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產品理論課件_第1頁
公共產品理論課件_第2頁
公共產品理論課件_第3頁
公共產品理論課件_第4頁
公共產品理論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章公共產品理論第三章公共產品理論西方經(jīng)濟學歷來十分重視對公共產品問題的研究。這不僅因為公共產品是市場機制發(fā)生失靈的一個重要領域,公共經(jīng)濟學中的資源配置職能也主要體現(xiàn)在公共產品的提供上;而且市場經(jīng)濟體制下政府的公共支出主要以公共產品的提供范圍為依據(jù)。因此,公共產品的研究,構成了公共經(jīng)濟學理論的一個核心內容。西方經(jīng)濟學歷來十分重視對公共產品問題的研究。這不僅因為公共產第一節(jié)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第二節(jié)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第三節(jié)混合產品第四節(jié)地方公共產品第一節(jié)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第一節(jié)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一、公共產品的定義考察公共產品的發(fā)展史,我們認為有三種代表性的界定:薩繆爾森的定義:公共產品就是所有成員集體享用的集體消費品,社會全體成員可以同時享用該產品;而每個人對該產品的消費都不會減少其他社會成員對該產品的消費。第一節(jié)公共產品與私人產品一、公共產品的定義奧爾森的定義:在其著作《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他認為“任何物品,如果一個集團中的任何人都能夠消費它,它又不能適當?shù)嘏懦馄渌藢υ摦a品的消費,該產品即為公共產品?!眾W爾森的定義:在其著作《集體行動的邏輯》一書中,他認為“任何布坎南的定義:在《民主財政論》一書中,他認為“任何集團或社團因為任何原因通過集體組織提供的商品或服務,都將被定義為公共產品”布坎南的定義:在《民主財政論》一書中,他認為“任何集團或社團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所廣泛接受的定義,是被后來經(jīng)濟學家發(fā)展的薩繆爾森的定義。經(jīng)濟學家們常常從分析公共產品的兩大基本特征來界定公共產品的概念。也有人認為是三個基本特征。受益的非排他性(non-exclusive)消費的非競爭性(non-rival)效用的不可分割性(non-divisibility)為現(xiàn)代經(jīng)濟學所廣泛接受的定義,是被后來經(jīng)濟學家發(fā)展的薩繆爾森理解公共產品1.非排他性所謂非排他性,簡單而言指的是,產品一旦被提供出來,就不可能排除任何人對它的不付代價的消費(最起碼從合理成本的角度來看是如此的。嚴格而言,這包含三層含義:(1)任何人都不可能不讓別人消費它,即使有些人有心獨占對它的消費,但或者在技術上是不可行的,或者在技術上可行但成本卻過高,因而是不值得的;(2)任何人自己都不得不消費它,即使有些人可能不情愿,但卻無法對它加以拒絕;(3)任何人都可以恰好消費相同的數(shù)量。典型例子:國防、科斯的燈塔理解公共產品1.非排他性理解公共產品

2.非競爭性所謂非競爭性指的是,一旦公共產品被提供,增加一個人的消費不會減少其他任何消費者的受益;也不會增加社會成本,其新增消費者使用該產品的邊際成本為零。還以國防為例,一經(jīng)提供,多保護一個人不會減少其他任何人的受益,也不要求額外追加資源投入。再比如電視節(jié)目,增加一個用戶消費決不會影響到我們大家收看同樣的節(jié)目,也不會給其他有關方面帶來成本的增加。

理解公共產品2.非競爭性理解公共產品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公共產品是向整個社會提供的,具有共同受益或聯(lián)合消費的特點。其效用為整個社會的成員共享,而不能將其分割為若干部分,分別歸屬于某些個人或廠商享用,或者,不能按照誰付款、誰受益的原則,限定為之付款的個人或廠商享用。理解公共產品3.效用的不可分割性理解公共產品4.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之間的關系

顯然,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之間存在著某種相關關系,許多非競爭性的產品也是非排他性的,例如前面指出的例子——國防就是如此。但是,這兩個特征也并不總是同時出現(xiàn)的。對有些產品而言,它可能只具有以上兩種屬性中的一種。例如,對某些橋而言,從橋上通過是非競爭性的,但是卻可以通過收過橋費而實現(xiàn)它的排他性。反過來,當?shù)搅烁叻迤?,假設沒有收費亭,雖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非排他性的,任何人都可以從橋上通過,但是由于“擁擠”,其消費當然是競爭性的了。這一點,任何一個遭受過塞車之苦的人恐怕都深有體會。理解公共產品4.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之間的關系理解公共產品針對以上定義,有以下5點值得注意的地方:(1)即使每個人消費該產品的數(shù)量都一樣,也不必要求所有的人對這種消費的評價都相同。例如,當一個導彈系統(tǒng)建造好之后,每個人都別無選擇,只能消費這項服務。但是,對那些認為該系統(tǒng)增加安全性的人來說,它的價值是正的;而對那些相信增加導彈只會使軍備競爭升級,從而危機國家安全的人來說,增加導彈的價值是負的。當然,他們也不情愿為增加導彈付錢。

理解公共產品針對以上定義,有以下5點值得注意的地方:理解公共產品(2)對公共產品的劃分不是絕對的,要取決于市場和技術條件。例如,對一個圖書館來說,一個大的圖書館閱覽室一般而言是公共產品,但是隨著讀者數(shù)量的增加,這就產生了經(jīng)濟學上所謂的“擁擠”問題,從而使消費的質量下降了,不利于學術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公共產品的非競爭性條件就沒有能被很好地滿足。再如道路堵塞也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的例子。不過,人們現(xiàn)在正在評估一種技術,它可以利用一種設備來鑒別經(jīng)過的車輛,并且自動從預先支付的賬戶中扣除路費。這樣,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不是公共產品了,而成了一種可收費產品(或者叫俱樂部產品)。還有公用汽車和公共自行車也是很好的例子。理解公共產品(2)對公共產品的劃分不是絕對的,要取決于市場和公共產品理論課件理解公共產品(3)許多在傳統(tǒng)上不被認為是商品的事物具有公共產品的特征。

例如誠實就是這樣。因為,如果每個市民在商品交易時都是誠實的,整個社會就會因為節(jié)省了商業(yè)交易成本而獲益。這種成本的減少當然既表現(xiàn)為非競爭性,也表現(xiàn)為非排他性。理解公共產品(3)許多在傳統(tǒng)上不被認為是商品的事物具有公共產理解公共產品(4)在以上定義的前提下,私人產品也并不一定完全由私人部門來提供;公共產品也并不一定要求必須由公共部門來提供。

在現(xiàn)實中,很多私人產品往往是由公共部門來提供的——即由政府提供的競爭性產品。例如在某些場合下,人們認為,保健服務和住房就是兩個由公共部門提供私人產品的例子。而當一個人把自己的私家花園捐贈給社區(qū)的時候,這種公共產品就是由私人來供給的。理解公共產品(4)在以上定義的前提下,私人產品也并不一定完全理解公共產品(5)公共部門要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也并不一定意味著必須由公共部門來生產該產品或服務。對政府服務來說,區(qū)分其提供還是生產某項服務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對廢物回收來說,有些社區(qū)是自己生產這項服務,即由公共部門主管購買垃圾車,雇用工人,安排日程;而在另外一些社區(qū),由政府提供這項服務,它往往雇用私人企業(yè)來做這項工作。再比如,政府可能通過征稅來為人行道的清潔付費,或者可能要求各單位“各人自掃門前雪”,都是這方面的例子??傊?,提供一項服務和生產服務之間的區(qū)別是深刻的。它是整個當代民營化概念的核心,給出了政府所應扮演的角色的前景。理解公共產品(5)公共部門要提供某種產品或服務也并不一定意味薩繆爾森對公共產品的描述對私人產品:

X=∑Xi對公共產品:

X=Xi薩繆爾森對公共產品的描述二、公共產品的分類排他性?是是競爭性?否否競爭性?二、公共產品的分類排他性?是是競爭性?否否競爭性?

(1)

“純公共產品”是指在消費上不存在競爭,任何一個消費者對該產品的消費對不會對其他任何消費者產生任何影響;同時對該產品的消費無法實現(xiàn)排他,消費者“搭便車”行為不產生任何成本;

所以,市場機制在純公共產品領域無法發(fā)揮其“看不見的手”的功效,個人或企業(yè)都不愿意提供這中無法回收成本和無法獲利的產品。因而只能是通過非市場機制來提供,目前世界各國的普遍做法是由政府提供。(1)“純公共產品”是指在消費上不存在競爭,任何一個(2)公共資源型公共產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卻無法實現(xiàn)有效地排他。如公共漁場、公共牧場等就屬于這類產品。公共資源產生新問題:一旦提供了一種物品,決策者就需要關注它被使用了多少?即對“公地悲?。═ragedyoftheCommons)”的關注。(2)公共資源型公共產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競爭性,但是卻無法公地悲劇的解決:1.確立產權例如“英國的圈地運動”

2.通過社會的自我組織和自我治理來有效管理

奧斯特羅姆在《公共事務的治理之道》一書中,指出在一定的自然條件下,處于公共事務兩難困境的人們可能依靠自己的智慧,確定適合的制度安排,改變他們所處的情境結構,從而避免悲劇發(fā)生。公地悲劇的解決:公共資源還包括魚、鯨和其他野生動物。歐洲人第一次去北美洲時,這個大陸上的野牛數(shù)量超過6000萬頭。但在19世紀期間獵殺野牛盛行,以至于到1900年,在政府保護這種動物之前,只剩下400頭左右了。但是黃牛這種具有商業(yè)價值的動物卻沒有絕種。為什么象牙的商業(yè)價值卻是大象的威脅,牛肉的商業(yè)價值卻是黃牛的護身符?公共資源還包括魚、鯨和其他野生動物。(3)俱樂部型公共產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比較容易排他。如可以直接收費的公共游泳池、電影院和公共圖書館等。(3)俱樂部型公共產品的特點是消費上具有非競爭性,但比較容易第二節(jié)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

一、公共產品的需求在探討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前,先分析對公共產品的需求。第二節(jié)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一、公共產品的需求純私人產品的需求價格(元/條)765 DC=MRC43 E 2 DB=MRB

1 DA=MRA0 12 3 456 7面包的數(shù)量(條)純私人產品的需求價格(元/條)純公共產品的需求邊際效益(元)800700600500 400300 D=∑MR=MSR200 DA=MRA100 DB=MRB0 DC=MRC

1 2 3 4 5燈塔的數(shù)量純公共產品的需求(一)公共產品需求的經(jīng)濟體現(xiàn)(公共產品存在的意義)1.調節(jié)宏觀經(jīng)濟(國家政策類公共產品)2.穩(wěn)定社會秩序(公共安全)3.改善市場條件(政府規(guī)制)4.提高生活質量(人們對綠地的需求、潔凈的空氣的需求、優(yōu)美的環(huán)境的需求、出行方便快儉的需求等)5.發(fā)展文化教育(教育,文化的重要性)6.鞏固國家安全(國防)7.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8.推動經(jīng)濟增長(政府投資基礎設施等帶動GDP增長)(一)公共產品需求的經(jīng)濟體現(xiàn)(公共產品存在的意義)(二)影響公共產品需求的因素1.公共產品的價格2.公共產品的功能3.社會文明程度4.居民消費文化5.居民收入水平6.居民的需求偏好表露(二)影響公共產品需求的因素(三)公共產品需求的發(fā)展趨勢1.公共產品需求規(guī)模不斷增大2.公共產品需求結構不斷豐富3.公共產品需求質量不斷提高(三)公共產品需求的發(fā)展趨勢

從對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需求與提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共產品同私人產品一樣,存在需求。其消費規(guī)模所適用基本原理與私人產品是一致的,即只有當社會邊際效益等于社會邊際成本、公共產品提供的數(shù)量才會達到最佳。MSR=MSC

從對私人產品和公共產品的需求與提供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公共二、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一、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理論認為:私人部門提供公共產品的無效率

1.競爭性的市場不可能達到公共產品的帕累托最優(yōu)。這是因為一方面,由于具備非排他性,每個人都相信他付費與否都可以享受公共產品的好處,從而公共產品的投資無法收回,私人企業(yè)自然不會提供這類產品。(搭便車現(xiàn)象、公地的悲劇、三個和尚的故事)

2.另一方面,公共產品非競爭性,使的公共產品邊際成本為零,按照帕累托最優(yōu)所要求的邊際成本定價的原則,這些產品必須免費提供,這也是私人企業(yè)難以接受的。二、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一、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理論認為:私人部門提供公二、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理論中公共產品的供給模型和具體方式供給模型:1.庇古均衡:征收庇古稅2.局部均衡分析3.林達爾均衡提出的供給方式:(1)自愿捐獻和成本分擔(2)強制性融資---解決搭便車問題.

上述供給方式也存在缺陷,所以必須由政府來提供,通過公共支出方式來解決。二、傳統(tǒng)經(jīng)濟學理論中公共產品的供給模型和具體方式1.庇古均衡把社會成員在消費公共物品中獲得的邊際效用與這些人向政府納稅的邊際負效用聯(lián)系起來,從而從理論上來說明如何提高公共產品供給效率的一種經(jīng)濟學研究方法。公共產品有效供給的條件:

個人對公共產品消費的邊際效用等于納稅的邊際負效用。1.庇古均衡把社會成員在消費公共物品中獲得的邊際效用與這些人2.局部均衡分析私人產品的最優(yōu)供給SSEOQ2Q1Q0QP0P1PFGDDMSR=MRi=MSC(i=1,2,..n)2.局部均衡分析私人產品的最優(yōu)供給SSEOQ2Q1Q0QP0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QSSDDPP0Q1P1Q0P2EFMSR=∑Mri=MSC公共產品的有效供給QSSDDPP0Q1P1Q0P2EFMSR

3.林達爾均衡

兩個假設前提:a、每個社會成員都愿意準確地披露自己可以從公共物品的消費中獲得的邊際效益,而不存在隱瞞或低估其邊際效益從而逃避自己應分擔的成本費用的動機。

b、每個社會成員都清楚地了解其他社會成員的嗜好以及收入狀況,甚至清楚地掌握任何一種公共物品或服務可以給彼此帶來的真實的邊際收益,從而不存在隱瞞個人邊際效益可能。

3林達爾均衡A承擔的的稅金比例h=1h1h2h=0OaBG1G*G2公共產品數(shù)量ObABAB所承擔的稅金比例林達爾均衡A承擔的的稅金比例h=1OaBG1林達爾均衡討論的是公共產品生產中的討價還價過程中的偏好顯示問題,當人們彼此間不能就公共物品的生產采取合作態(tài)度時,均衡就會受到破壞,或達不到。林達爾均衡:消費者都能夠準確披露自己從公共物品或服務的消費中獲得的邊際收益,并愿意為此承擔相應的稅負,則公共物品的提供可以達到最有效率的水平。林達爾均衡討論的是公共產品生產中的討價還價過程中的偏好顯示問(1)自愿捐獻和成本分擔(2)強制性融資---解決搭便車問題.公共產品有效提供方式(1)自愿捐獻和成本分擔公共產品有效提供方式三、公共產品供給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趨勢:多元化和市場化1.公共產品供給多元主體的確認原則:受益空間(范圍)

由于公共產品受益空間的不同,理論界提出了公共產品的層次性特征,從而提出了公共產品存在的不同類型:全球性公共產品。全國性公共產品。地方性公共產品。城市公共產品。農村公共產品。社區(qū)公共產品。三、公共產品供給的理論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趨勢:多元化和市場化1.公2、公共產品市場化供給的確認原則: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相關性

俱樂部型公共產品。(收費的體育場館等)公共資源型公共產品。(公共牧場)2、公共產品市場化供給的確認原則: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的相關性四、公共產品政府提供與市場化供給的效率比較四、公共產品政府提供與市場化供給的效率比較說明:+表示市場化供給效率高;-表示政府提供效率高;0表示差異不大。資料來源:胡鞍鋼《影響決策的國情報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第225頁。說明:+表示市場化供給效率高;-表示政府提供效率高;0表示差五、公共產品的非政府提供方式合同外包政府授予經(jīng)營權(特許經(jīng)營)經(jīng)濟資助(如對科學技術發(fā)展的資助、住宅補貼、其他財政資助)政府參股(基礎設施)政府提供法律保護五、公共產品的非政府提供方式合同外包第三節(jié)混合產品一、什么是混合產品?

既有公共產品性質,又有私人產品性質的產品。既是個人投資的對象,又具有溢出效應,從而既要有個人付費,又要有社會支付部分成本來保證這類產品的有效供給。第三節(jié)混合產品不擁擠的橋梁成本、價格

A 擁擠線通過能力線

DD P0 E0 MR MC 0 Q0 Q* QY QC

通過量不擁擠的橋梁成本、價格擁擠的橋梁成本、價格

A 擁擠線通過能力線

MC DD P0 E0 MR MC 0 Q0 QYQ*QC

通過量擁擠的橋梁成本、價格第四節(jié)地方公共產品一、地方公共產品的特征1、受益范圍上的地方性2、存在外部效應和擁擠效應3、層次性第四節(jié)地方公共產品一、地方公共產品的特征二、地方公共產品的供給1、中央統(tǒng)一提供的低效率:中央與公共產品需求者的“距離效應”導致中央政府不能完全清楚地方消費者對公共產品的真實需求。2、“政府競爭”:地方政府作為理性經(jīng)濟人,希望自己轄區(qū)內的納稅人增多。為此,就要提供納稅人所需求的公共產品。不同的地方政府都有這樣的想法之后,就形成了地方政府之間的競爭。3、“用腳投票”:蒂布特認為,納稅人有自由流動遷徙、選擇自己生活空間的權利?!按颂幉涣魻?,自有留爺處”,納稅人的流動,對地方政府來講,就是一種“用腳投票”。4、總結:在地方政府之間提供公共產品的競爭和以自由遷徙為前提的“用腳投票”的相互作用下,地方公共產品的供應可以達到帕累托最優(yōu),達到資源配置的有效。二、地方公共產品的供給三、政府間(上下級)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劃分原則受益原則:哪級政府受益哪級政府提供效率原則:哪級政府提供效率高哪級政府提供技術原則:公共產品受益可不可分割性例如:中央:國防;外交;央地:失業(yè)保險;環(huán)境保護;地方:消防;供水;衛(wèi)生;三、政府間(上下級)公共產品供給的責任劃分原則要逐步將國防、外交、國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國防公路、國界河湖治理、全國性重大傳染病防治、全國性大通道、全國性戰(zhàn)略性自然資源使用和保護等基本公共服務確定或上劃為中央的財政事權。國務院關于推進中央與地方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的指導意見

國發(fā)〔2016〕49號要逐步將社會治安、市政交通、農村公路、城鄉(xiāng)社區(qū)事務等受益范圍地域性強、信息較為復雜且主要與當?shù)鼐用衩芮邢嚓P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地方的財政事權。要逐步將國防、外交、國家安全、出入境管理、國防公路、國界要逐步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發(fā)、公共文化、基本養(yǎng)老保險、基本醫(yī)療和公共衛(wèi)生、城鄉(xiāng)居民基本醫(yī)療保險、就業(yè)、糧食安全、跨省(區(qū)、市)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和環(huán)境保護與治理等體現(xiàn)中央戰(zhàn)略意圖、跨?。▍^(qū)、市)且具有地域管理信息優(yōu)勢的基本公共服務確定為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政事權,并明確各承擔主體的職責。要逐步將義務教育、高等教育、科技研發(fā)、公共文化、四、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中央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制度是將中央財政收入的一部分轉作地方政府的收入來源,以滿足地方政府提供地方公共產品的需要的一種財政制度。四、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轉移支付轉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1、糾正外部性2、糾正橫向財政不平衡3、糾正縱向財政不平衡4、實現(xiàn)特殊的政策目標轉移支付制度的必要性1、糾正外部性案例討論案例一:公共廁所該不該收費?從2002年5月1日起,杭州市由市容環(huán)衛(wèi)部門直管的公廁取消收費,沿街和風景區(qū)的賓館、飯店、商場等單位的公廁全部免費向社會開放。此前杭州市有480座公廁,其中80座一、二類公廁實行收費,主要分布在風景區(qū)、繁華地段和窗口地區(qū)。市政市容管理局局長表示,這些收費公廁每年可帶來300萬元的收入,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政府財政的壓力。取消收費后,市政府將補貼公廁維護所需的資金。公廁的開放時間不變.保潔質量不會下降,原有的公廁收費工作人員也將得到妥善的安排。案例討論案例一:公共廁所該不該收費?現(xiàn)實中,免費使用的公共廁所長期失修,設施陳舊簡陋,骯臟不堪。不僅影響老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影響中國城市的形象,并妨礙旅游業(yè)的發(fā)展。這是因為,公廁免費的結果往往就是公共經(jīng)濟學中所說的“公地的悲劇”,即人們會過度地使用這些廁所,不會調整自己的行為,導致公廁破敗不堪。有時財政、環(huán)衛(wèi)等政府部門不斷增加投入費用,但無濟于事。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我國一些城市陸續(xù)實行廁所收費制度。這種制度實行以后,絕大多數(shù)收費廁所的設備和衛(wèi)生狀況明顯好于其他不收費的開放式廁所,外界對于中國城市的印象也有所改觀。問題:針對以上現(xiàn)實,結合公共產品相關理論,討論“公共廁所該不該收費?”

現(xiàn)實中,免費使用的公共廁所長期失修,設施陳舊簡陋,骯臟不堪。案例二:農民的“道路權”怎樣保護?——鄉(xiāng)間道路的非排他性2004年,寧夏回族自治區(qū)曾出現(xiàn)過“鄉(xiāng)間道路收費”的糾紛。賀蘭縣四十里店鄉(xiāng)四十里店村的部分農民分散居住于109國道的東西兩旁。前幾年自治區(qū)交通部門在109國道上修建了一座公路收費站,位置正好在村中間。農民的拖拉機從農田拉著蔬菜回家,或者從村南到村北.部必須經(jīng)過這個收費站,每次都必須交過路費。為減輕農民負擔,四十里店村村委會拿錢在國道四邊數(shù)百米處另修了一條簡易路,專供村民的車在本村行走時繞開收費站。農民方便了,卻又出現(xiàn)了新問題:公路上南來北往的大卡車、客運車.為了逃避交費,竟然也從農民修的自用道路上繞行。它們壓壞了水渠涵洞的水泥管,碰掉了水泥橋的護攔板。對此,農民們非常氣憤。于是有人想出了過路收費以補償損失的辦法,每過一車收費1元或2元。有人不愿交錢,還向政府舉報。有關部門根據(jù)國家關于道路設置收費站的規(guī)定。強令四十里店村關閉了那個收費點。我們要問:農民的道路權如何保護?鄉(xiāng)間道路該不該收費?案例二:農民的“道路權”怎樣保護?——鄉(xiāng)間道路的非排他性2案例三:都市停車難問題如何破解?

——停車泊位的經(jīng)濟性質停車難已成為大城市一個突出的問題。有資料顯示,全國36個大中城市停車位滿足率不足20%,也就是說,我國城市每5輛機動車輛只有1個停車位。截至2003年年底,上海市有停車泊位24萬個,其中,配建泊位22.13萬個,路外公共泊位8100個,合法的路邊泊位8400個,其他泊位3000個。公共停車泊位占全市機動車量的比例僅為2%,遠低于國際10%~15%的水平。問題:如何解決這一難題?案例三:都市停車難問題如何破解?

相關討論:有關部門在居民小區(qū)內狹長的道路上用黃線劃出停車泊位,解決停車難問題,這種做法公平嗎?相關討論:在市場經(jīng)濟國家,私立大學占高等學校之比都很高。美國的私立高校占高??倲?shù)的72%,日本的私立高校占75%,印尼的私立高校占86.6%,韓國的私立高校占80.6%,菲律賓的私立高校占78.4%,泰國的私立高校占47.5%。值得關注的是,世界一流的大學,大多數(shù)都是私立大學,如美國的哈佛大學、斯坦福大學、普林斯頓大學、芝加哥大學等,英困的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倫敦大學等。問題:私立大學是不是高等教育發(fā)展的方向?案例四:國外私立大學為何這么多,

——高等教育服務的經(jīng)濟性質案例四:國外私立大學為何這么多,歷史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資料精品課件歡迎使用歷史ⅱ岳麓版第13課交通與通訊的變化資料精品課件歡迎使用公共產品理論課件公共產品理論課件公共產品理論課件[自讀教材·填要點]一、鐵路,更多的鐵路1.地位鐵路是

建設的重點,便于國計民生,成為國民經(jīng)濟發(fā)展的動脈。2.出現(xiàn)1881年,中國自建的第一條鐵路——唐山

至胥各莊鐵路建成通車。1888年,宮廷專用鐵路落成。交通運輸開平[自讀教材·填要點]一、鐵路,更多的鐵路交通運輸開平

3.發(fā)展(1)原因:①甲午戰(zhàn)爭以后列強激烈爭奪在華鐵路的

。②修路成為中國人

的強烈愿望。(2)成果:1909年

建成通車;民國以后,各條商路修筑權收歸國有。4.制約因素政潮迭起,軍閥混戰(zhàn),社會經(jīng)濟凋敝,鐵路建設始終未入正軌。修筑權救亡圖存京張鐵路3.發(fā)展修筑權救亡圖存京張鐵路

二、水運與航空1.水運(1)1872年,

正式成立,標志著中國新式航運業(yè)的誕生。(2)1900年前后,民間興辦的各種輪船航運公司近百家,幾乎都是在列強排擠中艱難求生。2.航空(1)起步:1918年,附設在福建馬尾造船廠的海軍飛機工程處開始研制

。(2)發(fā)展:1918年,北洋政府在交通部下設“

”;此后十年間,航空事業(yè)獲得較快發(fā)展。輪船招商局水上飛機籌辦航空事宜處二、水運與航空輪船招商局水上飛機籌辦航空事宜處三、從驛傳到郵政1.郵政(1)初辦郵政:1896年成立“大清郵政局”,此后又設

,郵傳正式脫離海關。(2)進一步發(fā)展:1913年,北洋政府宣布裁撤全部驛站;1920年,中國首次參加

。郵傳部萬國郵聯(lián)大會三、從驛傳到郵政郵傳部萬國郵聯(lián)大會2.電訊(1)開端:1877年,福建巡撫在

架設第一條電報線,成為中國自辦電報的開端。(2)特點:進程曲折,發(fā)展緩慢,直到20世紀30年代情況才發(fā)生變化。3.交通通訊變化的影響(1)新式交通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通訊手段和

,

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2)交通近代化使中國同世界的聯(lián)系大大增強,使異地傳輸更為便捷。(3)促進了中國的經(jīng)濟與社會發(fā)展,也使人們的生活

。臺灣出行方式多姿多彩2.電訊臺灣出行方式多姿多彩[合作探究·提認知]

電視劇《闖關東》講述了濟南章丘朱家峪人朱開山一家,從清末到九一八事變爆發(fā)闖關東的前塵往事。下圖是朱開山一家從山東輾轉逃亡到東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種交通工具。[合作探究·提認知]

電視劇《闖關東》講述了濟南章丘依據(jù)材料概括晚清中國交通方式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

提示:特點:新舊交通工具并存(或:傳統(tǒng)的帆船、獨輪車,近代的小火輪、火車同時使用)。

原因:近代西方列強的侵略加劇了中國的貧困,阻礙社會發(fā)展;西方工業(yè)文明的沖擊與示范;中國民族工業(yè)的興起與發(fā)展;政府及各階層人士的提倡與推動。依據(jù)材料概括晚清中國交通方式的特點,并分析其成因。[串點成面·握全局][串點成面·握全局]公共產品理論課件

一、近代交通業(yè)發(fā)展的原因、特點及影響1.原因(1)先進的中國人為救國救民,積極興辦近代交通業(yè),促進中國社會發(fā)展。(2)列強侵華的需要。為擴大在華利益,加強控制、鎮(zhèn)壓中國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縱中國交通建設。(3)工業(yè)革命的成果傳入中國,為近代交通業(yè)的發(fā)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一、近代交通業(yè)發(fā)展的原因、特點及影響2.特點(1)近代中國交通業(yè)逐漸開始近代化的進程,鐵路、水運和航空都獲得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2)近代中國交通業(yè)受到西方列強的控制和操縱。(3)地域之間的發(fā)展不平衡。3.影響(1)積極影響:促進了經(jīng)濟發(fā)展,改變了人們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轉變了人們的思想觀念;加強了中國與世界各地的聯(lián)系,豐富了人們的生活。(2)消極影響:有利于西方列強的政治侵略和經(jīng)濟掠奪。2.特點1.李鴻章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為長江上重要商局,招商局和英商太古、怡和三家呈鼎立之勢”。這說明該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 (

)A.打破了外商對中國航運業(yè)的壟斷B.阻止了外國對中國的經(jīng)濟侵略C.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起步D.使李鴻章轉變?yōu)槊褡遒Y本家1.李鴻章1872年在上海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前10年盈和,成解析:李鴻章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并未轉化為民族資本家;洋務運動標志著中國近代化的開端,但不是具體以某個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為標志;洋務運動中民用企業(yè)的創(chuàng)辦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強的經(jīng)濟侵略,但是并未能阻止其侵略。故B、C、D三項表述都有錯誤。答案:A解析:李鴻章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并未轉化為民族資本家;洋務運動二、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1)交通工具和交通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僅推動各地經(jīng)濟文化交流和發(fā)展,而且也促進信息的傳播,開闊人們的視野,加快生活的節(jié)奏,對人們的社會生活產生了深刻影響。(2)通訊工具的變遷和電訊事業(yè)的發(fā)展,使信息的傳遞變得快捷簡便,深刻地改變著人們的思想觀念,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二、近代以來交通、通訊工具的進步對人們社會生活的影響2.清朝黃遵憲曾作詩曰:“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有萬鈞柁,動如繞指柔。”這是在描寫 (

)A.電話B.汽車C.電報 D.火車解析:從“萬鈞柁”“動如繞指柔”可推斷為火車。答案:D2.清朝黃遵憲曾作詩曰:“鐘聲一及時,頃刻不少留。雖公共產品理論課件[典題例析][例1]

上海世博會曾吸引了大批海內外人士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前往參觀。然而在19世紀七十年代,江蘇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

)A.江南制造總局的汽車B.洋人發(fā)明的火車C.輪船招商局的輪船D.福州船政局的軍艦[典題例析][例1]上海世博會曾吸引了大批海內外人[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紀七十年代,由江蘇沿江居民到上?!笨膳袛嘧钣锌赡苁禽喆猩叹值妮喆答案]

C[解析]由材料信息“19世紀七十年代,由江蘇沿江居[題組沖關]1.中國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強壟斷局面的交通行業(yè)是(

)A.公路運輸 B.鐵路運輸C.輪船運輸 D.航空運輸解析:根據(jù)所學1872年李鴻章創(chuàng)辦輪船招商局,這是洋務運動中由軍工企業(yè)轉向兼辦民用企業(yè)、由官辦轉向官督商辦的第一個企業(yè)。具有打破外輪壟斷中國航運業(yè)的積極意義,這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中國的權利。據(jù)此本題選C項。答案:C[題組沖關]1.中國近代史上首次打破列強壟斷局面的交通行業(yè)是2.右圖是1909年《民呼日報》上登載的一幅漫畫,其要表達的主題是(

)A.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鐵路權益B.西方國家學習中國文化C.西方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D.西方八國組成聯(lián)軍侵略中國2.右圖是1909年《民呼日報》上登載的解析:從圖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國舉的燈籠是火車形狀,20世紀初的這一幅漫畫正反映了帝國主義掠奪中國鐵路權益。B項說法錯誤,C項不能反映漫畫的主題,D項時間上不一致。答案:A解析:從圖片中可以了解到各國舉的燈籠是火車形狀,20世紀初的公共產品理論課件[典題例析][例2]

(2010·福建高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