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軀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4)教學教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1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軀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4)教學教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2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軀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4)教學教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3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軀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4)教學教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4頁
高中歷史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軀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4)教學教案新人教版選修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驅(qū)第1課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識記孫中山一生的革命實踐活動,理解孫中山為探索中國革命的出路所作的努力以及對革命認識的不斷加深和思想的轉(zhuǎn)變,探討孫中山在推動20世紀中國社會巨變中的歷史作用,正確評價孫中山的革命活動。2、過程與方法:運用多媒體播放視頻再現(xiàn)歷史情境,豐富學生的感性認識,加深對孫中山先生的全面認識;利用表格自主梳理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史料研讀、問題探究,提高學生分析材料,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通過合作探究、討論交流,培養(yǎng)學生合作學習,語言表達的能力。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通過學習,感悟?qū)O中山先生熱愛祖國、心系百姓、與時俱進、堅忍不拔的高貴品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堅強的意志和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樹立為民族的復興而矢志努力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窘虒W重難點】重點:孫中山一生的革命實踐活動,孫中山對中國革命的巨大貢獻與深遠影響難點:孫中山思想的轉(zhuǎn)變歷程【教材分析】本課作為第四單元《亞洲覺醒的先驅(qū)》第1課,屬于亞洲國家開展民族民主運動爭取民族獨立的組成部分,教學時應有所涉及。教材中孫中山先生的革命實踐活動,學生在必修一《辛亥革命》必修三《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中已有所學習,為本課的系統(tǒng)學習奠定基礎。教材篇幅較長,教師首先對教材進行適度整合,便于開展教學?!緦W情分析】學生對孫中山先生并不陌生,而且必修一《辛亥革命》和必修三《三民主義的形成和發(fā)展》中有所學習,這為本課的系統(tǒng)學習奠定基礎。但是對于孫中山先生思想的轉(zhuǎn)變和高貴品質(zhì)的感悟?qū)W習還有待深化,因此有必要在學生已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深化學習。【教學思路】1、利用魯迅、胡錦濤、習近平對孫中山的三句簡短評價,作為線索和過渡語,串聯(lián)起本課的教學三大塊內(nèi)容,層層遞進,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地認識孫中山先生。2、首先讓學生從宏觀上把握教材內(nèi)容,利用表格讓學生自主學習梳理孫中山的革命實踐活動,同時適當補充相關史料、圖片、視頻加深對孫中山先生的全面認識。3、通過共同研讀史料,認識孫中山先生一生的三次思想轉(zhuǎn)變,理解孫中山先生與時俱進,為了改造中國不懈努力的人生歷程。4、通過開展合作探究評價孫中山先生,掌握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加深對孫中山先生革命貢獻的認識,在以上基礎上,概括出孫中山先生的寶貴精神,同時聯(lián)系現(xiàn)實,認識中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并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菊n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導入新課:向同學們介紹一個南京的著名旅游景點——中山陵,播放《重走辛亥路——南京中山陵》視頻片段,中山陵已經(jīng)不僅僅是一座陵墓,它更寄托了海內(nèi)外中華兒女對孫中山先生的崇高敬意和緬懷之情,那么孫中山先生對中國社會變革做出過哪些貢獻?留給我們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呢?讓我們一起進入本課的學習。展示課標要求,明確學習目標,提出學法指導。講授新課:“他一生歷史具在,站出世間來就是革命,失敗了還是革命;中華民國成立之后,也沒有滿足過,沒有安逸過,仍然繼續(xù)著向近乎完全的革命工作。直到臨終之際,他說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魯迅一、自主梳理教材,列舉孫中山的革命實踐活動時間歸類革命活動1894年創(chuàng)立資產(chǎn)階級革命政黨1895年1905年1905—1911年領導辛亥革命,建立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1911年1912年1913年為捍衛(wèi)民主共和而斗爭1915年1917年1920年1924年促成國共合作1925年讓學生自主學習,獨立完成導學案表格填寫,然后學生展示答案。在學生回答的過程中,教師就表格中的重點內(nèi)容進行補充強調(diào),加深學生對孫中山革命活動和革命成果的認識。教師總結(jié):孫中山一生都在為創(chuàng)建民主共和和捍衛(wèi)民主共和而奮斗。過渡語:“孫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終與時俱進;一生不懈奮斗,始終堅韌不拔;一生熱愛祖國,始終致力于振興中華?!薄\濤紀念孫中山誕辰140周年講話孫中山先生的一生是與時俱進的一生,他緊跟時代潮流,為了救國不斷轉(zhuǎn)變自己的思想,尋找新的出路,下面讓我們一起探討孫中山一生中思想上的三次重大轉(zhuǎn)變。二、研讀史料,理解孫中山一生的三次思想轉(zhuǎn)變(一)從“醫(yī)人”到“醫(yī)國”材料1:孫中山……先后到檀香山、香港和廣東等地學習,接受西方資本主義教育。21歲時進入香港西醫(yī)書院學習……孫中山認為“醫(yī)國”比“醫(yī)人”更重要,便“借醫(yī)術為入世之媒”,尋求救國途徑,開始從事政治活動?!私贪孢x修4.P58根據(jù)材料并結(jié)合所學知識,促使孫中山由“醫(yī)人”到“醫(yī)國”轉(zhuǎn)變的因素有哪些?起初他是如何尋求救國途徑的?由學生閱讀后回答,教師進行點播補充,引導學生結(jié)合時代背景,強調(diào)民族危機的不斷加深是主要原因。(二)從“改良”到“革命”材料2:…試觀日本一國,與西人通商后于我,仿效西方亦后于我,其維新之政為日幾何,而今日成效已大有可觀……——孫中山《上李鴻章書》1894年6月材料3:革命為惟一法門。我們必須傾覆滿洲政府,建設民國。革命成功之日……廢除專制,實行共和?!獙O中山《在檀香山戲院的演說》1903年材料3與材料2相比(就方法和目的而言)有何變化?由學生閱讀后回答,教師在此引導學生掌握閱讀史料的技巧和解答問題的方法,比如從材料2的效仿日本“維新”,依靠政府變法來實現(xiàn)國富民強,上書沒有得到答復使孫中山認識到依靠清政府變法是不可能的,于是轉(zhuǎn)變到材料3的用“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國。讓學生認識到孫中山思想轉(zhuǎn)變的過程,體現(xiàn)出孫中山救國救民的堅定決心。(三)從“舊三民主義”到“新三民主義”材料4:中華民國就像我的孩子,他現(xiàn)在有淹死的危險。我向英國和美國求救,他們只顧著站在岸上嘲笑我。這時候,漂來了蘇俄這根稻草,我決定抓住它?!夷壳罢诟慕M中國國民黨,使本黨能有更多的工人參加進來?!瓰榱酥\求社會的根本改變,還要努力喚起民眾覺醒?!?922年孫中山談話錄材料5:中國現(xiàn)在禍亂的根本,就是在軍閥和那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我們這次來解決中國問題,在國民會議席上,第一點就是要打破軍閥,第二點就是要打破援助軍閥的帝國主義者。打破了這兩個東西,中國才可以和平統(tǒng)一,才可以長治久安?!?924年孫中山《國民革命為解決中國內(nèi)亂之法》依據(jù)材料4、5孫中山為救國在思想認識上發(fā)生了怎樣的變化?由學生閱讀后回答,教師在此引導學生抓取材料的關鍵詞,提煉主要信息,并概括出變化的表現(xiàn)。由此回顧必修三知識,對比新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與舊三民主義內(nèi)容比較內(nèi)容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新發(fā)展民族主義反對民族壓迫,反對滿洲貴族統(tǒng)治。中國民族自求解放,反對帝國主義侵略;中國境內(nèi)各民族一律平等。明確反帝,民族平等民權主義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資產(chǎn)階級民主共和國,國民一律平等。民權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對帝國主義之個人及團體,均享有一切自由及權利。民權由資產(chǎn)階級掌握到平民共有民生主義平均地權平均地權,節(jié)制資本,實行“耕者有其田”更關注工人和農(nóng)民利益通過對比使學生認識到孫中山在革命力量和革命途徑的思考上都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變:①舊三民主義——新三民主義②對帝國主義抱有幻想——明確反帝③確立三大政策,進行國共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過渡語:認識了孫中山先生革命的一生和救國的三次思想轉(zhuǎn)變,下面讓我們來客觀評價孫中山先生,同時感悟、學習孫中山先生的寶貴精神。三、合作探究,正確評價孫中山先生(一)正確評價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材料1:“民國”之取代自秦始皇以來兩千多年的“帝國”……是一種前無古人的變化……是政治制度和社會思想的一大躍進?!愋衤础督袊鐣男玛惔x》材料2:民國元年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在那個時期是一個比較好的東西,當然是不完全的,有缺點的,是資產(chǎn)階級性的,但它帶有革命性、民主性。——《毛澤東選集》第五卷P127材料3:孫中山領導的辛亥革命……是亞洲覺醒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史上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私贪孢x修4.P57材料4:孫中山領導的革命,在他生前確實沒有成功,他未能及身看到祖國的獨立和富強,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可說是個失敗者。在他身后,中華民族繼承孫中山遺志,終于取得全世界矚目的進步,在這個意義上,孫中山又不能說是一個失敗者?!绹鴼v史學家韋慕庭根據(jù)以上材料,結(jié)合必修知識,請正確評價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此問題由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探究,根據(jù)材料和所學知識,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全面認識孫中山對中國民主革命所作的貢獻,突出強調(diào)孫中山的歷史功績,同時指出其局限性所在,借此問題的設置也使學生更加掌握了正確評價歷史人物的方法和原則,并向?qū)W生強調(diào):辯證的、全面的、一分為二的原則,把人物放到特定歷史條件下,注意人物的階級屬性等。在學生討論回答的基礎上,教師進行概括,并展示參考答案,由學生齊聲朗讀。歷史功績:孫中山是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領導的辛亥革命引發(fā)了20世紀中國社會第一次歷史性巨變,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使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他捍衛(wèi)民主共和,促成國共合作,對中國和世界革命產(chǎn)生極其深遠的影響,是亞洲覺醒的先驅(qū)。局限性:由于階級和時代的局限,他領導的革命并沒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務,沒有改變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會性質(zhì)。過渡語:盡管孫中山先生也有種種缺點,但是他為中國社會進步所做的貢獻值得我們永久紀念和緬懷?!拔覀儗O中山先生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團結(jié)一切可以團結(jié)的力量,調(diào)動一切可以調(diào)動的因素,為他夢寐以求的振興中華而繼續(xù)奮斗?!薄暯郊o念孫中山誕辰150周年講話(二)感悟、學習“中山精神”閱讀下列孫中山先生的經(jīng)典語錄,概括孫中山先生的寶貴精神。1、“做人的最大事情是什么呢?就是要知道怎么樣愛國”;“和平、奮斗、救中國。”2、“天下為公”;“自由平等博愛”;“國家之本,在于人民”,“民生為社會進化的重心?!?、“世界潮流,浩浩蕩蕩,順之則昌,逆之則亡”;“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外,只有好讀書,我一天不讀書,便不能生活。”4、“吾志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厲”;“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痹趯W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jié):熱愛祖國、獻身祖國的崇高風范;天下為公、心系民眾的博大情懷;追求真理、與時俱進的優(yōu)秀品質(zhì);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奮斗精神。(三)“中山精神”的現(xiàn)實意義閱讀下列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上的講話,思考“中山精神”有哪些現(xiàn)實意義。1、孫中山先生說:“中國是一個統(tǒng)一的國家,這一點已牢牢地印在我國的歷史意識之中,正是這種意識才使我們能作為一個國家而被保存下來?!彼麖娬{(diào):“‘統(tǒng)一’是中國全體國民的希望。能夠統(tǒng)一,全國人民便享福;不能統(tǒng)一,便要受害?!?、國家好、民族好,大家才會好。孫中山先生畢生奮斗,就是期盼中國成為“世界上頂富強的國家”、“世界上頂安樂的國家”,中國人民成為“世界上頂享幸福的人民”。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總結(jié):現(xiàn)實意義:有利于解決臺灣問題、維護祖國統(tǒng)一,有利于實現(xiàn)人民富裕、國家富強,促進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所以我們應該響應習近平主席的號召:我呼吁,所有敬仰孫中山先生的中華兒女……更加緊密地團結(jié)起來,把握歷史機遇,擔當歷史責任,把孫中山先生等一切革命先輩為之奮斗的偉大事業(yè)繼續(xù)推向前進!——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的升華,樹立學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梳理革命實踐活動【課堂小結(jié)】梳理革命實踐活動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孫中山正確評價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正確評價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探索人生思想轉(zhuǎn)變探索人生思想轉(zhuǎn)變感悟?qū)W習中山精神體會孫中山的人文情懷感悟?qū)W習中山精神體會孫中山的人文情懷中山精神現(xiàn)實意義中山精神現(xiàn)實意義【高考鏈接】1、(2010年江蘇卷第22題)近代以來,辛亥革命在中國社會發(fā)展進程中具有某種標志性的意義,其對中華文明的貢獻是多方面的,人們對它的認識也因角度的不同出現(xiàn)多種說法。美國學者費正清在《劍橋中國晚清史》中對辛亥革命的界定提到兩種說法。第一種將辛亥革命理解為1911年秋至1912年春發(fā)生的一系列事件;第二種把辛亥革命理解為20世紀社會革命中的1900-1913年階段。請回答(1)第一種說法主要是從哪一方面審視辛亥革命?列舉相關事實加以說明。(4分)(2))結(jié)合社會思想和社會生活方面的變革對第二種說法加以說明。(2分)答案:(1)政治革命武昌起義、中華民國的成立、《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頒布(2)民主共和的觀念深入人心;剪辮易服和廢止纏足等社會習俗的變革。2、(2014年江蘇卷第25題)1923年孫中山這樣概述其創(chuàng)立“三民主義”的思想路徑:“有因襲吾國固有之思想者,有規(guī)撫(汲取)歐洲之學說事跡者,有吾所獨見而創(chuàng)獲者”。閱讀下列材料,回答下列問題。材料一民族主義搖觀中國歷史之所示,則知中國之民族,有獨立之性質(zhì)與能力,其與他民族相遇,或和平而相安,……余之民族主義,特就先民所遺留者,發(fā)揮而光大之;且改良其缺點,對于滿洲,不以復仇為事,而務與之平等共處于中國之內(nèi),此為以民族主義對國內(nèi)之諸民族也。對于世界諸民族,務保持吾民族之獨立地位,……以期與諸民族并驅(qū)于世界,以馴致于大同,此為以民族主義對世界之諸民族也。材料二民權主義搖……余游歐美,深究其政治、法律之得失,知選舉之弊,決不可無以救之。而中國相傳考試之制、糾察之制,實有其精義,足以濟歐美法律、政治之窮。故主張以考試、糾察二權,與立法、司法、行政之權并立,合為五權憲法;更采直接民權之制,以現(xiàn)主權在民之實,如是余之民權主義,遂圓滿而無憾?!陨喜牧弦妼O中山《中國革命史》(1)綜合上述材料,結(jié)合所學知識指出,孫中山分別因襲、規(guī)撫和創(chuàng)獲了哪些思想主張?請將答案填寫在下列表格中相應的位置。(8分)因襲規(guī)撫(汲?。﹦?chuàng)獲民族主義1不填2民權主義345(2)根據(jù)材料二,結(jié)合所學知識,從孫中山的成長和活動軌跡,說明上述思想路徑形成的原因。(2分)答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