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最大水下城際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_第1頁
世界最大水下城際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_第2頁
世界最大水下城際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_第3頁
世界最大水下城際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世界最大水下城際鐵路盾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獅子洋隧道

1佛莞城際鐵路為了盡快建立中國廣東省的聯(lián)系渠道,開放珠江東西兩岸的重要快速河流通道,實現(xiàn)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一小時”的目標,世界上最大的水電工程節(jié)點隧道是佛東莞鐵路開通的獅子洋隧道。佛莞城際鐵路西起廣佛環(huán)線廣州南站,向東下穿珠江獅子洋后進入東莞境內,終點為穗莞深線望洪站,其中獅子洋隧道為全線的控制性工程。該線路的建成,將極大地促進珠三角地區(qū)重要城市之間的互通互聯(lián),為該地區(qū)成為國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戰(zhàn)略)注入更加強大的發(fā)展引擎。2隧道地質條件佛莞城際鐵路FGZH-3標獅子洋隧道全長6476.4m,平面布置見圖1。隧道最大埋深約64m,最大水深17m,為單洞雙線隧道。全線采用雙塊式無砟道床,管片內徑12m、外徑13.1m,環(huán)寬2m,厚550mm,每環(huán)9塊。獅子洋隧道區(qū)間地質復雜,地面以下40m范圍內以淤泥和砂層為主,40m以下以石英砂巖和泥質板巖為主。明挖隧道區(qū)間均位于淤泥和砂層中;盾構區(qū)間長距離穿越典型的軟弱破碎地層、含水軟巖、軟硬不均混合地層等特殊地段復合地層,在國內城際鐵路尚屬第一次。隧道地質剖面見圖2。該工程配備1臺具備常壓換刀功能的大直徑泥水盾構,開挖直徑為13.61m。盾構整機長137m,質量約3500t,其中主機(含刀盤)長14.4m,質量約2500t。主驅動總功率為4900kW,最大掘進速度為40mm/min,最大推力約22萬4320kN,額定轉矩2萬3289kN·m,最大進漿流量為2700m3工程困難和解決方案3.1工程管理方面1)軟弱地層大直徑盾構端頭加固問題。盾構始發(fā)端頭地質主要為淤泥層、砂層,地基承載力低,穩(wěn)定性差,且覆土厚度均小于1倍洞徑,最小覆土厚度僅約8m。盾構掘進過程中易出現(xiàn)“栽頭”、地面冒漿和地表沉降超限等問題。2)淺覆土施工掘進控制問題。盾構隧道到達端最淺覆土埋深僅約4m,不足1倍洞徑,存在盾構冒頂、上浮風險。3)盾構大件吊裝控制問題。在大直徑盾構分塊組裝施工組織、地表承載力、拼裝精度和過程安全管控等方面都存在極大的考驗。4)盾構穿越破碎帶問題。盾構區(qū)間隧道穿越1處破碎帶、2個斷層,總長度424m,在掘進過程中極易出現(xiàn)堵艙、滯排等問題。5)長距離穿越獅子洋、水壓高、局部地層透水性強造成施工風險大問題。盾構穿越獅子洋長度為1780m,水壓較大,對盾構主軸承密封、尾刷、油脂注入系統(tǒng)、加泥系統(tǒng)要求高。若掘進控制不當,極有可能造成隧道與江水貫通,存在極大的施工風險。3.2盾構穿越破碎帶1)始發(fā)端頭采取“滿堂旋噴加固+素墻+水平注漿+降水井”方案進行施作,確保盾構始發(fā)期間洞門掌子面穩(wěn)定。2)出洞段淺埋段采用砂袋壓重加固抗浮方案,防止盾構上浮、冒頂。嚴格控制盾構總推力、推進速度、排泥量等主要掘進參數(shù),減少泥水壓力波動,采用低速均勻掘進,避免對土體產(chǎn)生大的擾動,同時加強泥漿管理和出土量監(jiān)控,防止超挖和欠挖。3)盾構組裝前提前對吊裝區(qū)域進行加固,履帶吊行走區(qū)域墊設鋼板,加強地表監(jiān)測。組裝過程中通過細化施作步驟及操作指令、明確領導帶班制度、加強現(xiàn)場監(jiān)督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確保組裝安全、質量及效率。4)針對盾構穿越破碎帶問題,制定以下應對措施:(1)盾構設計超前地質預報功能,提前探明斷層破碎帶情況,為掘進參數(shù)的選擇與施工控制提供參考依據(jù)。(2)施工中實時監(jiān)測江水水位,根據(jù)隧道頂部設計標高,計算設定泥水壓力值,同時根據(jù)管片安裝或停機維修時間的氣墊艙液位變化對壓力進行修正。(3)在盾構進入破碎帶前,選擇合適位置進行刀盤、刀具等艙內設備的檢修,對刀具進行全盤更換。(4)砂漿采用抗分散型水泥漿,加強同步注漿效果。盾構通過后,及時進行二次補充注漿。(5)對施工風險進行辨識、評估、分析,制定應急措施及預案,提前完成演練工作,確保風險可控。5)盾構長距離穿越獅子洋時,采取以下措施:(1)進一步查明江中段地層情況,計算準確的泥水壓力設定值,防止泥水壓力過高或過低造成塌陷發(fā)生江水倒灌的風險。(2)掘進前制定合理的掘進方案和報警值,掘進過程中加強掘進管理,遇到問題及時停機處理,杜絕盲目掘進、冒險掘進。(3)穿越獅子洋前對設備提前進行檢修,并做好易損配件的備置工作,特別是對盾尾刷要進行檢查,必要時進行更換處理。(4)在盾構掘進過程中,保證盾尾油脂注入量,控制好盾構姿態(tài),嚴禁進行較大趨勢掘進,嚴控管片拼裝平整度。(5)做好應急預案準備及應急演練工作。4設置反力架體系1)常壓換刀刀盤。該工程盾構采用常壓換刀刀盤,可在常壓條件下對35把滾刀、48把刮刀進行更換,避免帶壓進艙作業(yè)帶來的風險。2)始發(fā)延伸導軌。由于主機質量為2500t,盾構在空推過程中,最大懸臂長度達2.5m,為防止“栽頭”,在洞門圈內設置5條1m長導軌。該導軌由10cm厚鋼板加工而成,通過8.8級螺栓與主體結構植筋連接。3)反力架軸力計。將基坑支護用的軸力計運用到盾構始發(fā)中,既可以根據(jù)監(jiān)測情況調整推力,保證反力系統(tǒng)穩(wěn)定,又可以根據(jù)受力穩(wěn)定情況,確定拆除負環(huán)管片的時間。4)泥漿管環(huán)縫滾焊機。自行設計的泥漿管環(huán)縫滾焊機,既能確保鋼管環(huán)縫焊接的速度,又能保證焊縫的焊接質量。5)激光顆粒分析儀。該工程引進了顆粒分析儀,以顆粒分析為手段,對泥漿分離機和離心機的效果進行評估,有利于指導泥漿管理,大大提高泥漿的性能,確保盾構高效、順利掘進。6)同步注漿工藝改進。優(yōu)化傳統(tǒng)注漿工藝,從注漿漿液配比、原材料質量、機具配置、拌制方式、漿液指標的過程管理到最終注入整個工序等方面進行改進,有效保證成型隧道的管片質量。5施工期間和施工期間5.1施工期間該工程自2015年1月1日開工,計劃于2019年5月30日竣工,工期共計53個月。5.2項目進度截至2017年8月3日5.2.1箱涵沖壓2.1)盾構掘進及管片安裝完成1070雙延米(535環(huán)),剩余3830雙延米(1915環(huán));箱涵拼裝累計完成512節(jié),剩余1938節(jié)。2)廣州側明挖暗埋段完成250m,剩余130m。5.2.2東莞廳施工1)東莞側明挖暗埋段完成245m,剩余55m。5.2.3生產(chǎn)管道和箱銷管片累計生產(chǎn)1606環(huán),剩余844環(huán);箱涵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