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yè)設計指導-建筑布置和功能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1.gif)
![畢業(yè)設計指導-建筑布置和功能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2.gif)
![畢業(yè)設計指導-建筑布置和功能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3.gif)
![畢業(yè)設計指導-建筑布置和功能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4.gif)
![畢業(yè)設計指導-建筑布置和功能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c403babea6e29ad45e4cd3e7f2cfbfe2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畢業(yè)設計指導1.2后期工作安排1.1前期工作總結1.3樓屋蓋系統(tǒng)結構計算1.4框架主體結構計算1.5部分易錯點提醒11.1前期工作總結建筑設計嚴重滯緩,直接影響后續(xù)進度?。。≡O計成果表達欠規(guī)范,后續(xù)階段還要堅持改圖!目前本組同學還未真正投入到畢業(yè)設計中來,對老師的要求敷衍了事!這必將影響到最終能否如期答辯及成績!
21.2
后期工作安排
目前畢業(yè)設計已進入第6周,全組同學應該進入結構計算及計算書的編制學習階段中。力爭在第10周前完成全部的結構計算及計算書的編制。這里包括:1、結構方案的確定;2、樓屋蓋系統(tǒng)的計算(板、樓梯、一榀多跨連續(xù)梁;3、框架結構豎向荷載內(nèi)力分析;4、框架結構水平荷載內(nèi)力分析;5、梁、柱控制截面內(nèi)力組合;6、梁、柱控制截面內(nèi)力調(diào)整;7、梁、柱控制截面截面設計;8、基礎設計3主要設計規(guī)范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砌體結構設計規(guī)范砼結構設計規(guī)范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高層建筑砼結構技術規(guī)程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4結構設計的前期工作了解建筑布置和功能要求 建筑物設計基準期、建筑物重要性建筑層數(shù)、總高、各層層高、柱網(wǎng)尺寸各房間主要功能圍護墻材料了解建筑構造做法(樓、屋面及墻面)收集結構設計的基本條件了解其他相關專業(yè)對結構的要求5建筑構造做法——樓面、屋面樓面做法一般樓面做法(鋪地磚)——用于普通房間辦公、住宅等高級樓面做法(鋪石材)——用于高級裝修走廊、門廳、電梯廳、樓梯間等防水樓面做法(有防水層)衛(wèi)生間、浴室等簡易樓面做法(水泥砂漿面層)儲藏室、電梯機房、出屋面樓梯間等屋面做法上人屋面非上人屋面6建筑構造做法——墻面外墻刷涂料外墻貼石材外墻鋁塑板(鋁板)外墻玻璃幕外墻內(nèi)墻刷涂料內(nèi)墻貼瓷磚內(nèi)墻7結構設計的基本條件地質(zhì)資料地基持力層范圍內(nèi)主要土層情況地基持力層及其承載力特征值氣象資料基本風壓最大冰凍深度抗震資料抗震設防分類場地類別、場地特征周期Tg抗震設防烈度、設計地震分組81.3
樓屋蓋系統(tǒng)計算1、建議多采用采用雙向板設計,少采用單向板;2、推薦采用彈性分析法進行設計,只有在對實配鋼筋進行結構安全復核時,才允許采用塑性內(nèi)力重分布方法進行復核設計。但直接承受動荷載作用的樓板、無防水層的屋面板、要求不出現(xiàn)裂縫的樓板只能采用彈性分析法進行設計、復核。3、對于異形板、樓板開大洞、承托隔墻大跨板,應按實際形狀及實際荷載布置情況進行有限元補充計算,可采用理正5.62中單塊異形板進行計算。計算時注意應準確輸入局部荷載。9樓蓋結構布置補充原則:使用要求:大型設備應有梁支撐大孔洞邊應有梁重隔斷墻應有梁
側(cè)向剛度要求:主梁宜沿建筑物橫向布置。經(jīng)濟要求:單向板經(jīng)濟跨度:1.5~3m;雙向板經(jīng)濟跨度:4~6m;次梁的經(jīng)濟跨度:4~6m;主梁的經(jīng)濟跨度:5~8m;10《規(guī)范》規(guī)定:Ⅰ、長短邊之比≤2時,應按雙向板設計;Ⅱ、長短邊之比<3時,宜按雙向板設計;Ⅲ、長短邊之比≥3時,可按單向板設計?!兑?guī)范》規(guī)定:板厚度的確定方法:合理跨高比及規(guī)范規(guī)定的各類型板的最小厚度;我的原則是宜厚不宜薄,取l/30;11次梁主梁柱子單向板好學不好算雙向板難學卻好算12雙向板樓蓋設計按彈性理論設計1、單塊板:根據(jù)不同的邊支撐情況,查表即可。2、多跨連續(xù)板:
Ⅰ、恒載滿布,活載存在不利布置:①要使abcd區(qū)格板跨中出現(xiàn)最大正彎矩,活載布置為:棋盤格式。13②要使某板邊出現(xiàn)最大負彎矩,如ab邊:可見,活荷載布置比較復雜,一般按整個樓蓋滿布活荷載考慮。Ⅱ、內(nèi)力計算:處理成單區(qū)格板,按查表計算。1、跨中最大正彎矩滿布g+q/2和±q/2。14⑴滿布g+q/2時,每塊區(qū)格板看成四邊固定邊;⑵±q/2時,每塊區(qū)格板看成四邊簡支邊。2、支座最大負彎矩近似按活荷載滿布考慮。對著書本講例題!15構造要求截面設計變形驗算內(nèi)力及位移計算荷載計算1.4框架結構分析流程計算模型結構布置16結構布置原則結構體系雙向抗側(cè)力體系
框架結構只能承受自身平面內(nèi)的水平力,因此框架應沿建筑的兩個主軸雙向設置,形成雙向梁柱抗側(cè)力體系。剛接體系除個別部位外,框架的梁柱應采用剛接,以增大結構剛度和整體性;抗震設計時不宜采用單跨框架。純框架體系
抗震設計的框架結構,不應采用部分由砌體承重的混合形式。框架結構中的樓、電梯間及局部突出屋頂?shù)碾娞輽C房、樓梯間、水箱間等,應采用框架承重結構,不應采用砌體墻承重。17柱網(wǎng)尺寸的適宜范圍內(nèi)廊式柱網(wǎng)常為對稱三跨(A+B+A):A—邊跨跨度(房間進深):常為6m、6.6m、6.9mB—中間跨為走廊,跨度常為2.4m、2.7m、3.0m開間方向,柱距為6~8.4m。常用于旅館、辦公樓、宿舍、教室、醫(yī)院等。等跨式柱網(wǎng)進深常為6m、7.5m、9m、12m,從經(jīng)濟考慮不宜超過9m。開間方向的柱距常為6~9m。適用于廠房、倉庫等。18框架梁截面尺寸梁寬不宜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柱寬的1/2(節(jié)點要求,聯(lián)結緊密);
梁截面的高寬比小于4(抗剪要求,避免形成薄腹梁降低其抗剪性能);梁凈跨與截面高度之比宜大于4(避免形成深梁,以抗剪為主,脆性破壞)考慮強度與剛度的需要,取值如下:框架梁高h=1/8~1/14l,l為梁跨;通常取1/10l;框架梁寬b=1/2~1/3h;一般不小于300mm。19柱截面尺寸構造要求柱的截面高度不宜小于300mm小于300mm時,其承載力折減20%。在縱橫兩個方向上不宜相差過大。矩形柱邊長比不宜超過1.5,一般采用方形柱。柱凈高與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小于4小于4,變形能力要求較高,因為短柱剛度大易剪壞,需設全長加密箍筋。層高與柱截面高度之比不宜大于15經(jīng)驗數(shù)值,大于15時不易滿足水平側(cè)移要求。20柱截面尺寸柱的截面尺寸估算(按軸壓比)μc:允許軸壓比,三級0.9,二級0.8,一級0.7。豎向荷載與地震作用組合的最大軸力設計值N。rG:分項系數(shù),取為1.2;w:單位面積重量,取為12~14kN/m2;S:柱承載樓面面積;n:柱設計截面以上樓層數(shù);1:一、二級抗震設計角柱為1.3,其余為1.02:由于水平力使軸力增大的系數(shù),7度1.05,8度1.1,9度1.2。21計算模型程序方法空間協(xié)同分析方法桿件有限元方法三維桿件—薄壁桿件空間分析方法有限元或有限條方法應用廣泛,特別是平面不規(guī)則、體型復雜的結構。簡化方法(近似計算)平面結構協(xié)同分析廣泛用于由平面抗側(cè)力結構組成、布置較為規(guī)則的結構。平面剛架模型近似假定能基本反映實際情況計算結果有一定精度,方便、適用22荷載計算豎向荷載恒載Gk可變荷載(活載)Qk按負荷面積折減活載最不利布置水平荷載風荷載Wk地震作用(偶然作用)EkWkGkQkQkEk23豎向荷載恒載導算按照建筑專業(yè)給定的做法計算一般樓面做法(鋪地磚)高級樓面做法(鋪石材)防水樓面做法(有防水層)簡易樓面做法(水泥砂漿面層)上人屋面非上人屋面墻體荷載(抹灰、石材、涂料)永久設備荷載活載:按照《荷載規(guī)范》的規(guī)定取值24一般樓面做法(鋪地磚)以下各種樓(屋)面做法及墻體做法均為華北地區(qū)某工程實際做法,其它地區(qū)參照當?shù)貙嶋H做法。樓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鋪地磚面層10200.21:4水泥砂漿結合層20200.4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樓面恒載標準值4.3425高級樓面做法(鋪石材)樓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石材面層20280.561:4水泥砂漿結合層30200.6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樓面恒載標準值4.9026防水樓面做法(有防水層)樓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防滑地磚面層10200.21:4水泥砂漿結合層30200.6C20細石砼找坡60251.5聚胺脂防水涂層2120.02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樓面恒載標準值6.0627簡易樓面做法(水泥砂漿面層)樓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1:1.5水泥砂漿面層20200.41:2.5水泥砂漿底層10200.2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樓面恒載標準值4.028上人屋面屋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地磚10200.21:4水泥砂漿結合層25200.5高分子防水卷材4120.05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聚苯保溫板10040.4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1:6水泥焦渣找坡80151.2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屋面恒載標準值6.5029非上人屋面屋面做法厚度(mm)容重(KN/m3)重量KN(m2)SBS改性瀝青防水卷材4120.05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聚苯保溫板10040.41:3水泥砂漿找平層20200.41:6水泥焦渣找坡80151.2鋼筋混凝土樓板120253.0板底20厚粉刷抹平20170.34屋面恒載標準值5.8030墻體荷載墻體荷載一般先導算為平米容重,再根據(jù)各層層高導算為作用在梁上的線荷載。以加氣砼砌塊墻雙面摸灰為例:(外墻300mm厚,內(nèi)墻200mm厚,摸灰20mm)考慮到組砌時在洞口處混砌部分粘土磚,按照8:2混砌比例計算砌體容重:砌體容重:8×0.8+19×0.2=10.2kN/m3外墻:0.3×10.2+0.02×20=3.46kN/m2內(nèi)墻:0.2×10.2+0.02×20=2.44kN/m2若某層墻體凈高為3m,則作用在梁上的線荷載導算為:外墻:3.46kN/m2×3=10.38kN/m內(nèi)墻:2.44kN/m2×3=7.32kN/m2組砌時,混砌比例可根據(jù)墻體實際情況調(diào)整。31框架結構上的豎向荷載框架結構上的活荷載不利布置32框架結構上的豎向荷載ABBCCC33框架結構上的豎向荷載34風荷載基本風壓,按全國基本風壓分布圖采用,≥0.30kN/m2風壓高度變化系數(shù)風荷載體型系數(shù)風振系數(shù)35作用在框架上的風荷載Bi:框架柱受風面寬度(m);hj:框架本層層高(m);hj+1:框架上層層高(m);PWjhjhj+136
對六層以下無側(cè)移的框架,此法較為方便。具體步驟:(1)首先計算框架各桿件的線剛度及分配系數(shù);(2)計算框架各層梁端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固定端彎矩;(3)計算框架各節(jié)點處的不平衡彎矩,并將每一節(jié)點處的不平衡彎矩同時進行分配并向遠端傳遞,傳遞系數(shù)為1/2;(4)進行兩次分配后結束(僅傳遞一次,但分配兩次)??蚣芙Y構在豎向荷載作用下的近似計算彎矩二次分配法37彎矩二次分配法例題:某教學樓為四層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梁的截面尺寸為250mmx600mm,混凝土采用C20;柱的截面尺寸為450mmx450mm,混凝土采用C30,現(xiàn)澆梁、柱,結構剖面圖及計算簡圖見右圖,試用彎矩二次分配法繪該框架的彎矩圖。383940兩邊有樓板一邊有樓板現(xiàn)澆樓面Ib=2.0I0Ib=1.5I0裝配整體式樓面Ib=1.5I0Ib=1.2I0框架梁截面慣性矩增大系數(shù)為了簡化計算,本例框架梁截面慣性矩增大系數(shù)均采用1.2。41半邊結構424344(4)彎矩分配與傳遞首先將各節(jié)點的分配系數(shù)填在相應方框內(nèi),將梁的固端彎矩填寫在框架橫梁相應的位置上。第一次分配:放松節(jié)點,把各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同時”進行分配。45(4)彎矩分配與傳遞第一次分配
傳遞假定:遠端固定進行傳遞;右(左)梁分配彎矩向左(右)梁傳遞;上(下)柱分配彎矩向下(上)柱傳遞(傳遞系數(shù)均為1/2);46(4)彎矩分配與傳遞第一次分配傳遞第二次分配:放松節(jié)點,把各節(jié)點不平衡彎矩“同時”進行分配。47(5)作彎矩圖48框架結構抗震設計步驟框圖49水平地震作用的計算方法結構方法使用范圍彈性底部剪力法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主,質(zhì)量和剛度沿高度分布較均勻振型分解反應譜法不滿足底部剪力法應用條件的結構時程分析法(補充計算)甲類建筑、特別不規(guī)則的建筑H>100m,8度I、II類場地和7度H>80m,8度III、IV類場地H>60m,9度彈塑性簡化方法(略)時程分析法(略)50計算模型集中質(zhì)量模型首層層高應計算至基礎頂面基礎頂面位置應位于冰凍線深度及管道埋深以下。51水平地震作用的主要參數(shù)地震動特性方面抗震設防烈度及設計地震分組《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附錄A地質(zhì)勘探報告場地類別場地特征周期結構動力特性方面建筑質(zhì)量(重力荷載)結構自振周期T1結構阻尼比ζ(材料)52場地特征周期Tg設計地震分組場地類別IIIIIIIV第一組0.250.350.450.65第二組0.300.400.550.75第三組0.350.450.650.9053重力荷載代表值Gj重力荷載代表值Gj永久荷載(建筑結構構配件自重)標準值+可變荷載(雪、灰、樓面活荷載)組合值j層永久荷載標準值組合值系數(shù),一般取0.5可變荷載標準值總重力荷載代表值GE=ΣGj54結構自振周期T1能量法55結構自振周期T1的調(diào)整實際結構往往是比較復雜的,計算簡圖都經(jīng)過簡化,計算所得的周期要比實際周期長。無論采用哪種計算模型,上述誤差都是存在的。因此,周期計算值必須進行折減。周期折減系數(shù)取決于結構形式和砌體填充墻的多少。當非承重墻體為填充磚墻時,框架結構可取0.6~0.7;采用其它非承重墻體時,可取0.7~0.8,一般取0.8。56設計反應譜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曲線57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地震影響系數(shù)應根據(jù)烈度、場地類別、設計地震分組和結構自振周期以及阻尼比確定。烈度6789多遇地震0.040.080.160.32罕遇地震----0.500.901.40水平地震影響系數(shù)最大值58多遇地震烈度下橫向框架的彈性地震作用
對滿足底部剪力法適用條件的框架結構,可用底部剪力法求解。59多遇烈度地震作用下結構層間彈性變形驗算
1、層間剪力的計算
2、層間彈性變形計算
3、驗算是否滿足。橫向變形驗算60地震作用下結構內(nèi)力分析一、求柱端剪力第i層第j
根柱子的剪力為
(P137式5-11)二、柱的上下端彎矩
式中,y——為柱子的反彎點高度比,y0——柱標準反彎點高度比,標準反彎點高度比是各層等高、各跨跨度相等、各層梁和柱線剛度都不改變的多層多跨規(guī)則框架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求得的反彎點高度比,查表得。(P181~184表)61y1——上下梁線剛度變化時的反彎點高度比修正值;當某柱的上、下梁線剛度不同,柱上、下節(jié)點轉(zhuǎn)角不同時,反彎點位置有變化,應將y0加以修正,修正值為y1
。y2、y3——上下層高度變化時反彎點高度比修正值,框架柱剪力及彎矩計算列表進行:做出框架柱剪力及彎矩圖。
62三、框架梁端的彎矩根據(jù)節(jié)點平衡,求梁端彎矩:對于中柱,左、右梁端彎矩可由上、下柱端彎矩之和按左、右梁的線剛度比例分配
對邊柱節(jié)點:
63列表計算:做出框架梁的彎矩圖。四、框架梁端的剪力計算根據(jù)框架梁隔離體的平衡條件,梁端彎矩的代數(shù)和除以梁的跨度即可得梁端剪力64五、框架柱的軸力計算對于中柱,每個節(jié)點左、右梁端剪力之差即為柱的該層層間軸向力;對于邊柱,節(jié)點一側(cè)的梁端剪力即為柱的該層層間軸力;從上到下逐層累加層間軸向力,即得柱在相應層得軸力??蚣芰憾思袅爸S力計算表:做出框架梁的彎矩、剪力圖及柱的軸力圖。
65承載力極限狀態(tài)荷載效應組合組合類別非抗震設計抗震設計重力荷載①
S=γGCGGk+γQCQQk
γG—永久荷載控制:
=1.35可變荷載控制:永久荷載效應對結構有利時1.0;永久荷載效應對結構不利時1.2γQ
—
一般1.4;Q≥4.0kN/m2時1.3重力荷載+風荷載②
S=γGCGGk+ψ(γQCQQk
+γWCWWk
)
ψ=0.85,γW=1.4重力荷載+地震作用③SE=γGCGGE+γEhCEhEhkGE=Gk+ψQQk,ψQ=0.5,γEh=1.366構件截面承載力驗算條件構件控制截面—各截面中,內(nèi)力最大的截面—構件特性控制截面的最不利內(nèi)力組合—荷載組合特性截面承載力驗算表達式無地震作用組合γ0S≤R有地震作用組合
SE≤R/γRES(SE)——基本組合非抗震結構僅需進行無地震作用組合(S)抗震結構必須進行有、無地震作用組合(S、SE)R抗震結構抗彎承載能力R=非抗震結構抗彎承載能力R抗震結構抗剪承載能力R≠非抗震結構抗剪承載能力R67構件控制截面及其最不利內(nèi)力梁支座:Mmax,-Mmax|Vmax|跨中:M中柱端部截面N,Mx,My,Vx,Vy-MmaxMmax-MmaxMmaxM中|Vmax|N,Mx,My,Vx,VyN,Mx,My,Vx,Vy68抗震結構的延性要求保證延性的措施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彈塑性變形驗算根據(jù)結構抗震等級采取相應構造措施結構抗震等級根據(jù)設防烈度、結構類型、結構高度確定。延性框架結構設計原則強節(jié)點(錨固)弱構件強柱弱梁強剪弱彎構造措施抗震結構必須根據(jù)以上原則進行內(nèi)力調(diào)整69抗震框架構件內(nèi)力調(diào)整梁柱彎剪強剪弱彎1.4,1.2,1.11.3,1.2,1.1底層柱下端1.5,1.25,1.15角柱1.101.35,1.2強節(jié)點弱構件節(jié)點剪力彎剪1.3,1.2,1.11.4,1.2,1.1強柱弱梁70框架結構構造要求延性問題截面延性構件延性結構延性梁:與截面延性有關;與構件延性有關受壓區(qū)高度,剪壓比、跨高比、配箍率,配箍率柱:剪跨比、軸壓比、縱筋配筋率、配箍率,體積配箍率節(jié)點:鋼筋粘結、錨固,體積配箍率71按組合內(nèi)力進行梁柱配筋計算
為了較合理地控制強震作用下鋼筋混凝土結構破壞機制和構件破壞形態(tài),提高變形能力,《抗震規(guī)范》體現(xiàn)了能力控制設計的概念,并區(qū)別不同抗震等級,在一定程度上實現(xiàn)“強柱弱梁”、“強節(jié)點弱桿件”和“強剪弱彎”的概念設計要求。這個概念在設計時用調(diào)整內(nèi)力的方式實現(xiàn)。一、框架梁1、正截面受彎承載力驗算求出梁的控制截面組合彎矩后,即可按一般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的計算方法進行配筋計算。2、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1)
剪壓比的限制對梁的剪壓比的限制,也就是對梁的最小截面的限制。
72梁的組合剪力設計值應符合下列要求:2)按“強剪弱彎”的原則,調(diào)整梁端剪力設計值調(diào)整值:9度和一級框架結構尚應符合
——梁端剪力增大系數(shù),一級為1.3,二級為1.2,三級為1.1。3)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73二、框架柱1、正截面受彎承載力驗算1)軸壓比的限制軸壓比的限制是為了保證柱具有一定的延性。
要滿足規(guī)范要求。2)按“強柱弱梁”的原則,調(diào)整柱的彎矩設計值框架節(jié)點處柱彎矩,除頂層和柱軸壓比小于0.15者外,其設計值應按下列各式調(diào)整:74
9度和一級框架結構尚應符合
ηc——柱端彎矩增大系數(shù),一級為1.4,二級為1.2,三級為1.1;一、二、三級框架結構的底層,柱下端截面的彎矩設計值,增大系數(shù)分別為:1.5、1.25和1.15。調(diào)整后的柱端彎矩按原有柱端彎矩之值分配。2、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
1)剪壓比的限制對柱的剪壓比的限制,也就是對柱的最小截面的限制。柱的組合剪力設計值應符合下列要求:(5-21)752)按“強剪弱彎”的原則,調(diào)整柱的剪力設計值(5-17)9度和一級框架結構尚應符合(5-18)
—柱端剪力增大系數(shù),一級為1.4,二級為1.2,三級為1.1。3)柱斜截面受剪承載力驗算
—剪跨比,。當時,取,當時,取。7677三、框架節(jié)點核芯區(qū)驗算節(jié)點核心區(qū)抗震設計的原則要求是框架節(jié)點核心區(qū)不先于梁、柱破壞??蚣芄?jié)點核芯區(qū)的抗震驗算應符合下列要求:一、二級框架的節(jié)點核芯區(qū),應進行抗震驗算;三、四級框架節(jié)點核芯區(qū),可不進行抗震驗算,但應符合抗震構造措施的要求。1、節(jié)點剪壓比的控制
——正交梁的約束影響系數(shù)。
2、核芯區(qū)截面有效驗算寬度,應按下列規(guī)定采用:78
a)核芯區(qū)截面有效驗算寬度,當驗算方向的梁截面寬度不小于該側(cè)柱截面寬度的1/2時,可采用該側(cè)柱截面寬度,當小于柱截面寬度的1/2時,可采用下列二者中的較小值:
b)當梁、柱的中線不重合且偏心距不大于柱寬的1/4時,核芯區(qū)的截面有效驗算寬度可采用上式和下式中計算結果的較小值:
3、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芯區(qū)截面受剪承載力的驗算791)一、二級框架梁柱節(jié)點核芯區(qū)組合的剪力設計值,應按下式確定:
(5—38)9度時和一級框架結構尚應符合式:2)節(jié)點核芯區(qū)截面抗震受剪承載力,應采用下式驗算:
9度時應符合:80需要薄弱層變形驗算否一、根據(jù)梁柱配筋和柱的軸壓力等,計算梁柱各控制截面的屈服彎矩二、根據(jù)梁柱端截面的屈服彎矩,判斷節(jié)點處梁柱的破壞狀態(tài),計算柱和層的屈服剪力。三、根據(jù)大震作用下按彈性分析的層間彈性地震剪力Ve(i)和層間屈服剪力Vy(i),計算層間屈服強度系數(shù)ξy(i)。四、判斷結構的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綜合授信貸款合同范文
- 個人房屋租賃合同樣本范本
- 個人房產(chǎn)轉(zhuǎn)讓合同樣本修訂版
- 中小學教師工資集體合同范本
- 業(yè)務員委托合同范本
- 個人小額信貸合同樣本
- 個人設備租賃標準合同
- 個人車輛保險合同標準模板
- 個人友情借款合同樣本
- 個人合伙投資合同格式范本
- 2023年海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卷及答案解析
- 公安法制培訓
-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閱讀任務單及答案
- 新人教版高中數(shù)學必修第二冊第六章平面向量及其應用教案 (一)
- 湖南省長沙市一中2024-2025學年高一生物上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碳纖維增強復合材料在海洋工程中的應用情況
- 公司市場分析管理制度
- 焊接材料制造工-國家職業(yè)標準(2024版)
- 江西省2024年中考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2024年200MW-400MWh電化學儲能電站設計方案
- 余土外運施工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