43-影響要素:①作物種類和生育期(生長先期吸取的磷占全吸取量的60~70%;后期主要依賴磷在植物體內的運轉再利用,運轉率可達70~80%);②介質的pH(平時在pH5.5~7.0范圍內,有益于多數作物對磷的吸取);③陪伴離子(NH4+、K、Mg、B等擁有促進作用,NO3-、OH-、Cl-等擁有控制作用,Ca、Fe、Al等會降低磷有效性);④其他環(huán)境要素(溫度、光照、土壤水分、通氣情況等)。植物缺磷的癥狀植株生長遲緩,矮小、瘦弱、直立,分蘗或分枝少;花芽分化延緩,落花落果多;多種作物莖葉呈紫紅色,16水稻等葉色暗綠;癥狀從莖基部開始。4.如何區(qū)分磷肥的溶解性?磷肥的溶解性與肥效有什么關系?磷肥按其溶解性可分為水溶性磷肥、枸溶性磷肥和難溶性磷肥。磷肥的溶解性能夠經過化學實驗方法區(qū)分,原理是:磷肥+溶劑(水/2%檸檬酸/1%硫酸)濾液+鉬酸銨硫酸鹽試劑磷鉬酸銨(黃色積淀)若是是以水作溶劑就能形成很多的黃色磷鉬酸銨積淀的,即為水溶性磷肥;若是以水作溶劑沒有形成很多的黃色磷鉬酸銨積淀,而是以2%檸檬酸作溶劑時才能形成很多的黃色磷鉬酸銨積淀的,為枸溶性磷肥;若是以水和2%檸檬酸作溶劑都沒有形成很多的黃色磷鉬酸銨積淀,而只有以1%硫酸作溶劑時才能形成很多的黃色磷鉬酸銨積淀的,犯難溶性磷肥。磷肥的溶解性與肥效有著親近的關系:水溶性磷肥屬速效性磷肥,其中的磷酸鹽易溶于水,易被作物吸取利用,肥效快;難溶性磷肥屬遲效性磷肥,所含磷酸鹽不溶于水,只溶于強酸,肥效遲緩且較長;枸溶性磷肥的肥效介于上述兩者之間,所含磷酸鹽溶于弱酸。5.如何測定常用磷肥的利用率?我國華南地區(qū)磷17肥利用率在什么范圍?請解說造成該結果的原因,并指出使過磷酸鈣利用率提高的有效方法。測定過磷酸鈣的利用率可用差值法:在田間分別設施磷肥和不施磷肥的兩個小區(qū),種植供試植物,收獲后分別測定兩小區(qū)植物體內的磷含量,爾后按下式計算磷肥利用率施磷區(qū)植物的吸磷量-不施磷區(qū)植物的吸磷量過磷酸鈣中磷肥利用率=×100施用的過磷酸鈣的總磷量我國華南地區(qū)磷肥利用率一般10%-25%。造成磷肥利用率低的原因是:華南地區(qū)的土壤以酸性紅、黃壤為主,常用的磷肥為水溶性磷肥過磷酸鈣。水溶性磷肥(過磷酸鈣)施用后,先發(fā)生異成分溶解,爾后發(fā)生磷酸積淀作用或化學固定作用,使水溶性磷逐漸變犯難溶性磷,這是水溶性磷肥當季利用率低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其他,水溶性磷肥在土壤中還會發(fā)生吸持作用,一般情況下由于土壤吸持的多,解吸的少,結果使水溶性磷肥的有效性降低,影響肥效。提高過磷酸鈣利用率的有效方法有:集中施用、分層施用、與有機肥料混雜施用、作根外追肥等。18如何依照作物的需磷特點在輪作中合理地分配和施用磷肥?作物的需磷特點:需磷很多的作物,如:豆科作物、豆科綠肥作物、糖用作物(甘蔗、甜菜)、纖維作物中的棉花、油料作物中的油菜、塊根塊莖作物(甘薯、馬鈴薯)、瓜類、果樹、桑樹和茶樹等,施磷肥收效較好,既能提高產量,又能改進質量。大田作物對磷肥的反應序次以下:冬季綠肥作物>一般豆科旱地作物>大麥、小麥>早稻>旱稻。水旱輪作中的磷肥分配:我國稻區(qū)的輪作制度:麥類、油菜--水稻、綠肥--水稻在水旱輪作中,土壤由干變濕的過程中,有效磷增加,因此在水旱輪作中,磷肥的分配應掌握“旱重水輕”的原則,將磷肥要點分配在旱作上。當綠肥與水稻輪作時,更應該將磷肥施在綠肥上,特別是豆科綠肥,更能充發(fā)散揮“以磷增氮”的收效。旱作輪作中的磷肥分配:有綠肥或豆類的輪作中,優(yōu)先施在綠肥或豆科作物上,此間接作用很明顯;在麥-棉輪作地區(qū),要點施在棉花上;需磷特點相似的作物輪作時,磷肥用于秋播的越冬作物比用于春播的收效明顯。由于秋播后,溫度逐漸降低,土壤微生物活動能力差,土壤供磷能19力差,增施磷肥有益于壯苗,加強抗寒能力,促進早發(fā)。第十一章植物的鉀素營養(yǎng)與鉀肥鉀素的營養(yǎng)作用①促進酶的活化;②促進光能的利用,加強光合作用;③利于植物正常呼吸作用,改進能量代謝;④促進糖代謝;⑤促進氮素吸取和蛋白質的合成;⑥促進植物經濟用水;⑦加強作物的抗逆性(抗旱、抗寒、抗鹽、抗病蟲害)鉀對作物產量和質量的影響鉀充分,不僅好使作物產量增加,而且能夠改進作物質量,如:①油料作物的含油量增加;②纖維作物的纖維長度和強度改進;③淀粉作物的淀粉含量增加;④糖料作物的含糖量增加;⑤果樹的含糖量、維C和糖酸比提高,果實風味增加;⑥橡膠單株干膠產量增加,乳膠早凝率降低。因此,鉀素平時被稱為“質量元素”。植物缺鉀的癥狀缺鉀時,平時莖葉嬌嫩,葉片修長、下披;老葉葉尖和葉緣發(fā)黃,進而變褐,逐漸枯敗。在葉片上經常出現褐色斑點,甚至成為斑塊,嚴重缺鉀時幼葉也會20出現同樣的癥狀;根系生長阻滯,活力差,易發(fā)生根腐病。請比較氯化鉀和草木灰施用后對酸性土壤的影響。氯化鉀自己是化學中性鹽,施用于酸性土壤后,很易溶解于土壤溶液。一部分K+被作物選擇吸取,產生生理酸性,另一部分K+與土壤膠體表面吸附的陽離子(主若是Al+、H+)交換,進而使土壤的潛性酸成為活性酸;K+也能夠于Ca2+、Mg2+交換,使之淋失。可見,酸性土壤若長年單施氯化鉀,土壤的pH值會明顯降低、土壤板結,甚至會對植物產生鋁毒。草木灰自己呈化學堿性,其中的鉀90%為碳酸鉀,其他還含有氧化鈣、磷、硅及微量元素等。在酸性土壤上施用,不但能供給鉀素,還能夠降低酸度,并可補充鈣、鎂等元素。為什么20世紀70年代以來,華南地區(qū)耕地寬泛缺鉀?1)天氣條件:高溫多雨,淋溶強烈,粘土礦物種類多為1:1型高嶺土,吸持鉀的能力弱,故土壤缺鉀;2)耕作制度:復種指數高,以及高產品種的引進和實行,在獲得高產的同時,植物帶走更多的養(yǎng)分,包括鉀素;213)施肥習慣:重施氮、磷,而少施或不施鉀,更加劇了土壤鉀的耗竭;4)社會要素:農家肥、秸稈還田少,也減少了鉀素的本源。請談談我國鉀肥的供需現狀及緩解供需矛盾的措施。我國化學鉀肥花銷量遠遠大于生產量。由于我國鉀鹽礦資源困窮,生產能力有限,因此鉀肥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解決我國鉀肥產量與花銷量之間矛盾的措施有:1)依賴進口鉀肥。由于我國是鉀鹽礦資源困窮的國家,國產的鉀肥量有限,而經過進口鉀肥,能夠從必然程度上緩解鉀肥的供需矛盾;2)充分利用農家肥如有機肥、灰肥。我國有機肥料的年總量達18~24億噸,其中含K2O1000多萬噸,相當于我國鉀肥化肥產量的50倍。因此,經過利用農家肥可促進生物循環(huán);3)合理分配和施用有限的鉀肥。①在生產上,應將鉀肥優(yōu)先分配在缺鉀的砂質土壤上;②薯類作物、纖維作物、糖料作物、油料作物、豆科作物及煙草、茶、桑等需鉀很多的作物應優(yōu)先分配鉀肥;③氯化鉀不宜用于忌氯作物如薯類、糖用作物、漿果類果樹、茶樹等,否則會影響產量質量;但對于纖維作物22收效較好;硫酸鉀適于各種作物,特別是喜硫植物。氯化鉀不宜用于鹽(堿)土;硫酸鉀不宜用于還原性強的土壤。草木灰適用于各種土壤,大多數作物;④鉀肥應與氮、磷肥配合施用,其收效才能充發(fā)散揮出來。含有效鉀素很多的有機肥料用量高時,可少施或不施化學鉀肥;⑤鉀肥的用量一般為K2O60~90公斤/公頃,宜早施(重施基肥,看苗早施追肥)、深施(6~12cm以下)和相對集中施(寬行作物以條施、穴施或溝施收效較好,窄行作物能夠撤施)。第十二章植物的鈣、鎂、硫、硅營養(yǎng)與鈣、鎂、硫、硅肥植物鈣、鎂、硫、硅營養(yǎng)失調的主要癥狀鈣:生長點壞死,幼葉卷曲變形,果實發(fā)育不良鎂:中、下部葉片脈間失綠黃化硫:幼葉失綠黃化硅:禾本科葉片下垂第十三章植物的微量元素營養(yǎng)與微量元素肥料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及其失調癥狀1)硼生理功能:促進分生組織生長和核酸代謝;促進碳水化合物運輸和代謝;參加酚代謝和木質素的形成;與生殖器官的建成和發(fā)育有關。失調癥:缺少癥:油菜“花而不實”;花椰菜“褐心23病”;蘿卜“黑芥蒂”。中毒癥狀:油菜“金邊葉”。2)鋅生理功能:作為碳酸酐酶的成分參加光合作用;作為多種酶的成分參加代謝作用;參加生長素的合成;促進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失調癥:缺少癥:水稻“矮縮病”,玉米“白苗病”,柑橘“小葉病”、“簇葉病”。中毒癥狀:葉片黃化,出現褐色斑點。3)鉬生理功能:作為硝酸還原酶和固氮酶的成分參加氮代謝;促進維生素C的合成;與磷代謝有親近關系;加強抗病力。失調癥:缺少癥:花椰菜、煙草“鞭尾狀葉”,豆科“杯狀葉”、不結或少結根瘤,柑橘“黃斑葉”。中毒癥狀:茄科葉片失綠,花椰菜植株呈深紫色等。4)錳生理功能:參加光合作用;酶的組分及調治酶活性;調治植物體內的氧化還原過程;其他功能。失調癥:缺少癥:燕麥“灰斑病”,豆類“褐斑病”,甜菜“黃斑病”。中毒癥狀:老葉失綠區(qū)中有棕色斑點,引起其他元素的缺少癥。5)銅生理功能:酶的組分;參加光合作用;參加氮代謝;影響花器官發(fā)育。24失調癥:缺少癥:禾本科頂端發(fā)白枯敗、豆科新葉失綠卷曲,老葉枯敗、果樹“郁汁病”或“枝枯病”。中毒癥狀:新葉失綠,老葉壞死,葉柄和葉片反面變紫(似缺鐵癥)。6)鐵生理功能:葉綠素合成所必要;參加體內氧化還原反應和電子傳達;參加核酸和蛋白質代謝;還與碳水化合物、有機酸和維生素的合成有關。失調癥:缺少癥:果樹“黃葉病”、花卉、蔬菜幼葉脈間失綠、黃化或白化、禾本科葉片脈間失綠呈條紋花葉。中毒癥狀:水稻亞鐵中毒“青銅病”。7)氯生理功能:參加光合作用;酶的活化劑及某些激素的組分;調治細胞浸透壓平和孔運動;提高豆科植物根系結瘤固氮;減少多種真菌性病害失調癥:缺少癥:椰子樹葉片出現失綠黃斑。中毒癥狀:葉尖、葉緣呈灼燒狀,并向上卷曲,老葉死亡,提早零散。如:煙草葉色濃綠,葉緣向上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Unit 3 Where did you go(說課稿)-2023-2024學年人教PEP版英語六年級下冊
- Unit 6 Review Period 4 (說課稿)-2024-2025學年北師大版(三起)英語三年級上冊
- 《1、了解學習好習慣》(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二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魯科版
- 《10 交通安全小常識》(說課稿)-2023-2024學年四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23《梅蘭芳蓄須》說課稿2024-2025學年統編版語文四年級上冊
- 14《我要的是葫蘆》第一課時 說課稿-2024-2025學年語文二年級上冊統編版
- Unit5 The colourful world第三課時(說課稿)-2024-2025學年人教PEP版(2024)英語三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 第四單元 工業(yè)文明沖擊下的改革 第12課 俄國農奴制改革(2)教學說課稿 岳麓版選修1
- 2025合同約定的“滯納金”是否可以視為違約金
- 2025建安施工合同文本
- 知識圖譜與大模型融合實踐研究報告
- 衛(wèi)生專業(yè)技術資格考試衛(wèi)生檢驗技術(初級(師)211)專業(yè)知識試題及答案指導
- 腿部經絡課件教學課件
- 0-9任意四位數手機密碼排列組合全部數據列表
- 小數加減乘除計算題大全(300題大全)
- 鋼筋工考試卷(滿分100分)
- 心內科康復護理個案
- 招聘會會展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物業(yè)園區(qū)污漬清潔工作規(guī)程培訓
- VW-Formel-Q審核提問表(完整版)
- 物業(yè)客服溝通技巧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