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轉向與語用學_第1頁
語言轉向與語用學_第2頁
語言轉向與語用學_第3頁
語言轉向與語用學_第4頁
語言轉向與語用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語言轉向與語用學

一、語言哲學的轉向哲學是大眾文化的核心和最高體現(xiàn)。這是科學和大眾文化的各種原則的理論。哲學大致可以分為兩個范疇,一個是形而上的,一個是形而下的。所謂“形而上”就是指宇宙的來源問題,中國人叫作“道”,儒家思想叫作“天”,“天道”就是本體論。“形而下”是講宇宙萬物形成以后的各種現(xiàn)象和各種知識,在西方哲學史上就是“知識論”和“人生價值論”。近代以來的西方哲學經歷了一場“認識論轉向”(epistemologicalturn),這一轉向是由近代西方哲學的鼻祖笛卡爾發(fā)起的,他把哲學研究的中心問題從本體論轉移到了認識論,并規(guī)定哲學的任務是要回答“我們知道什么,我們的知識的依據(jù)是什么?”的問題;康德雄心勃勃的“純粹理性批判”正是以宣稱對人類“知識”、人類“理性”作了徹底“批判”考察從而完成了這一轉向,但后來由弗雷格加以扭曲,繼而由維特根斯坦正式宣告結束。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對語言的重視,對語言研究的重視導致了哲學中的又一次轉向,即“語言轉向”(linguisticturn),轉向之后的哲學通常稱為語言哲學。語言轉向是西方哲學史上發(fā)生的第二次根本性變革,在這種變革中,一些哲學家把語言或邏輯放到了哲學的核心地位,他們不再為知識的權利辯護,而是探索表達知識的語句的意義。這場變革不僅對哲學本身,而且對西方思想文化的幾乎所有領域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故在哲學史上有“哥白尼式的革命”之美名?!罢Z言轉向”對語用學的誕生和發(fā)展產生的影響,值得探討和研究。本文將首先論述語言轉向的濫觴和成因,然后探討語言哲學對語用學的影響,從中挖掘出語用學思想。二、后期:以“形而上學”的傾向拯救在西方哲學史上,哲學研究的中心議題曾發(fā)生過幾次重大變化。在古希臘,本體論是哲學的首要問題,存在問題是爭論的焦點。那時,哲學正從樸素、直觀的思維向較精致的、系統(tǒng)的理論過渡,哲學家對世界充滿好奇和敬畏,并力圖用統(tǒng)一來概括雜亂無章的東西,從變動不居的現(xiàn)象中找出不變的東西,從現(xiàn)象找到本質,他們所研究的是“存在是什么?”和“世界的本質構造是什么?”這樣的問題,這就是本體論。中世紀,關于存在的爭論已轉化為對于個別和一般、殊相和共相的爭論,實在論和唯名論成了最具代表性的兩大對立陣營。那時,哲學家對語言的思考主要集中在語詞的分類上,其目的是為了便于說明語詞代表的是一般事物還是特殊事物。到了近代,哲學以認識論為中心,對認識論的研究和對語言的研究不可避免地要平行進行:認識的基礎和來源對應著語言意義的起源;人所固有的認識能力的局限與語言對于人的思想把握事物真相的消極作用有很大的關系;反映經驗事實的命題和表示語言規(guī)則的命題具有不同的認識論意義。這一時期的哲學家雖然可以劃分為經驗主義和唯理主義兩大陣營,但雙方都很關注語言對于思維的表達作用和扭曲作用。到了20世紀,西方哲學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哲學研究已經日益轉向所謂“先于邏輯的東西”,或者說“邏輯背后的東西”。1914年,羅素在哈佛大學作“我們對于外部世界的知識”的演講時就宣稱,整個哲學史中充滿了對宇宙萬物巧言令色的論斷,而結束這種令人不滿狀況的時候已經來臨。今天所謂的“闡釋學”和“消解學”實際上一正一反地表達了這種要求:之所以要“闡釋”,是因為在邏輯的背后有深層的東西,因此要把它釋放出來;之所以要“消解”,是因為這種深層的東西被邏輯掩蓋了,因此要解開邏輯的枷鎖,消除邏輯的重壓。被公認為英美分析哲學的開山祖師維特根斯坦,其后期思想的基本出發(fā)點實際上與上述思想如出一轍。例如,他在《藍皮書和褐皮書》中說:“哲學家們總是在他們的眼前看到自然科學的方法,并且不可避免地總試圖按科學所運用的方法來提出問題、回答問題。這種傾向正是形而上學的真正根源,并且使哲學家們走入一片混沌不明之中。”(轉引自卡西爾,1988:17)可以說,后期維特根斯坦的全部努力,與海德格爾等人一樣,就是要把哲學家從所謂“形而上學”的傾向中拯救出來,從邏輯思維的法則中擺脫出來,而他們的解決辦法都是從語言入手的。正是如此,我們才接觸到了20世紀西方哲學最核心的問題,即哲學的“語言轉向”?!罢Z言轉向”被譽為20世紀西方哲學中的一場革命,在這場革命中,“哲學的首要任務就是對語言進行分析”不僅是一句響亮的口號,而且成為哲學研究的指南。從遠古時代起,哲學問題就與語言問題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如羅素(1983:68)所言:“語言也像呼吸、血液、性別和閃電等其他帶有神秘性質的事物一樣,從人類能夠記錄思想開始,人們就一直用迷信的眼光來看待它。”塞爾(J.R.Searle,1971:1)也說,語言哲學“和哲學本身一樣古老。當柏拉圖在《尤塞弗羅篇》中問什么是虔誠時,可以認為他是在問有關‘虔誠’這個概念的問題,而當代大多數(shù)哲學家會宣稱他是在問關于希臘文中對于‘虔誠’(hosion)這個詞,以及其他語言中它的同義詞的精確的意義問題。當他在《斐多篇》中提出通名借助于表示形式而獲得其意義的理論時,他就是提出了語言哲學中的關于語詞如何意指的論點”。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就是主張語詞包含事物本質的第一位哲學家,他在語言中看到了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最恒定的東西,存在于一切人之中的智慧的表達,他認為,人類語言的結構反映了世界的結構。的確,赫拉克利特的哲學相當重視語言,這表現(xiàn)在他首次把邏各斯(logos)這個概念引入哲學之中。他在談到名稱的緣起時說:“……火混合著香料時,事物就按照各自發(fā)出的氣味得到不同的名稱?!?轉引自姚小平,1992)這是西方最早關于名稱發(fā)生的“自然主義”(naturalism)的說法之一?!斑壐魉埂痹姓Z言、說明、尺度之義,在哲學中具有理性、規(guī)律的含義,由此可見語言及其表達在哲學中的核心地位。在西方哲學的初期,人們對語言的重視幾乎到了迷信的程度。古希臘人認為,不論是人還是超人,都逃不脫語詞的力量,語言是實在的復本,邏各斯是理解最終實在的最高范疇。蘇格拉底曾決定把語言當作實在的一面鏡子:“我決定遁入語言,以語言來研究事物的真相?!?《斐多篇》99e)當然,我們還可以在亞里士多德那里找到類似的事例。雖然語言問題早已成為哲學研究的對象,但英語的linguisticturn這個術語最初卻出現(xiàn)在20世紀50年代末及60年代初。1967年,羅蒂(R.Rorty)編輯出版了《語言轉向》文集,并說“語言轉向”這個術語是由伯格曼(G.Bergmann)創(chuàng)造的。伯格曼認為,自然語言有缺陷,主張建立理想語言。1960年,他在《行為》一文中談到了“語言轉向”,并認為,語言如同其所表達的思想一樣,也是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可以用語言談論世界,也可以用語言談論語言,語言的這兩種用法是有區(qū)別的?!叭绻眠@種方法重建這樣的談論,那么就會看到,這種談論所特有的味道,即悖論或荒謬或無論如何有些含混的味道消失了,因為在重建這種談論的過程中,我們已經意識到了這種區(qū)別,語言轉向保證這樣的意識”(Bergmann,1964:7-8)。同年,伯格曼在《斯特勞森的本體論》一文中又談到了語言轉向,并認為,“所有語言哲學家都通過談論一種合適的語言來談論世界。這就是語言轉向,即涉及方法的根本策略,在這一點上,日常語言哲學家和理想語言哲學家是一致的”(Bergmann,1964:177)。在“語言轉向”的過程中,現(xiàn)代西方人實際上轉到了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向去:以羅素為代表的英美理想語言學派是要不斷地鞏固、加強、提高和擴大語言的邏輯功能,因而他們所要求的是概念的確定性、表達的明晰性、意義的可證實性;而當代歐洲大陸人文學哲學以及后期維特根斯坦等人卻正好相反,是要竭盡全力淡化乃至消除語言的邏輯功能,因此他們所訴諸的恰恰是語言的多義性、表達的隱喻性、意義的可增生性。簡言之,他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語詞從邏輯定義的規(guī)定性中解放出來,把語句從邏輯句法的束縛中解放出來,歸根結底,就是要把語言從邏輯法則的壓迫下解放出來。海德格爾對此說得最為明白:“形而上學很早就以西方的‘邏輯’和‘語法’的形式霸占了對語言的解釋。我們只是在今日才開始覺察到在這一過程中所遮蔽的東西。把語言從語法中解放出來使之進入一個更原初的本質構架,這是思和詩的事?!焙笃诰S特根斯坦則更簡潔地闡述了這一問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把語詞從其形而上學的用法中帶回到它們的日常用法?!本S特根斯坦之所以反復強調“語詞的意義就是它在語言中的用法”,海德格爾之所以極為相似地一再聲言:“語言之生存論本體論的基礎乃是言說”,實際上無非都是力圖避免從定義、概念等抽象固定的邏輯規(guī)定性上來把握語詞乃至語言,以返回到語言的具體性、生動性和詩意性;維特根斯坦說:“想象一種語言就意味著想象一種生活方式?!焙5赂駹杽t云:“語言乃存在的家園?!边@些事實上都是要強調語言的本質絕不在于邏輯,語言并不是邏輯的家園,而是那“先于邏輯的東西”的家園。語言只能表達邏輯的東西,無法表達“邏輯背后的東西”。正因如此,《老子》開篇曰:“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莊子·知北游》也云:“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睍x人有所謂《不用舌論》,釋典更反復申說“才涉唇吻,便落意思,盡是死門,終非活路”(《五燈會元》卷十二)。這些都是要說明語言文字的局限性和更深刻的東西的不可言說性(卡西爾,1988:18-20)。“語言轉向”之后的哲學的確是當代西方最主要的哲學思潮之一,我們對這場哲學革命及其后果不可漠然置之?!罢Z言轉向”之后的哲學一般稱為“語言哲學”,它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語言與實在的關系、意義的性質、真理概念、言語行為等問題。這場革命使得哲學研究的主題、哲學研究的方式以及哲學著述的風格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tǒng)的哲學則變得面目全非,并令許多哲學家無所適從。三、“現(xiàn)實”的方法:語言il和“邏輯和現(xiàn)實”的語言轉向語言轉向是哲學中的一次偉大革命,其根本特征就是對語言的關注,而對語言關注的具體體現(xiàn)則是對語言進行分析。但是,為什么哲學中會發(fā)生這樣的轉向呢?所謂語言分析是對語言進行怎樣的分析?伯格曼在談到語言轉向時,列舉了引起轉向的三個理由:第一,哲學問題不是由實驗證據(jù)解決的,在某種意義上,哲學是語詞和語言的問題;第二,哲學家是在用兩種語言說話,他們平時雖然也在談存在著“時間”、“外部物體”,但當他們談論哲學時就用另一種困惑的方式說話,因此,要解決他們作為哲學家說的是否為真,首先就要弄清楚他們說的是什么,更精確地說就是其特殊的含義是什么,而這種探索屬于語言方面的;第三,哲學家遇到了麻煩是因為他們依賴語言的語法形式,而他們應該依賴的是陳述的邏輯形式(參見徐友漁,1994:10-11)。實際上,20世紀哲學的語言轉向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出現(xiàn)的現(xiàn)代數(shù)理邏輯這種科學理論和方法,它是語言轉向的真正動因,也是哲學發(fā)生語言轉向的標志。1930年,石里克(M.Schick)在其“哲學的轉變”一文中斷言:“我確信我們正處在哲學上徹底的最后轉變之中,我們確實有理由把哲學體系間的無結構的爭論看成是結束了。我斷言,現(xiàn)代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使每一個這樣的爭論在原則上成為不必要的;現(xiàn)在主要的只是堅決地應用這些方法?!?石里克,1982:6)石里克在這里所說的方法其實就是指由于現(xiàn)代數(shù)理邏輯的發(fā)展而產生的邏輯分析方法。這一新方法所導致的哲學變革,首先就使傳統(tǒng)的認識論過時了。1964年,伯格曼在其《邏輯和現(xiàn)實》一文中明確地斷言:“人們可能用不著接受另一種涉及了專門技術的思想就會接受涉及了專門方法的語言轉向這個根本思想。我二者都接受。這種專門技術對于所有目的來說都是便利的,對于有些目的來說則是必不可少的,它是在常識的意義上談論一種叫作理想語言(IL)的模式。我所提議的這種IL是圍繞一種叫作邏輯描述的句法二分法建立起來的。在這種IL中,有邏輯性質、邏輯符號和邏輯真句子。表達出類型區(qū)別的形狀屬于邏輯性質,聯(lián)結詞和量詞屬于邏輯符號。對于‘分析’的說明依賴于邏輯真句子。”(Bergmann,1964:111)從伯格曼的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所謂語言轉向實際上是指依賴一種“專門技術”,這種技術顯然是指現(xiàn)代數(shù)理邏輯。伯格曼所說的“語言轉向”就是他所主張的一種哲學研究的方法,這種方法就是依靠現(xiàn)代邏輯,建立理想語言,以此對語言進行分析,解決哲學談論中的悖論、荒謬和含混的東西(王路,1999:18)。在這次語言轉向中,人們不再全力關注知識起源、認識的能力和限度,主體在認識活動中的作用等問題,轉而探究語言的意義問題。從外部條件來看,這時邏輯學和語言學的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從內部原因說,哲學研究從古至今一直重視語言。但是,對這次轉向人們作出了一些更具根本性的、邏輯性質的說明:哲學并不直接研究外部世界,而是以研究人的理性、人的思想為己任;人們能直接把握的不是人的內在的靈魂,而是通過語言表現(xiàn)出來的思想和理性;人既然是理性的、社會性的動物,那么了解人們之間如何借語言達到理解與交流,就成了懂得人的理性或思想的前提,意義問題成為哲學研究的基礎和核心,自然是題中應有之義。正如石里克說,語言轉向“使傳統(tǒng)的‘認識論’問題得到解決。思考表達和陳述的本質,即每一種可能的‘語言’(最廣義的)本質,代替了研究人類的認識能力,因為這種研究是不能交給心理學的。關于‘認識的有效性和界限’的問題不存在了。凡是可以表達的,就是可以認識的,就能對它提出有意義的問題。因此,沒有什么原則上不能回答的問題,沒有什么原則上不能解決的問題。人們一向認為不能回答、不能解決的,并不是真正的問題,而是無意義的語詞排列”(石里克,1982:8)。在石里克看來,意義問題成了語言轉向之后哲學研究的中心:“我們現(xiàn)在認識到哲學不是一種知識的體系,而是一種活動的體系,這一點積極表現(xiàn)了當代的偉大轉變的特征;哲學就是那種確定或發(fā)現(xiàn)命題意義的活動。哲學使命題得到澄清,科學使命題得到證實。科學研究的是命題的真理性,哲學研究的是命題的真正意義。”(石里克,1982:9)顯然,石里克在這里已經向我們表明了關注的本質,即他所說的哲學變革其實是一種語言轉向。四、語言哲學與語用學語言哲學的興起和發(fā)展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一個重要標志。夏皮爾(V.C.Chappell)在其《日常語言》一書中認為:“專心研究語言是20世紀哲學的一個突出特征?!辈衤谄洹墩Z言哲學》一書中斷言:“語言哲學作為本世紀占據(jù)了第一哲學的地位?!闭軐W進入語言領域,把語言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或試圖通過語言分析來解決哲學的重要問題,這就使得哲學的內容和形式發(fā)生了新的變化,在西方哲學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關于語言哲學,國外的語言哲學家有不同的觀點。但是,種種觀點表明,語言哲學主要表現(xiàn)為兩種傾向:第一,認為語言哲學是哲學的一個分支,主要研究語言的意義、意義的性質、語言與實在的關系(指稱)、真理概念、必然性、可能性等一般性的問題,形成關于語言的一般理論,這些理論具有哲學的意義,有助于哲學問題的解決;第二,認為語言哲學具有方法的性質,是一種哲學方法,主要研究語言的實際使用,對言語活動和語言現(xiàn)象做實際的、盡可能詳盡的分析,弄清楚語言的意義和正確的用法,保證用正確的語言表達知識,以免除由于誤用語言而造成的知識混亂以及種種問題的無休止的爭論。前者通常稱為“語言哲學”(philosophyoflanguage),后者稱為“語言學哲學”(linguisticphilosophy或philosophyoflinguistics)。顯然,這兩種傾向是有區(qū)別的,但既然都是語言分析,也就存在著共同的研究課題和內容。但是,總的來說,語言哲學研究的基本問題就是語言和言語的意義問題,可以說,語言哲學就是關于語言意義的哲學學說。塞爾(J.R.Searle)曾把“語言轉向”以來語言哲學的發(fā)展歸結為三條并列的線索:一是從早期維特根斯坦出發(fā),經維也納學派的邏輯實證主義,再到奎因和戴維森的發(fā)展線索,這條線索所關注的問題是意義和真理的關系,探索表達的真理性條件;第二條是從后期維特根斯坦出發(fā),到奧斯汀和塞爾,甚至包括格雷塞和斯特勞森的發(fā)展線索,這一線索把語言看成是人類行為的一部分,更多關注語言的使用問題,或者說是語言和語言的使用者的關系問題;第三條線索是喬姆斯基的現(xiàn)代語言學,但在塞爾看來,喬姆斯基的句法理論與其說是語言哲學,不如說是語言科學。他認為,喬姆斯基實際上把人視為本質上是一種“句法的動物”,否定了語言的目的在于交往這一事實。從以上三條線索我們不難看出,第二條線索無疑是語言哲學向哲學語用學再到語用學轉化的主要契機。維特根斯坦是20世紀西方哲學界中的一位令人矚目的人物,他一生先后創(chuàng)立了兩種不同的意義理論,都對當代語言哲學的發(fā)展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他在其后期著作《哲學研究》中提出了“語言游戲說”和“用法論”,強調語言的應用功能,即用來“做事”的功能;主張“意義就是用法”,其目的就是想以用法取代意義,從而形成一種有關“生活方式”的哲學的語用學。他的這些思想開了分析哲學的另一重要派別日常語言學派思想的先河,而日常語言學派從英國的奧斯汀(J.L.Austin)到美國的塞爾倡導和發(fā)展的“言語行為理論”和“語用邏輯”,又直接創(chuàng)立了語言哲學的語用學派,即哲學語用學。奧斯汀是當代英國著名哲學家,“牛津日常語言學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倡導的“牛津日常語言分析哲學”開了“言語行為理論”的先導,正如當代英國哲學家瓦諾克(G.J.Warnock)在20世紀50年代指出:“在最近10年內完成其主要著作的哲學家中間,沒有一個人比奧斯汀教授有更大的影響,或者有更大的獨創(chuàng)性。”奧斯汀的整個哲學是由具有內在聯(lián)系的三個部分組成的:語言現(xiàn)象學(linguisticphenomenology)、言語行為理論(speechacttheory)和對傳統(tǒng)哲學問題的語言分析。語言現(xiàn)象學是奧斯汀所獨創(chuàng)的日常語言的探究方法,是其整個哲學的前提和基礎;言語行為理論是維特根斯坦的意義用法論的發(fā)展,是奧斯汀比后期維特根斯坦和賴爾(G.Ryle)更鮮明地用語言現(xiàn)象學這種方法來探究對語言本質的認識的結果,這項工作通常被看作是語言哲學工作的一部分,而言語行為理論可以看作是他的語言哲學,即他的語言現(xiàn)象學的理論部分;奧斯汀運用自己的語言現(xiàn)象學方法探究傳統(tǒng)哲學問題,尤其是知覺、真理、知識、行為等問題,這項工作就是通常所說的“語言學哲學”的工作,這可以說是“語言現(xiàn)象學”的具體運用部分。從時間順序來看,奧斯汀先做的是第三方面的工作,而只是到后期才形成他的語言哲學理論,即言語行為理論;但從邏輯順序來看,語言哲學理論在先,因為對語言性質的看法影響了他對特定哲學問題所作的語言分析,如他的知識概念分析就嚴重依賴于他的“施事話語”(performativeutterance)概念,盡管當時他還沒有形成系統(tǒng)的言語行為理論。不過,在奧斯汀的“說話就是做事”的綱領中,他強調每一句話語中所包含的語用力量,通過對構成這種力量的許多制約條件的分析,實現(xiàn)對說話行為的控制。由此可見,奧斯汀感興趣的不是哲學,而是作為語言科學的語用學。塞爾是當代美國哲學家,他對語言哲學的研究可分兩個階段:20世紀70年代注重對語言哲學內部各類問題的研究,并提出了系統(tǒng)的言語行為學說;20世紀80年代以來注重對語言哲學基礎的研究,并提出了意向性理論(intentionality)。塞爾繼承奧斯汀的思想,把言語行為當作是語言哲學的基本概念,并認為這一概念的背后蘊涵著一個基本假設:“說一種語言就是從事一種由規(guī)則支配的行為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