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有嘉肴》課件_第1頁
《雖有嘉肴》課件_第2頁
《雖有嘉肴》課件_第3頁
《雖有嘉肴》課件_第4頁
《雖有嘉肴》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雖有佳肴雖有佳肴1背景資料

《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儒家經典之一。該書編定是西漢戴圣對秦漢以前各種禮儀著加以輯錄,編纂而成,共49篇。

《禮記》的內容主要是記載和論述先秦的禮制、禮儀,解釋儀禮,記錄孔子和弟子等的問答,記述修身作人的準則。實際上,這部九萬字左右的著作內容廣博,門類雜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學、歷史、祭祀、文藝、日常生活、歷法、地理等諸多方面,幾乎包羅萬象,集中體現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學和倫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會的重要資料。背景資料《禮記》,是中國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書籍2

《雖有佳肴》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秾W記》,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它是中國古代一部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寫作于戰(zhàn)國晚期。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關系。《學記》內容有:發(fā)慮憲、玉不琢,不成器、雖有佳肴、古之教者、大學始教、大學之教、大學之法、學者有四失、凡學之道、善學者和記問之學?!峨m有佳肴》節(jié)選自《禮記.學記》?!秾W記》,是中3預習檢測給下列紅字注音:嘉肴()自強()

兌命(

學學半(

)yáoqiǎngyuèxiào預習檢測給下列紅字注音:嘉肴()自強4朗讀課文雖有嘉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兌命》曰:“學/學半?!逼?此之謂乎?

朗讀課文雖有嘉肴雖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5解釋下例加點詞語(1)雖有佳肴

(2)弗食,不知其旨也(3)雖有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4)是故學然后知不足,都然后知困

雖:連詞,即使;佳:美好;肴:用魚、肉做的菜?!笆场保瑒釉~,吃?!捌洹贝~,指代“食”的對象。“旨”,味美。至道:最好的道理;“至”,達到極點的。善:好處。良好。是故:連詞,因此,所以;困:不通,理解不了。解釋下例加點詞語(1)雖有佳肴雖:連詞,即使;佳:美6(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6)故曰:教學相長也(7)“教學相長”自反:反,反省;“自反”,意思是反過來要求自己。自強:“強”,勉勵。自強,自我勉勵?!肮省?,連詞,所以。長:促進。意思是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5)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自反:7(8)其此之謂也(9)“學學半”(10)兌命其:表示推測語氣,大概;此之謂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此……之謂也”是一種固定句式,通常翻譯為“大概說的就是……吧。”第一個“學”指教人,第二個“學”指學習;“學學半”意思是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兌,通“說”,指的是殷商時的賢相傅說。(8)其此之謂也其:表示推測語氣,大概;此之謂也:說8翻譯課文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雖我至道,弗學,不知其善也。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嘗,也不知道它味道的甘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學習,也不知道它的好處。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也有不懂得地方。翻譯課文雖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即使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9翻譯課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得地方,然后才能勉勵自己。所以“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翻譯課文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10翻譯課文《兌命》曰:“學學半?!逼浯酥^乎?

《兌命》說:“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边@話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翻譯課文《兌命》說:“教育別人,是學習的一半?!边@話說的就是11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這個觀點嗎?)作者是怎么論述的?(論證思路)

“教學相長”。人學習之后就會知道不足,知道了不足之處,才能反省自己,提高自己;教人之后才能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這樣才會自我勉勵,不斷提高。

教和學是相互促進的,二者相鋪相成。重視實踐,在學和教的實踐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進步與發(fā)展。合作探究1、本文主要論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這個觀點嗎?)作122、文章開頭寫“雖有嘉肴”有何作用?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佳肴”、“至道”引出下文對教與學關系的論述,有“佳肴”、“至道”作類比,教與學的關系就淺顯易懂了,這種說理的方法叫做“類比推理”。2、文章開頭寫“雖有嘉肴”有何作用?從“佳肴”寫起,是為了由13拓展延伸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請談談“教學相長”的道理給了你怎樣的啟示?拓展延伸結合自身的學習經驗,請談談“教學相長”的道理給了你怎141、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沒有完善自己的機會。2、“教學相長”還意味著學習中的互動和交流。有時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學習。比如嘗試把自己的理解講給同桌聽,看看他的反應。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確實理解透徹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這時就可以“知困”而“自強”。參考:1、學是第一位的,不學,則無法獲得知識,也無法知道自己的不足15文章主題文章應用“類比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講述了“教學相長”的道理。即教人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的。告訴我們實踐出真知的道理。文章主題文章應用“類比手法”引出要闡述的觀點,講述了“教學相16語言特點1、多使用對偶句,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對偶句。2、有較強的邏輯性。先是以類比強調學習,要實踐,接下來指出“學”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進一步討論其效(自反和自強),最后得出結論。文氣貫通,層層遞進。語言特點1、多使用對偶句,讀來朗朗上口,節(jié)奏感強。文章共五句17積累

1、學習過程五步驟: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2、學者有四失: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3、教育教學九原則:

教學相長、長善救失、啟發(fā)誘導、因材施教……積累1、學習過程五步驟:18脈絡梳理雖有佳肴類比引入逐層論證引用作結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學至道,不知其善學知不足,教后知困不足自反,知困自強——學學半,此之謂教學能相長實踐出真知脈絡梳理雖有佳肴類比引入逐層論證引用作結弗食佳肴,不知其旨弗19課堂練習1、給下列紅字注音:佳肴(

)(

)自強(

)兌命(

)學學半()

2、借助工具書及課下注釋解釋下列字詞。雖

()旨()

至道

()善()困()

是故()自強

()

自反()故曰:教學相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