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詩六首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1頁
近體詩六首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2頁
近體詩六首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3頁
近體詩六首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4頁
近體詩六首市公開課一等獎百校聯(lián)賽優(yōu)質課金獎名師賽課獲獎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近體詩六首1/78

學會鑒賞詩歌表現(xiàn)手法,并深入領悟作者思想感情。

【教學目標】2/78高考考點要求

能閱讀淺易古代詩文。

1.鑒賞文學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2.評價文學作品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形象、語言和表示技巧。

思想內容作者觀點態(tài)度3/781.鑒賞作品中形象,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握形象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思想感情,了解形象經典意義。

高考考點闡釋2.鑒賞作品語言,包含準確了解相關詞語特定意義、比喻意義、隱含意義、暗示意義;還包含準確了解主要詞語深層含義和言外之意;賞析詩歌語言描繪形象、表示情感、創(chuàng)造意境藝術效果。

事物形象景物形象人物形象4/783.賞析表示技巧包含(1)修辭技巧:_____、比擬、______、夸大、______、通感、______、對比、借代、反語、重復等?;ノ囊r托雙關比喻(2)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隨景遷、景為情生、托物言志、借物抒懷、感物傷懷等。5/78(3)表現(xiàn)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_____、鋪墊、象征、對比、映襯襯托、欲揚先抑、先聲奪人、以小見大、________、以動寫靜、__________(塑造人物形象時,稱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結合)、_____(間接抒情詩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詩歌),___________等。用典虛實相生動靜結合比興以樂景寫哀情6/784.評價作品思想內容包含概括主旨,簡析作品政治意義、思想意義、人生意義,賞析作者生活情趣、審美情趣和藝術格調,指出不足。7/781.懷古詩(標題中“詠懷”、“詠史”或“詠”)這類詩歌或表像古代英雄那樣建功立業(yè),抒發(fā)對古人緬懷之情;或發(fā)昔盛今衰之感嘆,暗含對現(xiàn)實不滿與批判,多借古諷今。古代詩歌分類及主旨歸納2、詠物詩(標題中“詠”或“題”)這類詩歌特點是詠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示自己志向或品質。8/783、山水田園詩這類詩歌特點是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或描繪山川美景,抒發(fā)喜愛之情,表示不一樣流俗之志;或抒寫田園生活,寄寓閑適情調,表現(xiàn)樸素人情美。古代詩歌分類及主旨歸納4、送別詩(標題中“送”、“別”或“贈”)這類詩歌或抒發(fā)黯然消魂依戀與傷感,基調多低沉哀惋;或寄托真摯撫慰與祝福,感情多曠達剛健;9/785、邊塞詩(標題中“塞”、“塞下”、“塞上”、“出塞”、“征”、“征人”、“軍”、“從軍”等)這類詩內容多反應邊塞生活。多表示建功立業(yè)豪情或壯志未酬郁悶;也有抒發(fā)征人遠戍感嘆(或思鄉(xiāng)、或責怨)古代詩歌分類及主旨歸納6、羈旅詩這類詩主要表現(xiàn)羈旅之人旅途寂寞艱辛以及對故鄉(xiāng)或親人思念之情。10/78

總之,古代詩歌在內容上普通有贈友送別詩、借景抒情詩、思婦閨情詩、托物言志詩、詠史懷古詩、羈旅行役詩、邊塞征戰(zhàn)詩、即景抒懷詩、山水田園詩,要鑒賞、評價作品思想內容除了了解這些類型外,一定要結合詳細詩句作分析。11/781.看標題:標題是詩歌眼睛,讀詩歌就要先讀標題。關注標題中含有含義詞語,了解詞語字面意思,揣測詞語后深層含義,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詩歌主題以及作者情感。詩歌標題普通分成三個大類:①標題直接揭示詩歌內容,如李白《蜀道難》、賀知章《詠柳》等。②標題表明詩人情感,如杜甫《春夜喜雨》、陸游《書憤》等。③特定類型詩歌標題,如杜甫《詠懷古跡》、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等。鑒賞詩歌普通步驟12/78鑒賞詩歌普通步驟2.看作者:

即“知人論世”,它是評論文學作品一個標準。語出《孟子·萬章下》:“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是尚友也?!雹偎欣诹私庠姼鑲鬟_感情:詩人人生經歷,性格特點以及他所遭遇時代,都會在他詩歌中刻下深深烙印。②有利于了解詩歌表現(xiàn)意境:作者感情和人生經歷往往滲透在作品意境中。③有利于更深層次分析詩歌塑造形象。

13/78鑒賞詩歌普通步驟3.看內容:一首詩關鍵就是它內容,亦即這首詩寫了什么。詩歌可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兩大類,依據(jù)這兩大類詩歌不一樣特點去分析和思索整首詩內容是很主要。敘事詩寫了哪些人、哪些事、包括到哪些常見意象;抒情詩中作者借助哪些景物(或意象)描寫去抒情等,都是我們在閱讀中需要重點處理問題。另外,注釋中出現(xiàn)關于該詩寫作背景介紹,就一定要引發(fā)我們足夠重視,這些資料實際上對我們去了解詩歌內容有很大幫助。

14/78鑒賞詩歌普通步驟4.看技法:詩歌關鍵是內容,而詩歌鑒賞關鍵就是其藝術手法使用。藝術手法大致能夠從兩方面去歸納:表現(xiàn)手法和表示方式。而在表現(xiàn)手法中最常見就是修辭手法,和表現(xiàn)手法。而詩歌表示方式總共有四種:敘述、議論、抒情、描寫。我們研究重點就是抒情和描寫。抒情又可分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和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這兩類;常見描寫方式有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景結情、以樂景寫哀情(以哀景寫樂情)、明暗相襯、工筆粗筆(工筆細描、粗筆勾勒)等。

15/78鑒賞詩歌普通步驟5.看思想:鑒賞和評價一首詩落腳點就在對其表現(xiàn)思想感情把握上。這也是我們詩歌鑒賞最終目標。詩人感情可能非常復雜,這就需要我們結合前面所提到三點去思索和做出判斷:比如結合其作者一貫思想主張、結合詩歌內容、結合藝術手法等來進行分析歸納,從而得出結論。16/78近體詩形式特點解析17/78

與古體詩相對而言一個詩體,也稱今詩。主要有律詩和絕句兩種。①要求詩句數(shù)量。每首八句即四聯(lián),稱為首聯(lián)、額聯(lián)、勁聯(lián)、尾聯(lián)。每聯(lián)上句叫“出句”,下句叫“對句”。②詩句字數(shù)整齊。分為五言律詩和七言律詩兩類。③中間兩聯(lián)必須對仗。其中頷聯(lián)、頸聯(lián)上下句必須是對偶句。即詞性相同和意義相對。④有嚴格聲律要求。第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普通押平聲韻,一韻到底,不可換韻。1、律詩18/78

絕句,又叫截句、斷句。其格律關系,可視為分別截取律詩某兩聯(lián)而組成,有截取律詩前兩聯(lián),也有截取律詩后兩聯(lián),或截取律詩中間兩聯(lián),還有截取律詩首尾兩聯(lián)。為了押韻關系,截取律詩首尾兩聯(lián)居多。絕句格律基本要素有三點:平仄、對仗、押韻;同時還包含“起、承、轉、合”章法和句式結構等格律要素。每首絕句,只有四句,也分五言和七言兩種。五言絕句簡稱“五絕”,七言絕句簡稱“七絕”。2.絕句19/78【詩題解析】山居秋暝登高蜀相石頭城錦瑟書憤山居:作者晚年居住在藍田生活。暝:晚間。詩歌標題交待了時間和地點。古九月九有登高習俗,此詩即杜甫登高有感而作,抒寫其終年飄泊、老病孤愁之感760年暮春,杜甫搬到浣花溪草堂,得暇赴成都武侯祠游覽、憑吊,作了這首《蜀相》,以抒述婉惜之情。點明了懷古地點——石頭城,即南京是六朝古都,到唐朝時已經衰敗,所以詩人發(fā)出了感嘆。題目是截取篇首二字而成,詩旨意隱藏很深,從來眾說紛紜。書憤是抒發(fā)心中對國事有份,屬于詠懷詩20/78詩意理解及鑒賞要點21/78山居秋暝王維22/78王維(701—761),字摩詰,盛唐時代著名詩人。開元九年(721)進士。累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安史之亂,身陷叛軍,接收偽職。受降官處罰。其名字取自維摩詰居士,心向佛門。雖為朝廷命官,40歲后卻常隱居藍田輞川別業(yè),過著亦官亦隱居士生活。詩與孟浩然齊名,稱為“王孟”。前期寫過一些邊塞詩,但其作品最主要是山水田園詩,他不但寫下很多絕妙詩句,還善于屬文、作畫,同時對音樂也十分精通。蘇軾曾贊:“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品摩詰之畫,畫中有詩。”著有《王右丞集》。詩人小傳詩隱23/78【背景簡析】《山居秋暝》:王維早年有過主動政治理想,希望能做出一番大事業(yè),后值政局改變無常而逐步消沉下來,吃齋奉佛。四十多歲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過著半官半隱生活。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xù)隱居愿望。詩中寫景并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現(xiàn),大有淵明遺風。24/78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山居秋暝暝:晚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首聯(lián)頷聯(lián)頸聯(lián)尾聯(lián)空闊山野一場秋雨新降,黃昏天氣顯得格外清涼。靜靜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泉水在石上流淌。姑娘們洗罷衣服,笑語喧嘩地從竹林里回家去,漁船順流而下,水上蓮葉便搖動起來。任憑春花春草枯謝吧,我要留下享受這無比風光。25/78《山居秋暝》思想內容(一)

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首聯(lián):緊緊圍繞題意,描繪出秋天雨后山村黃昏大背景,給人以深遠、幽靜、清新之感。

點明時間、地點、季節(jié)營造山雨初霽、空氣清新意境

頷聯(lián):是景物寫生。明月、松林、清泉、山石幾個意象組成色調明潔圖畫,詳細渲染了山景清幽。寫幽清明凈之景(視覺/聽覺)頸聯(lián):在“空山”背景上,點綴了人物活動兩幅優(yōu)美畫面。聽到“竹喧”聲,知道是“浣女”歸來;看到“蓮動”,知道是漁舟出去。一寫聽覺,一寫視覺。寫人,只聞其聲,側面描寫。26/78《山居秋暝》思想內容(二)山居秋暝

王維

空山新雨后,

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

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渙女,

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

王孫自可留。

尾聯(lián):是面對景物發(fā)出感嘆,“任憑春天芳菲隨時令消逝吧,游子在秋色中,自可留連徜徉。”巧妙表示了自己對山中秋色喜愛和安于隱居生活心情,深化了主題。

綜上所析,這首詩描繪山中秋日黃昏幽靜、淳美而清新活潑自然風景,表現(xiàn)出詩人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追求。

27/78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時間、地點、天氣自然:月松泉石人文:浣女歸漁舟下詩人愿望28/78深入探究觀賞品味

鳥鳴澗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鹿柴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締栴}1】“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痹娭忻髅鲗懹袖脚疂O舟,詩人怎下筆說是“空山”呢?29/78深入探究觀賞品味【明確】

原來山中樹木繁茂,掩蓋了人們活動痕跡,正所謂“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鹿砦》)啊!又因為這里人跡罕到,“峽里誰知有些人事,世中遙望空云山”(《桃源行》),普通人自然不知山中有些人了。“空”字是詩眼,“空山”二字點出此處有如世外桃源,詩人愿意在此歸隱。30/78深入探究觀賞品味【問題2】頸聯(lián)按通常說法應是“浣女歸竹喧,漁舟下蓮動”,這里詩人為何先說“竹喧”“蓮動”而后說“歸浣女”“下漁舟”?31/78【明確】這么寫有五個作用:①是為了押韻需要,“舟”與“秋”“流”“留”押韻,符合近體詩格律要求。②將“歸”與“下”作使動用,使句子更為活潑。③反應了一個生活真實:因為浣女隱在竹林之中,漁舟被蓮葉遮蔽,起初未見,等到聽到竹林喧聲,看到蓮葉紛披,才發(fā)覺浣女、蓮舟。④“竹喧”“蓮動”置前,能夠突出山間景物神奇美妙。⑤這么寫能夠產生“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藝術效果,更添情趣。

32/78展開想象再創(chuàng)意象【問題3】這首詩描繪了哪幾幅山村晚景圖?示例:第一幅“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初秋黃昏,山雨初霽,萬物一新,樹木繁茂,空氣清新,高山寂靜,宛若世外桃源。請依示例,展開想象,用自己語言描述后幾幅圖畫。

提醒:可從光、色、形、靜態(tài)、動態(tài)等方面展開聯(lián)想。暗點時間、地點,為全詩定下清新、恬淡基調。33/78第二幅“明月松間照”——暮色滄茫,皎潔明月升上了天空,銀色月光透過松樹虬枝翠葉,星星點點地灑落下來。第三幅“清泉石上流”——

清清泉水淙淙地流瀉于山石之上,在月光芒映之下,宛若一條雪白綢布閃閃發(fā)光、隨風浮蕩,這是多么幽美意境啊!頷聯(lián)側重寫景,靜中有動,聲色兼?zhèn)?,幽雅寧靜。34/78

第四幅“竹喧歸浣女”——竹林里傳來一陣銀鈴般笑聲,那是一群勤勞淳樸山村姑娘剛洗完衣服,披著月光笑盈盈地歸來了,可能她們正為何開心事兒在竹林里嬉戲追逐著,笑鬧聲傳出翠竹林外。

35/78第五幅“蓮動下漁舟”——頸聯(lián)側重寫人無憂無慮、勤勞純樸,以動襯靜,愈顯其靜。

亭亭玉立荷葉紛紛向兩旁披分,掀翻了無數(shù)珍珠般晶瑩水珠,那是順流而下漁舟正輕盈地穿過荷花叢,劃破了荷塘月色寧靜。36/78畫面總合空山雨后秋涼,松間明月清光,石上清泉聲音,浣衣村女笑聲,漁舟穿過荷叢動態(tài),友好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有聲有色,有景有些人,有靜有動,組成了清新秀麗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37/78

本詩采取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手法,在寫景時候又結合了以動襯靜、靜中有動、動靜結合藝術手法。描繪了山中秋日黃昏幽靜、淳美而清新活潑自然風景,讓全詩展現(xiàn)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特點。表示了自己對山中秋色喜愛和安于隱居生活心情表現(xiàn)出詩人高潔情懷和對理想境界追求。鑒賞要點38/78【鑒賞方法點撥】讀詩,可經過解題,了解詩大意。對詩作背景了解,也可歸入解題步驟;釋句,即經過解釋句子尋找“意象”,尋找詩人選取那組物象、那個情境,或那連串事件,從滲透作者主觀意向和情緒色彩意象中入境,即體驗作者情思;最終是明白詩歌主旨,即會意。39/78登高40/78

杜甫(公元712—770年)字子美,生于河南鞏縣,出身于富有文化教養(yǎng)家庭,祖父杜審言是著名詩人。曾居長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有《杜工部集》。他青年時期正值“開元盛世”,游歷過南起吳、越,北至齊、趙等地。35歲到長安求官,過了10年窮困落拓生活,最終才得到一個八品小官。安史之亂暴發(fā),長安淪陷,杜甫曾陷賊中,后逃出投奔肅宗李亨,任左拾遺。49歲時,棄官攜家入川,在成都郊外建草堂定居,由摯友嚴武保薦任過一段檢校工部員外郎(所以常被稱為杜工部)。流落四川八年,57歲時出川,輾轉流徙于湖北、湖南各地,58歲時在岳陽附近病死于一只小船上。杜甫詩圣41/78

杜甫生活和創(chuàng)作大致能夠分為四個時期:1、讀書壯游時期(712-745):《望岳》2、困守長安時期(746-755):《麗人行》、《兵車行》、《出塞》、《赴奉先詠懷》(憂國憂民)(涉世不深)3、陷賊與為官時期(756-759):《月夜》、《春望》、《羌村三首》、“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到達高峰)4、漂泊西南時期(759-770):《聞官軍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江村》、《登岳陽樓》(思想更深邃、詩風更沉郁)42/78【背景簡析】《登高》:這首詩寫于大歷二年(767)秋,杜甫寫這首詩時,安史之亂已經結束四年了,但地方軍閥們又乘時而起,相互爭奪地盤,社會仍是一片混亂。在這種形勢下,他只好繼續(xù)“漂泊西南天地間”(《詠懷古跡·其一》),在“何日是歸年”(《絕句·其二》)嘆息聲中苦苦掙扎。時代苦難、家道艱辛、個人多病和壯志未酬,再加上摯友李白、高適、嚴武相繼辭世,全部這些,像濃云似時時壓在他心頭,他是為了排遣郁悶而抱病登臺。當初詩人住在夔州。夔州位于長江之濱,瞿塘峽口,以水急、風大、多猿著稱。詩中寫登高所見秋江景色,抒發(fā)終年漂泊、老病孤愁感情。43/78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里悲秋長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

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水中小洲處處漂泊到了晚年

國家和自己都多災多難,讓人苦不堪言,只見白發(fā)在頻繁增多。雖說壯志未酬卻又年老多病,現(xiàn)在連酒也戒了。登高44/78

詩中采取了情景交融

藝術手法,詩前半寫景,后半抒情,在寫法上各有錯綜之妙。

首聯(lián)和額聯(lián)著重渲染

整個秋天氣氛。勁聯(lián)和尾聯(lián)表現(xiàn)感情,由異鄉(xiāng)飄泊寫到多病殘生。又從白發(fā)日多,護病斷飲,歸結到時世艱難是潦倒不堪根源。

這么,作者羈旅愁苦與孤獨以及憂國傷時情操,便躍然紙上。

鑒賞要點45/78蜀相杜甫46/78【背景簡析】

《蜀相》:杜甫早年曾有“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理想,自比為舜輔助大臣稷和契。安史之亂第三年他去投奔肅宗,很快就被放還,從此郁郁不得志。所以,入蜀后便懷著崇敬心情去瞻仰武侯祠,借此抒發(fā)自己懷抱。這首詩寫作時間大約是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六年后即唐代宗大歷元年(公元766年),杜甫在夔州瞻仰那里武候祠,寫下了又一首紀念諸葛亮詩《詠懷古跡.其五》。47/78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蜀相

碧草映在臺階上獨自展現(xiàn)出春色,樹上黃鸝空對著樹枝婉囀鳴唱。

為定奪天下先主曾三顧茅廬造訪,他忠誠滿腔地輔佐兩朝開國與繼業(yè)。

可惜出師伐魏未捷而病亡軍中,長使歷代英雄們對此涕淚滿裳!

48/78首聯(lián):寫詩人去武侯詞途中情況。是問路時問答形式,微露滿意和欣慰。頷聯(lián):寫入祠后所見?!白浴薄ⅰ翱铡倍謱懗隼渎淦鄾?,暗含“丞相無緣得見春色好音”傷感和嘆惋,自然過渡到諸葛亮才智功業(yè)。頸聯(lián):上句用劉備事跡側面襯托,下句則是諸葛亮一生功業(yè)精辟概括。尾聯(lián):水到渠成地將對諸葛亮崇敬、仰慕、嘆惋與自己壯志難酬苦痛熔鑄于千古名句。49/78【探究】若將“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中“自”、“空”調換為“盡”、“皆”好不好,為何?

用“盡”和“皆”寫出是春意盎然、賞心悅目標景色,顯露是欣喜愉悅情感。

“自”和“空”卻使詩意陡然逆轉,在賞心悅目標春色上抹上了一層濃濃寂寞和悲涼。正所謂是見滿院萋萋碧草,卻覺寂寞之心難言;聞數(shù)聲嚦嚦黃鸝,倍感荒涼之境無限。50/78

詩中采取了借古抒懷、借景抒情等藝術手法。

借祠堂景色渲染一個肅穆氣氛,借游覽武侯祠,稱頌丞相輔佐兩朝才智和功業(yè),惋惜他出師未捷而身死。

流露出作者報國無門、壯志未酬痛苦心情。鑒賞要點51/78

【詠史懷古詩鑒賞方法點撥】憑借古跡詠史抒懷之詩被稱為懷古詩。就古跡,懷古人,詠故事,抒寫對前人優(yōu)劣得失褒貶,對天下治亂興亡看法,有還寄托著自己身世懷抱。

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思念古跡來到達感嘆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標。這類詩因為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我們鑒賞時,必須掌握幾把"鑰匙"

52/78

首先,要搞清史實。對作品所包括史實和人物一定要有所了解,這就要求我們要積累一定歷史知識。

其次,要領悟感情。詩家懷古詠史,大致有兩種情況,一個是對歷史作理性冷靜剖析,一個是感嘆個人身世,抓住只是歷史一些影子,感情成份較濃。

再者要分析寫法。不一樣寫法,是由不一樣主題決定。53/78作者:劉禹錫石頭城54/78劉禹錫(772—842),唐文學家、哲學家,字夢得,洛陽(現(xiàn)在河南洛陽)人,晚年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詩歌創(chuàng)作主要成就:樂府詩(《竹枝詞》)懷古詩(《金陵五題》)“劉白”、“詩豪”、“劉柳”55/78【背景簡析】《石頭城》:唐順宗永貞元年(805年),劉禹錫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謀奪宦官兵權,失敗后被貶為朗州(現(xiàn)在湖南常德)司馬。元和十年(815年),被召至京,游玄都觀,寫詩諷刺新權貴,復出為連州(現(xiàn)在廣東連縣一帶)刺史。長慶元年調任夔州刺史,三年后再調為和州(現(xiàn)在安徽和縣)刺史,在任兩年復罷去,與白居易相會于揚州。路經金陵時,寫下組詩《金陵五題》,《石頭城》是這組詩第一首。

劉禹錫寫這首詩時,唐帝國已日益衰敗,朝廷里大臣相互排擠,宦官專權,地方藩鎮(zhèn)勢力又有所抬頭。所以他寫詩目標是諷喻現(xiàn)實,借六朝滅亡來抒發(fā)國運衰微感嘆。56/78周圍城墻上凸凹矮墻石頭城

劉禹錫

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霸姾馈薄窘馕觥窟@首詩通篇都是寫景,以凄涼基調寄寓著國運衰微感嘆。前兩句“故國”“空城”后宜作一頓,以示六代帝王之都已成空城之意,“在”“回”二字系詩人感嘆所在,宜重讀。后兩句借月抒懷,重音須落在“舊時月”和“還過”上,要有諷喻現(xiàn)實意思。57/78意象——意境賞析石頭城——故國——空城“這首詩借寫石頭城蕭條景象,寄托國運衰微感嘆?!奔澎o群山,冰涼潮水,凄清月色昔日繁榮富貴,而今沒落荒涼山水明月依舊,而昔日繁榮不再。在——回——還過58/78【探究】白居易在讀了劉禹錫《石頭城》后曾贊美道:“我知后之詩人無復措詞矣。”試以“潮打空城寂寞回”一句,對本詩措詞作簡明分析此句使用擬人手法,表面寫潮,實為寫人,寫人心境,寫人感嘆。潮水拍打著城郭,好像也覺察到石頭城荒涼,碰到冰涼石壁,又要帶著寒心嘆息默默退去。可是想當初,這里曾經過六代豪奢,曾經是那么繁榮富貴。而如今山川依舊,金陵城昔日繁榮卻難覓蹤影。城空空,心空空,潮寂寞,人寂寞。一切都是那么悲愴,那么凄清。面對著這荒涼冷落景象,不禁引入深思:為何當年繁榮留不下一點痕跡?能夠說,詩人在貌似平實寫景中,卻飽含著多少難言情懷,多少深刻歷史教訓??芍^字字千鈞,撼人心魄。59/78

詩中采取了借古諷今、寓情于景藝術手法,在寫景色時候又兼用擬人修辭。

一開始,就置讀者于蒼莽悲憤氣氛之中。山川明月依然,石頭城舊日繁榮已空無全部。這冷落荒涼景象,寄寓著作者對唐朝國運衰微和人生凄涼感嘆,暗藏了他對時政治抨擊。鑒賞要點60/78李商隱錦瑟61/78

字義山,號玉谿生。因牛李黨爭影響,被人排擠,潦倒終生。所作《詠史》詩多托古諷今,《無題》詩很有意蘊。擅長律、絕,富于文采,含有獨特格調,尤其是他近體律絕,其中優(yōu)異篇章都含有深婉綿密、典麗精工藝術特色。有些人認為李商隱詩有用典太多、意旨隱晦之病。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62/78【背景簡析】《錦瑟》:這首詩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公元858年)這年詩人46歲,罷鹽鐵推官后回鄭州閑居,很快病故。詩內容是回想往事,情調低沉,誦讀時要放慢速度,給人迷惘感覺。本詩雖題為“錦瑟”,但并非“詠物詩”,只是以開頭二字為題。李商隱詩語言清麗,感情哀怨,境界朦朧,解讀極為不易。古來解此詩者有幾十家,而眾說紛紜,莫衷一是。63/78《錦瑟》錦瑟無故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華年。

莊生曉夢迷蝴蝶,

望帝春心托杜鵑。

滄海月明珠有淚,

藍田日暖玉生煙。

此情可待成追憶,

只是當初已惘然。第一聯(lián):起興,錦瑟之發(fā)音,清幽哀怨,故借用之以示傷感。第二聯(lián):寄情于物

,用兩個典故來傳達哀怨感傷之情,表示對美好情感追懷。

第三聯(lián):借景生情,以“滄海月明”、“藍田日暖”之景象來寫“珠有淚”悲傷與“玉生煙”迷惘。

最終一聯(lián):尾聯(lián)自問自答,點出此詩系追憶往昔,痛定思痛。

64/78《錦瑟》

錦瑟原來就有那么多弦,這并無“不是”或“過失”,詩人卻開始硬來埋怨它(借它起興):錦瑟呀,你干什么要有這么多弦?聆錦瑟之繁弦,思青春之往事:曾如莊子普通有過美好夢想,也如望帝魂化杜鵑那樣執(zhí)著唱出自己悲傷。此時,皎月落于滄海之間,鮫人泣淚如珠。藍田山日光煦照,寶玉雖埋于地下,卻化為山中玉氣冉冉升騰。如此情懷,豈待今朝回想始感無窮悵恨,即在當初早已是令人不勝惘然,現(xiàn)在回想,舊情難卻,只是一切都如隔世了!65/78華年——漂亮青春(宋)賀鑄“錦瑟華年誰與度?”

《青玉案》(元)元好問“佳人錦瑟怨華年!”

《論詩三十首》

聆錦瑟之繁弦,思華年之往事;音繁而緒亂,悵惘以難言。

【難點釋疑】五十弦:

“雨打湘靈五十弦”李商隱虛寫五十弦,正為“制造氣氛”,以見往事之千重,情腸之九曲。66/781、莊周夢蝶

一天,莊周夢見自己變成了一只翩翩起舞蝴蝶。莊周非常高興,悠然自得,竟然忘記了自己是莊周。夢醒后,莊周十分疑惑,不知是自己做夢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了莊周?!镜涔?、傳說簡釋】67/782、望帝啼鵑

望帝,古代神話中蜀王杜宇稱號。傳說他因水災讓位給他臣子,自己隱居山中,死后靈魂化為杜鵑,又名子規(guī),啼聲非常悲凄。68/783、鮫人泣淚

《博物志》里有海中鮫人泣淚成珠故事。“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績織,其眼能泣珠?!?、暖玉生煙

傳說藍田美玉深埋地下,不為人所見,但它那溫潤精氣卻能透過泥土,煙霧般升騰到空中。69/78

本詩主要采取了比喻象征手法,使形象鮮明,且意蘊深厚,充滿朦朧夢幻。

《錦瑟》這首詩全篇籠罩著一層濃重哀傷低徊、凄迷朦朧情調氣氛,反應出一個衰頹沒落時代中正直而不免軟弱知識分子經典悲劇心理。它向讀者傳達是一個人生感受、感悟和迷惘之情。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